CN112668225A -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8225A
CN112668225A CN202011587462.XA CN202011587462A CN112668225A CN 112668225 A CN112668225 A CN 112668225A CN 202011587462 A CN202011587462 A CN 202011587462A CN 112668225 A CN112668225 A CN 112668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lanning
evaluation
load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74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奇思
熊彪
刘颖利
林相华
詹少昌
杨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74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8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8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该方法自动进行网格划分,并得到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发送对各级单位展示,能够明确反应到相关执行部门,提高了实施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改革,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现有技术中的配网网格规划一般是建立在手动定性的评价模式之上,整个评估及展示过程十分不便,工作量较大,且划分方法及结果无法准时和明确反应到相关执行部门,导致其执行起来存在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施便利的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包括: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包括:
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包括:
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
所述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预测模块,用于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网架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上述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该方法自动进行网格划分,并得到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发送对各级单位展示,能够明确反应到相关执行部门,提高了实施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多个第一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第一终端为电网的各级管理终端。
具体地,服务器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其中,网格划分原则包括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物理分离对象如河流、桥梁、道路。网格划分原则可以是结合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综合进行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原则可人工调整。
步骤204,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具体地,根据网格化规划工作思路,分析网格化分区情况,结合规划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其控规中各地块的巧地性质、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等详细数据参数,通过大量样本统计、校核和调整现有用电指标,建立科学的负荷预测模型,得到最终具有实效性的负荷密度指标并结含相应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区域负荷预测。
其中,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其中,分类负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划分,如可包括各类人员或组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网格内的最大负荷等。
步骤206,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其中,中压配电网是城市采用的主流配电网,城市中压配电网应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中压线路的主干线和较大的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线路分段一般为三段。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是指中压配电网的网格架构。
具体地,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通过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能够根据各种资源及环境等因素,实测各个环节是否能实行,以及如何实行更加完美。
步骤208,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具体地,评估结果的维度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即从这三个维度对各划分的各网格进行评分。具体地,结合各网格的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进行评估。
具体地,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其中,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包括: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具体地,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并从多个维度中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步骤208,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其中,可以是将评估结果发送至各管理终端,通过各管理终端的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从而能够及时且准确的将分析评估的数据传达到各级单位内,避免信息传达不及时导致的诸多不便。
上述的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通过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该方法自动进行网格划分,并得到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发送对各级单位展示,能够明确反应到相关执行部门,提高了实施的便利性。同时,将配网网格的规划过程系统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出的规划方案更加的完善,避免了人工在收集和分析时出现的客观错误,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301,用于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其中,网格划分原则包括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物理分离对象如河流、桥梁、道路。网格划分原则可以是结合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综合进行划分。其中,网格划分原则可人工调整。
预测模块302,用于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具体地,根据网格化规划工作思路,分析网格化分区情况,结合规划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其控规中各地块的巧地性质、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等详细数据参数,通过大量样本统计、校核和调整现有用电指标,建立科学的负荷预测模型,得到最终具有实效性的负荷密度指标并结含相应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区域负荷预测。
其中,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其中,分类负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划分,如可包括各类人员或组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网格内的最大负荷等。
网架构建模块303,用于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其中,中压配电网是城市采用的主流配电网,城市中压配电网应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中压线路的主干线和较大的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线路分段一般为三段。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是指中压配电网的网格架构。
具体地,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通过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能够根据各种资源及环境等因素,实测各个环节是否能实行,以及如何实行更加完美。
评估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具体地,评估结果的维度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即从这三个维度对各划分的各网格进行评分。具体地,结合各网格的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进行评估。
具体地,评估模块,包括:
评估体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
具体地,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权重计算模块,用于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
具体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评估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具体地,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具体地,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并从多个维度中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发送模块305,用于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其中,可以是将评估结果发送至各管理终端,通过各管理终端的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从而能够及时且准确的将分析评估的数据传达到各级单位内,避免信息传达不及时导致的诸多不便。
上述配网网格的规划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通过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该方法自动进行网格划分,并得到网格的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发送对各级单位展示,能够明确反应到相关执行部门,提高了实施的便利性。同时,将配网网格的规划过程系统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出的规划方案更加的完善,避免了人工在收集和分析时出现的客观错误,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关于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网格人员信息和工单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划分原则包括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包括: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包括:
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包括:
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
所述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划分原则包括物理分离对象、用电负荷和面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包括: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包括:
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包括:
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
所述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网格内各行政区规划用地进行负荷分类,并按照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划分;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密度指标调查实测结果,确定负荷密度指标选择结果;
根据各用地性质负荷指标选取结果,按照网格内用地容积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包括:考虑通道资源的可实施性,规划区及各网格的中压配电过渡网架,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包括:
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维度的权重系数;
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配网网格化规划评估体系,包括:
根据配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并结合网格划分原则,确定网格化规划方案及其相关规划内容,制定评估的维度,并结合规划方案构建两级指标评估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及网格负荷供应能力,第二层评估指标项为规划内容分归属第一层评估指标项后所得,
所述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权重系数,以及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第二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得到第一层评估指标项的权重;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从多个维度筛选出第一层评估指标项中权重最大的维度为评估结果。
8.一种配网网格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
预测模块,用于对各网格进行负荷预测,得到负荷预测结果;
网架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各网格的中压配电目标网架;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中压配电目标网架以及网格划分目标,得到各网格的评估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输出至显示器对各级单位显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87462.XA 2020-12-28 2020-12-28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68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462.XA CN1126682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7462.XA CN1126682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225A true CN112668225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7462.XA Pending CN1126682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82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569A (zh) * 2021-06-17 2021-08-13 江苏电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5049083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530A (zh) * 2017-04-13 2017-08-11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统筹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7067104A (zh) * 2017-03-30 2017-08-18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
CN109191009A (zh) * 2018-10-09 2019-0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案综合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59250A (zh) * 2018-12-10 2019-04-0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CN112036766A (zh) * 2020-09-11 2020-12-04 上海国泉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化配网业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7104A (zh) * 2017-03-30 2017-08-18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
CN107038530A (zh) * 2017-04-13 2017-08-11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统筹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9191009A (zh) * 2018-10-09 2019-01-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案综合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59250A (zh) * 2018-12-10 2019-04-0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CN112036766A (zh) * 2020-09-11 2020-12-04 上海国泉科技有限公司 网格化配网业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海涛 等: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vol. 72, no. 1, pages 33 - 37 *
苏悦平 等: "基于网格化的广州配电网规划改造策略研究", 《电工电气》, 15 June 2017 (2017-06-15), pages 16 - 20 *
许小良 等: "基于三要素的配电网网格划分方法", 《农村电气化》, 15 February 2020 (2020-02-15), pages 17 - 21 *
陈志鹏 等: "基于图像处理的配电网差异性网格划分方法研究", 《智慧电力》, vol. 48, no. 1, 15 January 2020 (2020-01-15), pages 49 - 5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569A (zh) * 2021-06-17 2021-08-13 江苏电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5049083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49083B (zh) * 2022-08-15 2022-11-22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g Towards data analysis for weather cloud computing
Nozhati et al. Near-optimal planning using 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 to enhance post-hazard community resilience management
US20190268283A1 (en) Resource Demand Prediction for Distributed Service Network
CN106095639A (zh) 一种集群亚健康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001626A (zh) 一种台风天气下的配电网韧性评价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orbane et al. Pan-European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a proof of concept using the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Routine (ELER)
CN112668225A (zh) 配网网格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601604A (zh) 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方法
CN114547816A (zh)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493052A (zh) 多模型融合自适应新能源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0458454A (zh) 一种大面积停电应急抢通方法、装置及设备
Costa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arthquake scenarios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Portuguese mining factory case study
CN114462722A (zh) 新能源发电功率轻量化高精度云预测系统、方法和装置
Salomon et al. Multidimensional resilience decision-making for complex and substructured systems
CN109146316A (zh) 电力营销稽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7506B (zh) 大数据量预测的三层联合动态选择最优模型方法
CN109165765A (zh) 区域对象信息预测方法和系统、楼盘价格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6022590B (zh) 有源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829209A (zh) 基于碳路径的绿色智能仓库环保质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Reilly et al.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ost-hurricane electric power restoration activities
CN115204501A (zh) 企业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hetty An event driven single game solution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ulti-crisis environment
Tianyi et al. Application of Grid Management in Spatio-temporal Prediction of Crime
CN114118759A (zh) 一种配变台区负荷过载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A testability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weight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