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7882A -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7882A
CN112667882A CN201910983755.0A CN201910983755A CN112667882A CN 112667882 A CN112667882 A CN 112667882A CN 201910983755 A CN201910983755 A CN 201910983755A CN 112667882 A CN112667882 A CN 112667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scene
event
user
distribu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37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迪冕
吴绽青
戴光剑
潘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37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7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7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现场通过例如车载设备或智能设备,识别所发生的事件。确定事件发生位置。这里的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必要时在服务端的协助下,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这里,场景是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本地不能识别场景的情况下,可以由服务器协助识别。所要分发的内容是基于所识别的场景获取的。由此,能够为用户分发更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内容。

Description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容分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已经提出了各种内容分发方案。
在一些分发方案中,可以基于用户画像信息等向用户推送内容。
然而,这些分发方案一般是某个特定领域的分发方案。例如,视频分发方案,向用户分发视频。或者,商品信息分发方案,向用户推荐商品信息。或者,美食信息分发方案,向用户推荐附近的美食信息。
这样推送的内容可能是符合用户画像的,但是很有可能并不是用户当前需要的。例如,在工作日的中午,用户要去午餐时,向用户推送热门电影场次信息,很可能是不恰当的。即使可能推送的是用户会感兴趣的电影,但是用户当前需要的是美食信息。
推送用户当前所需的内容服务,则用户有可能获取相应内容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而如果推送的内容服务不是用户当前所需要的,那么用户获取相应服务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换言之,内容分发的转化率会比较低。
目前,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到各内容服务提供方提供的相应的应用APP或页面获取内容,操作较为繁杂。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能够为用户分发更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内容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实施,提供一种内容分发方案,其能够为用户分发更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包括:识别所发生的事件,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确定事件发生位置;以及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场景是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服务器发送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以及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场景。
可选地,在未能识别场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服务器发送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以及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服务器接收用于识别场景的场景规范信息,场景规范信息用于识别事件、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发生时间的组合所对应的场景。
可选地,场景规范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场景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场景识别模型。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本地获取对应于场景的内容;或者向服务器发送所识别的场景,并从服务器拉取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分别来源于多个不同的内容提供方;并且/或者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分别对应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用户基于内容的操作,执行对应于内容的服务。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显示对应于内容的图形编码。
可选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根据本公开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方法,由第二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图形编码对应于要分发的内容,内容对应于第一设备所处的场景,场景是基于第一设备的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图形编码的内容;以及输出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扫描识别图形编码,提示用户是否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在用户选择关联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关联请求,以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以及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响应于用户基于内容的操作,执行对应于内容的服务。
可选地,第一设备是车载设备;第二设备是便携式智能设备。
可选地,第一设备是后视镜或行车记录仪。
可选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根据本公开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包括:从第一设备接收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对应的场景;向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识别对应的场景的步骤包括:使用场景规范信息来识别事件、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发生时间的组合所对应的场景。
可选地,场景规范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场景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场景识别模型。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第二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内容分发请求用于请求分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内容;以及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的关联请求,将第二设备或第二设备的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以及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缓存要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内容;以及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的请求,向第二设备发送所缓存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方法还可以包括:为所缓存的内容分别设定寿命周期;以及删除超过寿命周期的缓存内容。
可选地,基于内容对应的服务类型,为内容设定寿命周期。
可选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根据本公开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装置,包括:事件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发生的事件,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位置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事件发生位置;以及第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场景是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并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该内容分发装置还可以包括:场景识别装置,用于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场景。
根据本公开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容分发的第二设备,包括:扫描识别装置,用于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图形编码对应于要分发的内容,内容对应于第一设备所处的场景,场景是基于第一设备的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第二通信装置,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图形编码的内容;以及第二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内容。
根据本公开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关联提示装置,响应于扫描识别图形编码,提示用户是否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关联请求装置,用于在用户选择关联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关联请求,以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以及关联接收装置,用于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容分发的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场景识别装置,用于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对应的场景;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可选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内容分发请求用于请求分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内容;以及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第七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服务器,第一设备识别所发生的事件,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场景是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可选地,内容分发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对应于内容的图形编码,第二设备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并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图形编码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第八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至三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第九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至三方面的方法。
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案,能够为用户分发更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内容。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案中涉及的一些处理对象/处理结果以及相应操作/处理。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服务端与客户端配合进行服务分发的方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在用户做出行程决策前对其进行内容服务分发的示意图。
图5则示出了在用户做出行程决策后对其进行内容服务分发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上述内容分发方法的数据处理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发明人注意到,车辆出行领域的一些事件,例如车辆预约、预约成功、车辆起步、进入城市或乡村道路、停车、还车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用户当前的需求。将这些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与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时间结合,可以分析出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由此,可以向其对应于当前场景的内容。这样分发的内容将更有可能符合用户当前需求,提升内容服务的转化率。
因此,可以基于一些与车辆出行相关的设备或应用APP,例如车辆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或提供车辆共享、车辆出租服务的运营方的应用APP,融合提供各种内容服务的内容服务提供方,根据所识别的场景,分发相应的内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案中涉及的一些信息/数据等处理对象/处理结果(椭圆框)以及相应操作/处理(方框)。
如图2所示,服务端(服务器)可以汇总各种可能的事件,例如图2中所示的“事件1”、“事件2”、……、“事件N”。另外,还可以对各种事件在各种时间、各种地理位置发生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场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用于识别场景的场景规范信息。使用场景规范信息可以识别事件、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发生时间的三元组合所对应的场景。
可以生成事件在相应时间、位置处与相应场景的对应关系表。或者,也可以生成场景识别规则或场景识别模型,用于基于用户的终端设备监测到的当前事件及相应的时间和位置,预测用户所处的场景。
本公开的内容分发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和服务器800。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700。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10,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例如可以通过事件识别装置610,识别所发生的事件。在步骤S120,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例如可以通过位置确定装置620,确定事件发生位置。
这里的事件可以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
第一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车载设备例如后视镜或行车记录仪或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其可以监测当前事件。这里,可以通过车载设备或智能设备,监测车辆当前发生的事件。
车载设备可以通过调用车辆上携带的各种传感器的数据以监测事件。或者,车载设备可以通过自带摄像头拍摄车内车外图像/视频来监测当前发生的事件。车载设备监测的事件可以是以车辆相关的事件。
事件可以包括多种情形,例如,车辆起步、车辆减速、进入城市道路、进入乡村道路、进入停车场、停车等。另外,在共享车辆的情况下,事件还可以包括车辆预约成功事件、车辆开门事件、还车事件等。
这样,可以基于监测到的事件,结合当前的时间(事件发生时间)和位置(事件发生位置),可以生成当前所处场景。
这里,位置信息可以由上述车载设备来提供,也可以由用户的其它智能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来提供。
在当前所处场景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由终端设备直接识别场景,并确定需要向用户分发的服务。
而在当前所处场景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例如需要综合多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识别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前事件信息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等上传到服务端,由服务端进行场景分析,确定需要向用户分发什么内容服务,必要时生成相应内容服务,并向用户推送需要分发的内容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30,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例如可以通过场景识别装置630,尝试在本地识别场景。
第一设备可以预先从服务器获取一些较为简单的场景识别规范信息,例如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等。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场景识别模型。
在步骤S140,如果本地识别失败,例如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装置640,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中可以包括所监测识别到的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请求中还可以附上事件发生时间。或者,服务器也可以将接收到请求的时间视为事件发生时间。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服务器800,例如可以通过第一接收装置810,接收上述请求。
在步骤S310,服务器800,例如可以通过场景识别装置820,使用上文中描述的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或场景识别模型,基于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来识别第一设备当前所处场景。
应当明白,第一设备也可以不尝试在本地识别场景,而是直接请求服务端识别场景。
例如,在工作日的上班高峰时间,例如早上7:00至9:00,在居民区监测到车辆起步事件,则可以认为用户是要开车去上班,生成上班通勤场景。
又例如,在工作日的下班高峰时间,例如下午17:00至19:00,在商务区,监测到车辆起步事件,则可以认为用户是要开车回家,生成下班通勤场景。
又例如,在工作日的中午,例如11:30至13:00,在商业区监测到停车事件,则可以认为用户要去吃午饭,可以生成餐饮场景。
又例如,在周末的早上,在郊外,监测到车辆进入乡村道路的事件,则可以认为用户要去郊游,可以生成郊游场景。
另外,在生成场景时,还可以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参考车辆和/或用户的历史轨迹。
在车辆为私家车辆或者长期租赁的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主要参考车辆的历史轨迹。在车辆为短期租赁或共享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主要参考用户(用户的智能设备)的历史轨迹。
在征得用户同意后获取历史轨迹,经过分析可以确定其一些行为规律。
例如,某车辆或用户的历史轨迹可以表明,在工作日的早上,车辆或用户从居民区到学校门口,短暂停车后进入商业区,例如商场、超市等购物场所,或者健身、美容美发、咖啡厅等休闲场所,或者娱乐城、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等等。这样,在工作日的早上,在居民区监测到起步事件后,可以相应生成购物场景、休闲场景、娱乐场景等。
在基于当前事件,结合时间和位置,确定当前处于预定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所处场景向用户分发相应内容服务。
在步骤S140,如果本地尝试识别成功,则可以进入步骤S150,尝试在本地获取所识别场景对应的内容。
在步骤S160,如果本地获取内容失败,则可以将场景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从服务端拉取对应于该场景的内容。
服务器在步骤S310识别了当前所处场景或在步骤S160从第一设备接收了第一设备识别的场景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320,服务器获取所识别场景对应的内容,并在步骤S330,例如通过第一发送装置830,下发相应内容。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服务器下发的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可以分别来源于多个不同的内容提供方。
另一方面,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可以分别对应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在餐饮场景下,可以分发餐馆饭店相关的服务内容,例如,附近热门饭店信息。在购物场景下,可以分发商场购物相关的服务内容,例如,附近某商场的商品折扣信息。在休闲场景下,可以分发休闲活动相关的服务内容,例如附近某电影院的电影场次信息。
内容服务的来源例如可以是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属于同一集团生态系统内的内容服务提供方,例如提供出行、娱乐、生活服务、电商、物流等方面的内容服务。内容服务例如可以基于集团内的统一约定方式分发给用户。
另一方面,内容服务提供方也可以是集团外的合作方。内容服务例如可以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方与内容服务提供方的合作协议约定的方式分发给用户。
各内容服务提供方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容服务,相应地对应于不同的场景。通过分析多种事件,融合多种场景,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内容服务分发。
服务端例如可以设置有模板引擎,基于分析得到的场景,选用对应的模板,以承载要分发的内容服务。
第一设备可以从服务端接收到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于是,在步骤S170,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例如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装置650,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第一设备,也即终端设备,例如车载设备或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可以对所收到的服务内容进行界面渲染,然后在自带显示界面(显示屏幕)上呈现。
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音频等其它形式向用户输出内容服务信息。例如,可以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文字、图片、视频内容的同时,输出音频信息,进行语音提醒或语音推送。
在第一设备本身处理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例如第一设备是车载大屏设备或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时,在步骤S180,可以在第一设备上执行对应于所呈现内容的服务。例如,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到相应内容服务提供方的页面执行预订位置、购物、购票等操作。
另一方面,用户还可以使用第二设备来获取服务器分发的内容。例如,第一设备是车载设备如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而第二设备则可以是便携式智能设备如移动电话等。使用第二设备来输出相应的内容,能够提供更多、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第二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第一设备(内容分发装置600)在步骤S170输出内容时,可以在其显示屏幕上显示图形编码,例如二维码或条形码。该图形编码对应于所输出的内容。
返回图1,在步骤S210,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扫描识别装置710,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图形编码对应于要分发的内容。如上文所述,该内容对应于第一设备所处的场景。而该场景是基于第一设备的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器800可以进一步包括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装置720,向服务器发送内容分发请求,内容分发请求用于请求分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内容。内容分发请求中可以包括通过扫描识别上述图形编码而获取的信息。
服务器80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接收装置840,从第二设备700接收内容分发请求。然后,在步骤S34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发送装置860,向第二设备发送(下发)对应于场景的内容。
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装置720,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图形编码(相应地对应于场景)的内容,以便在第二设备700上输出。
另外,在步骤S220,响应于扫描识别图形编码,第二设备700,例如还可以通过关联提示装置740,提示用户是否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
在用户选择关联的情况下,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关联请求装置750,向服务800发送关联请求,以将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
在步骤S350,服务器800,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700的关联请求,例如可以通过关联装置850,将第二设备或第二设备的用户账号与第一设备关联。
在设定关联之后,用户不需要使用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上显示的图形编码进行扫描识别或其它交互操作,服务器即可以将相应的内容推送到第二设备上。
例如在用户拿起第二设备,打开相应的应用APP或应用APP中的相应页面之前,可以暂缓向第二设备推送相应的内容,而是可以在服务器上缓存要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内容。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的请求,例如在用户拿起第二设备,打开相应的应用APP或应用APP中的相应页面,或用户以其它方式发出明确的获取请求,再向第二设备发送所缓存的内容。
考虑到基于所处场景推送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或地域性,可以为所缓存的内容分别设定寿命周期。当缓存内容缓存时间的超过寿命周期时,可以将该缓存内容删除,而不必在后期下发给第二设备。超过寿命周期的内容,或者说较长时间以前推送的内容,往往因为时间和用户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得不再有意义。
内容的寿命周期设定可以基于内容对应的服务类型来分别设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容服务,可以设定不同的寿命周期。
例如,针对餐饮场景推送的餐馆信息的寿命周期可以设定为与一般用餐时段相匹配,例如设定为2个小时。
又例如,针对郊游场景推送的景点信息、住宿信息的寿命周期可以设定为与一般郊游时间长度相匹配,例如设定为24小时,
又例如,针对购物场景推送的商场折扣信息、针对休闲场景推送的电影场次信息,可以基于信息有效时间来设定寿命周期。已经失效的折扣信息、电影场次信息就不必推送给用户了。
之后,例如在用户拿起第二设备,打开相应的应用APP或应用APP中的相应页面或以其它方式发出明确的获取请求时,在步骤S360,服务器80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发送装置860,向第二设备700发送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关联接收装置760,从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在步骤S230,第二设备700,例如可以通过第二输出装置730,输出内容。这里的内容既可以是通过步骤S210的扫描识别而从服务器请求下发的,也可以是在步骤S220请求关联之后,服务器后续识别到新的场景之后,在步骤S360陆续分发的内容。
于是,在步骤S240,响应于用户基于内容的操作,可以在第二设备700上执行对应于内容的服务。
另外,服务器,或者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本地,可以在历史内容记录中记录各次实时分析确定的内容。
这样,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上输出的内容既可以包括通过本次分析确定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也可以包括从历史内容记录中筛选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例如可以在服务器,或者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本地,对要输出的多项内容分级。
这里,可以根据内容详情和/或内容涉及位置与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来对多项内容分级。
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以按照分级来以不同的方式来输出相应内容。
例如,可以将所涉及位置与事件发生位置距离较近的内容分为一级,以较突出的方式输出,例如采用更大的字体或更高的对比度,或者排在前列。相应地,可以将所涉及位置与事件发生位置距离较近的内容分为一级,以较不突出的方式输出。
另外,可以周期性地、或持续地监测事件。当新识别的事件对应于新的场景时,服务器可以向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新场景的内容。相应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可以响应于所识别的场景发生变化,输出对应于新识别的场景的内容。
例如,在车辆出行过程中,开始识别为郊游场景,然而行程中间,用户改变了行程决策,或者车辆转向,从开往乡间的道路转向开往城内娱乐区,可以识别出新的场景,即休闲娱乐场景。此时,可以输出对应于休闲娱乐场景的内容。
另外,可以为用户提供交互方式,例如点击、手指触控操作、语音交互等。响应于用户的交互,选择要输出的内容。
另外,服务器,或者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本地,在识别场景时,以及/或者筛选对应于场景的内容时,还可以参考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可以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属性,还可以包括用户以往的行为习惯等,例如车辆出行领域中的行程习惯等。这样推荐给用户的内容可以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另外,在车辆租赁领域(例如车辆长租、车辆短租、车辆共享等),响应于用户的租车请求,可以在用户获得车辆的使用权之前(例如车辆尚未送到用户身边,或者用户尚未到达车辆旁边,或者订单尚在处理过程中),服务器可以向用户设备(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用户设备在用户驾驶车辆之前提前输出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以便用户在驾驶车辆之前提前基于所输出的内容进行操作。这样,用户可以在等待期间提前操作,获得相应服务,例如预定电影票、预购景区门票、预订饭店座位等。
另外,在所租赁车辆配有司机的情况下,或者在所租赁车辆具有无人驾驶能力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在行程过程中根据所输出的内容进行操作,以便获得相应服务。
或者,当驾驶用户具有同伴的情况下,可以由同伴进行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伴可以用自己的设备例如手机,扫描驾驶用户的第一设备或车载第一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得相应内容,从而进行操作,获得相应服务。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服务端与客户端配合进行服务分发的方案的示意图。
如上文所述,服务端(服务端)的场景服务引擎(或场景服务模块)可以汇总多个事件,“事件1”、“事件2”、……、“事件N”,生成例如事件场景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或场景识别模型,以提供场景服务。
终端设备对应的运营方的运营后台,例如后视镜或行车记录仪的生产厂商、共享车辆服务商等,可以对场景服务引擎的规则等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一些过滤规则。例如可以设定某些场景下分发内容,而另外一些场景下不分发或少分发内容。
客户端(终端设备)的场景SDK可以从服务端的场景服务引擎拉取上述对应关系表、场景识别规则或场景识别模型。考虑到端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可以经拉取较为简单的对应关系表或场景识别规则。
这样,客户端(终端设备)的场景SDK可以监测当前事件。然后,可以由客户端(终端设备)的场景SDK尝试根据预先拉去的对应关系表或场景识别规则,基于当前事件、事件和位置,识别(或预测)当前所处场景。
在能够识别(或预测)当前所处场景的情况下,可以由分发SDK基于所识别(或预测)的场景(可以称为“端侧场景”)确定需要分发的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渲染,呈现在客户端(终端设备)的界面上。
在客户端(终端设备)的场景SDK不能够识别(或预测)当前所处场景的情况下,客户端(终端设备)的场景SDK可以向服务端的场景服务引擎上报事件。上报事件时,可以附带上报当前所处位置。
服务端的场景服务引擎可以基于客户端上报的事件,结合当前时间和客户端当前所处位置,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表或场景识别规则或场景识别模型,识别(或预测)客户端(终端设备)当前所处场景(可以称为“云侧场景”)。
服务端的出行服务引擎(或出行服务模块)可以基于所识别(预测)的云侧场景确定需要向客户端分发的内容服务。
出行服务引擎可以设置有上文所描述的模板引擎,可以使用模板引擎,从内容服务提供方获取可分发的内容服务,以便向客户端分发内容服务。如上文所述,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内容服务提供方。
运营后台也可以对出行服务引擎进行一定范围的设置。例如,可以滤除一些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内容服务。所滤除的对象可以基于先前的统计数据来选择。例如可以滤除与转化效率较低的商家有关的内容服务。转化效率例如可以是基于后期实际发生的消费行为数量与内容服务分发量计算的。
在客户端已识别(预测)端侧场景的情况下,客户端的分发SDK可以主动从服务端的拉取相应的内容。或者,客户端也可以预先拉取各端侧场景对应的内容。服务端的出行服务引擎也可以下发内容更新通知,以更新客户端预存的内容。
而在客户端未能识别所处场景,而通过上报事件,由服务端的场景服务引擎识别(预测)云侧场景的情况下,服务端的出行服务引擎可以向客户端(分发SDK)推送与所识别(预测)的云侧场景对应的内容。
客户端的分发SDK对内容进行渲染后呈现在客户端(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
可以在实施根据本公开的方案的应用(APP)中内嵌各内容服务提供方的相应页面,这样,内容的分发、款项支付、服务提供等事项均可以在应用内部例如通过内部页面切换的方式实现,而不需要进行应用间的跳转。这样,由于不涉及应用间跳转,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也可以提升用户的安全性感受。
另外,考虑到用户感受,可以设定内容服务推送频率或次数。例如,可以设置在一定时间周期(如一小时)内或一次行车(从起步到停车)过程中,最多推送预定次数的内容服务。或者,可以设置相邻两次内容服务推送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低于设定阈值。该设定阈值可以是固定值,可以是用户可预先设定的值,也可以是根据用户对推送内容服务做出反馈(点击、查阅、使用服务、消费、支付等行为)的次数设定的值。
在客户端(终端设备)为例如车载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在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图形编码,例如二维码或条形码,车辆用户可以使用其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上的应用APP来扫描该图形编码。智能设备上的应用APP可以基于该图形编码来获取所推送的内容。例如,应用APP可以向服务端的出行服务引擎发送扫描该图形编码得到的图形编码信息,从而从服务端获取相应内容。
例如,在识别为餐饮场景的情况下,在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可以显示推送的餐饮场所的信息,例如餐馆名称、位置、推荐菜品、评价信息等,同时可以显示对应的二维码。
用户使用智能设备上的应用APP扫描该二维码,则可以在智能设备的应用APP中获取所推送的餐饮场所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在相应的页面中进行订位、点餐、点外卖、下单等操作,另外,应用APP还可以基于餐馆位置和用户当前位置给出导航路线,提供导航服务。此时,例如还可以通过提供导航服务的服务提供方在应用APP中的页面来提供导航服务。
另外,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扫描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呈现的图形编码之后,还可以在智能设备的应用APP中提示是否将该智能设备或该用户账号与该车辆或车载设备绑定,换言之,将两者关联起来。
在智能设备或用户账号与车载设备或车辆绑定的情况下,服务端可以直接将在该车载设备或该车辆上的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呈现的内容推送到该智能设备或登录该用户账号的智能设备上的应用APP中。
这样,用户无需拿起智能设备打开应用APP扫描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的图形编码。在后期需要时,直接到应用APP中,例如某个页面上,查看所推送的内容即可。
例如,为了避免所推送的内容干扰用户正常使用车载设备,可以将推送内容在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仅显示较短的时间,例如10秒。如果用户将其智能设备或其用户账号与该车载设备或搭载该车载设备的车辆绑定,则不需要专门拿起智能设备来扫描图形编码。
这样,例如在车辆起步时监测到预定场景,例如休闲场景,于是推送并在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显示了电影院的电影场次信息,用户看到相关信息之后,可以继续开车。推送内容的屏幕显示时间到期后,不再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推送内容。而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用户可以打开其智能设备,在应用APP中查看先前推送的各种内容信息,并点击感兴趣的内容信息,进入相应的页面,进行期望的操作,例如购买电影票、选定座位、支付等。
可以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应用APP扫描车载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时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进行绑定,并在用户确定需要绑定的情况下,将智能设备或用户账号与车载设备或车辆绑定,即在服务端关联地记录要绑定的智能设备或用户账号与车载设备或车辆的相关信息。
可以仅在用户使用其智能设备首次扫描车载设备上的图形编码时询问/提示绑定,而不是在每次扫描时都询问/提示,以免重复打扰用户,给用户不良的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用户还可以在应用APP中设定是否要与曾经扫描过其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的车载设备或相应车辆绑定,并在用户确定需要绑定的情况下,执行绑定操作。
例如,私家车的司机或经常乘坐该私家车的家人可以选择进行绑定。而私家车不常乘坐的乘客以及一些共享车辆或其它短期租赁车辆的用户则可以不选择进行绑定。
在智能设备和车载设备或车辆已经绑定的情况下,所分发的内容可以缓存在服务端。当用户打开其至智能设备的应用APP或其中相应页面时,或者在其智能设备的应用APP上请求查看时,从服务端获取先前所分发的内容。
服务端可以为所缓存的内容设定寿命周期,例如24小时。对于超过寿命周期的缓存内容,服务端可以将其删除,而不必在后期推送给用户。这是因为这样分发的内容服务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地域性。
当用户的智能设备上的应用APP收到内容服务信息后,用户可以选择查看相应内容服务信息,例如商户详情、商品信息、票券信息等。如果对某项产品或服务或票券感兴趣,可以选择购买。
此时,在应用APP本身具有支付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在应用APP内跳转到支付页面,用户可以进行购买/支付操作。
由于只是在应用APP内部进行跳转,而不需要进行APP之间的跳转,可以增加安全性,给用户更高的安全保障。
另外,由于场景识别、内容推送、购买/支付都在同一个应用APP内部(服务端和客户端)实现,(在必要时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具有较为全面的数据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数据报表,例如推送内容的转化率(实际发生消费的次数或比率)等,供运营方(终端设备运营方、共享车辆运营方或车辆租赁运营方)、内容服务提供方进行参考,作为决策依据。
上文中主要参考通过车载设备监测事件的情形描述了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
下文中参考图4和图5描述使用用户的智能设备来监测事件的情形。
在上文中描述的方案中,例如,可以在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实施方的应用APP中嵌入运营方或内容服务提供方的小程序或页面。
而在下文中将描述的方案中,例如,可以在运营方的应用APP中嵌入实施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SDK包,在运营方的应用APP中实施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案。
运营方例如可以是共享车辆运营方或车辆租赁运营方。
这种情况下,事件例如可以是用户对运营方应用APP的操作,或在运营方应用APP中的操作。
例如,图4示出了在用户做出行程决策前对其进行内容服务分发的示意图,而图5则示出了在用户做出行程决策后对其进行内容服务分发的示意图。
用户开启运营方APP或在运营方应用APP中执行预定操作,例如点击预定按钮或点开预定页面(例如嵌入在运营方应用APP中实施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页面)。这样的操作可以视为一个事件。
运营方应用APP,或者嵌入其中的页面(例如对应于实施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页面),监测这一事件。
此时,可以认为用户有利用运营方提供的资源(例如共享车辆或租赁车辆)出行的意愿,但是目的地有可能尚未完全确定,即行程决策有可能尚未完成。
场景服务引擎可以基于所监测到的上述事件,结合当前时间(也即事件发生时间)和用户所处位置(运营方应用APP可以经用户同意获取用户(所携带的智能设备)当前所处位置),识别当前所处场景。
如图4所示,基于所识别的场景,可以向用户分发/推送/馈送对应于该场景的内容服务信息,例如内容服务方生成的内容(UGC)、商品信息、票券等。
用户可以查看为其呈现的内容详情,了解相应商户的详情,查看商品信息,票券信息等,在决定购买的情况下,可以从运营方应用APP跳转到具有相应消费/支付功能的应用APP,例如提供该项内容服务的内容服务方的应用APP或本公开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实施方的应用APP,进行购买/支付操作。
或者,当为用户分发或推送商品信息或票券信息时,也可以直接从运营方应用APP跳转到具有相应消费/支付功能的应用APP,进行购买/支付操作。
如上文所述,可以收集购买/支付相关的数据。可以线下将购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供给运营方或内容服务提供方,以供决策时参考使用。
另外,运营方应用APP还可以向用户输出附近可以获取自营车辆的地点。
在运营方提供多种车辆运营服务时,可以根据场景、目的地、以及附近属于运营方的运营车辆信息等,向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车辆选择。必要时,可以提供组合出行方案,即可以将从当前位置到推荐目的地之间的完整路程划分为多个分段,每个分段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车辆选择方案。
由此,可以辅助用户对本次出行,从交通工具使用,到目的地的消费方案,做出完整的规划和必要的准备(例如预订座位、提前点餐、购买票券等),使得用户的出行更加顺畅便捷。
另一方面,用户开启运营方应用APP后,也可以直接进行车辆预约。
在运营方应用APP,或者嵌入其中的页面(例如对应于实施本公开的内容服务分发方案的页面),可以监测到车辆预约成功这一事件。
如图5所示,响应于车辆预约成功事件,场景服务引擎可以结合该事件,以及当前时间和用户所处位置,识别当前所处场景。
由此,可以向用户分发/推送/馈送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服务信息。例如出发地或用户在预约车辆时提供的目的地附近的商场信息、附近商场的商品清单信息等。在商场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到其中的商户信息。
用户浏览商户详情或相应商品信息或票券信息。然后与上文参考图4描述的内容一样,可以进行购买/支付操作。
另一方面,用户的行程可以继续,例如,车辆预约成功之后,行程可以继续,可以到所预约车辆所在位置取车,然后驾驶车辆到达目的地,还车。
用户查看所分发/推送/馈送信息的操作可以在行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行程结束之后进行。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分发方案。通过本方案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可以实现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1、效率提升
生活服务类信息流与地理位置紧密关联,需要动态加载每个数据流中元数据的距离。有些场景元数据只提供LBS,获取数据后需要根据当前位置做距离计算,很耗性能。
而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可以把元数据接入开放搜索服务,极大提升了数据检索及距离计算的性能。
2、交易闭环
传统方案为跳转到交易载体服务后流程即结束,无法获取到完成的交易闭环链路数据。
而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内容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内容服务融合到同一个应用APP中,将多种场景分别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服务。由此在必要时得到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能够将事件获取、场景识别、服务内容分发、服务提供/消费,整个链条的所有服务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获得消费事件从起源到结束的完整数据,从而能够为相关各方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
这样,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实现交易的关键埋点数据回补,支持运营方做定制化的运营策略及查看服务分发数据报表。
3、服务分发
传统的APP端的信息流只做数据展现或数据推荐,不支持根据端侧用户的行为事件做综合性的场景融合判断。
而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方案则能够基于用户现场的事件,识别当前所处场景,从而预测用户真正需要哪方面的服务内容。从而,能够为用户分发更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内容。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场景引擎来实现云端场景融合,支持多维度(不同类型,例如购物、休闲、餐饮等)的服务分发订阅,把聚合后的信息流下发到端侧来实现信息流智能推荐。
另外,在一些共享出行的应用场合,还可以提供共享出行的场景引擎。场景引擎可以提供端侧事件与场景的规则配置及解析,通过场景融合能够实现多维度的信息流推荐。
另外,还可以提供端侧的数据加载模板组件引擎,用以在端侧通过规则来匹配场景,渲染信息流数据(内容数据)。
运营方可在运营平台通过数据报表来获得运营效果的反馈,客户可参与运营策略自定义配置来观察数据指标与效果。
可以通过场景引擎和服务分发对接数据源,把复杂的计算和智能搜索放在云端,端上以轻量化ONESDK模式输出,使数据源更新及运营策略升级等均不需要端侧参与升级改造,大大降低运营方接入的成本。
端上可以通过一套组件模板引擎匹配数据链路方案,来支持多数据源、多UI交互模式。
客户端数据渲染时无需理解当下的场景状态及数据内容,端侧通过云端返回数据内容、透传参数及需要展现的组件模板ID即可快速实现数据解析及模板加载。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上述内容分发方法的数据处理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0,计算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010和处理器1020。
处理器1020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0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10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1010上存储有可处理代码,当可处理代码被处理器10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1020执行上文述及的内容分发方法。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分发。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端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57)

1.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所发生的事件,所述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
确定事件发生位置;以及
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所述场景是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事件和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以及
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所述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未能识别所述场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事件和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以及
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服务器接收用于识别所述场景的场景规范信息,所述场景规范信息用于识别事件、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发生时间的组合所对应的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规范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场景对应关系表;
场景识别规则;
场景识别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本地获取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或者
向服务器发送所识别的场景,并从服务器拉取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分别来源于多个不同的内容提供方;并且/或者
分别对应于多个场景的多个内容分别对应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内容的操作,执行对应于所述内容的服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包括:
通过本次分析确定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以及/或者
从历史内容记录中筛选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输出的多项内容被分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项内容是根据内容详情和/或内容涉及位置与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分级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识别的场景发生变化,输出对应于新识别的场景的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用户提供交互方式;以及
响应于用户的交互,选择要输出的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景是参考用户画像识别的;并且/或者
所述内容是根据用户画像筛选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对应于所述内容的图形编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租赁的情形下,响应于用户的租车请求,在用户获得车辆的使用权之前,输出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以便用户在驾驶车辆之前提前基于所述内容进行操作。
19.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二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所述图形编码对应于要分发的内容,所述内容对应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处的场景,所述场景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形编码的内容;以及
输出所述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扫描识别所述图形编码,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
在用户选择关联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关联请求,以将所述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以及
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内容的操作,执行对应于所述内容的服务。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包括:
通过本次分析确定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以及/或者
从历史内容记录中筛选的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输出的多项内容被分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项内容是根据内容详情和/或内容涉及位置与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分级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识别的场景发生变化,输出对应于新识别的场景的内容。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用户提供交互方式;以及
响应于用户的交互,选择要输出的内容。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场景是参考用户画像识别的;并且/或者
所述内容是根据用户画像筛选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是车载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是便携式智能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是后视镜或行车记录仪。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租赁的情形下,响应于用户的租车请求,在用户获得车辆的使用权之前,输出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以便用户在驾驶车辆之前提前基于所输出的内容进行操作。
32.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设备接收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
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对应的场景;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对应的场景的步骤包括:
使用场景规范信息来识别事件、事件发生位置、事件发生时间的组合所对应的场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规范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场景对应关系表;
场景识别规则;
场景识别模型。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第二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所述内容分发请求用于请求分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内容;以及
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的关联请求,将所述第二设备或第二设备的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以及
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存要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内容;以及
响应于来自第二设备的请求,向第二设备发送所缓存的内容。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所缓存的内容分别设定寿命周期;以及
删除超过寿命周期的缓存内容。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内容对应的服务类型,为内容设定寿命周期。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历史内容记录中记录通过本次分析确定的内容;
从历史内容记录中筛选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其中,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内容包括本次分析确定的内容和从历史内容记录中筛选的内容。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要输出的多项内容分级。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内容详情和/或内容涉及位置与所述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对所述多项内容分级。
4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识别的场景发生变化,发送对应于新识别的场景的内容。
4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考用户画像识别所述场景;以及/或者
根据用户画像筛选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4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是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事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内容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租赁的情形下,响应于用户的租车请求,在用户获得车辆的使用权之前,发送对应于所识别场景的内容,以便用户在驾驶车辆之前提前基于所输出的内容进行操作。
47.一种内容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发生的事件,所述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
位置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事件发生位置;以及
第一输出装置,用于输出对应于场景的内容,所述场景是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内容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事件和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内容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场景识别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所述场景。
50.一种用于内容分发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识别装置,用于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所述图形编码对应于要分发的内容,所述内容对应于所述第一设备所处的场景,所述场景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事件、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形编码的内容;以及
第二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内容。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提示装置,响应于扫描识别所述图形编码,提示用户是否将所述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
关联请求装置,用于在用户选择关联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关联请求,以将所述第二设备或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以及
关联接收装置,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接收对应于关联的第一设备所处场景的内容。
52.一种用于内容分发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事件和事件发生位置;
场景识别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对应的场景;
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所述内容分发请求用于请求分发发送给第一设备的内容;以及
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场景的内容。
54.一种内容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服务器,
第一设备识别所发生的事件,所述事件属于预定多种事件中的一种,
服务器向第一设备发送对应于场景的内容,所述场景是基于所述事件、所述事件发生位置和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的。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内容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对应于所述内容的图形编码,
第二设备扫描识别第一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编码,并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形编码的内容。
56.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57.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83755.0A 2019-10-16 2019-10-16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67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3755.0A CN112667882A (zh) 2019-10-16 2019-10-16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3755.0A CN112667882A (zh) 2019-10-16 2019-10-16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882A true CN112667882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3755.0A Pending CN112667882A (zh) 2019-10-16 2019-10-16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78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245A (zh) * 2021-10-16 2022-01-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网联车辆的自定义场景控制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4537B1 (en) * 2011-04-22 2015-08-11 Angel A. Penill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setting recommendation to user accounts for registered vehicles via cloud systems and remotely applying settings
CN106982102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及节目播放方法
CN107992530A (zh) * 2017-11-14 2018-05-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40324A (zh) * 2018-10-30 2018-12-18 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数据服务推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13772A (zh) * 2016-06-07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相关活动的数字助理
CN110065455A (zh) * 2019-04-24 2019-07-30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功能智能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5133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路况提醒方法、装置、车辆、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US20190273788A1 (en) * 2016-11-30 2019-09-0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300175A (zh) * 2019-07-02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4537B1 (en) * 2011-04-22 2015-08-11 Angel A. Penill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setting recommendation to user accounts for registered vehicles via cloud systems and remotely applying settings
CN106982102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及节目播放方法
CN109313772A (zh) * 2016-06-07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相关活动的数字助理
US20190273788A1 (en) * 2016-11-30 2019-09-05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992530A (zh) * 2017-11-14 2018-05-0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40324A (zh) * 2018-10-30 2018-12-18 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数据服务推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5455A (zh) * 2019-04-24 2019-07-30 深圳市麦谷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功能智能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5133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路况提醒方法、装置、车辆、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300175A (zh) * 2019-07-02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245A (zh) * 2021-10-16 2022-01-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网联车辆的自定义场景控制系统
CN113923245B (zh) * 2021-10-16 2022-07-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网联车辆的自定义场景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586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mapping and routing
US957489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and display of personalized distance
US9558516B2 (en) Social mobile shopping system
CN101715165B (zh) 至少部分基于路径提供媒体项存取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3138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US20150227890A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smart device apps supporting segmented order distributed distribution system
US20150228004A1 (en) Smart Device Apps and Incentives For Encouraging The Creation and Sharing Electronic Lists To Imrpove Targeted Marketing While Preserving User Anonymity
US11558463B1 (en) Transport communication pairing
US20130054332A1 (en) Computer System Supporting Green Incentive Program
CN112667882A (zh) 内容分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40047346A1 (en)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for transportation sharing
US20130054359A1 (en) Computer System for Generating Recommendations to a Customer About Being Greener
CN110166512B (zh)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945683B1 (en) Transport communication
FR3073309A1 (fr) Procede de mise a disposition d'un vehicule et de sa restitution dans un parc de vehicules disponibles a la reservation, procede de reservation d'un vehicule, systeme
CN112182135A (zh) 路书生成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97465A (zh) 提供交通方案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39413A (zh) 景区地图数据推送方法及系统
US20240013276A1 (en) Connected vehicle data usage framework
JP736364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40057A1 (en) Conversational user experience for multimodal travel system
KR100596018B1 (ko) 실시간 통합 예약 방법
US20130054360A1 (en) Computer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 Aggregate Green Goal for a Customer Group
Butani BUILDING AN APPLICATION MODEL FOR EFFICIENT RIDE BOOKING IN RIDE-HAILING INDUSTRY
KR20230059206A (ko) 렌터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의 중개 플랫폼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