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512B -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512B
CN110166512B CN201810150563.7A CN201810150563A CN110166512B CN 110166512 B CN110166512 B CN 110166512B CN 201810150563 A CN201810150563 A CN 201810150563A CN 110166512 B CN110166512 B CN 110166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user terminal
vehicle
destination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5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512A (zh
Inventor
张小林
王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05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根据乘客用户终端对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通过向车辆中乘客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信息以供乘客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服务信息的访问,并基于乘客的访问特征向乘客发放奖励,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增加用户对服务信息的访问流量,从而也有利于提高服务信息的转化率。

Description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服务提供方在推出新的服务产品时,往往需要进行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使用。目前,被利用的一种宣传场景是在公共出行场景中进行宣传。目前在公共出行场景中的推送手段比如包括:飞机、高铁上免费阅读的各种杂志等纸质资料,车租车中通过屏幕播放的视频媒体,等等。
上述服务提供方式往往是一种盲目的、被动的、受限的推广,比如只能推送纸质、视频媒体,使得用户的参与度很低,而且由于缺乏与用户的交互,使得用户很可能并不翻阅纸质宣传材料或者不观看视频媒体,从而不能达到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目的。
因此,在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亟待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服务提供方式以实现向乘客用户的服务提供,增加用户参与度,提高用户粘性,以及提高服务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实现面向公共交通工具中用户的服务提供,提高用户参与度,从而提高服务信息的使用转化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服务信息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奖励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服务提供方法。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服务提供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应用于乘客用户终端中,包括:
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乘客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
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所述乘客访问。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装置,应用于乘客用户终端中,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乘客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所述乘客访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乘客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服务提供方法。该乘客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服务提供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系统,包括:
车载终端、如上所述的服务器以及如上所述的乘客用户终端;
所述车载终端向车内人员提供上网功能,并与所述服务器网络连接;
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以连接至所述车载终端,并通过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在公共交通工具中设置提供车内人员上网功能的车载终端,该车载终端与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从而,可选地,当乘客进入车辆内时,可以开启乘客用户终端的网络扫描功能从而车载终端侦听到该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比如通信地址以便建立与乘客用户终端间的连接,从而通过车载终端实现乘客用户终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连接。从而,服务器可以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以供乘客用户终端的乘客可以通过自身的乘客用户终端来访问该乘客服务信息,另外,当乘客访问了该乘客服务信息时,还可以基于乘客的访问特征比如访问时长等向乘客反馈奖励信息。通过向车辆中乘客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信息以供乘客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服务信息的访问,并基于乘客的访问特征向乘客反馈奖励,可以提高乘客的参与度,增加对服务信息的访问流量,从而也有利于提高服务信息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对应于不同用户身份的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的连接特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9b-图9d为乘客用户终端中的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与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装置对应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与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装置对应的乘客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车载终端、服务器、乘客用户终端。
其中,车载终端向车内人员提供上网功能,并与服务器网络连接。
实际应用中,乘客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以连接至车载终端,从而可以通过车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从而,服务器,可以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以及根据乘客用户终端对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从而,可选地,可以将该奖励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
通过在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出租车、公交车、地铁、高铁、飞机等上需要安装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车载终端,以车载终端为媒介建立服务器与乘客用户终端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服务器向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用户提供服务信息的目的。
其中,上述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游戏、电商商品、酒店预订、新闻、商家优惠券等各种类型的服务信息。当乘客对提供的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访问时,该访问比如可以是查阅、使用、预订、购买等操作行为,服务器可以基于乘客的访问特征为乘客提供奖励。其中,该访问特征比如是:当服务信息是游戏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玩该游戏的时长;当服务信息为商品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购买的商品总金额;当服务信息是某酒店的预订信息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是否预订了某房间以及预订的金额,等等。
由于提供上述服务的主体可以是上述服务器,也可能是对应服务提供方的平台,因此,服务器获得的上述访问特征可能直接来自于乘客用户终端中的乘客客户端,也可能来自于对应的服务平台。
服务器中预先设置了奖励策略,该奖励策略描述中描述了什么乘客服务信息被用户进行何种操作时,对应于不同的操作参数时的奖励情况,其中,操作参数包括使用时长、购买金额、是否查阅等。以乘客服务信息为某款游戏为例,乘客玩该游戏的时长不同,对应的奖励金额不同。
由于公共交通工具中的司机处于开车状态,为其提供在途可用的乘客服务信息也会使得该信息被司机使用的概率较低,因此,在面向车内乘客即非司机用户提供乘客服务信息时,还需识别出同一车辆中的乘客用户。为此,在上述系统架构下,乘客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以被车载终端侦听到从而连接至车载终端上后,车载终端可以获取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初始连接时刻。进而,车载终端将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初始连接时刻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在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时,根据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其中,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是指自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初始连接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
为支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方法,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的上述车载终端的硬件配置情况可以是:
安装有操作系统比如LINUX嵌入式系统,并且兼容各种应用程序(API)接口,有利于后续拓展功能,可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简称OTA)远程方式进行系统更新;
上网及路由功能,比如通过插入普通的3G/4G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以实现与服务器间的网络连接;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功能,提供车内乘客和司机无线上网功能;
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侦听功能,该功能可获取周边开启网络扫描功能的用户终端的MAC地址等相关MAC层信息,其中,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是指开启着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SSID)刷新功能;
集成了定位模块及延长天线,比如GPS定位模块,可以随时通过GPS定位系统获取车辆实时位置,延长天线可使用胶贴固定在透明车窗位置,有利于获取卫星信号;
支持通过12V的车载直流电源直接供电,并且符合抗震、抗高温、防尘等各项车载电子设备标准。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终端安装于车辆中时,可以先服务器中注册该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比如MAC地址以及该车载终端被安装于的车辆的标识信息比如车牌号,从而建立了车载终端与车辆的绑定关系,以备后用。
基于上述车载终端的配置情况,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安装在车厢内部的车载终端,一方面提供给司机和乘客无线网络,组成了内部局域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3G/4G的OTA网络数据传输方式,司机和乘客可以借助车载终端访问因特网,从而可以通过该车载终端连接到云端的服务器。
实际应用中,当乘客或司机上车,并开启用户终端比如手机的SSID自动扫描功能后,车载终端会侦听到该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MAC 地址,从而,当司机或乘客上车后,基于车载终端的MAC地址侦听功能,无论司机和乘客是否上网,只要其手机开启着SSID自动扫描功能,车载终端即可获取用户终端的MAC地址,继而发送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结合获取到的MAC地址来确认用户身份是司机还是乘客。
由于上述可选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的目标群体是乘客,因此,以下仅以乘客的身份为例说明如何识别乘客身份,司机身份的识别原理类似。
乘客上车,并开启乘客用户终端比如手机的SSID扫描功能后,车载终端会获取该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以MAC地址为例,并以获取到该MAC地址的时刻作为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该车载终端的初始连接时刻。进而,车载终端可以将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初始连接时刻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而获知了哪个乘客用户终端何时连接到了某个车载终端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连接到车载终端的已连接时间来识别用户身份。具体地,车载终端会以一定时间间隔不断检测乘客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的连接情况,如果发现不能再侦听到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则认为该乘客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断开了连接,此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消息以告知服务器该乘客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断开了连接。基于此,服务器在接收到车载终端发送的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以及初始连接时刻后,计时该乘客用户终端与该车载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如下方式确定用户身份:
若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不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或者,
若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不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实际上,可能连接到车载终端的用户终端可能包括司机用户终端,可能包括乘客用户终端,还可能包括无关人用户终端,该无关人用户终端是指不在车上的路人的用户终端。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称为的乘客用户终端是一种假设,假设该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但是是否真的对应于乘客,需要进一步识别。本发明实施例中,识别乘客身份的思路是:如果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已连接时间不符合无关人和司机的特征,那么可以认为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即为乘客。
其中,可以首先基于已连接时间区分无关人和车上用户,车上用户包括司机和乘客,即如果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则认为是车上用户,反之,认为是无关人。进一步对司机和乘客的区分,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基于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是否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其二是,基于乘客用户终端的 MAC地址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是否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
其中,上述司机数据库是预先生成的并保存于服务器中。实际应用中,相比于公共交通场景中乘客的流动性,司机的流动性相对弱很多,因此,服务器可以预先收集各司机的司机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比如MAC地址以形成司机数据库,该司机数据库中还可以包括司机的姓名、联系方式、用户账号等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收集司机的上述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司机用户终端中可以安装司机客户端,司机可以通过首次登陆车载终端的弹出页面进行该司机客户端的下载,或者由运营方工作人员为其下载安装,该司机客户端可以具有自动连接车载终端的功能,司机可以通过该司机客户端查看各类推送任务,查看自己的佣金,等等。从而,在安装司机客户端时,司机客户端可以将司机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以及将司机输入的其他相关信息直接发送至服务器或者通过车载终端发送至服务器。
当通过车载终端将上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时,车载终端发送到服务器的消息中除了该信息外还可以携带车载终端的MAC地址,从而,基于前述提及的服务器可以建立车载终端与车辆的绑定关系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车载终端、车辆与司机用户终端间的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可以辅助用于司机身份的识别,后续实施例中会说明。
上述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可以体现为:司机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连接时间的周期规律性,该周期规律性比如为该司机用户终端每天或每隔几天便会与相同的车载终端连接,并且,每次连接的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每次连接的起止时间比较相似。因此,对于当前连接到某车载终端的乘客用户终端,服务器可以根据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查询一段时间内该MAC地址对应的与车载终端的连接时间记录,如果发现该连接时间记录不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可以认为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比如该连接时间记录反映该乘客用户终端频繁与不同车载终端连接,每次连接的时间不满足司机连接时间的要求等等。可以理解的是,车载终端在向服务器发送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初始连接时刻时,还可以将自身的MAC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便告知服务器该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了哪个车载终端上。
当服务器基于上述可选的方式判定出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时,可以基于获得的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直接向该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或者也可以基于车载终端的MAC地址,向车载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以通过车载终端转发至乘客用户终端,其中,该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一些服务提供方预先提供的,可以是商品、游戏、酒店等信息。
实际应用中,乘客用户终端中也可以安装有乘客客户端,以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乘客服务信息,进而供乘客对该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诸如查看、购买、预订、使用等操作。乘客可以通过首次登陆车载终端的弹出页面进行该乘客客户端的下载和安装。
综上,上述可选实施例中,基于对乘客身份的识别实现了面向公共交通工具中乘客的针对性的服务提供,而且,由于是将乘客服务信息直接推送至乘客的用户终端设备上,该乘客服务信息具有交互操作属性,从而使得乘客可以方便地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对该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诸如购买、预订、使用等交互操作,提高用户参与度,有助于提高服务信息的转化率。
上述实施例中,对乘客身份的识别以及向乘客发送乘客服务信息的过程进行了介绍,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更加准确地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中的乘客发送服务信息,还可以基于车辆处于移动状态这个前提,执行上述乘客身份识别的过程,从而实现向移动中的乘客发送服务信息。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系统中还包括:与车载终端连接的定位装置,用于通过车载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车辆位置信息。其中,该定位装置即可以为前述提到的GPS定位模块,该定位装置可以集成在车载终端中,也可以独立于车载终端,但与车载终端电连接。该定位装置可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5秒钟向车载终端发送车辆位置信息,车载终端也可以以一定时间间隔比如 20秒钟将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实际应用中,触发定位装置开始工作的条件可以是车辆启动,车辆启动时车载终端控制定位装置开始工作,等等。如此,服务器可以获得该车辆自启动之后的车辆位置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什么时间经过了什么地点。
进而,当服务器获取到连接到车载终端的某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已经达到某时间阈值的已连接时间时,根据该车载终端的标识查询该车载终端已经发送的各车辆位置信息即车辆位置序列,从而确定对应车辆的已行驶轨迹信息,其中,该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时间包含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查询与该已连接时间匹配的车辆位置所形成的已行驶轨迹,该匹配可以是:假设已连接时间为t1~t2,则可以查询t1~t2内的车辆位置,也可以查询t0~t3内的车辆位置,其中,t1-t0以及t3-t2的差值为预设时间差值。
从而,在所述已行驶轨迹信息表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时服务器结合该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以确定该用户身份是否为乘客。其中,如果上述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距离超过预设值,则认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服务器识别出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后,服务器还可以根据车载终端实时上报的车辆位置信息生成该乘客本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即自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到乘客用户终端终止与车载终端连接的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轨迹,因为服务器一方面根据车载终端上报的车辆实时位置可以得到车辆什么时间经过了什么地点的信息,另一方面,车载终端也会在侦听到乘客用户终端和再侦听不到该乘客用户终端时向服务器汇报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以及对应的侦听到时间和侦听不到时间,从而,服务器结合这两方面的信息,便可以生成乘客本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
该完整行驶轨迹可以被存储到该乘客即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对应的出行轨迹集合中,可以用于对该乘客后续出行的目的地的预测,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前述实施例中介绍了服务器如何直接向目标人群——乘客进行服务提供的过程,但是,实际应用中,公共交通工具上除了乘客这类人群之外,还有司机这类用户,从而,也可以借助司机来向乘客进行服务提供,这样“面对面”的推送精确性和服务信息的转化率会更加显著。因此,结合图2所示实施例介绍下借助司机向乘客提供服务信息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该系统还包括:司机用户终端。
与乘客用户终端相似,司机开启司机用户终端的网络扫描功能以连接至车载终端,并通过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地,车载终端侦听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如MAC地址后,记录下此时的时刻作为司机用户终端的初始连接时刻。车载终端进而将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初始连接时刻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获取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其中,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是指自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初始连接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进而,结合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在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时,建立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此外,服务器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后,还可以向司机用户终端更新推送任务,所述推送任务用于使得司机提示乘客访问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
与乘客身份的识别过程类似,若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或者,若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上述乘客和司机身份的识别原理,结合图3简单而直观地示意出司机、乘客、无关人这几种用户身份在与车载终端间的连接时间上的差异。由图3可以看出,无关人即路人与车载终端间的连接为临时连接,在车辆移动中,连接时间非常短;乘客与车载终端间的连接为短时间连接,因为在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比如出租车出行时,大多数情况下,乘客上车和下车之间的时长有限,相比于司机短得多;司机与车载终端间的连接为长时间连接。
当某车辆中包含司机和乘客时,当服务器基于前述用户身份识别过程识别出哪个是司机哪个是乘客后,可以建立司机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与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可以用于:当乘客对推送给自己的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诸如购买、使用等操作时,服务器可以基于乘客的操作行为向该乘客对应的司机发放奖励,比如佣金、积分等,以提高司机的推送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服务信息的推送效果。
另外,对于司机身份的识别,还可以用于向司机发送或者更新推送任务,由于前述实施例中提到,司机用户终端中可以安装司机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向司机客户端下发推送任务,该推送任务可以是某商品列表、某款游戏等等。从而,司机可以基于该推送任务向车内乘客进行面对面推送,比如口头推送、扫码推送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服务提供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基础上,实际应用中,该服务提供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图4中示意的商业服务器,为了区别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称为推广服务器。
其中,该商业服务器是提供乘客服务信息的服务器,例如游戏服务器、酒店预定服务器、电商服务器等,一般为广告主自己的服务器,也有可能委托给推广方,如游戏直接嵌入乘客端软件。
本实施例中,仅结合图4所示意的系统架构,对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以下步骤时序不是严格的时序关系,仅是一种方便说明的示意。
在步骤1中,车载终端向推广服务器发送侦听到的司机用户终端和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以及各自对应的初始连接时间。在步骤2中,推广服务器识别出司机和乘客身份,并连接司机与乘客的关联关系。可选地,推广服务器可以在需要更新向司机下发的推送任务时,基于当前对该司机身份的识别结果,在步骤3中向司机更新推送任务,从而,在步骤4中,司机可以提示车内乘客访问新的推送任务或之前已经获得的推送任务所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可选地,推广服务器还可以基于对乘客身份的识别结果,在步骤5中直接向乘客发送乘客服务信息。其中,具体可选地,推广服务器可以基于获得的乘客ID查询获得乘客的用户画像,从而基于用户画像获得与乘客匹配的乘客服务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从而乘客可以通过乘客客户端查看。其中,该乘客ID可以是车载终端发送至推广服务器的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也可以是乘客用户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诸如乘客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推广服务器可以查询一个或多个商业服务器以获得与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其中,对于商业服务器形成用户画像的过程不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因此不赘述。
基于此,乘客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一种是司机面对面推送,一种是推广服务器发送来获得乘客服务信息,该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游戏、电商商品、酒店预订、优惠券等信息。之后,在步骤6中,乘客可以在乘客客户端上对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访问操作,在步骤7中,对应的商业服务器统计乘客的访问特征比如统计使用时长、购买金额等信息,并在步骤8中,将访问特征告知推广服务器,使得推广服务器结合预先制定的奖励策略,确定与该访问特征对应的奖励信息,该奖励信息中包括乘客奖励信息和司机奖励信息,比如乘客玩游戏三十分钟,奖励乘客3元,奖励司机2元。从而,可选地,在步骤9和10中,推广服务器可以将乘客奖励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将司机奖励信息发送至司机用户终端。
其中,本实施例中以乘客奖励信息可以用作减免车费,司机奖励信息为佣金为例,推广服务器可以基于已经获得的司机用户终端的MAC地址直接将佣金发送至司机用户终端或者存入与该MAC地址对应的司机用户账户中;对于乘客奖励信息,在出租车场景中,可选地,推广服务器可以将对应的减免金额发送至司机用户终端,在乘客支付车费钱扣除该减免金额,或者直接发送至出租车公司的支付账户,或者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乘客可以通过乘客客户端自行提取。
另外,如图4中所示,委托进行服务信息推广的广告主也可以向推广服务器查询自身服务信息的推广效果,此时,推广服务器可以针对每个广告主统计一定时间段内其服务信息的推广情况供广告主查询。
前述实施例从服务提供系统的角度进行了服务提供过程的说明,下面分别站在服务器(上述推广服务器)和乘客用户终端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提供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服务提供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服务器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乘客用户终端是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中的乘客的用户终端。
如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的说明,车载终端侦听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如 MAC地址后,可以建立与乘客用户终端间的连接,由于车载终端与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从而通过车载终端实现了与服务器间的通信连接的建立。或者,车载终端可以将侦听到的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该MAC 地址与乘客用户终端交互以建立通信连接。
502、服务器通过通信连接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大量的乘客服务信息,这些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由不同的服务提供方提供的,这些乘客服务信息可以被设置有推广时间属性,从而,服务器可以基于该推广时间属性从中选择当前可以向乘客用户终端提供的乘客服务信息。比如某乘客服务信息的推广时间为2018年1月1日到2018 年1月3日,那么只有在此期间与服务器连接的乘客用户终端才可能获得该乘客服务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通过车载终端获得的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比如MAC地址查询乘客的用户画像,从而获取与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在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与乘客用户终端交互以获得乘客的标识信息,比如乘客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以便查询乘客的用户画像,获取与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其中,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服务器可以查询一个或多个商业服务器以获得与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
503、服务器根据乘客用户终端对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其中,上述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游戏、电商商品、酒店预订、商家优惠券等各种类型的服务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乘客接收到上述乘客服务信息时,可以选择访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乘客对提供的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访问时,该访问比如可以是查阅、使用、预订、购买等操作行为,服务器可以基于乘客的访问特征为乘客提供奖励。
其中,该访问特征比如是:当乘客服务信息是游戏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玩该游戏的时长;当乘客服务信息为商品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购买的商品总金额;当乘客服务信息是某酒店的预订信息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是否预订了某房间以及预订的金额,当乘客服务信息为商家优惠券时,访问特征可以是乘客领取了哪些商家优惠券以及是否使用领取的优惠券,等等。该奖励信息可以是奖金、积分、优惠券等,比如:根据乘客玩游戏的时长向乘客反馈奖金,根据乘客购买商品的总金额向乘客反馈优惠券,根据乘客领取并使用的商家优惠券额度向乘客反馈积分。
基于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向公交交通工具中乘客的终端设备提供乘客服务信息,并且基于设定的访问奖励策略,不但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提高服务信息的转化率,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访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信息,提高服务器的访问流量。
当需要面向安装有上述车载终端的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特定人群——乘客提供服务信息时,可以结合图6所示实施例来实现该特定人群的识别。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服务提供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601、服务器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602、服务器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
603、若用户身份为乘客,则服务器通过通信连接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604、服务器根据乘客用户终端对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本实施例中,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
如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的说明,车载终端侦听到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侦听到该MAC地址时的时刻即初始连接时刻。从而,可选地,服务器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该信息从而获得了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从而可以建立与乘客用户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并以车载终端发送的初始连接时刻开始计时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已连接时间。或者,可选地,服务器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初始连接时刻后即开始计时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因为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上即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了。另外,由于车载终端若不能再侦听到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会向服务器发送报告,因此,如果服务器在上述初始连接时刻之后没有接收到车载终端的该报告,则认为乘客用户终端一直与车载终端保持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的确定过程可以是:
根据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已行驶轨迹信息,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时间包含所述已连接时间;
若已行驶轨迹信息表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则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
由于车载终端自开始工作比如车辆启动后就可以以一定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不断发送车辆位置信息以告知服务器车辆在什么时间位于什么位置,从而,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车载终端发送的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初始连接时刻后,可以查询该车载终端上报的车辆位置序列中在初始连接时刻前后预设时长内的车辆位置,以形成上述已行驶轨迹信息,如果该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距离超过预设值,则认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从而,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结合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可以实现为:
若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不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或者,
若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不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上述司机数据库和司机连接时间特征的获取过程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赘述。
当服务器确定出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后,可以向该乘客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实现面向不同乘客的针对性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器可以查询与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对应的用户画像;获取与该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从而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该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发送给乘客用户终端的乘客服务信息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信息,比如包括游戏类型的、商品类型的、新闻类型的等等,而乘客可能仅对其中部分类型的服务信息感兴趣,或者对当前推送给其的所有乘客服务信息都不感兴趣,此时,在向乘客用户终端提供上述乘客服务信息后,还可以进一步采集乘客对该乘客服务信息的兴趣偏好,以便结合该兴趣偏好更新乘客服务信息。比如:可以为乘客服务信息设置兴趣反馈选项,当用户不喜欢某乘客反馈信息时,可以选择不喜欢这个选项;当用户喜欢某乘客服务信息时,可以选择喜欢这个选项,或者当采集到乘客访问了某乘客服务信息时,认为该乘客喜欢该乘客服务信息,从而实现乘客对乘客服务信息偏好的采集。
基于此,通过本实施例,基于对乘客身份的识别,可以实现向乘客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提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服务提供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在图6所示实施例基础上,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01、服务器通过车载终端与司机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司机用户终端是车载终端所在车辆中的司机的用户终端。
一般地,车载终端所在公共交通工具中除了有乘客外,还包括司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识别出车辆中的司机,此时,该司机身份的识别结果可以用于:乘客若访问乘客服务信息,则可以连带奖励对应的司机。
702、服务器结合通过车载终端获得的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
服务器与司机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以及获得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如MAC地址和已连接时间的过程参见获取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已连接时间的过程,不再赘述。
具体地,若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或者,若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
703、若用户身份为司机,则服务器建立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间的关联关系。
值得说明的是,由上述对司机和乘客身份识别的过程可知,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间的关联关系亦即司机与乘客间的绑定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服务器接收到同一车载终端上报的不同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基于MAC地址与车载终端间连接时间的不同区分不同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参考图3的示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除了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向乘客进行服务信息提供外,还可以借助司机向乘客进行服务信息提供,此时,当确定出该用户身份为司机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司机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向司机用户终端更新推送任务,该推送任务用于使得司机提示乘客访问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其中,该推送任务中可以描述了需要司机如何向乘客推送哪些乘客服务信息,或者说描述了司机提示乘客如何访问乘客服务信息的相关内容。
从而,乘客获得的乘客服务信息既可以是从服务器处获得的,也可以是从司机处获得的。
704、服务器根据乘客用户终端对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奖励信息和/或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司机奖励信息。
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奖励策略,该奖励策略中描述了什么乘客服务信息被用户进行何种访问操作时,对应于不同的操作参数时的乘客、司机奖励情况,其中,操作参数包括使用时长、购买金额、是否查阅等。以乘客服务信息为某款游戏为例,乘客玩该游戏的时长不同,对应的乘客、司机奖励金额不同。
705、服务器根据关联关系,将司机奖励信息发送至司机用户终端,和/或将乘客奖励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
当乘客对乘客服务信息进行操作后,服务器可以将确定出的乘客奖励信息直接发送给该乘客,同时,基于上述关联关系知道对应的司机是谁,从而将司机奖励信息发送给该司机。
前述实施例中提到,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的乘客服务信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服务信息,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乘客服务信息进行如下划分:该乘客服务信息中可以包括沿途乘客服务信息和/或与乘客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其中,与乘客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目的地附近的商家的优惠活动信息或者是目的地附近存在某些特定商家的信息,乘客对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的实质使用一般发生在下车之后,比如下车后去往某商家进行消费。相对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沿途乘客服务信息是乘客上车之后到下车之前即可实质使用的服务信息,比如查看新闻、玩游戏、购买推送的商品等。可选地,服务器可以根据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获取沿途乘客服务信息,此时,不同乘客服务信息可以具有位置属性,当车辆位置与某乘客服务信息对应的位置相近时,该乘客服务信息可以被发送给乘客用户终端。
而对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首先需要知道乘客本次出行的目的地,进而获取与该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乘客本次出行的目的地的获知方式可以是:服务器接收乘客用户终端或者司机用户终端发送的乘客本次出行目的地。或者,服务器结合乘客的历史轨迹和本次出行已经行驶的部分轨迹预测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
在第一种获知方式中,若通过司机用户终端发送乘客的目的地,对应的实际情形可能是:当乘客上车后,告知司机其本次出行目的地,司机通过司机用户终端将该目的地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而服务器为了能够将获得的该乘客服务信息准确地发送至对应的乘客用户终端,需要知道该目的地对应的乘客用户终端是哪个。此时,前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同一车辆中司机、乘客身份的识别过程以及基于身份识别结果可以建立的司机用户终端和乘客用户终端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被用于此处对乘客用户终端的确定。具体而言,服务器基于对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的识别确定连接到某车载终端的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当乘客上车与该车载终端连接后,服务器基于对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的识别确定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则在某实际场景中,可以认为司机用户终端发送的目的地即为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从而基于与该乘客用户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向该乘客用户终端发送该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某实际场景可以是出租车出行场景中车内的乘客去往相同目的地。也即是说,司机用户终端在一定时间内仅输入一个目的地,如果司机用户终端在较短时间内先后输入不同的目的地,则通过上述身份识别的过程将不能准确识别出目的地与乘客用户终端间的对应关系,此时,可以通过上述第二种获知方式预测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目的地。
下面,结合图8所示实施例对目的地预测过程进行介绍。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服务提供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801、服务器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802、服务器结合通过车载终端获得的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803、服务器根据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查询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
由于对于乘客用户终端来说,车载终端在连接上该乘客用户终端以及与该乘客用户终端断开连接时都会向服务器发送通知,并且,车载终端也会向服务器实时上报车辆的位置,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在一次出行过程中的出行轨迹,即自其乘客用户终端初始连接上车载终端到与车载终端断开连接的时间段内的车辆行驶轨迹,从而形成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集合。
基于此,对于当前连接到车载终端的乘客用户终端来说,服务器可以查询该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对应的历史轨迹集合,以获得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的各历史轨迹。
804、服务器根据历史轨迹和乘客本次出行的部分轨迹的相关度,预测本次出行目的地。
其中,所述部分轨迹是根据车载终端上报的车辆位置信息确定的自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后的预设时长或预设距离内的行驶轨迹。
触发执行乘客本次出行的目的地预测的条件可以是:自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后已经经历了预设时长或者车辆已经行驶了预设距离,从而,服务器可以结合该预设时长或者预设距离内车辆的行驶轨迹称为部分轨迹来预测本次出行的目的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次出行的目的地的预测可以实现为:若获得的历史轨迹中存在与该部分轨迹间的相关度符合一定要求的历史轨迹,则以符合一定要求的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所述本次出行的目的地;其中,所述一定要求可以是:历史轨迹的起始段轨迹与该部分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或者地理位置误差和行驶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上述起始段轨迹可以以预设时长如15分钟或预设距离如500米来界定,比如对于任一历史轨迹来说,截取其前15分钟或500米的轨迹片段作为起始段轨迹。
举例来说,假设某条历史轨迹由如下位置序列组成:a1、b1、c1、d1、e1、 f1、g1,并且起止时间分别为T1和T2,并且假设其起始段轨迹由位置a1、b1、 c1、d1组成,对应的行驶时间为T1~T3,T3小于T2。另外,假设已经获得的本次出行的上述部分轨迹如下:T4~T5内的位置序列:a2、b2、c2、d2、e2。从而,如果该部分轨迹(a2、b2、c2、d2、e2)与起始段轨迹(a1、b1、c1、 d1)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则认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为该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g1;或者,如果该部分轨迹(a2、b2、c2、d2、e2)与起始段轨迹(a1、b1、c1、d1)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并且两者间的行驶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则认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为该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g1。
其中,地理位置误差的度量方式可以是:起始段轨迹与部分轨迹中彼此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位置点个数占比超过预设比值;或者,起始段轨迹与部分轨迹的起始位置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终止位置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中间部分轨迹中存在至少M个位置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M大于或等于1,或者其他可以度量两条线段的相似度的度量方式。
其中,行驶时间误差的度量方式可以是:起始段轨迹与部分轨迹的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或者,起始段轨迹与部分轨迹的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并且终止时间的差值也小于预设值。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历史轨迹中存在至少两条与上述部分轨迹满足地理位置误差的要求以及行驶时间误差的要求,并且这至少两条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不同时,可以从中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目的地作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或者按照出现次数的多少选择不止一个目的地,比如两个。比如,历史轨迹集合中共有10条历史轨迹,与上述部分轨迹匹配的历史轨迹有两条,其目的地分别为 A和B,那么统计这10条历史轨迹中以A作为目的地的历史轨迹数量a以及以B 作为目的地的历史轨迹数量b,假设a小于b,则以A作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可选地,当a等于b时,可以从A和B中随机选一个或者都选作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由于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集合中存在的历史轨迹数量可能较大,为了降低上述部分轨迹与历史轨迹的匹配运算量,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本次出行目的地的预测:
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彼此间的相关度,从所述历史轨迹中筛选出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
将所述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合并为相似轨迹;
若经所述合并处理后的历史轨迹中存在与所述部分轨迹间的相关度满足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则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其中可选地,第一相关度要求可以为: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或者,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并且起始段轨迹对应的行驶时间之间的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第二相关度要求为:起始段轨迹与所述部分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或者地理位置误差和行驶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上述起始段轨迹和终止段轨迹可以以预设时长或预设距离来界定,比如对于任一历史轨迹来说,截取其前10分钟或500米的轨迹片段作为起始段轨迹,截取其后5分钟或200米的轨迹片段作为终止段轨迹。
上述误差的度量方式参考前述部分轨迹与某条历史轨迹的起始段轨迹间的说明,与之类似,不再赘述。
假设有两条历史轨迹满足上述第一相关度要求,则将这两条历史轨迹合并为相似轨迹,此时,可选地,可以随机从这两条历史轨迹中选择一条作为该相似轨迹,也可以将这两个历史轨迹整合为一条作为相似轨迹,其中,该整合比如是取两个历史轨迹对应的位置序列的并集,等等。
通过上述合并处理可以降低历史轨迹结合中需要与上述部分轨迹进行匹配的历史轨迹数量。
上述部分轨迹与经合并处理后的历史轨迹的匹配过程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若与上述部分轨迹间相关度满足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不止一条并且其中包括一条相似轨迹时,则以该相似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而满足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中包括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则根据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各自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以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最多的相似轨迹所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本次出行的目的地。其中,针对任一相似轨迹来说,其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即为被合并为该相似轨迹的历史轨迹的数量。
由于上述目的地预测的触发条件是本次出行已经行驶的轨迹的距离满足预设距离要求或者已经行驶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长要求,实际应用中,可能基于该要求条件预测出来的目的地并非乘客真实的目的地,此时,可选地,乘客可以对为其预测的目的地进行确认反馈,以向服务器反馈该目的地是否正确。当乘客反馈该目的地不正确时,还可以触发新一次的目的地预测,此时,在上述部分轨迹的基础上,再累加上此后行驶预设距离或预设时长的轨迹,以进行新的目的地的预测。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相关度的除了可以以上述提到的第一相关度要求和第二相关度要求进行评价外,还可以将轨迹视为一条曲线,通过定义曲线间的相关函数,通过两条曲线间相关函数值的大小来度量上述相关度。
805、服务器获取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乘客服务信息可以关联地理位置属性,比如某超市推出优惠券发放活动,该优惠券发放活动作为一种乘客服务信息可以被关联上超市位置,从而,如果预测出的目的地与该超市位置相距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则该超市优惠券发放活动作为推送给乘客的服务信息之一。
806、服务器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807、服务器生成乘客本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将完整行驶轨迹更新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历史轨迹中。
其中,该完整行驶轨迹是自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到乘客用户终端终止与车载终端连接的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轨迹。
服务器根据车载终端上报的该乘客用户终端的初始连接时刻和终止连接时刻以及车载终端实时上报的车辆位置信息,生成自该初始连接时刻到终止连接时刻的车辆行驶轨迹作为上述完整行驶轨迹,将该完整行驶轨迹添加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集合中,以备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下一次出行时目的地的预测。
通过本实施例,不但能够实现面向公共交通工具中乘客提供服务信息,还通过对乘客出行目的地的预测,提高了向乘客提供的服务信息的精准性。
图9a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服务提供方法可以由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乘客用户终端来执行,具体可以由其中安装的乘客客户端来执行,如图9a 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901、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乘客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
902、在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乘客访问。
如图9b所示,图中以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为商家A的优惠券信息以及在第一目的地附近存在特定的商家B为例进行示意。在电子地图上定位第一目的地,以及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的服务节点:对应于商家A 的优惠券信息的节点a以及对应于商家B的节点b。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具有位置属性,从而可以进行上述服务节点的定位。如图中所示,在电子地图上可以定位出服务节点b,而其对应的优惠券信息可以显示在电子地图右侧的信息显示栏中。也就是说,界面中可以包含电子地图和信息显示栏,信息显示栏可以位于电子地图上以浮层的方式显示,也可以与电子地图独立开如图中示意的左右独立显示。从而,如果上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含具体的服务信息详情需要展示时,可以展示在信息显示栏中。
可选地,上述第一目的地可以是基于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目的地预测方式由服务器预测出的,服务器预测出该第一目的地以及获得与该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后,将该第一目的地以及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通过预先已经与乘客的用户终端建立的通信连接反馈给该用户终端,从而,该用户终端基于从服务器的接收信息进行上述步骤901和902的显示处理。
可选地,上述第一目的地也可以是由乘客输入乘客用户终端的,从而,乘客用户终端通过服务器获取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或者,第一目的地也可以是由司机输入司机用户终端,通过司机用户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从而,服务器获取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将该乘客服务信息和第一目的地反馈至对应的乘客用户终端。
可选地,上述第一目的地也可以是由乘客用户终端预测得到的。此时对应的实际场景可以是:某乘客搭乘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用户终端的MAC地址被该公共交通工具中的车载终端侦听到,而该车载终端与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从而可以建立该乘客用户终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连接。并且,车载终端会向服务器实时传输该公共交通工具的位置,从而服务器可以获得该乘客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具体地,车载终端可以将侦听到该用户终端的第一时刻以及不再能侦听到该用户终端的第二时刻发送至服务器,从而,服务器基于该车载终端上报的位置序列形成该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期间的行驶轨迹作为该乘客此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可选地,该服务器可以基于与该乘客用户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将该完整行驶轨迹发送至该乘客用户终端,从而,该乘客用户终端中可以存储有该乘客多次出行分别对应的完整行驶轨迹,本实施例中,将该多次出行分别对应的完整行驶轨迹称为该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
基于此,对于当前一次乘客的出行来说,若该乘客搭乘某公共交通工具,其乘客用户终端与车载终端连接,从而通过车载终端可以与服务器连接。可以将连接到车载终端作为一种触发条件,触发该乘客用户终端查询乘客的历史轨迹,该历史轨迹是乘客用户终端预先从服务器接收的。进而,乘客用户终端可以结合该历史轨迹和第一行驶轨迹预测上述第一目的地,以及从服务器中获取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其中,第一行驶轨迹是乘客所在的公共交通工具自乘客上车后的乘客起始行驶位置开始达到预设距离或预设行驶时长的行驶轨迹。也就是说,当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上后,车载终端可以向乘客用户终端发送自连接时刻开始的车辆位置序列与对应的行驶时间,从而,乘客用户终端生成该乘客已经行驶的轨迹,当发现生成的行驶轨迹已经满足预设距离的要求或者预设行驶时间的要求,则此时形成的行驶轨迹即为上述第一行驶轨迹。
乘客用户终端结合历史轨迹和第一行驶轨迹预测第一目的地的过程与前述实施例中服务器预测目的地的过程一致,在此不赘述。
另外,不管上述第一目的地是由乘客用户终端预测得到的还是由服务器预测得到的,其都是结合上述历史轨迹和第一行驶轨迹来预测得到的。因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乘客用户终端除了可以在电子地图中显示第一目的地外,还可以进一步显示第一行驶轨迹。
具体的显示过程为: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出第一行驶轨迹后,显示第一目的地,第一行驶轨迹与第一目的地不连续。
该显示过程也是与基于乘客本次出行最初行驶的部分轨迹来预测本次出行的目的地的目的相一致,即预先不知道乘客的目的地,基于部分已经行驶的轨迹来预测出该目的地,从而,在电子地图上先客观地显示出乘客已经行驶的一段轨迹,之后显示出基于这段轨迹预测出的目的地。
如图9c和9d所示的界面变化过程,图9c中,先显示出第一行驶轨迹,之后,如图9d所示,在图9c的基础上进而显示出第一目的地。
可选地,如图9c和9d所示,界面上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诸如车辆自当前位置到第一目的地的剩余距离,以及车辆当前位置等信息。
另外,实际应用中,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触发乘客用户终端显示上述电子地图的条件可以是:服务器将包含上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在内的N 个乘客服务信息发送至乘客用户终端,乘客用户终端在某界面中显示接收到的N 个乘客服务信息对应的操作项,其中,N大于或等于1,该操作项可以是链接地址。当乘客选择了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所对应的操作项时,进行上述电子地图的展示。
在另一可选方式中,乘客可能先对上述N个乘客服务信息中的其他乘客服务信息(为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区别,根据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乘客服务信息划分结果,称为沿途乘客服务信息)进行了选择,从而触发沿途乘客服务信息的使用,比如乘客选择了游戏这种乘客服务信息而正在玩游戏。当乘客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乘客用户终端接收到了服务器反馈的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可以挂起或者说暂停游戏界面,并显示上述电子地图。
也即是说,在显示上述电子地图之前,乘客用户终端可能先在界面上显示乘客访问沿途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界面,比如游戏界面,若乘客用户终端获取到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可以与该访问界面关联地显示电子地图。该关联地显示可以体现为:在该访问界面上显示一个小窗口,该小窗口内显示上述电子地图,该小窗口的尺寸可以等于或小于访问界面的尺寸。
另外,实际应用中,由于上述第一目的地是预测出来的,可能与乘客的真实目的地不一致,因此,可选地,还可以提供乘客对当前预测出的第一目的地进行确认反馈的机制。具体地,响应于乘客反馈的第一目的地正确的指示,在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也就是说,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的显示可以是在乘客确认第一目的地为其真实的目的地时触发显示的,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目的地显示后随即进行显示的。
另外,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乘客服务信息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信息,比如包括游戏类型的、商品类型的、新闻类型的等等,而乘客可能仅对其中部分类型的服务信息感兴趣,或者对当前推送给其的所有乘客服务信息都不感兴趣,此时,还可以进一步采集乘客对该乘客服务信息的兴趣偏好,以便结合该兴趣偏好更新乘客服务信息。比如:可以为乘客服务信息设置兴趣反馈选项,当用户不喜欢某乘客反馈信息时,可以选择不喜欢这个选项;当用户喜欢某乘客服务信息时,可以选择喜欢这个选项,或者当采集到乘客访问了某乘客服务信息时,认为该乘客喜欢该乘客服务信息,从而实现乘客对乘客服务信息偏好的采集。
基于此,响应于乘客对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反馈的偏好反馈,可以更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比如当发现乘客对某类型的乘客服务信息比较喜欢时,可以将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更新为与第一目的地相关的该种类型的乘客服务信息。
另外,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由于上述第一目的地是预测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或者由于采集到乘客对推送给其的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都没有访问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一目的地可能预测有错,或者说明乘客对这些类型的乘客服务信息不感兴趣。此时,可以进一步修正目的地预测结果,还可以向乘客更新推送其他类型的乘客服务信息。
比如,乘客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结合历史轨迹和第二行驶轨迹预测出第二目的地,其中,第二行驶轨迹可以与第一行驶轨迹相同或者第二行驶轨迹包含第一行驶轨迹和第一行驶轨迹之后预设距离或预设时长内的行驶轨迹。其中,当第二行驶轨迹与第一行驶轨迹相同时,相当于是基于前述提及的地理位置误差、行驶时间误差得到的与第一行驶轨迹匹配的历史轨迹不止一条的情况,此时,可以选择误差最小的作为第一目的地,次之的作为第二目的地。
从而,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上述第一行驶轨迹和第一目的地之后,基于乘客的反馈比如针对第一目的地触发的第一目的地不正确的反馈或者乘客对N次推送的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不访问的反馈,N大于或等于1,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第二行驶轨迹、第二目的地以及与第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第二行驶轨迹与第二目的地不连续。当考虑乘客的兴趣偏好反馈时,该第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可以是从服务器获得的与第二目的地相关的、满足乘客的兴趣偏好的乘客服务信息。
另外,对于显示出的第一乘客服务信息、第二乘客服务信息,乘客都可以对这些乘客服务信息进行访问,比如查看、购买、使用、预订、领取等。乘客用户终端可以采集乘客的访问特征,比如:查看的乘客服务信息的标识、购买金额,使用时长等,以将访问特征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确定对应的奖励信息并进行发放。
由于现在人们更多地使用自己的手机终端,因此,将需要推送给乘客的服务信息发送至乘客自己的手机终端中,提高了用户查阅、使用推送的服务信息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推送信息的转化率。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服务提供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服务提供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模块11、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奖励信息处理模块13。
连接模块11,用于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奖励信息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可以用于:
根据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查询所述乘客的用户画像;获取与所述用户画像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所述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乘客服务信息包括:沿途乘客服务信息和/或与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若所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括所述沿途乘客服务信息,则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沿途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若所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括所述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可以用于:接收所述乘客用户终端或者司机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获取与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若所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括所述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查询模块14、预测模块15。
查询模块14,用于根据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查询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
预测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和所述乘客本次出行的部分轨迹的相关度,预测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从而,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与所述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测模块15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彼此间的相关度,从所述历史轨迹中筛选出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将所述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合并为相似轨迹;若经所述合并处理后的历史轨迹中存在与所述部分轨迹间的相关度满足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则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关度要求为: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或者,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并且起始段轨迹对应的行驶时间之间的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为:起始段轨迹与所述部分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或者地理位置误差和行驶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预测模块15还可以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中包括一条相似轨迹,则以所述相似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中包括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则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各自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以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最多的相似轨迹所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轨迹更新模块16。
轨迹更新模块16,用于生成所述乘客本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将所述完整行驶轨迹更新到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历史轨迹中。
其中,所述完整行驶轨迹是自所述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车载终端到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终止与所述车载终端连接的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轨迹。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7。
第一确定模块17,用于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从而,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若第一确定模块17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为乘客,则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7用于:
若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不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或者,
若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不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8。
第二确定模块18,用于根据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已行驶轨迹信息,所述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时间包含所述已连接时间。
从而,第一确定模块17具体用于:若所述已行驶轨迹信息表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则结合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11还用于:通过车载终端与司机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7还用于: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
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还用于:若所述用户身份为司机,则建立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奖励信息和/或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司机奖励信息;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司机奖励信息发送至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和/或将所述乘客奖励信息发送至所述乘客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7用于:若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或者,若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
可选地,所述服务信息处理模块12还用于:
若所述用户身份为司机,则向所述司机用户终端更新推送任务,所述推送任务用于使得所述司机提示所述乘客访问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
图10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5至图8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5至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5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了服务提供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服务器,如图11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 21和存储器22。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支持服务器执行上述图5至图8 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2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5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所述服务器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5至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服务提供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 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31、第二显示模块32。
第一显示模块31,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乘客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
第二显示模块32,用于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所述乘客访问。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模块31还用于:
在界面上显示所述乘客访问沿途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界面;
若获取到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与所述访问界面关联地显示所述电子地图。
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模块31具体用于:
在所述电子地图上呈现出自乘客起始行驶位置开始达到预设距离或预设行驶时长的第一行驶轨迹后,显示所述第一目的地,所述第一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一目的地不连续。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33。
处理模块33,用于若乘客用户终端连接到车载终端,则查询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结合所述历史轨迹和所述第一行驶轨迹预测所述第一目的地;获取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33还用于:将乘客输入的所述第一目的地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模块32可以用于:
响应于所述乘客反馈的所述第一目的地正确的指示,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模块32可以用于:
响应于所述乘客对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反馈的偏好反馈,更新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模块32可以用于:
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显示第二行驶轨迹、第二目的地以及与所述第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所述第二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二目的地不连续,所述第二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一行驶轨迹相同或者所述第二行驶轨迹包含所述第一行驶轨迹和所述第一行驶轨迹之后预设距离或预设时长内的行驶轨迹。
图12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9a 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9a 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9a 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2所示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乘客用户终端,如图13所示,该乘客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其中,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支持乘客用户终端执行上述图9a 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4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4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乘客本次出行的第一目的地;
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所述乘客访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9a 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乘客用户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9a 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服务提供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 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车载终端与乘客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查询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
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彼此间的相关度,从所述历史轨迹中筛选出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
将所述满足第一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合并为相似轨迹;
若经所述合并处理后的历史轨迹中存在与所述乘客本次出行的部分轨迹间的相关度满足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则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本次出行目的地;
获取与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所述乘客服务信息包括:沿途乘客服务信息和/或与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查询所述乘客的用户画像;
获取与所述用户画像对应的所述乘客服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括所述沿途乘客服务信息,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沿途乘客服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乘客服务信息中包括所述与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乘客用户终端或者司机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获取与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关度要求为: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或者,起始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以及终止段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并且起始段轨迹对应的行驶时间之间的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为:起始段轨迹与所述部分轨迹之间的地理位置误差,或者地理位置误差和行驶时间误差满足预设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中包括一条相似轨迹,则以所述相似轨迹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若满足所述第二相关度要求的历史轨迹中包括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则根据所述至少两条相似轨迹各自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以关联的历史轨迹个数最多的相似轨迹所对应的目的地作为所述本次出行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乘客本次出行的完整行驶轨迹;
将所述完整行驶轨迹更新到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历史轨迹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发送乘客服务信息之前,还包括:
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包括:
若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不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或者,
若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不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已行驶轨迹信息,所述已行驶轨迹信息对应的行驶时间包含所述已连接时间;
所述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包括:
若所述已行驶轨迹信息表示车辆处于移动状态,则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乘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车载终端与司机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建立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乘客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奖励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所述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特征,确定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乘客奖励信息和/或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司机奖励信息;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司机奖励信息发送至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和/或将所述乘客奖励信息发送至所述乘客用户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通过所述车载终端获得的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和已连接时间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包括:
若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存在于司机数据库中,则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或者,
若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已连接时间超过预设时长,并且所述司机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历史连接时间符合司机连接时间特征,则确定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为司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身份为司机,则向所述司机用户终端更新推送任务,所述推送任务用于使得所述司机提示所述乘客访问对应的乘客服务信息。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方法。
15.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乘客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若连接到车载终端,则查询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对应的历史轨迹;
结合所述历史轨迹和自乘客起始行驶位置开始达到预设距离或预设行驶时长的第一行驶轨迹预测第一目的地;
从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出所述第一行驶轨迹后,显示所述第一目的地,所述第一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一目的地不连续;
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以供所述乘客访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界面上显示所述乘客访问沿途乘客服务信息的访问界面;
若获取到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则与所述访问界面关联地显示所述电子地图。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乘客输入的所述第一目的地发送至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乘客反馈的所述第一目的地正确的指示,在所述第一目的地周围显示与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乘客对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反馈的偏好反馈,更新所述第一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显示第二行驶轨迹、第二目的地以及与所述第二目的地相关的乘客服务信息,所述第二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二目的地不连续,所述第二行驶轨迹与所述第一行驶轨迹相同或者所述第二行驶轨迹包含所述第一行驶轨迹和所述第一行驶轨迹之后预设距离或预设时长内的行驶轨迹。
21.一种乘客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方法。
22.一种服务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终端、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乘客用户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器;
所述车载终端向车内人员提供上网功能,并与所述服务器网络连接;
所述乘客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以连接至所述车载终端,并通过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司机用户终端,所述司机用户终端开启网络扫描功能以连接至所述车载终端,并通过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CN201810150563.7A 2018-02-13 2018-02-13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0166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563.7A CN110166512B (zh) 2018-02-13 2018-02-13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563.7A CN110166512B (zh) 2018-02-13 2018-02-13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512A CN110166512A (zh) 2019-08-23
CN110166512B true CN110166512B (zh) 2022-08-30

Family

ID=6763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563.7A Active CN110166512B (zh) 2018-02-13 2018-02-13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7054A (zh) * 2021-04-01 2021-06-0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乘车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907929B2 (en) * 2022-02-08 2024-02-20 Geotol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multiple users traveling together and charging a single toll among the users automaticall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389A (zh) * 2014-02-13 2014-04-23 闪灵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生活轨迹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和系统
CN104899303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
CN104915857A (zh) * 2015-05-27 2015-09-16 裴峤 基于用户个性化和回报机制的交互型移动广告投放系统
CN107346499A (zh) * 2017-07-14 2017-11-14 杨克宁 一种利用公交车或轻轨的广告管理方法、存储介质、服务器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394A (zh) * 2014-12-17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生活服务信息推送方法
CN105513395B (zh) * 2015-11-30 2018-07-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目的地预测的智能信息推送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389A (zh) * 2014-02-13 2014-04-23 闪灵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生活轨迹分析的广告投放方法和系统
CN104915857A (zh) * 2015-05-27 2015-09-16 裴峤 基于用户个性化和回报机制的交互型移动广告投放系统
CN104899303A (zh) * 2015-06-10 2015-09-09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云端大数据分析系统
CN107346499A (zh) * 2017-07-14 2017-11-14 杨克宁 一种利用公交车或轻轨的广告管理方法、存储介质、服务器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512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2111B2 (en) Location based advertising systems
US113481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US20200402101A1 (en) Platform for location and time based advertising
US100493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digital signage
US20180341985A1 (en) Pro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dvertising via mobile entity
WO2013057811A1 (ja) 広告呈示システム、広告呈示装置及び広告提供装置
US20150254720A1 (en) Location-based directed product and service suggestions
JP7225597B2 (ja) 広告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11129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ext-aware car diagnostics and commerce
WO2014035618A2 (en) Interactive and direct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signs and billboards
US201701325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owd-sourcing parking space
CN108280569A (zh) 车辆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80293619A1 (en) Node based customer segmentation in parking garages
CN110166512B (zh)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21512438A (ja) 接続された車両に広告コンテンツを配信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1695009B (zh) 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KR102260679B1 (ko) 스티커를 이용하여 광고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861578A (zh) 卡券发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36641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relevant message using a smart radio
JP7288538B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JP2005227991A (ja) 情報提供方法及び装置
CN115203519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19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ampaign value
CN111951053A (zh) 智能商圈营销信息分发方法及装置
KR20190059833A (ko) 차량 광고 중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