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7100A -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7100A
CN112667100A CN202011470188.8A CN202011470188A CN112667100A CN 112667100 A CN112667100 A CN 112667100A CN 202011470188 A CN202011470188 A CN 202011470188A CN 112667100 A CN112667100 A CN 112667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electrode
electrodes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01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7100B (zh
Inventor
沐俊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01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7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7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7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包括:制备第一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一衬底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以及触控遮挡层,其中,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且与各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以及用于防止相邻发光单元串色的多个遮光部,遮光部和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制备第二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二衬底上依次形成滤光功能层和保护层;将第一功能模组与第二功能模组对位贴合。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可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挡部的面积最大化,可增强减反射的效果,提升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显示模组一般包含显示屏、触控层、滤光功能层和盖板,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存在显示屏的发光效果与滤光功能层的减反射效果不可兼得的问题,从而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可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挡部的面积最大化,可增强减反射的效果,提升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第一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一衬底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以及触控遮挡层,其中,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且与各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以及用于防止相邻发光单元串色的多个遮光部,遮光部和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制备第二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二衬底上依次形成滤光功能层和保护层;
将第一功能模组与第二功能模组对位贴合,使得保护层位于第二衬底朝向第一衬底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在第一电极及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部分遮光部覆盖第一电极,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在遮光部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在遮光部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在平坦层背离遮光部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在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平坦层的一侧形成与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还包括在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平坦层的一侧形成绝缘层;
在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平坦层的一侧形成与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的步骤中第二电极形成于绝缘层背向第一电极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封装层背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在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形成与各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
在第二电极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在遮光部背离第二电极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在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形成绝缘层,以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绝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滤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滤光片,滤光片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第一电极及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遮光部,部分遮光部覆盖第一电极,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遮光部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覆盖各个第一电极。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遮光部,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遮光部背离封装层一侧的平坦层;形成于平坦层背离遮光部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平坦层一侧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第一电极。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封装层背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各个第一电极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各个第一电极背离封装层一侧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各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二电极背离封装层的一侧的多个遮光部,各个遮光部在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遮光部背离第二电极一侧的平坦层。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对位贴合的工艺制备显示模组,将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以及触控遮挡层依次制备于第一衬底上以形成第一功能模组,将滤光功能层和保护层依次制备于第二衬底上以形成第二功能模组,然后将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对位贴合即可形成显示模组,其中,第一功能模组中的发光器件层包括发光单元,第二功能模组中包括滤光功能层,发光单元与滤光功能层在制备过程中的温度要求不同,发光单元的温度要求较低,而低温会影响滤光功能层中彩色光阻材料的选择范围,因此将发光单元制备于第一衬底、将滤光功能层制备于第二衬底可以在制备滤光功能层时实施高温制程而不会影响到发光单元的性能,从而可通过高温制程扩大滤光功能层中彩色光阻材料的选择范围以提升滤光功能,触控遮挡层中的遮光部直接制备于第一功能模组中,且位于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相对的位置,避免对位贴合时对位不准确而造成遮光部对发光单元的遮挡,同时无需为避免贴合误差而减小遮光部的面积,从而可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挡部的面积最大化,可增强减反射的效果,提升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应用图2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是应用图4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7是应用图6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功能模组;11-第一衬底;12-驱动电路层;13-发光器件层;14- 封装层;15-触控遮挡层;151-第一电极;152-第二电极;153-遮光部;2- 第二功能模组;21-第二衬底;22-滤光功能层;23-保护层;3-粘合层;4- 绝缘层;5-平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OLED显示模组一般包含显示屏、触控层、滤光功能层和盖板,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OLED显示模组的耐折性能,可以选择的方案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案为:直接将触控层制作在显示屏上,然后在触控层背离显示屏的一侧制备BM(黑矩阵)和彩色滤光片层,BM和彩色滤光片位于同层、共同组成滤光功能层;
第二种方案为:将触摸屏、BM和彩色滤光片制作在一个薄膜上,其中BM和彩色滤光片位于同层,然后对贴到显示屏,使得彩色滤光片与显示屏的发光区域相对、BM位于相邻的发光区域之间;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存在不同的缺陷,针对第一种方案,由于显示屏中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层,有机发光材料层的制备温度比较低,因此高温会影响有机发光材料层的性能,而高温制程有助于提升彩色滤光片层的光阻选择范围,因此低温会影响滤光片层的滤光效果,而第一种方案中直接在显示屏上制备BM和彩色滤光片层,因此会存在由于制备有机发光材料层和彩色滤光片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在后续制备彩色滤光片层时为避免影响有机发光材料层的性能因此无法采取高温制程,从而会影响彩色滤光片的效果;针对第二种方案,采用对贴的方式容易存在位置偏差,无偏差情况下的BM应该位于显示屏的发光区域之间,但是位置偏差后BM会遮挡显示屏的发光区域,为了防止对位偏差导致的BM对显示屏的发光区域的遮挡,则必须要进行BM设计的规避,常用的规避手段为减小薄膜上BM区域,但是上述规避手段存在BM和彩色滤光片层的减反射效果减弱的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存在显示屏的发光效果与滤光功能层的减反射效果不可兼得的问题,从而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为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模组,可使显示屏的发光效果与滤光功能层的减反射效果兼得。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屏下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S110,制备第一功能模组1,包括在第一衬底11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12、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4以及触控遮挡层15,其中,发光器件层 13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15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51、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且与各个第一电极151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152、以及用于防止相邻发光单元串色的多个遮光部153,遮光部153和第一电极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S120,制备第二功能模组2,包括在第二衬底21上依次形成滤光功能层22和保护层23;
S130,将第一功能模组1与第二功能模组2对位贴合,使得保护层23 位于第二衬底21朝向第一衬底11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对位贴合的工艺制备显示模组,将驱动电路层12、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4以及触控遮挡层15依次制备于第一衬底11上以形成第一功能模组1,将滤光功能层 22和保护层23依次制备于第二衬底21上以形成第二功能模组2,然后将第一功能模组1和第二功能模组2对位贴合即可形成显示模组,其中,第一功能模组1中的发光器件层13包括发光单元,第二功能模组2中包括滤光功能层22,发光单元与滤光功能层22在制备过程中的温度要求不同,发光单元的温度要求较低,而低温会影响滤光功能层22中彩色光阻材料的选择范围,因此将发光单元制备于第一衬底11、将滤光功能层22制备于第二衬底21可以在制备滤光功能层22时实施高温制程而不会影响到发光单元的性能,从而可通过高温制程扩大滤光功能层22中彩色光阻材料的选择范围以提升滤光功能,触控遮挡层15中的遮光部153直接制备于第一功能模组1中,且位于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相对的位置,避免对位贴合时对位不准确而造成遮光部153对发光单元的遮挡,同时无需为避免贴合误差而减小遮光部153的面积,从而可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挡部的面积最大化,可增强减反射的效果,提升显示模组的整体效果。
在将第一功能模组1与第二功能模组2对位贴合时,可采用粘合层3 将第一功能模组1与第二功能模组2进行粘合固定,粘合层3具有高透光率,避免影响发光单元的发光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制备第一功能模组1 的步骤包括:
S1110,在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51,每个第一电极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S1111,在第一电极151及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153,部分遮光部153覆盖第一电极151,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S1112,在遮光部153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152,第二电极152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制备第一电极151之后制备遮光部153,使得部分遮光部153制备于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52之间,并复用做用于使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绝缘的绝缘层4,通过制备于遮光部153背离封装层14一侧的第二电极152层实现平坦化,从而无需制备平坦层5,可降低膜层厚度,实现显示模组的轻薄化,同时将遮光部153直接制备于第一功能模组1中,可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挡部的面积最大化,增强减反射的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制备第一功能模组1 的步骤包括:
S1120,在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153,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
S1121,在遮光部153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形成平坦层5;
S1122,在平坦层5背离遮光部153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51,每个第一电极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S1123,在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平坦层5的一侧形成与第一电极151 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152,第二电极152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封装层14上制备遮光部153,将遮光部153制作于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位置相对的位置,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情况下实现遮光部153的面积最大化,从而便于达到更好的减反射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制备第一功能模组1的步骤还包括在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平坦层5的一侧形成绝缘层4;
在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平坦层5的一侧形成与第一电极151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152,第二电极152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的步骤中第二电极 152形成于绝缘层4背向第一电极151的一侧。
通过设置专门的绝缘层4实现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的相互绝缘,从而实现触控检测。
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之间相互绝缘,又相对设置,从而可以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52可作为电容的两极板,当用户按压时,与压部位相对的部位的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电容发生变化,第一电极151可作为发射端,各个发射端彼此独立,从而可以将当前被按压位置准确的进行定位,从而完成触控检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制备第一功能模组1 的步骤包括:
S1130,在封装层14背离驱动电路层12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51,每个第一电极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S1131,在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形成与各个第一电极151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152,第二电极152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
S1132,在第二电极152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153,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S1133,在遮光部153背离第二电极152的一侧形成平坦层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电极152层背离第一电极151层的一侧制备遮光部153,将遮光部153制作于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位置相对的位置,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情况下实现遮光部153的面积最大化,从而便于达到更好的减反射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封装层14 的一侧形成绝缘层4,以使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相互绝缘。
通过设置专门的绝缘层4实现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的相互绝缘,从而实现触控检测。
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之间相互绝缘,又相对设置,从而可以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52可作为电容的两极板,当用户按压时,与压部位相对的部位的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电容发生变化,第一电极151可作为发射端,各个发射端彼此独立,从而可以将当前被按压位置准确的进行定位,从而完成触控检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滤光功能层22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滤光片,滤光片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将滤光功能层22设置于第二功能模组2中,从而使得滤光片的制备与发光器件层13的制备互不干涉,避免二者的制备温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影响二者各自的性能,从而可以同时实现滤光功能层22滤光效果的提升以及发光器件层13发光效果的提升,使得显示模组的整体性能更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滤光片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滤光片与发光单元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与发光单元的颜色一一对应,滤光片可减反射、提升发光单元出光的纯度,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对遮光部153的制备可直接采用曝光机进行图案化,曝光机的对位精度小于0.5um,从而在制备过程中只需将遮光部153的有效区域远离发光单元大于等于0.5um即可保证制备形成的遮光部153不会遮挡发光单元,从而制备方式简单,同时可以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遮光部153面积的最大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如图8所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11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4、触控遮挡层15、保护层23、滤光功能层22和第二衬底21。发光器件层13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15包括第一电极151、遮光部153以及第二电极152,其中,第一电极151的数量为多个,且各个第一电极151均形成于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每个第一电极 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位于发光单元之间,遮光部153的数量为多个,且各个遮光部153均形成于第一电极151及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部分遮光部153覆盖第一电极151,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152形成于遮光部 153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第二电极152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
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遮光部153位于与相邻发光单元中间的区域相对的区域,在不遮挡发光单元的同时实现了遮光部153面积最大化,从而可以提升减反射的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显示效果,同时,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51朝向第二电极152一侧形成有遮光部153,遮光部 153复用为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52之间的绝缘层4,且无需对遮光部 153设置专门的平坦层5,有助于实现模组的轻薄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如图9所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11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4、触控遮挡层15、保护层23、滤光功能层22和第二衬底21。发光器件层13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15包括第一电极151、第二电极152、遮光部153以及平坦层5,其中,遮光部153的数量为多个,各个遮光部153均形成于封装层14背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且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发光单元之间,平坦层5形成于遮光部153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第一电极151的数量为多个,且各个第一电极151均形成于平坦层5背离遮光部153的一侧,每个第一电极 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152 形成于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平坦层5的一侧,第二电极152与第一电极 151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0所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11以及依次形成于第一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4、触控遮挡层15、保护层23、滤光功能层22和第二衬底21。发光器件层13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开口中的发光单元。触控遮挡层15包括第一电极151、第二电极152、遮光部153以及平坦层5,其中,第一电极151的数量为多个,各个第一电极151均形成于封装层14背离驱动电路层12的一侧,且各个第一电极151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152形成于各个第一电极151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第二电极 152与各个第一电极151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第一电极151,遮光部153的数量为多个,各个遮光部153均形成于第二电极152背离封装层14的一侧,且各个遮光部153在发光器件层13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平坦层5形成于遮光部153背离第二电极152的一侧。
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遮光部153位于与相邻发光单元中间的区域相对的区域,在不遮挡发光单元测同时实现了面积最大化,从而可以提升减反射的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模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为电视、显示器等终端设备。该显示装置的可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同时可实现轻薄化。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第一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一衬底上依次形成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以及触控遮挡层,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所述开口中的发光单元,所述触控遮挡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且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第二电极、以及用于防止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串色的多个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和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制备第二功能模组,包括在第二衬底上依次形成滤光功能层和保护层;
将所述第一功能模组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对位贴合,使得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遮光部,部分所述遮光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形成多个所述遮光部,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遮光部的一侧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还包括在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形成绝缘层;
所述在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层背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功能模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多个所述遮光部,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在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形成平坦层;
优选的,还包括在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形成绝缘层,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互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与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
7.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所述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所述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所述遮光部,部分所述遮光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所述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所述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多个遮光部,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平坦层;形成于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遮光部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平坦层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触控遮挡层、保护层、滤光功能层和第二衬底;
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像素限定层以及形成于每个所述开口中的发光单元;
所述触控遮挡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封装层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且覆盖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的多个遮光部,各个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于所述遮光部背离所述第二电极一侧的平坦层。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1470188.8A 2020-12-15 2020-12-15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Active CN112667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0188.8A CN112667100B (zh) 2020-12-15 2020-12-15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0188.8A CN112667100B (zh) 2020-12-15 2020-12-15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100A true CN112667100A (zh) 2021-04-16
CN112667100B CN112667100B (zh) 2023-08-18

Family

ID=7540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0188.8A Active CN112667100B (zh) 2020-12-15 2020-12-15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71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39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953A (zh) * 2017-05-27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97039A (zh) * 2020-06-11 2020-09-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953A (zh) * 2017-05-27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97039A (zh) * 2020-06-11 2020-09-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39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100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4375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433088B2 (en)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modul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WI785611B (zh)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734092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2869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680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71275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30060131A (ko) 밀봉체,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2012226688A (ja) 加飾カバーガラス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
KR101266677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62292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70088749A1 (en) Adhesiv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adhesive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ed member
CN112331712B (zh) 显示面板
CN112835207A (zh)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1054536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CN112667100A (zh) 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面板
KR2015014541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16003069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2151585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8089210B2 (en) Plasma tube array-type display sub-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73817B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CN111782082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EP1761122A1 (en) Front filter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13889522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766971A (zh) 触控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