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5206A -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5206A
CN112665206A CN201910987598.0A CN201910987598A CN112665206A CN 112665206 A CN112665206 A CN 112665206A CN 201910987598 A CN201910987598 A CN 201910987598A CN 112665206 A CN112665206 A CN 112665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75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兴
刘群波
黎顺全
雷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75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52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5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在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回气口之间新增包括冷媒热交换器的支路,在进行化霜时,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通过冷媒热交换器进行二次热交换得到过热气,然后过热气流回压缩机,从而可以增加压缩机吸气量,增加压缩机做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升空调器的化霜速度,解决空调化霜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在空调器化霜时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提高用户的热舒适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在进行室内制热时,室外机热交换器的表面会下降到较低的温度,并出现结霜的情况,当霜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将会影响空调器正常运行,因此空调器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室内制热后,需要进行化霜处理。空调器化霜过程,可看作是室内制冷、对外制热运行的过程;而一般空调器化霜所需的时间较长,进而会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影响用户热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空调化霜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管路控制组件和冷媒热交换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换向组件、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依次相连,形成回路;
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管路控制组件、所述冷媒热交换器、所述回气口依次相连,形成支路。
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通过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相连。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回气口包括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
所述回路中,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第一回气口依次相连;
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回气口相连。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空调器,所述化霜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换向组件以使所述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化霜模式运行,并开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以使流经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升温升压。
可选地,所述管路控制组件包括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所述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以所述初始开度开启,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化霜模式运行,并开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以使流经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升温升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整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回气口之间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二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包括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
所述回路中,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第一回气口依次相连;
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回气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回气口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回路中,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回气口之间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检测压力,并获得所述检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饱和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在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回气口之间新增包括冷媒热交换器的支路,在进行化霜时,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通过冷媒热交换器进行二次热交换得到过热气,然后过热气流回压缩机,从而可以增加压缩机吸气量,增加压缩机做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升空调器的化霜速度,解决空调化霜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在空调器化霜时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提高用户的热舒适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二实施例涉及到空调器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二实施例涉及到空调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二实施例涉及到空调器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36270690000031
Figure BDA000223627069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0、换向组件20、室外换热器30、室内换热器40、管路控制组件50和冷媒热交换器60。其中,压缩机10包括排气口11和回气口12;换向组件20可以是四通阀,管路控制组件50可以是膨胀阀或其它类型的阀门开关。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机换热器30、室内机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一次相连,形成回路。此外,室外换热器20、管路控制组件50、冷媒热交换器60、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依次相连,形成支路。
在进行化霜时,可对换向组件20进行控制,以使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换热器30之间导通,室内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回气口12导通,也即回路导通;同时,控制管路控制组件50,以使得室外换热器30、管路控制组件50、冷媒热交换器60、回气口12依次相连的支路导通。此时,压缩机10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排气口11排出,经过换向组件2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0进行放热,以对室外换热器30进行化霜;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后,其中一部分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40进行吸热(对室内而言可认为是制冷状态),然后通过换向组件20进入回气口12;而对于另一部分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后,将会通过管路控制组件50进入冷媒热交换器60中进行升压升温,然后进入回气口12;在回气口12中,两部分制冷剂混合后进入到压缩机10,完成一次化霜循环。
本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回气口之间新增包括冷媒热交换器的支路,在进行化霜时,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通过冷媒热交换器进行二次热交换得到过热气,然后过热气流回压缩机,从而可以增加压缩机吸气量,增加压缩机做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升空调器的化霜速度,解决空调化霜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在空调器化霜时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提高用户的热舒适体验。
基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对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机换热器30、室内机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形成的回路,室外机换热器30与室内换热器40之间可以是通过冷媒热交换器60相连。在进行化霜时,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后,其中一部分制冷剂先进入冷媒热交换器60进行升压升温,再进入到室内换热器40进行吸热,然后通过换向组件20进入回气口12。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这部分制冷剂在进入室内换热器40前先进行了一次升温,因此在室内机换热器40的吸热过程可以减少吸收热,对于室内环境而言,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有利于保持化霜过程室内温度的稳定性,避免室内温度出现严重的波动,提高用户的热舒适体验。
基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与图2相比,压缩机10可以是喷气增焓压缩机13;喷气增焓压缩机13的回气口包括第一回气口121和第二回气口122。其中,喷气增焓压缩机11的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机换热器30、室内机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第一回气口121依次相连,形成回路;而室外换热器20、管路控制组件50、冷媒热交换器60、第二回气口122依次相连,形成支路。在进行化霜时,一部分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0进行吸热通过换向组件20进入第一回气口121,然后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1;而另一部分制冷剂在冷媒热交换器60进行升压升温后进入第二回气口122(压缩机喷焓口),然后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3。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喷气增焓压缩机和冷媒热交换器进行化霜,控制过热气进入压缩机喷焓口,增加压缩机回气量,增加压缩机做功,进而提升压缩机排气温度,提升空调器的化霜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方法。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空调器,所述化霜方法包括:
步骤S10,控制所述换向组件以使所述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化霜方法应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空调器100。而对于空调器100,还可用认为有某一控制装置对其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单独装置(如控制芯片),也可以是由多个不同的实体装置所组成的抽象功能装置(控制模块)。本实施例中,在判定室外换热器30结霜需要进行化霜时,控制装置将会对换向组件20进行控制,以使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换热器30之间导通,室内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回气口12导通,也即回路导通;同时,控制装置还会对管路控制组件50进行控制,以使得室外换热器30、管路控制组件50、冷媒热交换器60、回气口12依次相连的支路导通。
步骤S20,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化霜模式运行,并开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以使流经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升温升压。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化霜时,控制装置还将控制压缩机10、室外换热器30、室内换热器40以化霜模式运行,在以化霜模式运行时,例如压缩机10运行至预设化霜频率,制冷剂在室外机换热器进行放热、在室内换热器进行吸热等,当然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风机、电辅热等装置,在化霜时还可以开启风机、电辅热等装置;同时,控制装置还将会开启冷媒热交换器60,以使流经冷媒热交换器60的制冷剂升温升压。此时,压缩机10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排气口11排出,经过换向组件20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0进行放热,以对室外换热器30进行化霜;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后,其中一部分制冷剂进入室内换热器40进行吸热(对室内而言可认为是制冷状态),然后通过换向组件20进入回气口12;而对于另一部分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后,将会通过管路控制组件50进入冷媒热交换器60中进行升压升温,然后进入回气口12;在回气口12中,两部分制冷剂混合后进入到膨胀阀10,完成一次化霜循环。
本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回气口之间新增包括冷媒热交换器的支路,在进行化霜时,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剂通过冷媒热交换器进行二次热交换得到过热气,然后过热气流回压缩机,从而可以增加压缩机吸气量,增加压缩机做功,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升空调器的化霜速度,解决空调化霜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严重波动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在空调器化霜时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提高用户的热舒适体验。
基于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路控制组件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所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以所述初始开度开启,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本实施例中,对于管路控制组件50,可以是电子膨胀阀(如EXV或EVI电子膨胀阀等),对于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的步骤,可以是首先获取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并根据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确定电子膨胀阀(管路控制组件50)的初始开度(开启步数),例如可以是预设一个大于0的系数,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为压缩机10的运行频率与该系数的乘积;在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即可控制电子膨胀阀以该初始开度开启,以使支路导通。本实施例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可使得通过支路的制冷剂流量能够与空调器的实际运行状态相对应,有利于保证空调器化霜过程的正常进行。
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整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化霜时,控制装置还将获取空调器100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回气过热度调整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化霜过程防止压缩机回液,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在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可以是使得过热度大于某一阈值(例如使得过热度大于2);而调整时可以是以预设周期进行调整(例如每隔5秒调整一次)。
可选的,对于所述回气过热度,可以是根据通过冷媒热交换器60之前和之后的制冷剂温度得到。具体的,参见图5,图5中的空调器100与图2的相比,所述支路中,冷媒热交换器60与回气口12之间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1,冷媒热交换器60与管路控制组件50之间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7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可以是感温包的形式;在化霜时,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1获取第一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72获取第二温度,然后可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值确定空调器100的回气过热度,也即:
回气过热度=第一温度-第二温度。
进一步的,对于上述根据冷媒热交换器前后的温度计算过热度的方式,可以是应用在具有普通的非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空调器,也可以是应用在具有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空调器。而在应用具有喷气增焓压缩机的空调器时,对于该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6;与图2相比,图6所示空调器100中的压缩机采用喷气增焓压缩机13,喷气增焓压缩机13的回气口包括第一回气口121和第二回气口122。其中,喷气增焓压缩机13的排气口11、换向组件20、室外机换热器30、室内机换热器40、换向组件20、第一回气口121依次相连,形成回路;而室外换热器20、管路控制组件50、冷媒热交换器60、第二回气口122依次相连,形成支路;在支路中,冷媒热交换器60与回气口12之间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1,冷媒热交换器60与管路控制组件50之间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72。在进行化霜时,一部分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40进行吸热通过换向组件20进入第一回气口121,然后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3;而另一部分制冷剂在冷媒热交换器60进行升压升温后进入第二回气口122(压缩机喷焓口),然后回到喷气增焓压缩机13。
可选的,对于所述回气过热度,还可以是根据通过冷媒热交换器60之后的制冷剂温度、以及回气的压力得到。具体的,参照图7,与图2相比,图7所示空调器100的支路中,冷媒热交换器60与回气口12之间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1;而在回路中,换向组件20与回气口12之间包括压力传感器80。在进行化霜时,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1获取第一温度,通过压力传感器80获取检测压力,并获得该检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然后可根据第一温度和饱和温度的差值确定空调器100的回气过热度,也即:
回气过热度=第一温度-饱和温度。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根据通过冷媒热交换器60之后的制冷剂温度、以及回气的压力计算回气过热度的方式,一般是用于非喷气增焓的压缩机。
本实施例在化霜获取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回气过热度调整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化霜过程防止压缩机回液,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其中,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管路控制组件和冷媒热交换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换向组件、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依次相连,形成回路;
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管路控制组件、所述冷媒热交换器、所述回气口依次相连,形成支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中,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通过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回气口包括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
所述回路中,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第一回气口依次相连;
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回气口相连。
4.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化霜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换向组件以使所述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化霜模式运行,并开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以使流经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升温升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控制组件包括电子膨胀阀,
所述控制所述管路控制组件以使所述支路导通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所述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以所述初始开度开启,以使所述支路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化霜模式运行,并开启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以使流经所述冷媒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升温升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整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回气口之间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二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包括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
所述回路中,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换向组件、所述第一回气口依次相连;
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回气口相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中,所述冷媒热交换器与所述回气口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回路中,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回气口之间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检测压力,并获得所述检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饱和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回气过热度。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87598.0A 2019-10-16 2019-10-16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652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7598.0A CN112665206A (zh) 2019-10-16 2019-10-16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7598.0A CN112665206A (zh) 2019-10-16 2019-10-16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206A true CN112665206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7598.0A Pending CN112665206A (zh) 2019-10-16 2019-10-16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52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2399A (zh) * 2020-12-08 2021-03-0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空调系统
WO2023040384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2239A (zh) * 2015-11-02 2016-02-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05423497A (zh) * 2015-12-18 2016-03-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09364A (zh) * 2016-02-02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喷气过热度调节方法
CN106352613A (zh) * 2016-09-26 2017-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EP3273183A1 (en) * 2016-07-20 2018-01-2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9631380A (zh) * 2018-11-16 2019-04-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组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2239A (zh) * 2015-11-02 2016-02-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05423497A (zh) * 2015-12-18 2016-03-2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09364A (zh) * 2016-02-02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喷气过热度调节方法
EP3273183A1 (en) * 2016-07-20 2018-01-2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6352613A (zh) * 2016-09-26 2017-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CN109631380A (zh) * 2018-11-16 2019-04-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组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2399A (zh) * 2020-12-08 2021-03-0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空调系统
WO2023040384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2545B (zh) 低温型直流变频热泵系统的补气增焓控制方法
EP2224191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066377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EP2535674A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hydronic heater having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2482014A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hydronic heater using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4006445A (zh) 多联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07754A (zh) 热水器及空调器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482013A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12665206A (zh) 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6203A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208832603U (zh) 空调系统
CN108981101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一种机组
CN11266511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7354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KR2009006992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CN107906811B (zh) 热泵机组防冷冻控制方法
CN211552102U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10470008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470023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529977A (zh) 一种多联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EP2527757B1 (en) Air conditioner
WO2022227567A1 (zh) 用于双压缩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EP2538159A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hydronic heater having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14963632A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6215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