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5096B -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5096B
CN112665096B CN202011591483.9A CN202011591483A CN112665096B CN 112665096 B CN112665096 B CN 112665096B CN 202011591483 A CN202011591483 A CN 202011591483A CN 112665096 B CN112665096 B CN 112665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turn
central
conditioning syste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14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5096A (zh
Inventor
曲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914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5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5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5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回风一体的风口、空调系统及其通风方法,风口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所述内筒外端连接回风管道,所述外筒的外端连接进风管道,使得内筒形成回风口,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旋流叶片。本发明的送风口可将来自中央空调的洁净空气通过所述个性风口形成空气幕,空气幕可以将工作人员环绕,调节工作人员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满足热舒适的同时,阻隔可能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有害气体扩散至其他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送风口,涉及空调通风领域,尤其适用于办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在使用者周围形成空气幕,能够有效阻断病毒或细菌传播,实现局部空间舒适度。
背景技术
传统中央空调全空气系统形式为室内设置多个集中的空调送风口,然后在每个房间设置一个或多个集中的回风口,在有疫情出现时,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加速了病毒或细菌的扩散,同时集中回风系统又将回风进行热湿处理后输送到不同房间,假若某个房间存在病毒,回风系统会通过回风系统管道和机组输送到不同房间。
疫情期间,很多各个场所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中央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导致公共场所舒适度大大降低。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式是暴露于携带传染性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中。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当与感染者同时处于或短暂的暴露在感染者刚离开的密闭空间,与感染者同时处于或短暂的暴露在感染者刚离开的密闭空间任意感染新冠。通风或空气处理不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通风的三个关键因素是通风量、气流方向、气流组织。经研究,办公室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有近距离传播、表面污染物传播、远距离空气传播。本个性化送风系统,主要应用于办公场所,基于控制污染源的基本原则,通过送回风一体的独创风口,在每个工位产生空气幕,能够阻隔其他区域病毒或其他有害气体对清洁区域的污染,做到源头控制,采用就地回风,合理运用气流组织,病毒携带者产生的病毒及时通过回风管道排走,切断传染链,对回风进行集中实时的病毒消杀处理后循环利用,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环境舒适与安全的追求,同时循环利用回风节能环保,有效的控制了病毒的扩散,是对传统空调送风方式的颠覆,是适应新形势下的空调送风新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送回风一体的空调风口、空调系统以及送风方法,在满足个性化舒适的前提下,同时能够将人员呼出的气体就地排走,防止病毒或疾病的传播,而且空气处理量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送风回风一体的风口,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所述内筒外端连接回风管道,所述外筒的外端连接进风管道,使得内筒形成回风口,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旋流叶片。
作为优选,外筒的内端比内筒的内端向内延伸出更长的长度。
作为优选,外筒的外径是内筒外径的1.5倍。
作为优选,送风管道连接风口进风装置是切向送风。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入口、中央空调处理机组、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入口连接中央空调处理机组,中央空调机组连接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连接风口,风口连接回风管道,回风管道连接中央空调机组和排风口,所述风口是前面所述的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病毒消杀装置,所述病毒消杀装置设置在回风管道和风口之间。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空调系统送风通过切向进风口进入风口外筒,气流经过外筒后,产生一定旋转角度,形成钟罩型气流,通过风口外筒可以形成一个钟罩型空气幕,工作人员位于空气幕中;工位人员产生气体通过内筒排走。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送风回风一体的风口,所述送风口可将来自中央空调的洁净空气通过所述个性风口形成空气幕,空气幕可以将工作人员环绕,调节工作人员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满足热舒适的同时,阻隔可能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有害气体扩散至其他区域。
2)本发明送回风口一体,实现了一个大空间内不同区域的单独性送风,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安装个性化送风系统的中央空调风系统原理框图;
图2示出了防病毒传播的个性化送风口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该风口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展示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入口、中央空调处理机组、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入口连接中央空调处理机组,中央空调机组连接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连接风口,风口连接回风管道,回风管道连接中央空调机组和排风口。
作为一个改进,参见图2,所述风口是一种送风回风一体的风口,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所述内筒外端连接回风管道,所述外筒的外端连接进风管道,使得内筒形成回风口,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旋流叶片。
本发明的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中央空调机组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新风通过送风管道进入风口,通过风口输送到房间,回风通过风口进入回风管道,然后回风可以选择直接通过排风口排走,也可以选择进入中央空调处理机组进行处理后进入送风管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送风回风一体的风口,所述送风口可将来自中央空调的洁净空气通过所述个性风口形成空气幕,空气幕可以将工作人员环绕,调节工作人员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满足热舒适的同时,阻隔可能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有害气体扩散至其他区域。
本发明送回风口一体,实现了一个大空间内不同区域的单独性送风,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作为优选,参见图2,内筒向外延伸一定的长度。主要是为防止内筒的回风影响风口出流的射流形状,同时也能够保证射流充分发展形成钟罩形状。
作为优选,外筒直径是内筒直径的1.2-1.5倍,这样可以保证送风口出口气流速度既能够满足气流射程要求,又能够降低送风口阻力。进一步优选,气流射程长,选下限直径比,射程短,选上限直径比。作为优选,送风管道连接外筒外端位置的送风是切向送风。通过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减少风口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病毒消杀装置,所述病毒消杀装置设置在回风管道和风口之间。通过风口内筒与排风管道连接,采用就地回风,对回风进行集中实时的病毒消杀处理后可以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对风口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从实现最佳的空气幕以及回风效果进行入手进行了设计,从而保证充分回风的情况下最佳人体舒适度的空气幕进行设计。
本送风口所喷出的旋转射流是一种轴对称射流,射流进入空间,因为环状内部负压作用被吸引,又因旋转产生离心力向外扩散,形成复杂的曲线扩散下去,这种不收缩的环状旋转射流,可认为是二维条缝射流环。在内筒的管径为D,外筒的管径为D1,内筒的内端与外筒的内端之间的距离为S,满足如下要求: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a,b是系数,1.012<a<1.013,1.3170<b<1.3175;
作为优选,D的范围是100-250mm。S范围是10-40mm。D1范围是200-480mm。
上述各个参数的关系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在保证充分回风的情况下最佳人体舒适度的空气幕进行设计。上述最佳的关系式也是本申请的一个发明点,并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空调系统送风通过切向进风口进入风口外筒,气流经过外筒后,产生一定旋转角度,形成钟罩型气流,通过风口外筒可以形成一个钟罩型空气幕,工作人员位于空气幕中;工位人员产生气体通过内筒排走。
本发明风口可以通过外筒及内筒与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相连,空调系统送风通过切向进风口进入风口外筒,气流经过外筒后,产生一定旋转角度,形成钟罩型气流;工位人员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内筒与回风或排风管道相连接。该风口特点在于能够直接将空调送风送到人员工作地点,送风量大大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能耗降低;同时可根据风口射程大小,选择不同角度的送风口,在工作区形成稳定均匀的气流,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舒适需求;送风口形成的空气幕能够阻止人员产生的病毒或有害气体向周围空间传播,同时送回风一体的风口能够及时将人员呼出的气体通过回风口及回风系统排走,回风通过病毒消杀设备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回风管道可以继续循环利用,防止病毒通过中央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物内的传播。
所述风口叶片角度可调节,叶片角度范围为30-60度之间,风口安装前可根据人员需求或风口射程大小选择叶片角度,控制送风气流扩散直径和工作断面气流速度。
所述送风口可将来自中央空调的洁净空气通过所述个性风口形成空气幕,空气幕可以将工作人员环绕,调节工作人员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满足热舒适的同时,阻隔可能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有害气体扩散至其他区域。
作为优选,本发明风口是设置在天花板上,形成顶送风模式;叶片固定在内外筒之间,使气流形成一定角度的旋转;由于叶片的旋转角度,使得送风口送出的气流能够形成钟罩型流速场;内筒做为回风口,人员呼出气体通过内筒回到回风管道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入口、中央空调处理机组、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入口连接中央空调处理机组,中央空调处理机组连接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连接进风口,风口内筒连接回风管道,回风管道连接中央空调处理机组和排风口,所述风口是一种设置在天花板上的送风回风一体的风口,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都是圆筒形结构,所述内筒与外筒同心设置,所述内筒顶端连接回风管道,所述外筒的外端连接进风管道,使得内筒形成回风口,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旋流叶片;所述中央空调系统还包括病毒消杀装置,所述病毒消杀装置设置在回风管道和风口之间;中央空调系统送风通过切向进风口进入风口外筒,气流经过外筒后,产生一定旋转角度,形成钟罩型气流,通过风口外筒可以形成一个钟罩型空气幕,工作人员位于空气幕中;工位人员产生气体通过内筒排走;
在内筒的管径为D,外筒的管径为D1,内筒的内端与外筒的内端之间的距离为S,满足如下要求:
Figure FDA0003615463530000011
其中a,b是系数,1.012<a<1.013,1.3170<b<1.3175;
D的范围是100-250mm;S范围是10-40mm;D1范围是200-48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筒向外延伸一定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筒的外径是内筒外径的1.2-1.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送风管道连接外筒外端位置的送风是切向送风。
CN202011591483.9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Active CN112665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1483.9A CN112665096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1483.9A CN112665096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096A CN112665096A (zh) 2021-04-16
CN112665096B true CN112665096B (zh) 2022-06-03

Family

ID=7541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1483.9A Active CN112665096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509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057U (zh) * 1991-03-13 1992-01-01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内部诱导型旋流送风口
CN2470723Y (zh) * 2001-02-28 2002-01-09 广州第三电器厂 一种贯流式空气幕
US6620038B1 (en) * 1999-10-26 2003-09-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Suction and exhaust device
CN1470811A (zh) * 2003-07-14 2004-01-28 徐中全 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回风)消毒方法
CN102374602A (zh) * 2011-11-09 2012-03-14 上海海洋大学 冷库用新型风幕装置
CN104613566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杨作信 一种节能型家用中央空调
CN111271806A (zh) * 2020-02-14 2020-06-12 东南大学 基于旋风风帘的局部排风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0801547U (zh) * 2019-07-02 2020-06-19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隔离型防结露送风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0885A1 (de) * 2009-10-27 2011-04-28 Behr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057U (zh) * 1991-03-13 1992-01-01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内部诱导型旋流送风口
US6620038B1 (en) * 1999-10-26 2003-09-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Suction and exhaust device
CN2470723Y (zh) * 2001-02-28 2002-01-09 广州第三电器厂 一种贯流式空气幕
CN1470811A (zh) * 2003-07-14 2004-01-28 徐中全 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回风)消毒方法
CN102374602A (zh) * 2011-11-09 2012-03-14 上海海洋大学 冷库用新型风幕装置
CN104613566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杨作信 一种节能型家用中央空调
CN210801547U (zh) * 2019-07-02 2020-06-19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隔离型防结露送风口
CN111271806A (zh) * 2020-02-14 2020-06-12 东南大学 基于旋风风帘的局部排风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096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6529B (zh) 一种病原微生物防控病区空气定向传输装置及空气消杀系统
JPH07190443A (ja) 送風装置
CN108720935A (zh) 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
CN112268336A (zh) 人员密集空间高效送排风的个人防护通风系统和通风方法
CN103836758A (zh) 一种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20598A1 (zh) 排烟组件及排烟装置
CN201072206Y (zh) 一种可控制室内空气流向的通风装置
CN112665096B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通风方法
CN201111612Y (zh) 风幕导流机
CN111486524A (zh) 一种有助于新冠肺炎防控的室内新风系统
CN209074914U (zh) 一种母子式隔离诊台
CN212076099U (zh) 一种正压送风的电梯通风系统及电梯
WO2021253219A1 (zh) 用于临时应急方舱医院的空气净化系统
KR20220058407A (ko) 감염병 전파 방지를 위한 공조 설비
CN102200144A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08332484U (zh) 一种小温差送风的空调室内机
CN113883632B (zh) 一种护理消毒用通风系统
CN206113172U (zh) 一种新风机
JPH02150646A (ja) 人工竜巻式フード
CN212431240U (zh) 一种垂直新风隔离系统
CN109163350B (zh) 一种燃烧供氧及排烟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9411652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烟道
CN211041164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调节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781514B2 (ja) 同時給排形換気装置
CN210951695U (zh) 雾化延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