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4981A -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4981A
CN112664981A CN201910976782.5A CN201910976782A CN112664981A CN 112664981 A CN112664981 A CN 112664981A CN 201910976782 A CN201910976782 A CN 201910976782A CN 112664981 A CN112664981 A CN 112664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ver
primary air
air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6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4981B (zh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6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4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4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4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有由上层罩和中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和中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中层罩之下的下层罩,以及直接形成于所述下层罩的一次空气预热腔,所述下层罩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隔热罩对经进气口进入的一次空气进行预热,向燃烧器提供预热的一次空气,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该隔热罩能回收利用传导至灶具面板或是盛液盘上的热量,避免引起灶具面板的温升。

Description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和如中国专利CN204042984U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该灶具中也具有聚能锅支架,虽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将锅支架和聚能圈结构的灶用隔热罩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1711260487.7(授权公告号为CN109869782U)的发明专利《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其公开了一种包括有环形罩体,所述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上层罩的上表面固定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锅支脚,隔热罩上固设有内置锅支脚,使锅支脚吸收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能尽可能多的加热锅底的同时减少火焰的热量散失,但该灶用隔热罩与灶具中的燃烧器分别为独立部件,用户在清洁过程中若要清洁灶具的面板而需要将灶用隔热罩拿取后对燃烧器进行清洁。
若是现有家用燃气灶的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火盖、引射管等,燃烧器混气室是灶具一个很重要的零部件,混气室的作用为混合气体,使燃气和一次空气混合更加均匀;同时向内环供给二次空气,当前混气室一体式固定的结构不利于灶具的清洁,如专利号为ZL201420072885(公告号为CN20373141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或是如专利号为ZL200610052382.8(公告号为CN1884911A)、或是专利号为ZL201410209837.7(公告号为CN103994436B)的中国发明专利《用于燃气灶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均披露了类似这样一种混气室,如用于燃气灶的上进风式燃烧器包括有基座、混气室、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气管座。其中,基座具有上部形成开口朝上的凹腔,混气室设于基座上方并具有环形腔,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设于混气室上方并分别位于环形腔的内、外两侧,混气室的侧部开有二次空气孔,二次空气孔与环形腔相通而构成二次空气通道,另外,内环火盖的火孔朝向环形腔,因而二次空气通道用于补充内环火的二次空气,使内环火燃烧更为充分,但由于混气室为一体式,汤水溢液容易存留在环形腔内,不仅不利于燃烧器的清洁,而且溢液容易经内环火烧干使得环形腔变黑。最后,虽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但是燃气灶一般放置于厨房的通风处,当外部环境中风力较大时,可能会造成燃气灶燃烧火焰摇摆、不稳,有时甚至会造成熄火,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向燃烧器提供经预热的侧向一次空气的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向燃烧器提供平缓的侧向一次空气的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便于用户清洁的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因灶用隔热罩的阻隔而引起燃气灶燃烧火焰燃烧不充分的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减少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补充相互影响的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隔热罩,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有由上层罩和中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和中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中层罩之下的下层罩,以及直接形成于所述下层罩的一次空气预热腔,所述下层罩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的进气口。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下层罩的底壁具有沿周向、间隔地向上延伸的至少两片预热片。为了避免因通过供气部气体喷射所造成的低压,然后借由燃气自身的动能将一次空气从进气口引入一次空气预热腔中,一次空气流入一次空气预热腔的速度过快,而不能充分对一次空气进行预热,预热片的作用可增加一次空气与竖向预热片的交换路径与交换时间,预热后的一次空气流入燃烧器供燃烧,即提高了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的进气温度,因此提高了燃烧器的实际燃烧温度,从而提高了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并节约了燃气,同时还能使得向燃烧器的侧向一次空气较为平缓。
其中,下层罩的一次空气预热腔可以有多种形状,如S形或是不规则形,优选地,所述的下层罩的底壁上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外侧壁、第一内侧壁,两者在径向上相互间隔从而形成一次空气预热腔,所述第一外侧壁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的所述进气口。
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有位于所述中央孔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外基座,具有外环燃气通道,所述下层罩的底壁向内延伸构成所述外基座的底部;以及
外环火盖,设置在所述外基座之上,并与所述外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灶用隔热罩与燃烧器一体设置,当清洁时,能直接拿取灶用隔热罩和燃烧器,进而便于用户清洁。
为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优选地,还包括有环状隔板,所述环状隔板将所述外环混气室分隔成位于外侧的第一外环混气室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外环混气室,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对应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的网孔式火盖。为了使得网孔式火盖的出火更稳定,选择全预混的方式使得燃气与空气预先以接近理论混合比的状态混合,随后进入网孔式火盖燃烧,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由于全预混的方式使得网孔式火盖所形成的火焰短而小,并且火焰的出火稳定,隔热罩与燃烧器的一体成型而能阻挡外界冷空气自外向内流入,减少了冷空气对外环火盖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燃烧器的热负荷,也能避免因灶用隔热罩的阻隔而引起燃气灶燃烧火焰燃烧不充分。
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外环混气室和第二外环混气室的流体分离,优选地,所述外基座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和外周壁,所述内周壁、外周壁以及所述下层罩的底壁共同围成所述外环燃气通道,所述环状隔板由所述下层罩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以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所述内环壁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中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内环壁与所述外基座的内周壁相抵,所述外环火盖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外基座的外周壁相抵,并且所述环状顶壁具有局部向下凹、以容纳所述网孔式火盖的凹槽。中火孔对应第二外环混气室,为半预混形式,其中火孔燃烧需要额外的补充二次空气,且中火孔燃烧时所需要的一次空气是经过一次空气预热腔预热后的一次空气,能够更好地提高燃烧的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的通孔。
为了更好地针对外环火盖的全预混式的网孔式火盖以及半预混式的中火孔补充燃烧负荷所需的一次空气,优选地,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能将一次空气预热腔分隔成位于内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和位于外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其中,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对应所述网孔式火盖,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对应所述中火孔,所述下层罩中将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的进气口包括有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的第一进气口和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的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大小以及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的腔体大小都可根据燃烧负荷做调整。
为了实现一次空气与各个预热腔的交换时间和交换路径延长,优选地,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沿径向向内凹入的凹口,对应地,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的内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局部能伸入所述凹口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口之间留有供一次空气流入的开口。
进一步地,沿一次空气的气流方向,所述凸部包括有与气流方向相背离的圆弧段。该圆弧段能使得一次空气进入凸部与凹口之间的开口时间更长,以再次增加一次空气与凸部和凹口的交换时间和交换路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向所述燃烧器提供混合气的供气部,而所述下层罩则在对应所述供气部的部位具有容纳所述供气部的凹入处。由于隔热罩的下层罩的底壁向内延伸构成燃烧器的底部,使得下层罩与燃烧器一体设置,从而实现拿取隔热罩与燃烧器时只剩下面板上的供气部,以便于用户清洁,另外隔热罩的罩体具有容纳供气部的凹入部,能有效避免溢液对供气部的影响,同时隔热罩能回收利用传导至灶具面板或是盛液盘上的热量,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的同时还避免引起灶具面板的温升。
为了用户能独立地调节网孔式火盖形成的外环火,以及内环壁的中火孔形成的中环火,优选地,还包括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第一外环混气室与所述供气部的第一外引射管,以及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第二外环混气室与所述供气部的第二外引射管,所述第一外引射管和第二外引射管的入气口端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下层罩的凹入处。
为了燃烧器具有内、外双环火,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优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有:
内基座,设置在所述外基座的内围,具有内环燃气通道;
内环火盖,设置在所述内基座之上,并与所述内基座之间形成内环混气室;以及
连接杆,该连接杆至少具有两个,其固定端连接在所述外环火盖的内壁面,而自由端则延伸至所述内基座上。其中内基座与外基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相当于内基座连同内环火盖是“悬置”于外基座的中央,略去了传统燃烧器的外环混气室和内环混气室之间围成的环形腔,进而避免环形腔变黑的现象,进而便于用户清洁。
为了实现供气部向燃烧器的内环燃气通道供气,优选地,还包括有连通所述内环燃气通道与所述供气部的内引射管,所述内引射管径向贯穿出所述外环混气室,所述下层罩的凹入处具有对应所述内引射管的入气口。
为了避免因第一外喷嘴和第二外喷嘴的设置而影响内喷嘴引入外界的一次空气,优选地,所述供气部为喷嘴座,所述喷嘴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引射管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外喷嘴、与所述第二外引射管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二外喷嘴以及与所述内引射管之入气口相连通的内喷嘴,所述第一外喷嘴和/或第二外喷嘴与内喷嘴之间具有供一次空气进入的一次空气口。
为了使得燃烧器的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燃烧得更加充分,优选地,所述下层罩的底部具有至少有三个支脚,相邻支脚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隔构成向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的内部区域和所述内环混气室的外部区域补充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通道。
为解决第五个技术问题,优选地,为了避免二次空气通道向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受到喷嘴座各喷嘴的影响,优选地,所述喷嘴座具有将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一外喷嘴、第二外喷嘴与内喷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面板,并与所述面板相抵。分隔板的设置能减少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补充相互影响。
为了使得在烹饪过程中流出的溢液不污染面板,优选地,所述内基座之下设有用于盛装溢液的盛液盘,所述盛液盘包括有盘体,所述盘体的周缘具有向上翻卷的卷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中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和中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即可阻隔上层罩向中层罩向下传递热量,而下层罩集聚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的辐射热能向下传导至一次空气预热腔,对经进气口进入的一次空气进行预热,向燃烧器提供预热的一次空气,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该隔热罩能回收利用传导至灶具面板或是盛液盘上的热量,避免引起灶具面板的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燃气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气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一个角度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灶用隔热罩与燃烧器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下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供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外环火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下罩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下罩体的结构示意图(略去内基座和内环火盖);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下罩体的结构示意图(略去内基座和内环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为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该具有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有燃烧器以及围设在该燃烧器外围的隔热罩,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1,罩体1包括有由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之间形成有空腔13,还包括有位于中层罩12之下的下层罩14,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内延伸构成燃烧器的底部,还包括有与直接形成于下层罩14、并与供气部2相连通的一次空气预热腔3,下层罩14具有将外界空气流入一次空气预热腔3的进气口142。该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1,罩体1为由上层罩11和下层罩14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11和下层罩14之间形成有空腔13,即可阻隔上层罩11向下层罩14向下传递热量,而下层罩14以及外层罩集聚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的辐射热能向下传导至预热片300,对经进气口142进入的一次空气进行预热,向燃烧器提供预热的一次空气,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该隔热罩能回收利用传导至灶具面板4或是盛液盘80上的热量,避免引起灶具面板4的温升。其中,下层罩14的底壁141具有沿周向、间隔地向上延伸的至少两片预热片300。为了避免因通过供气部2气体喷射所造成的低压,然后借由燃气自身的动能将一次空气从进气口142引入一次空气预热腔3中,一次空气流入一次空气预热腔3的速度过快,而不能充分对一次空气进行预热,预热片300的作用可增加一次空气与第二预热片300的交换路径与交换时间,预热后的一次空气流入燃烧器供燃烧,即提高了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的进气温度,因此提高了燃烧器的实际燃烧温度,从而提高了燃气灶具的热效率并节约了燃气。
为了方便用户清洁,还包括有面板4,面板4上设有向燃烧器提供混合气的供气部2,而下层罩14则在对应供气部2的部位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凹入、并容纳供气部2的凹入处143。由于隔热罩的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内延伸构成燃烧器的底部,使得下层罩14与燃烧器一体设置,从而实现拿取隔热罩与燃烧器时只剩下面板4上的供气部2,以便于用户清洁,另外隔热罩的罩体1具有容纳供气部2的凹入部,能有效避免溢液对供气部2的影响,同时隔热罩能回收利用传导至灶具面板4或是盛液盘80上的热量,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的同时还避免引起灶具面板4的温升。而为了实现隔热罩与燃烧器的一体成型,燃烧器包括有具有外环燃气通道51的外基座5,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内延伸构成外基座5的底部,还包括设置在外基座5之上的外环火盖6,该外环火盖6与外基座5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61。其中,为实现外环火盖6的稳定燃烧,还包括有将外环混气室61分隔成位于外侧的第一外环混气室611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外环混气室612的分隔件,外环火盖6包括有对应第一外环混气室611的网孔式火盖62。为了使得网孔式火盖62的出火更稳定,选择全预混的方式使得燃气与空气预先以接近理论混合比的状态混合,随后进入网孔式火盖62燃烧,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由于全预混的方式使得网孔式火盖62所形成的火焰短而小,并且火焰的出火稳定,隔热罩与燃烧器的一体成型而能阻挡外界冷空气自外向内流入,减少了冷空气对外环火盖6的影响,进而提高了燃烧器的热负荷。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外环混气室611和第二外环混气室612的流体分离,外基座5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52和外周壁53,内周壁52、外周壁53以及下层罩14的底壁141共同围成外环燃气通道51,分隔件为环状隔板7,环状隔板7由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上延伸而成。其中,外环火盖6包括有环状顶壁63以及自该环状顶壁63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64,内环壁64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中火孔641,外环火盖6的内环壁64与外基座5的内周壁52相抵,外环火盖6的外侧边缘与外基座5的外周壁53相抵,并且环状顶壁63具有局部向下凹、以容纳网孔式火盖62的凹槽631。中火孔641对应第二外环混气室612,为半预混形式,其中火孔641燃烧需要额外的补充二次空气,且中火孔641燃烧时所需要的一次空气是经过一次空气预热腔3预热后的一次空气,能够更好地提高燃烧的热效率,而凹槽631的底部具有连通第一外环混气室611的通孔6311。
为了用户能独立地调节网孔式火盖62形成的外环火,以及内环壁64的中火孔641形成的中环火,优选地,还包括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51、第一外环混气室611与供气部2的第一外引射管8,以及连通外环燃气通道51、第二外环混气室612与供气部2的第二外引射管9,第一外引射管8和第二外引射管9的入气口端分别对应地设置在下层罩14的凹入处143。其中,为实现燃烧器具有内、外双环火,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优选地,燃烧器还包括有设置在外基座5的内围且具有内环燃气通道201的内基座20,设置在内基座20之上,并与内基座20之间形成内环混气室301的内环火盖30,还包括有至少具有两个的连接杆50,以两个连接杆50为例,各个连接杆50的固定端501连接在外环火盖6的内壁面,而自由端502则延伸至内基座20上,其中内基座20与外基座5之间通过连接杆50连接,相当于内基座20连同内环火盖30是“悬置”于外基座5的中央,略去了传统燃烧器的外环混气室61和内环混气室301之间围成的环形腔,进而避免环形腔变黑的现象,进而便于用户清洁。同样地,为了实现供气部2向燃烧器的内环燃气通道201供气,还包括有连通内环燃气通道201与供气部2的内引射管60,内引射管60径向贯穿出外环混气室61,下层罩14的凹入处143具有对应内引射管60的入气口。为了避免因第一外喷嘴21和第二外喷嘴22的设置而影响内喷嘴23引入外界的一次空气,供气部2为喷嘴座,喷嘴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外引射管8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外喷嘴21、与第二外引射管9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二外喷嘴22以及与内引射管60之入气口相连通的内喷嘴23,第一外喷嘴21和/或第二外喷嘴22与内喷嘴23之间具有供一次空气进入的一次空气口24。为了使得燃烧器的外环火盖6和内环火盖30燃烧得更加充分,下层罩14的底部具有至少有三个支脚144,相邻支脚144与面板4之间的间隔构成向外环混气室61的内部区域和内环混气室301的外部区域补充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通道145。最后,为了避免二次空气通道145向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受到喷嘴座各喷嘴的影响,喷嘴座具有将二次空气通道145和第一外喷嘴21、第二外喷嘴22与内喷嘴23的分隔板70,分隔板70延伸至面板4,并与面板4相抵。为了使得在烹饪过程中流出的溢液不污染面板4,内基座20之下设有用于盛装溢液的盛液盘80,该盛液盘80包括有盘体,盘体的周缘具有向上翻卷的卷边801。
如上所述,燃烧器所需的一次空气、燃气和混合后的一次空气和燃气在燃烧器内部的路径如下,一次空气由下层罩14的进气口142进入一次空气预热腔3,由于第一外喷嘴21到第一外环混气室611中的气体喷射所造成的低压,然后借由燃气自身的动能将一次空气引入至第一外环混气室611中,进行一次空气和燃气的预混,最后在第一混气室进一步混合,同样地,第二外喷嘴22到第二外环混气室612中的气体喷射所造成的低压,然后借由燃气自身的动能将一次空气引入至第二外环混气室612中,进行一次空气和燃气的预混,最后在第二混气室进一步混合,混合后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最后通过外环火盖6的第一外火孔流出、并与外部环境的二次空气一起被点燃,形成中环火(二次空气的路径可参考图3),混合后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最后通过外环火盖6的网孔式火盖62流出、并与外部环境的二次空气一起被点燃,形成外环火,为能使用户能单独控制的中心火,中心火所需的一次空气和燃气由内引射管60而输入至内环混气室301中,同时,内环混气室301与第一外环混气室611和第二外环混气室612的流体分离,然后可以单独地对其进行供给,而各个混气室所需的一次空气均是经过一次空气预热腔3预热的,能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若要调节外环火、中环火和中心火的大小,调节连接在输入通道进气端的调节阀即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为了更好地针对外环火盖6的全预混式的网孔式火盖62以及半预混式的中火孔641补充燃烧负荷所需的一次空气,一次空气预热腔3内设置有分隔件,如呈环状的隔板90,分隔件能将一次空气预热腔3分隔成位于内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和位于外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其中,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对应网孔式火盖62,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对应中火孔641,下层罩14中将外界空气流入一次空气预热腔3的进气口142包括有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的第一进气口142a和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的第二进气口142b,第一进气口142a和第二进气口142b的大小以及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的腔体大小都可根据燃烧负荷做调整,如图10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沿径向向内凹入的凹口311,对应地,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的内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局部能伸入凹口311的凸部321,凸部321与凹口311之间留有供一次空气流入的开口323,从而实现一次空气与各个预热腔的交换时间和交换路径延长,并且,沿一次空气的气流方向,凸部321包括有与气流方向相背离的圆弧段3211,该圆弧段3211能使得一次空气进入凸部321与凹口311之间的开口323时间更长,以再次增加一次空气与凸部321和凹口311的交换时间和交换路径,如图11所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灶用隔热罩的隔热罩与燃烧器为独立部件,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罩体1包括有由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之间形成有空腔13,还包括有位于中层罩12之下的下层罩14,以及直接形成于下层罩14的一次空气预热腔3,下层罩14的底壁141具有至少两片沿周向、间隔分布的预热片300。其中,下层罩14的底壁141上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外侧壁1441、第一内侧壁1442,两者在径向上相互间隔从而形成一次空气预热腔3,第一外侧壁1441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一次空气预热腔144的进气口142。

Claims (19)

1.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围成有中央孔的罩体,所述罩体(1)包括有由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11)和中层罩(12)之间形成有空腔(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中层罩(12)之下的下层罩(14),以及直接形成于所述下层罩(14)的一次空气预热腔(3),所述下层罩(14)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3)的进气口(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罩(14)的底壁(141)具有至少两片沿周向、间隔分布的预热片(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罩(14)的底壁(141)上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外侧壁(1441)、第一内侧壁(1442),两者在径向上相互间隔从而形成一次空气预热腔(3),所述第一外侧壁(1441)具有容许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144)的所述进气口(142)。
4.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包括有位于所述中央孔内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外基座(5),具有外环燃气通道(51),所述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所述中央孔延伸构成所述外基座(5)的底部;以及
外环火盖(6),设置在所述外基座(5)之上,并与所述外基座(5)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环状隔板(7),所述环状隔板(7)将所述外环混气室(61)分隔成位于外侧的第一外环混气室(611)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外环混气室(612),所述外环火盖(6)包括有对应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611)的网孔式火盖(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座(5)包括有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52)和外周壁(53),所述内周壁(52)、外周壁(53)以及所述下层罩(14)的底壁(141)共同围成所述外环燃气通道(51),所述环状隔板(7)由所述下层罩(14)的底壁(141)向上延伸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6)包括有环状顶壁(63)以及自该环状顶壁(63)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64),所述内环壁(64)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中火孔(641),所述外环火盖(6)的内环壁(64)与所述外基座(5)的内周壁(52)相抵,所述外环火盖(6)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外基座(5)的外周壁(53)相抵,并且所述环状顶壁(63)具有局部向下凹、以容纳所述网孔式火盖(62)的凹槽(6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31)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611)的通孔(6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3)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能将一次空气预热腔(3)分隔成位于内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和位于外侧的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其中,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对应所述网孔式火盖(62),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对应所述中火孔(641),所述下层罩(14)中将外界空气流入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3)的进气口(142)包括有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的第一进气口(142a)和对应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的第二进气口(142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一(31)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沿径向向内凹入的凹口(311),对应地,所述一次空气预热腔体二(32)的内壁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局部能伸入所述凹口(311)的凸部(321),所述凸部(321)与所述凹口(311)之间留有供一次空气流入的开口(32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沿一次空气的气流方向,所述凸部(321)包括有与气流方向相背离的圆弧段(3211)。
12.根据权利要求4~11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面板(4),所述面板(4)上设有向所述燃烧器提供混合气的供气部(2),而所述下层罩(14)则在对应所述供气部(2)的部位具有容纳所述供气部(2)的凹入处(14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51)、第一外环混气室(611)与所述供气部(2)的第一外引射管(8),以及连通所述外环燃气通道(51)、第二外环混气室(612)与所述供气部(2)的第二外引射管(9),所述第一外引射管(8)和第二外引射管(9)的入气口端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下层罩(14)的凹入处(14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有:
内基座(20),设置在所述外基座(5)的内围,具有内环燃气通道(201);
内环火盖(30),设置在所述内基座(20)之上,并与所述内基座(20)之间形成内环混气室(301);以及
连接杆(50),该连接杆(50)至少具有两个,其固定端(501)连接在所述外环火盖(6)的内壁面,而自由端(502)则延伸至所述内基座(2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通所述内环燃气通道(201)与所述供气部(2)的内引射管(60),所述内引射管(60)径向贯穿出所述外环混气室(61),所述下层罩(14)的凹入处(143)具有对应所述内引射管(60)的入气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2)为喷嘴座,所述喷嘴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引射管(8)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一外喷嘴(21)、与所述第二外引射管(9)之入气口端相连通的第二外喷嘴(22)以及与所述内引射管(60)之入气口相连通的内喷嘴(23),所述第一外喷嘴(21)和/或第二外喷嘴(22)与内喷嘴(23)之间具有供一次空气进入的一次空气口(2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罩(14)的底部具有至少有三个支脚(144),相邻支脚(144)与所述面板(4)之间的间隔构成向所述第一外环混气室(611)的内部区域和所述内环混气室(301)的外部区域补充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通道(14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具有将所述二次空气通道(145)和所述第一外喷嘴(21)、第二外喷嘴(22)与内喷嘴(23)的分隔板(70),所述分隔板(70)延伸至所述面板(4),并与所述面板(4)相抵。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4)于所述内基座(20)之下设有用于盛装溢液的盛液盘(80),所述盛液盘(80)包括有盘体,所述盘体的周缘具有向上翻卷的卷边(801)。
CN201910976782.5A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Active CN112664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6782.5A CN112664981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6782.5A CN112664981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981A true CN112664981A (zh) 2021-04-16
CN112664981B CN112664981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39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6782.5A Active CN112664981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498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117A (zh) * 2021-05-27 2021-08-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及灶具燃烧器
CN113405126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3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5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4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69808U (zh) * 2016-06-16 2016-11-02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7339694A (zh) * 2017-09-06 2017-11-1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9026822U (zh) * 2018-06-03 2019-06-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006070A (zh) * 2018-01-05 2019-07-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预热式燃气灶
CN209459017U (zh) * 2018-08-19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69808U (zh) * 2016-06-16 2016-11-02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7339694A (zh) * 2017-09-06 2017-11-1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0006070A (zh) * 2018-01-05 2019-07-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预热式燃气灶
CN209026822U (zh) * 2018-06-03 2019-06-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9459017U (zh) * 2018-08-19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126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3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5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4A (zh) * 2021-05-11 2021-09-1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3B (zh) * 2021-05-11 2023-12-1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6B (zh) * 2021-05-11 2023-12-1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5B (zh) * 2021-05-11 2023-12-1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405124B (zh) * 2021-05-11 2024-03-2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
CN113237117A (zh) * 2021-05-27 2021-08-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及灶具燃烧器
CN113237117B (zh) * 2021-05-27 2022-10-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及灶具燃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981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4981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JP2006505761A (ja) 調理器用ガスバーナー
CN109724077B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111964054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CN103512055A (zh) 旋风灶具
CN110836411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1256129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WO2022156046A1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1678179B (zh) 灶具聚能罩及燃气灶
CN211060115U (zh) 一种分段式高效燃烧器及灶具
CN211822509U (zh) 一种具有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11125612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2664980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4791376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10017479B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791375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18895403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12815314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2747318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7684979U (zh) 燃烧器
CN214891355U (zh) 燃气灶的聚能罩组件及燃气灶
CN111911983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0848688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