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43C - 手指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手指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43C
CN1126643C CN98806695A CN98806695A CN1126643C CN 1126643 C CN1126643 C CN 1126643C CN 98806695 A CN98806695 A CN 98806695A CN 98806695 A CN98806695 A CN 98806695A CN 1126643 C CN1126643 C CN 11266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ssurance
handle
finger
suppor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6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1840A (zh
Inventor
曹明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26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1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1/00Handle constructions
    • B25G1/10Handle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 B25G1/102Handle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the shape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facilitate handling or improve gr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27Specific exercise interfaces
    • A63B21/4033Handles, pedals, bars or platforms
    • A63B21/4035Handles, pedals, bars or platforms for operation by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49/00Stringed rackets, e.g. for tennis
    • A63B49/02Frames
    • A63B49/08Frames with spe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han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3/00Golf clubs
    • A63B53/14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63B60/10Handles with means for indicating correct holding 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72Dumb-bells, bar-bells or the like, e.g. weight discs having an integral peripheral handle
    • A63B21/0724Bar-bells; Hand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72Dumb-bells, bar-bells or the like, e.g. weight discs having an integral peripheral handle
    • A63B21/0726Dumb bells, i.e. with a central bar to be held by a single hand, and with weights at the e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2/00Application o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to the sporting activity ; particular sports involving the use of balls and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2102/18Baseball, rounders or similar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1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9/00Apparatus for mountaineering
    • A63B29/08Hand equipment for cli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00Apparatus for jumping
    • A63B5/20Skipping-ropes or similar devices rotating in a vertical pl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9/00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49/00 - A63B57/00
    • A63B59/20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49/00 - A63B57/00 having means, e.g. pockets, netting or adhesive type surfaces, for catching or holding a ball, e.g. for lacrosse or pelo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9/00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49/00 - A63B57/00
    • A63B59/50Substantially rod-shaped bats for hitting a ball in the air, e.g. for baseb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63B60/08Hand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63B60/12Handles contoured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of the user's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63B60/14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es, e.g. sleeves or rib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0/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gol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60/06Handles
    • A63B60/32Handle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handle about its longitudinal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00Miscellaneous hardware, e.g. bushing, carpet fastener, caster, door closer, panel hanger, attachable or adjunct handle, hinge, window sash balance
    • Y10S16/12Hand grips, preformed and semi-perman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指支撑结构F,包括一把握部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T,上述把握部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于手抓。所述把握部是一工具的把握部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构成,或者由容纳某种工具的把握部件的里面有孔的管形把握构件G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上述手指支撑部T在把握部上一起沿侧向突出。上述手指支撑部T和把握部的轴X成一定的角度,以使手指和手的肌肉的合成力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上述手指支撑结构可以实施成各种工具的把握部,从而提供具有上述工具的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

Description

手指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指支撑结构,其结构由有着适宜用手抓住的长度和厚度的长棍子形把握部位和在这儿成为一体的手指支撑构件构成。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人发明工具以来,存在着有许多带棍子形把手或者把握部的工具、用具、道具、器具、设备、制品等。
为了方便,在说明书中用‘工具’(IMPLEMENT)这个术语代表这些有着棍子形把握部的用具。
说明书和附图中关于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49或把握附件G大多是针对右手用的。可以理解如果供左手用,那么可以作成右手用的对称形状。
当用手抓住某种物体时,要求用最大的力量、稳定感及正确性来抓住对象,而且要减轻手指、手及臂的疲劳。
可是整个传统工具的把手根本不去考虑到身体的生理学的特征而只是随着传统的方式造成单纯的棍子形。所以用手抓住工具的把握部时,不能把五个手指的整个肌肉,特别是拇指、食指及/或中指肌肉最适宜、稳定、平均地使用。在说明书上‘四个手指’这个词表示除了拇指以外的第三产业、3、4及5指。
如果抓住某种物体的手指、手、臂的整个屈肌(FLEXORS)和内转肌(ADDUCTORS)如攥拳时活动得非常适宜而稳定的话,手能够把它更强烈、坚定、稳定及正确地抓住,甚至能使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攥拳时四个手指一边互相内转一边向手掌屈曲,拇指也内转,屈曲着缠绕食指及/或中指的外部。这时候手指、手、臂的整个屈肌和内转肌就会活动到最大限度(见图2)。
手指、手、臂的屈肌和内转肌的活动原理如下:
图4向量‘a’表示把拇指拉到手掌的拇指屈肌的力量,向量‘b’表示把拇指拉到食指的拇指内转肌的力量。字母‘c’是向量‘a’和向量‘b’的合成力,表示拇指为了抓住把握部H时的拉力。
所以为了牢固地抓住把握部H,需要拇指的合力‘c’强烈地产生和发挥。
图4的向量‘d’表示把四个手指拉到手掌的四个手指的屈肌的力量,向量‘e’表示把四个手指各自拉到四个手指同时拉到拇指的拇指和四个手指的内转肌的整个力量。字母‘f’是向量‘d’和向量‘e’的合成力,它表示四个手指为了抓住把握部H时的拉力。
为了牢固地抓住把握部H,需要四个手指的合力‘f’强烈地产生和发挥。
另外为了牢固地抓住把握部H,拇指的合成力‘c’和四个手指的合成力‘f’要最大限度集中在某一个地点或场合。
在图4的右图上,字母‘z’是向量‘c’和向量‘f’的合成力,表示用整个手指、手、臂的肌肉抓住把握部H的力量。
为了强烈、坚定、稳定、正确地抓住把握部H,使上述合成力‘z’更强烈地产生和发挥。
简言之,为了合成力‘z’更强烈地产生和发挥,需要拇指的合成力(向量‘c’)和四个手指的合成力(向量‘f’)集中地某一个地点和场合。
图1表示用右手抓住某个工具的传统棍子形把手的把握部。
当四个手指沿箭头Q方向弯曲着缠绕把握部H时,四个手指的屈肌的握力受到把握部H的支持,可是支持四个手指的内转肌的握力的只有拇指而已。因此,四个手指为了抓住把握部H的整个拉力不能充分地发挥和产生。当拇指向和四个手指的运动方向Q几乎垂直的箭头P屈曲时,拇指内转肌的握力受到把握部H的支持,可是支持拇指屈肌的握力只不过是拇指而已。因此,拇指为了抓住把握部H的整个拉力不能充分地产生和发挥。
所以,为了更牢固地抓住把握部H,拇指紧握着四个手指按着推。
这时候拇指按着或推的力量使四个手指的握力变弱,而丧失了稳定感和牢固性,因此会使拇指更强烈地压着其它手指,导致整个手的握力变弱和不稳定。
而且手及手指出汗时容易滑,如果出汗的话,滑或抓不牢的现象会增加。
简言之,整个传统棍子形的把握部结构是不能使拇指和四个手指的肌肉发挥到最大的限度,所以,整个手指和手不能将把握部抓得更牢、更稳。
为了解决这传统棍子形把手的把握部的缺点,如图3,本发明在把握部上提供了手指支撑构件T。
图4示出了用手抓住图3所示的某个工具的把握部H的过程。
拇指屈肌的拉力(向量‘a’)受到手指支撑部T的支持,拇指内转肌的拉力(向量‘b’)受到把握部H的支持,拇指的合成力‘c’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
四个手指的屈肌的拉力(向量‘d’)受到把握部H的支持,四个手指的内转肌与食指和拇指之间的内转肌的拉力(向量‘e’)受到手指支撑部T的支持,四个手指的合成力‘f’的力量就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所以,拇指的合成力(向量‘c’)和四个手指的合成力(向量‘f’)相互叠加并集中作用到手指支撑构件T上,手指和手的整个肌肉的合成力‘z’更强烈地产生和发挥,使用者能更有力、更牢固、稳定、精确地抓住本发明的把握部H。
在先前技术中,为了承受手指,把手上形成了洼、槽、突出部及边缘等特殊部分。
可是,这些要素只是为了安置手指而提供的,因此,对产生手指的上述合成力并没有什么帮助。下面是先前技术的几个例子。
[A]德国专利No.178,500的图1(注:[A]、[B]、……、[L]附在说明书的最后两页)
[B]德国专利No.178,500的图2
[C]德国专利No.178,500的把手设想图
[D]美国专利No.4,750,760的图6
[E]美国专利No.5,366,218的图3
在德国专利No.178,500(1906年3月25日授予Newly)的图1和图2(上面[A]和[B])中,提供了能把拇指挂在工具的把手上的翅膀元件。
第一、从刚性和牢固性的角度来看,由于翅膀元件单独形成,仅有翅膀元件的‘钉子部分c’插在把手的端部内,挂拇指的侧向延伸部A′不是刚性地固定到把手上,使用不了几次,侧向延伸部就会沿着把手的外周旋转或者容易从把手上掉出来。
第二、由于侧向延伸部A的下表面是凹形,如果四个手指内转,以产生上述合力‘F’的时候,侧向延伸部A可能与分开或隔开,如上面设想图C所示。
因此,为了让翅膀元件不滑出或与把手分开,仅有拇指必须挂在侧向延伸部A上并向下拉它,这就意味着,为了产生整个手指和手的上述合力‘C’,‘F’,‘Z’,拇指和四个手指不需要内转和/或彼此屈曲。
第三、由于翅膀元件的侧向延伸部A具有窄的半圆形表面,当拇指内转和屈曲以产生上述合力‘C’时,它允许拇指的某些部分的周边挂在其上,但是不提供接受拇指纵向长度的纵向延伸空间。
第四、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提供翅膀元件仅是让拇指挂在上面,因此,可以防止手滑出来。总的来说,翅膀元件对产生手指和手的上述合力‘C’,‘F’,‘Z’不起什么作用。
在美国专利No.4,750,760(1988年7月14日,授予Gurly)的图6(上图[D ])中,雪杖10具有与之形成为一体的拇指支撑19。
首先,由于拇指支撑19的拇指支撑表面18和拇指保护区16提供窄的半圆形内表面,它与德国专利No.178,500的图2(上图[B])中的表面非常类似,当拇指内转和屈曲以产生上述合力‘C’时,它可以允许拇指一些部位的周边放在上面,,但是不提供接受拇指纵向长度的纵向延伸空间。
其次,拇指支撑19的下部被切除,形成一个凹槽23,以接受手指尖。它不可能提供任何结构,让四个手指来屈曲拇指,以产生上述合成力‘f’。
在美国专利No.5,366,218(1994年11月12日,授予Gong)的图3(上图[E])中,球拍把手上有一拇指轴4,以供拇指放在其上。
由于上述把手的拇指轴4是一钉子形延伸,当拇指内转和屈曲以产生上述合力‘C’时,它允许拇指的某些部分的周边挂在其上,但是不提供接受拇指纵向长度的纵向延伸空间。
如下图所示;
法国专利No.333,822(1903年7月15日,授予M.A.Langer)介绍了在剪刀的一个刀片上形成有拇指支撑元件的剪刀。
德国专利No.3,540,565(1987年6月19日,授予Schmechel)介绍了在一个把手上形成有手指支撑部4的抹刀。
美国专利No.4,749,183(1988年6月7日,授予Cho,Myoung Ho)介绍了在把手H上形成有拇指把握结构3‘的跳绳。
[F]法国专利No.333,822的图2
[G]德国专利No.3,540,565的图4
[H]美国专利No.4,749,183的图13A
在法国专利No.333,822的图29(上图[F])中,接受拇指的拇指支撑元件的上表面基本与剪刀刀片的轴平行。
在德国专利No.3,540,565的图4(上图[G])中,支撑拇指的拇指支撑部4的表面基本与把手的纵轴平行或相对于它顺时会稍微倾斜。
在美国专利No.4,749,183的图13A(上图[H])中,接受拇指的拇指把握结构3‘的表面与把手H的轴平行。
在使用过程中,法国专利No.333,822的上述拇指支撑元件、德国专利No.3,540,565的拇指支撑部4和美国专利No.4,749,183的拇指把握结构3‘的表面形成得与把手元件或刀片的轴平行或顺时针倾斜,它们仅能支持拇指的挤压力。
因此,首先,由于拇指不能变曲而缠绕在拇指支撑元件、拇指支撑4或拇指把握结构3‘的上表面,拇指不能内转或屈曲,从而完全产生上述拇指的合成力‘c’。
其次,由于四个手指(包括拇指)不能接触和支撑拇指支撑元件、拇指支撑4或拇指把握结构3‘的下表面,上述四个手指也不能内转和屈曲,以产生上述合成力‘f’,和
最后,法国专利No.333,822的拇指支撑元件,德国专利No.3,540,565的拇指支撑4或美国专利No.4,749,183的拇指把握结构3‘对产生手指整个肌肉的上述合成力‘c’,‘f’,‘z’不取任何作用。
如下图所示,美国专利No.4,588,469(1986年5月13日,to Hunter)介绍了在框架把手12上形成有拇指支撑片26的胶带纸和磁头分配器。
[I]美国专利No.4,588,469的图1,
[J]美国专利No.4,588,469的分配器的假想图。
在美国专利No.4,588,469的图1中,拇指支撑片26相对于框架把手12的轴顺时针倾斜拇指支撑片26仅能支持拇指的挤压力,它的功能和角色基本上和德国专利No.3,540,565(上图[G])的拇指支撑4或美国专利No.4,749,183(上图[H])的拇指把握结构3‘相同。
如果拇指支撑片26向内倾斜(反时针)形成,如上图[G]所示,拇指可以向四个手指自然内转和屈曲,从而充分发挥拇指的上述合成力‘c’。
然而,由于在上图[J]中,拇指支撑片26的方向和假想的拇指支撑片的方向绝然不同,拇指不能弯曲或缠绕在拇指支撑片26的上表面上。
因此,拇指挤压拇指支撑片26,不能让拇指向食指内转和屈曲,不能完全发挥拇指的上述合成力‘c’。另外,食指不能接触和支撑拇指支撑片26的下表面,上述四个手指也不能向拇指内转和屈曲,以产生上述合成力‘f’。
因此,美国专利No.4,588,469的拇指支撑片26对产生手指整个肌肉的上述合成力‘c’,‘f’,‘z’不取任何作用。
如下图所示,美国专利No.3,868,110(1975年4月25日,to Jones)介绍了具有便于放拇指的凹入处21和22的网球拍的把手,美国专利No.3,905,598(1975年9月16日,授予Ballog)介绍了具有便于放拇指的第一和第二拇指形轮廓的网球拍的把手。
[K]美国专利No.3,868,110的图2
[L]美国专利No.3,905,598的图2
Ballog的把手(上图[L])具有一些和Jones的把手(上图[K])相同的分开的凹入处。Ballog的把手和Jones的把手的唯一不同处是Ballog的凹入处以45度的角度来分开。
Jones的凹入处和Ballog的拇指轮廓仅是一些让拇指放在上面的槽,对产生手指整个肌肉的上述合成力‘c’,‘f’,‘z’不取任何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手指支撑结构,其中,手指支撑构件提供在某个工具的棍子形把手上,使抓住这个把手的手指的屈肌和内转肌的合成力增加到最大限度,从而,使使用者的手和手指的整个握力、稳定性、牢固性、精确性及效率增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指支撑结构,包括一把握部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所述把握部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四指按某一方向缠绕,而拇指却向另一方向缠绕,所述把握部是一工具的把握部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把握部分为一长棍形并且是工且的一部分,使用者用手把握来使用上述工具,所述把握部具有前侧面、后侧面、外侧面和内侧面,上述内侧面包括与拇指接触的拇指接触部和与除拇指之外四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拇指接触部的表面和与食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的表面沿着上述把握部的长度方向的高度大致相同,上述手指支撑部是一沿侧向延伸的突出部,它刚性地整体地固定到把握部的上述内侧面上,所述手指支撑部形成在把握部上拇指跟食指接触的地方,从而当手抓住把握部时,手指支撑部可以处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上述手指支撑部包括分别接触拇指和食指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并且还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内端部和外端部,上述内端部整体地连接到把握部的上述内侧面上,上述手支撑部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上述长度是指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距离,上述宽度是指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距离,手指支撑部的上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拇指的尖部(指骨的远端部)和内侧接触,上述手指支撑部的厚度可以适合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手指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直线段相对于把握部的纵轴反时针倾斜,手指支撑部的外端部和内端部之间的直线段大致与把握部的表面垂直,和接受拇指的手指支撑部的上述上侧面和内侧面的拇指接触部以及接受食指的手指支撑部的上述底侧面和内侧面的手指接触部形成为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它们的位置可以使拇指和食指的拉力集中到手指支撑部的位置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指支撑结构,包括一把握部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所述把握部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四指按某一方向缠绕,而拇指却向另一方向缠绕,所述把握部是把握构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把握构件独立形成,以便固定到一个工具的把握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之上,所述把握元件为一长棍形并且是工具的一部分,使用者用手把握来使用上述工具,所述把握构件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用手抓住,并包括一管状内孔,用以接受工具把握部分的部分或全部,所述把握构件包括外端、和位于上述外端之间的中间把握部,所述把握部具有前侧面、后侧面、外侧面和内侧面,上述内侧面包括与拇指接触的拇指接触部和与除拇指之外的四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拇指接触部的表面和与食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的表面沿着上述把握部的长度方向的高度大致相同,上述手指支撑部是一沿侧向延伸的突出部,它刚性地整体地固定到把握部的上述内侧面上,所述手指支撑部T形成在把握部上拇指跟食指接触的地方,从而当手抓住把握部时,手指支撑部可以处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上述手指支撑部包括分别接触拇指和食指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并且还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内端部和外端部,上述内端部整体地连接到把握部的上述内侧面上,上述手指支撑部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上述长度是指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距离,上述宽度是指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距离,手指支撑部的上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拇指的尖部(指骨的远端)和内侧接触,上述手指支撑部的厚度可以适合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手指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直线段相对于把握部的纵轴反时针倾斜,手指支撑部的外端部和内端部之间的直线段大致与把握部的表面垂直,和接受拇指的手指支撑部的上述上侧面和内侧面的拇指接触部以及接受食指的手指支撑部的上述底侧面和内侧面的手指接触部形成为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它们的位置可以使拇指和食指的拉力集中到手指支撑部T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的数字在整个说明和所有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图1表示传统的某种工具的棍子形把手的把握部和抓住把握部的手。
图2表示手指的运动方向。
图3是本发明的把握部的透视图。
图4表示用手抓住具有本发明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的过程。
图5仅表示图3所示的手指支撑部T。
图6是沿图3中的线L-L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3中的线M-M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把握部H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固定到把握部件上并形成工具的把握部H的把握附件G。
图11是本发明把握附件G的透视图,它单独形成并有管形内孔。
图12是沿图11中线N-N的截面图。
图13是核心部件C的透视图。
图14是跳绳把手的透视图。
图15是有着跳绳把手结构和握力运动结构的运动工具的透视图。
图16、17和18分别表示木马形玩具、桨杆、冰镐的透视图。
图19示出了举重杆的三个部分。
图20是哑铃的透视图。
图21和22分别是鱼杆的局部透视图。
图23是鱼网的透视图。
图24示出了网球球拍的部件。
图25和26示出了自行车把手的一部分。
图27示出了高尔夫球杆的把手的一部分。
图28示出了曲棍球棒的一部分。
图29到38分别表示球棒、球杆、雨伞、警棍、手杖、托布、折叠式铲、铲、锤子和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手指支撑结构F包括一长棍子形把握部和一与之形成一体的手指支撑构件,长棍子形把握部的长度和厚度足以便于用手来抓。
为了方便起见,用‘手指支撑部’来表示上述手指支撑构件。
图3示出了在某个工具的把握部H上使用的由把握部49和在此形成一体的手指支撑部T构成的手指支撑结构F。
图4示出用手抓住图3所示的某个工具的把握部H的过程。
如图4所示,首先,拇指屈肌的拉力(向量‘a’)受到手指支撑部T的支持,拇指内转肌的拉力(向量‘b’)受到把握部49的支持,拇指的合成力‘c’就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其次,当四个手指的屈肌的拉力(向量‘d’)受到把握部49的支持,四个手指的内转肌和食指与拇指之间的内转肌的拉力(向量‘e’)受到手指支撑部T的支持,四个手指的合成力‘f’就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所以,拇指的合成力(向量‘c’)和四个手指的合成力(向量‘f’)在手指支撑部T上相遇而集中,从而,手指、手、臂的整个肌肉的合成力(向量‘z’)更强烈地产生和发挥,使用者可以更强烈、牢固、稳定、精确地抓住工具的把握部H。
通常,‘把手,把握部分,把握部位’这些术语用以表示使用工具时用手抓住的某个部分。工具的所谓‘把手,把握部分,把握部位’的部分都有着使用者用手抓住的长棍子形物理把握部构件。
使用者使用工具时,通常抓住“把握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为了方便起见,用‘把握部’这个词来表示‘长度适合用手抓的把握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
把握部有两种,一种是象图14跳绳把手120或图19举重杆151的把握部分156一样由把握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的把握部H,另外一种是象图9所示雪杖的把手一样由把握部件(轴S)的一部分187和固定在那儿的把握构件G构成的把握部H。
这两种把握部H都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厚度的部分,以便让四个手指向某一个方向缠绕,拇指却向相反方向缠绕,以抓住把握部H并使用工具。
用‘把握部’这个词来表示‘具有足够长度和厚度以便能用手正确抓住的把握部H的部分’。
在图3中,‘把握部49’提供在把握部件(轴S)上,从而形成把握部H,图11中,把握部提供在把握构件G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手指支撑结构F由棍子形把握部和在这儿形成一体的手指支撑部T构成。
因此,手指支撑结构F可以由两种构件来体现。首先,手指支撑结构F可以是由把握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的把握部件49,其次,它可以是单独形成并固定到把握部上的把握构件G的把握部分49。
把握部49的截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有着适合用手抓住的长度和厚度。
为了清楚起见,把握部49的表面分成四个部分来说明,如图3所示,即跟四个手指的中节骨及/或基节骨指节间关节部位接触的前侧面83、跟手掌下面的跟部接触的后侧面85、跟手掌的中间部或槽接触的外侧面87,以及跟四个手指和拇指的尖部接触的内侧面81。
如图7所示,把握部49的四个侧面81、83、85和87沿着整个长度有着基本相同的表面,但把握部49也可以构成沿着中央部的周边突起的形状,如图8所示。
另外,在把握部49的前侧面83、内侧面81及后侧面85上可以有选择地分别形成有楞89、槽88及稍微突起的部分85,如图9所示。
在图3中,数字82表示在内侧面81上跟拇指接触的“拇指接触部分”,数字84表示用除了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缠绕的“手指接触部分”。
为了使拇指和四个手指的合成力‘c’、‘f’和‘z’发挥到最大限度,如图7所示,内侧面81、82和84之中跟拇指和食指接触的部分的表面沿着整个长度形成几乎平坦的表面。
在图8中,把握部H包括沿周边突起的中央部,因此,内侧面81的中央部也稍微突起。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拇指跟四个手指接触部分的表面相互连接,它们也基本上在一个相同的表面上。如图9所示,槽88的整个表面,特别是承受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的部分,沿着把握部49的长度形成基本上一样高的表面。
说明中所介绍的把握部是直杆形,但是也可以是弯杆形。
手指支撑部T是在把握部49上形成为一体、向侧面延伸的突出部,有着承受拇指和食指的两个面。例如,图3所示的手指支撑部T是在把握部49上形成为一体、向侧面突出的薄片。
手指支撑部T固定地、刚性地整体形成于把握部49上,从而分别承受拇指和四个手指的拉力。如图3所示,手指支撑部T形成在跟拇指和其它手指的末节骨接触的把握部49的内侧面81上。
手指支撑部T形成于把握部上拇指和食指接触的部位,以便当使用者用通常方式抓住工具的把握部时,使手指支撑部T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
图5仅表示出图3中手指支撑部T,跟拇指接触的上表面51是一平面。在图5中,手指支撑部T的上表面51几乎是方形。
数字57和59分别表示手指支撑部T的前侧和后侧端部(或边缘),它们将分别接触到拇指的尖端及拇指的内侧面。数字53和55分别表示手指支撑部T外侧和内侧端部。内侧端部53整体地连接到把握部49的表面上。
在图5中,‘g’表示手指支撑部T的长度,也就是,手指支撑部前侧端部57后侧端部59之间的直线距离。字‘h’表示手指支撑部T的宽度,也就是,手指支撑部T的外侧端部55和内侧端部53之间的距离。
长度‘g’的范围是10毫米到60毫米,宽度‘h’的范围是10毫米到40毫米。可是,手指支撑部T的长度‘g’和宽度‘h’的范围并不受此限制。当上述槽88形成在把握部49上时,手指支撑部T的宽度‘h’表示从提供在拇指接触部分82的槽88的最深的地方到手指支撑部T的外侧端部55的直线距离。
手指支撑部T的厚度适中,可以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同时不易折断和从把握部49上脱离下来。
拇指越向手掌弯曲,拇指的屈肌的拉力就越强,拇指能够将把握部队49更有力地抓住。这表示拇指相对于长轴X进一步向食指及/或中指弯曲。所以,如图3和6所示,为了支持弯曲的拇指,手指支撑部T与把握部49的轴X形成反时针地倾斜的角度。
图6中虚线箭头U是手指支撑部T的前侧端部57和后侧端部59之间的直线延长。
通常,虚线箭头U表示手指支撑部T相对于把握部49的轴X的方向。
在图6中,手指支撑部T相对把握部49的轴X反时针倾斜角度A,手指支撑部T的内侧面81位于平面上。所以,在‘手指支撑部T和把握部49的轴X的角度’的表述中,‘角度’这个词表示把握部49的长轴X和手指支撑部T的前侧及后侧端部之间的直线的延长线的倾斜的角度。角度A的范围是15度到135度。然而,这并不限制角度A的范围。另外,在任何情况下,该角度A相对把握部49的轴X也不能成180度。
为了提供形状与拇指和食指一样的结构,最好让手指支撑部T与把握部49的表面垂直或基本垂直。
另外,手指支撑部T也可以相对于把握部49的上表面倾斜。
图7和图9中的虚线箭头V是手指支撑部T的外侧端部55和内侧端部53之间的直线的延长。通常,虚线箭头V表示手指支撑部T相对于把握部49的表面的方向。
因此,在‘手指支撑部T相对于把握部的表面的角度’的文章中,‘角度’这个词表示把握部49的表面和手指支撑部T的外侧及内侧端部之间的直线形成的角度B。如图7所示,角度B的范围是60度到165度,可是,这并不限制角度B的范围。
手指支撑部T的上表面51沿着长度方向可能是平直的,也可能是弯曲的。
在图6中,手指支撑部T沿其长度方向的形状象弓形一样弯曲的片形,当拇指随着自然的运动方向弯曲时,可以容纳拇指。如图4所示,拇指屈曲肌的拉力(向量‘a’)和四个手指的内转肌的拉力(向量‘e’)在相反的方向作用到同一个手指支撑部T上。因此,为了将拇指和食指(及/或中指)的拉力发挥到最大限度,手指支撑部T和把握部49最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形状、结构和位置。
在图7中,手指支撑部T的上表面51和下表面52上形成有稍微向里凹的槽56和54,以分别容纳拇指和食指。这些槽56和54沿着手指支撑部T的长度连续形成。槽56和54的形状可以在手指支撑部T的上表面51和下表面52与把握部49的表面之间提供光滑、柔和的过渡。所以,手指支撑部T象弯弓一样弯曲,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槽,拇指和食指就能自然地接触并抓紧手指支撑部T。
对高尔夫球类的工具来说,中指接触到手指支撑部T的后表面52,食指的末端接触到手指支撑部的前侧端部57。所以,手指支撑部T的前侧端部57形成钝形向里弯曲,能使食指的末端安稳地放好。
一般,手指的最敏感部分是手指末端。当拇指、食指(及/或中指)及手指支撑部T相互紧密地接触而象一个整体一样作用时,使用者就能更敏锐、牢固地抓住并使用某种工具的把握部H。
因此,如图6所示,在手指支撑部T的前侧端部57和后侧端部59上的厚度可以有选择地变薄,象楔子的边缘一样,它可以使拇指71、食指73(或中指75)以及手指支撑部T相互更紧密地接触,从而,使它们象一个整体一样作用。
如图5所示,上述手指支撑部T的平面几乎是方形,但也可是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手指支撑部T的后侧端部59向下延伸,在把握部49的表面上形成楞式部分。
延长部分有着承受拇指球的尖端细的部分和补食指与中指之间的裂口的突出部。所以,用手抓住把握部H时,该延长部分下好位于拇指球和食指及中指的端部之间。
如上所述,如使用左手的话,具有把握部49和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可以作成右手用的对称形状。
另外,结于可以左右手交替抓握的各种手柄来说,手指支撑部T可以形成为关于其中心线对称的结构。例如,在图10中,虚线Y表示手指支撑部T的对称轴,即通过手指支撑部T中心的中心线,它和把握构件G的轴X平行。手指支撑部T相对于虚线Y的中心线对称,所以可以左右手交替抓握。
当图10所示对称的手指支撑部T形成于把握部49上时,如图3所示,只要将把握部H旋转约180度,就可以左右手交替抓握把握部H。
本发明手指支撑结构F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由有着适合用手抓住的长度和厚度的里面有空的长棍子形把握部和在其上形成为一体的手指支撑部构成。
图11示出了由把握部49和与其形成为一体的手指支撑结构F形成的把握构件G。
该实施例中的把握部是把握结构G的一部分或全部,它单独形成,是有着适合用手抓住的长度和厚度、内部有空的长棍子形部件。该内孔和上述构件同轴,能接受工具的把握部。如图11所示,该把握构件G由外端61和63、外端61和63之间的中央把握部49、与把握部49形成为一体的手指支撑部T以及内孔80构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把握构件G固定在上述工具的棍子形轴S上,因此,把握构件G和轴S一起形成工具的把握部H。
手指支撑部T形成于把握构件G的拇指与食指(或中指)接触的位置上,以便当使用者抓住把握构件G时,手指支撑部T可以放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之间。
把握构件G沿其长度方向和周边上固定得足够牢,以便以便当使用者抓住把握部H用通常的方式使用工具时,把握构件G可以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图11所示的把握构件G也具有结合图3所示的把握部49和手指点支撑部T进行介绍的上述特征。
把握构件(轴S)、把握部H、把握构件G、手指支撑部T和其它元件可以由各种已知坚硬、耐久和具有刚性特性的材料制成,如木头、金属、橡胶、塑料、石油化合物及其副产品或混合物。
把握构件(轴S)、把握部H、把握构件G、手指支撑部T是用模塑、焊接、压制等方法一起形成。
另外,把握部H、把握构件G和/或手指支撑部T是单独制造,然后组装到一起。
当把握构件的截面是矩形的时候,把握构件G的内孔也形成矩形结构,以适合把握构件的外形。
当把握构件的截面是矩形的时候,形成于把握部或把握构件G上的手指支撑部T可能提供在不只一个面上。
把握构件G可以粘接到工具的轴或锁定元件上,如螺栓或螺母,它们提供在把握构件G上,以防止把握构件G绕轴转动和/或轴向转动。例如,在图19C和22中,把握构件G分别通过锁定螺纹60和具有锁定螺栓69的锁定环64固定到轴S上。
另外,把握构件G可以固定到工具的轴上,从而可以转动或/和绕工具的轴移动。在图10中,作为一个锁结构,接受插在其中的锁钮扣的锁孔62提供在把握构件上,以绕轴S转动。
因为手指支撑部T是一薄板形,它不能刚性地支撑手指,或者可能从把握部49上断开。如图12和13所示,单独形成一由突出T′和支撑构件86构成的核心元件C,它是在形成手指支撑T时把握部H(或把握构件G)的又一实例。
突出T′和支撑构件86形成一体。突出T′和支撑构件86都是由刚性材料构成,如金属、合成材料或类似的。
图11中虚线C表示图13中核心元件C的一个实例。图12中沿图11中的线N-N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截面呈‘’形的核心构件C。
图9至38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手指支撑部结构F的工具。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跳绳的手柄。
一般地,跳绳是由长形把手元件120和一绳子121构成,绳子121通过旋转环结构122可转动地连接到把手元件120的前端82上,如图14所示。
在传统的把握部的跳绳把手上只有均匀的表面,使用者不能圆满地进行跳绳动作。
为了克服传统的跳绳把手的把手元件的缺点,在跳绳把手的把手元件上提供上述手指支撑部T。
在该实施例中,把手元件本身变成把握部120,以供手来把握。在旋转环结构122的前端附近,把手元件120的把握部上提供有述手指支撑部T,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120形成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跳绳的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运动用具的把手。
上述运动用具一般由两个把手元件125和129以及一个绳子构成,两个把手元件的一端通过一弹簧127连接到一起,绳子是用来跳动用的(未显示),它通过旋转环结构122连接到任一把手元件125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端的相对端)。
在锻炼时,运动人员可以用把手元件125作为跳绳的把手,也可以用由弹簧127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把手125和129来进行跳绳锻炼。
在该实施例中,把手元件125本身变成把握部125,以供手来把握。在旋转环结构122的前端附近,把手元件的把握部125上提供有述手指支撑部T,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运动用具的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用于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木马形玩具的把手。一木马形玩具,也称作木马,一般由一个支撑平台132、一搭乘元件131(如固定在上述支撑平台132上的动物复制模型)、一对棍子形把手S(固定到上述搭乘元件131的头部133的相对侧)和提供给每个把手S的把握部135构成,如图16所示。上述支撑平台可以包括一个静止框架,也可以包括一个摇摆框架。在图16中,用虚线示出了一个静止框架,它通过弹簧与具有鞍座136的搭乘元件131连接。
在传统的木马中,由于把手S仅是一个圆筒形手柄,尤其是它通常是供儿童使用,儿童在抓东西时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他既不能抓牢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木马。为了克服传统的木马把手的缺点,为木马的把手提供了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T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到把手S的把握部135上,如图16所示,因此,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把握部135形成了用于木马的把手S的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S的把握部135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S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用于木马的把手S的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桨叶。
通常一个基本桨叶是由一个直的长桨杆(它包括一中间把手区域和两个相对的外端)和提供在上述桨杆的一个或两个外端上的一个或两个桨叶构成。
总的来说,桨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桨它由一长桨杆S(它包括一中间把手区域141和两个相对的外端)、一个桨叶143(提供在上述桨杆S的一个外端上)和一位于上述桨杆S的另一外端处的垂直把手142构成,如图17所示。
在有些桨中,桨杆包括一桨叶,它提供在桨杆的一端,而桨杆的另一端仅是中间把手区域的延伸,它和中间把手区域具有相同的柄形,在桨杆附近提供有一个可两个把握部。
在用于独木舟和带帆布的独木舟等上面的双桨叶桨杆中,桨杆包括两个桨叶,每个桨叶提供在桨杆的每个外端,在中间把握区域上,在每个桨叶附近,分别提供有两个把握部。在传统的桨中,把握部仅具有均匀的表面,使用者既不能抓牢桨杆的把握部,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桨。为了克服传统的桨杆的缺点,在桨杆上提供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整体地提供到桨杆的上述把握部145上,因此,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把握部145形成了桨杆中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桨杆的上述把握部145上,如图17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中间把握区域的把握部145一起形成了桨杆中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
对具有两个把握部桨杆,用于两个手的两个把握部H可以彼此对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登山装备的手柄。作为一种登山装备,图18示出了一种冰镐,它由一长的圆筒形手柄147(它包括前、后端)、由金属制成的头部146(固定到上述手柄的前、后端)和提供在上述手柄的前、后上的把握部149构成。
在只具有棍形把握部的传统登山装备中,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把握部,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登山装备的手柄。
为了克服传统的登山装备的手柄的缺点,在登山装备的手柄上提供了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在后柄的把握部149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149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登山装备的手柄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149上,如图18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手柄147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登山装备的手柄的把握部H。
该说明书主要结合图18中的冰镐来描述。然而,必须理解的是提供到冰镐上的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也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登山装备中,如由长的手柄、由金属制成的头部(固定到上述手柄的前、后端)和提供在上述手柄的前、后上的把握部构成的锤镐等类似装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手柄。
体育馆、体育中心和健康房等提供多种身体锻炼装备,如划船、俯卧撑、挤压、自行车、踏车、强身器、滑车,水平杆等。
这些身体锻炼装备包括有长棍形手柄,手柄上提供有把握部,以供使用者抓握。上述手柄是一长棍形元件,在上述手柄元件的中间部分提供有把握部。
在这些身体锻炼装备中,具有传统圆棍形把握部仅具有均匀的表面,使用者不能有力、牢固、稳定地抓住把握部,也不能提高锻炼的效率。
为了克服传统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手柄元件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身体锻炼装备的手柄元件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上述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手柄元件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手柄元件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手柄元件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手柄元件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举重杆。图19示出了举重杆的三个部分,其中,为了方便起见,仅示出了多种杆的一端或中间部分及其相关重量。杠铃当然是对称的了。
如图19A所示,通常基本的杠铃由一直的长棍151(它包括一中间手柄区域和相对的两端)、固定到上述外端上的圆盘的砝码(如,图19A中的152和图19C中的154)和提供在上述中间把手区域上的把握部构成。棍151的上述把手区域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直棍形,并且在中间把手区域上提供有一对把握部156,人通常将两手放在两个砝码附近。
有些修改型杠铃带有弯弓部分的杆,如‘E-Z’弯曲杆,如图19B所示。这种类型的杠铃一般由长杆和砝码(如图19A中的152和图19C中的154)构成,长杆包括带有弯曲中间部分和相对外端的中间把手区域,砝码固定在上述外端上。
上述杆的中间把手区域是由一弯曲中间部分153和两个直段(如图19A中的151和图19C中的155)构成。
上述弯曲中间部分153包括两个弧形部分157和分别从上述两个弧形部分157延伸出来的直段。两个弧形部分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并置于与把手直段纵轴150的成锐角的位置上,可以朝内或朝外转动到不同的位置上。弧形段157和两个直段上提供有把握部。
对基本型杠铃的其它修改包括使用固定到杆上的可转动手柄,它可以靠弹簧阻力来移动,或者使用可滑动手柄,它可以沿着杆的中央部分纵向移动。
由于传统的杠铃的杆是圆筒形金属杆,其直径相对较小,同时它还带有相对重的砝码,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杆,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杠铃。为了克服传统的杠铃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提供到杠铃的杆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每个把握部上,如图19A和19B所示,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T1,T2)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H1,H2)。手指支撑部T可以形成于带有直段和弧形部分的杆的直段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杆155的把握部158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杆155的把握部158共同形成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杠铃杆的把握部H。把握构件G还可以设置到上述杆的弧形中间部分的弧形部分上,该杆具有直部和弯曲中间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哑铃的把手。通常,一基本哑铃包括一长圆筒形把手164,它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供手来抓握,圆板或盘形砝码置于把手164的相对自由端上,如图20所示。
有些修改形哑铃采用支撑元件,如钢带或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它们固定到把手上并与手背密接,从而方便使用者在规定方式运动其手臂时举起哑铃。在图20中,用虚线表示的支撑元件165是由钢带构成的,并连接到把手161上。也还有其它类型的哑铃,它们采用所有这些把手、砝码和支撑元件(如161,163和165,如图20所示)。
为了方便起见,‘哑铃’这个词在全文中表示哑铃(dumbbell)和手铃(aerobic handweights)。
上述把手包括固定到上述砝码上的相对自由端和位于把手164的中间部位的把握部161。把握部161的长度大致和把手的长度相同。
由于传统的哑铃的杆是圆筒形金属杆,其直径相对较小,同时它还带有相对重的砝码,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杆,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哑铃。为了克服传统的哑铃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提供到哑铃的把手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把手164的把握部161上,如图20所示,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16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哑铃把手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164的把握部161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164的把握部16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哑铃把手的把握部H。最好把握构件G的长度和把握部161的长度大致相同。固定到把握部上的把握构件G可以固定到其上或绕其转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杆的把手部分。
一般地,大多数鱼杆组件是由一长管形把手部分和多个杆部构成,这些杆部彼此可伸缩地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收缩,从而藏在上述长管形把手部分内。这些鱼杆组件,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一般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171和位于其大端的把握部,把手部分171具有均匀的表面,并具没有任何突起(如卷轴席),如图21所示。
第二种鱼杆一般包括长管形把手部分171,它带有一卷轴席,以容纳一个卷轴和两个把握部,也就是说,下把手部174和/或上把手部175,如图22所示。简言之,把手部分171包括前端(可和各段相连)、大端和提供在前端和/或大端附近的把握部173、174或175。
将鱼饵抛到理想位置时,最重要的是控制鱼杆的能力。
使用具有均匀表面的鱼杆时,也就是,鱼杆的把手部分没有卷轴座,使用者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鱼杆。
在钓到大鱼时,使用者通常用一个手抓住上把握部175,用另一个手抓住卷轴的把手。因此,使用具有均匀表面的上把握部175的鱼杆,使用者不能有力地抓住把握部,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鱼杆。
为了克服传统的鱼杆的把握部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鱼杆的把握部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把手部分171的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鱼杆把手部分171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部分171的把握部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部分171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鱼杆把手部分171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网的把手部分。
一鱼网组件通常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177(带有可和各分段178连接的前端和大端);多个分段178,它们可以彼此可伸缩地连接,也可以收缩起来,以藏到上述把手部分内;连接到上述分段的远端的网179;和提供在把手部分177的大端的把握部170,如图23所示。
在传统的鱼网组件中,把手部分仅具有均匀的表面,使用者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鱼网。为了克服传统的鱼网的把手部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鱼网的把手部分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把手部分177的把握部170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170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鱼网把手部分177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部分177的把握部170上,如图23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部分177的把握部170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鱼网把手部分177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球拍的把手元件。
球拍有多种,如网球拍、羽毛球拍、壁球拍等,它们都包括一具有特殊表面的头部、一与头部连接的轴、和一从轴整体延伸的棍形把手元件。
为了方便起见,用‘球拍’这个词来表示上述由头部、与头部连接的轴、和从轴整体延伸的棍形把手元件构成的球拍。
如图24所示,一乒乓球拍181,它包括一具有特殊表面的头部、一与头部连接的轴S、和一从轴整体延伸的棍形把手元件182,其把握部183提供在上述把手元件182的中部。
使用仅具有均匀表面的把手元件的球拍,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球拍的把手元件,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球拍。为了克服传统的球拍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球拍的把手元件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183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183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球拍的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183上,如图24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握部183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球拍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雪杖的把手。
如图9所示,雪杖通常包括:一雪杖轴S(未显示),它具有一上端部(见虚线)和一下端部;一环(未显示),提供在上述轴S的下端部上;和一把手元件,固定到雪杖轴S的上端部187上。上述上端部187和固定到其上的把手元件一起形成雪杖的把手185。使用传统的雪杖,使用者不能用力牢固地抓住把手,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雪杖。
为了克服传统的雪杖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雪杖的把手上。
上述把握构件G作为一把手元件,以雪杖轴S的上端部的形式固定到把握构件上,如图19A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雪杖轴S的上端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雪杖轴把手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用于运输或装载工具的棍子形把手。
具有棍子形把手的运输或装载工具有多种形式。当然,自行车、三轮车各类似的是脚驱动的运输工具,摩托车、雪车、Z-SKI水上动力运输车等是由马达驱动的运输工具。具有两个或三个轮子的手推车可以称为手动运输工具。为了方便起见,全文中,‘运输工具’这个词用来表示所有这些具有棍子形把手的手动、脚动和马达驱动的运输或装载工具。
这些运输工具包括一对棍子形圆筒式把手元件,它们固定到对称地提供于上述运输工具主体上的长把手轴S的相对外端部。
上述把手杆的外端部和固定到上述把手杆的外端部的棍形把手元件一起形成了运输工个的把手,以供使用者抓握。
图25示出了自行车(所谓的‘MTB’)的把手的底侧,并且一个手抓住它。其中,把握构件G,作为一把手元件,以十字形把手杆S的外端部195的形式固定到把握构件上。因此,把握构件G和外端部195一起形成了上述自行车的把手194。
用于传统的自行车、摩托车、雪车、Z-SKI车、三轮车的把手与图25所示的把手类似。
图26是传统的自行车的局部分解图,其中,一十字形把手191在其外端处有一U形外端部194,一长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外端部194的轴S上。因此,把握构件G和U形外端部194一起形成了自行车的把手。
当高速行驶或在不平的路上行驶时,使用者必须紧紧地抓住运输工具的把手,最糟糕的是,有时食指和中指要用来抓刹车杆,手指的握力,特别是拇指,十分不稳定并且很小。为了克服传统的运输工具的把手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运输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外端部195(或194),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轴的外端部195(或194)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用于运输工具或装载工具的棍形把手的把握部H。
本说明书主要结合如图25和26所示的把手来描述。然而,必须理解的是把握构件G也可以和其它手动、脚动、或马达驱动的运输和装载工具(如自行车、脚踏车、摩托车、雪车、水上动力车,如Z-SKI,手轮车等)的棍形把手一起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高尔夫球杆。
一高尔夫球杆通常包括一头部、一长轴S和一把握构件,如图27所示。上述轴S包括上部和下端。
上述把握构件牢固地固定到上述轴S的上部,头部固定到上述轴S(未显示)的下端。
使用传统的高尔夫球杆时,使用者在摆动时不能手和杆。为了克服传统的高尔夫球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高尔夫球杆的把手上。上述把握构件G包括上帽端198和下端199,上把握部196用于上手,下把握部197用于下手,手指支撑部T固定地提供在下把握部197上,一内孔可以容纳高尔夫球杆轴。上述把握构件G,作为一个把握件,以轴S的形式固定到把握件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下把握部197和固定到把握G上的轴S的上部一起形成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高尔夫球杆的把手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比赛用的球杆。
在本发明中,‘比赛用球杆’一词表示曲棍球杆等工具。如冰球杆、道路曲棍球杆(street hockey sticks)、灵轨游戏杆(ringuette sticks)、锻炼棍(exercise wands)、长曲棍球杆(1acrosse stick shafts)、掷石游戏扫杆(curlingbroom shafts)等。
一比赛用球杆通常包括:一长轴S,它具有一下端;一上把握部201和中间把握部203,它们分别提供在轴S的上端和中部;和一叶片202,它固定在轴S的下端,类似于曲棍球杆,如图28所示。
由于传统的比赛用球杆的上把握部仅是长棍形轴的延伸,使用者不能精确地掌握叶片的方向,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比赛球杆。为了克服传统的比赛用球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比赛球杆的轴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201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20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比赛球杆轴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上把握部201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上把握部20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比赛球杆轴的把握部H。
该说明书主要结合冰球杆来描述,然而,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也可以和其它带有上把握部和中间把握部的长棍形球杆一起使用,如如冰球杆、道路曲棍球、长曲棍球、溜冰工具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棒球杆的把手区域。
一个棒球杆通常包括:一直径较大的筒,它用来击球;一把手区域,它从筒部开始整体延伸,直径比筒部的小;和一球形突出物,它位于把手区域的端部,如图29所示。上述把手区域205包括上把握部207和下把握部209,下把握部209位于上把握部207的下面和球形突出物208的附近。
使用仅具有长棍形把手区域的棒球杆,使用者不能牢固的抓住球杆的把手区域,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球杆。为了克服传统的棒球杆的把手区域的缺点,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棒球杆的把手区域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207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207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棒球杆的把手区域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上把握部207上,如图29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上把握部207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棒球杆的把手区域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台球杆。
一个台球杆通常包括:一长筒形球杆轴S,它具有前端和大端214;尖部212,固定到球杆轴S的前端的最末端,如图30所示。使用仅具有长棍形球杆轴,使用者不能稳定地抓住球杆轴,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球杆。
为了克服传统的台球杆轴的缺点,上述手反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台球杆的轴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211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21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台球杆的球杆轴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211上,如图30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握部211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台球杆的球杆轴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雨伞、阳伞或类似工具的把手。
为了方便起见,用‘雨伞’一词来表示这些雨伞、阳伞或类似工具。
一把雨伞通常包括:一长中心轴S,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215;伞筋和布,它们与中心轴S的上端部连接;和一长棍形短把手元件或弯曲的把手元件,它固定到中心轴S的下端部215上,如图31所示,它示出了一折叠伞。
使用传统的伞,特别是在起风时,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把手,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伞。为了克服传统伞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雨伞的把手元件上。
上述把握构件G是一短棍形或弯棍形,这固定到中心轴S的下端部215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中心轴S的下端部215一起形成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雨伞把手的把握部H。
在图31中,把握构件G的一般形状是短的矩形杆。当弯曲的把握构件G提供到雨伞上时,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提供到把握构件部分上,它容纳中心轴S的下端部,使用者通常抓住它来举起伞。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棍棒、夜光警棍或警棍的把手部分。用‘警棍’来表示所有这些棍棒、夜光警棍或警棍等工具。一个警棍通常包括:一长筒杆部S,它具有上端部222和下端部220;和一共轴把手部分225,它和杆部225的下端部220共轴并成为一体,如图32所示。
在有些修改形式的警棍,如侧把手警棍,在杆部S的下端部220上,在共轴把手部分225的附近,还提供有侧向延伸的把手部分224。在图32,把手部分224用虚线表示。
共轴把手部分225和把手部分224在其中间部分分别具有把握部221和223。
使用传统的仅具有长棍形把手的警棍,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住警棍的把手部分,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警棍。
为了克服传统的警棍把手部分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警棍把手部分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共轴把手部分225的上述把握部221和/或把手部分224的把握部223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警棍把手部分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共轴把手部分225的上述把握部221和/或把手部分224的把握部223上,如图32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共轴把手部分225的上述把握部221和/或把手部分224的把握部223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警棍把手部分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步行辅助装置的把手。
有多种步行辅助工具,如拐棍、手杖、拐杖、助步器等,可供老年人或病人使用。‘步行辅助装置’一词用来表示所有这些棍子、手杖、拐杖、助步器或具有把手的类似工具。
总的来说,步行辅助装置可以分成下面三种。第一种,也称作拐棍或手杖,如图33所示,其中,在着地用的支撑杆S的上端上提供有一具有前端225、后端228和把握部229的弯曲把手227上。在前端226处,把手227向下弯曲并延伸到着地支撑杆的上端。提供在轴上端的上述把手可以是弯曲的或T字型的或手枪式把手,当着地支撑杆具有扶手时,在着支撑杆上端附近提供有一短的棍形把手。第二种,也称作拐杖,它通常包括:一拐杖主架;一长着地支撑杆,它与拐杖主架连接;一把手,提供于拐杖主架的中部。第三种,也称作助步器,它包括:右、左和前侧架,它们彼此连接;多个从架开始延伸的着地支撑杆;和提供在每个侧架的水平顶杆上的把手。
简言之,这三种步行辅助装置通常包括一具有把握部的筒形杆,把握部提供在其中间部位上。使用具有传统的筒形杆形或仅具有均匀表面的步行辅助装置时,使用者不能牢固、稳定地控制把手。为了克服传统的步行辅助装置的把手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步行辅助装置的把手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把手的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步行辅助装置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如图33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步行辅助装置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清洁工具的手柄。
手动清洁工具或除尘器一般有带着用手抓住的长柄的托布和扫帚。‘清洁工具,一词用以表示这此工具。
一种清洁工具,如托布和扫帚,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上和下端;一清洁元件242,也就是,除尘布和扫帚部分,它与上述把手S的上述下端连接;和一下把握部241和中间把握部243,它们分别提供在把手S的上端和中部。使用传统的清洁工具,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握,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清洁工个。为了克服传统的清洁工具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清洁工具的把手。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241和/或中间把握部243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241和/或中间把握部243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清洁工具的把手S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S的把握部上,如图34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S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清洁工具的把手S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折叠铲的把手。
折叠铲是野营工具或军用工具,它一般包括:一长筒形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一折叠叶片246,它由金属制成,连接在把手S的前端处;和一把握部245,它提供在上述把手S的后端处,如图35所示。使用仅具有长棍把手的传统折叠铲时,使用者不能牢固抓握,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折叠铲。为了克服传统的折叠铲的把手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折叠铲的把手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把手S的把握部245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245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折叠铲的把手S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245上,如图35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S的把握部245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折叠铲的把手S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农具或园林工具的把手。
农具和园林工具,如铲子、铁掀、叉、镐、耙子、镰刀、钩、钐镰、除草机等,可以用手来抬、运送、挖、拉、推土、雪、干草等东西。用‘农具’这个词来表示上述具有长把手的农具或园林工具。
这些农具通常包括:长把手S,这具有上端和下端;工具头部252,它提供在把手S的下端,如叶片、耙子、叉条或类似由金属制成的东西;和上把握部251和中间把握部253,它们分别提供在把手S的上端和中部。
把手S的上把握部251可能是把手S的中间部分的延伸,或者把手S可能在其上端处分成两个臂,具有把握部251的把手提供在象一个铲子式的分开的两个臂之间,如图36所示。
使用传统的农具时,使用者不能牢固地抓握,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整个农具。
为了克服传统的农具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提供到农具的把手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251和/或中间把握部253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251和/或中间把握部253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农具的把手S的把握部H(H1和/或H2)。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把握部251和/或中间把握部253上,如图36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上把握部251和/或中间把握部253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农具的把手S的把握部H(H1和/或H2)。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锤击工具的把手。
锤击工具,如锤子、木槌、大木锤、斧子、短柄小斧、镐、丁字镐、厨刀、辟东西用的工具、大厨刀等,可以用来锤击、打击和冲击物体。‘锤击工具’用来表示这些用于冲击或打击用的工具。
如图37所示,图中示出了一锤子,锤击工具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工具头部分262,如头、叶片或类似由金属、木头、橡胶、或塑料制成的东西,它提供在上述轴S的前端;和把握部261,提供在上述轴S的后端。
使用传统的仅具有长棍形把握部的锤击工具时,使用者不能准确锤击目标,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锤击工具。为了克服传统的锤击工具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锤击工具的把手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261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261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H。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S的把握部上,如图37所示,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S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锤击工具的把手S的把握部H。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具有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的锯类工具的把手。锯类工具,如锯、粗齿锯、钢锯、两人锯等,它可以用来锯或裁东西。为了方便起见,用‘锯类工具’来表示上述各种锯。
锯类工具通常包括:一长锯条;一提供在上述锯条一侧(或两侧)的把手,上述锯条相对于锯条的纵轴是倾斜的或大致垂直的;和位于其中间部位的把握部。
图38示出了锯类工具的一个实例,一钢锯包括:一可调节架273,一锯条272,它固定到可调节架273上;和一把手S(图中用虚线表示),它向下延伸到上述架273的一端,上述把握构件G作为普通锯类工具的把手元件271固定到上述把手S上。
使用仅具有长棍形把握部的传统的锯类工具时,使用者不能准确控制整个锯类工具。为了克服传统的锯类工具的缺点,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到锯类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S的把握部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的把手S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锯类工具的把手的把握部H。
至此,已示出并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必须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它不包括在下面权利要求所规定的范畴内的各种修改。

Claims (52)

1.一种手指支撑结构(F),包括一把握部(49)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T),
所述把握部(49)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四指按某一方向缠绕,而拇指却向另一方向缠绕,所述把握部(49)是一工具的把握部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把握部分为一长棍形并且是工且的一部分,使用者用手把握来使用上述工具,
所述把握部(49)具有前侧面(83)、后侧面(85)、外侧面(87)和内侧面(81),上述内侧面(81)包括与拇指接触的拇指接触部(82)和与除拇指之外四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84),拇指接触部(82)的表面和与食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84)的表面沿着上述把握部(49)的长度方向的高度大致相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是一沿侧向延伸的突出部,它刚性地整体地固定到把握部(49)的上述内侧面(81)上,
所述手指支撑部(T)形成在把握部(49)上拇指跟食指接触的地方,从而当手抓住把握部(49)时,手指支撑部(T)可以处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上述手指支撑部(T)包括分别接触拇指和食指的上侧面(51)和下侧面(52),并且还包括前端部(57)、后端部(59)、内端部(53)和外端部(55),上述内端部(53)整体地连接到把握部(49)的上述内侧面(81)上,
上述手支撑部(T)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上述长度是指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之间的距离,上述宽度是指内端部(53)和外端部(55)之间的距离,
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分别与拇指的尖部(指骨的远端部)和内侧接触,上述手指支撑部(T)的厚度可以适合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手指支撑部(T)的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之间的直线段相对于把握部(49)的纵轴反时针倾斜,手指支撑部(T)的外端部(55)和内端部(53)之间的直线段大致与把握部(49)的表面垂直,和
接受拇指的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上侧面(51)和内侧面(81)的拇指接触部(82)以及接受食指的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底侧面(52)和内侧面(81)的手指接触部(84)形成为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它们的位置可以使拇指和食指的拉力集中到手指支撑部(T)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跳绳的把手元件上;
上述跳绳大致上包括一长把手元件和一绳子,绳子通过旋转环结构可转动地连接到把手元件的前端上,
上述把手元件提供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位于旋转环结构的前端附近,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跳绳把握元件的把握部(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锻炼器材的把手元件上;
上述锻炼器材通常包括:两个把手元件,每个把手元件的一端通过一弹簧连接在一起;和一用来供跳动的绳子,它通过旋转环结构可转动地连接到任一把手元件上与连接有弹簧端的相对端上,
上述一个把手元件上提供有一个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位于旋转环结构的前端附近,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锻炼器材把握元件的把握部(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木马形玩具的把手元件上;
上述木马形玩具通常包括:一支撑平台;一搭乘元件,它固定到上述支撑平台的框架上;一对棍形把手(S),它们固定到上述搭乘元件的头部的相对侧,
每个把手元件提供一个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木马形玩具的把握部(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桨杆上;
上述桨杆包括:一直而长的杆,它具有一中间把握区域和相对两端;一个或两个与杆相连接的叶片,
桨杆的上述相对端当中之一上提供有一叶片,和
桨杆的上述相对端的另一端提供有一垂直把手或叶片,或者是中间把握区域的延伸,
上述中间把握区域上提供有一个或两个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上述把握部位于叶片附近,和/或位于中间把握区域的延伸处,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桨杆的把握部(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登山装备的把手上;
上述登山装备通常包括:一长的圆筒形把手,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固定到上述把手的前端和后端上的头部,
把手的上述后端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登山装备的把握部(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上;
这些身体锻炼装备包括如划船、俯卧撑、挤压、自行车、踏车、强身器、滑车,水平杆等,这些在体育馆、运动中心、健身和娱乐中心都有提供,
上述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通常包括一长筒棍形的把手元件,
上述把手元件的中间部分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的把握部(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举重杆上;
上述举重杆包括一具有中间把手区域和两个相对外端的长棍子和固定在上述两个相对外端上的圆盘形砝码,
上述中间把手区域在其长度方向上是一长棍子形,或者具有直段和弯曲的中间段,
上述弯曲的中间段具有两个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弧形段,它们与举重杆的上述直段的纵轴成一锐角,
在砝码附近一对或两对把握部提供到杆的上述直段和/或弯曲中间段的弧形部,以便用手抓握,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每个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举重杆的把握部(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哑铃或手铃的把手上;
上述哑铃包括:一长把手,它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用手抓握;相对自由端;砝码和/或与上述把手相连的支持元件,
上述砝码是圆板或盘,它们固定到上述把手的相对自由端上,
上述支持元件是一钢带或刚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它与上述把手的上述自由端连接,
上述把手在其中间部位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哑铃把手的把握部(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鱼杆上;
上述鱼杆通常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它具有多个分段,这些分段彼此可以伸缩地连接,以便于存储在上述把手部分中,
上述把手部分包括与分段连接的前端和大端,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部分的前端附近和/或大端处,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杆把手的把握部(H)。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鱼网上;
上述鱼杆通常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它包括与分段连接的前端和大端;多个分段,这些分段彼此可以伸缩地连接,以便于存储在上述把手部分中;与上述分段的远端连接的网部,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部分的大端处,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网把手的把握部(H)。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球拍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球拍通常包括:一带有由弦形成的表面的头部;一与上述头部相连接的轴;一从上述轴开始延伸的长把手元件,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球拍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曲棍球杆的把手上;
上述曲棍球杆通常包括一具有上端和下端的长轴(S)和一固定到轴(S)的下端的叶片,
一上把握部和一中间把握部分别提供在轴(S)的上端和中间部分上,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曲棍球杆轴的把握部(H)。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棒球杆的把手区域上;
上述棒球杆通常包括:一筒,它用于击棒球;一从上述筒开始延伸的把手区域;一位于把手区域端部的突出物,
上述把握区域提供上把握部和下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上述下把握部在上把握部的下面位于突出物的附近,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棒球杆的把握部(H)。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台球杆的把手上;
上述台球杆通常包括一具有大端和尖部和长筒形台球杆,
一把握部提供地上述大端附近,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台球杆的把握部(H)。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警棍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警棍通常包括:一长的筒形杆(S),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一共轴把手部分,它从上述杆开始共轴整体延伸,并位于上述杆的下端;和/或一位于上述杆(S)的下端侧向延伸的把手部分,
上述共轴把手部分和/或横向把手部分在其中间部分分别提供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共轴把手部分和/或横向把手部分的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警棍把手的把握部(H)。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手杖、拐杖、助步器等步行辅助装备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步行辅肋装备通常包括一长的着地支撑杆和一提供在上述杆的上端附近的把手,
上述拐杖式步行辅助装备包括:一拐杖主架;一长着地支撑杆,它与拐杖主架连接;和一把手,提供在拐杖主架的中部,
上述助步器式步行辅助装备包括:右、左和前侧框架,它们彼此连接;多个从框架开始延伸的着地支撑杆;把手,它提供在每侧框架的水平把手上,
上述步行辅助装备的上述把手通常包括一筒形柄和一把握部,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柄的中间部位上,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步行辅助装备把手的把握部(H)。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清洁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清洁工具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上端和下端;一清洁元件,它与把手(S)的上述下端连接,
在把手(S)的上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提供有一上把握部和中间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和/或中产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和/或中产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清洁工具把手的把握部(H)。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折叠铲的把手上;
上述折叠铲包括:一长的筒形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和一可折叠叶片,它固定到把手(S)的前端,
在上述把手(S)的后端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折叠铲把手的把握部(H)。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农具的把手上;
上述农具通常包括一长棍形把手和一提供在把手上的工具头部,
上述把手具有上端、下端和中间部分,上述工具头部与把手下端连接,
把手的上述上端是把手的棍形中间部分的延伸,或者形成有弯曲的臂,在弯曲臂之间提供有一垂直的把握部,
中间把握部提供在把手的上述的中间部位上,上把握部提供在把手的棍形上端或把手上端的弯曲臂之间的垂直把握部处,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上把握部和/或上述中间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上把握部和/或中间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农具把手的把握部(H)。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锤击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锤击工具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工具头部,如头,叶片或类似的东西,它们通常由金属、木头、橡胶、或塑料制成,提供在上述把手(S)的前端;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S)的后端,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整体地提供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部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锤击工具把手的把握部(H)。
22.一种手指支撑结构(F),包括一把握部(49)和一形成于其上的手指支撑部(T),
所述把握部(49)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四指按某一方向缠绕,而拇指却向另一方向缠绕,所述把握部(49)是把握构件(G)的全部或一部分,把握构件(G)独立形成,以便固定到一个工具的把握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之上,
所述把握元件为一长棍形并且是工具的一部分,使用者用手把握来使用上述工具,
所述把握构件(G)具有长棍子形状,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厚度,以便用手抓住,并包括一管状内孔(80),用以接受工具把握部分的部分或全部,
所述把握构件(G)包括外端(61)和(63)、和位于上述外端(61)和(63)之间的中间把握部(49)
所述把握部(49)具有前侧面(83)、后侧面(85)、外侧面(87)和内侧面(81),上述内侧面(81)包括与拇指接触的拇指接触部(82)和与除拇指之外的四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84),拇指接触部(82)的表面和与食指接触的手指接触部(84)的表面沿着上述把握部(49)的长度方向的高度大致相同,
上述手指支撑部(T)是一沿侧向延伸的突出部,它刚性地整体地固定到把握部(49)的上述内侧面(81)上,
所述手指支撑部(T)形成在把握部(49)上拇指跟食指接触的地方,从而当手抓住把握部(49)时,手指支撑部(T)可以处于拇指和食指之间,
上述手指支撑部(T)包括分别接触拇指和食指的上侧面(51)和下侧面(52),并且还包括前端部(57)、后端部(59)、内端部(53)和外端部(55),上述内端部整体地连接到把握部(49)的上述内侧面(81)上,
上述手指支撑部(T)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上述长度是指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之间的距离,上述宽度是指内端部(53)和外端部(55)之间的距离,
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分别与拇指的尖部(指骨的远端)和内侧接触,上述手指支撑部(T)的厚度可以适合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手指支撑部(T)的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之间的直线段相对于把握部(49)的纵轴反时针倾斜,手指支撑部(T)的外端部(55)和内端部(53)之间的直线段大致与把握部的表面垂直,和
接受拇指的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上侧面(51)和内侧面(81)的拇指接触部(82)以及接受食指的手指支撑部(T)的上述底侧面(52)和内侧面(81)的手指接触部(84)形成为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它们的位置可以使拇指和食指的拉力集中到手指支撑部(T)的位置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木马形玩具的把手元件上;
上述木马形玩具通常包括:一支撑平台;一搭乘元件,它固定到上述支撑平台的框架上;一对棍形把手(S),它们固定到上述搭乘元件的头部的相对侧,
每个把手元件提供一个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S)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木马形玩具的把握部(H)。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桨杆上;
上述桨杆包括:一直而长的杆,它具有一中间把握区域和相对两端;一个或两个与杆相连接的叶片,
桨杆的上述相对端当中之一上提供有一叶片,和
桨杆的上述相对端的另一端提供有一垂直把手或叶片,或者是中间把握区域的延伸,
上述中间把握区域上提供有一个或两个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上述把握部位于叶片附近,和/或位于中间把握区域的延伸处,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S)的中间把握区域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桨杆的把握部(H)。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登山装备的把手上;
上述登山装备通常包括:一长的圆筒形把手,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固定到上述把手的前端和后端上的头部,
把手的上述后端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登山装备的把握部(H)。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上;
这些身体锻炼装备包括如划船、俯卧撑、挤压、自行车、踏车、强身器、滑车,水平杆等,这些在体育馆、运动中心、健身和娱乐中心都有提供,
上述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通常包括一长筒棍形的把手元件,
上述把手元件的中间部分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身体锻炼装备的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举重杆上;
上述举重杆包括一具有中间把手区域和两个相对外端的长棍子和固定在上述两个相对外端上的圆盘形砝码,
上述中间把手区域在其长度方向上是一长棍子形,或者具有直段和弯曲的中间段,
上述弯曲的中间段具有两个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弧形段,它们与举重杆的上述直段的纵轴成一锐角,
在砝码附近一对或两对把握部提供到杆的上述直段和/或弯曲中间段的弧形部,以便用手抓握,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每个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举重杆的把握部(H)。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哑铃或手铃的把手上;
上述哑铃包括:一长把手,它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用手抓握;相对自由端;砝码和/或与上述把手相连的支持元件,
上述砝码是圆板或盘,它们固定到上述把手的相对自由端上,
上述支持元件是一钢带或刚性材料制成的元件,它与上述把手的上述自由端连接,
上述把手在其中间部位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哑铃的把握部(H)。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鱼杆上;
上述鱼杆通常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它具有多个分段,这些分段彼此可以伸缩地连接,以便于存储在上述把手部分中,
上述把手部分包括与分段连接的前端和大端,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部分的前端附近和/或大端处,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部分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杆把手的把握部(H)。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鱼网上;
上述鱼杆通常包括;一长管形把手部分,它包括与分段连接的前端和大端;多个分段,这些分段彼此可以伸缩地连接,以便于存储在上述把手部分中;与上述分段的远端连接的网部,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部分的大端处,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手部分的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部分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鱼网把手的把握部(H)。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球拍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球拍通常包括:一带有由弦形成的表面的头部;一与上述头部相连接的轴;一从上述轴开始延伸的长把手元件,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元件的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元件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球拍把手元件的把握部(H)。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雪杖的把手上;
上述雪杖通常包括:一长雪杖杆(S),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一提供在上述轴(S)的下端部的环;和一固定到轴的上述上端部上的把手元件,和
上述把握元件G作为一个把手元件固定到上述上端部,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雪杖轴的上述上端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雪杖把手的把握部(H)。
3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手动、脚动和马达驱动的运输工具的把手上;上述运输工具的把手通常包括一长把手杆(S)和一固定到上述把手杆(S)的外端的棍形把手元件,
上述把手杆(S)包括:一长把手部分,它与运输工具的主体连接;和一外端部,它提供在上述把手部分的外商,和
上述把握元件(G)作为一个把手元件固定到上述外端部,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杆的外端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运输工具的把手的把握部(H)。
3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高尔夫球杆的把手上;
上述高尔夫球杆通常包括:一长高尔夫球杆轴,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一与轴的下端部连接的头部;和固定到轴的上部的把握元件,
上述把握构件(G)形成有:上帽端和下端,上把握部分用于上手,下把握部分用于下手;一手指支撑部(T),固定地提供到下把握部分上;和一内孔,和
上述把握元件(G)固定到上述轴的上部,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下端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轴(S)的上端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高尔夫球杆把手的把握部(H)。
3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曲棍球杆的把手上;
上述曲棍球杆通常包括一具有上端和下端的长轴(S)和一固定到轴(S)的下端的叶片,
一上把握部和一中间把握部分别提供在轴(S)的上端和中间部分上,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元件的上述上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球杆轴的上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曲棍球杆轴的把握部(H)。
3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棒球杆的把手区域上;
上述棒球杆通常包括:一筒,它用于击棒球;一从上述筒开始延伸的把手区域;一位于把手区域端部的突出物,
上述把握区域提供上把握部和下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上述下把握部在上把握部的下面位于突出物的附近,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元件的上述上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棒球杆的上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棱球杆的把握部(H)。
3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台球杆的把手上;
上述台球杆通常包括一具有大端和尖部和长筒形台球杆,
一把握部提供地上述大端附近,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把手元件的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台球杆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台球杆的把握部(H)。
3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雨伞、阳伞的把手上;
上述雨伞、阳伞通常包括:一长的中心轴(S),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与中心轴(S)的上端部连接的筋和布;和固定到国心轴(S)的下端部的把手元件,
上述把握构件(G)作为把手元件固定到中心轴(S)的下端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中心轴的下端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雨伞、阳伞的把握部(H)。
3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警棍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警棍通常包括:一长的筒形杆(S),它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一共轴把手部分,它从上述杆开始共轴整体延伸,并位于上述杆的下端;和/或一位于上述杆(S)的下端侧向延伸的把手部分,
上述共轴把手部分和/或横向把手部分在其中间部分分别提供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共轴把手部分和/或横向把手部分的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警棍把手部分的把握部(H)。
4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手杖、拐杖、助步器等步行辅助装备的把手部分上;
上述步行辅肋装备通常包括一长的着地支撑杆和一提供在上述杆的上端附近的把手,
上述拐杖式步行辅助装备包括:一拐杖主架;一长着地支撑杆,它与拐杖主架连接;和一把手,提供在拐杖主架的中部,
上述助步器式步行辅助装备包括:右、左和前侧框架,它们彼此连接;多个从框架开始延伸的着地支撑杆;把手,它提供在每侧框架的水平把手上,
上述步行辅助装备的上述把手通常包括一筒形柄和一把握部,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柄的中间部位上,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步行辅助装备把手的把握部(H)。
4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清洁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清洁工具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上端和下端;一清洁元件,它与把手(S)的上述下端连接,
在把手(S)的上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提供有一上把握部和中间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上把握部和/或中间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上把握部和/或中间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清洁工具把手的把握部(H)。
4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折叠铲的把手上;
上述折叠铲包括:一长的筒形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和一可折叠叶片,它固定到把手(S)的前端,
在上述把手(S)的后端提供有一把握部,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折叠铲把手的把握部(H)。
4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农具的把手上;
上述农具通常包括一长棍形把手和一提供在把手上的工具头部,
上述把手具有上端、下端和中间部分,上述工具头部与把手下端连接,
把手的上述上端是把手的棍形中间部分的延伸,或者形成有弯曲的臂,在弯曲臂之间提供有一垂直的把握部,
中间把握部提供在把手的上述的中间部位上,上把握部提供在把手的棍形上端或把手上端的弯曲臂之间的垂直把握部处,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上把握部和/或中间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上把握部和/或中间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农具把手的把握部(H)。
4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锤击工具的把手上;
上述锤击工具通常包括:一长把手(S),它具有前端和后端;工具头部,如头,叶片或类似的东西,它们通常由金属、木头、橡胶、或塑料制成,提供在上述把手(S)的前端;
一把握部提供在上述把手(S)的后端,以便用手抓握,和
上述把握构件(G)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的把握部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锤击工具把手的把握部(H)。
4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
其中,上述手指支撑结构(F)提供在锯类工具的把手轴上;
上述锯类工具通常包括:一长锯条;一把手轴,它位于上述锯条的一侧或两侧;和一把手元件,它固定在上述把手轴上,
上述把手轴相对于锯条的纵轴是倾斜的或基本重直的,和
上述把握构件(G)作为一把手元件固定到上述把握部上,因此,具有手指支撑部(T)的把握构件(G)的中间把握部和固定到把握构件(G)上的把手一起形成了具有手指支撑结构(F)的锯类工具把手的把握部(H)。
46.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手指支撑部和长度范围是10毫米到60毫米,手指支撑部和宽度范围是10毫米到40毫米。
47.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手指支撑部(T)的前端部(57)和后端部(59)之间的直线段和把握部(49)的纵轴之间的角度范围是15度到135度,和
手指支撑部(T)的外端部(55)和内端部(53)之间的直线段和把握部(49)的表面之间的角度范围是60度到165度。
48.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手指支撑部(T)是一薄板形突出物。
49.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在手指支撑部(T)的上侧(51)和下侧(52)分别形成有稍凹的槽(56)和(54),上述槽(56)和(54)沿着手指支撑部(T)的纵向长度方向连续形成,和
上述槽(56)和(54)形成来分别在上侧(51)的表面与内侧(81)的拇指接触部(82)之间和拇指侧(52)与内侧(81)的手指接触部(84)之间提供一光滑的弯曲过渡段。
50.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手指支撑部(T)在前端部(57)和/或后端部(59)处的厚度变薄,就象一个楔子一样。
51.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手指支撑部(T)相对于位于其中心并与把握部的纵轴X平行的中心线对称。
52.如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或45所述的手指支撑结构(F),其中
一由刚性材料(如金属、合成材料或类似的)制成的核心元件单独形成,用于把握部(49)上,手指支撑部(T)就形成在它上面,和
上述核心元件是由一支撑元件(86)和一突出(T’)构成,突出(T’)和支撑元件(86)形成一体。
CN98806695A 1997-04-28 1998-04-28 手指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6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7/17165 1997-04-28
KR19970017165 1997-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1840A CN1261840A (zh) 2000-08-02
CN1126643C true CN1126643C (zh) 2003-11-05

Family

ID=1950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66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643C (zh) 1997-04-28 1998-04-28 手指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05051B1 (zh)
EP (1) EP1037827A2 (zh)
JP (1) JP2002510250A (zh)
KR (1) KR19980081814A (zh)
CN (1) CN1126643C (zh)
AU (1) AU748115B2 (zh)
CA (1) CA2289254A1 (zh)
WO (1) WO19980489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5334B1 (fr) * 1999-06-22 2002-10-18 Salomon Sa Baton de ski
US20020029508A1 (en) * 2000-05-03 2002-03-14 Todd Blake Fishing net
US6321417B1 (en) * 2000-06-21 2001-11-27 Genlyte Thomas Group Llc Ergonomical tool handle
FR2819728B1 (fr) * 2001-01-22 2003-09-12 Angel Rodriguez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de la main sur le manche d'un materiel sportif et manche adoptant un tel dispositif
AU2002305599A1 (en) * 2001-05-17 2002-11-25 J And L Research, Llc Ergonomic finger grip enhancers for mounting on firearms, sporting implements or hand tools
US6732411B2 (en) * 2001-05-23 2004-05-11 Michael A. Vidal Hand tool handle modification system
US8322040B2 (en) 2003-05-23 2012-12-04 Exceptional Ip Holdings Llc Handle including two handgrips and/or a hand alignment mechanism
US6916260B1 (en) * 2003-07-11 2005-07-12 Joyce Poteet Tennis racket grip device
US7125353B2 (en) * 2003-10-29 2006-10-24 Blount Michael D Baseball bat grip
EP1602396A1 (en) * 2004-06-01 2005-12-07 Raffaele Failla Colonnello Seppi An accessory for rackets
US7462116B2 (en) * 2004-10-05 2008-12-09 Martin Kunsman Tennis 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060202060A1 (en) * 2004-12-06 2006-09-14 Alexander Kevin L Dispensing device handle assembly
CA2506986A1 (en) * 2005-05-10 2006-11-10 Garant Gp A shaft for tools, and tool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7476183B1 (en) * 2005-10-28 2009-01-13 Chrest Daniel E Weight lifting apparatus
US7331885B2 (en) * 2006-03-23 2008-02-19 Thomas Mark A Bunting bat
US7572198B2 (en) * 2006-05-01 2009-08-11 Bleecker Eugene J Training grip for a baseball bat
US7878930B2 (en) * 2007-11-15 2011-02-01 Leinert Bruce R Baseball bat
US20090313738A1 (en) * 2008-05-23 2009-12-24 Aquito Carl Young Game thumb-protective device that fits over a thumb for protection and comfort while using a video game controller device
US8272978B2 (en) * 2008-06-27 2012-09-25 Windsor Steven T Batting training aid
DK177245B1 (da) * 2008-06-27 2012-08-06 Guldmann V As Håndbetjening til hejsesystem
JP2010246884A (ja) * 2008-08-30 2010-11-04 Mitsuhiro Aida ラケットグリップの補助具及びグリップ
JP2010284499A (ja) * 2008-08-30 2010-12-24 Mitsuhiro Aida ラケットグリップの補助具
US8708846B2 (en) * 2008-12-09 2014-04-29 The Hit Syndicate Llc Grip for sporting equipment, method of using a grip for sport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grip for sporting equipment
US20100234147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Mitsuhiro Aida Racket grip aid
USD629855S1 (en) 2009-10-01 2010-12-28 Reebok International, Ltd. Lacrosse stick
FR2950817B1 (fr) * 2009-10-01 2011-12-09 Salomon Sas Poignee de prehension pour baton
US8267813B2 (en) 2010-03-05 2012-09-18 Reebok International Limited Lacrosse head and stick
US8602925B1 (en) * 2010-03-29 2013-12-10 James Franklin Rickon, Jr. Grip training device
GB2492980A (en) * 2011-07-14 2013-01-23 David Stephen Warren A grip wherein in use a use'rs fingers and thumbs don't quite et
US8776321B2 (en) * 2011-10-19 2014-07-15 Sidestix Ventures Inc. Ergonomic, shock-absorbing hand grip
US9746921B2 (en) 2014-12-31 2017-08-29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Signal generation an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s of fingers of a user
WO2016154340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Nextgen Knives, Llc Customizable and ergonomic handle
USD776977S1 (en) 2015-07-03 2017-01-24 Tomzi International Kitchen cutlery handle
FR3048583B1 (fr) * 2016-03-09 2018-08-03 Herve Brun Epuisette repliable
DE102017000081A1 (de) * 2017-01-02 2018-07-05 Yiming Lin Fingerspitzentrainingsgerät
US11033773B1 (en) 2017-03-24 2021-06-15 Barton Innovations, Llc Handle finger stop protrusion and handle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20180318681A1 (en) * 2017-05-03 2018-11-08 Mitsuhiro Aida Grip Aid
JP7344908B2 (ja) 2018-02-08 2023-09-14 ガイド ビューティ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化粧品アプリケータワンド
USD908529S1 (en) * 2018-06-06 2021-01-26 Steve Woods Flag holder
US20200069995A1 (en) * 2018-09-05 2020-03-05 Scot Zelazny Winged ergonomically designed exercise grip support device
JP6833219B2 (ja) * 2019-07-26 2021-02-24 株式会社レーベン 手で握って使用される道具
USD980743S1 (en) * 2020-03-21 2023-03-14 Brian L Camp Flag holder
KR200493887Y1 (ko) * 2020-09-01 2021-06-21 신호현 미끄러짐 방지부재가 구성된 이음매 압착용 롤러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8469A (en) * 1983-10-27 1986-05-13 Pc Manufacturing Corp. Masking paper and tape dispenser
US4858818A (en) * 1988-08-04 1989-08-22 Caterpillar Inc. Method of bonding a magnetostrictive sheet to a shaf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78500C (zh) *
FR333822A (fr) 1903-07-15 1903-12-04 Adolph Langer Forces perfectionnées pour tondre les moutons, le gazon, etc.
US2124615A (en) * 1935-08-29 1938-07-26 Foltz Wallie Knife
US2091458A (en) * 1936-06-04 1937-08-31 George A Sleight Adjustable handgrip
US2252054A (en) * 1939-10-05 1941-08-12 American Fork & Hoe Co Fishing rod handle
US3084938A (en) * 1962-03-26 1963-04-09 Edward C Kapanowski Safety handgrip
US3817521A (en) * 1971-05-20 1974-06-18 D Wright Tennis racket ha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US3868110A (en) 1972-11-07 1975-02-25 Bill J Jones Tennis racket grip
US3905598A (en) 1974-03-13 1975-09-16 George M Ballog Tennis racket hand grip
US4072311A (en) * 1974-08-30 1978-02-07 Bertucci Shirley J Index finger positioning device for tennis racket handles
US4140123A (en) * 1976-01-01 1979-02-20 Curutchet Pedro D Lancets
JPS5440397A (en) * 1977-09-06 1979-03-29 Toshimaro Sada Grip portion
US4283854A (en) * 1980-04-22 1981-08-18 Austin Marvin L Hunter's knife
JPS59133252U (ja) 1983-01-17 1984-09-06 ▲ちよ▼ 明鎬 握力機構造を設けたロ−プ飛び具の把持部
US4599920A (en) * 1983-08-22 1986-07-15 Orthopedic Design, Inc. Power grip insert
US4664381A (en) * 1985-08-19 1987-05-12 Klink And Aaron Products, Ltd. Grip for tennis racket
DE3540565A1 (de) 1985-11-15 1987-06-19 Torsten Schmechel Kraftuebertragungsgriff
US4750760A (en) * 1987-01-05 1988-06-14 Gurley Mark L Ski pole grip
US4885818A (en) 1988-07-15 1989-12-12 Arterbury Travis W Ergonomic knife and knife handle
US5366218A (en) 1992-09-28 1994-11-22 Gong Shao Wei Tennis racke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8469A (en) * 1983-10-27 1986-05-13 Pc Manufacturing Corp. Masking paper and tape dispenser
US4858818A (en) * 1988-08-04 1989-08-22 Caterpillar Inc. Method of bonding a magnetostrictive sheet to a shaf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89254A1 (en) 1998-11-05
US6305051B1 (en) 2001-10-23
CN1261840A (zh) 2000-08-02
AU7084098A (en) 1998-11-24
EP1037827A2 (en) 2000-09-27
WO1998048979A2 (en) 1998-11-05
KR19980081814A (ko) 1998-11-25
JP2002510250A (ja) 2002-04-02
AU748115B2 (en) 2002-05-30
WO1998048979A3 (en) 1999-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43C (zh) 手指支撑结构
US6783463B2 (en) Golf putter and grip therefor
US8517867B2 (en) Ergonomic sports handle
US20070259732A1 (en) Golf club grip and method of use
JP2009538181A (ja) 玄武岩繊維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るゴルフクラブ
CN112912149B (zh) 带有可调节把手的手持式球杆引导件
US7435185B1 (en) Adjustable length belly putter
US20100109358A1 (en) Manual Article Removal Apparatus
US20190060721A1 (en) Golf Putter with Animal Bone Insert
US20080039245A1 (en) Hockey stick with ergonomic shaft
US20040259660A1 (en) Golf putter grip
US8147383B2 (en) Vaulting pole with alignment deviation
CN1671442A (zh) 可选择的高尔夫球杆及其使用方法
US10137340B2 (en) Golf putter with animal bone insert
US20040116202A1 (en) Golf club structure
JP2505667B2 (ja) スカッシュラケット
US6251027B1 (en) Golf putter club
CN213285573U (zh) 一种破风羽毛球拍
CN218280472U (zh) 一种直握乒乓球拍
CN111493465A (zh) 一种基于力的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抓地式户外登山手杖
US20240075362A1 (en) Athletic handle for decreasing hand injuries, improving sw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CN214344279U (zh) 一种改进直握乒乓球拍
US20240008416A1 (en) Cutting tool
US11859357B1 (en) Snow oar for manually clearing snow and ice
KR20170128051A (ko) 도구 손잡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