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3219A -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3219A
CN112663219A CN202011120222.9A CN202011120222A CN112663219A CN 112663219 A CN112663219 A CN 112663219A CN 202011120222 A CN202011120222 A CN 202011120222A CN 112663219 A CN112663219 A CN 112663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hook
pulling
groove
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02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3219B (zh
Inventor
冯加林
冯天元
巫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202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3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3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3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3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3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包括牵拉座和牵拉钩,若干牵拉钩可转动设置在牵拉座上,牵拉座与牵拉钩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通过牵拉钩重心偏置或设置作用于牵拉钩的作用元件,使牵拉钩在偏心重力或作用元件的作用下转动并止于限位结构,使牵拉钩的钩端始终保持对编织物较佳的牵拉姿态,并在牵拉钩相对编织物上移时通过牵拉钩的转动消解对编织物的向上带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编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背景技术
横编织机在编织过程中为防止线圈上浮,需要通过牵拉装置向下牵拉编织物,目前牵拉装置主要有罗拉装置和牵拉耙装置。罗拉装置是通过转动方向相反的罗拉辊夹持并下拉编织物,而牵拉耙装置是通过设有牵拉钩的牵拉耙不断向下移动来下拉编织物的。牵拉耙在一个行程的下移中随编织物下移而不断向下牵拉编织物,在完成一个行程的下拉动作后需要再次上升进行下一行程的牵拉动作,而在现有技术中牵拉耙在上移的过程中,其上的牵拉钩会带起编织物,使横编织机织针上的线圈上浮,从而影响编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并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牵拉耙,包括牵拉座和牵拉钩,若干牵拉钩可转动设置在牵拉座上,牵拉座与牵拉钩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通过牵拉钩重心偏置或设置作用于牵拉钩的作用元件,使牵拉钩在偏心重力或作用元件的作用下转动并止于限位结构,在牵拉钩相对编织物上移时通过牵拉钩的转动消解对编织物的向上带动。
上述牵拉耙的进一步的设置还在于:
所述作用元件为一配重滑片,该配重滑片上下可滑动地设置在牵拉座上并传动连接牵拉钩,配重滑片因自重向下滑动使牵拉钩做钩端向上的转动。
所述配重滑片上设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牵拉钩上设有凹槽或凸起,配重滑片与牵拉钩通过凸起与凹槽的嵌接实现传动连接。
若干所述牵拉钩呈矩阵布设于牵拉座上,牵拉座对应每一列牵拉钩位置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直槽,所述配重滑片上下可滑动地设置在直槽内,每一列的数个牵拉钩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直槽槽口所对应的位置上,并通过凸起与凹槽的嵌接与直槽内的配重滑片传动连接。
所述作用元件为一拉簧,该拉簧一端与牵拉钩连接,一端连接在牵拉座上,拉簧产生的拉力使牵拉钩做钩端向上的转动。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牵拉座上的限位面或抵触部以及设于牵拉钩上的抵触部或限位面,所述牵拉钩的钩端向上转动并在转动到最佳牵拉效果的高位时,通过抵触部抵触在限位面上使牵拉钩停止转动。
所述牵拉座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设有用以对所述牵拉耙运动导向的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可以为由上下设置的由两个圆柱销组成的导向件;也可以为导向槽,该导向槽或为垂直设置的直槽;或为由垂直设置的直槽和连通在直槽一端的斜槽组成的直斜组合槽;或为由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组合形成的复合槽,且上导向槽为直斜组合槽,下导向槽为垂直设置的直槽。
上述方案形成的本发明,其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方案中通过将牵拉钩可转动地设置在牵拉座上并通过重心偏置或设置作用于牵拉钩的作用元件,使牵拉钩的钩端始终保持对编织物较佳的牵拉姿态,并在牵拉钩相对编织物上移时通过牵拉钩的转动消解对编织物的向上带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牵拉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牵拉耙的A-A位置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牵拉钩在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产生钩端向上的转动,并转动止于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编织物对实施例1中的牵拉钩作用使牵拉钩产生向下转动而消解掉牵拉钩上移对编织物上推作用的示意图。
图5是牵拉耙通过两圆柱销沿导向槽向上移动,在上方的圆柱销由直槽运动到斜槽时,牵拉耙产生向脱开编织物一侧转动的示意图。
图6是牵拉耙通过两圆柱销沿导向槽向下移动,在上方的圆柱销由斜槽运动到直槽时,牵拉耙产生向靠近并勾住编织物一侧转动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牵拉耙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3的牵拉耙的三维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牵拉耙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牵拉耙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3中的牵拉钩在配重滑片作用下产生钩端向上的转动,而止于限位面的有效牵拉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的牵拉耙在上移时编织物使牵拉钩向下转动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中的牵拉钩在配重滑片作用下产生钩端向上的转动,而止于限位面的有效牵拉位置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4中的牵拉耙在上移时编织物使牵拉钩向下转动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5的牵拉耙,其上设有直槽的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5的牵拉耙,其上设有直斜槽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5的牵拉耙,其上设有由直槽和直斜槽组组合形成的复合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牵拉耙用于牵拉装置中,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牵拉耙做进一步更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本发明牵拉耙11包括牵拉座111和牵拉钩112,若干牵拉钩112可转动设置在牵拉座111上。本实施例的牵拉钩112为片状且为重心偏于转动中心一侧的设置,该牵拉钩在不受外力作用的自由状态下,会在自身偏心重力作用下使其钩端向上转动。
本实施例中若干牵拉钩112呈矩阵式排列地设于牵拉座111上,牵拉座111在对应于每一列牵拉钩112的位置设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直槽1111,每一牵拉钩112通过销轴1113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直槽1111中,钩部露在直槽外。
本发明为使牵拉钩能保持较佳的牵拉状态,也就是钩端能保持在勾住编织物的较佳高度位置而不会向上转过该位置,设置了限位结构。本实施例采用了设于牵拉座上处于牵拉钩后端的直槽1111的槽底面1112作为限位面和设于牵拉钩112的后端作为抵触部组成的限位结构,在牵拉钩112由自身偏心重力作用而产生钩端向上转动处于较佳的牵拉高度位置时,牵拉钩后端抵触于槽底面1112上,不能再向上转动,牵拉钩止于该高度位置上,参见图3。限位结构使牵拉钩在勾住编织物8及随编织物下移动时始终保持着最佳的牵拉姿态,实现对编织物有效下拉。当牵拉耙被推动向上移动时,上移的牵拉耙可能会带动编织物随之上移,但由于牵拉钩是可转动的,当牵拉耙与编织物8相互作用时,编织物8对牵拉钩的作用使其产生向下的转动,如图4,消解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上移牵拉耙可能对编织物的上推而产生的浮圈,保证横编织机的编织质量。
如图5、6,本发明牵拉耙11上的牵拉座1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以对所述牵拉耙运动导向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以为导向件或导向槽。本实施例的牵拉耙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由两个圆柱销114组成的导向件,该两个圆柱销114与对应牵拉装置中的对应于牵拉耙两侧的固定座14上的导向槽142宽度相适配,通过两个圆柱销114相对导向槽的运动,使牵拉耙11沿导向槽运动。
本发明牵拉耙是利用自重或再加上拉簧的拉力向下牵拉编织物的,为更好地放置拉簧,在牵拉座111的前侧设置了拉簧槽1114,拉簧槽1114中设有螺孔1115,用于旋接与拉簧连接的螺栓。
实施例2
如图7,本实施例牵拉耙11同样包括牵拉座111和牵拉钩112,但本实施例的牵拉钩112未采用重心偏置于转动中心一侧的设置,而是设置了与重心偏置相同作用效果的作用元件,一个偏心拉簧1116。
本实施例的牵拉座111与上述实施例1中牵拉座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上设置有数个垂直设置的直槽1111,但每一直槽1111中只转动连接一个牵拉钩112,偏心拉簧1116一端与牵拉钩112连接,一端连接在牵拉座的直槽1111中,拉簧产生的拉力使牵拉钩的钩端向上转动,在钩端转动到具有最佳牵拉效果的高位时,牵拉钩后端受到直槽1111槽底面1112的抵触而不能再转动,保持钩端在最有效牵拉状态的对应高位,实现对编织物的有效下拉。由此本实施例中的槽底面1112和牵拉钩112的后端形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限位结构。
本实施例牵拉耙11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8、9,本实施例的牵拉耙11同样包括由牵拉座111和牵拉钩112,并且还包括作用元件:配重滑片113,通过配重滑片的上下滑动传动牵拉钩转动,在配重滑片因自重而向下滑动时,使牵拉钩做钩端向上的转动。
配重滑片113设有一个矩形状的本体1131,并在本体1131一侧且对应于一列数个牵拉钩的对应数个高度位置分别设有凸起1132,牵拉钩112后端设有与凸起1132适配的凹槽1121,配重滑片与牵拉钩通过凸起与凹槽的嵌接实现可相对转动的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牵拉钩112呈矩阵式排列地转动设置在牵拉座111上,在牵拉座111对应于每一列牵拉钩位置设有直槽,如图10,该直槽1111包括相互连通的滑动槽111h和安装槽111a,牵拉钩112通过销轴1113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槽111a中,且钩部露在安装槽外,配重滑片113通过本体113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11h中,其上的凸起1132处于安装槽中且与牵拉钩112后端的凹槽1121嵌接。
为了对牵拉钩112钩端的最高转动位置进行限定,在配重滑片113向下滑动的路径上至少设置一个定位销,本实施例在牵拉座对应于配重滑片113的最上端凸起的上侧和最下端凸起的下侧分别设置上定位销119u和下定位销119d。在牵拉钩勾住编织物或勾住编织物休止在某一位置或随编织物下移时,配重滑片113向下滑动受到下定位销119d限位,因配重滑片113下滑而带动牵拉钩钩端向上转动受到限定,停止在有效的牵拉位置如图11,定位销119d和凸起的上侧面构成了本实施例限位结构的抵触部和限位面。而当牵拉耙被推动向上移动时,通过牵拉钩可转动的设置,使牵拉钩112与编织物8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变为牵拉钩112的向下转动,如图12,从而消解上移牵拉耙可能对编织物的上推作用,保证了横编织机的正常编织。
实施例4
如图13、14,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3,不同之处是将上述实施例3(图8、9)中的配重滑片113与牵拉钩112之间的凸起与凹槽的嵌接结构做相反的设计,将凸起1122设置在牵拉钩112的后端,将凹槽1133设置在配重滑片113上,并在配重滑片113上设置至少一个腰形孔1134,本实施例在沿配重滑片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两个腰形孔1134,且在对应于腰形孔的牵拉座上设置定位销119,定位销119限定配重滑片113上下移动范围,使牵拉钩112转动范围保持在有效的牵拉位置上。同样当牵拉耙被推抵向上移动时,通过牵拉钩向下转动,消解牵拉耙与编织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上移牵拉耙可能对编织物上推而产生浮圈的现象,保证横编织机的编织质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3,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牵拉耙的牵拉座111左右两侧的导向结构采用的是导向槽而非由两圆柱销组成的导向件,由两圆柱销组成的导向件143设置在牵拉装置对应于牵拉耙两侧的固定座14上。牵拉耙两侧的导向槽可以是单一的直槽115,该直槽沿牵拉耙长度方向设置,如图15。也可以是由垂直设置的直槽和连通在直槽上端的斜槽组成的直斜组合槽116,如图16。还可以是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直斜组合槽和直槽组合形成的复合槽,如图17。牵拉耙通过其上设置的导向槽相对牵拉装置上设置的两圆柱销143的相对运动,使其做设定方向的上下移动,当圆柱销沿直斜组合槽运动,并由直槽运动到斜槽或斜槽运动到直槽时牵拉耙会产生转动,使牵拉耙上的牵拉钩或脱开并远离编织物或靠近并勾住编织物,因此牵拉耙上的复合槽使牵拉耙完成设定动作所需的传动机构更为简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包括牵拉座和牵拉钩,若干牵拉钩可转动设置在牵拉座上,牵拉座与牵拉钩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通过牵拉钩重心偏置或设置作用于牵拉钩的作用元件,使牵拉钩在偏心重力或作用元件的作用下转动并止于限位结构,在牵拉钩相对编织物上移时通过牵拉钩的转动消解对编织物的向上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元件为一配重滑片,该配重滑片上下可滑动地设置在牵拉座上并传动连接牵拉钩,配重滑片因自重向下滑动使牵拉钩做钩端向上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滑片上设有凸起或凹槽,所述牵拉钩上设有凹槽或凸起,配重滑片与牵拉钩通过凸起与凹槽的嵌接实现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牵拉钩呈矩阵布设于牵拉座上,牵拉座对应每一列牵拉钩位置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直槽,所述配重滑片上下可滑动地设置在直槽内,每一列的数个牵拉钩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直槽槽口所对应的位置上,并通过凸起与凹槽的嵌接与直槽内的配重滑片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元件为一拉簧,该拉簧一端与牵拉钩连接,一端连接在牵拉座上,拉簧产生的拉力使牵拉钩做钩端向上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牵拉座上的限位面或抵触部以及设于牵拉钩上的抵触部或限位面,所述牵拉钩的钩端向上转动并在转动到最佳牵拉效果的高位时,通过抵触部抵触在限位面上使牵拉钩停止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座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设有用以对所述牵拉耙运动导向的导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由上下设置的两个圆柱销组成的导向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垂直设置的直槽;或为由垂直设置的直槽和连通在直槽一端的斜槽组成的直斜组合槽;或为沿高度方向上下设置的直斜组合槽和直槽组合形成的复合槽。
CN202011120222.9A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Active CN112663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222.9A CN112663219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222.9A CN112663219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3219A true CN112663219A (zh) 2021-04-16
CN112663219B CN112663219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40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0222.9A Active CN112663219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32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6876A (ja) * 2015-05-25 2016-12-2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引下げ装置
CN108642695A (zh) * 2018-07-04 2018-10-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的牵拉装置
CN11012997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
CN211036304U (zh) * 2019-10-31 2020-07-17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械牵拉装置中的抓爪
CN111676584A (zh) * 2019-12-10 2020-09-18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及其牵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6876A (ja) * 2015-05-25 2016-12-2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引下げ装置
CN108642695A (zh) * 2018-07-04 2018-10-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的牵拉装置
CN11012997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
CN211036304U (zh) * 2019-10-31 2020-07-17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械牵拉装置中的抓爪
CN111676584A (zh) * 2019-12-10 2020-09-18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的编织物牵拉装置及其牵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3219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4734B1 (ko) 횡편기에 있어서의 급사장치의 얀 피더
US5182997A (en) Tufting machine yarn feed roller assembly
KR101170352B1 (ko) 횡편기에 있어서의 급사장치의 얀 피더
EP0263392A2 (en) Tetraaxial woven fabrics and tetraaxial weaving machine thereof
KR100867140B1 (ko) 횡편기의 얀 피더
CN112663218B (zh) 一种横编织机用分段式牵拉装置及牵拉单元控制方法
CN112663219B (zh) 一种用于横编织机牵拉装置的牵拉耙
CN101775690B (zh) 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形成装置
AU2012364665A1 (en) Threader for overlock machine
CN113174691A (zh) 一种喂纱装置
CN113026191B (zh) 一种横编织机用牵拉机构
JPS6320933B2 (zh)
KR102195122B1 (ko) 재봉기
CN212533307U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翻针切换三角装置
CN113186636A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生克装置
CN111676582A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翻针切换三角装置
JP2008054994A (ja) 多頭ミシン
CN219099476U (zh) 一种全自动穿综机快速送纱机构
CN214782448U (zh) 一种喂纱装置
CN216998775U (zh) 一种织物分层牵拉耙
CN220619268U (zh) 一种改进的提花机电磁阀模组
CN109234904B (zh) 电脑横机的换色和导纱总成
CN214882106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生克装置
CN220685409U (zh) 一种带自跑纱嘴的横编织机
CN113062038B (zh) 一种针织机械的牵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