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1417B -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1417B
CN112661417B CN202011432572.9A CN202011432572A CN112661417B CN 112661417 B CN112661417 B CN 112661417B CN 202011432572 A CN202011432572 A CN 202011432572A CN 112661417 B CN112661417 B CN 112661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ngthening
glass
liquid
treatment
strength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2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1417A (zh
Inventor
丁雄风
王世军
陈磊
彭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25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1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1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1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1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1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该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采用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进行强化,得到的强化玻璃出现翘曲不良的情况明显减少,玻璃的良率明显提高。同时,采用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由此得到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应力性能。

Description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加工过程中,通过强化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玻璃的强度。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玻璃的使用性能,往往需要对玻璃的不同表面进行不同的加工以使玻璃的不同表面表现不同的性能,然后再进行强化。这样会导致在强化过程中,玻璃的不同表面的强化程度不一致,最终导致玻璃出现翘曲不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采用所述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能够有效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提高玻璃的良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玻璃强化液,所述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8%~93%、亚硝酸钾4%~8%以及亚硝酸钠3%~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强化方法,所述玻璃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所述第一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250min~35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所述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和/或硝酸钠熔融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3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所述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和/或硝酸钠熔融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12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三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将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亚硝酸钠按照质量百分数分别为86%~95%、4%~9%以及1%~5%进行配比,能够得到一种具有良好强化效果的玻璃强化液。在对玻璃的强化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表面分别经过不同处理的玻璃,采用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进行强化,得到的强化玻璃出现翘曲不良的情况明显减少,玻璃的良率明显提高。同时,采用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由此得到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应力性能。即采用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在改善玻璃翘曲不良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地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
本发明中的玻璃强化方法,通过上述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翘曲度测试的取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当两个元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时,同样可以认为该两个元件是“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强化液,该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原料进行选择,得到了以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亚硝酸钠为原料的玻璃强化液,并将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硝酸钠的质量百分数分别控制为86%~95%、4%~9%以及1%~5%。通过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亚硝酸钠在特定质量百分数下的配比,得到的玻璃强化液具有良好的强化性能,在对玻璃的强化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兼顾降低翘曲不良和保证应力性能的特点。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能够有效提高玻璃的良率,同时保证玻璃的应力性能。具体地,在对玻璃的强化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表面分别经过不同处理的玻璃(比如对玻璃进行单面抛光、两面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等等),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液进行强化,得到的强化玻璃出现翘曲不良的情况明显减少。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液有效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提高玻璃的良率。同时,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由此得到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应力性能。即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在改善玻璃翘曲不良的情况下,还能够很好地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液的原料仅为硝酸钾、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同样可以制得满足要求的玻璃强化液,以本示例中的玻璃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可以降低玻璃发生翘曲不良的风险,甚至使玻璃的翘曲不良完全消失,同时还能使玻璃兼顾良好的应力性能。具体的,本示例中的玻璃强化液的原料为硝酸钾、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以质量百分数计,本示例中的玻璃强化液的原料为: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8%~93%、亚硝酸钾4%~8%以及亚硝酸钠3%~5%。该方案中,适当降低亚硝酸钾的上限用量、提高亚硝酸钠的下限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强化液对玻璃翘曲不良的改善效果,进一步提高玻璃的良率。
更具体地,以质量百分数计,在某些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液的原料为:硝酸钾88%~93%、亚硝酸钾4%~8%以及亚硝酸钠3%~5%。仅以硝酸钾、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原料并按照质量百分数分别为硝酸钾88%~93%、亚硝酸钾4%~8%以及亚硝酸钠3%~5%的配比,同样可以制得满足要求的玻璃强化液,降低玻璃发生翘曲不良的风险,同时还能使玻璃兼顾良好的应力性能。
作为玻璃强化液的几个具体的配比,在其中一个配比中,玻璃强化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3%、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2%。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5%。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2%、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3%。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1%、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4%。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4%、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1%。
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1%、亚硝酸钾4%以及亚硝酸钠5%。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9%、亚硝酸钾6%以及亚硝酸钠5%。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8%、亚硝酸钾7%以及亚硝酸钠5%。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7%、亚硝酸钾8%以及亚硝酸钠5%。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5%。
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3%、亚硝酸钾4%以及亚硝酸钠3%。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1%、亚硝酸钾6%以及亚硝酸钠3%。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0%、亚硝酸钾7%以及亚硝酸钠3%。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9%、亚硝酸钾8%以及亚硝酸钠3%。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8%、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3%。
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2%、亚硝酸钾4%以及亚硝酸钠4%。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0%、亚硝酸钾6%以及亚硝酸钠4%。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9%、亚硝酸钾7%以及亚硝酸钠4%。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8%、亚硝酸钾8%以及亚硝酸钠4%。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7%、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4%。
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4%、亚硝酸钾4%以及亚硝酸钠2%。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2%、亚硝酸钾6%以及亚硝酸钠2%。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1%、亚硝酸钾7%以及亚硝酸钠2%。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0%、亚硝酸钾8%以及亚硝酸钠2%。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9%、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2%。
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5%、亚硝酸钾4%以及亚硝酸钠1%。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3%、亚硝酸钾6%以及亚硝酸钠1%。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2%、亚硝酸钾7%以及亚硝酸钠1%。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1%、亚硝酸钾8%以及亚硝酸钠1%。在另一具体的配比中,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90%、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1%。
可以理解的是,对玻璃强化液中的原料进行配比时,玻璃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在制备玻璃强化液中,硝酸钾、亚硝酸钾、亚硝酸钠可以在各自对应的质量百分数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选择,以使选择出来的质量百分数满足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
可以理解的是,对玻璃强化液中的原料进行配比时,当玻璃强化液的原料仅为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亚硝酸钠时,按质量百分数计,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在制备玻璃强化液中,硝酸钾、亚硝酸钾、亚硝酸钠可以在各自对应的质量百分数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选择,以使选择出来的质量百分数满足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并且硝酸钾、亚硝酸钾、亚硝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可以理解的是,玻璃强化液为熔融液。具体地,将各原料熔融得到玻璃强化液;或者,可以将各原料分别熔融之后再进行混合得到玻璃强化液;还可以将各原料混合之后再进行熔融得到玻璃强化液;还可以将部分原料混合熔融之后再加入剩余部分原料进行熔融得到玻璃强化液。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玻璃强化液尤其适用于不含锂元素的玻璃。即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强化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液,该用于强化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当将该强化液用于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时,可以减少玻璃正反两个面的应力差值,保障玻璃的翘曲度。
可以理解的是,用于强化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液可以选择上述任一实施例、任一示例或任一方案中的玻璃强化液。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强化方法,该玻璃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第一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方法,通过上述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方法为: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第一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仅通过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即能够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且兼顾良好的应力性能。
进一步地,玻璃强化方法为: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第一强化液的原料为: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仅通过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且第一强化液的原料仅为硝酸钾、亚硝酸钾以及亚硝酸钠,也能够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同时兼顾良好的应力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玻璃强化过程中,第一强化液的原料及其配比可以在上述玻璃强化液的配比进行任意选择。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强化液为熔融液。具体地,将各原料熔融得到第一强化液;或者,可以将各原料分别熔融之后再进行混合得到第一强化液;还可以将各原料混合之后再进行熔融得到第一强化液;还可以将部分原料混合熔融之后再加入剩余部分原料进行熔融得到第一强化液。
作为第一强化处理条件的选择,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250min~350min。比如,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或45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250min、260min、270min、280min、290min、300min、310min、320min、330min、340min或330min。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独立地在以上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内进行任意选择,并进行组合。优选地,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得到第二强化玻璃;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和/或硝酸钠熔融液。通过第一强化处理,达到一定的应力层深度,然后在通过第二强化处理,进一步提升玻璃表面压应力数值,在保障产品表面应力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由于表面应力存在差异而对翘曲造成的不利影响。优选地,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在第二强化液中加入硝酸钠能够取得较好的强化效果。但在实际强化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硝酸钠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二强化液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兼顾第二强化处理效果好和第二强化液的使用寿命长,优选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
具体地,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3min。比如,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或45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min、1.5min、2min、2.5min或3min。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独立地在以上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内进行任意选择,并进行组合。通过较长时间的第一强化处理和较短时间的第二强化处理,进一步提升玻璃表面压应力数值,在保障产品表面应力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由于表面应力存在差异而对翘曲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玻璃强化的生产效率。优选地,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
进一步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得到第三强化玻璃;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和/或硝酸钠熔融液。通过依次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以及第三强化处理,进一步降低玻璃出现翘曲缺陷的风险,提高玻璃的应力性能。优选地,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在第三强化液中加入硝酸钠能够取得较好的强化效果。但在实际强化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硝酸钠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三强化液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兼顾第三强化处理效果好和第三强化液的使用寿命长,优选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
具体地,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12min。比如,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或45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或12min。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可以独立地在以上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和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内进行任意选择,并进行组合。优选地,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
进一步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滴液冷却为将玻璃取出之后,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的冷却过程。具体地,滴液冷却过程中,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回第三强化液,避免第三强化液的浪费以及避免第三强化液对环境或后续工序造成污染。可以理解的是,滴液冷却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6min、7min、8min、9min或10min。优选地,滴液冷却的时间为8min。通过滴液冷却使第三强化玻璃冷却到相应的温度。
更进一步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滴液冷却之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20℃~30℃下冷却。将第三强化玻璃通过滴液冷却相应的时间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20℃~30℃下进一步冷却。优选地,将第三强化玻璃通过滴液冷却相应的时间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25℃下进一步冷却。具体地,将第三强化玻璃通过滴液冷却相应的时间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滴液冷却为将玻璃取出之后,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的冷却过程。具体地,滴液冷却过程中,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回第二强化液,避免第二强化液的浪费以及避免第二强化液对环境或后续工序造成污染。比如,可以避免在第三强化处理过程中,第二强化液滴落对第三强化液造成污染。可以理解的是,滴液冷却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6min、7min、8min、9min或10min。优选地,滴液冷却的时间为8min。通过滴液冷却使第二强化玻璃冷却到相应的温度。
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滴液冷却为将玻璃取出之后,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的冷却过程。具体地,滴液冷却过程中,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回第一强化液,避免第一强化液的浪费以及避免第一强化液对环境或后续工序造成污染。比如,可以避免在第二强化处理过程中,第一强化液滴落对第二强化液造成污染。可以理解的是,滴液冷却的时间可以是但不限定为6min、7min、8min、9min或10min。优选地,滴液冷却的时间为8min。通过滴液冷却使第一强化玻璃冷却到相应的温度。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玻璃强化方法尤其适用于不含锂元素的玻璃。即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方法,该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第一强化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强化方法,通过上述强化液对玻璃进行强化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玻璃的翘曲不良、兼顾玻璃的应力性能,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可以理解的是,不含锂玻璃的强化方法可以选择上述任一实施例、任一示例或任一方案中的玻璃强化方法。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实施例1~4、对比例1~21中待强化玻璃为同一批次的康宁GG3单面抛光2.5D玻璃,该玻璃为不含锂玻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
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S04: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滴落回第三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3%、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2%形成的熔融液。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86%、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89%、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2%形成的熔融液。
对比例1~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对比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强化液的原料配比不同。
实施例1~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7中第一强化液的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硝酸钾 亚硝酸钾 亚硝酸钠 硝酸钠
实施例1 90% 5% 5% 0
实施例2 93% 5% 2% 0
实施例3 86% 9% 5% 0
实施例4 89% 9% 2% 0
对比例1 100% 0 0 0
对比例2 97% 0 0 3%
对比例3 90% 10% 0 0
对比例4 90% 0 10% 0
对比例5 95% 0% 5% 0
对比例6 82% 10% 8% 0
对比例7 89% 3% 8% 0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强化液中亚硝酸钠替换成亚硝酸锂。对比例8中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锂5%形成的熔融液。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强化液中亚硝酸钾替换成亚硝酸锂。对比例9中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0%、亚硝酸锂5%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强化液中硝酸钾替换成硝酸锂。对比例10中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锂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强化液中硝酸钾替换成硝酸钠。对比例11中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钠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二强化液替换成硝酸钠熔融液。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三强化液替换成硝酸钠熔融液。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再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对比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1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再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对比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16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6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4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再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对比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17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4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18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8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S04: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滴落回第三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19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滴落回第三强化液;然后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S04: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20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0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S04: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滴落回第三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21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化方法为:
S01: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S02:将第一强化玻璃自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一强化玻璃上的第二强化液滴落回第二强化液;然后将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S03:将第二强化玻璃自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二强化玻璃上的第三强化液滴落回第三强化液;然后将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S04:将第三强化玻璃自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8min,使第三强化玻璃上的第一强化液滴落回第一强化液;然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常温空气下进一步冷却。冷却之后得到本实施例中的强化玻璃。
对比例22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2的不同之处在于:待强化玻璃为康宁GG5玻璃,该玻璃为含锂玻璃。
测试例。
在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2中的强化方法对待强化玻璃进行强化时。每个实施例或对比例中对应加工3组玻璃,每组玻璃20片。即每个实施例或对比例中分别对60片玻璃进行强化,得到60片强化玻璃。然后分别测量60片强化玻璃的表面应力、翘曲度以及强化方法中强化液的使用寿命。
表面应力采用FSM-6000LE测试,折射率1.50,光弹系数31.9,玻璃厚度0.6mm。
翘曲度采用采用翘曲测量仪(大理石平台)测量,测量过程中平面朝上,取点方式为9点测试。翘曲度测试的取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A1、A2、A3、A4、A5、A6、A7、A8、A9分别表示取点的位置。视窗区内缩2mm(即外缘的取点位置距离玻璃视窗2mm,比如图1中A1、A2、A3的连线距离视窗上边缘的距离为2mm)。翘曲度测量值=Max(A1:A9)-Min(A1:A9)。每片玻璃得到其翘曲度,然后取60片玻璃的翘曲度平均值作为每个实施例或对比例的翘曲度测试结果。
翘曲良率为各实施例或对比例中翘曲度不超过0.15的玻璃数量的百分比。
强化液的使用寿命根据钢化后玻璃表面应力(850±100Mpa为表面应力合格)决定,采用新配置的强化液加工时,强化玻璃的表面应力较高。随着生产的进行,强化玻璃的表面应力逐渐降低。当强化玻璃的应力降低至下限值770MPa时,认为强化液的寿命终止,需要更换新的强化液来生产以保证强化玻璃的表面应力。在此过程中,将表面应力合格的强化玻璃的数量用来表征强化液的寿命。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应力不合格时,不必要再进行翘曲度的测试。因此,在表2中当应力不合格时,对应的翘曲度和翘曲良率为空。
表2
Figure BDA0002827080750000211
Figure BDA0002827080750000221
由表2可知,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4中得到的强化玻璃在翘曲良率、翘曲度平均值、应力是否合格以及两面应力差值方面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并且钢化盐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不含锂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强化玻璃在第一强化液中进行第一强化处理,得到第一强化玻璃;
将所述第一强化玻璃在第二强化液中进行第二强化处理,得到第二强化玻璃;
将所述第二强化玻璃在第三强化液中进行第三强化处理,得到第三强化玻璃;
所述第一强化液为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硝酸钾86%~95%、亚硝酸钾4%~9%以及亚硝酸钠1%~5%,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250min~350min;
所述第二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3min;
所述第三强化液为硝酸钾熔融液,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00℃~450℃,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12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0%、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93%、亚硝酸钾5%以及亚硝酸钠2%形成的熔融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86%、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5%形成的熔融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液为硝酸钾89%、亚硝酸钾9%以及亚硝酸钠2%形成的熔融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所述第一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00min,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所述第二强化处理的时间为1min,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温度为420℃、所述第三强化处理的时间为3min。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三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三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二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二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强化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强化玻璃自所述第一强化液中取出,滴液冷却6min~10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滴液冷却之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20℃~30℃下冷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三强化玻璃在25℃下冷却。
CN202011432572.9A 2020-12-10 2020-12-10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Active CN112661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2572.9A CN112661417B (zh) 2020-12-10 2020-12-10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2572.9A CN112661417B (zh) 2020-12-10 2020-12-10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1417A CN112661417A (zh) 2021-04-16
CN112661417B true CN112661417B (zh) 2022-03-18

Family

ID=7540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2572.9A Active CN112661417B (zh) 2020-12-10 2020-12-10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14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8634C (zh) * 2005-11-07 2010-0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玻璃进行强化的组合物及强化方法
MY149899A (en) * 2006-09-29 2013-10-31 Hoya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substrate for magnetic dis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gnetic disk
CN206635230U (zh) * 2017-02-24 2017-11-14 夏献民 双槽化学玻璃钢化炉
CN207243742U (zh) * 2017-06-27 2018-04-17 凯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吊篮及钢化吊篮系统
CN207552190U (zh) * 2017-09-27 2018-06-29 江西亚鸿电子材料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加工吊篮
US11358898B2 (en) * 2017-10-20 2022-06-14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improve ion exchange efficiency of glasses and glass ceramics
CN108516702B (zh) * 2018-05-23 2021-03-12 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玻璃化学强化中产生翘曲的方法及强化用治具
CN110372228A (zh) * 2019-08-01 2019-10-25 芜湖中义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玻璃制品表面强度的处理工艺
CN111204992A (zh) * 2020-02-17 2020-05-29 广东星星精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成型强化工艺
CN111606563A (zh) * 2020-06-10 2020-09-01 河南新正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摔钢化玻璃碗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7718A (zh) * 2020-07-24 2020-10-23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高透光、高强度抗菌玻璃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1417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823B (zh) 化学强化用玻璃、化学强化玻璃以及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TWI440630B (zh) 強化玻璃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91571B (zh) 用於顯示器裝置的玻璃板,用於顯示器裝置的平板玻璃及其製造方法
JP7367691B2 (ja) 強化ガラスおよび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EP3100985A1 (en) Crystallized glass and crystallized glass substrate
TWI658025B (zh) 一種玻璃用組合物和玻璃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CN113754290A (zh) 微晶玻璃、微晶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94653B (zh) 铝硅酸盐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190A (zh) 一种适用于一步法离子交换工艺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212979A1 (en) Glass and glass product
CN107663032B (zh) 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7824B (zh) 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068424A1 (zh) 铝硅酸盐玻璃、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盖板、背板及装置
CN109437555B (zh) 铝硅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94652A (zh) 铝硅酸盐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1417B (zh) 玻璃强化液以及玻璃强化方法
CN108585518B (zh)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移动终端的微晶玻璃下拉法制备工艺
CN114031293B (zh) 锂铝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强化锂铝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196B (zh) 一种具有抗划伤性能的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172429A1 (en) Chemically-enhanced anti-dazzle glass and glass for anti-dazzle treatment
CN109320066B (zh) 镧冕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学元件
CN113735463A (zh) 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化学强化玻璃的应力特性的管理方法
CN115072992A (zh) 适于化学强化的玻璃和化学强化玻璃
CN108863088A (zh) 一种以锂辉石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
EP3611140A1 (en) Aluminosilicate glass,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glas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