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3788A -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3788A
CN112653788A CN201910919112.XA CN201910919112A CN112653788A CN 112653788 A CN112653788 A CN 112653788A CN 201910919112 A CN201910919112 A CN 201910919112A CN 112653788 A CN112653788 A CN 112653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terface
screen
graphical
user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91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3788B (zh
Inventor
解瑾
修平
周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91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3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输入;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影像;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着应用程序的增长以及多样化,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对移动终端的显示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全面屏移动终端应运而生。全面屏是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移动终端设计的一种定义,是指移动终端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四个边框位置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全面屏移动终端对于用户的视觉体验有着显著提升。
对于具有前置摄像头的移动终端,采用全面屏设计时,如何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以及移动终端,用于针对具有前置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在采用全面屏显示时,以图形化标示来标识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提升用户视觉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输入;
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影像;
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耦接,被配置为:
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不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位于顶层图层,所述顶层图层不响应来自应用层的用户输入;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包括: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绘制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除所述顶层图层中的图形化标示以外的图层,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为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中心点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中心点重合,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轮廓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轮廓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为圆环,所述圆环显示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周围。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不相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包括: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背景色;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不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为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中心点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中心点重合,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轮廓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轮廓相匹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具有前置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当有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时,可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该界面中在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用以标识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从而可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当有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时,可进行截屏操作得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该截屏图像中在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从而避免因该图形化标示导致截图图像不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图1c分别示例性示出了全面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配置框图;
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系统框图;
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功能配置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全屏显示的流程示意图;
图7a、图7b分别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全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截屏流程示意图;
图9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Android系统下的用户界面显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概念进行说明。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对各个概念的说明,仅为了使本申请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并不表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手势”,是指用户通过一种手型的变化或手部运动等动作,用于表达预期想法、动作、目的或结果的用户行为。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硬件系统”,可以是指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机械、光、电、磁器件构成的具有计算、控制、存储、输入和输出功能的实体部件。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硬件系统通常也会被称为主板(motherboard)或芯片。
在一种常规的全面屏设计中,移动终端屏幕顶部预留一个窄边不作为屏幕显示区域,该预留的窄边用以容纳前置摄像头。麦克风等。图1a示例性示出了这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如图所示,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预留第一窄边11和第二窄边12,其中,前置摄像头13、麦克风14位于屏幕顶部的第一窄边11中,操作键15位于屏幕底部的第二窄边12中。
上述全面屏设计中,屏占比仍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在另一种常规的全面屏设计中,取消了移动终端屏幕底部的操作键,并且在屏幕顶部仅预留出前置摄像头、麦克风等位置所在的区域不被用在显示,而将其他区域全部用来作为屏幕显示区域。图1b示例性示出了这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如图所示,移动终端的屏幕顶部预留区域21,该预留的区域21中设置有前置摄像头、麦克风等,该区域21不用于进行屏幕显示,除此以外的其他区域都可作为屏幕显示区域。
上述全面屏设计虽然提高了屏占比,但屏幕顶部的预览区域201的存在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并且屏占比仍有提高空间,为此,在另一种全面屏设计中,进一步提高了屏占比。图1c示例性示出了该种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如图所示,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显示区域内,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区域除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以外(为清楚起见,图中用虚线框标识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几乎占据整个显示屏。
上述全面屏设计可获得较高的屏占比,但从用户视觉体验角度来看,前置摄像头位置没有被明显指示出来,且显示不美观。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以及用于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该移动终端具有前置摄像头,并支持全面屏显示,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显示区域内。本申请实施例可在进行全面屏显示时,通过图形化标示来指示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以提高用户视觉体验。进一步地,当用户进行截屏时,可隐藏全面屏显示的用户界面中对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进行指示的图形化标示,以避免因该图形化标示导致截图图像不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载操作系统,比如安卓(Android)系统,具有显示功能。举例来说,所述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
以移动终端为例,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200包括控制器210、通信器2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40、存储器290、显示器280。其中,显示器也可称为显示屏。
控制器210包括处理器212、RAM 213和ROM 214、通信接口以及通信总线。控制器210用于移动终端200的运行和操作,以及内部各部件之间通信协作以及外部和内部的数据处理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包括通信器230和输出接口中至少一者。
移动终端200中配置通信器230,通信器23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230可以包括WiFi模块231,蓝牙通信协议模块232,及红外通信协议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模块或近场通信协议模块(NFC 233)。
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40,其中,输入接口包括麦克风241、触摸板242、传感器243、按键244等输入接口中至少一者。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触摸、手势、按压等动作实现用户指令输入功能,输入接口通过将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指令信号。
存储器290,用于在控制器210的控制下存储驱动和控制该移动终端200的各种运行程序、数据和应用。存储器290,可以存储用户输入的各类控制信号指令。
供电电源,用于在控制器210的控制下为移动终端200各元件提供运行电力支持。可以电池及相关控制电路。
可选地,还可包括触摸屏(未在图中示出)。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
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200的硬件系统可以包括芯片,以及通过各类接口与该芯片相连接的模块。
该芯片可以包括通信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50、控制器210、存储器290、用户输入接口、显示器280、音频输出接口270、供电电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芯片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模块。
通信器23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230可以包括WiFi模块231,蓝牙通信协议模块232,及红外通信协议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模块或近场通信协议模块。
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30与外部控制设备或内容提供设备之间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连接。
外部装置接口250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子254。本申请不对外部装置接口的数量和类型进行限制。
控制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90上的各种软件控制程序(如操作系统和/或各种应用程序),来控制移动终端200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
如图3所示,控制器210包括只读存储器ROM21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4、图形处理器216、CPU处理器212。其中,RAM213和ROM214以及图形处理器216、CPU处理器212、通信接口218通过总线相连接。
ROM213,用于存储各种系统启动的指令。如在收到开机信号时,移动终端200电源开始启动,CPU处理器212运行ROM中系统启动指令,将存储在存储器290的操作系统拷贝至RAM214中,以开始运行启动操作系统。当操作系统启动完成后,CPU处理器212再将存储器290中各种应用程序拷贝至RAM214中,然后开始运行启动各种应用程序。
图形处理器216,用于产生各种图形对象,如:图标、操作菜单、以及用户输入指令显示图形等。包括运算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各种交互指令进行运算,根据显示属性显示各种对象。以及包括渲染器,产生基于运算器得到的各种对象,进行渲染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器280上。
CPU处理器212,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90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CPU处理器21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所述多个处理器中可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多个或一个子处理器。主处理器,用于在预加电模式中执行移动终端200一些操作,和/或在正常模式下显示画面的操作。多个或一个子处理器,用于执行在待机模式等状态下的一种操作。
控制器210可以控制移动终端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8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1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其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或图标。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例如: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用于选择UI对象的用户命令,可以是通过连接到移动终端200的各种输入装置(例如,触摸板等)输入命令或者与由用户说出语音相对应的语音命令。
存储器290,包括存储用于驱动和控制移动终端200的各种软件模块。如:存储器290中存储的各种软件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检测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浏览器模块和各种服务模块等。
其中,基础模块是用于移动终端200中各个硬件之间信号通信、并向上层模块发送处理和控制信号的底层软件模块。检测模块是用于从各种传感器或用户输入接口中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数模转换以及分析管理的管理模块。
例如:语音识别模块中包括语音解析模块和语音指令数据库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是用于控制显示器280进行显示图像内容的模块,可以用于播放多媒体图像内容和UI界面等信息。通信模块,是用于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控制和数据通信的模块。浏览器模块,是用于执行浏览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的模块。服务模块,是用于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各类应用程序在内的模块。
同时,存储器290还用于存储接收外部数据和用户数据、各种用户界面中各个项目的图像以及焦点对象的视觉效果图等。
用户输入接口,用于将用户的输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8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显示器280,用于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和图像以及菜单操控界面。显示器28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器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显示视频内容,可以来自通信器或外部设备接口输入的视频内容。显示器280,同时显示移动终端200中产生且用于控制移动终端200的用户操控界面UI。
以及,根据显示器280类型不同,还包括用于驱动显示的驱动组件。
音频处理器260-2,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及降噪、数模转换和放大处理等音频数据处理,得到可以在扬声器272中播放的音频信号。
音频输出接口270,用于在控制器210的控制下接收音频处理器260-2输出的音频信号,音频输出接口可包括扬声器272,或输出至外接设备的发生装置的外接音响输出端子274,如:外接音响端子或耳机输出端子等。
在其他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芯片组成。音频处理器260-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芯片组成。
以及,在其他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260-1和音频处理器260-2,可以为单独的芯片,也可以与控制器210一起集成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中。
供电电源可以包括安装于移动终端200内部的内置电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200的硬件系统架构,是以单硬件系统架构为例来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多个硬件系统的移动终端。
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架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以Android系统为例,移动终端200的操作系统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级,从底层到上层分别为平台层、业务支撑层和应用层。平台层主要为Linux内核以及各种硬件驱动;业务支撑层主要包括中间件,用于基于Linux内核和硬件驱动对上层业务进行支撑与维护,提供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运行的浏览器环境,显示设备启动后会启动浏览器进程,并通过图形引擎等渲染UI页面;UI位于应用层,负责业务功能的展现,通过浏览器支持的Web技术等进行图形的绘制以及功能的实现。
图5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功能配置示意图。
如图4所示,存储器290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内容和用户数据等,在控制器210的控制下执行驱动移动终端200的系统运行以及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存储器290可以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
存储器290,具体用于存储驱动移动终端200中控制器210的运行程序,以及存储移动终端200内置各种应用程序,以及用户从外部设备下载的各种应用程序、以及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以及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关的各种对象,用户数据信息,以及各种支持应用程序的内部数据。存储器290用于存储操作系统(OS)内核、中间件和应用等系统软件,以及存储输入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及其他用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90可以存储软件和/或程序,用于表示操作系统(OS)的软件程序包括,例如:内核、中间件、应用编程接口(API)和/或应用程序。示例性的,内核可控制或管理系统资源,或其它程序所实施的功能(如所述中间件、API或应用程序),以及内核可以提供接口,以允许中间件和API,或应用访问控制器,以实现控制或管理系统资源。
示例的,存储器290,包括操作系统2911、其他应用程序2912、界面布局管理模块2913、事件传输系统2914、浏览器模块等。控制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器290中各种软件程序,来执行诸如:图像控制功能、显示控制功能、音频控制功能、外部指令识别功能、通信控制功能、光信号接收功能、支持各种功能的软件操控平台、以及浏览器功能等各类功能。
举例来说,操作系统2911可包括可访问性模块2911-1、通信模块2911-2、用户界面模块2911-3、控制应用程序2911-4。事件传输系统2914可包括事件监听模块2914-1、事件识别模块2914-2。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仅是对本申请单硬件系统架构的一个示例性说明,并不表示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单硬件系统均可根据需要包含更多或更少的硬件或接口。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界面显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S601:接收用户输入,该用户输入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
其中,基于移动终端提供的人机交互方式,所述用户输入可采用多种人机交互方式实现。所述用户输入可以是手势输入,比如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手势,从而可以使得用户通过触摸屏提交的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指令。所述用户输入也可为语音输入,移动终端可通过语音识别获得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指令。
举例来说,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该用户输入可以是用户开机操作,也可以是用户开启某一应用的操作,或者是用户切换用户界面的操作。
其中,“第一用户界面”仅出于描述方便的目的,并不特指某一个或某些用户界面。比如,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主界面(也称桌面),还可以是用于进行系统设置的用户界面,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S602:响应于上述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支持全面屏显示,全面屏显示的一个示例可如图1c所示。由于移动终端的前面板(或屏幕)中内嵌有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通常位于屏幕的左上角或中间位置),为了在全屏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中指示出前置摄像头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为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中心点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中心点重合,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轮廓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轮廓相匹配。作为一个示例,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为圆环,所述圆环显示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周围。
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不相同,通过这种颜色反差,可以使得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更加醒目。
具体实施时,上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可使用亮蓝色。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图形化标示的具体颜色不作限制。
图7a示例性地示出了当显示移动终端的主界面(桌面)时,在该主界面上显示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前置摄像头701位于屏幕左上角,在该前置摄像头701所在区域的周围显示有浅色的圆环702,该圆环702的颜色与前置摄像头701所在区域的用户界面的暗色背景形成反差,从而可以使得用户明显看出前置摄像头所在的位置。
图7b示例性地示出了当显示移动终端的系统设置界面时,在该界面上显示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前置摄像头701位于屏幕左上角,在该前置摄像头701所在区域的周围显示有暗色的圆环703,该圆环703的颜色与前置摄像头701所在区域的用户界面的浅色背景形成反差,从而可以使得用户明显看出前置摄像头所在的位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上述图形化标示的同时,还可显示前置摄像头的图标,以指示被图形化标示所指示的区域内为前置摄像头。该图标可显示在前置摄像头的附近,比如显示在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下方。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后,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界面中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来确定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比如,若第一用户界面中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为深色,则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可设置为浅色;再比如,若第一用户界面中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为浅色,则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可设置为深色。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界面中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来灵活设置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预先设定。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后,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界面中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以及该图形化标示的颜色,确定是否显示该图形化标示。比如,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后,确定第一用户界面在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为全屏界面,所述全屏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为全屏界面,所述全屏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不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即,当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较为接近时,即使显示该图形化标示,则从用户视觉角度来看也不明显,因此可以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第一用户界面的显示;当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反差较大时,采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可以通过该图形化标示指示出前置摄像头所在的位置。
可选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规定在哪些用户界面中显示上述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在哪些用户界面中不显示上述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比如,对于背景色较深的用户界面(比如移动终端的桌面或负一屏等),可以不用显示上述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其中,在移动终端桌面的最左屏显示为负一屏。负一屏可为用户提供搜索、应用建议、快捷服务、情景智能等服务。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所述图形化标示显示于顶层的图层中。显示于该顶层图层中的图形化标示不会被下面图层中显示的内容所遮挡。该顶层图层可以不受操作系统的窗口管理模块的控制,从而可以不对上层(应用层)的用户输入事件进行响应,即对上层的用户输入事件传递不可见。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截屏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S801:接收用户输入,该用户输入用于对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
其中,基于移动终端提供的人机交互方式,所述用户输入可采用多种人机交互方式实现。所述用户输入可以是手势输入,比如用户通过触摸屏输入手势,从而使得用户可通过触摸屏提交的截屏操作的指令。所述用户输入也可为语音输入,移动终端可通过语音识别获得截屏操作的指令。
该实施例以当前用户界面为“第一用户界面”为例描述,“第一用户界面”仅出于描述方便的目的,并不特指某一个或某些用户界面。比如,可以是图6所示流程中的用户界面,也可以是其他用户界面。
S802:响应于上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可将所述图形化标示显示于顶层的图层中。相应地,在S802中,可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绘制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除所述顶层图层中的图形化标示以外的图层,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显示上述图形化标示的同时,还显示前置摄像头的图标,则在截屏时,该前置摄像头的图标也可不被显示在截屏得到的用户界面的图像中。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具有前置摄像头的移动终端,当有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时,可显示全屏的第一用户界面,该界面中在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用以标识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从而可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当有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时,可进行截屏操作得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该截屏图像中在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从而避免因该图形化标示导致截图图像不美观。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下面以搭载有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图9示例性示出了应用启动后显示该应用的用户界面的流程:
S901:窗口管理器启动。
S902:判断是否在当前需要显示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若是,则转入S903,否则转入S906。
其中,可预先设置配置信息,通过该配置信息指示哪些用户界面显示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哪些用户界面不用显示该图形化标示。可通过读取该配置信息判定当前需要显示的用户界面是否需要显示该图形化标识。
S903:在业务支撑层(Framework)中创建顶层图层(surface)。
S904:将该顶层图层(surface)添加到显示对象(display)的图层栈(layer栈)中。
S905:图形合成器(flinger)从图层栈(layer栈)中读取图层(surface),按照其xy坐标和z-order顺序进行渲染,由显示器显示渲染得到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中显示有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
S906:按照常规全屏方式显示当前需要显示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中不显示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图形化标示。
当接收到用于对当前全屏显示的用户界面(其中显示有用于指示前置摄像头位置的图形化标示)进行截屏的用户输入后,在截屏合成截屏图像时,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增加的顶层图层(surface)的标识(surface ID)从图层栈(layer栈)中删除,从而将覆盖在顶层的该图形化标识所在的图层去掉,使得截屏后的图像中不会显示该图形化标示,避免截屏图像显示不美观。
本申请另外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组合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输入;
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影像;
控制器,与所述显示屏耦接,被配置为:
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
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不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标示位于顶层图层,所述顶层图层不响应来自应用层的用户输入;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绘制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除所述顶层图层中的图形化标示以外的图层,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标示为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中心点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中心点重合,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轮廓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轮廓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为圆环,所述圆环显示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与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背景色不相同。
7.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图形化标示;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界面进行截屏操作的用户输入,截屏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截屏图像,所述截屏图像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未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用户输入,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的背景色;
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背景色与所述图形化标示的颜色之间的反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判定结果,全屏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中在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位置不显示所述图形化标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标示为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中心点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的中心点重合,所述边框形状的图形化标示的轮廓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轮廓相匹配。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19112.X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53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112.XA CN112653788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112.XA CN112653788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788A true CN112653788A (zh) 2021-04-13
CN112653788B CN112653788B (zh) 2022-05-13

Family

ID=7534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9112.XA Active CN112653788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37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8242A (zh) * 2021-11-11 2022-03-1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外接设备的内容的显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80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截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57505A (zh) * 2017-07-26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截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482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截图的方法、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80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截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57505A (zh) * 2017-07-26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截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482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截图的方法、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8242A (zh) * 2021-11-11 2022-03-1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外接设备的内容的显示方法
CN114168242B (zh) * 2021-11-11 2023-04-14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外接设备的内容的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788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9254B2 (en) Method for quickly invoking small window when video is displayed in full screen, graphic user interface, and terminal
US118686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164964B (zh) 内容分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02321B (zh)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003255B1 (ko) 다중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2207B (zh) 多任务管理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301670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locked stat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597000B (zh) 一种小窗口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6055610A (zh) 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240546B (zh) 一种分屏处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1367456A (zh) 通信终端及多窗口模式下的显示方法
EP3962049A1 (en) Content input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602381A (zh) 一种图标切换方法、显示gui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177722A1 (en) Keyboard display method, foldable screen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20200122945A (ko) 복수의 어플리케이션의 실행화면들을 표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865765A (zh) 终端及地图控制方法
KR10200540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2653788B (zh)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30569A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572519A (zh) 一种来电显示界面的拦截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112889020A (zh) 基于截屏的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4340A (zh) 一种终端设备和进度条显示方法
CN113810747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信号源设置界面交互方法
CN113760164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操作的响应方法
CN116048349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