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3784A -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3784A
CN112653784A CN202110026641.4A CN202110026641A CN112653784A CN 112653784 A CN112653784 A CN 112653784A CN 202110026641 A CN202110026641 A CN 202110026641A CN 112653784 A CN112653784 A CN 11265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hone number
identification code
user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66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i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i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i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Yi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66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3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53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providing data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40Spoof detection, e.g. liveness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应用于移动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信运营商将包含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通过实体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S2、移动设备通过无线联网模块接入无线网络;S3、用户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并将摄像头对准识别码,将识别码放置在拍摄界面中;S4、读取识别码并跳转到录入程序;S5、用户在录入程序的录入界面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进行验证;S6、在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将识别码所包含的手机号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手机号终端模块录入到当前移动设备中。本发明具有不需要插入SIM卡即可正常使用手机号的各种功能,例如接打电话、接发短信以及流量上网等操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卡又称移动电话号,由11位数字组成,是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数字移动电话机用户在“入网”时会得到一张手机卡,又称SIM卡。
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是GSM系统的移动用户所持有的IC卡,称为用户识别卡。GSM系统通过SIM卡来识别GSM用户。同一张SIM卡可在不同的手机上使用。GSM手机只有插入SIM卡后,才能入网使用。
SIM卡是GSM手机连接到GSM网络的钥匙,一旦SIM卡从手机拔出,除了紧急呼叫外,手机将无法享受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各种服务。SIM卡除了能作为钥匙外,还为用户提供很多方便。用户只需将SIM卡插入或嵌入任何一台GSM终端,即能实现通信。SIM卡还管理许多提供给用户业务的信息,可用来存储短信息,特别是那些当用户不开机或不在时接收的信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想要获取手机号必须在例如电话、平板等移动设备中插入SIM卡,如果没有SIM卡,移动设备无法读取手机号,相关的例如打电话、发短信和上网等功能都无法使用。所以目前需要一种不需要插入SIM卡就可以使用手机号进行打电话或者上网操作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应用于支持录入手机号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设置有无线联网模块和手机号终端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信运营商将用户申请的包含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通过实体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S2、所述移动设备开机并通过无线联网模块接入无线网络;
S3、用户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并将摄像头对准S1中发送来的识别码,将识别码放置在拍摄界面中;
S4、读取S1的识别码并跳转到录入程序;
S5、用户在S4所述的录入程序的录入界面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进行验证;
S6、在S4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将S1中的识别码所包含的手机号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手机号终端模块录入到当前移动设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讯运营商不使用传统的将SIM卡发送给用户,用户将SIM卡插入移动设备中来进行使用的方法。而是将手机号和录入程序制成识别码,将识别码通过邮寄或者电子邮箱发送给客户。用户将需要使用手机号的移动设备接入网络,然后通过摄像头拍摄识别码并读取识别码,读取成功识别码之后跳转到录入程序,录入程序会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验证无误的话,移动设备中的手机终端模块会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插入SIM卡即可正常使用手机号的各种功能,例如接打电话、接发短信以及流量上网等操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3的拍摄界面中央显示对准框,所述对准框用于指示用户将识别码放置到对准框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准框可以对用户的拍摄过程起到引导作用,目的在于让用户将识别码放置在对准框之中,提高识别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设备设置有闪光灯,所述S3对拍摄界面进行亮度识别,亮度过低自动开启移动设备的闪光灯,使得所述拍摄界面亮度提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因为亮度过低导致识别码无法被识别的情况,闪光灯可以提高识别码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进一步提高识别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3中摄像头对定位到的识别码进行自动对焦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不对焦,识别码会是模糊的画面,经过自动对焦可以保证识别码在拍摄界面形成清晰的图像,保证识别码可以被识别。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中的识别码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的优点在于,数据容量大并且易于识别,同时技术成熟,这样可以让识别码的识别效果更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5的身份信息验证过程为打开移动设备前置摄像头,进行动态面部识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态面部识别可以增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避免有不法分子用照片来蒙混过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态面部识别包括要求用户进行眨眼或摇头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眨眼或者摇头这些动作,很容易就可以实现,同时这些动作也是很难通过破解来造假,进一步保证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号码申请模块,所述号码申请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手机号申请操作并生成含有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
无线联网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将移动设备接入无线网络;
拍摄识别模块,所述拍摄识别模块用于对号码申请模块生成的识别码进行识别并跳转到录入程序;
号码录入模块,所述号码录入模块用于对用户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录入登记;
身份验证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号码录入模块,所述号码录入模块用于将用户申请的手机号在通信运营商一端进行录入登记操作;
手机号终端模块,所述手机号终端模块用于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中进行使用;
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已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存储与管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信运营商一端设置有号码申请模块、号码录入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可以对手机号申请以及录入的整个过程进行高效快捷的管理。移动设备的一端设置有无线联网模块、拍摄识别模块和手机号终端模块,移动设备在手机号的录入过程中一直保持与通信运营商的连接,避免多余的繁琐环节。整个系统可以高效的进行手机号录入过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手机号终端模块包括将停止使用的手机号进行移除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停止使用手机号后,可以将手机号从移动设备中移除,从而可以使用新的手机号,避免移动设备中手机号混乱。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改变了传统的需要在移动设备中插入SIM卡才能使用手机号的情况,只需要通过移动设备拍摄识别码就可以完成手机号的录入过程,并正常使用手机号的拨打电话、接发短信以及使用流量上网等功能,更加方便快捷;
2.SIM卡随着使用会老化损坏,导致信号不好,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SIM卡,使用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移动设备的拍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的整体架构图。
图中,1、拍摄界面;2、对准框;3、闪光灯控制按键;4、识别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支持录入手机号的移动设备,这种移动设备需要设置有无线联网模块和手机号录入模块。通过该方法不需要插入SIM卡就可以使用手机号进行打电话、发短信以及上网等操作。
参照图1,为适用于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需要用户先通过向通信运营商进行手机号申请,然后由通信运营商将申请的手机号和手机号的录入程序一起生成识别码4下发给用户。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识别码4的识别,然后通过录入程序进行手机号录入。这样通信运营商和用户之间连接到一起,手机号的申请和录入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下面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基于图1的系统架构,参照图2的整体流程图,整个流程包括:
S1、通信运营商将用户申请的包含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4通过实体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S2、所述移动设备开机并通过无线联网模块接入无线网络;
S3、用户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界面1,并将摄像头对准S1中发送来的识别码4,将识别码4放置在拍摄界面1中央;
S4、读取S1的识别码4并跳转到录入程序;
S5、用户在S4所述的录入程序的录入界面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进行验证;
S6、在S4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将S1中的识别码4所包含的手机号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手机号终端模块录入到当前移动设备中。
对于S1,其具体步骤是用户先进入通信运营商的手机号申请页面,该手机号申请页面可以是手机客户端页面或者网页。用户通过填写身份信息进行实名登记,然后通过在线选号进行号码的选择。选号完成后通信运营商会将包含用户申请的手机号和手机号的录入程序通过打印出来进行实体邮寄或者通过用户预留的电子邮箱地址发送邮件等形式,将识别码4送达给用户。
对于S1中提到的录入程序,录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网址、微信小程序和移动设备APP等形式,只要可以进行手机号和身份信息的填写即可。
对于S1中提到的识别码4,识别码4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或条形码,只要是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即可,本发明中使用的是二维码作为识别码4。
对于S2,其具体步骤是用户将需要录入手机号的移动设备开机,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无线联网模块将移动设备接入无线网络,以便于后续的联网激活并录入手机号。
对于S2中提到的无线联网模块,该无线联网模块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一、无线联网模块可以通过连接无线热点的方式进行联网,又称WiFi,该无线热点可以是路由器发射的无线热点,也可以是通讯运营商开放的公共无线热点。
二是无线联网模块可以自己临时连接蜂窝网络进行联网,并在手机号录入完成后断开连接。
对于S3,其具体步骤是用户通过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界面1,打开拍摄界面1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自带相机、通信运营商的手机客户端、微信的扫码功能或浏览器的扫码功能。得到摄像头的拍摄界面1之后,将摄像头对准识别码4,确保识别码4可以放置在拍摄界面1中。
对于S3中提到的拍摄界面1,拍摄界面1的中央显示一个对准框2,对准框2为方形,对准框2的作用是提示用户将识别码4放置到对准框2中,此时可以保证识别码4的清晰度,从而让识别码4能够被识别。
对于S3中提到的拍摄界面1,进行拍摄的移动设备设置有闪光灯,在拍摄过程中移动设备会对外部环境的亮度进行判断,若是亮度过低会自动开启移动设备的闪光灯,从而将拍摄界面1的亮度提高,提高识别码4的识别率。移动设备对外部环境亮度的判断方式一种可以是通过在移动设别上设置亮度感应器。第二种可以是通过将识别码4的颜色与外部环境的颜色进行区别,若是颜色过于相近就打开闪光灯。
对于S3中提到的开启闪光灯的过程,如果亮度没有低到自动开启闪光灯的程度,但是用户自己感觉周围环境亮度不够,可以自主通过拍摄界面1的闪光灯控制按键3来主动开启闪光灯,强制提高亮度。
对于S3的整个拍摄过程,当识别码4放置到拍摄界面1中之后,移动设备的摄像头会对拍摄界面1中定位,定位到识别码4后,会对识别码4自动进行对焦处理,从而让识别码4形成清晰的图像,进一步提高识别率。
对于S4,其具体步骤是识别到识别码4后,自动跳转到识别码4中包含的录入程序,准备进入手机号的录入过程。
对于S5,其具体步骤是跳转到录入程序后,根据录入界面的要求填写申请手机号时使用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和居住地址。当用户填好身份信息后,录入程序会对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对于S5提到的身份信息验证,其验证方式是打开移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用户的动态面部识别。动态面部识别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用户进行眨眼或摇头动作,也可以要求用户说出一段指定的文字或数字。
对于S6,其具体步骤是当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成功之后,会自动将识别码4中包含的手机号读取到移动设备中的手机号终端模块,手机号终端模块会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当中,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手机号的功能,例如接打电话、发送短信以及通过流量上网等。
基于上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参照图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系统,这种系统应用于移动设备,整个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号码申请模块,号码申请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手机号申请操作并生成含有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4;
无线联网模块,无线模块用于将移动设备接入无线网络;
拍摄识别模块,拍摄识别模块用于对号码申请模块生成的识别码4进行识别并跳转到识别码4中对应的手机号录入网址;
身份验证模块,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号码录入模块,号码录入模块用于将用户申请的手机号在通信运营商一端进行录入登记操作;
手机号终端模块,手机号终端模块用于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中进行使用;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已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存储与管理。
参照图4,以上这些系统模块中,号码申请模块、号码录入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设置在通信运营商的一端。
无线联网模块、拍摄识别模块和手机号终端模块设置在移动设备的一端。
参照图4,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是用户通过通信运营商短端的号码申请模块进行手机号码的申请。
参照图4,然后通过移动设备端的无线联网模块将移动设备联网。
参照图4,之后通过移动设备端的拍摄识别模块对识别码4进行拍摄与识别过程。
参照图4,之后通过通信运营商端的号码录入模块将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录入操作,录入操作的过程中包括身份信息的填入。
参照图4,填入的身份信息通过通信运营商端的身份验证模块进行验证。
参照图4,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手机号激活成功,成功激活的手机号一方面经过通信运营商端的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与管理,便于日后的手机号管理以及注销等操作。
参照图4,激活成功的手机号另一方面通过移动设备端的手机号终端模块录入到移动设备中,从而让移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手机号进行相关操作。
参照图4,同时手机号终端模块不光可以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中,在日后手机号不想使用了需要注销的时候,手机号终端模块同样可以将停止使用的手机号从移动设备中进行移除处理。手机号终端模块在对手机号进行移除的同时会发送指令到通信运营商端的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也会将不使用的手机号从其中移除,避免大量停止使用的手机号占据无用的空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应用于支持录入手机号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设置有无线联网模块和手机号终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信运营商将用户申请的包含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通过实体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用户;
S2、所述移动设备开机并通过无线联网模块接入无线网络;
S3、用户打开移动设备的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并将摄像头对准S1中发送来的识别码,将识别码放置在拍摄界面中;
S4、读取S1的识别码并跳转到录入程序;
S5、用户在S4所述的录入程序的录入界面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进行验证;
S6、在S4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后,将S1中的识别码所包含的手机号通过移动设备中的手机号终端模块录入到当前移动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拍摄界面中央显示对准框,所述对准框用于指示用户将识别码放置到对准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设置有闪光灯,所述S3对拍摄界面进行亮度识别,亮度过低自动开启移动设备的闪光灯,使得所述拍摄界面亮度提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摄像头对定位到的识别码进行自动对焦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识别码包括二维码或条形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身份信息验证过程为打开移动设备前置摄像头,进行动态面部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面部识别包括要求用户进行眨眼或摇头动作。
8.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号码申请模块,所述号码申请模块用于处理用户的手机号申请操作并生成含有手机号和录入程序的识别码;
无线联网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将移动设备接入无线网络;
拍摄识别模块,所述拍摄识别模块用于对号码申请模块生成的识别码进行识别并跳转到录入程序;
号码录入模块,所述号码录入模块用于对用户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录入登记;
身份验证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号码录入模块,所述号码录入模块用于将用户申请的手机号在通信运营商一端进行录入登记操作;
手机号终端模块,所述手机号终端模块用于将手机号录入到移动设备中进行使用;
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已申请的手机号进行存储与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号终端模块包括将停止使用的手机号进行移除处理。
CN202110026641.4A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2653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6641.4A CN112653784A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6641.4A CN112653784A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3784A true CN112653784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6641.4A Pending CN112653784A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37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1431A (zh) * 2021-08-04 2021-11-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增强显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481A (zh) * 2014-08-05 2015-04-08 深圳市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CN104980917A (zh) * 2015-05-07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卡移动终端的方法、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05188046A (zh) * 2015-09-08 2015-12-23 汪吉健 无sim卡手机、无sim卡手机的网络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8495297A (zh) * 2018-02-28 2018-09-04 杨香 一种无卡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413636A (zh) * 2018-11-15 2019-03-01 安徽信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sim卡业务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481A (zh) * 2014-08-05 2015-04-08 深圳市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CN104980917A (zh) * 2015-05-07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卡移动终端的方法、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05188046A (zh) * 2015-09-08 2015-12-23 汪吉健 无sim卡手机、无sim卡手机的网络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8495297A (zh) * 2018-02-28 2018-09-04 杨香 一种无卡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413636A (zh) * 2018-11-15 2019-03-01 安徽信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sim卡业务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1431A (zh) * 2021-08-04 2021-11-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增强显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5088B1 (ko) 이동 전화상의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배경 이미지의 자동적선택
KR101504855B1 (ko) 단말에 포함된 uicc에 포함된 데이터를 보안 서버 상에 내보내기 위한 방법
KR101214178B1 (ko) 모바일 핸드셋들을 위한 가상 sim 카드
CN1090892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免密登录的方法及系统
JP2003110789A (ja) 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665246A1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FR2775550A1 (fr) Station mobile pour l'execution de programmes de jeu
EP0996302A1 (fr) Procédé de mise à jour à distance du logiciel d'un terminal radiotelephonique
CN101292251A (zh) 信息终端,以及用于限制可执行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CN108510274A (zh) 一种可视觉识别图像及二维码结合验证的方法、装置
CN108241999A (zh) 一种发票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705164B1 (ko) 휴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사용자 등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529975A (zh) 用于匿名呼叫建立的方法与装置
AU4881699A (en) Microchip card for accessing a remote application,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the remote application by mean of the microchip card
KR20080036446A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하여 인증 정보를 전송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12653784A (zh)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8495297A (zh) 一种无卡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040397A (zh) 通话身份认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27318B1 (ko) 데이터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전화망의 발신자 인증 요청 방법
WO2020152840A1 (ja) 証明書認定システム、証明書認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060302A (ko) 발신자 처리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휴대폰과 프로그램 기록매체
US10996999B2 (en) Personal on-line recording management system by using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336946B (zh) 一种基于usim调用终端图像输入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90913A (zh) 浏览器支付登录页面自动填充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JP2019129452A (ja) サーバ装置、受付システム、受付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