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6481A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6481A
CN104506481A CN201410382612.1A CN201410382612A CN104506481A CN 104506481 A CN104506481 A CN 104506481A CN 201410382612 A CN201410382612 A CN 201410382612A CN 104506481 A CN104506481 A CN 104506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car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s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26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ORTUNE SH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ORTUNE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ORTUNE S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ORTUNE S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26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064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6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包括步骤:S1:通信服务器生成携带SIM卡信息的SIM二维码;S2: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读取SIM二维码,将该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存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该方法将实体SIM卡虚拟化,使得移动终端省去SIM卡槽,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移动终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对于移动终端样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砖头式的移动终端销声匿迹,便是厚度稍厚、重量稍重的移动终端也越发不受待见,而与此同时,SIM卡槽所占据的空间给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带来了困难,如何在保证移动终端通信功能的同时,实现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制造商无可回避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的虚拟SIM卡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包括步骤:
S1:通信服务器生成携带SIM卡信息的SIM二维码;
S2: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读取SIM二维码,将该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存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将该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在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该SIM卡信息注册前未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扫入携带该SIN卡信息的SIM二维码,再行录入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激活;而先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再录入身份信息,可以避免重号,同时可以在该SIM卡信息已被注册情况下,减少录入身份信息的操作,给用户以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录入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该SIM卡信息注册前未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扫入携带该SIN卡信息的SIM二维码,再行录入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激活;而先行录入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可以避免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难以登陆通信服务器进行录入身份信息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的情况;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已被注册后,再行注册激活可以避免重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过程:
S1-1: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
S1-2:所述计算机将基于SIM卡信息生成的SIM二维码显示在该计算机的显示模块中;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与所述通信服务器连接,激活该SIM卡信息。用户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然后通信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并通过SIM二维码的方式扫到移动终端中,然后移动终端连接通信服务器,激活该SIM卡信息,将该SIM卡信息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该SIM卡信息难以被他人盗用,增强安全性;而设置预设时间是为了防止,该注册的SIM卡长期未激活造成号码资源被占用,以及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利用该SIM卡信息进行不法行为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过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身份信息,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若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吻合,则通过认证,该SIM卡信息激活成功;否则,认证失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身份信息,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可以保证扫入该SIM卡信息的移动终端为注册时的用户所有,避免他人盗用,增强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包括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使得SIN卡信息具备实现通信功能的基础,而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处于未激活的状态,则可以避免该SIM卡信息被滥用,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进一步的,所述的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保证信息发送的安全性,如此即便该SIM卡信息不小心被截取,那么由于没有相应的解密协议而无法解密,保证信息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该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避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更换时,不会对其中存储的SIM卡信息造成影响,使得该SIM卡信息不需要多次扫入存储即可长久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同时待机或切换待机,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完成多卡多待的功能,给予用户带来便利的通信体验的同时,避免了多卡多待必须设置多个SIM卡槽的麻烦,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录入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解密,判断该电话号码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电话号码信息未被注册,则注册激活所述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并设置登录密码;所述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所述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同时待机或切换待机。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并实现用户多卡多待的便利通信体验,节约成本的同时,将SIM卡信息存储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并在激活过程中加密传输,保证安全性;设置登录密码也可以增强安全性。
现如今,随着移动终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对于移动终端样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砖头式的移动终端销声匿迹,便是厚度稍厚、重量稍重的移动终端也越发不受待见,而与此同时,SIM卡槽所占据的空间给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带来了困难,如何在保证移动终端通信功能的同时,实现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制造商无可回避的难题;本发明由于将实体SIM卡转换成SIM卡信息存储在SIM二维码中,并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将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扫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中,代替实体SIM发挥其通信作用,如此使得移动终端在保证移动终端通信功能的同时,省去了SIM卡槽,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而且由于SIM卡信息是通过摄像头扫入的,因而办理SIM卡不需要特地跑到营业厅才能办理,减少了SIM办理在空间上的需求和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并且减少了通信服务商对于营业厅数量和营业厅工作人员的需求,节约了成本;另外,使用SIM卡信息代替实体SIM卡,耗电量变少,待机时长得到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的基本原理框图,该方法方包括步骤:
S1:通信服务器生成携带SIM卡信息的SIM二维码;
S2: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读取SIM二维码,将该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存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
现如今,随着移动终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对于移动终端样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砖头式的移动终端销声匿迹,便是厚度稍厚、重量稍重的移动终端也越发不受待见,而与此同时,SIM卡槽所占据的空间给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带来了困难,如何在保证移动终端通信功能的同时,实现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制造商无可回避的难题;本发明由于将实体SIM卡转换成SIM卡信息存储在SIM二维码中,并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将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扫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中,代替实体SIM发挥其通信作用,如此使得移动终端在保证移动终端通信功能的同时,省去了SIM卡槽,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而且由于SIM卡信息是通过摄像头扫入的,因而办理SIM卡不需要特地跑到营业厅才能办理,减少了SIM办理在空间上的需求和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并且减少了通信服务商对于营业厅数量和营业厅工作人员的需求,节约了成本;另外,使用SIM卡信息代替实体SIM卡,耗电量变少,待机时长得到增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所示结合图1可知,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将该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在通信服务器再行录入身份信息,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并设置登录密码。该SIM卡信息注册前未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扫入携带该SIN卡信息的SIM二维码,再行录入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激活;而先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再录入身份信息,可以避免重号,同时可以在该SIM卡信息已被注册情况下,减少录入身份信息的操作,给用户以便利;设置登录密码也可以增强安全性。
当然,如上所述的步骤S3还可以是:移动终端录入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中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并设置登录密码。该SIM卡信息注册前未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扫入携带该SIN卡信息的SIM二维码,再行录入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激活;而先行录入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可以避免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难以登陆通信服务器进行录入身份信息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的情况;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已被注册后,再行注册激活可以避免重号;设置登录密码也可以增强安全性。
如上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包括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使得SIN卡信息具备实现通信功能的基础,而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处于未激活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因该SIM卡信息被滥用,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上所述的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保证信息发送的安全性,如此即便该SIM卡信息不小心被截取,那么由于没有相应的解密协议而无法解密,保证信息安全。
如上所述的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该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避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更换时,不会对其中存储的SIM卡信息造成影响,使得该SIM卡信息不需要多次扫入存储即可长久的使用。
如上所述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同时待机或切换待机。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完成多卡多待的功能,给予用户带来便利的通信体验的同时,避免了多卡多待必须设置多个SIM卡槽的麻烦,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3所示结合图1所示可知,该步骤S1包括过程:
S1-1: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
S1-2:所述计算机将基于SIM卡信息生成的SIM二维码显示在该计算机的显示模块中;
而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与所述通信服务器连接,激活该SIM卡信息。用户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然后通信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并通过SIM二维码的方式扫到移动终端中,然后移动终端连接通信服务器,激活该SIM卡信息,将该SIM卡信息打上身份信息的标记,使得该SIM卡信息难以被他人盗用,增强安全性;而设置预设时间是为了防止,该注册的SIM卡长期未激活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如上所述的步骤S3包括过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身份信息,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若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吻合,则通过认证,该SIM卡信息激活成功,并设置登录密码;否则,认证失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身份信息,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可以保证扫入该SIM卡信息的移动终端为注册时的用户所有,避免他人盗用,增强安全性;设置登录密码也可以增强安全性。
当然如上所述的步骤S1-1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同时生成认证码;然后在步骤S3中: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认证码,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若输入的认证码和注册时生成的认证码吻合,则通过认证,该SIM卡信息激活成功,并设置登录密码;否则,认证失败。
当然,如上所述的步骤S1-1还可以是: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和用于认证激活该SIN卡信息的验证码;此时,步骤S3: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联网并输入该验证码,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若输入的验证码和注册时生成的验证码相匹配,则通过认证,该SIM卡信息激活成功,并设置登录密码;否则,认证失败,激活该SIM卡信息。
如上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SIM卡信息包括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使得SIN卡信息具备实现通信功能的基础,而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处于未激活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因该SIM卡信息被滥用,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上所述的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保证信息发送的安全性,如此即便该SIM卡信息不小心被截取,那么由于没有相应的解密协议而无法解密,保证信息安全。
如上所述的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该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避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更换时,不会对其中存储的SIM卡信息造成影响,使得该SIM卡信息不需要多次扫入存储即可长久的使用。
如上所述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同时待机或切换待机,使得移动终端能够完成多卡多待的功能,给予用户带来便利的通信体验的同时,避免了多卡多待必须设置多个SIM卡槽的麻烦,有利于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信服务器生成携带SIM卡信息的SIM二维码;
S2: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读取SIM二维码,将该SIM二维码中的SIM卡信息存入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将该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在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录入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发送到通信服务器,判断该SIM卡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SIM卡信息未被注册,则注册激活该SIM卡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过程:
S1-1:通过计算机访问通信服务器,录入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录入的身份信息生成SIM卡信息;
S1-2:所述计算机将基于SIM卡信息生成的SIM二维码显示在该计算机的显示模块中;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与所述通信服务器连接,激活该SIM卡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过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联网并输入身份信息,用于认证该SIM卡信息,若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注册时的身份信息吻合,则通过认证,该SIM卡信息激活成功;否则,认证失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
7.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后,再发送到所述通信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M卡信息包括未激活的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所述步骤S2后还包括步骤S3:移动终端录入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和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到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解密,判断该电话号码信息是否被注册,若该电话号码信息未被注册,则注册激活所述加密密钥和电话号码信息,并设置登录密码;所述存储模块设置在防篡改的集成电路中,所述存储模块可以存储至少两组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同时待机或切换待机。
CN201410382612.1A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Pending CN1045064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2612.1A CN104506481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2612.1A CN104506481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6481A true CN104506481A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4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2612.1A Pending CN104506481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648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5031A (zh) * 2015-04-27 2015-09-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163405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5764055A (zh) * 2016-03-31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卡匹配手机号码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WO2016169184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525989A (zh) * 2017-09-19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终端
CN112653784A (zh) * 2021-01-09 2021-04-13 烟台亿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346A (zh) * 2007-12-24 2010-12-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手持机的虚拟sim卡
CN102932531A (zh) * 2012-09-27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持客户识别模块卡待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85359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数据存储、删除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01094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iz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sim)
CN10391684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识别模块卡开通方法及虚拟客户识别模块卡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346A (zh) * 2007-12-24 2010-12-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手持机的虚拟sim卡
CN102932531A (zh) * 2012-09-27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持客户识别模块卡待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85359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数据存储、删除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01094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iz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sim)
CN10391684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识别模块卡开通方法及虚拟客户识别模块卡服务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9184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62517A (zh) * 2015-04-23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62517B (zh) * 2015-04-23 202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55031A (zh) * 2015-04-27 2015-09-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163405A (zh) * 2015-07-31 2015-1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5764055A (zh) * 2016-03-31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卡匹配手机号码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9525989A (zh) * 2017-09-19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终端
CN112653784A (zh) * 2021-01-09 2021-04-13 烟台亿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录入与使用手机号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6481A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认证方法
CN103295304B (zh) 基于手机3g网络的小区智能门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14909B (zh) 网络应用用户身份验证系统、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6789841B (zh) 业务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5306211B (zh) 一种客户端软件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1102194B (zh) 一种otp设备及利用该设备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1163014A (zh) 一种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和方法
CN102546601A (zh) 云计算终端接入虚拟机的辅助装置
CN108702296A (zh) 蜂窝设备认证
CN105376059B (zh) 基于电子钥匙进行应用签名的方法和系统
TWI632798B (zh) 伺服器、行動終端機、網路實名認證系統及方法
CN208092659U (zh)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
WO201516212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between an industrial programmable device and a portable programmable device
CN101399659B (zh) 用户识别模块与终端之间的密钥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3096316A (zh) 对用户识别卡进行认证的终端、网络侧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3236926A (zh) 基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03139179A (zh) 多通道主动式网络身份验证系统及网络身份验证装置
CN103401686A (zh) 一种用户互联网身份认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5790945A (zh) 一种实现用户唯一身份认证的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06509B (zh) 一种基于多功能安全认证终端的认证方法
CN102546168A (zh) 用于身份认证的通讯装置
CN103685676B (zh) 蓝牙子机、分体式移动终端及蓝牙子机的信息处理方法
US2015015617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use thereof
CN100429957C (zh) 电信智能卡与终端的认证方法
CN109510711A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