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0896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0896A
CN112650896A CN201910969252.8A CN201910969252A CN112650896A CN 112650896 A CN112650896 A CN 112650896A CN 201910969252 A CN201910969252 A CN 201910969252A CN 112650896 A CN112650896 A CN 112650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screen
target
pictures
disp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92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92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0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0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0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根据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在屏幕上展示第二画面,从而实现了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的按需展示。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都存在着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需求,需要将相关数据直观地展示给相关人员。
比如,在诸如车站、机场、企业等场所,可以通过数据大屏将相关数据展示给公众。其中,数据大屏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展示方式,被诸如监控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等场所广泛使用。通过数据大屏可以展示各种图像、表格等数据内容。
在现有的数据展示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预先将数据展示相关参数配置好,以便数据大屏等显示系统按照技术人员的配置参数来展示对应的数据。比如,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预先在显示系统中配置好什么时间需要展示什么区域的视频画面,从而,显示系统根据技术人员的配置在相应的时间进行相对应区域的视频画面的展示。这种基于技术人员固定配置好的参数进行数据展示的方式,缺乏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了按用户需求而灵活地展示场景的三维画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所述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
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所述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某场景内发生某个驱动事件时,会触发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适应性地发生改变。具体来说,对某场景(如某城市、某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得到该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假设当前屏幕上展示的是三维画面中的第一画面,该第一画面比如可以是该场景中某位置(称为当前位置)处的画面。当某个驱动事件发生时,在该三维画面中确定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进而,基于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获取移动路径以及视角范围,以便在该三维画面中基于该移动路径以及视角范围进行第二画面的截取,将获取到的第二画面进行展示,从而实现了根据需求自动地截取三维画面进行展示的数据展示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画面截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镜头移动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与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102、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
103、根据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104、在屏幕上展示第二画面。
上述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简单来说就是,确定需要展示场景中什么位置的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场景可以理解为是某个空间范围,比如为某个城市、某个建筑、某个地理区域,等等。可以对该场景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得到该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
以城市场景为例,在某个城市中会包括若干道路、建筑物、树木、交通信号灯等等物体,对包含这些物体的城市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得到该城市的三维画面,其中,该三维画面中包含这些物体各自对应的三维模型。简单来说,用户通过该三维画面便可以看到该城市的全貌。
当然,三维画面中包含的物体被关联有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明相应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某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中并不要求包含该场景内的全部物体,如可以仅包含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的物体。比如,城市的三维画面中并不限定必须要包含存在于该城市内的全部物体,比如可以不包含人、车辆等移动物体。当然,如果需要包含这些移动物体时,可选地,可以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得到这些移动物体对应的三维模型,再根据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将其对应的三维模型添加到上述场景的三维画面中的相应位置;可选地,也可以直接采集这些移动物体的二维图片,再根据移动物体的位置信息将其二维图片投影到三维画面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显示。
另外,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对建模出的某个物体进行相应信息的标记。举例来说,假设城市中的某位置L1处有一个名称为XYZ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楼高为20层。那么,可以预先设置表示一层楼高的建筑物图形,从而,调用该建筑物图形,并对其进行参数配置:楼高=20层,名称=XYZ,从而最终得到由20个该建筑物图形纵向罗列起来的建模结果,且建模得到的图像上关联有XYZ的字样。
通过对场景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反映出场景中的空间信息。以城市为例,通过对城市进行三维建模,能够完整呈现城市地理空间,满足各种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建筑的精细空间刻画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数据接口,以便根据用户需求相应地为用户展示所需的画面,即完整的三维画面中的部分画面。实际上,用户可以提供通过数据接口配置驱动事件,当其配置的驱动事件发生时,触发屏幕上显示的画面的切换,即切换至显示与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画面。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驱动事件可以理解为是驱动切换画面的事件。从而,实际上,上述步骤101可以具体实现为:响应于所述场景内驱动事件的发生,在该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中确定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实际应用中,针对同一场景,可能会存在一个或多个业务方(上述用户即可以为该业务方)关注该场景。比如针对城市场景,交通部门和房地产公司作为两个业务方,都关注该城市场景的三维画面。为提高场景的画面展示灵活性,可以为不同的业务方提供数据接口,使得不同的业务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驱动事件。举例来说,交通部门设置的驱动事件比如为: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事件;房地产公司设置的驱动事件比如为:所开发楼盘的开盘销售事件。
基于此,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不同业务方对应的电子设备来执行,比如由不同业务方各自对应的服务器(称为业务服务器)来执行。或者,可选地,该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在如下的数据处理系统架构下执行: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作为中控的服务器(称为中控服务器)以及在不同业务方本地部署的业务服务器,各业务方将自己设置的驱动事件注册在各自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中,并可以通过业务服务器将驱动事件提交到中控服务器中。由中控服务器进行上述步骤101至103的处理,最终将获得的第二画面反馈给驱动事件所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由该业务服务器控制第二画面的显示,比如在与该业务服务器连接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第二画面。
不管是由中控服务器还是由业务服务器来执行上述步骤101-103,执行过程是相似地,因此,以下描述不区分执行主体是中控服务器还是业务服务器,统称为服务器。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中已经存储有上述场景的三维画面。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屏幕可以是与服务器部署在同一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屏,也可以是受服务器远程控制的显示屏,本文不进行严格限定。
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服务器需要能够感知到在上述场景内设置的驱动事件的发生。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基于用户(可以是业务方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在驱动事件发生时的输入操作得知该驱动事件的发生。比如,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某种途径得知某个地方发生了交通事故,则该工作人员可以向服务器输入“交通事故、地点”以告知服务器某地点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个驱动事件。
可选地,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对上述三维画面进行事件特征识别来确定是否发生了某个驱动事件。其中,可以针对不同的驱动事件预先在服务器中配置相应的事件特征,当识别出三维画面中存在与某驱动事件对应的事件特征时,确定该驱动事件发生。比如,以交通拥堵这个驱动事件为例,该驱动事件对应的事件特征概括来说可以是:在一定路面区域内存在的车辆数量大于预设值,并且车辆的移动速度小于预设值,那么,如果在三维画面中识别到符合该事件特征的路面区域,则确定该路面区域内发生了交通拥堵这个驱动事件。
基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在确定某驱动事件发生时,也得知了该驱动事件的发生位置,即上述目标位置,从而,可以在三维画面中定位该目标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相同时间存在多个驱动事件发生的情况,此时,可选地,响应于场景内多个驱动事件的发生,可以根据多个驱动事件的优先级,确定目标驱动事件,从而在三维画面中确定目标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也就是说,当多个驱动事件同时发生时,可以根据驱动事件的优先级,仅对最高优先级的驱动事件进行响应。其中,可以预先配置确定驱动事件的优先级的策略,以便当多个驱动事件同时发生时根据该策略确定最高优先级的目标驱动事件。当然,多个驱动事件同时发生时,也可以对该多个驱动事件都进行响应,此时意味着针对每个驱动事件都执行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此时,如果仅有一个屏幕,可以根据驱动事件的个数将屏幕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一个显示区域对应于一个驱动事件;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屏幕,一个屏幕对应于一个驱动事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不管屏幕上当前显示的画面是什么(可能是完成的上述三维画面,也可以能是该三维画面中的部分画面),当在三维画面中定位出上述目标位置后,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切换显示与该目标位置对应的画面,相当于在完整的三维画面中截取出与目标位置匹配的部分画面。为便于理解,举例来说,如果三维画面是对某条道路及其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建模得到的,且假设目标位置位于该条道路上的某处位置,那么与该目标位置对应的画面可以是:在该三维画面中截取出部分画面,该部分画面即对应于目标位置周围预设地理区域内的物体。
另外,为提高用户体验,给用户一种缓慢切换画面的视觉体验,将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画面称为第一画面,该第一画面在三维画面中所对应的位置称为当前位置,也可以根据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获取画面截取参数,进而根据该画面截取参数对三维画面进行截取,将截取出的画面称为第二画面,在屏幕上显示截取出的第二画面。
实际应用中,该画面截取参数可以是移动路径以及视角范围,从而可以根据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并进行展示。其中,移动路径为从当前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
其中,移动路径可以是根据人为输入得到的,比如人为在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之间绘制出该移动路径;该移动路径也可以是通过设定的算法规划得到的,比如规划出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作为该移动路径。视角范围可以是人为预先配置的,比如可以在进行驱动事件设置时由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该视角范围的配置,当然,也可以在驱动事件发生时由相关人员进行该视角范围的配置。
其中,顾名思义,移动路径描述了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可以由若干位置点构成,视角范围描述了在按照移动路径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应该截取多大尺寸的画面。
其中,如果将整个移动路径视为由多个路段组成的,那么可选地,整个移动路径中的不同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可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整个移动路径具有某种固定的视角范围。
当然,可选地,移动路径中的不同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也可以不完全相同。比如,可以设置为某些路段具有较小的视角范围,某些路段具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移动路径中越靠近目标位置的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越大。
不同的视角范围的影响在于所截取的画面尺寸不同,根据较大视角范围将会截取出更大尺寸的画面,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屏幕看到更多的物体。
为更加直观地看出不同视角范围的影响,结合图2来示意性说明。
在图2中示意了三维画面中的一部分画面,并且在图2中示意了移动路径为S,移动路径上的某个位置标记为L1,假设设置两个视角范围,分别表示为角度a和角度b,角度a大于角度b,则假设在L1处以角度a截取出画面X,在L1处以角度b截取出画面Y,则由图2的示意可知:画面X相比于画面Y来说,包含更多的物体。
值得说明的是,图2中仅以视角范围表现为视角的角度为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实际上,该视角范围还可以包括视角距离、视角朝向等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如上文所述,移动路径可以视为由若干位置点构成的曲线,沿着该移动路径进行画面截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位置点上截取到的画面是不同的,而先后截取出的不同画面需要依次渲染在屏幕上以展示给用户。在渲染展示的过程中,可选地,可以将之前渲染次数较高的物体的渲染结果缓存下来,在之后的某画面中需要再次渲染该物体时,直接从缓存中取出该渲染结果展示即可。
另外,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用于显示场景中画面的屏幕可能不止一个,当包含多个屏幕时,可选地,可以配置每个屏幕覆盖场景中的不同位置范围,从而,当某个驱动事件发生时,可以根据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以及根据不同屏幕的覆盖范围,确定与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屏幕,从而在该目标屏幕上展示截取出的与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第二画面。
另外,实际应用中,当上述视角范围比较大,截取出的第二画面中包含的物体比较众多时,可选地,多个屏幕也可以被配置为以拼接的方式展示上述截取出的第二画面。具体来说,可以将第二画面拆分为多个子画面,将多个子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多个屏幕中。此时,相当于由多个位置紧邻的屏幕拼接成一个更大的屏幕以用于第二画面的展示。
另外,当具有多个屏幕时,对于观看屏幕的用户来说,同一时刻,该用户的视角往往只会聚焦在某个屏幕上,基于该特点,上述多个子画面的渲染过程可以实现为:确定用户视角对应的目标屏幕;将与目标屏幕对应的子画面完整地显示在目标屏幕上;过滤掉与其他屏幕对应的子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子画面显示在所述其他屏幕上。其中,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与分析确定用户视角所聚焦的目标屏幕。
其中,该设定条件可以是物体所占的尺寸小于设定值。
上述渲染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聚焦的屏幕上展示出完整的子画面,而用户并未观看的其他屏幕上,可以过滤掉相应子画面中比如尺寸较小的一些物体,以降低渲染任务量。
另外,实际应用中,也可能仅存在一个屏幕,该屏幕可以是具有较大尺寸的平面显示器。当单个屏幕的尺寸较大时,用户的视角可能并不能够覆盖整个屏幕,因此,当在较大尺寸的屏幕上显示第二画面时,可选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显示:
确定用户在屏幕上的用户视角;
确定第二画面中落入用户视角内的第一部分画面;
在屏幕上完整地显示第一部分画面;
过滤掉剩余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在屏幕上。
简单来说,上述显示过程即为,当用户看不完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的第二画面时,可以将用户能够看到的部分画面精细展示,而其他剩余的部分画面粗略展示。该粗略展示比如为过滤掉其中尺寸较小的物体。
另外,实际应用中,屏幕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是平面的显示屏外,还可以是球面屏。当屏幕实现为球面屏时,用户站在某个位置看球面屏,仅能看到球面屏上的部分区域,其他背向用户视角的区域用户是看不到的。因此,在以球面屏显示第二画面时,可选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显示:
确定球面屏上用户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
将第二画面中对应于可视区域的第一部分画面完整地显示于可视区域;
过滤掉第二画面中对应于非可视区域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于非可视区域。
其中,通过对用户相对球面屏的位置的采集,可以确定球面屏上用户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
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画面的显示过程理解为先确定第二画面中包含的各个物体应该显示在屏幕上的什么位置处,之后再对第二画面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处理后的第二画面按照该位置定位结果渲染显示出来。
综上,通过对某场景进行三维建模得到该场景的三维画面(或者称为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该场景内配置各种驱动事件,当检测到某种驱动事件发生时,可以获取用于截取与该驱动事件对应的画面的移动路径和视角范围信息,以据此从完整的三维画面中截取出相应的画面并显示,从而实现了以事件为驱动的画面展示亦即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画面展示,使得画面展示更具灵活性。
另外,如前文所述,上述三维画面中包含的物体多为建模得到的虚假的物体模型,从而,该三维画面中包含的物体可以认为是一种非实时的数据,即相对固定不变的数据。而该三维画面是对某场景(比如城市、建筑物)进行建模得到的,实际应用中,该场景内还会包含实时数据信息。以城市场景为例,三维画面中会包含建模出的道路,而实际上,与该建模出的道路相对应的真实道路上会包含实时的车流数据。基于此,可选地,在根据上述移动路径和视角范围截取出第二画面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而与第二画面关联地显示该实时数据信息。
其中,由于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基于某驱动事件的发生才触发上述画面截取过程的执行的,目标位置可以是该驱动事件对应的位置,从而,上述实时数据信息也是与该驱动事件对应的。比如,驱动事件为交通拥堵事件,则实时数据信息可以是该交通拥堵事件的发生位置处的实时车流量信息。
其中,该实时数据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热力图、采集的视频画面等。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1、在与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中确定需要进行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以及创建镜头。
302、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镜头被配置为具有视角范围和移动路径。
303、控制镜头按照移动路径在三维画面中进行移动,以获取镜头移动过程中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304、在屏幕上展示第二画面。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选地根据上述移动路径以及视角范围对三维画面进行截取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某驱动事件的发生,在三维画面中创建一个镜头,具体地,可以将创建的镜头定位在上述当前位置处。该镜头被配置为具有上述移动路径和视角范围,从而,控制该镜头按照移动路径在三维画面中移动以截取落入其视角范围内的画面的过程,相当于模拟真实的相机在场景中移动进行拍摄的过程。
实际应用中,创建的镜头可以显示在三维画面中,也可以不显示在三维画面中。
当在三维画面中渲染出镜头时,可选地,上述移动路径以及视角范围也可以通过人为对该镜头进行操作来确定。比如,相关工作人员拖动镜头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移动轨迹即作为移动路径,而且,该工作人员可以调整镜头的朝向,还可以对镜头进行视角角度、拍摄距离的设置。
为更加直观地看出镜头在三维画面中的移动过程,结合图4来示意性说明。
在图4中示意了三维画面中的一部分画面,并且在图4中示意了在当前位置处创建了一个镜头,记为C。移动路径记为P,视角范围表示为图4中示意的角度d。按照该移动路径P移动的过程中,假设在移动到移动路径上的某位置p1时落入镜头C的视角范围内的画面假设称为画面1,继续移动镜头C到位置p2时落入镜头C的视角范围内的画面假设称为画面2,则在屏幕上依次显示画面1和画面2。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501、响应于场景内驱动事件的发生,在与场景对应的三维画面中确定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502、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
503、根据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504、若途经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过滤掉在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其中,在移动路径上途经位置位于目标位置与所述当前位置之间。
505、在屏幕上显示过滤后的第二画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路径较长即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如果按照设定的步长沿着移动路径移动,每移动一次截取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画面,最终将截取到多幅画面,如果依次完整地渲染显示这多幅画面,渲染任务量较重,而且对于用户来说,观看到的画面中可能会包含更多的物体,难以聚焦。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渲染效率,让渲染出的画面对用户而言更加清晰直观,当截取出多幅画面时,可以针对不同的画面进行差异化处理。
概括来说,越远离目标位置处截取的画面,越可以进行过滤处理,以过滤掉其中尺寸满足设定条件的物体。其中,该设定条件可以是物体所占的尺寸小于设定值。
可选地,可以将移动路径划分为N个部分,N大于1,每个部分可以配置相应的尺寸阈值,N个部分对应的尺寸阈值按照相对目标位置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递增。比如N=3,按照相对目标位置由近及远的顺序这三个部分依次表示为S1、S2和S3,这三个部分对应的尺寸阈值分别表示为:z1、z2、z3,则z3>z2>z1。从而,以某个截取出的某个画面i所对应的位置位于S3中为例,可以将该画面i中所占尺寸小于z3的物体过滤掉,即不渲染该尺寸小于z3的物体。
当然,为简化处理,可选地,也可以按照如下策略执行:若途经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过滤掉在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此时,相当于设定一个距离阈值和一个尺寸阈值,在相距目标位置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距离阈值之处截取的任一画面都可以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时具体是将画面中所占尺寸小于该尺寸阈值的物体过滤掉。
值得说明的是,执行上述过滤处理的条件,可选地,可以仅为“途经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但是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结合其他因素来决定是否执行该过滤处理。
比如,可选地,若途经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并且负载压力满足设定条件,则过滤掉在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也就是说,服务器可以根据当前自身的计算负载压力情况来决定是否执行该过滤处理,当计算负载压力较大时,执行该过滤处理。其中,计算负载压力可以通过设定一些指标来衡量,比如启动的进程数量、CPU/GPU利用率等等。
再比如,可选地,在途经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过滤配置操作,过滤掉在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也就是说,是否执行该过滤处理,还可以由用户来决定。实际上,在按照上述移动路径和视角范围进行画面截取之前,可以向用户输出过滤配置界面,以供用户在该界面中进行是否开启画面过滤处理的选项,如果用户选择开启,则执行上述过滤处理。
另外,以对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进行了过滤处理为例来说,在屏幕上显示出经过过滤处理的第二画面后,如果用户观看该第二画面时想要对该第二画面触发了放大显示操作(比如通过设定的触碰操作行为触发该放大显示操作),则可以将过滤掉的物体再渲染出来,并且,渲染出来的尺寸与该放大显示操作相匹配。
下面以交通拥堵事件为驱动事件为例,结合图6来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过程。
比如交管部门通过对城市及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等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城市的三维画面。该三维画面可以由交管部门的服务器(可以位于云端)创建,并且可以显示在交管部门的显示屏上。当路段A上发生交通拥堵时,服务器可以通过在该三维画面中识别出交通拥堵事件对应的画面特征(比如路段A上车辆数量众多,且行车速度很低)而得知该交通拥堵事件的发生。或者,服务器也可以根据人为告知得知该路段A上发生了交通拥堵事件。如图6中所示,假设显示屏上当前显示的画面为画面1,该画面1对应于路段B,当上述路段A上发生了交通拥堵事件时,可以规划出从路段B到路段A的移动路径,并且根据人为的配置得到该移动路径对应的视角范围,从而,沿着该移动路径截取移动,以获得落入该视角范围内的画面,假设截取出的某幅画面表示为画面2,从而,在显示屏上切换至显示画面2,从而使得交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该交通拥堵情况,做出及时处理。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数据处理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1、获取模块12、显示模块13。
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所述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显示模块13,用于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可选地,所述移动路径中的不同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所述移动路径中越靠近所述目标位置的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越大。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用于若途经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其中,在所述移动路径上所述途经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当前位置之间。
其中,可选地,所述设定条件包括:物体所占的尺寸小于设定值。
其中,可选地,所述过滤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用户的过滤配置操作,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
其中,可选地,所述过滤模块具体可以用于:若负载压力满足设定条件,则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触发的放大显示操作,渲染出所述物体。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画面拆分为多个子画面,将所述多个子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多个屏幕中。
其中,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确定用户视角对应的目标屏幕;将与所述目标屏幕对应的子画面完整地显示在所述目标屏幕上;过滤掉与其他屏幕对应的子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子画面显示在所述其他屏幕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确定用户在所述屏幕上的用户视角;确定所述第二画面中落入所述用户视角内的第一部分画面;在所述屏幕上完整地显示所述第一部分画面;过滤掉剩余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在所述屏幕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球面屏上用户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将所述第二画面中对应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第一部分画面完整地显示于所述可视区域;过滤掉对应于所述非可视区域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2还可以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实时数据信息。从而,所述显示模块13还可以用于:与所述第二画面关联地显示所述实时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三维画面中创建镜头,所述镜头被配置为具有所述视角范围和所述移动路径。从而,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镜头按照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三维画面中进行移动,以获取所述镜头移动过程中依次落入所述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1具体可以用于:响应于场景内驱动事件的发生,在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所述三维画面中确定所述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其中,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1还可以用于:响应于所述场景内多个驱动事件的发生,根据所述多个驱动事件的优先级,确定目标驱动事件;在所述三维画面中确定所述目标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不同屏幕的覆盖范围,确定与所述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屏幕;在所述目标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图7所示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7所示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显示设备、PC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服务器。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存储器22用于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21至少可以实现上述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和显示屏24,通信接口23用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显示屏24用于显示画面。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图1-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所述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
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中的不同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不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中越靠近所述目标位置的路段所对应的视角范围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之后,还包括:
若途经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其中,在所述移动路径上所述途经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当前位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包括:物体所占的尺寸小于设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触发的放大显示操作,渲染出所述物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包括:
根据用户的过滤配置操作,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包括:
若负载压力满足设定条件,则过滤掉在所述途经位置处获得的第二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包括:
将所述第二画面拆分为多个子画面;
将所述多个子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多个屏幕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子画面一一对应地显示在多个屏幕上,包括:
确定用户视角对应的目标屏幕;
将与所述目标屏幕对应的子画面完整地显示在所述目标屏幕上;
过滤掉与其他屏幕对应的子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子画面显示在所述其他屏幕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包括:
确定用户在所述屏幕上的用户视角;
确定所述第二画面中落入所述用户视角内的第一部分画面;
在所述屏幕上完整地显示所述第一部分画面;
过滤掉剩余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并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在所述屏幕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为球面屏,所述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包括:
确定所述球面屏上用户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
将所述第二画面中对应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第一部分画面完整地显示于所述可视区域;
过滤掉对应于所述非可视区域的第二部分画面中符合设定条件的物体,将过滤后的第二部分画面显示于所述非可视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实时数据信息;
与所述第二画面关联地显示所述实时数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三维画面中创建镜头,所述镜头被配置为具有所述视角范围和所述移动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包括:
控制所述镜头按照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三维画面中进行移动,以获取所述镜头移动过程中依次落入所述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包括:
响应于场景内驱动事件的发生,在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所述三维画面中确定所述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场景内驱动事件的发生,在与所述场景对应的所述三维画面中确定所述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场景内多个驱动事件的发生,根据所述多个驱动事件的优先级,确定目标驱动事件;
在所述三维画面中确定所述目标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包括:
根据不同屏幕的覆盖范围,确定与所述驱动事件对应的目标屏幕;
在所述目标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1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画面展示的目标位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移动路径,所述当前位置是当前在屏幕上展示的第一画面所对应的位置;根据所述移动路径从三维画面中获取依次落入视角范围内的第二画面;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屏幕上展示所述第二画面。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20.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2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1910969252.8A 2019-10-12 2019-10-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50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252.8A CN112650896A (zh) 2019-10-12 2019-10-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252.8A CN112650896A (zh) 2019-10-12 2019-10-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0896A true CN112650896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9252.8A Pending CN112650896A (zh) 2019-10-12 2019-10-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0896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623A (zh) * 2008-11-13 2009-04-0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及其方法
US20150029181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Dassault Systemes Design of a path connecting a first point to a second point in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CN105719351A (zh) * 2014-12-04 2016-06-29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电子地图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05546A1 (en) * 2014-04-29 2017-10-2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utonomous navig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map mode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7525516A (zh) * 2016-10-09 2017-12-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导航的车道线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8319362A (zh) * 2018-01-02 2018-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信息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89245A (zh) * 2018-02-13 2018-08-10 鲸彩在线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动画场景的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0576A (zh) * 2018-09-03 2019-01-1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69111A (zh) * 2018-11-22 2019-05-17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9819237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207701A (zh) * 2019-04-16 2019-09-06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导航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623A (zh) * 2008-11-13 2009-04-0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及其方法
US20150029181A1 (en) * 2013-07-25 2015-01-29 Dassault Systemes Design of a path connecting a first point to a second point in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US20170305546A1 (en) * 2014-04-29 2017-10-2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utonomous navig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map mode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5719351A (zh) * 2014-12-04 2016-06-29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电子地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25516A (zh) * 2016-10-09 2017-12-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导航的车道线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9819237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319362A (zh) * 2018-01-02 2018-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信息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89245A (zh) * 2018-02-13 2018-08-10 鲸彩在线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动画场景的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0576A (zh) * 2018-09-03 2019-01-1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69111A (zh) * 2018-11-22 2019-05-17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207701A (zh) * 2019-04-16 2019-09-06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导航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86700A1 (en) Obtaining camera device image data representing an event
US108540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US118233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nd developing accident scene visualizations
US10757376B1 (en) Image creation using geo-fence data
US108026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jecting graphical objects
US10322801B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d surveillance as a service
US10289264B2 (en) Controlling a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broadcast presentation
CN111766951B (zh) 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146164A1 (en) Virtual safety network
EP2830028B1 (en)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a camera to autonomously track a mobile object
CN104166657A (zh) 电子地图搜索方法以及服务器
KR102488963B1 (ko) 360도 전방위 영상 기반의 건설현장 관리시스템
KR102107189B1 (ko) 3d 화면 상에 지하철 역사의 시설물 이력 관리 및 상태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905211B (zh) 一种视频巡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056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augmented reality
KR101700651B1 (ko) 위치정보 기반의 공유 경로데이터를 이용한 객체 트래킹 장치
EP2093999A1 (en) Integration of video information
CN11265089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6201A (zh) 基于实景3d gis地图的警情显示方法和系统
US1095698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an accident scene
KR102310137B1 (ko) 공공시설물 민원 접수 및 처리 시스템과 그 운용방법
KR102008672B1 (ko) 카메라와 연계해서 증강현실 프리미티브와 이벤트를 연동시키는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구동방법
JP6149967B1 (ja) 動画配信サーバ、動画出力装置、動画配信システム、及び動画配信方法
KR101324573B1 (ko) 사고지도를 생성하는 스마트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KR20110125374A (ko) 지역 검색 서비스에 기반한 광고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지역 검색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지역 검색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