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9911A -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9911A
CN112649911A CN201910958723.5A CN201910958723A CN112649911A CN 112649911 A CN112649911 A CN 112649911A CN 201910958723 A CN201910958723 A CN 201910958723A CN 112649911 A CN112649911 A CN 11264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ight
blue light
cut
b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87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钟海政
王晶晶
柏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j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j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j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j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87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9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9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基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中心波长在400~480nm。该截止滤光膜的截止深度T<0.1%,峰值透过率高。通过调节钙钛矿晶型量子点的晶型以及尺寸,可以使滤光薄膜的吸收中心波长在400nm‑480nm范围内调节。使用该截止滤光膜将有害的蓝光部分(<455nm)滤除的同时不降低健康蓝光的强度,从而同时达到健康与高显色性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蓝光截止滤光膜,属于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LCD)在90年代开始取代显像管技术进入显示领域。随着技术发展以及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LCD产品的应用场景也逐渐由小尺寸屏幕向大尺寸屏幕显示发展。在LCD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背光源的技术改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3年欧盟宣布从2006年起实施“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冷阴极灯管(CCFL)背光技术开始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显示技术。LED具有高的能耗比以及较好的色彩表现力。目前的LED背光主要由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得到白色背光,因此LCD背光中蓝光的比例较高。研究表明,LED中蓝光比例较高易对眼睛产生危害,该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及消费者的重视。首先,有害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晶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晶状体,尤其是儿童晶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从而更容易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其次,由于蓝光的波长短,聚焦点并不是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第三,蓝光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而褪黑色素是影响睡眠的一种重要激素,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进睡眠、调节时差。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睡前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难以入睡的原因。
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有害蓝光波段为415nm-455nm,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防蓝光伤害的技术,使用防蓝光保护膜就是其中一种,而大部分蓝光防护膜都采用真空镀膜法镀多层不同折射率膜或者加入高浓度黄色系蓝光吸收剂,采用真空镀膜法镀多层不同折射率膜的方法会使工序过于繁琐,且制造成本升高;采用加入黄色系蓝光吸收剂的方法又会造成色彩偏差,降低电子产品显示质量,并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基于以上信息,开发出一种具有易制备以及精准高效过滤蓝光且不会造成显示色差特性的蓝光防护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该截止滤光膜的截止深度T<0.1%,峰值透过率高。通过调节钙钛矿晶型量子点的晶型以及尺寸,可以使滤光薄膜的吸收中心波长在400nm-480nm范围内调节。使用该截止滤光膜将有害的蓝光部分(<455nm)滤除的同时不降低健康蓝光的强度,从而同时达到健康与高显色性显示。
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基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中心波长在400~480nm。
可选地,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截止中心波长在430~470nm。
可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中心截止波长不大于455nm,同时透过率大于85%的波长不低于470nm。
可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截止深度T<0.1%。
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分散在所述基质中。
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尺寸为2~50nm。
可选地,所述基质的材料为聚合物。
可选地,所述基质的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醋酸纤维素、氰基纤维素、聚砜、芳香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包括选自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的量子点中至少一种;
A3Bi2X9 式I
其中,A选自(CH3NH2CH3 +)、CH3NH3 +中的至少一种;X选自Cl-、Br-、I-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基质与钙钛矿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100:1。
可选地,所述基质与钙钛矿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30:1。
可选地,所述基质与钙钛矿量子点的质量比为3:1。
可选地,所述基质与钙钛矿量子点的质量比的上限选自100:1、80:1、50:1、30:1、10:1、9:1、8:1、7:1、6:1、5:1、4:1、3:1或2:1;下限选自80:1、50:1、30:1、10:1、9:1、8:1、7:1、6:1、5:1、4:1、3:1、2:1或1:1。
可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厚度为0.001~5mm。
可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还包括阻隔膜;
所述阻隔膜层叠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上。
可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上下表面上层叠至少一层阻隔膜。
可选地,所述阻隔膜的材料选自聚偏二氯乙烯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间二甲基胺和已二酸缩聚物薄膜、氧化物镀覆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阻隔膜的厚度为15um~500um。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生产。
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有钙钛矿量子点前驱体、基质的材料的溶液,成型,干燥,得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
可选地,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含有基质、钙钛矿前驱体的前驱体溶液;
(2)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成型,得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基质为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醋酸纤维素、氰基纤维素、聚砜、芳香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前驱体溶液中还含有溶剂;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三甲基磷酸酯、磷酸三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步骤(1)包括:
(s11)获得含有基质的甲溶液;
(s12)获得含有CH3NH3X、BiX3的乙溶液。
(s13)将甲溶液和乙溶液混合得到所述前驱体溶液。
可选地,所述CH3NH3X、BiX3中的X为Cl、Br、I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乙溶液中,BiX3与CH3NH3X的摩尔比为1:0.1~3;
溶剂:(BiX3+CH3NH3X)的质量比为1:0.001~3。
可选地,所述乙溶液中,BiX3与CH3NH3X的摩尔比的上限选自1:0.3、1:0.5、1:0.8、1:1.0、1:1.3、1:1.5、1:1.8、1:2.0、1:2.5、1:2.8或1:3;下限选自1:0.1、1:0.3、1:0.5、1:0.8、1:1.0、1:1.3、1:1.5、1:1.8、1:2.0、1:2.5或1:2.8。
可选地,所述甲溶液中,基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0。
可选地,甲溶液和乙溶液的质量比为1:0.02~5。
可选地,所述甲溶液中,基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3、1:4、1:5、1:6、1:7、1:8、1:9、1:10、1:12、1:15、1:20、1:30、1:40、1:50、1:60、1:70、1:80、1:90、1:100及任意两个比值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乙溶液中,BiX3与CH3NH3X的摩尔比为1:0.1、1:0.4、1:0.5、1:0.6、1:0.75、1:0.9、1:1、1:1.1、1:1.5、1:2、1:3及任意两个比值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乙溶剂和(BiX3+CH3NH3X)的质量比为1:0.001、1:0.01、1:0.03、1:0.045、1:0.05、1:0.1、1:0.2、1:0.8、1:0.9、1:1、1:3及任意两个比值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步骤(s13)中,甲溶液和乙溶液的质量比为1:0.02、1:0.1、1:0.5、1:0.6、1:0.8、1:1、1:2、1:3、1:5及任意两个比值之间的范围值。
可选地,步骤(2)中所述成型包括:
将所述前驱体溶液转移至模板上,成型,得到所述复合发光材料。
可选地,所述转移包括旋涂法、浸渍提拉法、静电纺丝法、溶液下沉法、喷涂法、刮膜法、浇铸法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
步骤(2)中所述成型包括干燥;
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40~180℃,时间0.1~48h。
可选地,所述干燥的条件还包括:压力0.01~0.l MPa。
可选地,所述干燥的压力的上限选自0.02Mpa、0.03Mpa、0.04Mpa、0.05Mpa、0.06Mpa、0.07Mpa、0.08Mpa、0.09Mpa或0.1Mpa;下限选自0.01Mpa、0.02Mpa、0.03Mpa、0.04Mpa、0.05Mpa、0.06Mpa、0.07Mpa、0.08Mpa或0.09Mpa。
可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的上限选自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或180℃;下限选自40℃、50℃、60℃、70℃、80℃、90℃、110℃、110℃、120℃、130℃、140℃、150℃、160℃或170℃。
可选地,所述干燥的时间的上限选自1h、2h、3h、4h、5h、6h、8h、10h、15h、24h、28h、32h、35h、40h或48h;下限选自0.1、0.5h、1h、2h、3h、4h、5h、6h、8h、10h、15h、24h、28h、32h、35h或40h。
可选地,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上下表面涂覆胶黏剂,分别层叠阻隔膜。
具体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质聚合物材料溶解于溶剂中:
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三甲基磷酸酯(TMP)、磷酸三乙酯(TEP)、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的至少之一。基质是由有机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可以为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醋酸纤维素(CA)、氰基纤维素(CNA)、聚砜(PSF)、芳香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至少之一。基质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50)。将基质材料与有机溶剂混合,机械搅拌直至基质材料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生成澄清透明的溶液。
甲溶液的制备过程采用高速搅拌器进行分散。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甲溶液的均匀性和分散性,进而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效果。甲溶液可以是通过下列步骤制备的:将基质和添加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基质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30),基质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1-0.5),机械搅拌混合12h,使基质和添加剂完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获得甲溶液。
(2)获得乙溶液
在该步骤中,将BiX3与CH3NH3X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获得乙溶液。乙有机溶剂包括选自DMF、DMSO、TMP、TEP、NMP、DMAc中的至少之一,且乙有机溶剂与甲有机溶剂混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混溶”特指当将甲有机溶剂与乙有机溶剂混合时,混合溶液不出现分层现象。由此,可以将使甲溶液以及乙溶液混合形成统一的有机溶剂体系,也即是说,甲溶液以及乙溶液中溶解的BiX3、CH3NH3X和聚合物基质等原料组分在甲有机溶剂以及乙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无显著差异,在宏观和微观结构上均没有出现相分离。其中,CH3NH3X与BiX3的摩尔比可以为1:(0.1~3),乙有机溶剂与(BiX3+CH3NH3X)的质量比可以为1:(0.001~1)。
(3)形成前驱体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将甲溶液与乙溶液混合,获得前驱体溶液。具体的,甲溶液与乙溶液的质量比为1:(0.02~5),机械搅拌2h,获得前驱体溶液。
(4)转移
在该步骤中,将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通过合适的方法转移到模板上,以便形成薄膜状的防蓝光层。具体的,前驱体溶液转移到模板上的方法可以包括旋涂法、浸渍提拉法、静电纺丝法、溶液下沉法、喷涂法、刮膜法或浇铸法。由此,可以简便地获得薄膜状的防蓝光层。
(5)干燥
在该步骤中,干燥具有前驱体溶液的所述模板,以便获得所述防蓝光层。具体的,可以将附着有前驱体溶液的模板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在一定条件下脱去前驱体溶液中的有机溶剂,由此,可以控制该有机溶剂体系的挥发条件来控制所述基质的结晶、量子点颗粒的形核与生长,从而提高防蓝光层的性能。
(6)封装
在该步骤中,将水氧阻隔膜以胶粘、吸附、涂布等方式与蓝光截止滤光膜结合形成蓝光截止滤光膜位于中间的三明治结构材料,增强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阻隔膜是由具有水蒸气、氧气阻隔能力的一层或若干层薄膜构成,薄膜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VA涂布高阻隔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PVD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EOVH)、尼龙材料、无机氧化物镀覆薄膜等。所述阻隔膜厚度一般为10-100μm。所述阻隔膜可采用现有的阻隔膜。
所述胶黏剂选自聚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蓝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蓝光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蓝光眼眼镜镜片,含有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式背光模组。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反光膜、匀光部件和蓝光截止滤光膜;所述反光膜与所述匀光部件相对设置,并形成导光空间;
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在所述导光空间中匀光,并从所述匀光部件中发出。
可选地,所述匀光部件为板状,与所述反光膜相对;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匀光部件的一侧,所述反光单元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匀光部件,经过反光膜的反光,从所述匀光部件发出。
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光膜上;所述发光膜上包括多个反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反光膜上的凹槽结构、固定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粉、盖合在所述凹槽上的弧形棱镜。
可选地,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扩散板、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蓝光截止滤光膜、扩散板、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导光板、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蓝光截止滤光膜、导光板、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蓝光显示器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
可选地,所述液晶面板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偏振片、滤光片、TFT-LCD和上偏振片;或者
所述液晶面板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下偏振片、滤光片、TFT-LCD和上偏振片。
本申请中,“截止深度”,是指截止带中允许能透过光的最大透过率大小。
本申请中,“峰值透过率”,是指滤光片在通带中最高的透过率大小。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截止深度,中心波长可覆盖400-480nm,且在该范围内连续可调,同时具有非常陡峭的吸收截止边,可以保证将有害的蓝光部分(<455nm)尽可能的过滤,而保留无害部分的蓝光,解决了目前防蓝光技术对蓝光滤除时造成的偏色问题。
2)本申请所提供的防蓝光膜中的防蓝光层采用原位制备技术,制得的滤光膜表面平整、重复性好,相比于目前防蓝光技术,制备过程更简单快速。
3)本申请所提供的A3Bi2X9量子点的表面被聚合物基质包覆,同时,防蓝光层上下表面均黏贴有水氧阻隔膜,这些能够进一步增强A3Bi2X9量子点的稳定性,推进该防蓝光膜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蓝光LED芯片+黄色荧光粉背光显示器使用蓝光截止滤光膜前后显示器的白光光谱;其中(a)为滤蓝光前后的强度图,(b)为滤蓝光前后的归一化强度图。
图2为蓝光LED芯片+绿光+红光量子点膜显示器使用蓝光截止滤光膜前后显示器的白光光谱。
图3(a)为直下式背光结构。
图3(b)为侧入式背光结构。
图4为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截止滤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样品F-5的XRD图谱。
图6为样品F-5的TEM图。
图7为样品F-1通过蓝光后的光谱;其中(a)为滤蓝光前后的强度图,(b)为滤蓝光前后的归一化强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析方法如下:
利用FLSP920荧光光谱仪进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利用日本岛津X射线衍射仪6100进行XRD谱图分析。
利用JEOL JEM-2200FS进行TEM拍照。
实施例1
(1)将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控制聚合物:有机溶剂质量比=1:15,械搅拌不小于6h,使聚合物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此溶液为甲溶液。所述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2)将MABr粉末、BiBr3粉末混合,控制摩尔比为:BiBr3:MABr=7:10,加入有机溶剂,控制质量比为:有机溶剂:(BiBr3+MABr)=1:0.045,混合后机械搅拌6h,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此溶液为乙溶液。该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3)将步骤(1)中所述的甲溶液与步骤(2)中所述的乙溶液混合,控制质量比为:甲溶液:乙溶液=1:0.5,机械搅拌12h,得到均匀混合的前驱体溶液。
(4)将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前驱体溶液倒在透明玻璃片上,流延出湿膜,然后把涂覆有前驱体溶液的透明玻璃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箱的气压为0.1MPa,温度为50℃,放置10min,除去有机溶剂。再将去除溶剂的玻璃片从真空干燥箱中取出,放置在130℃的加热板上30min,则MA3Bi2Br9量子点在PMMA基质中原位生成。
(5)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黏剂以及PVA材质涂布高阻隔薄膜水氧阻隔膜对防蓝光层进行保护,得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蓝光截止滤光膜F-1。
防蓝光膜结构如图4所示,该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蓝光截止滤光膜从下到上依次为:水氧阻隔层(阻隔膜)、防蓝光层(即为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水氧阻隔层。
实施例2
具体操作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1)中的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PVDF),得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截止滤光膜F-2。
实施例3
具体操作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甲溶液:乙溶液质量比=2:1,得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截止滤光膜F-3。
实施例4
具体操作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甲溶液:乙溶液质量比=1:1,得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截止滤光膜F-4。
实施例5
具体操作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1)中聚合物为聚丙烯腈(PAN),得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截止滤光膜F-5。
实施例6
对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进行XRD分析。典型的XRD谱图如图5所示,对应样品F-5,由X射线衍射图谱数据可知,所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中的MA3Bi2Br9属于三方晶系(P 3m1),其中,8.9°、17.7°和26.7°处的衍射峰分别与标准卡片中的(001)、(002)和(003)对应,结果显示得到了MA3Bi2Br9钙钛矿量子点。
对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进行TEM分析。典型的TEM谱图如图6所示,对应样品F-5,结果显示MA3Bi2Br9钙钛矿量子点在聚合物基质中均匀分布,使得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对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进行光谱分析。白光通过样品F-1~F-5,典型的光谱图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应样品F-1。结果显示白光通过F-1~F-5后,400nm~450nm蓝光被滤过,450nm~500nm蓝光通过。
对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进行光谱分析。蓝光通过样品F-1~F-5,典型的光谱图如图7所示,对应样品F-1。结果显示蓝光通过F-1~F-5后,400nm~450nm蓝光被滤过,450nm~500nm蓝光通过,并且没有产生其他的波长的光。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用于防蓝光显示器件。防蓝光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3(a)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的防蓝光显示器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蓝光截止滤光膜。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扩散板、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所述反光膜上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反光膜上的凹槽结构、固定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粉、盖合在所述凹槽上的弧形棱镜。所述液晶面板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偏振片、滤光片、TFT-LCD和上偏振片。
采用滤光膜F-1前后的白光光谱图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滤蓝光后450nm以下的短波长蓝光被滤掉,450nm以上的长波长蓝光被保留。
实施例8
将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样品F-1~F-5用于防蓝光显示器件。防蓝光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3(b)所示。所述的防蓝光显示器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蓝光截止滤光膜。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导光板、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液晶面板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偏振片、滤光片、TFT-LCD和上偏振片。
采用滤光膜F-1前后的白光光谱图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滤蓝光后450nm以下的短波长蓝光被滤掉,450nm以上的长波长蓝光被保留。
实施例9
本申请所述防蓝光膜可用于防蓝光眼镜镜片。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第(4)步中将所述前驱体溶液倒在普通镜片上,流延出湿膜,然后把涂覆有前驱体溶液的透明玻璃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箱的气压为0.1MPa,温度为50℃,放置10min,除去有机溶剂。再将去除溶剂的玻璃片从真空干燥箱中取出,放置在130℃的加热板上30min,则MA3Bi2Br9量子点在PMMA基质中原位生成。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黏剂以及PVA材质涂布高阻隔薄膜水氧阻隔膜对防蓝光层进行保护。对该防蓝光眼镜镜片进行光谱测试,结果显示,滤蓝光后450nm以下的短波长蓝光被滤掉,450nm以上的长波长蓝光被保留。
实施例10
本申请所述防蓝光膜可用于防蓝光照明器件,将实施例1制备的防蓝光膜黏贴于照明器件内侧或外侧,对蓝光进行过滤。对该防蓝光照明器件进行光谱测试,结果显示,滤蓝光后450nm以下的短波长蓝光被滤掉,450nm以上的长波长蓝光被保留。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基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中心波长在400~48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分散在所述基质中;
优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尺寸为2~50nm;
优选地,所述基质的材料为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基质的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醋酸纤维素、氰基纤维素、聚砜、芳香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包括选自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的量子点中至少一种;
A3Bi2X9 式I
其中,A选自(CH3NH2CH3 +)、CH3NH3 +中的至少一种;X选自Cl-、Br-、I-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基质与钙钛矿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100:1;
优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厚度为0.001~5mm;
优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还包括阻隔膜;
所述阻隔膜层叠在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上;
优选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上下表面上层叠至少一层阻隔膜;
优选地,所述阻隔膜的材料选自聚偏二氯乙烯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间二甲基胺和已二酸缩聚物薄膜、氧化物镀覆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阻隔膜的厚度为15um~500u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有钙钛矿量子点前驱体、基质的材料的溶液,成型,干燥,得到所述蓝光截止滤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防蓝光截止滤光膜的上下表面涂覆胶黏剂,分别层叠阻隔膜。
5.一种防蓝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6.一种防蓝光照明器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7.一种防蓝光眼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截止滤光膜、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截止滤光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式背光模组;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反光膜、匀光部件和蓝光截止滤光膜;所述反光膜与所述匀光部件相对设置,并形成导光空间;
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在所述导光空间中匀光,并从所述匀光部件中发出;
优选地,所述匀光部件为板状,与所述反光膜相对;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匀光部件的一侧,所述反光单元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匀光部件,经过反光膜的反光,从所述匀光部件发出;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光膜上;所述发光膜上包括多个反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反光膜上的凹槽结构、固定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粉、盖合在所述凹槽上的弧形棱镜;
优选地,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扩散板、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蓝光截止滤光膜、扩散板、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导光板、蓝光截止滤光膜、扩散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或者
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反光膜、导光板、扩散膜、蓝光截止滤光膜、下增亮片和上增亮片。
10.一种防蓝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和
液晶面板;
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偏振片、滤光片、TFT-LCD和上偏振片。
CN201910958723.5A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2649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8723.5A CN112649911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8723.5A CN112649911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9911A true CN112649911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8723.5A Pending CN112649911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99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7279A (zh) * 2021-08-25 2021-11-12 合肥福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量子点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7279A (zh) * 2021-08-25 2021-11-12 合肥福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量子点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186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phosphor layers
CN105182595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0417957C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的染料系圆偏光片
WO201417681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137262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25055A1 (zh) 一种led光源、面光源显示模组和led光源的制备方法
WO2020025054A1 (zh) 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TW200302943A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34894A1 (e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arbon quantum dot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v light- and blue light-blocking film
WO2005012788A1 (en) Anisotropic fluorescent thin crystal film and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12649911A (zh) 一种蓝光截止滤光膜及其应用
CN112646570B (zh) 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防蓝光材料以及防蓝光复合膜及含有其的显示器件
CN207318765U (zh) 防蓝光膜
CN107065293A (zh) 一种分光结构、显示面板及分光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5527668A (zh) 显示器及其防蓝光薄膜
CN113835144A (zh) 一种防蓝光高辉度的微透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0842408A (en) Light emitting optical film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706085B (zh) 一种使用pmma滤光片的led光源
CN212276018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防蓝光显示器件
CN106950785A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7315276A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黄色染料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JP41925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7942577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5752166U (zh) Led器件与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KR100284163B1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을 이용한 반사형 컬러필터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