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8180A - 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叶片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48180A CN112648180A CN202011077465.9A CN202011077465A CN112648180A CN 112648180 A CN112648180 A CN 112648180A CN 202011077465 A CN202011077465 A CN 202011077465A CN 112648180 A CN112648180 A CN 1126481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ne
- recess
- end wall
- rotor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734 kidne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6—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54—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 F01C21/0863—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the fluid being the working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01C21/104—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1C21/106—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with a radial surface, e.g. cam 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01C21/104—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1C21/108—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with an axial surface, e.g. side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03—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15/0023—Axial sealings for working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18/344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1—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14—Lubric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20—R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70—Safety, emergency conditions or requirements
- F04C2270/701—Cold st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泵,其包括:具有多个叶片的转子,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在转子的第一侧上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第一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第一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下叶片凹部沿圆周方向观察包括控制边缘;在转子的第二侧上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第二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第二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该下叶片凹部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并且沿圆周方向观察包括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相似,其中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和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彼此不同地构造并且/或者相互间偏移地布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为叶片泵的正排量泵,尤其是一种单流道式或双流道式或者说双冲程式的叶片泵。利用该叶片泵,可以将流体(例如是气体或液体诸如油)从泵的抽吸侧运送到泵的压力侧上。泵例如可以被设置成用于装入到车辆、尤其是机动车中。例如,用于运送润滑油的泵可以被设置成用于机动车中的消耗器,例如被设置成用于机动车的发动机或变速器,尤其是自动变速器。泵例如可以布置或紧固在变速器或变速器壳体中或其上。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公知有如下叶片泵,这些叶片泵具有能相对壳体转动的转子,该转子包括多个缝隙状的凹部,在凹部中分别布置有叶片并且这些凹部使叶片被可径向移动地引导。壳体的轮廓环具有由其内圆周形成的内轮廓,该内轮廓围绕转子延伸,并且在转子转动时叶片沿该内轮廓滑动,以便由此将流体从泵的抽吸侧运送到压力侧上。为了减少叶片从内轮廓抬离的风险所公知的是,转子在每个叶片下方形成有下叶片腔室,该下叶片腔室可以被流体加压,由此使得每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被径向向外推挤向内轮廓。由于叶片被推挤向内轮廓,使得叶片与内轮廓之间的摩擦增加,由此增加了磨损并且/或者降低了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叶片泵,该叶片泵具有高效率,但是同时减少了叶片从轮廓环的内轮廓抬离的风险。例如,在冷启动时也应确保泵的良好抽吸性能。提供一种双流道式泵可以被看作部分任务,该双流道式泵的流道可以彼此完全独立地运行并且/或者以不同要求的较高体积量的效率运行。
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本发明基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叶片泵或用于机动车的叶片泵,该叶片泵具有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的转子和多个由转子可移动地引导的叶片。例如,多个叶片可以在转子的圆周上尤其均匀分布地布置,并且/或者可以单独地或彼此无关地相对于转子移动。例如,可以设置至少六个叶片,尤其是6、8、10、12、14个叶片。尤其地,叶片可以关于转子的转动轴线至少具有径向分量地或径向地相对于转子移动。
例如,转子可以对于每个叶片形成一个缝隙状的引导部,该引导部被构造成将与该引导部相配属的叶片尤其是径向地以一平移自由度、尤其是唯一的平移自由度引导。
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和/或缝隙状的引导部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该下叶片腔室尤其可以布置在转子的转动轴线与和该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缝隙状的引导部之间。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通过在下叶片腔室中对流体进行压力加载和/或泄压,可以控制作用到叶片的滑移壁上的力,并且因此例如控制将各自的叶片压靠到轮廓环或冲程环的内轮廓上的力。
叶片泵例如可以具有轮廓环,尤其是冲程环,该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延伸的内轮廓(内圆周面),当转子尤其是在叶片泵运行中转动时,叶片以其径向外端部沿着该内轮廓滑动。
轮廓环的内轮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上升区域,在该上升区域中,尤其是通过下叶片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至少支持性地让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同时该叶片滑动经过该上升区域,并且轮廓环的内轮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下降区域,在该下降区域中,叶片尤其是抵抗下叶片腔室中的流体压力地运动进入到转子中,同时该叶片滑动经过该下降区域。
可选地,(关于转子的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动方向)在上升区域的结束部与下降区域的起始部之间,内轮廓可以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适用于针对滑动经过该区域的叶片限定出上止点,也就是说限定出针对叶片的从转子运动出来的最大位置。在叶片运动通过该区域期间,叶片优选关于转子至少近似静止。因此,该区域可以被称为恒定区域或(更精确地说)被称为上恒定区域。当叶片从上升区域经由上恒定区域运动到下降区域时,叶片关于转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向。
可选地,(关于转子的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动方向)在下降区域的结束部与上升区域的起始部之间,内轮廓可以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适用于针对滑动经过该区域的叶片限定出下止点,也就是说限定出针对叶片的运动进入到转子中的最大位置。当叶片运动通过该区域时,叶片优选关于转子至少近似静止。因此,该区域可以称为恒定区域或(更精确地说)被称为下恒定区域。当叶片从下降区域经由下恒定区域运动到上升区域中时,叶片关于转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向。
在多流道式或多冲程式叶片泵中,轮廓环的内轮廓可以具有第一上升区域和第一下降区域,它们与第一流道相配属,也就是说与从抽吸侧或低压侧到压力侧或高压侧的第一流体流相配属,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上升区域和第二下降区域,它们与第二流道相配属,也就是说与从抽吸侧或低压侧到压力侧或高压侧的第二流体流相配属。当叶片滑动经过上升区域,尤其是第一或第二上升区域时,尤其是通过下叶片腔室中的流体压力至少支持性地让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而当叶片滑动经过下降区域,尤其是第一或第二下降区域时,尤其是抵抗下叶片腔室中的压力地让叶片运动进入到转子中。
在单流道式或单冲程式叶片泵中,在转子转动一整圈期间每个叶片将移出一次并移入一次。在双流道式或双冲程式叶片泵中,在转子转动一整圈期间每个叶片移出、移入、移出并再移入,也就是说移出两次并移入两次。在具有两个以上流道或冲程的叶片泵,例如三流道式或三冲程式叶片泵中,在转子转动一整圈期间每个叶片相应地更频繁地移入和移出。
可选地,(关于转子的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动方向)在第一上升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一下降区域的起始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上升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二下降区域的起始部之间,轮廓环的内轮廓可以分别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被适用于针对滑过该区域的叶片限定出上止点(参见上文)。当该区域形成在第一上升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一下降区域的起始部之间时,则可以将该区域称为恒定区域,或者更准确地说,可以将其称为第一上恒定区域,当其位于第二上升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二下降区域的起始部之间时,则可以将该区域称为第二上恒定区域。
可选地,(关于转子的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动方向)在第一下降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二上升区域的起始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下降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一上升区域的起始部之间,轮廓环的内轮廓可以分别具有如下区域,该区域被适用于针对滑过该区域的叶片限定出下止点(参见上文)。当该区域形成在第一下降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二上升区域的起始部之间时,则可以将该区域称为恒定区域,或者更准确地说可以将其称为第一下恒定区域;当其位于第二下降区域的结束部与第一上升区域的起始部之间时,则可以将该区域称为第二下恒定区域。
在转子的一侧,例如第一侧,叶片泵可以具有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端壁,尤其是第一端壁。在转子的远离第一侧的一侧上,尤其是在转子的第二侧上,叶片泵可以具有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端壁,尤其是第二端壁。为了对转子的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或压力供应,第一端壁可以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下叶片凹部,这些下叶片凹部尤其可以被称为或构造为下叶片供应凹部或下叶片供应肾形结构或下叶片供应凹槽。替选地或附加地,为对转子的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或压力供应,第二端壁可以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下叶片凹部,这些下叶片凹部尤其可以被称为或被构造为下叶片供应凹部或下叶片供应肾形结构或下叶片供应凹槽。
轮廓环、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可以是分开的部分,它们经拼合地形成壳体。轮廓环、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优选关于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彼此抗扭转地拼合。替选地,轮廓环可以是第一端壁的或第二端壁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在单流道式叶片泵中)尤其可以分别具有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在双流道式叶片泵中)尤其可以分别具有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和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在更多流道式叶片泵,也就是说具有更多流道的叶片泵中)相应地具有另外的下叶片凹部。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上升区域中或沿着内轮廓的上升区域滑动时,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下降区域中或沿着内轮廓的下降区域滑动时,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
尤其地,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第一上升区域或沿着该第一上升区域滑动时,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并且/或者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尤其地,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第二上升区域或沿着该第二上升区域滑动时,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并且/或者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尤其地,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第一下降区域中或沿其滑动时,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并且/或者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尤其地,当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内轮廓的第二下降区域中或沿该第二下降区域滑动时,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用于对该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并且/或者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
下叶片凹部可以设计成凹槽状或兜状。下叶片凹部可以沿圆周方向延伸,尤其是围绕转动轴线拱曲地延伸。尤其地,下叶片凹部可以分别形成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环绕的弧形区段,并且可以沿环绕方向一个接一个地或串联地布置。
例如,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可以如下这样布置,即,使得在转子转动一整圈(360°)期间,下叶片腔室或其中每个下叶片腔室相继地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连接,其中优选地,一个下叶片腔室总是只能够与第一端壁的一个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或者换句话说,在转子的所有可能的转动位置中,一个下叶片腔室不能够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多个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替选地或附加地,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可以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在转子转动一整圈(360°)时,下叶片腔室或其中每个下叶片腔室相继地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连接,其中优选地,一个下叶片腔室总是只能够与第二端壁的一个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或者换句话说,在转子的所有可能的转动位置中,一个下叶片腔室不能够同时与第二端壁的多个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尽管如此但优选地,一个下叶片腔室可以同时与第一端壁的一个下叶片凹部和第二端壁的一个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尤其地,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和第二端壁的一个下叶片凹部连接。例如,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和第二端壁的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连接。例如,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和第二端壁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连接。例如,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和第二端壁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连接。例如,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同时与第一端壁的和第二端壁的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连接。
尤其地,可以在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上在相邻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分别形成将相邻的下叶片凹部彼此流体地分隔开的分隔接片,或者形成液压狭窄位置,例如朝向转子开放的凹槽或通道,其将相邻的下叶片凹部彼此流体连接。
例如,可以在第一端壁或第二端壁上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形成有分隔接片。例如,可以第一端壁或第二端壁上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形成有分隔接片。
例如,可以在第一端壁上在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尤其分别形成有分隔接片。例如,可以在第二端壁上在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形成有液压的狭窄位置。
优选地,例如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和/或在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和/或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下降下叶片凹部之间如下这样地构造有一个或多个分隔接片,即,使得在转子的一个转动位置中分隔接片可以封闭下叶片腔室,并且/或者可以将该叶片腔室与和相关的分隔接片邻接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
尤其地,其中每个下叶片腔室可以利用第一开口通向第一端壁并利用第二开口通向第二端壁。优选地,一个分隔接片或多个分隔接片如下这样地定尺寸,即,使得它们能够完全或基本上完全遮盖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以便将它们与邻接的下叶片腔室流体地分隔开。
下叶片凹部可以沿转子的圆周方向或转动方向分别被(关于转子的转动方向)形成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的控制边缘和形成下叶片凹部的结束部的控制边缘包夹或界定。控制边缘例如可以由从下叶片凹部到邻接的分隔接片的过渡部形成,或者由形成或侧向界定液压的狭窄位置的突出部形成。
其中一个端壁(例如第一端壁)的一个或多个分隔接片和/或下叶片凹部,以及另一端壁(例如第二端壁)的与分别所述的分隔接片或分别所述的下叶片凹部相对应的分隔接片或与分别所述的下叶片凹部相对应的下叶片凹部彼此相对置,也就是说在沿着转子的转动轴线的投影中至少部分或完全重叠。
例如,第一端壁的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可以与第二端壁的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也就是说,在沿着转子的转动轴线的投影中,与第二端壁的上升的下叶片凹部至少部分地重叠。替选地或附加地,第一端壁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可以与第二端壁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也就是说,在沿着转子的转动轴线的投影中至少部分地重叠了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彼此对置的两个下叶片凹部可以被称为相互间相似的下叶片凹部。
例如可以的是:
-第一端壁的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端壁的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并且/或者
-第一端壁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端壁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并且/或者
-第一端壁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端壁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并且/或者
-第一端壁的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端壁的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
替选地或附加地,形成在第一端壁的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可以与形成在第二端壁的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或液压的狭窄位置相对置,也就是说,分隔接片或液压的狭窄位置至少部分地重叠。彼此对置的两个分隔接片可以被称为相互间相似的分隔接片。
例如可以的是:
-形成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与形成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相对置,并且/或者
-形成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与形成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相对置,并且/或者
-形成在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与形成在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或液压狭窄位置(或其突出部)相对置,并且/或者
-形成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与形成在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或液压狭窄位置(或其突出部)相对置。
尤其地,基于本文描述的叶片泵,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可以可选地彼此组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叶片泵,其包括:
-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子和由转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多个叶片,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并且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
-在转子的第一侧上端侧邻接的第一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第一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尤其是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呈弧区段状延伸的下叶片凹部,下叶片凹部尤其沿圆周方向观察地包括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尤其可以在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子的转动方向上形成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或结束部,
-在转子的第二侧上端侧邻接的第二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第二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尤其是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呈弧区段状延伸的下叶片凹部,下叶片凹部尤其沿圆周方向观察地包括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相似,并且尤其可以在针对运行而设置的转子的转动方向上形成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或结束部,
-其中,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相对置,或者在沿着转子的转动轴线的投影中与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至少部分地重叠,
-其中,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和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与之相似的控制边缘被彼此不同地构成和/或相互间偏移,尤其是角度偏移地布置。
彼此相似的控制边缘尤其以如下方式彼此不同地构造和/或相互间偏移地、尤其是角度偏移地布置,即,使得经由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和经由对置或相似的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彼此不同,例如使得下叶片腔室在其与两个下叶片凹部处于流体连接之后,在转子沿转动方向进一步转动之后仍然与其中一个下叶片凹部处于流体连接,但是已经与另一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例如,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下叶片凹部,尤其是在上升或下降区域之内,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在轴向两侧和在轴向单侧的压力供应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实现对下叶片腔的与角度相关的、轴向不对称的压力供应。
相似的控制边缘可以是如下控制边缘,这些控制边缘满足轴向对置的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的相同功能,例如分别限定出或形成下叶片凹部的结束部或起始部,例如第一上升的、第一下降的、第二上升的或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端壁的结束部或起始部。例如,如果相似的控制边缘分别形成其下叶片凹部的结束部,则从转动方向观察,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可以比第二端壁的对置的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更早或更晚地终止,由此,经由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比经由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更早或更晚地终止。例如,如果相似的控制边缘分别形成其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时,则从转动方向观察,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可以比第二端壁的对置的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更早或更晚地开始,由此,经由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比经由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对下叶片腔室进行的压力供应更早或更晚地开始。
控制边缘在其形状方面可以彼此不同,例如锐角与钝角,向内翻折/弯曲与向外翻折/弯曲,弯曲与笔直,径向向内上升的斜面与径向向外下降的斜面。此外,相似的控制边缘可以在其延伸性方面彼此不同,例如在宽度、深度、长度方面彼此不同。控制边缘可以沿径向方向和/或沿圆周方向相互偏移。
两个相似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偏移或角度距离有利地在第一直线(侧边)与第二直线(侧边)之间的投影中测量,第一直线在沿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形成与其中一个控制边缘相切的切线并与转动轴线D相交,第二直线在沿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形成与另一(相似的)控制边缘相切的切线并与转动轴线D相交,其中,转动轴线D形成角度的顶点。两个相似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偏移或角度距离优选大于5°、有利地大于10°、并且特别有利地大于15°。
因此,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和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相似的控制边缘可以围绕转子的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角度偏移。
优选地,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和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的与之相似的控制边缘相互间至少偏移了下叶片腔室的朝向端侧的开口沿转动方向指向的宽度地布置。两个相似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偏移或角度距离优选至少为下叶片腔室的朝向端壁的开口沿转动方向指向的宽度。由此可以实现,在转子的至少一个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其中一个端壁的下叶片凹部连接,并且同时与另一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并且由此优选地仅通过其中一个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被供应压力。由此,有利地仅发生向该下叶片腔室进行轴向单侧的压力供应。
由于相似的控制边缘的偏移,使得转子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例如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下叶片腔室流体地分隔开,而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例如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转子可以有利地占据第一转动位置,在该第一转动位置中,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与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同样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可以占据不同于第一转动位置的第二转动位置,在该第二转动位置中,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与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流体地分隔开,而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作为第二转动位置的替选或附加地,转子可以占据不同于第一和/或第二转动位置的第三转动位置,在该第三转动位置中,第二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与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流体地分隔开,而第一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尤其地,由于相似的控制边缘的偏移,使得在止点与邻近该止点的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与在该止点与邻近该止点的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的相似的控制边缘之间的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优选大小不同。
优选地,转子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当与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位于第一下降区域或第二上升区域中时,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和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并且尤其是在沿转动方向进一步转动之后可以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当与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位于第一下降区域或第二上升区域中时,第一端壁的下叶片凹部与该下叶片腔室流体地分隔开,而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下叶片凹部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叶片泵适用于在转子转动期间,下叶片腔室与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一直连接,直到该下叶片腔室与另一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正在连接或已经连接为止。
转子可以有利地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其中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
-与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但是与另一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对置或相似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同时,
-与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但是与另一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对置后相似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
经过尤其是下止点或恒定区域的叶片的下叶片腔室,当该叶片位于尤其是下恒定区域内或位于其止点上时,优选仍与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连接,但是优选地已经与另一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并且已经与另一尤其是第一端部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导通的方式连接,但是优选地仍与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叶片泵,其包括:
-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子和由转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多个叶片,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并且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
-轮廓环,该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动轴线延伸的内轮廓,当转子转动时,叶片沿着内轮廓滑动,其中,轮廓环的内轮廓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例如第一上升区域和第二上升区域,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例如第一下降区域和第二下降区域,其中,在叶片滑动经过上升区域期间,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下降区域期间,叶片运动进入到转子中,
-其中,端壁、尤其是第一端壁,和另外的端壁、尤其第二端壁分别具有:
○至少一个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例如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和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当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轮廓环的上升区域中时,与该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至少一个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例如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和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当其叶片位于轮廓环的下降区域中时,与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
○形成在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例如形成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和/或形成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
-其中,形成在其中一个端壁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相对于沿着该分隔接片或平行于转动轴线观察相对置的形成在另一第一端壁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分隔接片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角度偏移地布置。
两个分隔接片之间的角度偏移有利地在沿转动轴线的投影中,也就是说平行于转动轴线地,在穿过一个分隔接片的中间点的与转子的转动轴线相交的直线(侧边)与穿过另一(对置或相似的)分隔接片的中间点的与转子的转动轴线相交的直线(侧边)之间测得,其中,转动轴线形成角度的顶点。分隔接片的中间点优选位于沿转子的转动方向界定分隔接片的控制边缘之间围绕转子的作为顶点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上。两个对置或相似的分隔接片之间的角度偏移优选大于5°,有利地大于10°,并且特别有利地大于15°。
例如,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和第二端壁的相似或对置的分隔接片可以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投影中、尤其是在重叠区域中优选部分地、尤其是仅部分地且不完全地重叠。
有利地,重叠区域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小于下叶片腔室的朝向第一端侧的开口和/或朝向第二端侧的开口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由此可以实现,当叶片位于重叠区域上或重叠区域中时,经过重叠区域的叶片的下叶片腔室优选仍与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已经与另一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恒定区域、尤其是下恒定区域有利地布置在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的角度区域中和/或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的角度区域中,尤其是在重叠区域的角度区域中。
优选地,第一端壁的分隔接片和/或第二端壁的分隔接片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该宽度大于下叶片腔室的朝向第一端侧的开口的和/或朝向第二端侧的开口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由此可以实现,相关的分隔接片可以在转子的一个转动位置中将下叶片腔室的朝向端壁的开口完全封闭,并且/或者转子可以具有或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其中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与端壁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下叶片凹部流体地分隔开。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叶片泵,其包括:
-转子和由转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多个叶片,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并且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
-轮廓环,该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延伸的内轮廓,当转子转动时,叶片沿着内轮廓滑动,其中,轮廓环的内轮廓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其中,在叶片滑动经过上升区域期间,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下降区域期间,叶片运动进入到转子中,
-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端壁,尤其是第一或第二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或压力供应,该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其具有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沿转动方向形成第一下叶片凹部的结束部,并且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另外的下叶片凹部,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其具有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沿转子的转动方向形成该另外的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
-其中,下降区域与上升区域之间的内轮廓具有恒定区域或如下区域,该区域针对经过该区域的叶片被适用于关于相对于转子的运动限定了止点,尤其是上或下止点,
-其中,该区域、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其中一个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与该区域、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另外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大小不同。
在控制边缘与恒定区域或针对叶片限定了上或下止点的区域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有利地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投影中,也就是说平行于转动轴线地,在与转动轴线相交的并且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投影中形成与该控制边缘相切的切线的直线(侧边)与和转动轴线相交的并且穿过恒定区域或针对该叶片限定出止点的区域的中间点(关于转子的圆周方向在恒定区域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中间点)或止点的直线之间测得。该区域的或恒定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优选位于在该区域的或恒定区域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上。优选地,该区域的中间点形成该区域的止点,或者该区域的止点形成该区域的中间点。
优选地,在优选是下部的区域的、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该区域的、尤其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该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角度距离,并且该区域的、尤其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另一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角度距离大于该区域的、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该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
优选地,优选是下部的区域的、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区域的、尤其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另一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角度距离。
优选地,优选是下部的区域的、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区域的、尤其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另一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角度距离。
优选地,优选是下部的区域的、尤其是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尤其是第一端壁的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的控制边缘之间的角度距离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区域的、尤其该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与另一尤其是第二端壁的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的角度距离。
尤其是在多流道式或多冲程式叶片泵中,尤其是下部的恒定区域不对称地延伸到两个相邻的流道中,也就是说尤其地,该恒定区域布置在第一流道和与该第一流道相邻的第二流道中,其中,该恒定区域在其中一个流道中的圆周延伸度大于在另一个流道中的圆周延伸度。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叶片泵,其包括:
-转子和由转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多个叶片,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并且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
-轮廓环,该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延伸的内轮廓,当转子转动时,叶片沿着内轮廓滑动,其中,轮廓环的内轮廓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其中,在叶片滑动经过上升区域期间,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下降区域期间,叶片运动进入到转子中,
-与转子端侧邻接的端壁,尤其是第一或第二端壁,为了对下叶片腔室进行压力控制或压力供应,该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尤其是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其具有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沿转动方向形成第一下叶片凹部的结束部,并且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另外的下叶片凹部,尤其是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其具有控制边缘,该控制边缘沿转子的转动方向形成另外的下叶片凹部的起始部,其中,在控制边缘之间形成分隔接片,
-其中,下降区域与上升区域之间的内轮廓具有恒定区域或如下区域,该区域针对经过该区域的叶片被适用于关于相对于转子的运动限定了止点,尤其是上或下止点,
-其中,分隔接片,尤其是分隔接片的沿转子的圆周方向在控制边缘之间形成的中间点,相对于该区域或恒定区域,尤其是该区域的或恒定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
分隔接片与恒定区域或针对叶片限定了上或下止点的区域之间的角度偏移或角度距离有利地在沿转子的转动轴线的投影中在与转动轴线相交的并且穿过分隔接片的中间点(关于转子的圆周方向在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中间点)的直线(侧边)与和转动轴线相交的并且穿过该恒定区域的或针对叶片限定了止点的区域的中间点(关于转子的圆周方向在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中间点)的直线(侧边)之间测得。该区域的或恒定区域的中间点或止点优选位于在该区域的或恒定区域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上。分隔接片的中间点优选位于在该分隔接片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上。优选地,该区域的中间点形成该区域的止点,或者该区域的止点形成该区域的中间点。
优选地,分隔接片的中间点相对该区域的或尤其是下部的恒定区域的中间点或尤其是下止点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
尤其是在多流道式或多冲程式叶片泵中,端壁的分隔接片可以不对称地延伸到两个相邻的流道中,也就是说,尤其地,端壁的分隔接片布置在第一流道和与该第一流道相邻的第二流道中,其中,在其中一个流道中的圆周延伸度大于在另一流道中的圆周延伸度。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例如双流道式或双冲程式构成的叶片泵,其包括:
-转子和由转子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多个叶片,其中,转子对于每个叶片分别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并且每个叶片形成其与之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的滑移壁,
-轮廓环,该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子的转动轴线延伸的内轮廓,当转子转动时,叶片沿着内轮廓滑动,其中,轮廓环的内轮廓适用于限定出与第一流道相配属的第一上升区域和第一下降区域和与第二流道相配属的第二上升区域和第二下降区域,其中,在叶片滑动经过上升区域期间,叶片从转子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下降区域期间,叶片运动进入到转子中,
-其中,端壁,尤其是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中的一个,或一个端壁和另外的端壁分别具有:
ο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当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轮廓环的第一上升区域中时,该下叶片腔室与该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ο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当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轮廓环的第一下降区域中时,该下叶片腔室与该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ο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当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轮廓环的第二上升区域中时,该下叶片腔室与该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ο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当其中一个下叶片腔室的叶片位于轮廓环的第二下降区域中时,该下叶片腔室与该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ο在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和
ο在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与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
其中,
分隔接片相互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偏移了不等于180°的角度。
两个分隔接片之间的角度偏移有利地在沿转动轴线的投影中在穿过其中一个分隔接片的中间点且与转子的转动轴线相交的直线(侧边)与穿过另一分隔接片的中间点且与转子的转动轴线相交的直线(侧边)之间测得,其中,转动轴线形成角度的顶点。分隔接片的中间点优选位于在沿转子的转动方向界定了分隔接片的控制边缘之间围绕转子的作为顶点转动轴线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上。
“流体地”一词应被理解为在流体连通方面。当两个部件流体地连接时,这意味着它们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当两个部件流体地分隔开或断开连接时,意味着它们在流体连通方面没有连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已经结合多个实施方案和方面进行描述。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此所公开的特征有利地以单独方式并且以任意的特征组合方式来改进本发明的主题。其中:
图1示出在去除第二端壁的情况下的叶片泵的俯视图,其视图平面垂直于转子的转动轴线;
图2示出沿图1的叶片泵的转动轴线D的截面;
图3示出从左侧看图2的叶片泵的第一端壁的俯视图,其视图平面垂直于转子的转动轴线;
图4示出从右侧看图2的叶片泵的第二端壁的俯视图,其视图平面垂直于转子的转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的正排量泵的示例被设计为叶片泵。该叶片泵具有转子1,该转子例如经由轴-毂连接部抗扭地与泵轴5连接。转子1在外圆周侧被通常也被称为冲程环的轮廓环10包围。在转子1的第一侧上,与转子1端侧邻接有第一端壁30,该第一端壁例如由第一壳体部分尤其是侧板形成,而在转子1的第二侧上,与转子1端侧邻接有第二端壁20,该第二端壁例如由第二壳体部分尤其是压力板形成。转子1被包夹在第一端壁30与第二端壁20之间。轴5例如借助转动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端壁30、尤其是第一壳体部分和/或第二端壁20、尤其是第二壳体部分上。转动轴承例如可以是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转子1能相对于第一端壁30、第二端壁20和轮廓环10转动。在图3和4中,在运送操作中也就是说在流体从输入端31、35、21、25运送向输出端32、36、22、26时,转子1的转动方向借助转动方向箭头指示。图3和4中的转动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反,这是因为图3关于图2以左侧视图示出第一端壁30,而图4关于图2以右侧视图示出第二端壁20。
轮廓环10被包夹在第一端壁30与第二端壁20之间并且相对于它们抗扭转。被轮廓环10的内圆周包围并且在轴向上被第一端壁30和第二端壁20界定的呈环形围绕轴5延伸的空间也被称为泵腔室。转子1和由转子1支承的叶片2布置在泵腔室1中。在所示的示例中,轮廓环10是与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分开的部分。可选地,轮廓环10可以与第一壳体部分或第二壳体部分一体式地形成。
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端壁30尤其是第一壳体部分、以及第二端壁20尤其是第二壳体部分、轮廓环10和包括叶片2在内的转子1、以及可选的轴5形成泵套件,该泵套件能被置入到例如呈罐形的外壳体(未示出)中。该外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内圆周壁和端壁。在泵套件与外壳体的内圆周之间可以布置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8。第一密封件7可以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与外壳体的内圆周之间。尤其地,第一壳体部分可以具有在其外圆周上环绕的特别是呈槽形的凹陷部,尤其是呈环形的密封件7(例如O形圈)被安置在该凹陷部中。第二密封件8可以布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与外壳体的内圆周之间。尤其地,第二壳体部分可以具有在其外圆周上环绕的尤其是呈槽形的凹陷部,尤其是呈环形的密封件8(例如O形圈)被安置在该凹陷部中。在第一密封件7与第二密封件8之间可以形成抽吸腔,流体从该抽吸腔经由泵腔室运送向至少一个压力腔。至少一个压力腔可以布置或形成在外壳体的端壁与第一壳体部分30之间。
在所示的示例中所示的叶片泵构造成双流道式,也就是说,流体能经由延伸穿过泵腔室的第一流体路径运送到至少一个压力腔中,并且能经由延伸穿过泵腔室、尤其是在泵腔室中与第一流体路径分开延伸的第二流体路径运送到至少一个压力腔中。至少一个压力腔可以是一个共同的压力腔,流体经由第一流体路径和第二流体路径运送到该共同的压力腔中;或者至少一个压力腔可以包括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其中,流体经由第一流体路径运送到第一压力腔中,并且流体经由第二流体路径运送到第二压力腔中。第一压力腔和第二压力腔例如可以经由密封件(未示出)彼此密封。密封件例如可以布置在外壳体的端壁与第一壳体部分之间。
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尤其是相关的壳体部分,可以分别具有朝向叶片2开放的形成与第一流体路径相配属的第一输入端31、21的凹部,该凹部布置在抽吸腔和泵腔室之间并且将抽吸腔和泵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彼此连接起来。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尤其是相关的壳体部分,可以分别具有朝向叶片2开放的形成与第一流体路径相配属的第一输出端32、22的凹部,该凹部布置在至少一个压力腔与泵腔室之间并且将至少一个压力腔和泵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彼此连接起来。第一壳体部分30可以具有形成第一输出端32的凹部,尤其是通道,该凹部朝向叶片2并且朝向外壳体的端壁开放并且/或者例如通到至少一个压力腔中。输入端31、21分别构造为在各自的端壁30、20的或各自的壳体部分中的径向开放的凹陷部。输入端31、21在轴向上彼此对置。输出端32被构造为在第一端壁30或第一壳体部分中的缺口。输出端22被构造为在第二端壁20或第二壳体部分中的凹陷部。输出端32、22在轴向上彼此对置。输出端32、22经由轮廓环10中的通道102彼此连接。通道102被构造为轮廓环10中的缺口。
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尤其是相关的壳体部分,可以分别具有朝向叶片2开放的形成与第二流体路径相匹配的第二输入端35、25的凹部,该凹部布置在抽吸腔与泵腔室之间并且将抽吸腔和泵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彼此连接起来。第一端壁和/或第二端壁、尤其是相关的壳体部分,可以分别具有朝向叶片2开放的形成与第二流体路径相配属的第二输出端36、26的凹部,该凹部布置在至少一个压力腔与泵腔室之间并且将至少一个压力腔和泵腔室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彼此连接起来。第一壳体部分30可以具有形成第二输出端36的凹部、尤其是通道,该凹部朝向叶片2并朝向外壳体的端壁开放并且/或者例如通到至少一个压力腔中。输入端35、25分别被构造为在各自的端壁30、20中的或各自的壳体部分中的径向开放的凹陷部。输入端35、25在轴向上彼此对置。输出端36被构造为在第一端壁30或第一壳体部分中的缺口。输出端26被构造为在第二端壁20或第二壳体部分中的凹陷部。输出端36、26在轴向上彼对置。输出端36、26经由轮廓环10中的通道103彼此连接。通道103被构造为轮廓环10中的缺口。
如从图1清晰可见,在转子1与轮廓环10之间径向地形成有配属于第一流体路径的第一运送腔室和配属于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二运送腔室。
转子1尤其具有用作引导部的呈缝隙状的凹部。给其中每个凹部配属有运送元件,即叶片2。其中每个叶片2能在转子的凹部处径向地移动,或者能远离转子1的转动轴线D及朝着转子1的转动轴线D移动,尤其是能以唯一的平移自由度引导的方式来回移动,如例如能从图1中看出。叶片2与转子1一起转动。在相邻的叶片2之间分别形成有运送单元4,该运送单元的体积取决于转子1围绕其转动轴线D的转动位置而变化。由于泵具有多个尤其是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的叶片2,因此该泵也具有相应的多个运送单元4。在两个运送腔室中的每一个内存在有多个运送单元4。叶片2和转子1与第一端壁30形成第一密封间隙,并且与第二端壁20形成第二密封间隙。
轮廓环10的内圆周表面具有内轮廓101,该内轮廓导致叶片2在转子1转动一整圈时至少移出一次(使得运送单元4的体积增加)并移入一次(使得运送单元4的体积缩小)。在附图的示例中示出的叶片泵是双冲程的,也就是说,构造有两个运送腔室,其中,当叶片借助转子的转动而运动通过一个运送腔室时,叶片2在经过该运送腔室期间移出一次并移入一次。因此导致的是,在转子1转动一整圈时,叶片2移出、移入、移出并再次移入,或者换句话说,进行了两次移出和两次移入。在相邻的叶片2之间分别形成运送单元4,其体积由于界定该运送单元4的叶片2的移出和移入而增加或缩小,即取决于轮廓环10的内圆周表面的内轮廓101而增加或缩小。
转子1针对每个叶片2分别具有下叶片腔室3。每个叶片2形成转子的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的滑移壁。在转子1的外圆周与其中每个下叶片腔室3之间布置有用于引导相关的叶片2的缝隙状的凹部。下叶片腔室3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可以大于用作叶片2的引导部的缝隙状的凹部的宽度。通过用加压流体对相关的下叶片腔室3进行选择性压力加载和/或选择性泄压,叶片2的滑移壁可以被加载指离转动轴线D的力或将该力卸载。可选地,也可以将该力减小。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泄漏造成的损失,希望防止叶片2从内轮廓101抬离,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摩擦引起的磨损并将由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消耗保持较低,希望防止叶片2过于用力地挤压内轮廓101。
其中每个下叶片腔室3具有通向第一端壁的第一开口和通向第二端壁20的第二开口。
在端侧与转子1的第一侧邻接的第一端壁30具有细长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尤其是围绕转动轴线D拱曲的下叶片凹部33、34、37、38(图3),其用于给下叶片腔室3进行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下叶片凹部33、34、37、38分别形成围绕转动轴线D环绕的弧形区段,并且沿环绕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或串联布置,从而使得下叶片腔室3的每个第一开口在转子1完整转动一圈期间相继地扫过其中每个下叶片凹部33、34、37、38。在第一开口扫过下叶片凹部33、34、37、38中的一个时,与该开口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将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凹部连接,由此例如可以对下叶片腔室3加载压力或泄压。
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33与下叶片凹部34之间形成有分隔接片33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33和34彼此分隔开。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34和下叶片凹部37之间形成有分隔接片34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34和37彼此分隔开。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37与下叶片凹部38之间形成有分隔接片37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37和38彼此分隔开。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38与下叶片凹部33之间形成有分隔接片38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38和33彼此分隔开。
在端侧与转子1的第二侧邻接的第二端壁20具有细长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尤其是围绕转动轴线D拱曲的下叶片凹部23、24、27、28(图4),其用于给下叶片腔室3进行压力供应或压力控制。下叶片凹部23、24、27、28分别形成一个围绕转动轴线D延伸的弧形区段,并且沿环绕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或串联布置,从而使得下叶片腔室3的每个第二开口在转子1完整转动一圈期间相继地扫过每个下叶片凹部23、24、27、28。当第二开口扫过下叶片凹部23、24、27、28中的一个时,与该开口向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将以流体连通的方式地与该下叶片腔室连接,由此例如可以对下叶片腔室3加载压力或泄压。
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由下叶片凹部23与下叶片凹部24之间的端壁形成朝向转子开放的尤其呈凹槽状的通道239,该通道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作为液压狭窄位置将下叶片凹部23和下叶片凹部24连接起来。通道239的宽度和/或深度小于下叶片凹部23的和/或下叶片凹部24的与通道239邻接的端部的宽度和/或深度。通道239的侧面由突出部235形成,该突出部从下叶片凹部23的外侧面和下叶片凹部24的外侧面朝向转动轴线D延伸。可以通过通道239发生凹部23和24之间的经节流的流体交换。
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由下叶片凹部27与下叶片凹部28之间的端壁形成朝向转子开放的尤其呈凹槽状的通道279,该通道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作为液压狭窄位置将下叶片凹部27与下叶片凹部28连接起来。通道279的宽度和/或深度小于下叶片凹部27的和/或下叶片凹部28的与通道279相邻的端部的宽度和/或深度。通道279的侧面由突出部275形成,该突出部从下叶片凹部27的外侧面和下叶片凹部28的外侧面朝向转动轴线D延伸。可以通过通道279发生凹部27和28之间的经节流的流体交换。
突出部235、275可以被称为分隔接片,其以节流的方式将相邻的下凹部彼此连接起来。替选地,可以取消通道239和/或279,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23和24和/或27和28之间形成将叶片凹部24和27或27和28彼此流体地分隔开的分隔接片。
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24与下叶片凹部27之间布置有分隔接片24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24和27彼此分隔开。在围绕转动轴线D的环绕方向上,在下叶片凹部28与下叶片凹部23之间布置有分隔接片285,该分隔接片将下叶片凹部28和23彼此分隔开。
在转子1转动一整圈期间,下叶片腔室3的第一开口不仅扫过下叶片凹部33、34、37、38,而且还扫过分隔接片335、345、375、385,或者下叶片腔室3的第二开口不仅扫过下叶片腔室23、24、27、28,而且还扫过分隔接片245、285和通道239、279和/或突出部235、275或替代通道或突出部而设置的分隔接片(未示出)。
如从图3可见,形成第一端壁30的第一壳体部分具有通到下叶片凹部33中的通道334。通道334将压力侧(例如第一输出端32或至少一个压力腔或第一压力腔)与下叶片凹部3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起来。由此,下叶片凹部33和其第一开口处于至少部分地与下叶片凹部33重叠的定位中的(多个)下叶片腔室3被供应加压流体。此外,第一壳体部分还具有通到下叶片凹部37中的通道374。通道374将压力侧(例如第二输出端36或至少一个压力腔或第二压力腔)与下叶片凹部37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起来。由此,下叶片凹部37和其第一开口处于至少部分地与下叶片凹部37重叠的定位中的(多个)下叶片腔室3被供应加压流体。
在该示例中,下叶片凹部34、38关于第一端壁30的抽吸侧和压力侧被闭合。也就是说,第一壳体部分不具有以连通的方式将第一端壁30的压力侧或抽吸侧与下叶片凹部34、38连接的通道。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通道334、374可以通入下叶片凹部34、38中,其中,下叶片凹部33、37关于抽吸侧和压力侧被闭合。在又一替选的实施方案中,除了图3中所示的布置之外,第一壳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另外的通道,该另外的通道通入下叶片凹部34中并且将抽吸侧或压力侧与下叶片凹部34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还形成另外的通道,该另外的通道通入下叶片凹部38中并且将抽吸侧或压力侧与下叶片凹部38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起来。
从图4可见,下叶片凹部23、24关于第二端壁20的抽吸侧和压力侧被闭合,也就是说,第二壳体部分不具有以连通的方式将第二端壁20的压力侧或抽吸侧与下叶片凹部23、24连接的通道。这同样适用于下叶片凹部27、28。因此,下叶片凹部27、28关于第二端壁20的抽吸侧和压力侧被闭合,也就是说,第二壳体部分不具有将第二端壁20的压力侧或抽吸侧与下叶片凹部27、28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的通道。
从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3经由下叶片腔室3向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3供应加压流体。流体从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3轴向地穿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3中。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4经由通道239通过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3供应加压流体。从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4经由下叶片腔室3向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供应加压流体。流体从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4轴向地穿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中。由此,流体被强迫轴向通过下叶片腔室3进而通过转子1,由此改善了对叶片2的压力加载,尤其是均匀地进行压力加载。
从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7经由下叶片腔室3向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7供应加压流体。流体从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7轴向地穿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7中。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8经由通道279通过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7供应加压流体。从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8经由下叶片腔室3向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8供应加压流体。流体从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8轴向地穿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8中。由此,流体被强迫轴向通过下叶片腔室3进而通过转子1,由此改善了叶片2的压力加载,尤其是均匀地进行压力加载。
下叶片凹部33、34、37、38、23、24、27、28分别具有控制边缘331、341、371、381、231、241、271、281,这些控制边缘基于转子1的转动方向而形成其各自的下叶片凹部33、34、37、38、23、24、27、28的起始部。在转子1的转动方向上偏移角度地,下叶片凹部33、34、37、38、23、24、27、28分别具有控制边缘332、342、372、382、232、242、272、282,它们基于转子1的转动方向而形成其各自的下叶片凹部33、34、37、38、23、24、27、28的结束部。控制边缘241、232由突出部235形成,而控制边缘281、272由突出部275形成。
下叶片凹部33、34、37、38、23、24、27、28分别具有底部,该底部沿转动轴线D在深度方面界定各自的下叶片凹部。下叶片凹部34、38、23、24、27、28分别具有连贯的底部,而下叶片凹部33、37的底部被通入到下叶片凹部33、37中的通道334、374中断。使下叶片凹部33的底部过渡到通道334的壁中的过渡部333关于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相对于控制边缘331和控制边缘332角度偏移、尤其是大致居中地、例如在中间的三分之一处布置在控制边缘331、332之间。下叶片凹部33的底部形成在控制边缘331与过渡部333之间。使下叶片凹部37的底部过渡到通道374的壁中的过渡部373关于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相对于控制边缘371和控制边缘372角度偏移、尤其是比控制边缘371更靠近控制边缘372地、尤其是布置在下叶片凹部37邻接控制边缘372的三分之一处。下叶片凹部37的底部形成在控制边缘371与过渡部373之间。
通道334的开口横截面和通道374的开口横截面彼此不同。通道334的开口横截面大于通道374的开口横截面。通道334、374分别构造为在第一端壁30或第一壳体部分中的缺口。
在下叶片凹部33、37、23、27的起始部处关于转动轴线D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小于在下叶片凹部33、37、23、27的结束部处关于转动轴线D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在下叶片凹部34、38、24、28的起始部处关于转动轴线D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的宽度大于在各自的下叶片凹部34、38、24、28的结束部处关于转动轴线D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宽度。
如从图1可见,轮廓环10具有内轮廓101。内轮廓101具有第一上升区域11、恒定区域12、第一下降区域13、恒定区域14、第二上升区域15、恒定区域16、第二下降区域17和恒定区域18,它们在一整圈中按所述顺序被沿内轮廓101滑动的叶片2经过。当叶片2经过区域11或15时,叶片从转子1移出,因此将这些区域称为上升区域11、15。当叶片2经过区域13或17时,叶片移入到转子1中,因此将这些区域称为下降区域13、17。上升区域11和下降区域13与第一流道相配属,并且因此被称为第一上升区域11和第一下降区域13。上升区域15和下降区域17与第二流道相配属,并且因此被称为第二上升区域15和第二下降区域17。
当叶片2经过上升区域11、15时,叶片2移出,由此,使得与该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增大。当叶片2经过下降区域13、17时,叶片2移入,由此,使得与这些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缩小。
输入端31和/或21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上升区域11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沿第一上升区域11滑过的叶片2扫过输入端31或21,由此使得与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被充满来自输入端31或21的流体。
下叶片凹部33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上升区域11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一上升区域11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以其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3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上升区域11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来自下叶片凹部33的加压流体来支持让叶片2从转子1移出,以及可以确保叶片2贴靠在内轮廓101上。
下叶片凹部23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上升区域11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一上升区域11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以其第二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3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上升区域11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2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来自下叶片凹部23的流体来支持让叶片2从转子1移出,其中,下叶片凹部24经由通道239被供应来自下叶片凹部23的流体。此外,由此可以确保叶片2贴靠在内轮廓101上。下叶片凹部23又被供应来自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3的流体,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由于其叶片2经过第一上升区域11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3、23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下叶片凹部可以被称为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
输出端32和可选的由第二端壁20形成的凹陷部22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3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沿第一下降区域13滑过的叶片2扫过输出端32或凹陷部22,由此,将与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排空到输出端32中,并可选地排空到凹陷部22中。
下叶片凹部34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3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一下降区域13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4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3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4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确保叶片2在移入时也贴靠在内轮廓101上。
下叶片凹部24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3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一下降区域13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第二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4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3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凹部24与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如上所述,从下叶片腔室3送出到下叶片凹部23中的流体通过通道239流入到下叶片凹部24中,并且从下叶片凹部24通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下叶片凹部34中。由此给如下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3供应流体,该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的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4部分重叠并且/或者该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的第二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4部分重叠。
由于其叶片2经过第一下降区域13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4、24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下叶片凹部可以被称为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
输入端35和/或25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上升区域15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沿第二上升区域15滑过的叶片2扫过输入端35或25,由此,使得与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被充满来自输入端35或25的流体。下叶片凹部37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上升区域15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二上升区域15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7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上升区域15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7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来自下叶片凹部37的加压流体来支持叶片2从转子1移出。下叶片凹部27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上升区域15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二上升区域15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第二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7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上升区域15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27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来自下叶片凹部27的流体来支持叶片2从转子1移出,其中,下叶片凹部28经由通道279被供应来自下叶片凹部27的流体。下叶片凹部27又被供应来自其中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3的流体,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由于其叶片2经过第二上升区域15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7、27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下叶片凹部可以被称为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
输出端36以及可选的由第二端壁20形成的凹陷部26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下降区域17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沿第二下降区域17滑过的叶片2扫过输出端36或凹陷部26,由此,使得与叶片2邻接的运送单元4排空到输出端36中,并且可选地排空到凹陷部26中。下叶片凹部38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下降区域17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二下降区域17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8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下降区域17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凹部38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腔室3连接。
下叶片凹部28关于内轮廓101的第一下降区域17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得与沿第二下降区域17滑过的叶片2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利用其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8部分重叠,由此,当叶片2位于内轮廓101的第二下降区域17中时,与该叶片相配属的下叶片凹部28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腔室3连接。如上所述,从下叶片腔室3送出到下叶片凹部27中的流体通过通道279流入到下叶片凹部28中,并且从下叶片凹部28通过下叶片腔室3流入到下叶片凹部38中。由此向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3供应流体,该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的第一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38部分重叠,并且/或者该至少一个下叶片腔室的第二开口至少与下叶片凹部28部分重叠。
由于其叶片2经过第二下降区域17的下叶片腔室3与下叶片凹部38、28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下叶片凹部可以称为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
在第一上升区域11与第一下降区域13之间以及在第二上升区域15与第二下降区域17之间,内轮廓101形成恒定区域12或16。在第一下降区域13与第二上升区域15之间以及在第二下降区域17与第一上升区域11之间,内轮廓101形成恒定区域14或18。恒定区域12、14、16、18如下这样地构成,即,使得当叶片2运动通过恒定区域时关于转子1静止不动,也就是说既不移入也不移出。例如,内轮廓101可以在恒定区域中具有围绕作为中间点的转动轴线D的圆弧形状。
当叶片2经过恒定区域12或16时,它占据上止点,在该上止点中,其关于转子的运动方向变向。恒定区域12和16因此可以被称为上恒定区域12、16。由于上恒定区域12配属于第一流道,因此它可以被称为第一上恒定区域。由于上恒定区域16配属于第二流道,因此它可以被称为第二上恒定区域。当叶片经过恒定区域14或18时,它占据下止点,在下止点中,其关于转子1的运动方向变向。恒定区域14或18因此可以被称为下恒定区域14、18。恒定区域14、18将第一和第二流道彼此分开,并且因此没有配属给特殊的流道或并不仅配属于其中一个流道。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两个相邻的叶片2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恒定区域12、14、16、18的起始部和结束部之间的角度距离。换句话说,转子1关于轮廓环10可以转动到使运送单元4完全位于恒定区域12、14、16、18的其中一个内的一个或多个定位中。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转子1甚至可以关于轮廓环10转动到使运送单元4同时分别位于恒定区域12、14、16、18中的一个或多个定位中。
相邻的两个叶片2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输入端31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与输出端32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之间的角度距离。由此防止运送单元4占据将输入端31和输出端32桥接或短路的位置。替选地或附加地,两个相邻的叶片2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输入端35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与输出端36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之间的角度距离,这也防止了运送单元4占据将输入端35和输出端36桥接或短路的位置。
两个相邻叶片2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第一输出端32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与第二输入端35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之间的角度距离。这防止了运送单元4占据将输出端32和输入端35桥接或短路的位置。替选地或附加地,两个相邻的叶片2之间的角度距离小于第二输出端36的通入到泵腔的开口与第一输入端31的通入到泵腔中的开口之间的角度距离。这防止了运送单元4占据将输出端36和输入端31桥接或短路的位置。
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3在轴向上与下叶片凹部33相对置。下叶片凹部23、33彼此相似。它们两者都布置在第一上升区域11中。下叶片凹部24在轴向上与下叶片凹部34相对置。下叶片凹部24、34彼此相似。它们两者都布置在第一下降区域13中。下叶片凹部27在轴向上与下叶片凹部37相对置。下叶片凹部27、37彼此相似。它们两者都布置在第二上升区域15中。下叶片凹部28在轴向上与下叶片凹部38相对置。下叶片凹部28、38彼此相似。它们两者都布置在第二下降区域17中。第二端壁20的各自的下叶片凹部23、24、27、28沿着转动轴线D的投影与第一端壁30的分别与之相对置的下叶片凹部33、34、37、38重叠,并且反之亦然。在图3中,以虚线的形式绘制了下叶片凹部24的与下叶片凹部34在投影中重叠的区段,在该虚线中相应地标记了控制边缘242。在图4中,以虚线的形式绘制了控制边缘342的投影。此外,在图3中以虚线的形式绘制了控制边缘271的投影。在图4中绘制了下叶片凹部37的与下叶片凹部27在投影中重叠的区段,在该虚线中相应地标记了控制边缘371。
尤其地,下叶片腔室3在转子1的使与该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2位于第一上升区域11中的转动角度位置中可以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3和33连接,在转子1的使与该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2位于第一上升区域11中的转动角度位置中可以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4和34连接,在转子的使与该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2位于第二上升区域15中的转动角度位置中可以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和37连接,并且在转子1的使与该下叶片腔室相配属的叶片2位于第二下降区域17中的转动角度位置中可以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和38连接。
如从图3和4可以看出,控制边缘342和尤其是相似的控制边缘242关于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在沿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彼此角度偏移地布置。由此导致在转子1沿在运行中所设置的转动方向转动时(参见图3和4中的转动方向箭头),叶片2的下叶片腔室3首先与下叶片凹部34分隔开,并且在尤其是当转子1继续转动了转动角度是控制边缘342和242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偏移的角度之后与下叶片凹部24分隔开。转子1可以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者可以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4连接并且与下叶片凹部34分隔开。例如,控制边缘242和342可以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大于0°、尤其是大于5°并且有利地>10°和/或<30°的角度。
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控制边缘342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可以变向。由此可以导致转子1可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者可以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即在该角度位置中,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4连接并且与下叶片凹部24分隔开。
转子1可以尤其从使得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4连接并与下叶片凹部34分隔开的角度位置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或进一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者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即在该角度位置中,使得下叶片腔室3在流体连通方面与下叶片凹部24和下叶片凹部34都分隔开。尤其地,在该角度位置中,该下叶片腔室3的第一开口可以被分隔接片34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或覆盖,并且该下叶片腔室3的第二开口可以被分隔接片24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或覆盖。
如同样从图3和4可以看出,控制边缘371和尤其是相似的控制边缘271关于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彼此角度偏移地布置。由此导致在转子1沿在运行中设置的转动方向转动时(参见图3和4中的转动方向箭头),叶片2的下叶片腔室3首先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并且然后尤其是当转子1继续转动了控制边缘371和271所角度偏移的转动角度时,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连接。转子1可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使得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并且与下叶片凹部27分隔开。例如,控制边缘271和371可以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了大于0°、尤其是大于5°并且有利地>10°和/或<30°的角度。
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控制边缘371和271之间的角度偏移可以变向。由此可以导致,转子1可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者可以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使得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连接,并且与下叶片凹部37分隔开。
尤其是当下叶片腔室3的第一开口被分隔接片34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或覆盖并且该下叶片腔室3的第二开口被分隔接片24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或覆盖时,转子1可以尤其从使得该下叶片腔室3在流体连通方面与下叶片凹部24和下叶片凹部34都分隔开的角度位置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或进一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下叶片腔室3在流体连通方面(仍)与下叶片凹部27分隔开,但(已经)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
转子1尤其从其中使得下叶片腔室3在流体连通方面(仍)与下叶片凹部27分隔开但(已经)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的角度位置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或进一步转动到如下角度位置中或者具有如下角度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使得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连接并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
在图3和4中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371和271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小于控制边缘342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控制边缘371和271之间的角度偏移可以大于控制边缘342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或等于控制边缘342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恒定区域14的中间点14m,也就是说(关于转子1的转动方向)在恒定区域14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中间(在恒定区域14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形成的角度等分线)的点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相对控制边缘342、242、371、271角度偏移。
尤其地,在沿着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延伸穿过中间点14m(见图1)并且与转动轴线D相交的直线(参见图3和4中的点划线)可以延伸穿过分隔接片345和245,尤其是延伸穿过重叠区域346的中间。替选地或附加地,该直线可以延伸穿过分隔接片385和285,尤其是延伸穿过分隔接片385和285的中间。
控制边缘342与中间点14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不同于控制边缘3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在所示示例中,控制边缘342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大于控制边缘3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由此在第一端壁30上得到其的绝大部分朝着第一下降区域移位的分隔接片345。替选地,控制边缘342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可以小于或等于控制边缘3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
控制边缘242与中间点14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不同于控制边缘2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在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242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小于控制边缘2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由此在第二端壁20上得到其绝大部分朝第二上升区域移位的分隔接片245。替选地,控制边缘242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可以大于或等于控制边缘271与中间点14m之间的角度偏移。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在控制边缘331和382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385的中间点(在控制边缘331和382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形成的角度等分线)与控制边缘342和371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34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42和37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形成的角度等分线)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在下叶片凹部33和34所位于的区域上测得的角度距离不等于180°、尤其是小于180°。替选地,在下叶片凹部33和34所位于的区域上测得的角度偏移可以更大。另外替选地,角度偏移可以为180°。
在图3和4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331至231和/或382至282不彼此角度偏移。例如,由于控制边缘381和281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并不彼此角度偏移,使得可以通过使转子1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同时将下叶片腔3与下叶片凹部28和38的流体连通分隔开。例如,由于控制边缘331和231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并不彼此角度偏移,使得通过使转子1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下叶片腔3可以同时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3和33连接。
尽管如此但是如下替选方式是可行的,即,控制边缘331和231彼此角度偏移和/或控制边缘382和282彼此角度偏移。通过使转子1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使得下叶片腔室3首先与下叶片凹部28、38中的一个分隔开(与此同时它仍与下叶片凹部28、38中另一个彼此连接),并且通过转子1围绕转动轴线D进一步转动,使得下叶片腔室3与该下叶片凹部28、38中另一个分隔开。替选地或附加地,通过使转子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使得下叶片腔室3首先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3、33中的一个连接(与此同时它尚未与下叶片凹部23、33中的另一个连接),并且通过转子1围绕转动轴线D进一步转动,使得下叶片凹部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凹部23、33中的另一个连接。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恒定区域18的中间点18m,也就是说(关于转子1的转动方向)在恒定区域18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中间(在恒定区域18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形成的角度等分线)的中间点,相对控制边缘331、231、382、282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
尤其地,在沿着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延伸穿过中间点18m(见图1)并且与转动轴线D相交的直线(参见图3和4中的点划线)可以延伸穿过分隔接片285和385,尤其是延伸穿过分隔接片285和385的中间。在所示示例中,该直线相应于上述的延伸穿过中间点14m并与转动轴D相交的直线。
在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382与中间点18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等于控制边缘331与中间点84m之间的角度偏移。替选地,控制边缘382与中间点18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可以小于或大于控制边缘331与中间点18m之间的角度偏移。
在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282与中间点18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等于控制边缘231与中间点18m之间的角度偏移。替选地,控制边缘282与中间点18m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偏移可以小于或大于控制边缘231与中间点18m之间的角度偏移。
在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边缘341和342之间的角度偏移小于控制边缘371和372之间的角度偏移和/或控制边缘331和332之间的角度偏移。替选地或附加地,控制边缘241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控制边缘271和272之间的角度偏移和/或控制边缘231和232之间的角度偏移。
控制边缘342和371之间的分隔接片345的宽度和/或控制边缘382和331之间的分隔接片385的宽度大于使下叶片腔室3通向第一端壁30的第一开口的宽度。由此导致分隔接片345或分隔接片385可以在转子1的一个转动位置中完全封闭下叶片腔室3的相关的开口。
在控制边缘242和271之间的分隔接片245的宽度和/或在控制边缘282和331之间的分隔接片285的宽度大于使下叶片腔室3通向第二端壁20的开口的宽度。由此导致分隔接片245或分隔接片285可以在转子1的一个转动位置中完全封闭下叶片腔室的相关的开口。
控制边缘242和371之间的角度距离或控制边缘242和371之间的尤其是分隔接片245和345的重叠区域(图3)在沿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的距离346大于、替选地小于或等于使得下叶片腔室3通向第一端壁30和第二端壁20的开口的宽度。转子1可以占据或具有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例如当距离346大于或等于相关的下叶片腔室3的开口的宽度时,分隔接片345封闭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一端壁30的开口,并且分隔接片245封闭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二端壁20的开口。
替选地,转子1可以占据或具有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例如当距离346小于相关的下叶片腔室3的开口的宽度时,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一端壁30的开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7连接,并且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二端壁20的开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4连接。在替选的实施方案中,其中,控制边缘342和242之间的角度偏移与图3中所示相反,转子1可以占据或具有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转动位置中,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一端壁30的开口以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34连接,并且该下叶片腔室的通向第二端壁20的开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下叶片凹部27连接。
通常优选地,控制边缘242和371之间的在沿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得到的距离346(图3)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42和371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关于恒定区域14的中间点(图1;恒定区域14的起始部与结束部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并不角度偏移或仅以可忽略的方式角度偏移,并且/或者关于分隔接片38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82和331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和/或分隔接片285(控制边缘282和231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角度偏移了180°或大约角度偏移了180°。
转子1可以转动到如下转动位置中或占据或具有如下转动位置,在该角度位置中,下叶片腔室3通向第一端壁30开口被分隔接片38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而下叶片腔室3的通向第二端壁20的开口被分隔接片285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封闭。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端壁30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4的控制边缘341和342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小于第一端壁30的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8的控制边缘381和382之间的角度距离。替选地或附加地,第二端壁20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的控制边缘241和242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大于第二端壁20的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的控制边缘281和282之间的角度距离。
此外,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端壁30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7的控制边缘371和372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大于第一端壁30的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3的控制边缘331和332之间的角度距离。替选地或附加地,第二端壁20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的控制边缘271和272之间的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小于第一端壁30的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的控制边缘231和232之间的角度距离。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在控制边缘332和341之间的分隔接片33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32和34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相对于在控制边缘372和381之间的分隔接片37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72和38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围绕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了180°。
替选地或附加地,分隔接片33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32和34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与分隔接片34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42和37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小于分隔接片37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72和38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与分隔接片38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382和33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
替选地或附加地,突出部23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232和24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与分隔接片24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242和27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大于突出部27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272和28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与分隔接片285的中间点(控制边缘282和231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等分线)之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
附图标记列表
1 转子
2 叶片
3 下叶片腔室
4 运送单元
5 轴
6 销栓
7 第一密封件
8 第二密封件
9a 第一运送腔室
9b 第二运送腔室
10 轮廓环/冲程环
101 内轮廓
102 通道/连接通道
103 通道/连接通道
11 第一上升区域
12 恒定区域(上变向区域)
121 止点
13 第一下降区域
14 恒定区域(下变向区域)
141 止点
14m 中间点
15 第二上升区域
16 恒定区域(上变向区域)
161 止点
17 第二下降区域
18 恒定区域(下变向区域)
181 止点
18m 中间点
20 第二壳体部分/第二端壁
22 第一输出端
221 凹部/凹槽状的通道
23 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231 下叶片凹部23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232 下叶片凹部23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235 突出部
24 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241 下叶片凹部24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242 下叶片凹部24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245 分隔接片
27 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271 下叶片凹部27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272 下叶片凹部27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275 突出部
279 通道
28 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281 下叶片凹部28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282 下叶片凹部28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285 分隔接片
30 第一壳体部分/第一端壁
31 第一输入端
32 第一输出端
33 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331 下叶片凹部33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332 下叶片凹部33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333 过渡部
334 通道
335 分隔接片
34 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341 下叶片凹部34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342 下叶片凹部34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345 分隔接片
346 分隔接片345和245的重叠部
35 第二输入端
36 第二输出端
37 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371 下叶片凹部37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372 下叶片凹部37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373 过渡部
374 通道
375 分隔接片
38 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凹槽
381 下叶片凹部38的控制边缘/起始部
382 下叶片凹部38的控制边缘/结束部
385 分隔接片
39 通道
D 转子的转动轴线
Claims (18)
1.叶片泵,其包括:
能够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的转子(1)和多个由所述转子(1)以能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叶片(2),其中,所述转子(1)对于每个叶片(2)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3),并且每个叶片(2)形成其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的滑移壁,
在所述转子(1)的第一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一端壁(30),为了对所述下叶片腔室(3)进行压力控制,所述第一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34;37),该下叶片凹部沿圆周方向观察包括控制边缘(341;342;371;372),
在所述转子(1)的第二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二端壁(20),为了对所述下叶片腔室(3)进行压力控制,所述第二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下叶片凹部(24;27),该下叶片凹部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相对置并且沿圆周方向观察包括控制边缘(241;242;271;272),该控制边缘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的控制边缘(341;342;371;372)相似,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的控制边缘(341;342;371;372)和与之相似的所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4;27)的控制边缘(241;242;271;272)彼此构造不同并且/或者相互间偏移地布置,尤其是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的控制边缘(342;372;341;371)和与之相似的所述第二端壁(20;27)的下叶片凹部(24;27)的控制边缘(242;272;241;271)关于所述转子(1)的转动方向分别形成各自的下叶片凹部(34;37;24;27)的结束部或分别形成起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转子(1)
-能够具有或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所述转动位置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一个下叶片腔室(3)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端壁(20)的相对置的下叶片凹部(24、27)也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与该下叶片腔室(3)连接,并且
○能够具有或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所述转动位置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与一个下叶片腔室(3)流体地分隔开,而所述第二端壁(20)的相对置的下叶片凹部(24)与该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并且/或者
○能够具有或占据如下转动位置,在所述转动位置中,所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7)与一个下叶片腔室(3)流体地分隔开,而所述第一端壁(30)的相对置的下叶片凹部(37)与该下叶片腔室(3)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具有轮廓环(10),所述轮廓环具有围绕所述转子(1)的转动轴线(D)延伸的内轮廓(101),当所述转子(1)转动时,所述叶片(2)沿着所述内轮廓滑动;其中,所述轮廓环(10)的所述内轮廓(101)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11;15)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13;17);其中,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上升区域(11;15)期间,所述叶片从所述转子(1)运动出来,而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下降区域(13;17)期间,所述叶片运动进入到所述转子(1)中;其中,所述内轮廓(101)在所述下降区域(13;17)与所述上升区域(15;11)之间的区域(14;18)中被构造成用于针对所述叶片(2)限定出尤其是下止点(141;181),在所述下止点中,当叶片(2)从所述下降区域(13;17)经由所述止点(141;181)滑动到所述上升区域(15;11)中时,所述叶片(2)关于所述转子(1)的运动方向变向;其中,所述止点(141)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的控制边缘(342;371)之间围绕所述转子(1)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和所述止点(141)与所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4;27)的相似的控制边缘(242;271)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子(1)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环(10)的所述内轮廓(101)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第一上升区域(11)、至少一个第一下降区域(13)、至少一个第二上升区域(15)和至少一个第二下降区域(17),其中,所述区域(14;18)布置在所述第一下降区域(13)与所述第二上升区域(15)之间并且/或者布置在所述第二下降区域(17)与所述第一上升区域(11)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30)具有分隔接片(345),该分隔接片在所述转子(1)的一个转动位置中将下叶片腔室(3)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叶片凹部(34、37)流体地分隔开,而所述下叶片腔室(3)位于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45)的区域中,尤其是所述下叶片腔室(3)的指向所述第一端壁(30)的开口被该分隔接片(345)封闭或覆盖,并且所述第二端壁(20)具有与所述分隔接片(345)相似或相对置的分隔接片(245),该分隔接片在所述转子(1)的尤其是另一转动位置中将下叶片腔室(3)与所述第二端壁(20)的下叶片凹部(23、27)流体地分隔开,而所述下叶片腔室(3)位于所述第二端壁(20)的分隔接片(245)的区域中,尤其是所述下叶片腔室(3)的指向所述第二端壁(20)的开口被该分隔接片(285)封闭或覆盖,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85)和所述第二端壁(20)的相似或相对置的分隔接片(245)彼此构造不同并且/或者相互间偏移地布置,尤其是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45)和所述第二端壁(20)的相似或相对置的分隔接片(245)在沿所述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尤其是在重叠区域(346)中部分重叠,尤其是仅部分并且非完全地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重叠区域(346)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小于所述下叶片腔室(3)的指向所述第一端侧的开口和/或指向所述第二端侧的开口的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区域(14)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45)的角度区域中和/或布置在所述第二端壁(20)的分隔接片(245)的角度区域中,尤其是布置在所述重叠区域(346)的角度区域中。
10.至少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泵适用于,在所述转子(1)转动期间,下叶片腔室(3)与其中一个端壁(20)的布置在所述下降区域(13)中的下叶片凹部(24)以流体连通的方式一直连接,直到所述下叶片腔室(3)与另一端壁(30)的布置在所述上升区域(15)中的下叶片凹部(37)以流体连通的方式正在连接或已经连接为止。
11.叶片泵,其包括:
-能够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的转子(1)和多个由所述转子(1)以能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叶片(2),其中,所述转子(1)对于每个叶片(2)具有一个下叶片腔室(3),并且每个叶片(2)形成其相配属的下叶片腔室(3)的滑移壁,
-轮廓环(10),所述轮廓环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延伸的内轮廓(101),当所述转子(1)转动时,所述叶片沿着所述内轮廓滑动,其中,所述轮廓环(10)的所述内轮廓(101)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15)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13),其中,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上升区域(15)期间,所述叶片从所述转子(1)运动出来,而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下降区域(13)期间,所述叶片运动进入到所述转子(1)中,
-在所述转子(1)的第一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一端壁(30),
-在所述转子(1)的第二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二端壁(20),
-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和所述第二端壁(20)分别具有
○至少一个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上升区域(15)中时,所述下叶片腔室与所述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至少一个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下降区域(13)中时,所述下叶片腔室与所述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和
○在所述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与所述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245;345),
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第一端壁(30)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4)与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7)之间的分隔接片(345)相对于沿着或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D)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45)相对置地形成在所述第二端壁(20)的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与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之间的分隔接片(245)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在沿着或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D)的投影中,相对置的角度偏移的分隔接片(245;345)部分地重叠。
13.叶片泵,其包括:
轮廓环(10),所述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子(1)的转动轴线(D)延伸的内轮廓(101),当所述转子(1)转动时,叶片(2)沿着所述内轮廓滑动,其中,所述轮廓环(10)的内轮廓(101)适用于限定出至少一个上升区域(11;15)和至少一个下降区域(13;17),其中,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上升区域(11;15)期间,所述叶片从所述转子(1)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所述下降区域(13;17)期间,所述叶片运动进入到所述转子(1)中,
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端壁(20;30),为了对所述下叶片腔室(3)进行压力控制或压力供应,所述端壁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下叶片凹部(24;34),所述第一下叶片凹部具有控制边缘(242;342),该控制边缘(242;342)沿所述转子(1)的转动方向形成所述第一下叶片凹部(24;34)的结束部,所述端壁还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下叶片凹部(27;37),所述第二下叶片凹部具有控制边缘(271;371),该控制边缘沿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形成所述第二下叶片凹部(27;37)的起始部,其中,
所述内轮廓(101)在所述下降区域(13)与所述上升区域(15)之间具有一区域(14),该区域针对经过所述区域(14)的叶片(2)限定下止点(141),其中,从所述下降区域(13)经由所述区域(14)运动到所述上升区域(15)的叶片(2)的运动方向关于所述转子(1)变向,其中,所述区域(14)尤其是其中间点或其止点(141)与所述第一下叶片凹部(24;34)的控制边缘(242;342)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子(1)的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与所述区域(14)尤其是其中间点或其止点(141)与所述第二下叶片凹部(27;37)的控制边缘(271;371)之间的角度距离彼此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下叶片凹部(24;34)被构造为下降的下叶片凹部,所述下降的下叶片凹部至少基本上在所述下降区域(13)中延伸,并且所述第二下叶片凹部(27;37)被构造为上升的下叶片凹部,所述上升的下叶片凹部至少基本上在所述上升区域(15)中延伸。
15.叶片泵,其中,所述叶片泵多流道式地、尤其是双流道式地,或者多冲程式地、尤其是双冲程式地构成,并且此外,所述叶片泵具有:
-轮廓环(10),所述轮廓环具有围绕转动轴线(D)延伸的内轮廓(101),当转子(1)转动时,叶片(2)沿着所述内轮廓滑动,其中,所述轮廓环(10)的内轮廓(101)适用于限定出与第一流道相配属的第一上升区域(11)和第一下降区域(13)以及限定出与第二流道相配属的第二上升区域(15)和第二下降区域(17),其中,在叶片(2)滑动经过所述上升区域(11;15)期间,所述叶片从所述转子(1)运动出来,而在叶片滑动经过所述下降区域(13;17)期间,所述叶片运动进入到所述转子(1)中,
-在所述转子(1)的第一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一端壁(30),
-在所述转子(1)的第二侧上与所述转子(1)端侧邻接的第二端壁(20),
-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和所述第二端壁(20)中的一个,或者所述第一端壁(30)和所述第二端壁(20)分别具有
○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第一上升区域(11)中时,所述下叶片腔室与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第一下降区域(13)中时,所述下叶片腔室与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第二上升区域(15)中时,所述下叶片腔室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当下叶片腔室(3)的叶片(2)位于所述轮廓环(10)的第二下降区域(17)中时,所述下叶片腔与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在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345;245),和
○在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与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385;28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接片(345;385;245;285)相互间围绕作为顶点的转动轴线(D)偏移了不等于180°的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245;345)的中间点相对于在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与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285;385)的中间点偏移了不等于180°的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245;345)沿圆周方向由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的控制边缘(242;342)以及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的控制边缘(271;371)界定,并且在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与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之间形成的分隔接片(285;385)沿圆周方向由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的控制边缘(282;382)以及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的控制边缘(231;331)界定,
其中,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34)的控制边缘(242;342)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37)的控制边缘(271;371)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相对于所述第二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8;38)的控制边缘(282;382)与所述第一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3;33)的控制边缘(231;331)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围绕作为顶点的所述转动轴线(D)偏移了不等于180°的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4)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7)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端壁(30)的分隔接片(345)沿圆周方向由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4)的控制边缘(342)以及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7)的控制边缘(371)界定,
其中,在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与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端壁(20)的分隔接片(245)沿圆周方向由所述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的控制边缘(242)以及所述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27)的控制边缘(371)界定,
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0)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34)的控制边缘(342)与所述第一端壁(30)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凹部(37)的控制边缘(371)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壁(20)的第一下降的下叶片凹部(24)的控制边缘(242)与所述第二端壁(20)的第二上升的下叶片部凹部(27)的控制边缘(271)之间的围绕所述转动轴线(D)的角度距离的角度等分线围绕作为顶点的所述转动轴线(D)角度偏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9127389.7 | 2019-10-10 | ||
DE102019127389.7A DE102019127389A1 (de) | 2019-10-10 | 2019-10-10 | Flügelzellenpump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48180A true CN112648180A (zh) | 2021-04-13 |
CN112648180B CN112648180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72826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7465.9A Active CN112648180B (zh) | 2019-10-10 | 2020-10-10 | 叶片泵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03838B2 (zh) |
EP (1) | EP3805521A1 (zh) |
CN (1) | CN112648180B (zh) |
DE (1) | DE102019127389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47183A (en) * | 1991-03-11 | 1992-09-15 | Ford Motor Company | Rotary vane pump having enhanced cold start priming |
CN101080572A (zh) * | 2004-12-16 | 2007-11-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叶片泵 |
CN101080573A (zh) * | 2004-12-16 | 2007-11-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叶片泵 |
CN106481549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 可变容量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16363A (en) * | 1963-04-24 | 1965-11-09 | Sperry Rand Corp | Power transmission |
US4386891A (en) * | 1981-04-23 | 1983-06-0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Rotary hydraulic vane pump with undervane passages for priming |
DE4442083C2 (de) * | 1993-11-26 | 1998-07-02 | Aisin Seiki | Flügelzellenpumpe |
EP0851123B1 (de) | 1996-12-23 | 2003-07-09 | LuK Fahrzeug-Hydraulik GmbH & Co. KG | Flügelzellenmaschine, insbesondere Flügelzellenpumpe |
US6478559B2 (en) * | 2001-01-23 | 2002-11-12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Balanced vane pump |
DE10297707D2 (de) | 2001-12-27 | 2005-02-17 | Luk Fahrzeug Hydraulik | Pumpe |
JP2010031715A (ja) * | 2008-07-28 | 2010-02-12 | Kayaba Ind Co Ltd | ベーンポンプ |
JP5514068B2 (ja) | 2010-10-22 | 2014-06-04 |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 ベーンポンプ |
JP6574363B2 (ja) * | 2015-09-18 | 2019-09-11 | Kyb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式ベーンポンプ |
JP2017115808A (ja) * | 2015-12-25 | 2017-06-29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オイルポンプ装置 |
DE102016211913A1 (de) * | 2016-06-30 | 2018-01-18 | Schwäbische Hüttenwerke Automotive GmbH | Flügelzellenpumpe mit druckbeaufschlagbarem Unterflügelbereich |
JP6453283B2 (ja) * | 2016-09-01 | 2019-01-16 | Kyb株式会社 | ベーンポンプ |
-
2019
- 2019-10-10 DE DE102019127389.7A patent/DE102019127389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0-09 EP EP20200950.2A patent/EP3805521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10-09 US US17/066,810 patent/US1160383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10 CN CN202011077465.9A patent/CN1126481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47183A (en) * | 1991-03-11 | 1992-09-15 | Ford Motor Company | Rotary vane pump having enhanced cold start priming |
CN101080572A (zh) * | 2004-12-16 | 2007-11-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叶片泵 |
CN101080573A (zh) * | 2004-12-16 | 2007-11-28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叶片泵 |
CN106481549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 可变容量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05521A1 (de) | 2021-04-14 |
DE102019127389A1 (de) | 2021-04-15 |
US11603838B2 (en) | 2023-03-14 |
US20210108634A1 (en) | 2021-04-15 |
CN112648180B (zh) | 2023-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197C (zh) | 相对于传动轮改变轴的相对旋转位置的装置 | |
US4354809A (en) | Fixed displacement vane pump with undervane pumping | |
CN101566150B (zh) | 具有增强的排出口的变排量叶片泵 | |
US8535030B2 (en) | Gerotor hydraulic pump with fluid actuated vanes | |
EP1850007B1 (en) | Vane pump | |
US7540729B2 (en) | Vane cell pump | |
EP1320682B1 (en) | Vane pump | |
US20140271310A1 (en) | Clubhead Vane Pump With Balanced Vanes | |
US8747085B2 (en) | Sliding vane pump with improved rotor profile | |
US4692105A (en) | Roller displacement motor | |
US6398528B1 (en) | Dual lobe, split ring, variable roller vane pump | |
US5833438A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 having cam seal with seal land | |
US9644626B2 (en) | Vane pump | |
KR880002419B1 (ko) | 베인형 압축기 | |
EP0189639A1 (en) | Roller, vane or like rotary pump | |
EP2497951B1 (en) | Georotor hydraulic device with capacity control valve provided within the shaft | |
CN112648180B (zh) | 叶片泵 | |
EP0151983B1 (en) | Vane pump | |
US3320897A (en) | Fluid handling rotary vane machine | |
EP3828415B1 (en) | Internal gear pump | |
US4818196A (en) | Variable capacity vane-type motor having a control channel selectivel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k chamber | |
GB2334760A (en) | Vane pumps or motors | |
US3647328A (en) | Slipper vane and valve combination for vane-type fluid pump | |
US3645652A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 | |
JP4421359B2 (ja) | 気体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