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6557A - 一种清洁携砂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携砂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6557A
CN112646557A CN202011531234.0A CN202011531234A CN112646557A CN 112646557 A CN112646557 A CN 112646557A CN 202011531234 A CN202011531234 A CN 202011531234A CN 112646557 A CN112646557 A CN 112646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and
carrying liquid
mixer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12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
聂中祥
毛千千
王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ofengchu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ofengchu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ofengchu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ofengchu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12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65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6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6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2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 C09K8/528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eliminating depositions, e.g. for cleaning inorganic depositions, e.g. sulfates or 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8/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sitions of drilling or well treatment fluids
    • C09K2208/26Gel breakers other than bacteria or enzym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携砂液,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该清洁携砂液的组分包括有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醋酸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蒸馏水;在防砂作业后,该洁净携砂液返排到地面上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避免了因吸附和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携砂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洁携砂液。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油气井防砂主要以机械防砂为主,其中以套管内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八十年代,约占防砂作业总量的90%。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为满足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减少油井作业成本和修井费用,又相继研究出各种类型的滤砂管、可膨胀性割缝筛管和压裂防砂、过油管防砂等防砂工艺技术。砾石充填防砂是通过携砂液来携带砂子去完成的。在这一技术中,其携砂液大部分为植物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防砂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油藏保护,提高原油产量至关重要。
历年来我国普遍采用具有大分子量的高分子植物胶来配制携砂液的原液,这种植物胶携砂液携砂性能好,能够满足高砂比施工要求,方便快捷的达到所需的预期效果。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植物胶慢慢暴露出许多缺点。在防砂作业后,反排到地面的液量只有注入物携砂液量的30%~50%,由于因残渣、吸附、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引起明显的伤害,致使油层渗透率下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对充分提高最终采收率不利。
在分子合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携砂液的可行性研究,人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合成聚合物。聚合物(主要是固体粉剂)溶解均匀后,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并采取添加交联剂交联,产生较高的粘度和更好的施工效率。施工时,一般要提前将携砂液的主剂聚合物在配制站用清水配制好,用罐车拉到现场,或者在现场池子、罐等容器中配制好,这样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费用、程序;先将聚合物溶解好,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施工,配制好的携砂液、交联液等会过期变质,导致大量的浪费,还会造成废液处理困难,给周边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清洁携砂液,具有良好的性能,破胶能力强,返排到地面上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避免了因吸附和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携砂液,其性能优越,具有强大的破胶能力,表面张力和粘度均低于普通的携砂液;在防砂作业后,返排到地面上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避免了因吸附和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携砂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0~40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0~17份芦荟提取物、1~10份醋酸乙烯酯、15~3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30份溶剂、10~20份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2~28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2~38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1~16份芦荟提取物、2~8份醋酸乙烯酯、18~27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27份溶剂、12~18份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3份芦荟提取物、5份醋酸乙烯酯、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4份溶剂、15份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为蒸馏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芦荟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携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准备原料,首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
(2)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0~40℃,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40~60min;
(3)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步骤(2)中的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清洁携砂液中含有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芦荟提取物、醋酸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剂、和水,其中的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烯酯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力,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从而提高携砂液的性能,使得携砂液具有强大的破胶能力,表面张力和粘度均低于普通的携砂液;在防砂作业后,返排到地面上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避免了因吸附和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清洁携砂液中含有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芦荟提取物、醋酸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剂、和水,其中的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烯酯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力,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从而提高携砂液的性能,使得携砂液具有强大的破胶能力,表面张力和粘度均低于普通的携砂液;在防砂作业后,返排到地面上的量可以达到90%以上,避免了因吸附和不能彻底破胶而留存于地层内的残渣对油层造成伤害的问题。
实施例1
准备2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0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0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1份醋酸乙烯酯、1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15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0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2
准备22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2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1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2份醋酸乙烯酯、18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18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2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3
准备23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4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2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3份醋酸乙烯酯、2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0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4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4
准备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5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5份醋酸乙烯酯、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4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5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5
准备27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7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5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7份醋酸乙烯酯、26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6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7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6
准备28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8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6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8份醋酸乙烯酯、27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7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8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实施例7
准备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0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7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10份醋酸乙烯酯、3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30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20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试验例
对上述实施例1~7以及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三种清洁携砂液(A种、B种、C种)分别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表面张力、粘度、残渣百分比和砾石沉降速度。
测试方法为:
表面张力: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
粘度: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
残渣百分比: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进行测试。
砾石沉降速度: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1
取100ml实施例1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2
取100ml实施例2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3
取100ml实施例3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4
取100ml实施例4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5
取100ml实施例5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6
取100ml实施例6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试验例7
取100ml实施例7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对照组1
取100ml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A种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对照组2
取100ml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B种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对照组3
取100ml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C种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将试验例1~7以及对照组1~3的测试结果数据列于下表:
Figure BDA0002852174400000091
Figure BDA0002852174400000101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试验例例1~7的测试结果的性质明显优于对照组1~3,即本发明的实施例1~7的洁净携砂液的性质优于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洁净携砂液。
为了证明芦荟提取液与醋酸乙烯酯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对实施例1~7设置了对比例1~3,分别只将原料中的芦荟提取液除去、只将醋酸乙烯酯除去、只将芦荟提取液和醋酸乙烯酯同时除去,再对除去相应组分后所制得的洁净携砂液进行性质测试。
对比例1
准备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5份醋酸乙烯酯、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4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5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醋酸乙酯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取100ml上述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对比例2
准备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5份芦荟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4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5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最后将芦荟提取物加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取100ml上述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对比例3
准备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24份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15份蒸馏水作为原料,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5℃,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50min,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取100ml上述洁净携砂液作为备用,首先在常温下用JHZ表面张力仪对携砂液进行测试;随后在常温下向携砂液中加入0.5%的煤油进行破胶,测试破胶完全时携砂液的粘度;再按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对携砂液的残渣百分比进行测试;最终向置于玻璃质的恒温(30℃)装置中的透明圆柱容器里将携砂液倒入,用镊子将0.8mm陶粒放入液面2cm处松开让它自然沉降,记录陶粒沉降40cm所需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沉降速度即可
将对比例1~3的测试结果列于下表:
表面张力mN/m 粘度mPa/s 残渣百分比% 砾石沉降速度m/min
对比例1 28.65 25 2.12% 0.00132
对比例2 28.87 26 2.67% 0.00104
对比例3 30.32 35 3.68% 0.00017
根据表中的测试数据可以得出:对比例中的测试结果与试验例1~7的测试结果对应相比,各项性能均显著下降,且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较于对比例3的叠加效果仍然低于实施例1~7的性能,所以,本发明中的洁净携砂液中的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烯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0~40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0~17份芦荟提取物、1~10份醋酸乙烯酯、15~3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30份溶剂、10~20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2~28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2~38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1~16份芦荟提取物、2~8份醋酸乙烯酯、18~27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27份溶剂、12~18份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13份芦荟提取物、5份醋酸乙烯酯、2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4份溶剂、15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2:2:3。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由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组成,且三者的体积比为6:2:5。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蒸馏水。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新鲜芦荟洗净后去皮,再用水冲洗30~40s,将得到的凝胶放入破壁机中搅拌至均匀粘液状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清洁携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携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准备原料,首先将溶剂加入混合器中,再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牛酯基二羟乙基氧化铵加入混合器中与溶剂混合均匀;
(2)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加入混合器中,同时对混合器外壁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0~40℃,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维持40~60min;
(3)将芦荟提取物与醋酸乙酯混合均匀之后一同加入步骤(2)中的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清洁携砂液。
CN202011531234.0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清洁携砂液 Pending CN1126465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1234.0A CN11264655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清洁携砂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1234.0A CN11264655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清洁携砂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6557A true CN112646557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1234.0A Pending CN112646557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清洁携砂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655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2412A (zh) * 2011-11-25 2012-06-1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压裂前置液
CN105505370A (zh) * 2014-09-23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26A (zh) * 2017-05-02 2017-09-15 东营市科诺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人工井壁的防砂方法及其防砂用料
CN107513382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携砂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369767A1 (en) * 2015-11-19 2017-12-28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 Ltd. Multi-functional hybrid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CN108913117A (zh) * 2018-07-21 2018-11-30 北京宝丰春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携砂液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2412A (zh) * 2011-11-25 2012-06-1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压裂前置液
CN105505370A (zh) * 2014-09-23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369767A1 (en) * 2015-11-19 2017-12-28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 Ltd. Multi-functional hybrid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CN107513382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携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26A (zh) * 2017-05-02 2017-09-15 东营市科诺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人工井壁的防砂方法及其防砂用料
CN108913117A (zh) * 2018-07-21 2018-11-30 北京宝丰春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携砂液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昭等主编: "《油田化学》", 31 January 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罗明良等主编: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新技术》", 30 September 2012,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董银卯等主编: "《芦荟加工技术及其管理规范》", 30 November 2001,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金雷平等: "长链氧化胺黏弹性清洁压裂液及其流变特性", 《油田化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1136B (zh) 一种油基型液态化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4290B (zh) 一种储层保护钻井液用解水锁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305202B (zh) 一种多功能润湿反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08262A (zh) 用于增强基质处理的水力导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4086068A1 (zh) 一种基于液体聚合物在线连续配制的压裂方法
CN1474864A (zh) 稳定的液体悬浮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44131B (zh) 一种压裂用高温微乳液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131A (zh) 聚合物微凝胶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ong et al. A novel branched polymer gel system with delayed gelation property for conformance control
CN112646557A (zh) 一种清洁携砂液
CN104403655B (zh) 一种油田用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Gao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ly mixing seawater-based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CN109439309B (zh) 一种co2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758B (zh) 一种pH敏感型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的应用
CN106753314A (zh) 有机锑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清洁压裂液
CN109852358A (zh) 一种解堵剂
CN105542744B (zh) 抗盐稠化剂及含该抗盐稠化剂的抗盐型可回收压裂液
CN111946309B (zh) 耐低温油储层防冷伤害疏通剂
CN115216285A (zh) 一种清洁压裂液组合物和清洁压裂液及其应用
CN103808636A (zh) 测试压裂液静态滤失性的方法
CN111925784B (zh) 胍胶压裂液微生物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651B (zh) 一种油井可回收双子表面活性剂类水基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751348A (en) Composition for acidizing wells
CN114316936B (zh) 一种采油用双功能解聚溶垢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7701269B (zh) 一种自悬浮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清水压裂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