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4519B -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4519B
CN112644519B CN202110023027.2A CN202110023027A CN112644519B CN 112644519 B CN112644519 B CN 112644519B CN 202110023027 A CN202110023027 A CN 202110023027A CN 112644519 B CN112644519 B CN 112644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vehicle
aggregation
vehicles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30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4519A (zh
Inventor
从景帅
李静
崔恩著
王文建
邱添
娄正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30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4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4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4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4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4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05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Rail freight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输入资料;根据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本发明专利中的集结股道现车分析是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决策的股道最优车辆组合方案能够作为到达解体列车的解体计划编制依据,能够优化车辆组合方案,优化集结股道使用,提高集结股道使用效率,减少车辆在运行途中的调车作业,压缩车辆中转时间,提高货物运输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编组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客户对货运快速周转的需求越来越高,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压缩货物在途中转时间、提高货物运输效率是铁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铁路编组站作为铁路货运的枢纽,其作业效率直接决定货物在途中转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及时准确的铺排车站阶段计划,能够大幅提高车站作业效率。
铁路车站按照技术作业分为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编组站作为铁路路网节点车站,主要办理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和列车车辆的技术作业(包括车辆状态检查、货物状态检查、机车上油、上水等),有“列车工厂”之称,通常来说就是将到达列车带来的车辆,按照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根据车辆的目的地及货物性质分散到不同的股道集结,待长度或者重量达到指定的要求时,新的列车就从编组站出发。列车编组计划是由编组站的上级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货运的需求编制的车辆到站的组合方案,一般隔一定的时间调整发布一次。
铁路编组站按照作业计划来实施,作业计划分为日计划(24小时)、班计划(12小时)、阶段计划(3-4小时)、调车作业计划。
编组站阶段计划一般由车站调度员在技术作业图表编制,是为实现班计划而制定的从当前时间开始后的3-4小时内列车到达作业、列车出发作业、调车作业等作业安排,描述车站设备使用计划、各项作业顺序、预计作业完成时间及列车发车时间。阶段计划编制完成后,由车站调度员再完成发布,各岗位遵照执行。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从路局计划调获取列车到发计划、从现车信息系统获取当前车站现车结存、列车编组计划、车站股道设备基础资料、日班计划要求的发车任务作为输入资料,按照分配到达列车接车股道、分配解体调车机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推算车流组合方案、分配尾部调车机车、形成出发计划的流程编制车站阶段计划。
现有按照列车编组计划编制编组站阶段计划方案能够基本实现编组站车站阶段计划编制。在现有的铁路编组站也有运用。
现有铁路编组站车站阶段计划编制方法不能满足铁路货运新形势下铁路编组站对车站阶段计划编制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不能灵活高效合理地调整车流组合集结方案。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能够基于车流路径快速分析识别编组站集结股道的车辆集结意图,为后续到达解体车辆的解体集结及出发列车的编组出发提供决策基础。能够根据车站车辆集结的实际情况,实时动态优化调整车辆集结方案,减少车辆途中摘挂次数,缩短车辆的整体中转停留时间,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输入资料;
步骤b、根据所述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资料包括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和指定的股道端口;所述指定的股道端口包括发车端、非发车端。
进一步的,步骤b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
步骤b2、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
步骤b3、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进一步的,采用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进行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进一步的,具体的,所述集结股道现车分析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还用来筛选所有集结满轴股道集合。
进一步的,筛选所述集结满轴股道集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待车辆解体后,在车流路径图上,集结股道车辆发生变化后,由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获得的车辆组合,如果每个到站所允许的列车总重、总换长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是满轴,如果未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未满轴,筛选出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并将WaitClassingTracks内各条股道最后一辆集结车辆进入实际进入股道的时间作为该股道集结完成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输入资料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输入资料;
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
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
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用于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本发明专利中的集结股道现车分析是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决策的股道最优车辆组合方案能够作为到达解体列车的解体计划编制依据,能够优化车辆组合方案,优化集结股道使用,提高集结股道使用效率,减少车辆在运行途中的调车作业,压缩车辆中转时间,提高货物运输运输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车站阶段计划编制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专利中的集结股道现车分析是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一种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确定输入资料;步骤b、根据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具体的,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进行集结股道现车分析,输入资料包括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和指定的股道端口;指定的股道端口包括发车端、非发车端。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具体流程示意图,图1中,确定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
步骤b2、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
步骤b3、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具体的,集结股道现车分析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
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还用来筛选所有集结满轴股道集合,筛选集结满轴股道集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待车辆解体后,在车流路径图上,集结股道车辆发生变化后,由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获得的车辆组合,如果每个到站所允许的列车总重、总换长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是满轴,如果未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未满轴,筛选出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并将WaitClassingTracks内各条股道最后一辆集结车辆进入实际进入股道的时间作为该股道集结完成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系统包括:输入资料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输入资料;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根据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具体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用于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具体的,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车站阶段计划编制方法,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车站阶段计划编制具体流程示意图,图2中,本发明专利主要包括集结股道现车分析、列车到达计划编制、决策到达列车解体顺序、分配解体调机、决策车辆组合方案、分配尾部调机、决策出发计划、下达阶段计划功能。
创建编组站车流路径图、编组站枢纽路径图和作业路径图,基于这些路径图设计多个功能模块的决策方法。其中,编组站车流路径图是基于全国货运铁路网生成的编组站车流路径图,该图是一个以铁路网车站、车流组号为节点的有向图,本站、各个到站、车流组号都被抽象成节点,按照路网上车站的顺序,构建节点之间的边。编组站枢纽路径图是以编组站内车场、车场咽喉作为节点的有向图,主要用于分析到发列车在场内运行路径。作业路径图是针对编组站各个系统、场域的不同调车作业设计的以车场、车场咽喉作为节点的有向图,例如到达场解体作业路径图、编组场编组作业路径图。
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对集结股道现车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中的集结股道现车分析是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在集结股道现车发生变化时,会触发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货车车辆的顺向集结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非仅仅限于货车,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以集结股道t上的货车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发车端、非发车端)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t>=1且t<=n,n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如果第1至第i(i>=1且i<m,m等于股道t内的车辆数,i=m或m=1时退出方法)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并且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作为第1至第i+1辆车集合的到站。如果第1至第i辆车的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者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其中,两个到站顺向是指在车流路径图中这两个到站路径完全相同或者路径有重叠。共同到站有以下情况:当两个到站的路径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到站的共同到站是其自身,如果两个到站的路径不完全相同时,共同到站是两个到站重叠路径的最后一个车站。
顺向指的是两个车流到站的车流路径是相同的或者一个车流到站在另一个车流到站的可达范围内。
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还用于分析车流组合方案是否满轴,在车流路径图上,每个到站所允许的列车总重和列车总换长是有范围的。由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获得的车辆组合,如果其总重、换长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是满轴,如果未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未满轴。
编组站列车到达计划主要包括决策接车场别、决策接车顺序和决策接车股道。
具体的,决策接车场别时,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和枢纽路径图,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以到达编组站列车挂运的车辆集合、到达列车本务机机头端作为输入资料,从本务机机头端开始的第1辆车开始,分析本次列车车辆到站组合情况,若不顺向的车辆占到达列车车辆总数的指定比例(可根据车站列车车辆实际情况确定)及以上,则认为该次列车需要在本编组站有解体作业,需要将本次列车接入到达场解体。否则,认为该次列车不需要在本站进行解体作业,需要将本次列车接入直通场。在确定场别后,即可根据编组站枢纽路径图确定列车在站内的走行路径。
具体的,决策接车顺序和决策接车股道时,在确定完毕列车接车场别后,依据到达列车预计到达时间,采用先到达先接车的原则确定接车顺序,若在列车到达时接车场内股道设备全部占用,会提示车站调度到达列车无法接车,站调调整列车到达时刻,改变列车接车顺序。
确定完毕接车顺序后,基于当前接车场内股道设备占用情况,并考虑调车作业干扰,在列车到达时空闲的所有股道中优先选择对其他作业干扰少的股道作为接车股道,依据列车到达技术作业时间标准确定列车占用股道时长。在接车场股道占用情况发生变化时,快速调整该接车场内所有到达列车的接车股道。
确定解体计划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解体顺序、分配解体调机、确定解体作业开始时间和解体作业结束时间、基于车流路径决策解体车辆集结组合方案。
具体的,确定解体顺序时,依据各集结股道各到站的车辆集结进度对到达列车挂运车辆到站的需求程度、列车到达顺序及平行推峰的原则,确定到达列车的解体顺序。当集结需求、列车到达顺序发生变化时,会重新决策解体顺序。
具体的,分配解体调机、确定解体作业开始时间和解体作业结束时间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解体顺序后,按照解体顺序,从可分配调机集合中优先选择空闲时间最早的调机。对到达列车Trai,其到达时间为Arri,到达技术作业时长是Teci,最早空闲的调机的空闲时间为Locoi,则Trai的解体作业开始时间Swstarti=Max{Arri+Teci,Locoi},即列车Trai的技术作业结束时间和调机空闲时间的最大值。解体作业结束时间Swendi=Swstarti+PrePushTime+WaitTime+OperationTime,其中PrePushTime是预推时间,WaitTime是峰顶等待时间,OperationTime是落流时间。此处按照驼峰双推单溜的作业模式,考虑驼峰峰位占用时间引起的排队等待时间。
具体的,通过决策解体车辆集结股道方法确定解体车辆集结组合方案,在确定完毕到达列车的接车场别和接车股道后,依据接车场解体作业路径,获取接车场解体作业所有可用集结股道的集合Tassem和解体作业开始端口,以到达待解体列车车辆集合和解体作业开始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待解列车解体作业开始端的第1辆待解车开始,对每辆车按照车辆状态、货物性质和状态、货物到站分为段修车、站修车、不良货车、禁溜车、禁峰车、整理倒装车、交换车、溜放或送车解体车。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分别处理:
将段修车分配到Tassem内的段修线、将站修车和不良货车分配到站修线处理;或将禁溜车、禁峰车分配到Tassem内的禁溜线、禁峰线处理;或将需要对装载货物进行整理、倒装作业的车辆分配到整理倒装线处理;或对于双向编组站,将交换车分配到交换场股道或者存放交换车的交换线处理。
溜放或送车解体车:基于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和车辆编组隔离限制,在可用集结股道集合Tassem中筛选与待解车车辆或车组到站的车流路径顺向且满足隔离限制的所有可行集结股道集合Ctracks,按照集结时间最短、同一到站优先集结、在车辆运行方向产生的摘挂次数最少的约束,从Ctracks筛选最优的车辆集结股道。若在Tassem中筛选出的Ctracks为空,并且Tassem中存在空线股道,则根据未来时间内该车辆到站车流预计到达情况,若预计到达同一到站车辆总数满足到站总重和换长要求,则单独开辟集结股道单独集结,否则,将与该车辆到站顺向的车辆集结在同一空线股道。若不存在空线,则在Tassem内借用后续到达车流较少的其他到站的集结股道。
本发明设计的决策解体车辆集结股道的方法能够考虑车辆状态、货物性质和状态,同时能够根据股道集结进度及在途车辆到达情况,动态调整车辆集结股道,并尽可能减少车辆运行途中摘挂次数,压缩车辆运行途中中转时间,提高货运效率。设计各到达场的解体作业路径,以场域咽喉和场域作为节点,依据解体作业路径确定解体端和集结场域股道。
待车辆解体后,集结股道车辆发生变化后,会调用第1节“集结股道现车分析”方法对所有集结股道的车辆集结情况分析,筛选出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并将WaitClassingTracks内各条股道最后一辆集结车辆进入实际进入股道的时间作为该股道集结完成时间,筛选所有集结满轴股道集合。
具体的,列车解体后决策尾部编组计划包括确定编组顺序、分配尾部调机、确定编组开始时间、确定编组结束时间。
确定编组顺序时,基于编组站编组作业时长ClassiTime和出发列车技术作业时长DepTecTime,根据WaitClassingTracks内每条股道的集结结束时间AssemEndTime-i(i>=0,i<=W,W等于WaitClassingTracks的数量),计算该集结股道车辆最早发车时间即发车控制时刻DepControlTime-i。第i条集结满轴股道的发车控制时刻DepControlTime-i=AssemEndTime-i+ClassiTime+DepTecTime。依据DepControlTime-i,在班计划下达的所有列车出发计划内,筛选出各集结满轴股道车辆到站对应的晚于发车控制时刻DepControlTime-i的最早的列车出发计划DepTra-i。按照在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内DepTra-i的发车时刻由早到晚排序,所得结果即为编组顺序。
分配尾部调机时:按照确定的编组顺序在尾部调机集合TailLocoms内,按照编组顺序,从TailLocoms内选择EarlestLocomFreeTime-k=Min{EarlestLocomFreeTime-m,m>=1且m<=L,L等于TailLocoms的数量}的最早空闲调机k作为集结满轴股道i的编组调机,其中,EarlestLocomFreeTime-k表示尾部调机集合TailLocoms内调机m的空闲时间,EarlestLocomFreeTime-m表示尾部调机集合TailLocoms内调机m的空闲时间。
确定编组开始时间,集结满轴股道i的编组开始时间
ClassiStartTime-i=Max{EarlestLocomFreeTime-k,AssemEndTime-i},其中,EarlestLocomFreeTime-k表示尾部调机集合TailLocoms内调机m的空闲时间,AssemEndTime-i表示集结满轴股道i的集结结束时间。
确定编组结束时间时,集结满轴股道i的编组结束时间受制于出发场股道最早空闲时间。因此,需要在确定编组结束时间的时候确认出发场及出发场股道。基于编组作业路径确定各条集结满轴股道对应的出发场股道集合DepYardTracks。按照编组顺序,在DepYardTracks内为WaitClassingTracks的股道i决策空闲股道j,EarlestFreeDepTrackTime-j是股道j的最早空闲时间。则集结满轴股道i的编组结束时间ClassiEndTime-i=Max{ClassiStartTime-i+ClassiTime,EarlestFreeDepTrackTime-j},其中,ClassiTime表示车站编组作业时间标准。
决策列车出发计划时,基于车流路径图和集结满轴股道i的到站,从行调下达的列车出发阶段计划、日班计划出发计划和基本图出发计划集合中筛选运行路径到站与集结满轴股道i到站相同且列车出发时刻大于最早发车时刻EarleastDepTime-i的出发列车计划集合DepTraPlans-i。其中,EarleastDepTime-i=ClassiEndTime-i+DepTecTime,ClassiEndTime-i是集结满轴股道的编组结束时间,DepTecTime是出发技术作业时间。
在DepTraPlans-i内,优先选择行调下达的出发计划,其次选择日班计划内的出发计划,最后选择基本图内的出发计划。
在确定出发计划后,基于枢纽路径图,生成列车在编组站内运行的场域轨迹,并生成预计通过各个场域的时间。
阶段计划包括列车到达计划、解体计划、列车出发计划,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对阶段计划的下达、执行、写实,在列车到达计划编制完成后,车站调度可以通过点击下达计划的按钮,列车到达、出发计划、调车计划下达给指定的岗点,岗点在接收阶段计划后,点击签收并执行。其中,调车计划支持直接下达成草稿计划,在实际执行之前,车站作业人员确认草稿计划对应的股道现车无误后,即可作为实际计划执行。可记录、查询任意一次计划下达情况。计划下达后,编组站各岗点遵照接收的列车到达计划、列车出发计划、调车计划执行,执行完毕后,反馈并记录写实信息,能够记录任一计划任一作业的完成时分并与计划下达情况对比,分析计划兑现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车站阶段计划编制方法,基于车流路径图、枢纽路径图及作业路径图设计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解体车辆集结股道方法能够结合车辆、货物状态或者到站,确定车辆的运行路径,根据路径相同或者顺向的原则,兼顾集结进度及途中摘挂次数,能灵活调整车辆集结方案,压缩车辆在编组站集结和中转时间,提高货运效率。相比现有的基于列车编组计划固定的车辆集结方案,基于车流路径、枢纽路径和作业路径的阶段计划编制方法能够分层、分类的灵活、高效、合理地处理阶段计划编制需求,优化车辆集结组合方案,提高阶段计划编制效率,降低计划编制人员的劳动强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输入资料;
步骤b、根据所述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步骤b中确定所述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
步骤b2、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
步骤b3、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资料包括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和指定的股道端口;所述指定的股道端口包括发车端、非发车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进行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所述集结股道现车分析基于编组站车流路径图、列车编组隔离限制,依次遍历编组站所有集结股道,从每一条集结股道发车端按顺序获取集结股道的集结车辆集合,采用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按照车流路径顺向的原则,分析确定每条股道最优的车流组合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还用来筛选所有集结满轴股道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所述集结满轴股道集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待车辆解体后,在车流路径图上,集结股道车辆发生变化后,由顺向车辆集结组合方法获得的车辆组合,如果每个到站所允许的列车总重、总换长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是满轴,如果未达到该组合到站要求的列车总重和换长范围,则认为未满轴,筛选出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并将所有已经集结满轴的集结股道集合WaitClassingTracks内各条股道最后一辆集结车辆实际进入股道的时间作为该股道集结完成时间。
7.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输入资料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输入资料;
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资料判断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
所述判断集结组合单元用于将集结股道t上的车辆集合、指定的股道端口作为输入资料,从集结股道t发车端口的第1辆车开始计算车辆是否能够集结组合,其中,t>=1且t<=n,n表示集结股道总股道数;
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顺向且满足编组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可以组合,其中,i>=1且i<m,m表示集结股道t内的车辆数;
如果第1辆车至第i辆车的共同到站与第i+1辆车的共同到站在车流路径图中不顺向或不满足隔离限制,则认为第1至第i辆车的集合与第i+1辆车不可以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用于集结股道现车分析。
CN202110023027.2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644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3027.2A CN112644519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3027.2A CN112644519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4519A CN112644519A (zh) 2021-04-13
CN112644519B true CN112644519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36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3027.2A Active CN112644519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4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1751B (zh) * 2023-03-03 2023-05-1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编组与发车编组关联方法和系统
CN116070817B (zh) * 2023-03-07 2023-08-1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站股道现车分布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46745A (zh) * 2023-03-10 2023-04-1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开行计划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1521C1 (de) * 1996-09-30 1998-04-09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chicken eines Zugbildungsgleises
AU2002235233B2 (en) * 2000-12-28 2007-07-05 G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Global Signaling, Llc Yard tracking system
CN106991495B (zh) * 2017-03-24 2021-06-1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全国铁路统一编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32960B (zh) * 2018-10-31 2021-05-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铁路编组站调度自动化系统
CN110222990B (zh) * 2019-06-11 2021-07-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车流推算的列车全程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766203A (zh) * 2019-09-26 2020-02-07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综合费用的铁路集疏运服务网络优化方法
CN110682943B (zh) * 2019-10-12 2022-02-01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列车编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4519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44519B (zh)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顺向车辆集结组合系统及方法
US78138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ilyard planning
US79371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railway line of road and yard planners
AU780646B2 (en) Optimal locomotive assignment for a railroad network
CN112660165A (zh)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车站阶段计划编制方法
CN113919650A (zh) 一种列车运行方案优化编制方法及系统
US98961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terminal operations with line of road movements
Pollehn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automation components in service networks of rail freight
Lin et al. YardSim: A rail yard simulation framework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a major railroad in the US
CN116080721A (zh) 一种高效调车控制模块及智能调车方法
Balakrishnan et al.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for crew assignment in double-ended districts for US freight railways
Dick Influence of traffic complexity and schedule flexibility on railway classification yard capacity and mainline performance
CN111391897A (zh) 协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00058A (zh)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尾部编组计划确定系统及方法
CN112700061A (zh) 一种面向铁路编组站的解体车辆集结股道系统及方法
CN109859461A (zh) 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出租车调度管理的方法
Geng et al. Integrated scheduling of metro trains and shuttle buses with passenger flow control strategy on an oversaturated metro line
RU2738778C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ботой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сети на основе виртуальной сортировки вагонов
Antognoli et al. Measuring Performances of Multi-mode Marshalling Yards
Bosi et al. The Shunt-In Shunt-Out Problem in Rail Freight Transport: an Event-Based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Rolling Stock Management
Bigi et al.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MAINTENANCE IN SHUNTING OPERATIONS THROUGH SHUNT-IN POLICIES FOR FREIGHT TRAINS OPERATIONS.
Wagenaar Practice Oriented Algorithmic Disruption Management in Passenger Railways
Camaj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assessment and alloc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s and designation their catchment areas
Kontaxi Delay Analysis in Marshalling Yards: The case study of Malmö
Moody An Optimization-Based Qualitative/Algorithmic Approach to Transit Service Planning: Addressing the MBTA Green Line Exten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