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970A -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970A
CN112637970A CN202011484192.XA CN202011484192A CN112637970A CN 112637970 A CN112637970 A CN 112637970A CN 202011484192 A CN202011484192 A CN 202011484192A CN 112637970 A CN112637970 A CN 11263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ing
path
subscriber identity
proces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41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970B (zh
Inventor
杨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41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70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87439.8A priority patent/CN1156658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该射频电路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其中,射频前端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射频处理模块与射频前端相连,射频处理模块用于从N个收发通路为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这里,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双卡的电子设备,若要实现两个卡同时进行通信,则需要为电子设备中的两个卡分别设置独立的射频系统,来实现双卡双通的功能。这种主要依托两套不同的射频系统进行双卡双通的设计,使电子设备存在成本高面积占用大的问题,不适合未来电子设备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其中,
所述射频前端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前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N个收发通路为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所述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射频电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的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该射频电路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其中,所述射频前端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前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N个收发通路为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所述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这里,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一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二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连接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第一占用情况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三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第二占用情况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四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一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射频电路具体可以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射频处理模块12和射频前端13;其中,
所述射频前端13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与所述射频前端13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用于从所述N个收发通路为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所述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这里,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包括第1用户身份识别单元至第M用户身份识别单元,N个收发通路包括第1收发通路和第N收发通路,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即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同时进行通信时,可以从N个收发通路中确定M个收发通路同时工作,M可以取2、3、4等整数,N也可以取2、3、4等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M等于N,则可以预先设置好对应关系,比如,第1收发通路传输第1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第M收发通路传输第M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通路包括一路发送通路和至少一路接收通路,发送通路用于发送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向外发送的射频信号,接收通路用于接收外部向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每一路发送通路对应一路或多路接收通路。比如,1路发送通路对应2路、4路或8路接收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电路还包括N个天线,N个天线分别与N个收发通路连接,用于发送发射通路传输的射频信号,或者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并传输给接收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前端具备至少两路收发通路,也就是说,射频前端为多入多出通路。
比如,射频前端为多入多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系统中的射频前端,即MIMO系统中为了实现多入多出,射频前端中包括多个发送通路以及对应的多个接收通路,由于该射频前端可以实现多入多出,因此,可以将该射频前端不同收发通路分配给不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来实现不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同时通信。
采用上述射频电路,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射频前端的具体组成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二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射频电路具体可以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射频处理模块12和射频前端13;其中,
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1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2。
所述射频前端13包括第一收发通路131和第二收发通路132;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与所述射频前端13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两个收发通路传输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射频电路还包括两个天线,分别与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目标电器设备多采用双卡通信模式,即射频电路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前端至少包括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实际应用中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同时通信时共用射频电路的其他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连接第一通信网络和/或第二通信网络;也就是说,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具备双连接功能,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同时与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连接,第一身份识别单元也可以处于单连接状态与第一通信网络或第二通信网络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也就是说,当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同时占用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来实现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或者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也就是说,当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第一用户身份识别使用第一收发通路或者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来实现单连接通信,则另外一个收发通路则分配给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实现与第三通信网络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网络通信可以与第一网络通信或第二网络通信相同或不同。第一网络通信和第二网络通信可以为现有的5G通信或4G通信,第三网络通信可以为现有的2G、3G、4G或5G通信,第一网络通信、第二网络通信和第三网络通信还可以为未当前应用但未来应用的其他通信。
示例性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可以为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电子设备上设置有安装SIM卡的卡槽,电子设备上安装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后,通过SIM卡上存储的信息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SIM卡上还可以存储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示例性的,若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具备双连接功能,则所应用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支持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终端,在非独立组网中,终端具备ENDC功能,即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和新空口(New Radio,NR)的双连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功能,UMTS的全称为进化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与非独立组网中的主基站(比如LTE基站)和辅基站(比如支持NSA的5G基站)均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一套5G系统可以同时实现4G连接和5G连接。
图3为双连接架构示意图,主基站32和辅基站33关联布网,主基站可以为LTE基站,辅基站可以为支持NSA的5G基站。终端31通过射频电路实现同时与主基站和辅基站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同时实现与主基站和辅基站之间的通信,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终端的射频电路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射频前端和天线,射频前端包括4G射频前端(即第一收发通路)和5G射频前端(即第二收发通路),用于同时实现LTE连接和NR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通信系统可以用于LTE连接,第二通信系统可以用于NR连接。对于支持NSA的5G终端来说由于存在ENDC需求,本身就包含一套4G通信系统和一套5G通信系统,本申请通过利用现有的4G通信系统和5G通信系统实现双卡双通的功能。
比如,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应用4G通信系统,第二身份识别单元应用5G通信系统;或者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应用4G通信系统,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应用5G通信系统。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为了实现双卡双通功能,可以复用ENDC通信系统,将ENDC通信系统4G系统和5G系统分配给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4G系统包含具备实现5G通信能力的射频器件,5G系统也具备实现4G通信能力的射频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通路包括一路发送通路和至少一路接收通路,发送通路用于发送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向外发送的射频信号,接收通路用于接收外部向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每一路发送通路对应一路或多路接收通路。比如,1路发送通路对应2路、4路或8路接收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电路还包括N个天线,N个天线分别与N个收发通路连接,用于发送发射通路传输的射频信号,或者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并传输给接收通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收发通路131包括一路发送通路(Tx),两路接收通路(Rx),发送通路和接收通路同时连接射频处理模块12和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收发通路的组成结构可以和第一收发通路的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时,第二收发通路中发送通路和接收通路的数量比可以不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第一占用情况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在普通模式(可以理解为双连接模式)5G通信占用第一收发通路(Tx1/Rx1),4G通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Tx1/Rx1);在双通模式,SIM1卡占用第一收发通路(Tx1/Rx1),SIM2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Tx2/Rx2),或者SIM2卡占用第一收发通路(Tx1/Rx1),SIM1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Tx2/Rx2),第一收发通路与天线硬件接口(Antenna hardware interface,ANT)1相连,第二收发通路与ANT2相连。
采用上述射频电路,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射频前端的具体组成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三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射频电路具体可以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射频处理模块12和射频前端13;其中,
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1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2。
所述射频前端13包括第一收发通路131和第二收发通路132;第一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用于实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通信连接,第一收发通路至少包括第一子收发通路131a和第二子收发通路131b;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与所述射频前端13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两个收发通路传输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射频电路还包括两个天线,分别与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相连。
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连接第一通信网络和/或第二通信网络;也就是说,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具备双连接功能,第一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同时与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网络连接,第一身份识别单元也可以处于单连接状态与第一通信网络或第二通信网络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或者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也就是说,当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第一用户身份识别使用第一收发通路或者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来实现单连接通信,则另外一个收发通路则分配给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实现与第三通信网络的连接。
这里,当第一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时,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还可以通过第一收发通路中的子收发通路实现通信。示例性的,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收发通路131a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1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子收发通路131b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2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或者,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收发通路用于5G通信,且第一收发通路支持MIMO。
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模式,且连接到5G网络时,第一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均占用第一收发通路,第二收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
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模式,且连接到4G网络时,则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占用第二收发通路,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占用第一收发通路。
若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模式,则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占用第一收发通路的第一子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实现双连接,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占用第二子收发通路。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通路的第二占用情况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在普通模式(可以理解为双连接模式)5G通信占用第一收发通路(包括MIMO1和MIMO2),MIMO1包括TRx1和Rx2,MIMO2包括TRx2和Rx3,4G通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图7中未示出);在双通模式,SIM1卡占用MIMO1(即第一子收发通路),SIM2卡占用MIMO2(即第二子收发通路),或者SIM2卡占用MIMO1,SIM1卡占用MIMO2。这里,通过占用多入多出收发通路中的两个子收发通路来实现双卡双通功能,同样不需要配置额外的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面积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SIM1卡占用MIMO1,SIM2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或者SIM1卡占用MIMO2,SIM2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或者SIM2卡占用MIMO1,SIM1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或者SIM2卡占用MIMO2,SIM1卡占用第二收发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发通路为单入单出通路或者多入多出通路,用于实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在实现双卡双通时也可以通过第二收发通路中的两个子收发通路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N个收发通路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入单出收发通路和多入多出收发通路中的子收发通路,即实施例中的第一收发通路、第二收发通路、第一子收发通路和第二子收发通路均可以包括在N个收发通路中。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射频前端的具体组成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第四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射频电路具体可以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射频处理模块12和射频前端13;其中,
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1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2。
所述射频前端13包括第一收发通路131和第二收发通路132;第二收发通路为单入单出通路或者多入多出通路,用于实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通信连接,第二收发通路至少包括第一子收发通路132a和第二子收发通路132b;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与所述射频前端13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两个收发通路传输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射频电路还包括两个天线,分别与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相连。
这里,当第二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时,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还可以通过第二收发通路中的子收发通路实现通信。示例性的,所述射频处理模块1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收发通路132a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1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子收发通路132b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112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或者,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
示例性的,第二收发通路用于4G通信,且第二收发通路支持MIMO。
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射频信号,具体可以包括信号收发器、功率放大器、调制解调器等。
采用上述射频电路,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射频电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90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901。
这里,所述射频电路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其中,
所述射频前端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前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N个收发通路为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所述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前端包括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连接第一通信网络和/或第二通信网络;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或者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为单入单出通路或者多入多出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通路至少包括第一子收发通路和第二子收发通路;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子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或者,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通路包括一路发送通路和至少一路接收通路。
采用上述通信装置,利用具备多个收发通路的射频前端,可以使多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共用一个射频前端,实现多通信的功能,比如双卡双通功能,在硬件上只需一套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便可实现双卡双通功能,节约硬件成本,节省硬件空间占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任一种通信装置1001。
本申请中描述的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相机等。
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比如:用户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存储器、接口单元、控制器和电源单元等等。用户输入单元可以包括按键单元、触控单元等等,输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单元、音频输出单元等等。
实际应用时,该电子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申请中表述“具有”、“可以具有”、“包括”和“包含”、或者“可以包括”和“可以包含”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指示存在对应的特征(例如,诸如数值、功能、操作或组件等元素),但不排除附加特征的存在。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射频电路、装置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包括: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射频处理模块和射频前端;其中,
所述射频前端包括N个收发通路;其中,M取大于1的整数,N取大于或者等于M的整数;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前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N个收发通路为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确定M个收发通路;控制所述M个收发通路传输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的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包括第一收发通路和第二收发通路;所述M个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用于连接第一通信网络和/或第二通信网络;
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双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处于单连接状态时,所述射频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收发通路或者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通路为多入多出通路,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为单入单出通路或者多入多出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通路至少包括第一子收发通路和第二子收发通路;
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第一射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子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第三通信网络的第三射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处于空闲状态;
或者,所述射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通路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网络的第二射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通路包括一路发送通路和至少一路接收通路。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11484192.XA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37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4192.XA CN112637970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211287439.8A CN115665892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4192.XA CN112637970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7439.8A Division CN115665892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970A true CN112637970A (zh) 2021-04-09
CN112637970B CN112637970B (zh) 2023-04-18

Family

ID=7531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7439.8A Pending CN115665892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1484192.XA Active CN112637970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7439.8A Pending CN115665892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6658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532A (zh) * 2022-07-01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芯片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129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以及运行该终端的方法
CN10337967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CN10498098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与装置
WO2016131263A1 (zh) * 2015-07-10 2016-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通讯方法、装置及射频收发装置
CN108197516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近距离无线通信读卡设备及系统
CN110224712A (zh) * 2019-07-08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0290599A (zh) * 2019-07-08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0336578A (zh) * 2019-07-08 2019-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808757A (zh) * 2019-10-29 2020-02-18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及终端设备
US20200170003A1 (en) * 2018-11-27 2020-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aging bear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0219710A1 (en) * 2019-04-23 2020-10-29 Apple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guard subcarriers and pulse shaping filtering
CN111917429A (zh) * 2020-07-24 2020-11-10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架构、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
US20200374949A1 (en) * 2019-05-21 2020-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ccessing network based on access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1614B2 (en) * 2014-07-21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multi-SIM wireless device operating in single-SIM or multi-SIM standby mode
US9877275B2 (en) * 2016-01-05 2018-01-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IM selection
US11245381B2 (en) * 2017-12-07 2022-02-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adio frequency filter
CN110224706B (zh) * 2019-06-14 2021-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129A (zh) * 2010-12-17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以及运行该终端的方法
CN103379672A (zh) * 2012-04-27 2013-10-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CN104980983A (zh) * 2014-04-03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与装置
WO2016131263A1 (zh) * 2015-07-10 2016-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通讯方法、装置及射频收发装置
CN108197516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近距离无线通信读卡设备及系统
US20200170003A1 (en) * 2018-11-27 2020-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aging bear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0219710A1 (en) * 2019-04-23 2020-10-29 Apple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guard subcarriers and pulse shaping filtering
US20200374949A1 (en) * 2019-05-21 2020-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ccessing network based on access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0290599A (zh) * 2019-07-08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0336578A (zh) * 2019-07-08 2019-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224712A (zh) * 2019-07-08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0808757A (zh) * 2019-10-29 2020-02-18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1917429A (zh) * 2020-07-24 2020-11-10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架构、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532A (zh) * 2022-07-01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芯片及终端设备
CN114884532B (zh) * 2022-07-01 2022-1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芯片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5892A (zh) 2023-01-31
CN112637970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0261B (zh)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339047B1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KR102341013B1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1218731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KR102318243B1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11031150B (zh) 终端及终端的通信方法
EP3540961B1 (en)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404570B (zh) 射频电路和终端设备
KR20200087215A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KR102331616B1 (ko) 멀티 웨이 스위치, 무선 주파수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CN114553250A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209748553U (zh) 射频电路及终端设备
EP4220971A1 (en) Radio frequency drx device,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2637970B (zh) 一种射频电路、通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26318A (zh) 一种双发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640371A (zh)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759963B (zh) Srs轮询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