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504A - 对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504A
CN112637504A CN202011548618.3A CN202011548618A CN112637504A CN 112637504 A CN112637504 A CN 112637504A CN 202011548618 A CN202011548618 A CN 202011548618A CN 112637504 A CN112637504 A CN 112637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focusing
data
determining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86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504B (zh
Inventor
蔡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86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焦方法及装置,属于移动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拍摄过程中,对焦速度较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对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以及非移动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各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设备的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功能也逐渐完善,不再只是单纯地起到通信作用,较多的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给用户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功能之一,拍摄图像或者视频功能成为用户考量移动终端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由于拍摄功能日趋强大,手机等电子设备正在逐步取代其他传统的相机设备、录像设备;电子设备拍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焦过程,对焦不准确会影响拍摄效果;目前,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式包括相位对焦(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PDAF)、反差式自动对焦(Contrast Detection Auto Focus,CDAF)等方式。对焦过程中,需要对多个对焦位置进行反复尝试和计算焦点值,其对焦速度较慢,导致拍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拍摄过程中,对焦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焦装置,所述对焦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参考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对焦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对焦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在对焦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参考第二焦点位置确定对焦方向,并根据对焦方向上的历史对焦位置被选为实际的对焦位置的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快速对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图;
图4表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对焦装置的框图;
图5表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可选地,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种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即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当前的焦点位置;第二焦点位置为与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焦点位置,例如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对焦数据中确定的对焦位置,或其他用户在拍摄第一电子设备取景框中的场景时的对焦位置;这样,通过第二焦点位置对电子设备选择最终的对焦位置形成参考。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对焦方向即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移动方向,对焦方向包括由远焦到近焦(后文简称为第一方向),或者由近焦到远焦(后文简称为第二方向);对焦数据用于表示每个第二焦点位置被选择为最终的焦点位置的概率。根据每个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以第一焦点位置为起点的对焦方向。比如,取N(N为正整数)个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以及N个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之和,选择对焦数据之和较大的方向作为对焦方向,以将历史对焦方向中频率较大的方向作为对焦方向。
步骤103,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确定对焦方向后,在对焦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中,选择第三焦点位置;焦点参考值即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焦点值即根据摄像头模组在不同焦点位置成像时计算出的焦点值。
比如,选择焦点值最大的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或者选择焦点值中的中位数对应的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
步骤104,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根据焦点参考值确定一焦点选择范围,比如以焦点参考值为中心,确定一连续的数据范围作为焦点选择范围,然后在焦点选择范围对应的对焦位置范围中,判断是否具有合适的对焦位置;若有,确定该对焦位置为目标焦点;否则,在步骤102中更换对焦方向,并重复执行步骤103、步骤104,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在对焦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参考第二焦点位置确定对焦方向,并根据对焦方向上的历史对焦位置被选为实际的对焦位置的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快速对焦。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拍摄过程中,对焦速度较慢的问题。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包括:
获取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第二焦点位置为历史焦点位置;
其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比如第一电子设备记录每次对焦的实际对焦位置,形成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比如,第二电子设备记录历史数据后共享;可选地,第二对焦数据对应的地理位置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地理位置在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比如,针对一个地点,不同电子设备在该位置拍摄媒体文件时,所拍摄的目标对象通常是相同的,比如该地点具有一建筑物、景物或静物等;因此,不同电子设备拍摄时采取的对焦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这样,在确定目标焦点的过程中,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
其中,所述频率参数为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在预设周期内被作为焦点位置使用的频率,即被选为实际的(真实)焦点的频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包括:
以所述第一焦点位置为分界,将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分成第一分组以及第二分组;作为第一示例,结合图2,图2所示为焦点分布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将对焦距离(比如为1厘米)分为1000等分,形成1000个对焦位置;第一焦点位置在400处,S1至S8分别为第二焦点位置;这样,将S1至S3分成第一分组,将S4至S8分成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一分组以及所述第二分组的权重;其中,所述权重为对应的分组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所述频率参数之和;通过取每个分组内所有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之和,获得该分组对应的对焦方向的权重;图2中,第一分组的权重为S1至S3的频率参数之和,则为0.05+0.15+0.03=0.28;第二分组的权重为S4至S8的频率参数之和,则为0.04+0.1+0.2+0.08=0.42;
将权重大的所述分组作为目标分组,所述第一焦点位置对焦至所述目标分组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这样,第二分组为目标分组,因此对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由第一焦点位置向远焦的方向。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分组中,频率参数最高的第一预设数目个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焦点值;第一预设数目可以是正整数,比如为10;为了提升数据的参考性,选取频率参数较高的焦点位置。
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所述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焦点值即根据摄像头模组在不同焦点位置成像时计算出的焦点值,选取最大的焦点值,以扩大焦点选择范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包括: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焦点数据范围即前述焦点选择范围;
其中,所述焦点数据范围为第一焦点数据至第二焦点数据之间的数据范围;所述第一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减去第一数值所得的数据,所述第二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加上第二数值所得的数据;即在镜头位置上,以焦点参考值向左、向右分别选择一边界,以两个边界之前的数据作为焦点数据范围,然后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焦点数据范围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不存在焦点,则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并根据更改后的对焦方向,确定目标焦点。
在焦点数据范围对应的对焦位置范围中,判断是否具有合适的对焦位置;若有,确定该对焦位置为目标焦点;否则,更换对焦方向,并重复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4,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第二示例,参见图3,图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对焦方法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指纹或者人脸信息识别,确认当前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
因为每个用户喜欢拍照场景不同,因此对焦镜头位置也不相同。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生物特征判断下是否是机主,如果是,可以直接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已有的常用对焦马达位置,如果是其他人,则可以请求云端获取与该用户匹配的常用对焦马达位置。
步骤302,获取该第一电子设备现在所在的地理位置。
如果该地理位置的云端数据中的第二对焦数据少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只使用用户本人对焦马达位置,即第一对焦数据。
步骤303,将马达位置设定为第一对焦位置;
将用户之前拍照对焦时的马达位置排序,将最常用马达位置设置为打开相机时默认镜头初始位置,镜头初始位置,即第一对焦位置。
步骤304,若相位对焦可用,则使用相位对焦。
相机开始进行相位对焦(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PDAF),PDAF通过检测相位差实现自动对焦;判断相位对焦是否可以使用,如果可以则将镜头推到指定位置,再进行精细搜索对焦。
最终对焦数据回传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记录该地理位置以及该用户对焦镜头位置信息。
步骤305,如果相位对焦不可以使用,则进行反差式自动对焦。
镜头位置的方向分为从近焦到远焦以及从远焦到近焦两个不同对焦方向。将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的使用频率作为权重,通过对马达初始位置两个不同对焦方向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权重相加进行比较,将权重大的方向作为对焦方向。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
可选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时,可设定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的比例关系,例如为1:1,或者1:2。
步骤306,搜索对焦方向上的第三焦点位置,确定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
搜索算法的步长不固定,根据该对焦方向最常用的10个点作为镜头位置计算焦点值FV值,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
步骤307,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在焦点数据范围内进行精细搜索,如果没有焦点则进行反向搜索。
步骤308,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当找到最大值位置之后移动马达位置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最终对焦数据传回云端记录该地理位置以及该用户对焦镜头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在对焦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参考第二焦点位置确定对焦方向,并根据对焦方向上的历史对焦位置被选为实际的对焦位置的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快速对焦。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对焦装置,或者该对焦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对焦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对焦装置执行对焦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方法。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焦装置400,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即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当前的焦点位置;第二焦点位置为与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焦点位置,例如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对焦数据中确定的对焦位置,或其他用户在拍摄第一电子设备取景框中的场景时的对焦位置;这样,通过第二焦点位置对电子设备选择最终的对焦位置形成参考。
方向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对焦方向即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的移动方向,对焦方向包括由远焦到近焦(后文简称为第一方向),或者由近焦到远焦(后文简称为第二方向);对焦数据用于表示每个第二焦点位置被选择为最终的焦点位置的概率。根据每个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确定电子设备以第一焦点位置为起点的对焦方向。比如,取N(N为正整数)个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以及N个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之和,选择对焦数据之和较大的方向作为对焦方向,以将历史对焦方向中频率较大的方向作为对焦方向。
参考值确定模块403,用于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确定对焦方向后,在对焦方向上的第二焦点位置中,选择第三焦点位置;焦点参考值即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焦点值即根据摄像头模组在不同焦点位置成像时计算出的焦点值。
比如,选择焦点值最大的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或者选择焦点值中的中位数对应的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
对焦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根据焦点参考值确定一焦点选择范围,比如以焦点参考值为中心,确定一连续的数据范围作为焦点选择范围,然后在焦点选择范围对应的对焦位置范围中,判断是否具有合适的对焦位置;若有,确定该对焦位置为目标焦点;否则,更换对焦方向,并重新执行上述对焦过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获取模块401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
其中,所述频率参数为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在预设周期内被作为焦点位置使用的频率;
所述方向确定模块402包括:
分组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焦点位置为分界,将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分成第一分组以及第二分组;
权重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分组以及所述第二分组的权重;其中,所述权重为对应的分组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所述频率参数之和;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权重大的所述分组作为目标分组,所述第一焦点位置对焦至所述目标分组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值确定模块403包括:
焦点值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分组中,频率参数最高的第一预设数目个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焦点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所述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对焦模块404包括:
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其中,所述焦点数据范围为第一焦点数据至第二焦点数据之间的数据范围;所述第一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减去第一数值所得的数据,所述第二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加上第二数值所得的数据;
选择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400包括:
方向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不存在焦点,则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并根据更改后的对焦方向,确定目标焦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置获取模块401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方向确定模块402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参考值确定模块403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对焦模块404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在对焦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参考第二焦点位置确定对焦方向,并根据对焦方向上的历史对焦位置被选为实际的对焦位置的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快速对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焦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焦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对焦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09,存储在存储器5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上述对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5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处理器510、以及电源511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510,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可选地,处理器510,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包括:
获取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
可选地,所述历史对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
其中,所述频率参数为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在预设周期内被作为焦点位置使用的频率;
处理器510,用于:
以所述第一焦点位置为分界,将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分成第一分组以及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一分组以及所述第二分组的权重;其中,所述权重为对应的分组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所述频率参数之和;
将权重大的所述分组作为目标分组,所述第一焦点位置对焦至所述目标分组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可选地,处理器510,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分组中,频率参数最高的第一预设数目个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焦点值;
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所述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
可选地,处理器510,用于: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其中,所述焦点数据范围为第一焦点数据至第二焦点数据之间的数据范围;所述第一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减去第一数值所得的数据,所述第二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加上第二数值所得的数据;
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可选地,处理器510,用于:
若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不存在焦点,则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并根据更改后的对焦方向,确定目标焦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在对焦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参考第二焦点位置确定对焦方向,并根据对焦方向上的历史对焦位置被选为实际的对焦位置的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采用大数据的形式结合多个参数确定目标焦点,提升对焦的准确性,同时实现快速对焦。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5041和麦克风5042,图形处理器5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506可包括显示面板5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061。用户输入单元507包括触控面板5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072。触控面板5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5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5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5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5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对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对焦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包括:
获取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对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
其中,所述频率参数为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在预设周期内被作为焦点位置使用的频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包括:
以所述第一焦点位置为分界,将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分成第一分组以及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一分组以及所述第二分组的权重;其中,所述权重为对应的分组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所述频率参数之和;
将权重大的所述分组作为目标分组,所述第一焦点位置对焦至所述目标分组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分组中,频率参数最高的第一预设数目个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焦点值;
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所述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包括:
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其中,所述焦点数据范围为第一焦点数据至第二焦点数据之间的数据范围;所述第一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减去第一数值所得的数据,所述第二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加上第二数值所得的数据;
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焦点数据范围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不存在焦点,则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并根据更改后的对焦方向,确定目标焦点。
7.一种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焦点位置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关联的第二焦点位置;
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对焦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焦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参考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参考值;所述第三焦点位置为位于所述对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目标焦点,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对焦至所述目标焦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历史对焦数据中的第二焦点位置;
其中,所述历史对焦数据包括第一对焦数据以及第二对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对焦数据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对焦数据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历史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对焦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频率参数;
其中,所述频率参数为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在预设周期内被作为焦点位置使用的频率;
所述方向确定模块包括:
分组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焦点位置为分界,将所述第二焦点位置分成第一分组以及第二分组;
权重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分组以及所述第二分组的权重;其中,所述权重为对应的分组的第二焦点位置的所述频率参数之和;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权重大的所述分组作为目标分组,所述第一焦点位置对焦至所述目标分组的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值确定模块包括:
焦点值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分组中,频率参数最高的第一预设数目个所述第二焦点位置的焦点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焦点值最大的所述第二焦点位置作为第三焦点位置,所述第三焦点位置的焦点值为焦点参考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模块包括:
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焦点参考值,确定焦点数据范围;其中,所述焦点数据范围为第一焦点数据至第二焦点数据之间的数据范围;所述第一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减去第一数值所得的数据,所述第二焦点数据为所述焦点参考值加上第二数值所得的数据;
选择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的焦点作为目标焦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方向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焦点数据范围内不存在焦点,则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对焦方向,并根据更改后的对焦方向,确定目标焦点。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对焦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48618.3A 2020-12-23 2020-12-23 对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37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618.3A CN112637504B (zh) 2020-12-23 2020-12-23 对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618.3A CN112637504B (zh) 2020-12-23 2020-12-23 对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504A true CN112637504A (zh) 2021-04-09
CN112637504B CN112637504B (zh) 2022-05-03

Family

ID=7532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8618.3A Active CN112637504B (zh) 2020-12-23 2020-12-23 对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50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857A (zh) * 2006-05-23 2007-11-28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
US20100188558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utomatic Foc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gital Images Using Automatic Filter Switching
CN105763795A (zh) * 2016-03-01 2016-07-13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及装置、摄像机和摄像系统
CN107509030A (zh) * 2017-08-14 2017-1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80316871A1 (en) * 2016-01-15 2018-11-01 Olympus Corporation Focus control device,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focus control device
CN108765346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对焦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10312069A (zh) * 2018-03-20 2019-10-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过程中的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11131696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857A (zh) * 2006-05-23 2007-11-28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
US20100188558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utomatic Foc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gital Images Using Automatic Filter Switching
US20180316871A1 (en) * 2016-01-15 2018-11-01 Olympus Corporation Focus control device, endoscop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focus control device
CN105763795A (zh) * 2016-03-01 2016-07-13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焦方法及装置、摄像机和摄像系统
CN107509030A (zh) * 2017-08-14 2017-1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12069A (zh) * 2018-03-20 2019-10-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过程中的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8765346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对焦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11131696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双桐: "未来数码相机拼什么―数码相机发展趋势漫谈", 《中国摄影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504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2618A (zh)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724B (zh) 图像虚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7216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group
US20210279473A1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958110B1 (en) Speech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141468B (zh) 对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60448B (zh) 一种图像分类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229147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92201B (zh) 拍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35042A (zh)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47413A (zh) 相机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0781323A (zh) 多媒体资源的标签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8397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71222B (zh) 一种基于多流神经网络的实时视频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10941727B (zh) 一种资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73166A (zh)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0201A (zh) 对焦方法及其装置
CN110868632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47067B (zh)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678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737383A (zh) 视频中的摄像机运动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905175A (zh)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20153A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2511743A (zh) 视频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12637504B (zh) 对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