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954B -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954B
CN112636954B CN202011447179.7A CN202011447179A CN112636954B CN 112636954 B CN112636954 B CN 112636954B CN 202011447179 A CN202011447179 A CN 202011447179A CN 112636954 B CN112636954 B CN 112636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rvice program
version
user request
version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71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6954A (zh
Inventor
卢康乐
张继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nergy Chai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77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86A/zh
Priority to CN202011447179.7A priority patent/CN112636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6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6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本发明在进行服务器升级时,可以对新版本服务程序进行全覆盖检测,降低了服务器升级的风险。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一般利用服务器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服务器升级是各个互联网公司经常要面对的工作。
服务器升级,一般是指对服务器上的相关服务程序进行版本升级。无论是初创互联网公司,还是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无法预知版本升级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对服务器升级时,通常是采用灰度发布,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或测试人员的反馈来发现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但是,用户和测试人员一般是通过肉眼来发现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覆盖到全部的问题,导致服务器升级的风险较高,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覆盖新版本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
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获得第二用户请求;
将所述第二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优选地,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包括:
接收特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其中,所述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用户对应,所述特定用户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携带有身份令牌,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提取所述身份令牌;
基于所述身份令牌,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获得所述比对结果。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比对结果中提取出异常信息;
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所述异常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比对结果保存在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包括: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灰度发布;或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滚动发布;或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蓝绿发布。
优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
比对单元,用于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发布单元,用于在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复制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获得第二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特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其中,所述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用户对应,所述特定用户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提取所述身份令牌,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携带有身份令牌;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令牌,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则调用所述发送单元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比对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获得所述比对结果。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从所述比对结果中提取出异常信息;
展示单元,用于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所述异常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将所述比对结果保存在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发布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灰度发布;或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滚动发布;或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蓝绿发布。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三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四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由于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这样无论是可视化问题还是非可视化问题都能覆盖到,实现了问题的全覆盖。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覆盖新版本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升级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排查新版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由于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这样无论是可视化问题还是非可视化问题都能覆盖到,实现了问题的全覆盖。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覆盖新版本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升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设备、网关和服务器。其中,网关是可选设备,不是必要设备。
终端设备,是指可联网的用户侧设备,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等。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一预设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该预设应用程序享受其对应的服务,该预设应用程序可以是App(Application,应用)、小程序或运行在浏览器上程序/插件等等。一般来讲,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由该预设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决定的,用户数量越多,终端设备越多。其中,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具体为任一需要联网使用的应用程序。
服务器,是指与该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具体地,在服务器上部署有与该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程序,用于为该预设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一般来讲,服务器的数量是由业务数据量的大小决定的,数据量越大,所需的服务器数量越多,此时,可以使用多个服务器组成一服务器集群。
在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上部署有两个版本的服务程序(即;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第一版本服务程序是老版本,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新)版本,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用于对服务器进行升级。但是,新版本的服务程序通常都存在一些未知的缺陷(Bug),无论是中间件升级,或DB(数据库)版本升级,或组件版本升级,都是存在风险的。所以,在正式发布新版本之前,需要对新版本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可以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网关,位于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用于进行通信协议的转换,从而将终端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使得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可以正常通信。同时,网关还具有安全防护的功能,以使终端设备免受网络攻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由服务器或网关执行下面实施例二中的方法(即:服务器升级方法),从而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并在测试通过时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即:步骤S105),如此,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即: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测试,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对于所述服务器升级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参考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务器上(即本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部署在服务器上);或者,还可以应用于网关中(即本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部署在网关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应用程序提供了很多服务,其中的一些服务是需要联网访问服务器的。例如,查询服务、下单服务、支付服务等等,都需要终端设备基于用户的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即:第一用户请求)来实现。
举例来讲,以预设应用程序为在线加油类应用为例(例如:“团油”App),其提供了在线查询服务、在线下单服务、在线支付服务等等。其中,在线查询服务具体包括:查询附近加油站的位置,查询每个加油站的油价,查询历史订单、查询新车/二手车价格等等;在线下单服务具体包括:在线下单购买车辆保险,在线下单购买加油卡,在线下单购买汽车用品等等;在线支付服务具体包括:加油后的手机支付,在线购买加油卡后的手机支付等等。这些服务都需要在服务器的配合下完成,需要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基于用户的操作,向服务器发送一用户请求(即:第一用户请求)来实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请求时,可以通过网关或部署在服务器上的测试模块获取第一用户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用户数量较大的预设应用程序(例如:“团油”),考虑到用户的数量较大,且操作环境和操作方式丰富多样,所以采用来自全网用户的用户请求(即:第一用户请求)对新版本服务程序(即: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如此,测试数据的来源更广泛、更多样,几乎可以获得所需的全部测试环境的结果,实现了测试环境的完全覆盖,有利于尽快发现新版本服务程序(即: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步骤S102: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时,可以先复制第一用户请求,获得第二用户请求,然后将第二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此处,第一用户请求和第二用户请求是完全一样的,可以包含Http请求中的全部内容,区别仅在于,第一用户请求用于对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即:老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第二用户请求用于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即:新版服务程序)进行测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用户请求中还携带有身份令牌,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从第一用户请求中提取身份令牌;基于身份令牌,对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再执行步骤S10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个注册用户,服务器都会提前发给对应的终端设备一身份令牌,用于代表该用户为合法用户。优选地,身份令牌具有一有效期,若超过有效期,则身份令牌失效,需要由服务器重新给用户提供新的身份令牌。如此,可以降低黑客伪装成合法用户的风险,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对终端设备侧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时,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S102(即: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之后,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会对第一用户请求作出响应,并生成第一报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就是老版本服务程序,部署在服务器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可以基于第一用户请求访问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生成第一报文。其中,线上业务数据库中存储有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全部用户的数据资料。并在,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可还需要将第一报文返回给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终端设备上的预设应用程序获得第一报文后,完成用户执行的当前操作(例如:查询操作、或下单操作、或支付操作、等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将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之后,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会对第一用户请求作出响应,并生成第二报文。
其中,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部署在服务器上,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就是新版本服务程序,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可以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情况类似,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可以基于第一用户请求访问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生成第二报文。其中,线上业务数据库中存储有预设应用程序对应的全部用户的数据资料。请注意:第二报文用于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第二报文无需返回给终端设备,以免对用户造成干扰。
步骤S103:接收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基于第一用户请求生成第一报文后,则获取第一报文;同样,在第二版本应用程序基于第一用户请求生成第二报文后,则获取第二报文。
步骤S104: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获得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之后,则可以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获得比对结果。
通常来讲,对于小规模的升级而言,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中,大部分功能都是一样的,对于未做修改的功能,在响应相同的用户请求时,二者所生成的报文应该是相同的。但是,若升级后的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中存在缺陷,则无法生成相同的报文。
此处,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找出每个存在差异的地方,从而准确地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在以往,一般是采用人工方式,其弊端在于,仅能检测到肉眼可见的可视化部分,对于一些非可视化的部分,则无法检测到。而在本申请中,是对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且是进行逐字比对)。如此,对于一些非可视化的部分,也可以发现其中的缺陷,从而实现了问题的全面覆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从比对结果中提取出异常信息;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异常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获得比对结果后,可以从中提取出异常的信息,该异常信息是指比对不一致的信息,然后将异常信息发送至指定设备,并控制指定设备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异常信息。其中,所述指定设备可以是开发/测试人员的计算机和/或智能手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异常信息,展示效果更直观,便于研发/测试人员快速查看异常信息,并排查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程序代码,从而快速找到缺陷(Bug)。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将比对结果保存在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每次的比对结果,都可以从秘钥服务器处获得一秘钥,然后基于该秘钥对比对结果进行加密,再存储到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
步骤S105:在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人为设置的,例如,对比结果为不存在异常信息,或,在对异常信息分析后,排除存在缺陷(Bug)时,则表示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测试通过,则可以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发布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时,可以采用灰度发布,或滚动发布,或蓝绿发布等等。对于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具体发布方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考虑到有一些用户请求是不能重复执行的,若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和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分别执行,也就是重复执行了两次,可能会出现事故。例如,对于下单操作或支付操作,若重复执行两次,可能会下单两次或支付两次,这是比较严重的事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事先伪造一全量的线上业务数据(相当于备份了全量的线上业务数据),该伪造的线上业务数据专门用于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做测试用,如此,在步骤S102中,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在响应第一用户请求时,则可以访问该伪造的线上业务数据,并获得第二报文,而无需去访问真实的线上业务数据,从而避免对真实的线上业务数据进行修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101,包括:
接收特定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其中,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用户对应,特定用户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预设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对应。
其中,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在响应第一用户请求时所用到的业务数据是与特定用户对应的伪造的业务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若对全量的线上业务数据都进行伪造,数据量太大,成本较高,也浪费存储资源。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从全网用户中筛选出一部分特定用户,这部分特定用户可以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简言之,特定用户就是近期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较高的用户),仅伪造这部分特定用户的线上业务数据即可,无需伪造的全量的线上业务数据,从而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对存储资源的消耗。因此,在步骤S101中,只需要接收特定用户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即可。
举例来讲,预设时间段可以为:最近3天,或最近5天,或最近一周,等等;对于预设时间段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举例来讲,预设频率可以为:3次/天,或5次/天,或10次/天,等等;对于预设频率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由于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这样无论是可视化问题还是非可视化问题都能覆盖到,实现了问题的全覆盖。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覆盖新版本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2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
发送单元202,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第二接收单元20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
比对单元204,用于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发布单元205,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发送单元202,具体用于:
复制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获得第二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接收单元201,具体用于:
接收特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其中,所述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用户对应,所述特定用户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装置200,还包括:
第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提取所述身份令牌,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携带有身份令牌;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令牌,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则调用所述发送单元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比对单元206,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获得所述比对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装置200,还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从所述比对结果中提取出异常信息;
展示单元,用于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所述异常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装置200,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将所述比对结果保存在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发布单元207,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灰度发布;或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滚动发布;或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蓝绿发布。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服务器升级装置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服务器升级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介绍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升级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服务器升级装置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升级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发布单元,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由于将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这样无论是可视化问题还是非可视化问题都能覆盖到,实现了问题的全覆盖。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升级方法,无法覆盖新版本程序中的全部的问题,升级风险较高,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新版本程序中的问题的全覆盖,降低了升级风险,降低了出错概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300,包括存储器310、处理器320及存储在存储器310上并可在处理器3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11,所述处理器320执行所述程序311时可以实现如下方法: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处理器320执行所述程序311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二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步骤。
实施例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411,该程序411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下方法: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程序411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二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请求的类型包括:查询服务请求、下单服务请求或支付服务请求;
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所述第一报文用于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终端设备上的预设应用程序获得第一报文后,完成用户执行的当前操作;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访问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而生成的;
所述第二报文用于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所述第二报文无需返回给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报文是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访问备份的所述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而生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包括:
复制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获得第二用户请求;
将所述第二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包括:
接收特定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其中,所述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用户对应,所述特定用户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预设应用程序的频率超过预设频率的用户,所述预设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携带有身份令牌,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中提取所述身份令牌;
基于所述身份令牌,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逐字对比,获得所述比对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比对结果中提取出异常信息;
通过项目大盘的方式展示所述异常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比对结果保存在预设的文档数据库中。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包括: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灰度发布;或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滚动发布;或
对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蓝绿发布。
9.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请求;所述第一用户请求的类型包括:查询服务请求、下单服务请求或支付服务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一版本服务程序,以及将所述第一用户请求发送给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其中,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的升级版;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一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返回的第二报文;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发布单元,用于在所述比对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布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
所述第一报文用于返回给所述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终端设备上的预设应用程序获得第一报文后,完成用户执行的当前操作;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第一版本服务程序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访问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而生成的;
所述第二报文用于对第二版本服务程序进行测试,所述第二报文无需返回给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报文是所述第二版本服务程序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请求,访问备份的所述线上业务数据库,并作出响应而生成的。
10.一种服务器升级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1447179.7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36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7724.4A CN11757948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CN202011447179.7A CN112636954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7179.7A CN112636954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7724.4A Division CN11757948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954A CN112636954A (zh) 2021-04-09
CN112636954B true CN112636954B (zh) 2023-10-31

Family

ID=753102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7179.7A Active CN112636954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CN202311287724.4A Pending CN11757948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7724.4A Pending CN11757948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6369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788B (zh) * 2021-07-06 2024-01-3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路由控制、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488A1 (zh) * 2015-06-01 2016-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灰度发布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09445A (zh) * 2016-08-31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737548A (zh) * 2019-10-28 2020-01-3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请求方法和服务器
CN110806971A (zh) * 2019-09-25 2020-02-18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9860B2 (en) * 2014-04-30 2016-10-04 Paypal, Inc. Mixed mode session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488A1 (zh) * 2015-06-01 2016-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灰度发布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09445A (zh) * 2016-08-31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806971A (zh) * 2019-09-25 2020-02-18 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37548A (zh) * 2019-10-28 2020-01-3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请求方法和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9486A (zh) 2024-02-20
CN112636954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0474B1 (ko) 스크립트 엔진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스크래핑 시스템,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9145590B (zh) 一种函数hook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80113229A (ko) 블록 체인을 이용한 대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JP6707586B2 (ja) スクリプトエンジンを用いたデータスクレイピング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763051B (zh) 电子装置、交易软件运行风险预警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682376B (zh) 风控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4464114A (zh) 金融终端应用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2636954B (zh) 一种服务器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6709281A (zh) 补丁发放和获取方法、装置
CN111091439A (zh) 订单关联营销活动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8973B (zh) 一种应用于安全风险控制的ios系统的设备指纹生成方法
CN109271190A (zh) 一种设备升级方法及嵌入式设备
CN112085611A (zh) 数据异步核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3648B (zh) 一种基于同一地理类型多维度属性校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501929A (zh) 电子凭证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9512812A (ja) 企業環境での分散型ツールのための仮想市場
CN107277108B (zh) 一种区块链的节点处的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9992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09709A (zh) 基于保理业务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EP2521088A1 (en) System for automated control of data of documents, authenticity of documents and their electronic archiving
CN109460651A (zh) 开票系统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3159768B (zh) 一种交易存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8606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334351B (zh) 一种基于短信读取进行网贷推荐的方法及装置
CN116974858A (zh) 信息生成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9

Address after: Room 2101, Block B, Platinum Plaza, 5-15 Wen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Energy Chain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20 building 7, Huitong Times Square, 1 yaojiayuan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