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542A -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542A
CN112636542A CN202011469196.0A CN202011469196A CN112636542A CN 112636542 A CN112636542 A CN 112636542A CN 202011469196 A CN202011469196 A CN 202011469196A CN 112636542 A CN112636542 A CN 112636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trol
control device
cover body
groo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91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标
姜桂宾
莫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91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6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装置、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电路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电路装置包括基板和器件组件,器件组件焊接在基板上,第一罩体设置有容纳槽,基板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内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包围器件组件的焊接固定端,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通过第一罩体盖合在基板一侧,并填充灌封胶作密封、固定和导热作用,再将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继而对自由端进行保持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交通工具因其不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动力,故具有环保、污染小等诸多特点,且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大力推广应用下,诸多新能源交通工具在逐渐推广应用,如新能源电动轿车、新能源电动客车、新能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电动清洁车、新能源电动轨道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飞行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航运交通工具等。
新能源交通工具一般配备有电池、电机控制装置、电机和动力产生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内的功率管接收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交流电向电机输出,继而电机输出旋转驱动力带动动力产生装置如车轮、浆叶等继而带动交通工具行进。
而随着交通工具对于驱动总成即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的集成化,其需要将驱动总成或电机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和缩小,从而腾出更多空间供乘坐空间、电池空间等使用,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集成时,需要考虑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接线结构、走线布局和结构布局,需要控制电机控制装置的厚度和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也要配合众多电路器件的合理布置,另外还需要提高器件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样才能全面实现驱动总成高效集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装置通过罩体盖合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装置的驱动总成。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总成的交通工具。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装置、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电路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电路装置包括基板和器件组件,器件组件焊接在基板上,第一罩体设置有容纳槽,基板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内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包围器件组件的焊接固定端,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第一罩体盖合在基板一侧,并填充灌封胶作密封、固定和导热作用,再将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继而对自由端进行保持固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器件组件包括多个电极连接片,电极连接片焊接在基板上;第二罩体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一个电极连接片位于一个第一限位槽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壁,侧壁位于电极连接片两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极连接片设置有多个焊接引脚,焊接固定端位于焊接引脚上,焊接引脚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一卡接部卡合。
由上可见,通过第一限位槽对片状的电极连接片进行间隙配合限位固定,并配合卡接部实现稳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器件组件还包括多个功率器件模组,一个功率器件模组位于相邻两个电极连接片之间,功率器件模组包括冷却桥、多个功率管和压持件,功率管与冷却桥邻接,压持件对冷却桥和功率管夹持,功率管焊接在基板上;第二罩体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一个第二限位槽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一个功率器件模组位于一个第二限位槽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限位槽的侧壁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与压持件抵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抵接块位于第二限位槽的侧壁和第二限位槽的底壁之间的连接处。
由上可见,通过第二限位槽对功率器件模组限位固定,并配合抵接块对压持件邻接配合,使压持件保持相对良好的夹持力,继而提高自由端处连接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控制接口座,控制板设置在第二罩体上,第二罩体位于控制板和电路装置之间;基于控制板的法向投影,控制接口座位于第二罩体的投影外。
由上可见,通过控制板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并配合错位设计,使控制接口座位于第二罩体的投影外,故控制接口座的接线不被第二罩体遮挡,从而优化控制电路的走线布局。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总成,包括如上述方案的电机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上述方案的驱动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在底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容模组的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在半环槽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盖体和基板后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的爆炸图。
图14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另一状态的爆炸图。
图15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位于壳座处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关于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8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中冷却桥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驱动总成实施例位于控制接口座视角处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驱动总成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驱动总成包括电机2和电机控制装置1,电机控制装置1安装在电机2的电机壳21的径向侧。参照图4至图7,电机控制装置1包括壳体、电容模组3、电极接线座4、电路装置5和控制板7,壳体包括控制壳111、控制盖112和连接盖113,控制壳111围成容纳腔,控制盖112和连接盖113盖合控制壳111,电容模组3、电极接线座4、电路装置5和控制板7设置在该容纳腔内。
参照图8,并结合图15,电容模组3包括壳罩31和多个电容模块,壳罩31呈有底筒状布置,壳罩31的外壁设置有避让槽313,壳罩31内设置有两个或多个隔板311,壳罩31的内壁和隔板311形成放置腔312,多个隔板311和多个放置腔312沿第二横向Y排布,一个电容模块放置在一个放置腔312内。
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32、两个电极连接片34和连接框架33,连接框架33在第一横向X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31和第二安装槽332,连接框架33在第一安装槽331和第二安装槽332的纵向Z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333,连接框架33设置有多个镂空孔334,连接框架33在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沿,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分别设置有电容32,多个定位凸沿位于电容的两侧并用于对电容限位配合。
两个电极连接片34和连接框架33通过注塑成型连接,两个电极连接片34分别位于连接框架33的第二横向Y的两侧上,电极连接片34在第一安装槽331处设置有与电容3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341,电极连接片34在第二安装槽332处设置有与电容3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342,电极连接片34在第三安装槽333处设置有与电容32连接的第三连接端343,电极连接片34在纵向Z位于第三安装槽333的相对一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端344,第四连接端344作为焊接端与基板焊接,一侧的电极连接片34作为正极连接片使用,另一侧的电极连接片34作为负极连接片使用。
在电容模块放置在放置腔312后,避让槽313靠近第二安装槽332和第三安装槽333的位置处,继而实现避让设计,且第一安装槽331的安装方向平行于第二安装槽332的安装方向,第一安装槽331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第三安装槽333的安装方向,即第一安装槽331的电容呈纵向安装,第二安装槽333的电容呈横向安装,并且壳罩31内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包裹电容模块。壳罩31设置有开口,第四连接端344的端部伸出与开口,继而使得灌封胶没有包裹第四连接端344的端部,继而不影响第四连接端344与基板焊接。
参照图9至图11,电极接线座4包括座体41、至少两个电极连接片42和滤波电路模块43,座体41设置有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411,接线腔411在接线底壁相对的纵向一侧设置操作开口,接线腔壁沿横向贯穿设置有两个接线孔412,两个接线孔412沿横向并排,接线孔412与接线腔411连通。
两个电极连接片42分别可作为正极和负极的电极连接片使用,两个电极连接片42穿过接线腔壁,电极连接片42在接线腔411内设置有内接部422,电极连接片42在接线腔411外设置有外接部421,座体41与电极连接片42通过注塑成型连接。
座体41在接线腔411内设置有间隔壁413,间隔壁413位于两个内接部422之间,间隔壁413的顶部设置有触发器45,触发器45位于电极接线座4的操作开口处。
滤波电路模块43包括基板431、固定片434和两个电容433,基板431上设置有滤波电路,且电容433焊接在基板431上,基板43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槽432,两个电容433和两个定位槽432交错布置,固定片434呈拱形布置并与基板431连接,固定片434位于定位槽432的上方且位于两个电容433之间。
接线底壁的外底壁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柱441和两个固定柱442,一个固定柱442位于一个定位柱441的径向一侧,基板431设置有定位槽432与定位柱441限位配合,电容433位于定位柱441的一侧,且中部电容433位于两个定位柱441之间,固定片434与固定柱442连接固定,电极连接片42在外接部421一侧还设置有焊脚423,焊脚423与基板431焊接,触发器45的接线端位于接线底壁的外底壁处,触发器45的接线端与基板连接。定位柱441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443,固定柱442贯穿设置有固定孔。
座体41在两个接线孔412的外周设置有环槽414,环槽414呈腰圆布置,在其中一个接线孔412的外周处,环槽414的底壁设置有半环槽415,半环槽415位于该接线孔412的外周,磁环46设置在环槽414内,电流传感器(未示出)设置在半环槽415内,电流传感器位于磁环46的内侧,座体41在半环槽415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孔416,接线孔416用于设置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
参照图5、图12和图18,控制壳111在侧壁103设置有两个并排的接线孔121,在每个121内设置有屏蔽环122、密封圈123和封盖124,电极接线座4则设置在控制壳111内并靠近接线孔121处,接线孔121与接线孔412相对并连同,通过螺钉将固定柱442与控制壳111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控制壳111的底壁的定位柱444与定位孔443限位配合。当连接盖113盖合接线腔411后,接线腔411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其与控制壳111所围成的腔室隔离,连接盖113并与触发器45邻接,可使触发相应的盖合信号。电池的正负极接线可从接线孔121插入并伸入至接线腔411内,分别与内接部422连接。
参照图12至图15,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在壳体内设置有电路装置、第一罩体57、第二罩体58,电路装置包括基板511、正极母排512、负极母排513、电容模组3电极连接座4和器件组件,器件组件包括五个电极连接片53、三个冷却桥54、多个功率管561、导热片562、三个压持件55。基板511、正极母排512、负极母排513依次叠层布置,正极母排512和负极母排513为金属导电母排,正极母排512和负极母排51上分别设置有引脚和避让孔,负极母排51的引脚穿过正极母排512的避让孔与基板511焊接,正极母排512的引脚与基板511焊接。
五个电极连接片53分别作为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U相连接片、V相连接片和W相连接片使用,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位于边缘处且相邻布置,U相连接片、V相连接片和W相连接片则均匀分布,电极连接片53在横向设置有连接端533,电极连接片53在纵向设置有多个焊接引脚531,焊接固定端位于焊接引脚531上,多个焊接引脚531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接部532,第二卡接部532采用卡槽布置。电极连接片53的引脚分别穿过对应的避让孔后与基板511焊接。
参照图14和图19,冷却桥54沿第一水平方向Y在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541,冷却通道541在第一水平方向Y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接口542,冷却桥54在第二水平方向X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热外壁545,导热外壁545呈平面布置,导热外壁545沿第一水平方向Y延伸,冷却桥54在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端壁546、547,功率管561与导热外壁545邻接,且还可将导热片562邻接在功率管561与导热外壁545之间。而在竖直方向上,冷却接口542位于两个纵向端壁546、547之间。冷却桥54在冷却接口54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543和定位孔544,定位孔544位于安装孔543的一侧。纵向端壁546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柱548,定位柱548和冷却接口542位于竖直方向的同一侧上。冷却桥54在第一水平方向Y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片549,连接片549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引脚,冷却接口542和连接引脚分别位于竖直方向的两端上。连接片549的连接引脚、功率管的引脚、电极连接片53的焊接引脚531分别穿过正极母排512和负极母排51后与基板511焊接,且电极连接片53和负极母排51之间设置有绝缘板515,正极母排512和负极母排51之间设置有绝缘板514。
参照图5,壳体的控制壳111的内设置有两个安装台阶114,两个安装台阶114之间具有安装槽,安装台阶114贯穿设置有连接口115,安装台阶114还设置有连接孔116和定位柱117,当冷却桥54安装在安装台阶114之间后,一个冷却接口542安装在一个安装台阶114上并与一个连接口115连通,安装孔543和连接孔11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定位柱117和定位孔544限位配合,纵向端壁547位于两个安装台阶114之间。控制壳111在安装台阶114的背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与电机的冷却流道连接。
压持件55包括连接基部551、多个压持部553和多个连接部555,连接基部551呈片状并沿第一水平方向Y延伸,多个压持部553分别连接在连接基部551沿第二水平方向X的两侧上,且呈一一相对布置,同侧的多个压持部553沿第一水平方向Y排布,同侧相邻两个的压持部553之间设置有槽体554,第一水平方向Y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X,一个连接部555连接在同侧相邻两个的压持部553之间,连接部555靠近压持部553的自由端,并且连接部555呈条状布置,连接部555沿第一水平方向Y连接在两个压持部553之间,压持部553的固定端与连接基部551连接,压持部553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接弧面,连接基部55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552,多个定位孔552沿第一水平方向Y排布,一体的压持件55经过冲压裁切继而形成连接基部551、压持部553、定位孔552和连接部55。
将压持件55对功率管561和冷却桥55进行夹持时,通过特定扩张器的爪部伸入槽体554内并与连接部555邻接,继而扩张器将连接部555和压持部553朝外扩张,再夹持在两侧的功率管561的外侧上,使两侧的功率管561和位于其间的冷却桥55紧密配合,随后撤走扩张器即可完成夹持,且定位孔552与定位柱548配合定位。一个冷却桥54、多个功率管561和一个压持件55组成一个功率器件模组,U相连接片、V相连接片和W相连接片中相邻两个之间设置有一个功率器件模组。
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罩体57位于靠近基板511的一侧,第一罩体57设置有容纳槽,基板511、正极母排512、负极母排513和上述器件的焊接点均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内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包围上述器件的的焊接固定端。
第二罩体58位于基板511相对于第一罩体57的另一侧上,第二罩体58具有基板,第二罩体58在基板上设置有五个第一限位槽581,且基板上位于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584,第一限位槽581和第二限位槽584沿第二横向Y排布,第二限位槽584位于中部两个第一限位槽581之间,第一限位槽581和第二限位槽584沿第一横向X延伸,当第二罩体58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后,一个电极连接片53位于一个第一限位槽581,且第一限位槽58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壁582,侧壁582位于电极连接片53两侧,焊接引脚531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32,第一卡接部532呈卡槽布置,两个侧壁58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583,第二卡接部583呈卡钩布置,且两个第二卡接部583呈相对布置,第二卡接部583和第一卡接部532卡合。
一个功率器件模组位于一个第二限位槽584内,第二限位槽584的两侧壁582分别设置有抵接块586,抵接块586位于第二限位槽584的侧壁582和第二限位槽584的底壁之间的连接处,抵接块586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肋条587,多个定位肋条587沿第二横向Y排布,抵接块586与压持件抵接,定位肋条587位于槽体554内限位配合。
另外,在冷却桥54远离连接端533的冷却接口542外露于第二罩体58,而在冷却桥54靠近连接端533的冷却接口542处,第二罩体58设置有镂空部585,该冷却接口542位于镂空部585处。
参照图16至图20,电机包括电机壳21、定子201和转子202,定子201和转子202均设置在电机壳21内,转子202位于定子201内转动,电机壳21在相对于定子201的轴向输出端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壳座22,壳座22设置有集线腔221,集线腔221在轴向设置有开口,机盖23盖合该开口,使得集线腔221相对密闭,壳座22沿径向贯穿设置有开槽224,开槽224朝向电机控制装置1布置,开槽224与集线腔221连通,壳座22沿径向贯穿还贯穿设置有信号开槽,该信号开槽用于与信号连接件63安装配合,壳座22在集线腔221内设置有隔板225,隔板225位于信号开槽和开槽224之间。
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座体61和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包括三个单相连接片62和信号连接件63,三个单相连接片62和信号连接件63均穿过连接座体61,连接座体61和电连接组件通过注塑成型连接,连接座体61在下端设置有卡扣64,当连接座体61的下端穿过开槽224后,卡扣64与开槽224卡合,单相连接片62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控连接端和电机连接端,电控连接端呈弯折布置,而连接座体61的上端穿过接线孔118后,三个单相连接片62的电控连接端分别一个电极连接片53的连接端533连接,而电极连接片53则为单相电极片,而信号连接件63则穿过位于接线孔118一侧的信号接线孔119。
壳座22在集线腔221内设置有集线座223,集线座223设置有三个连接螺母,集线座223与定子201的绕组电连接,电机连接端与集线座223电连接,继而完成电极连接片53与定子201的绕组连接,同时隔板225位于单相连接片62的电机连接端和信号连接件63的电机连接端之间,且电机的控制信号或反馈信号则通过连接信号连接件63向电机控制装置输出。
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64,连接支架64和三个单相电极片组成三相电极连接组件,连接支架64设置在接线孔118和信号接线孔119的外侧,也包围在侧壁102的内侧,连接支架64设置有三个穿孔,连接端533穿过穿孔,在三个连接端533的外侧设置有环槽641,在环槽641内设置有磁环(未示出),连接支架64在环槽64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线路板642,线路板642也设置有三个穿孔,连接端533穿过该穿孔,线路板642在连接端533的外周设置有安装位643,安装位643用于安装霍尔电流传感器(未示出),霍尔电流传感器焊接在信号板642上,单相电极片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线路板642和连接支架64。
控制板7设置在第二罩体58上,第二罩体58位于控制板7和电路装置之间,控制板7与第二罩体58的连接柱587连接固定,控制板7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控制接口座71,第二罩体58设置有第一避让槽588,控制接口座71位于第一避让槽588内,而控制板7上一些其他电路器件则位于相对与第二罩体58的另一侧,第一罩体57设置有第二避让槽571,第一避让槽588和第二避让槽571的位置相对应,继而基于控制板7的法向投影上,控制接口座71分别位于第二罩体58的投影和第一罩体57的投影外,且控制接口座71位于第二避让槽571的投影内。
控制壳111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和第三侧壁103,第一侧壁101和第三侧壁103位于相对的两侧上,控制接口座71靠近第一侧壁101,电机控制装置在第一侧壁101处设置有控制接线座72,控制接线座72靠近控制接口座71并与控制接口座71电连接。电机控制装置在靠近第二侧壁102设置有信号连接座,信号连接座用于信号连接件63连接,三个单相电极片、信号连接座和信号板642靠近第二侧壁102,电机信号连接座与控制接口座71电连接。电极接线座4和电容模组3均位于靠近第三侧壁103一侧处,且均位于基板511的同一侧,电流传感器靠近第三侧壁103处,而接线孔416则靠近第二侧壁102的第三侧壁103的连接处,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安装在接线孔416后,继而实现电流传感器与线路板642电连接,而线路板642则与控制接口座71连接。
交通工具实施例:
交通工具包括如上述方案的驱动总成,同时驱动总成可集成变速器,或者不集成变速器均可,交通工具可为新能源电动轿车、新能源电动客车、新能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电动清洁车、新能源电动轨道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飞行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航运交通工具等。
由上可见,通过连接框架设置的三个安装槽用于对电容的安装和定位,并配合两侧电极连接片的连接,继而实现三个电容的并联连接,从而有效提高电容量,以及利用左右侧布置和底侧布置继而实现电容的叠堆布置,优化布局结构使结构尺寸更为紧凑,有利于器件设备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再者,通过将电容模块装载在壳罩内,不仅实现电容模组的模块化布置,且有利于提高器件抗震性和稳定性。通过灌封胶填充壳罩,不仅提高电容模块的稳固连接性,且也利用灌封胶提高绝缘性和导热性。多个镂空孔可用于导热,亦可配合灌封胶的渗透,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和高效导热性。通过定位凸沿对电容提高稳定的支撑和限位。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将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连接在一起,其不仅连接稳定,且方便于电容的连接装配。从横截面来看,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电容呈纵置布置,而位于下方的第三安装槽的电容则呈横置布置,以及通过配合避让槽的布置,使电容模组呈大致呈“L”布置,有效地利用横向空间,且缩小纵向布置空间。
另外,通过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且两个电极连接片穿过接线腔壁,继而使得接线腔具备相对独立密闭的腔室,当电极接线座安装到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内时,使得用于电连接的接线腔室与壳体的腔室相互隔离,从而在接线时避免外部环境干扰到位于壳体内电路器件,从而可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利用注塑成型工艺,从而保证电极连接片的电连接性的同时,使一体式的座体具备高隔离度。通过在操作开口处设置有触发器,使得在盖合相应的盖体后能够使触发器输出相应的使能信号,继而检测盖体的正确盖合,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将滤波电路模块设置在电极接线座上,且位于接线腔外,通过滤波电路模块可对电极连接片在接入正负极电源后,就地就近地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性能。定位柱不仅可以用于与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连接,还可以用于对滤波电路模块的定位和安装。通过外周设置的磁环,减少电磁干扰。不仅可在座体的外周设置磁环,还可利用环槽的底部设置半环槽,并在其内设置电流传感器,对输入电极的电流进行检测,且利用叠层布置磁环和电流传感器优化空间布置,使得电极接线座的结构布局更为紧凑。
再者,通过将冷却接口设置在两个纵向端壁之间,继而使得冷却接口的位置不干扰冷却桥的纵向高度布置。通过安装孔、定位孔和定位柱的设置,方便于冷却桥在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安装和稳定连接。由于冷却桥需要与功率管邻接导热,故需要对冷却桥和功率管的相对位置精确保持,通过连接片与冷却桥固定连接,且利用连接引脚和功率管的引脚与基板焊接,继而实现位置准确相对固定。
并且,通过连接部连接压持部,继而实现多个压持部可对受压的功率管施加大致相同的夹持力,故可对压持部的纵向尺寸缩小也能够保持所需的压力,并且外部的扩张器可方便地对利用槽体和连接部进行定位,使压持部朝外撑开,继而夹持到相应的位置上后再方便地进行分离,从而实现简便安装且稳定高效。连接部靠近压持部的自由端可便于向外撑开,更进一步地提高安装方便性。抵接弧面用于抵接与功率管等器件的表面,避免对器件的封装损坏。通过定位孔可对压持件进行安装定位,保持稳定连接。
另外,通过第一罩体盖合在基板一侧,并填充灌封胶作密封、固定和导热作用,再将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继而对自由端进行保持固定。通过第一限位槽对片状的电极连接片进行间隙配合限位固定,并配合卡接部实现稳定连接。通过第二限位槽对功率器件模组限位固定,并配合抵接块对压持件邻接配合,使压持件保持相对良好的夹持力,继而提高自由端处连接稳定性。通过控制板设置在第二罩体上,并配合错位设计,使控制接口座位于第二罩体的投影外,故控制接口座的接线不被第二罩体遮挡,从而优化控制电路的走线布局。
再者,通过在电机的轴向后端设置壳座,并沿径向设置开槽,而电机控制装置位于电机的径向侧,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接线孔,利用连接座体穿过开槽和接线孔,使得电连接组件连接在三相电极连接组件和定子电连接之间,继而实现电机控制装置的径向布置和径向接线,从而缩小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有效缩小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驱动总成高度集成化。集线座用于连接定子的绕组,继而电机连接端可方便地对与集线座连接。三个单相连接片用于提供驱动能量,而信号连接件能够对电机的运作状态实时监控,且通过隔板可提高隔离度避免信号干扰。卡扣使连接座体稳定地安装在开槽中,且通过注塑成型的工艺提高连接座体和电连接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从而提高连接结构的密闭性。通过磁环的布置减少电磁干扰,而霍尔电流传感器能够对输出电流实时监控。
并且,通过第一罩体盖合在基板一侧,再将第二罩体盖合器件组件的自由端,继而对自由端进行保持固定,并且将控制板设置在第二罩体上,配合错位设计,使控制接口座位于第二罩体的投影外,故控制接口座的接线不被第二罩体遮挡,从而优化控制电路的走线布局。通过两个避让槽的设计,使得制接口座均位于两个罩体的投影外,优化走线布局也方便与接线。通过将控制接线座、电机信号连接座、线路板分别设置在靠近的相邻的三个侧壁上,并利用桥接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优化连线布置,避免冗长的连线。

Claims (10)

1.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装置,所述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装置包括基板和器件组件,所述器件组件焊接在所述基板上;
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基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有灌封胶,所述灌封胶包围所述器件组件的焊接固定端;
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盖合所述器件组件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组件包括多个电极连接片,所述电极连接片焊接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二罩体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一个所述电极连接片位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壁,所述侧壁位于所述电极连接片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连接片设置有多个焊接引脚,所述焊接固定端位于所述焊接引脚上,所述焊接引脚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组件还包括多个功率器件模组,一个所述功率器件模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片之间,所述功率器件模组包括冷却桥、多个功率管和压持件,所述功率管与所述冷却桥邻接,所述压持件对所述冷却桥和所述功率管夹持,所述功率管焊接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二罩体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之间,一个所述功率器件模组位于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压持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壁之间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控制接口座,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上,所述第二罩体位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路装置之间;
基于所述控制板的法向投影,所述控制接口座位于所述第二罩体的投影外。
9.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
10.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总成。
CN202011469196.0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Pending CN112636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9196.0A CN112636542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9196.0A CN112636542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542A true CN112636542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9196.0A Pending CN112636542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65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522B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汇流条组件
US9088027B2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working machine
CN103081175B (zh) 电池模块和采用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3069284A (zh) 电压感测组件和采用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103081214A (zh) 具有紧凑结构的电池组
CN104704649A (zh) 具有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4071979B1 (en) Laminated busbar assembly, motor controller, drive assembly and vehicle
CN102903876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KR20090014789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인버터
CN103065805A (zh) 一种矩形方块状有散热面的铝电解电容器模组及结构
CN10974230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14014071U (zh) 优化走线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013193U (zh) 电极接线座、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112600364A (zh) 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110855161B (zh) 叠层母排组件、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0744964U (zh) 一种旋转变压器紧凑布局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0744913U (zh) 一种径向周壁出线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014074U (zh)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154284U (zh) 冷却桥、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014804U (zh) 压持件、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014076U (zh) 一种径向出线连接的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14012753U (zh) 电容模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209949748U (zh) 冷却桥、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和电动车
CN112636542A (zh) 一种罩体固定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CN112599994A (zh) 电极接线座、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