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3844A -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3844A
CN112633844A CN202011593513.XA CN202011593513A CN112633844A CN 112633844 A CN112633844 A CN 112633844A CN 202011593513 A CN202011593513 A CN 202011593513A CN 112633844 A CN112633844 A CN 112633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server
newly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35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灿跃
黄春妹
林晓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35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38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3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38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数据操作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其中,所述模块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该方法避免工作流系统在数据显示、数据新增等数据访问操作时出错,保证工作流系统的正确运行。

Description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大量的软件系统同时提供了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简称PC)客户端以及移动终端客户端,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或喜好灵活地使用软件系统。例如,在某个工作流应用中,用户可以灵活选择在PC端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上建立以及维护工作流。
目前,由于PC与移动终端在屏幕尺寸以及交互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同一软件系统来说,PC端所支持的操作与移动终端所支持的操作并不相同。例如,某个涉及工作流的软件系统中,用户在PC客户端上可以将某个模块拖动在界面上但是并不建立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联系,相应的,PC客户端可以保存并显示该模块的信息。而在手机客户端上,仅能显示已经建立连接关系的模块的信息。
因此如何对PC客户端以及移动终端客户端的数据进行适配处理,以避免在同一软件系统的不同客户端上进行数据操作时出现错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避免在同一软件系统的不同客户端上操作数据时出现错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应用于工作流系统,所述工作流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数据操作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包括:新增模块的信息、更新模块的信息、删除模块的信息或查看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其中,所述模块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模块信息,和/或,操作是否成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包括: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包括如下信息:所述模块的标识、所述模块是否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所述模块映射表用于记录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其中,每个所述关联模块对中包括两个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所述模块映射表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生成;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读取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逐个遍历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模块;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第一模块存在关联模块,则所述服务器从所述模块映射表中读取所述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并将所述第一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组成一个关联模块对,其中,所述第一模块为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任一模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增加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并将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以及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和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关联关系增加至所述模块映射表中;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新增模块成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
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则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并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其中,所增加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不存在模块,则所述服务器以预设的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以预设的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存在模块,则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左上角以及右下角的模块的位置确定所述画布的当前占用区域,并以所述当前占用区域的一端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
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存在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则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更新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目标更新模块;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三请求信息,在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更新所述目标更新模块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请求信息,所述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删除目标删除模块以及所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四请求信息,从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删除所述目标删除模块,并在模块映射表中删除所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显示格式,将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转换为具有所述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
将所述具有所述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作流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终端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操作信息后,服务器基于数据操作信息,可以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模块存储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与各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通过这种适配处理,可以避免工作流系统在数据显示、数据新增等数据访问操作时出错,保证工作流系统的正确运行。
另外,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信息的第一请求信息后,基于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可以从模块信息集合信息中筛选出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并组成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服务器进而可以将该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并由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显示。经过这一数据显示适配处理,实现了对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过滤,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正确地显示模块的信息。
另外,服务器可以基于模块信息集合以及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新增的模块进行模块信息的增加,由于模块信息集合中记录了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因此,服务器能够在感知到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模块信息的增加,因此,可以保证服务器保存模块的信息时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工作流系统A的PC客户端的界面示例图;
图2为工作流系统A的手机客户端的界面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系统100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数据新增适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工作流应用”,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虽然本申请主要围绕工作流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在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结合工作流应用,对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工作流是将一组任务组织起来以完成某个经营的过程,工作流中定义了任务的触发顺序和触发条件,每个任务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软件系统完成,也可以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人与软件系统协作完成。其中,一个任务可能涉及多个设备或模块。示例性的,某个任务为“当特定区域中的湿度传感器A检测到区域的湿度达到B值时,开启空调C”,则该任务中涉及湿度传感器A和空调C。在定义工作流时,需要首先建立湿度传感器A和空调C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在该关联关系上增加任务的触发条件以及在整个工作流中的触发顺序。因此,在工作流系统中,为设备或模块建立关联关系,是定义工作流时的重要一环。
目前大多数的工作流系统均提供了可视化界面供用户定义工作流,用户可以在可视化界面中建立设备或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定义触发条件、触发顺序等。对于同时支持在PC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使用的同一套工作流系统来说,由于PC与手机的屏幕尺寸以及交互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用户在PC客户端和在手机客户端所能执行的操作可能并不相同。例如,用户在PC客户端上可以将某个模块拖动在界面上但是并不建立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联关系,相应的,PC客户端可以保存并显示该模块的信息。而在手机客户端上,用户无法将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拖动在界面中,并且,手机端的界面上仅能显示已经建立连接关系的模块的信息。以下结合图例进行解释。图1为工作流系统A的PC客户端的界面示例图,图2为工作流系统A的手机客户端的界面示例图。
如图1所示,用户在PC客户端的界面上拖动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区域A的湿度传感器B、空调C以及定时器D,用户在湿度区域A的湿度传感器B与空调C之间通过连线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湿度传感器B上设置触发空调C开关的湿度值,同时,用户拖动在界面上的定时器D没有和任何其他模块建立关联关系,即尚未针对定时器D定义工作流。如图2所示,在手机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拖动等方式建立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可以增加触发条件等,手机客户端在其界面上以列表形式显示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条件等,手机客户端并不支持显示如图1所示的定时器D这一类不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
对于同时支持在PC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使用的同一套工作流系统来说,用户在PC客户端以及手机端拖动模块和/或建立模块间关联关系后,用户的操作结果均会上传并保存至工作流系统的服务器中,进而,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均从服务器上读取数据并进行后续的显示。基于上述图1和图2的示例,用户执行图1所示例的操作后,服务器端会保存湿度传感器B与空调C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触发条件等,同时,也会保存不存在关联关系的定时器D的信息。当用户再次登录手机客户端后,手机客户端需要从服务器读取模块的信息进行显示,而手机客户端并不支持对不存在关联关系的定时器D的信息的显示。因此,需要对PC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数据显示进行适配处理,以避免在同一工作流系统的不同客户端上显示数据时出现错误。
另外,对于在PC客户端建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服务器已经保存该模块的信息,而手机客户端并不能感知到其存在,用户可能在手机客户端针对该模块重新建立关联关系,并向服务器上报该模块的信息,此时,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数据新增适配处理,也会导致服务器保存该模块的信息时出现错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通过服务器对来客户端的数据和/或需要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进行适配处理,可以避免工作流系统在数据显示、数据新增等数据访问操作时出错,保证工作流系统的正确运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流系统100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该工作流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10、网络120、PC客户端130以及移动终端客户端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单个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是分布式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community cloud)、分布式云、跨云(inter-cloud)、多云(multi-cloud)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具有本申请中图7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子设备70上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处理与数据请求有关的信息和/或数据,以执行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处理器可以基于从PC客户端130的第一请求信息进行数据显示适配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例如,单核处理器(S)或多核处理器(S))。仅作为举例,处理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set Processor,ASIP)、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物理处理单元(Physics Processing Unit,P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微控制器单元、简化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或微处理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PC客户端130以及移动终端客户端140可以分别经由网络120与服务器110进行通信。网络120可以用于信息和/或数据的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是他们的结合。仅作为示例,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远程通信网络、内联网、因特网、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点。例如,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点,例如基站和/或网络交换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PC客户端130可以是运行在PC上的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中,PC可以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外设部件方便地进行模块的拖动等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PC客户端13可以在具有本申请中图7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子设备70上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客户端140可以是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相对于PC而言不需要借助鼠标和键盘而直接在其上操作的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为便于描述,本申请以下实施例均以移动终端为手机,移动终端客户端为手机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客户端140可以在具有本申请中图7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子设备70上实现。
下面结合上述图1示出的工作流系统100中描述的内容,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数据操作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该数据操作信息。
其中,上述数据操作信息包括:新增模块的信息、更新模块的信息、删除模块的信息或查看模块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指前述的移动终端客户端所在的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等,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指前述的PC客户端所在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台式电脑等。
值得说明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模块,是指工作流系统中可供用户操作以用来定义工作流的元素。示例性的,前述图1中所示例的湿度传感器B以及空调C,均属于工作流系统中的模块。
S402、服务器接收上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上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上述模块存储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
其中,上述模块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
另外,上述模块存储信息为服务器上保存的模块的信息,该模块存储信息可以包括模块的基本信息以及模块的关联信息等,模块的基本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等。
应理解,数据操作信息不同,服务器所基于的信息可以不同。示例性的,如果数据操作信息为查看模块的信息,则服务器仅需要基于模块存储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如果数据操作信息为新增模块的信息,则服务器可以基于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并基于更新后的模块存储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
其中,上述模块信息是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匹适配的模块信息。可选的,服务器可以根据客户端的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对保存的模块存储信息进行适配处理,从而使得向各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块信息与各自的客户端匹配。
S403、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模块信息,和/或,操作是否成功。
可选的,对于查看模块的操作,服务器可以通过响应信息指示模块信息,对于新增、更新或删除模块的操作,服务器可以通过响应信息指示操作是否成功。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操作信息后,服务器基于数据操作信息,可以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模块存储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与各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通过这种适配处理,可以避免工作流系统在数据显示、数据新增等数据访问操作时出错,保证工作流系统的正确运行。
以下分别对服务器基于各种数据操作信息进行适配处理的过程进行说明。
以下为对查看模块的信息的适配处理过程。
可选的,上述模块存储信息包括: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其中,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如下信息:模块的标识、模块是否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模块映射表用于记录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前述步骤S402的一种可选方式包括:
S5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需要显示已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时生成第一请求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前述的查看模块的信息。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来说,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仅显示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因此,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示例性的,用户登录第一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后,点击特定按钮进入“已定义的工作流”界面,则会触发第一终端设备生成并向从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一请求信息,以获取已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并在该界面上显示。
S502、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
其中,每个上述关联模块对中包括两个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上述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基于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生成。另外,如前文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如下信息:模块的标识、模块是否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上述模块映射表用于记录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上述画布是指应用在第二终端设备中进行模块摆放、拖动、连线等交互的可视空间。
如前文所述,用户在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操作的数据均会上传至服务器进行保存,这些数据可以保存在上述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中。示例性的,用户向PC客户端的画布上拖拽了一个不与其他模块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A,又拖拽了模块B和模块C,并建立了模块B和模块C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设置了触发条件之后,PC客户端会将模块A的标识以及模块A在画布中的位置发送给服务器,并且,会将模块B的标识、模块B在画布中的位置、模块C的标识、模块C在画布中的位置,以及,模块B与模块C具有关联关系以及用户设置的触发条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可以在模块信息表中增加模块A、模块B以及模块C的信息,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869305100000141
另外,服务器还在上述模块映射表中增加模块B和模块C的映射关系。
用户在手机客户端上建立两个模块的关联关系后,手机客户端将用户操作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后,服务器也使用与上述表1相同的存储方式进行存储,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服务器需要首先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新增适配处理后才进行存储,具体的数据新增适配处理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本步骤中,当服务器接收到上述第一请求信息后,可以获知第一终端设备需要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则服务器可以基于上述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从模块信息集合所记录的模块中筛选出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并组成一个或多个关联模块对。其中,每个关联关系对的信息可以包括:模块关联对中两个模块的标识以及上述触发条件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模块的标识,可以指模块的编号或者名称等。
S503、服务器向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该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上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一响应信息,并从中读取上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并显示上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以上述图2所示例的方式在手机客户端界面显示各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信息的第一请求信息后,基于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可以从模块信息集合信息中筛选出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并组成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服务器进而可以将该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并由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显示。经过这一数据显示适配处理,实现了对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过滤,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正确地显示模块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402中服务器根据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上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请求信息,逐个遍历模块信息集合的模块。对于遍历到的任意一个模块,称为第一模块,针对该第一模块,可以执行下述的处理。
通过模块信息集合中记录的该第一模块的“是否存在关联模块”这一信息,判断第一模块是否存在关联模块,如果第一模块不存在关联模块,则跳过第一模块继续下一个模块的判断;如果第一模块存在关联模块,则从上述模块映射表中读取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并将第一模块以及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组成一个关联模块对。应理解,组成关联模块对时,需要将模块信息集合中记录的关联模块对中模块的触发条件等信息作为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终端设备来说,服务器对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查看模块的信息的一种可选方式为:
当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在画布上显示用户已经新增的具有关联关系模块以及不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该模块信息用于指示查看模块的信息。服务器可以直接将模块信息表中记录的模块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相应进行显示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逐个遍历模块信息集合并从中筛选出具有关联模块的模块组成关联模块对,能够保证所得到的关联模块对的完整性,同时,关联模块对的信息中可以包括模块的触发条件等信息,因此还能够保证关联模块对的信息的完整性。
以下,对服务器对新增模块的信息进行数据新增适配处理以解决前述的“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数据新增适配处理,也会导致服务器保存该模块的信息时出现错误”的问题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的数据新增适配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402的一种可选方式包括:
S6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增加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与该目标新增模块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
可选的,当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界面上建立了两个模块的关联关系之后,可以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的新增模块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请求信息中携带两个模块的标识,两个模块分别称为上述的目标新增模块以及关联新增模块,另外,第二请求信息中还可以携带目标新增模块和/或关联新增模块的触发条件等信息。
S602、服务器根据上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上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上述模块信息集合,将上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并将上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以及将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和上述关联新增模块的关联关系增加至模块映射表中。
如前文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基于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生成,即模块信息集合中可以同时记录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上操作的数据,该操作的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新增的模块的信息以及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等。因此,服务器已经在模块信息集合中记录接收第二请求信息的时间之前的用户操作的数据。进而,当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请求信息时,可以基于模块信息集合中已有的信息、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将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增加时出现错误。
S603、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息,该第二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新增模块成功。
可选的,服务器向模块信息集合中增加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时,和/或,将二者的关联关系增加到模块映射表中时,可能增加成功,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出现错误而增加失败,则服务器可以相应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新增模块成功或新增模块失败的响应信息。
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响应信息,并可以基于该第二响应信息向用户输入新增模块成功或失败的提示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终端设备来说,当用户在第二终端设备上新增具有关联关系模块和/或不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服务器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关联表中即可。
如前文所述的,对于在PC客户端建立的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服务器已经保存该模块的信息,具体是将该模块的信息保存至模块信息集合中,而手机客户端并不能感知到其存在,用户可能在手机客户端针对该模块重新建立关联关系,并向服务器上报该模块的信息,此时,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数据新增适配处理,也会导致服务器保存该模块的信息时出现错误。而利用本实施例,服务器可以基于模块信息集合以及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新增的模块进行模块信息的增加,由于模块信息集合中记录了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因此,服务器能够在感知到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模块信息的增加,因此,可以保证服务器保存模块的信息时的正确性。
服务器将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的过程与将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的过程相同。以下说明将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的过程,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的增加过程可以参照该过程,不再单独赘述。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首先基于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判断模块信息集合中是否已经存在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分别执行下述两种方式的操作。
第一种方式中,如果模块信息集合中不存在上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则生成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并将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
其中,所增加的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如果模块信息集合中不存在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则说明用户并没有在第二终端设备上将该目标新增模块拖拽到画布中,因此,服务器可以为该目标新增模块生成其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上显示时的位置,进而,将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在画布上的位置以及具有关联关系这些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
其中,服务器生成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的方式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当模块信息集合中不存在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时,服务器生成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并将包括该位置在内的信息增加至模块信息集合中。进而,当第二终端设备请求获取模块的信息并在第二终端设备上显示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按照模块信息集合中所记录的模块的位置,在画布的该位置上显示该模块,从而保证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画布上的正确显示。
第二种方式中,如果模块信息集合中存在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则更新上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
更新后的上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如果模块信息集合中存在上述目标新增模块,而同时服务器又接收到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目标新增模块的关联关系的新增请求,则说明用户预先在第二终端设备上将该目标新增模块拖拽在了画布上并且没有建立其与其他模块的关联关系,相应的,服务器在将该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到模块信息集合时,会记录为该目标新增模块不存在关联模块。因此,第一终端设备不会感知到该模块的存在,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为该模块建立关联关系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不需要在模块信息集合中新增记录,而是对模块信息集合中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原有的信息进行更新。具体的,将原有信息中“目标新增模块不存关联模块”修改为“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另外,还可以将触发条件等信息补充进目标新增模块对应的记录行中,作为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模块信息集合中存在上述目标新增模块时,服务器通过更新模型信息集合中该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可以保证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正确,避免出现模块重复加入而出错的情况。
以下对上述第一种方式中服务器生成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生成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第一种方式中,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不存在模块,则以预设的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上述目标新增模块在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可选的,上述预设的初始坐标例如可以为画布的中心坐标。服务器可以建立该坐标为中心点的十字坐标轴,在该坐标轴中,该中心点的坐标可以为(0,0)。
进而,服务器在基于该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时,可以以该初始坐标为起点,依次为该目标新增模块添加坐标数据。所生成的目标新增模块的坐标位置例如可以包括模块的左上角坐标、右下角坐标。或者,还可以仅包括模块的左上角坐标或右下角坐标,服务器再根据预设的模块面积,计算出模块在画布中的整体位置。
第二种方式中,如果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存在模块,则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左上角以及右下角的模块的位置确定画布的当前占用区域,并以该当前占用区域的一端为起点,生成目标新增模块在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将画布中左上角的模块的左上角坐标作为一个顶点,并将画布中右下角的模块的右下角坐标作为另一个顶点,使用这两个顶点确定出一个矩形,该矩形所在的区域即为上述当前占用区域。
相应的,上述当前占用区域的一端,可以指上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或者右下角顶点坐标。
以上述当前占用区域的一端为上述矩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为例,服务器可以以该坐标为起点,结合模块的面积,确定出模块的左上角顶点和右下角顶点。通过这种处理,可以避免目标新增模块在画布上显示时覆盖到已有的模块。
经过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分别实现模块在画布中的增加,同时还不会造成对原有模块的覆盖等。
以上说明了服务器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查看模块的信息以及新增模块的信息进行数据查看适配以及数据新增处理适配的过程。服务器除了进行上述的处理之外,还可以对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更新模块的信息以及删除模块的信息进行适配处理。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更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目标更新模块。相应的,服务器可以根据上述第三请求信息,在上述模块信息集合中更新上述目标更新模块的信息。
可选的,当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界面上针对某个已经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块进行信息的更新时,会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三请求信息。上述第三请求信息中可以携带目标更新模块的标识以及更新后信息等。示例性的,用户修改了某个已经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块A的触发条件,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三请求信息,并携带模块A的标识以及更新后的触发条件。
服务器接收到上述第三请求信息后,可以从中解析得到目标更新模块的标识以及更新后的信息,服务器进而可以基于目标更新模块的标识查找到目标更新模块在模块信息集合中的记录,并使用更新后的信息替换记录中的原有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更新。
可选的,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对上述目标更新模块的更新是否成功。
值得说明的是,针对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使用上述方式进行模块信息的更新,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请求信息,该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删除目标删除模块以及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相应的,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第四请求信息,从模块信息集合中删除上述目标删除模块,并在模块映射表中删除上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当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界面上针对某个已经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块进行删除操作时,会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上述第四请求信息。上述第四请求信息中可以携带目标删除模块的标识。
服务器接收到上述第四请求信息后,可以从中解析得到目标删除模块的标识,服务器进而可以基于目标更新模块的标识查找到目标删除模块在模块信息集合中的记录,并删除该记录,同时删除模块映射表中目标删除模块对应的映射关系。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模块信息集合中与目标删除模块关联的模块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则服务器会同时从模块信息集合中删除该模块。
可选的,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响应信息,以指示对上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删除是否成功。
值得说明的是,针对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使用上述方式进行模块信息的删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服务器可以基于转换接口处理上述的第一请求信息、第二请求信息、第三请求信息以及第四请求信息。
该转换接口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请求信息、第二请求信息、第三请求信息以及第四请求信息对应处理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接口,该转换接口由服务器提供。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上述转换接口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信息、第二请求信息、第三请求信息以及第四请求信息,并使用不同的标记用于区分这些信息。服务器相应使用基于标记识别信息并触发针对信息的处理。
一种示例中,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二请求信息时,可以利用上述转换接口发送请求信息并携带“create”标记,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识别到“create”后,可以相应执行模块新增的适配处理。
另一种示例中,服务器发送上述第三请求信息时,可以利用上述转换接口发送请求信息并携带“edit”标记,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识别到“edit”后,可以相应执行模块信息更新的处理。
再一种示例中,服务器发送上述第四请求信息时,可以利用上述转换接口发送请求信息并携带“delete”标记,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识别到“delete”后,可以相应执行模块信息删除的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前述步骤S403的一种可选方式包括:
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显示格式,将上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转换为具有该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并将该具有所述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上述目标显示格式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发送给服务器。该目标显示格式是指第一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数据格式,服务器将从模块信息集合得到的信息转换为第一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格式,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之后,可以直接使用该数据进行数据显示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70,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前述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1、存储器72、和总线73。所述存储器72存储有所述处理器7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比如,图6中的装置中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对应的执行指令等),当电子设备7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1与所述存储器72之间通过总线73通信。当电子设备为前述的第一终端设备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1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当电子设备为前述的第二终端设备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1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当电子设备为前述的服务器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1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作流系统,所述工作流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数据操作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包括:新增模块的信息、更新模块的信息、删除模块的信息或查看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其中,所述模块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客户端适配的模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模块信息,和/或,操作是否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包括: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每个所述模块包括如下信息:所述模块的标识、所述模块是否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所述模块映射表用于记录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其中,每个所述关联模块对中包括两个具有关联关系的模块,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所述模块映射表基于用户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生成;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响应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读取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模块信息集合以及模块映射表,确定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逐个遍历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模块;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第一模块存在关联模块,则所述服务器从所述模块映射表中读取所述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并将所述第一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模块的关联模块组成一个关联模块对,其中,所述第一模块为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任一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增加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并将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以及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和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关联关系增加至所述模块映射表中;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是否新增模块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
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则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并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其中,所增加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不存在模块,则所述服务器以预设的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以预设的初始坐标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存在模块,则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左上角以及右下角的模块的位置确定所述画布的当前占用区域,并以所述当前占用区域的一端为起点,生成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所述关联新增模块的信息以及所述模块信息集合,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增加至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包括:
若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存在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则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更新后的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新增模块的标识、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存在关联模块以及所述目标新增模块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画布中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更新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的目标更新模块;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三请求信息,在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更新所述目标更新模块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操作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操作信息更新模块存储信息,和/或,基于所述模块存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模块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请求信息,所述第四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删除目标删除模块以及所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四请求信息,从所述模块信息集合中删除所述目标删除模块,并在模块映射表中删除所述目标删除模块的关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显示格式,将所述至少一个关联模块对转换为具有所述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
将所述具有所述目标显示格式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12.一种工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终端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或第二终端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或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数据适配处理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或第二终端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或服务器执行的方法步骤。
CN202011593513.XA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338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513.XA CN112633844A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513.XA CN112633844A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3844A true CN112633844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8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3513.XA Pending CN112633844A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384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9795A1 (en) * 2006-06-27 2007-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reating and managing activity-centric workflow
CN102929619A (zh) * 2012-10-19 2013-02-13 南京国电南自美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跨硬件平台的过程自动化软件开发系统
CN107959687A (zh) * 2017-12-13 2018-04-24 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55304A (zh) * 2017-12-06 2018-05-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54831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7969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流自动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9795A1 (en) * 2006-06-27 2007-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reating and managing activity-centric workflow
CN102929619A (zh) * 2012-10-19 2013-02-13 南京国电南自美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跨硬件平台的过程自动化软件开发系统
CN108055304A (zh) * 2017-12-06 2018-05-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59687A (zh) * 2017-12-13 2018-04-24 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4831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7969A (zh) * 2019-10-22 2020-01-2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流自动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279B (zh) 在线文档的协同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73058A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CN110597595B (zh) 多语言信息的提供方法、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898952B (zh) 一种终端分屏实现方法及终端
CN106464746B (zh) 支持事件流处理系统中的故障转移的方法与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以及系统
CN111770379B (zh) 一种视频投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50197B (zh)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相应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86768B (zh) 虚拟物体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5579B (zh) 零终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文件复制方法、装置
WO2021197136A1 (zh) 页面渲染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3591439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5871A (zh) 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226371A1 (zh) 目标对象交互式重现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34764A (zh) 工作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系统
JP2020508502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グループ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6708335A (zh) 一种消息发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45578B (zh) 零终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文件复制方法、装置
WO2024060972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076186A (zh) 任务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475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633844A (zh) 数据适配处理方法、工作流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4531B (zh) 虚拟资源交互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520063A (zh) 事件日志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174890A (zh) 流量回放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1812A (zh) 标识设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Jif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