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1239B -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1239B
CN112631239B CN202011415236.3A CN202011415236A CN112631239B CN 112631239 B CN112631239 B CN 112631239B CN 202011415236 A CN202011415236 A CN 202011415236A CN 112631239 B CN112631239 B CN 112631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ssage
target
equipmen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52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1239A (zh
Inventor
吴家元
朱昆
吕小凤
钱付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52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1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1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1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确定与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根据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向联锁设备发送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其中,联锁设备用于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和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轨旁设备。如此,可以通过一个测试平台,对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多条轨道线路进行兼容测试。

Description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向着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信号系统厂商均在研制各自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产品。这里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通常可以包括轨道线路的轨旁设备、联锁设备、车载控制器(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VOBC)等。实际应用中,不同轨道线路可能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而目前针对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平台通常是由各个信号系统厂商自行搭建的,通常仅支持其自身生产的联锁设备。导致对多条轨道线路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性、功能完备性等的测试时,需要分别搭建对应的测试平台,实现起来非常不便,并且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对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多条轨道线路的兼容测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所述互联互通信号系统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轨旁设备和联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
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所述互联互通信号系统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轨旁设备和联锁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道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继电器转译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并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
其中,所述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以对所述联锁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性进行测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调用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获取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根据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向联锁设备发送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其中,联锁设备用于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和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轨旁设备。如此,可以兼容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从而通过一个测试平台,对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多条轨道线路进行测试。避免了针对不同轨道线路分别搭建测试平台,所带来的不便和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设计,还可以避免因采用不同测试平台分别测试多条轨道线路所带来的系统误差,进而避免因系统误差带来的测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际应用中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中继电器转译模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步骤S140的一种子步骤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经研究发现,目前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厂家均有各自的测试平台,可供各厂家的信号系统进行测试。而要对互联互通信号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时,由于不同信号厂家各自的测试平台均是针对自家平台,不具有通用性,无法兼容其他厂家信号系统接入,不能满足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搭建需求。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例如可以包括联锁设备和轨旁设备。联锁设备是指利用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技术,使车站范围内的信号机、进路、道岔、计轴区段、屏蔽门、紧急停车按钮、应答器等轨旁设备相互之间具有制约关系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联锁设备例如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对轨旁设备的控制。
例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互联互通信号10至少包括轨道线路对应的轨旁设备100、继电器组合200以及联锁设备300。其中,继电器组合200分别与轨旁设备100和联锁设备300通信连接。联锁设备300可以采集轨旁设备100的设备状态信息,并基于设备状态信息确定针对轨旁设备100的控制动作,并通过继电器组合200来实现该控制动作,以使轨旁设备100处于预期状态。
实际应用中,需要被测试的多条轨道线路可能分别采用了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导致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需要搭建不同的测试平台,实现起来非常不便,且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通过存储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依据不同被测轨道线路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进而按照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并向联锁设备发送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以使联锁设备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和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轨旁设备。如此,可以基于一个测试平台实现对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多条轨道线路进行兼容测试,从而避免了上述的为不同被测轨道线路分别搭建测试平台所带来的不便以及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首先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以针对实体设备进行测试,如直接对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本身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实现测试,如将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中的各个设备均通过模拟仿真的形式实现,再对模拟设备进行测试;还可以通过模拟仿真和实体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例如,在测试过程中,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中的部分设备采用模拟仿真的方式实现,而其余设备则采用实体设备。
请参照图2,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由任一电子设备执行,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或者服务器,而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为了使方案描述更加清楚,下面以被测轨道线路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中的轨旁设备100、继电器组合200通过仿真实现,而联锁设备300采用实体设备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在此情况下,互联互通信号系统10中设备的模拟仿真以及测试方法的运行可以由同一设备执行。所述测试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对被测轨道线路全线的轨旁设备进行模拟仿真,例如可以通过一轨旁设备仿真系统实现。换言之,轨旁设备仿真系统中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模拟对象,所述模拟对象与对应实体设备的逻辑功能及响应时间均保持一致。这里的轨旁设备可以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信号机、道岔、屏蔽门、计轴区段、紧急停车按钮、无人折返按钮、SPKS(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轨旁人员作业防护开关)、防淹门、车库门、应答器等。
实施过程中,可以从轨旁设备仿真系统获取每个模拟对象的状态信息作为该模拟对象对应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
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轨道线路采用的联锁设备可能来自不同厂商,而不同厂商提供的联锁设备使用的继电器电路各不相同。如图3所示,四条轨道线路分别采用了联锁设备a、b、c、d共四种不同联锁设备,假如联锁设备a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1,联锁设备b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2和3,联锁设备c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4,联锁设备d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5和6。
基于此,可以建立继电器转译模型,用于设置在轨旁设备仿真系统与各联锁设备之间。这里的继电器转译模型可以包括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继电器电路包含的所有继电器的模拟对象,这里的模拟对象可以理解成模拟继电器。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轨旁设备对应的模拟对象描述为第一模拟对象,将继电器对应的模拟对象描述为第二模拟对象。
请再次参照图3,对于联锁设备a、b、c、d,继电器转译模型30可以包括继电器1、2、3、4、5和6各自对应的模拟对象。可以理解,前述的各个第二模拟对象均是按照对应继电器所在继电器电路的实际电路设计进行设置的,换言之,在继电器转译模型30中,继电器1的第二模拟对象的电路设计逻辑,与其在继电器电路中的电路结构是对应相同的。继电器2、3的第二模拟对象的电路设计逻辑,则与这两者在继电器电路中的电路结构是对应相同的。继电器4的第二模拟对象的电路设计逻辑,与其在继电器电路中的电路结构是对应相同的。继电器5和6的第二模拟对象的电路设计逻辑,与它们在继电器电路中的电路结构是对应相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电器转译模型30还可以包括不同的厂商信息与该厂商信息的联锁设备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所包含的继电器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这里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包括厂商信息和继电器组合信息的数据记录。
可选地,继电器转译模型30中的各第二模拟对象可以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例如,可以为每个第二模拟对象分配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可以作为该第二模拟对象的身份标识。又如,可以按照一定规则为继电器转译模型30中的各第二模拟对象进行编号,使得不同的第二模拟对象具有不同的编号,这里的编号可以作为前述身份标识。本实施例中,每个厂商的厂商信息所对应的继电器组合信息,可以包括该厂商的联锁设备需要使用的继电器所对应第二模拟对象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地,考虑到不同类型轨旁设备进行驱采所使用的继电器类型、数目和逻辑也有差异,也可以建立联锁设备的厂商信息、轨旁设备类型以及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保存。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实际应用中,同一轨旁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设备状态,比如图3所示的设备状态s1、s2、s3、sN。为了将同一轨旁设备调整至不同设备状态,继电器电路需要实现的动作逻辑有所不同。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电器转译模型30还可以包括轨旁设备的不同设备状态信息与继电器的驱动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S120,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在确定当前测试的被测轨道线路后,可以获取该被测轨道线路所使用的联锁设备的厂商信息,获取到的厂商信息即为目标厂商信息。这里的厂商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唯一表示厂商身份的标识信息,例如可以是标识符、企业名称等,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可以理解,S110和S120没有执行顺序的先后,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按照设定的顺序先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S130,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以目标厂商信息为查询条件,可以从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到包含目标厂商信息的对应关系,而查询到的对应关系中记录的继电器组合信息,就是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包括目标厂商信息对应的联锁设备需要使用的继电器电路,所对应的每个模拟继电器的身份标识,例如上述的地址信息,后文将以该身份标识是地址信息为例进行阐述。
S140,根据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预设的多个继电器可以是指继电器转译模型中包括的各第二模拟对象(即模拟继电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每个地址信息,从继电器转译模型中确定该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模拟对象。
本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流程实现,详细描述如下。
S141,识别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每个地址信息,从所述多个继电器中查找该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并将查找到的第一继电器配置为有效状态。
这里的第一继电器是指继电器转译模型中,与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模拟对象。第二继电器则是指继电器转译模型内、地址信息没有存在于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第二模拟对象。继电器转译模型中的每个第二模拟对象都可以具有一状态标志位,状态标志位取不同的值表示不同的状态,比如当一个第二模拟对象的状态标志位的值为1,表示这个第二模拟对象处于有效状态,当该第二模拟对象的状态标志位的值为0,则表示该第二模拟对象处于无效状态。当然,状态标志位还可以取其他值来分别表示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实施过程中,在确定第一继电器之后,可以生成第一配置指令,第一配置指令可以包括第一继电器的地址信息以及表示有效状态的状态值,并将第一配置指令发送给继电器转译模型。
S142,确定所述多个继电器中除各所述第一继电器之外的第二继电器,并将每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配置为无效状态,其中,所述配置结果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继电器中每一者的生效状态,所述生效状态包括有效状态或者无效状态。
实施过程中,在完成各第一继电器的配置之后,可以获取继电器转译模型中除第一继电器之外的每个第二模拟对象的地址信息,也即每个第二继电器的地址信息,并生成包括第二配置指令,这里的第二配置指令包括第二继电器的地址信息以及表示无效状态的状态值。然后,将第二配置指令发送给继电器转译模型。
在完成对各第二模拟对象的配置之后,可以根据继电器转译模型中的每个第二模拟对象的地址信息和状态标志位的状态值,生成配置结果信息。换句话说,配置结果信息包括继电器转译模型中各第二模拟对象的地址信息和状态值。
S150,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
具体地,根据接收的设备状态信息,联锁设备可以获知被控轨旁设备的当前状态,从而可以根据接收的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是否需要更改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确定需要对轨旁设备执行的控制动作。可以理解,这里的被控轨旁设备可以是上述轨旁设备仿真系统中的第一模拟对象(即模拟轨旁设备)。
在依据接收的设备状态信息确定需要对轨旁设备执行的控制动作之后,该控制动作可以按照联锁设备所使用的继电器电路被转换成对应的继电器驱动命令。而联锁设备所使用的继电器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依据联锁设备收到的配置结果信息获得。换句话说,联锁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结果信息来确定控制动作对应的继电器驱动命令,从而可以根据继电器驱动命令改变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
可选地,由于不同联锁设备支持的通信接口可能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各联锁设备可以通过一通信接口系统访问上述的继电器转译模型,进而通过继电器转译模型和轨旁设备仿真系统通信。这里的通信接口系统可以集成有多种接口协议,例如以太网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串口RS432、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等。当然,前述的接口协议仅为距离,还可以根据需求集成更多的接口协议。如此,可以根据被测轨道线路所使用的联锁设备,选择相应的接口协议。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可以仅通过一个测试平台来对采用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的多条轨道线路进行功能测试。即,使得一个测试平台可以适配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这样,可以避免为了适配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而分别为每条被测轨道线路搭建测试平台,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资源。并且,由于可以通过统一测试平台实现对多条轨道线路的测试,从而避免了测试过程中因不同测试平台间的系统误差而导致测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各轨旁设备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应答器,应答器中存储有报文,该报文可被发送给列车的车载控制器(VOBC)。一些情况下,应答器中存储的报文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联锁设备下发的。另一些情况下,应答器中可能存储有多条报文,此时需要依据联锁设备下发的信息来选择相应报文发送给VOBC。不同的联锁设备,可能是上述的不同情况。导致测试平台在对联锁设备与应答器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测试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设置报文识别机制,以便对联锁设备发送给应答器的报文进行识别和选择,实现起来非常不便。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图5所示的步骤,详细描述如下。
S160,识别所述联锁设备向任一应答器发送的目标报文。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报文筛选模型,其中包括了针对不同的应答器报文的筛选子模型,考虑到联锁设备发送给应答器的报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023位(bit)传输报文、830bit用户报文、设备状态信息、CI-LEU(Computer Interlocking-LinesideElectronic Unit,计算机联锁-地面电子单元)码位信息等。因此,前述的报文筛选模型例如可以包括1023位(bit)传输报文或者830bit用户报文的筛选子模型、CI-LEU码位信息筛选子模型、设备状态信息筛选子模型等。
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协议规定读取目标报文的给定字段的值,依据读取的值来确定所接收目标报文的类型是1023bit传输报文、830bit用户报文、CI-LEU码位信息、设备状态信息中的哪一种。这里值得说明的是,1023bit传输报文是830bit用户报文经过加密获得的报文。
S170,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传输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用户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中可被车载控制器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S180,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用户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传输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中可被所述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考虑到VOBC也可能是来自不同厂商的,它们有的可以识别加密报文,有的则只能接收原始报文而无法识别加密报文。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在所接收目标报文是1023bit传输报文和830bit用户报文中的任意一者时,均基于目标报文生成另一者。详细地,如果目标报文是1023bit传输报文,可以复制一份1023bit传输报文,并对1023bit传输报文进行解密,从而获得对应的830bit用户报文。如果目标报文是830bit用户报文,可以复制一份830bit用户报文,并对其进行加密,从而获得对应的1023bit传输报文。然后,将获得的两份报文一并发往VOBC。如此,无论对端是何种VOBC,均可以识别联锁设备发送的数据,完成测试。
S190,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计算机联锁-地面电子单元CI-LEU码位信息,则基于CI-LEU码位对照表确定所述CI-LEU码位信息所表征的标识,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所述标识对应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本实施例中,CI-LEU码位信息通常用于表征应答器中需要被发送给VOBC的报文。实施过程中,在确定目标报文是CI-LEU码位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获取预设CI-LEU码位对照表,该CI-LEU码位对照表中可以设置有不同的码位信息与不同报文存储位置(可以理解成S190中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依据CI-LEU码位对照表,可以确定与目标报文(CI-LEU码位信息)对应的报文存储位置,进而使得应答器可以选择该报文存储位置中的报文进行发送。
S1100,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设备状态信息,则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匹配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报文是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时,可以获取预设的状态条件来选择需要发送出去的报文。这里的状态条件可以包括:不同信号机状态(例如,信号机亮灭状态、信号机所显示颜色等),道岔状态(如,定位、反位等),保护区段状态(如是否闭锁),临时限速(如具体的限速信息)等,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联锁设备在发送目标报文时,还会发送通道号、应答器ID等信息,基于通道号和应答器ID,可以确定目标报文具体是发送给哪一个应答器,也即可以确定用于接收目标报文的目的应答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报文筛选模型也可以通过上述的通信接口系统来供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接入。
通过图5所示流程,可以实现对不同形式的应答器报文的自适应筛选,而无需针对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专门单独设置报文筛选机制。并且,应答器发送的报文具有两种形式,可适应不同类型的VOBC。如此,简化了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和VOBC的复杂设置。换言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对于不同厂商的联锁设备和VOBC,均可以通过一统一的测试平台实现,非常便捷。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600的功能模块框图。其中,测试装置6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10和继电器转译模块620。
其中,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继电器转译模块620用于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对预设的多个继电器进行配置,并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
其中,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以对所述联锁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性进行测试。
请参照图7,其中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700的功能模块框图。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700可以包括轨旁设备仿真系统710、继电器转译模块720、报文筛选模块730以及通信接口模块740。
其中,轨旁设备仿真系统710可以视为上述获取模块610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其用于模拟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获取模拟的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并发送给继电器转译模块720。这里的继电器转译模块720与上述的继电器转译模块620具有相似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报文筛选模块730则可以用于:
识别所述联锁设备向任一应答器发送的目标报文;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传输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用户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中可被车载控制器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用户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传输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中可被所述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可选地,报文筛选模块730还可以用于:
当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计算机联锁-地面电子单元CI-LEU码位信息时,基于CI-LEU码位对照表确定所述CI-LEU码位信息所表征的标识,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所述标识对应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当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设备状态信息时,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匹配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本实施例中,继电器转译模块720和报文筛选模块730均可以通过通信接口模块740与不同的联锁设备(如,a、b、c)通信连接。这里的通信接口模块740可以集成有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也可以理解成接口协议。示例性地,通信接口模块740中集成的接口协议例如可以包括以太网UDP、CAN总线、串口RS432等,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所述通信接口模块740可以用于响应控制指令,从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中选择与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接口,并通过所选通信接口与联锁设备通信。这里的控制指令可以是上层应用基于联锁设备支持的接口协议而发送的用于选择通信接口的指令,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接口模块740与上文中的通信接口系统类似,其详细实现可以参照上文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方框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或者服务器,这里的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集群或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云服务器。
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后文描述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处理器410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20。这里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例如可以是上述的600或者700,可以理解,图8示出的是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为700的情况。
处理器810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0可以通过系统总线830通信连接。上述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软件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个软件功能模块可以以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形式存储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0中。处理器810通过调用并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0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
值得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架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比图8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是具有与图8所示完全不同的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此外,图8所示组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机器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机器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机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机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互通信号系统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轨旁设备和联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包括所述联锁设备需要使用的每个继电器的地址信息;
识别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每个地址信息,从预设的多个继电器中查找该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并将查找到的第一继电器配置为有效状态;
确定所述多个继电器中除各所述第一继电器之外的第二继电器,并将每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配置为无效状态;
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其中,所述配置结果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继电器中每一者的生效状态,所述生效状态包括有效状态或者无效状态,所述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设备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的方式为:
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轨旁设备的控制动作;
根据所述配置结果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动作对应的继电器驱动命令;
根据所述继电器驱动命令,改变所述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轨道线路中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为应答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联锁设备向任一应答器发送的目标报文;
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传输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用户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中可被车载控制器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用户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传输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中可被所述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计算机联锁-地面电子单元CI-LEU码位信息,则基于CI-LEU码位对照表确定所述CI-LEU码位信息所表征的标识,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所述标识对应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设备状态信息,则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匹配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6.一种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互通信号系统包括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轨旁设备和联锁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每个轨旁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获取所述被测轨道线路对应的联锁设备的目标厂商信息;
继电器转译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厂商信息与继电器组合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厂商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包括所述联锁设备需要使用的每个继电器的地址信息;识别所述目标继电器组合信息中的每个地址信息,从预设的多个继电器中查找该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并将查找到的第一继电器配置为有效状态;确定所述多个继电器中除各所述第一继电器之外的第二继电器,并将每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配置为无效状态;以及向所述联锁设备发送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继电器的配置结果信息,所述配置结果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继电器中每一者的生效状态,所述生效状态包括有效状态或者无效状态;
其中,所述联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和所述配置结果信息,控制配置后的多个继电器驱动所述轨旁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轨道线路中的至少一个轨旁设备为应答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报文筛选模块,所述报文筛选模块用于:
识别所述联锁设备向任一应答器发送的目标报文;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传输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用户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用户报文中可被车载控制器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若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用户报文,则根据所述目标报文生成对应的传输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一并发送至所述应答器,使所述应答器将所述目标报文和所述传输报文中可被所述VOBC识别的一者,发送给所述VOB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筛选模块还用于:
当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计算机联锁-地面电子单元CI-LEU码位信息时,基于CI-LEU码位对照表确定所述CI-LEU码位信息所表征的标识,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所述标识对应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当识别出所述目标报文为设备状态信息时,基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从所述应答器存储的多条报文中选择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匹配的报文发送给所述VOB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模块,所述继电器转译模块和所述报文筛选模块分别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模块与所述联锁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模块集成有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响应控制指令,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选择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接口,并通过该目标通信接口与所述联锁设备通信。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调用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15236.3A 2020-12-07 2020-12-07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31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5236.3A CN1126312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5236.3A CN1126312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239A CN112631239A (zh) 2021-04-09
CN112631239B true CN112631239B (zh) 2022-02-15

Family

ID=7530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5236.3A Active CN1126312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12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3338A (zh) * 2021-08-13 2021-11-26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轨旁设备继电器模拟方法和系统
CN114851909A (zh) * 2022-04-20 2022-08-0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80856B (zh) * 2023-09-21 2023-12-05 常州瑞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地铁应答器控制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44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Cbtc信号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CN103019105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旁设备模拟装置
CN103034489A (zh) * 2012-12-05 2013-04-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应用于轨道交通信号安全系统的中间件系统
CN103745630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轨旁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4731085A (zh) * 2015-03-13 2015-06-24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轨旁联锁系统的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05141439A (zh) * 2013-04-19 2015-12-09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u中报文的安全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6594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互通系统中轨旁设备的跨线通信模拟方法
CN107215362A (zh) * 2017-06-12 2017-09-29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轨旁系统兼容不同厂商车载系统的中间件适配方法
CN108183753A (zh) * 2017-12-22 2018-06-19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载btm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769005A (zh) * 2019-11-11 2020-02-07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多专业多系统多协议数据采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4092B2 (en) * 2007-11-30 2012-07-03 Siemens Indust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locking control device
US8239078B2 (en) * 2009-03-14 2012-08-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of throttle and braking actions at individual distributed power locomotives in a railroad train
FR3056542B1 (fr) * 2016-09-28 2021-09-17 Alstom Transp Tech Equipement de controle d'au moins un equipement a la voie d'un reseau ferroviaire et systeme ferroviaire associ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44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Cbtc信号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CN103034489A (zh) * 2012-12-05 2013-04-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应用于轨道交通信号安全系统的中间件系统
CN103019105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旁设备模拟装置
CN105141439A (zh) * 2013-04-19 2015-12-09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u中报文的安全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45630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轨旁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4731085A (zh) * 2015-03-13 2015-06-24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轨旁联锁系统的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06656594A (zh) * 2016-12-19 2017-05-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互通系统中轨旁设备的跨线通信模拟方法
CN107215362A (zh) * 2017-06-12 2017-09-29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轨旁系统兼容不同厂商车载系统的中间件适配方法
CN108183753A (zh) * 2017-12-22 2018-06-19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载btm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769005A (zh) * 2019-11-11 2020-02-07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多专业多系统多协议数据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239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1239B (zh) 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928197B (zh) 列车自动控制的仿真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857087B (zh) 一种城轨区域控制器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110546921A (zh) 不正当检测方法、不正当检测装置以及程序
CN104101504A (zh) 动车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
US11005709B2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the deterministic autoconfiguration of a device
CN113821440B (zh) 一种VxWorks应用软件测试方法、系统及模拟器
CN109963749A (zh) 在机载网络中的中央数据存档
CN109842534A (zh) 一种基于交换式fc仿真卡的设备测试验证方法
CN109656231B (zh) 磁浮交通车载运控的通信测试系统
JP4400209B2 (ja) 車載電装品試験システム及び試験方法
CN208224834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车载诊断系统
US94638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iform access of onboard devices
CN114296436A (zh) 一种列控仿真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4328229A (zh) 一种空中下载技术测试系统
CN112134851A (zh) 列车信号系统的接口协议生成方法
CN112799379A (zh) 基于OPC UA架构Pub-Sub模式的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
CN108068733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47570A1 (en) A Method, a Devic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Operating a Modular Test Bench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est Bench Circuit to Test a Test Object
JP2018502465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安全なプロデューサーと少なくとも1つの安全なコンシューマーとの間のデータ伝送
CN117170350B (zh) 服务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595323B1 (ko) 차량용 임베디드 시스템을 위한 가상 ecu 검증 시스템및 방법
CN111475659B (zh) 输入数据制作装置及输入数据制作方法
CN110086661B (zh) 一种识别虚拟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29419B1 (ko) 확장 서비스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차량 내부 및 외부의 이종 시스템간 데이터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