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1017A -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1017A
CN112631017A CN201910953618.2A CN201910953618A CN112631017A CN 112631017 A CN112631017 A CN 112631017A CN 201910953618 A CN201910953618 A CN 201910953618A CN 112631017 A CN112631017 A CN 112631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ck plate
assembly
edge strip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36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僡嬅
巫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yi Guangzhou Opto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3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1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组装框架包含连接框及背板,该连接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边条及至少一个第二边条,该至少一个第一边条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该至少一个第二边条沿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该背板与该连接框相连接,且该背板与该至少一个第一边条之间具有沿着该第二方向的调整裕度,该背板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边条之间具有沿着该第一方向的调整裕度,借此可构成具有组装裕度的组装框架。

Description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具有组装裕度的组装框架及具有该组装框架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尤其是液晶显示器,大抵包含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并设置有框架组件来固定背光模组并连接显示面板。此外,现有的显示器主要趋于薄型化及大型化的设计。尤其是窄边框的显示器,除有美观的功用外,亦能增加显示器的显示面积,因此已逐渐受到市场的喜爱,然而,窄边框的显示器对组装的精确度要求高,一旦某些部件尺寸具有些微误差时,这将会提高组装上的困难度。现有显示器的组装框架,为了使窄边框更为极致化以及使显示器整体组装后的精确度要求更高,几乎无法具有调整裕度。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1206338或中国专利申请CN103953874等中的组装框架均不具有组装上的调整裕度,因此在配合窄边框的显示器组装时,容易因各个部件的尺寸误差而造成组装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鉴于现有显示器的组装框架的结构及使用的不足与缺失,经过不断的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一种可改进现有缺失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框架,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形成有调整裕度,如此可依据显示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公差,适当地调整组装框架的组装位置,以达到提升显示装置的组装的方便性与效率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组装框架,其包含:
连接框,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边条及至少一个第二边条,该至少一个第一边条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该至少一个第二边条沿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以及
背板,其与该连接框相连接,且该背板与该至少一个第一边条之间具有沿着该第二方向的调整裕度,该背板与该至少一个第二边条之间具有沿着该第一方向的调整裕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
所述组装框架;
多个光源,其在所述组装框架中设于该背板的底面;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设于该连接框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
所述组装框架;
面板固定框,其与该连接框相互固定连接;
显示面板,其组装于该面板固定框上;以及
多个光源,其在所述组装框架中设于该背板的底面。
借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可利用调整结构来提供背板与连接框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组装时的调整裕度,来消除各个部件因制作时所产生的公差而造成的组装不便,由此提高显示装置整体组装的效率及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装后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沿图3中A-A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进行裕度调整组装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3,由图中可看到,本发明的组装框架主要包含连接框10及背板20。连接框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边条12及至少一个第二边条14。至少一个第一边条12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至少一个第二边条14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互垂直。较佳地,连接框10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边条12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边条14,借此构成一种方形或长方形的连接框10。此外,连接框10的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条12与第二边条14可相互搭接,其中搭接是指利用形状互补或利用凹凸部分相互并排接合,以使相邻的第一边条12与第二边条14的搭接处形成有分别对应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间隙G1、G2。请配合参看图4,本发明的组装框架另外设置有多个光源(图中未绘示)与至少一个光学膜片70,以形成背光模组。多个光源在组装框架中设于背板20的底面并与外部电性连接。光学膜片70设于连接框10上,连接框10与面板固定框30夹持光学膜片70。光学膜片70可以是扩散片、反射片、色彩转换片、棱镜片、导光膜或导光板等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膜片,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则通过使前述组装框架、光源及光学膜片所组成的背光模组搭配面板固定框30,再将显示面板60与上述组装框架结合而完成。
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4,背板20与连接框10相互固定连接。背板20与至少一个第一边条12之间具有沿着第二方向D2的调整裕度,背板20与至少一个第二边条14之间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1的调整裕度。较佳地,背板20的形状因配合连接框10的形状而呈方形或长方形。此外,背板2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202及至少一个第二部分204,至少一个第一部分202对应于连接框10的第一边条12,至少一个第二部分204对应于连接框10的第二边条14。至少一个第一部分202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第一调整结构22,至少一个第二部分204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调整结构24。可依据结合强度需求来设置多个第一调整结构22和多个第二调整结构24,以加强背板20与连接框10之间的结合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第一调整结构22分别为沿着第二方向D2凹设于背板20周缘的长槽,而各第二调整结构24分别为沿着第一方向D1凹设于背板20周缘的长槽。另外,在连接框10上对应于各第一调整结构22与各第二调整结构2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结合孔16。如此,通过使诸如螺栓的结合件40在穿过各第一调整结构22和第二调整结构24后螺锁入对应的结合孔16内,可使连接框10与背板架20相互固定结合。其次,第一调整结构22和第二调整结构24亦可设置于连接框10的第一边条12和第二边条14上,同时可将结合孔16设置于背板20上,这样亦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面板固定框30与连接框10固定连接,以固定显示面板60。面板固定框30包含多个框条32。框条32具有结合面321。框条32的结合面321通过黏胶50与显示面板60结合。结合面321的面积可以小于2mm,由此可获得更极致化的窄边框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条32的结合面321上可以设置有凹槽,用以容置黏胶50,避免黏胶50涂覆至框条32而溢出。黏胶50可以是具有厚度及弹性的双面胶或具有弹性的胶体,例如硅胶、发泡胶,以使各框条32可相对于显示面板60或相邻的框条32偏摆特定角度。另外,面板固定框30的各框条3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长形穿孔34,而连接框10的第一边条12及第二边条14上对应于面板固定框30的各长形穿孔3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锁固孔18。借此,通过使多个固定件42分别穿过面板固定框30的各长形穿孔34并与连接框10上所对应的锁固孔18相锁合,可将面板固定框30与连接框10相互固定连接。同时,借由长形穿孔34的形态,在组装时可以利用长度较长的长形穿孔34来搭配尺寸较小的锁固孔18,以轻易完成各框条32与第一边条12及第二边条14之间的对位,由此提高组装效率。
请参照图4,连接框10具有承置面102,框条32具有压制部322。依照使用者需求,可将所需的多个光学膜片70置于连接框10的承置面102上,而面板固定框30的压制部322可配合连接框10的承置面102来夹制光学膜片70。此外,借由背板20与至少一个第一边条12之间具有沿着第二方向D2的调整裕度,背板20与至少一个第二边条14之间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1的调整裕度,可调整连接框10的与背板2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能调整光学膜片70与面板固定框30的相对位置,以控制光学膜片70与框条32之间的间隙G3大小,从而使光学膜片70具有可热胀冷缩的空间。
在组装显示装置时,请配合参看图2至图4,可先通过结合件40将背板20与连接框10相互连接,再通过黏胶50将显示面板60固定于面板固定框30上,接着将连接框10与背板20的组合置入于面板固定框30内,然后通过固定件42将面板固定框30与连接框10相互固定连接,由此可借由组装框架来完成显示装置的组装作业。
在组装显示装置时,请配合参看图5,如果有部件在生产制造时产生有公差,则可借由背板20上的第一调整结构22及第二调整结构24,沿第一方向D1及/或第二方向D2,适当地调整背板20与连接框10间的相对位置,以提供背板20与连接框10组合时沿第一方向D1及/或第二方向D2的调整裕度,以克服因部件制件或组装时的公差需求,来提升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及方便性。
其次,由于面板固定框30的各框条32通过黏胶50与显示面板60连接且可相对于面板向外偏摆特定角度,如20度等,因此可在将连接框10及背板20的组合组装置入面板固定框30时,将各框条32相对于面板60的中央略向外偏摆,借由黏胶50与框条32的角度可调特性,使连接框10与背板20的组合能更加顺畅地被面板固定框30包覆并容置于内。如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尺寸较大的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或屏幕,因而有利于大型显示面板的组装作业。
其次,连接框10与背板20之间的调整裕度亦可利用连接框10的第一边条12与第二边条14之间的搭接处所形成的间隙G1、G2来达成。利用第一边条12与第二边条14的搭接处具有第一方向D1上的间隙G1与第二方向D2上的间隙G2,可调整连接框10与背板20之间的锁固位置,以避免部件公差所产生不易组装等的影响,并且借由框条32的角度可调特性,涵盖连接框10与背板20的整体组合公差,由此具有提高显示装置整体组装的效率及方便性的功效。
【附图标记列表】
10 连接框 102 承置面
12 第一边条 14 第二边条
16 结合孔 18 锁固孔
20 背板 202 第一部分
204 第二部分 22 第一调整结构
24 第二调整结构 30 面板固定框
32 框条 321 结合面
322 压制部 34 长形穿孔
40 结合件 42 固定件
50 黏胶 60 显示面板
70 光学膜片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G1 间隙
G2 间隙 G3 间隙。

Claims (12)

1.一种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框架包含:
连接框,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边条及至少一个第二边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条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条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以及
背板,其与所述连接框相连接,且所述背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条之间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调整裕度,所述背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边条之间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调整裕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与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边条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调整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连接框的第二边条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调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结构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凹设于所述背板周缘的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结构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凹设于所述背板周缘的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相互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两个相互搭接的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的搭接处具有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隙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隙,以提供所述调整裕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边条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调整结构,所述连接框的第二边条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调整结构。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框架;
多个光源,其在所述组装框架中设于所述背板的底面;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设于所述连接框上。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框架;
面板固定框,其与所述连接框相互固定连接;
显示面板,其组装于所述面板固定框上;以及
多个光源,其在所述组装框架中设于所述背板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固定框包含多个框条,所述框条通过黏胶与所述显示面板互相连接,以使所述框条能够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偏摆特定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固定框的所述框条具有结合面,并且所述框条的所述结合面上设置有用以容置所述黏胶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光学膜片,所述连接框与所述面板固定框夹持所述光学膜片,所述连接框设置有用以承置所述光学膜片的承置面,所述面板固定框上设置有配合所述连接框的承置面来夹制所述光学膜片的压制部。
CN201910953618.2A 2019-10-09 2019-10-09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631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3618.2A CN112631017A (zh) 2019-10-09 2019-10-09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3618.2A CN112631017A (zh) 2019-10-09 2019-10-09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017A true CN112631017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8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3618.2A Pending CN112631017A (zh) 2019-10-09 2019-10-09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10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161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8763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01013889A (ja) 平面表示装置
US7891859B2 (en)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20030294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WO2014153890A1 (zh) 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KR102451998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1137444A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805850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87802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frame unit thereof
CN113589585B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TWI228689B (en) LCD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number of components
CN11390519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442307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10534491U (zh)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631017A (zh) 组装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3215799U (ja) 光学レンズ、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14025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723571B (zh) 組裝框架、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8161628B2 (en) Assembling device with complementary receiving members and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 incorporating same
US873395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112255843A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393953B (zh) 液晶顯示器
TWI408462B (zh)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CN216979498U (zh) 一种固定机构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