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8790A -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8790A
CN112628790A CN202011489681.4A CN202011489681A CN112628790A CN 112628790 A CN112628790 A CN 112628790A CN 202011489681 A CN202011489681 A CN 202011489681A CN 112628790 A CN112628790 A CN 112628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stage
air
hydrophobic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96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杰
杨世通
方冬平
刘波
徐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angmu Radiator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angmu Radiato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angmu Radiator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angmu Radiato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96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8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8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8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78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level indic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包括蒸汽源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位于空气通道内,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沿空气流动方向且温度由低到高设置,一个蒸汽加热级对应一个疏水加热级,蒸汽源与蒸汽加热级的入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相对应的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本申请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蒸汽加热级产生的疏水中的热能,实现空气的梯级加热,提高预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预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垃圾焚烧炉产生的余热来提高进入垃圾焚烧炉内的空气的温度,以利于燃烧的空气加热设备。其主要作用为提高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保证炉温、提高燃烧效率等。由于垃圾焚烧炉烟气中酸性气体较多,在低温时极易造成低温腐蚀,故一般采用蒸汽加热空气的蒸汽空气预热器。蒸汽空气预热器对垃圾稳定燃烧、热力系统的稳定性、全厂热效率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蒸汽空气预热器一般为2级加热:一级为低压加热段,热源为汽轮机一级抽汽;二级为高压加热段,热源为过热主蒸汽或汽包饱和蒸汽。现有技术中的蒸汽空气预热器存在以下缺点:一级抽汽和汽包饱和蒸汽在使用后产生的疏水直接进入到除氧器中,疏水中的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热效率低,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上述现有技术中蒸汽空气预热器的热能利用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包括蒸汽源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壳体内形成有空气通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位于空气通道内,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沿空气流动方向且温度由低到高设置,一个蒸汽加热级对应一个疏水加热级,蒸汽源与蒸汽加热级的入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相对应的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在使用时,空气从换热装置的空气入口进入到空气通道内依次经过温度由低到高的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实现空气的梯级加热,空气经过蒸汽加热级时,蒸汽加热级内的蒸汽放热液化并进入到疏水加热级内继续对空气进行加热。本申请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蒸汽加热级产生的疏水中的热能,实现空气的梯级加热,提高预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蒸汽源包括第一蒸汽源和第二蒸汽源,所述疏水加热级包括第一疏水加热级和第二疏水加热级,所述蒸汽加热级包括第一蒸汽加热级和第二蒸汽加热级;第一蒸汽源与第一蒸汽加热级的入口通过第一蒸汽管路连通,第一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第二蒸汽源与第二蒸汽加热级的入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路连通,第二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空气的多梯级预热,提高空气的预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且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凝水液位罐,第一凝水液位罐的入口与第一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的出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与第一蒸汽管路之间还通过第一气相平衡管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且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凝水液位罐,第二凝水液位罐的入口与第二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的出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与第二蒸汽管路之间还通过第二气相平衡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相平衡管使得蒸汽加热级的入口与疏水口的压力基本相同,蒸汽冷凝水完全靠自身的重力疏水;而且,凝水液位罐能够改善疏水过程中的闪蒸现象,防止出现水击泄漏。
优选的,所述第一凝水液位罐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一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且第一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一凝水液位罐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所述第二凝水液位罐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二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且第二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二凝水液位罐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蒸汽加热级的正常疏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汽源的气体压强低于第二蒸汽源的气体压强,第一蒸汽源的蒸汽温度低于第二蒸汽源的蒸汽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预热系统内部管道的压力,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改善周围的环境;而且,通过能量的梯级利用,节约了能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汽源为过热蒸汽源,所述第二蒸汽源为饱和蒸汽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第一蒸汽源的热能,第二蒸汽源的冷凝更加灵敏,从而快速的将空气加热。
优选的,还包括除氧器,所述疏水加热级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除氧器连通,出水管路上还连通有无压放水管,无压放水管上设置有常闭截止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氧器可以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无压放水管可以将疏水加热级内的冷凝水完全放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修所述换热装置的检修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对换热装置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装置;11、空气入口;12、空气出口;13、壳体;14、第一疏水加热级;15、第二疏水加热级;16、第一蒸汽加热级;17、第二蒸汽加热级;18、第一蒸汽管路;19、第一管路;2、第一蒸汽源;21、第一凝水液位罐;22、第一气相平衡管;3、第二蒸汽源;31、第二蒸汽管路;32、第二管路;33、第二凝水液位罐;34、第二气相平衡管;4、除氧器;41、出水管路;42、无压放水管;43、常闭截止阀;5、检修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包括蒸汽源和换热装置1,换热装置1具有空气入口11和空气出口12。换热装置1包括壳体13、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壳体13内形成有空气通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位于空气通道内。蒸汽源包括第一蒸汽源2和第二蒸汽源3,疏水加热级包括第一疏水加热级14和第二疏水加热级15,蒸汽加热级包括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第一蒸汽源2的气体压强低于第二蒸汽源3的气体压强,且第一蒸汽源2的蒸汽温度低于第二蒸汽源3的蒸汽温度。其中,第一蒸汽源2为1.27Mpa、300℃的过热蒸汽源,第二蒸汽源3为4.6Mpa~7.3Mpa的饱和蒸汽源。第一疏水加热级14、第二疏水加热级15、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沿空气流动方向且温度由低到高依次设置。
继续参照图1,第一蒸汽源2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入口通过第一蒸汽管路18连通,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14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19连通,且第一管路19上还设置有第一凝水液位罐21,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入口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出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14的入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21与第一蒸汽管路18之间还通过第一气相平衡管22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且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第二蒸汽源3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入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路31连通,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15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32连通。且第二管路32上还设置有第二凝水液位罐33,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入口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出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15的入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33与第二蒸汽管路31之间还通过第二气相平衡管34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且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以保证蒸汽加热级的正常疏水。各气相平衡管的设置使得各蒸汽加热级的入口与各疏水口的压力基本相同,进而使得蒸汽冷凝水完全依靠自身的重力疏水。而且,各凝水液位罐能够改善疏水过程中的闪蒸现象,防止出现水击泄漏。
本实施例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还包括除氧器4,各疏水加热级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41与除氧器4连通。出水管路41、第一管路19和第二管路32上还均连通有无压放水管42,无压放水管42上设置有常闭截止阀43。除氧器4可以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无压放水管42可以将疏水加热级内的冷凝水完全放出。换热装置1的壳体1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修换热装置1的检修段5,检修段5为形成于壳体13内部的检修空间,壳体13上对应检修空间的位置设置有门,以方便维修人员对换热装置1进行检修。第一疏水加热级14、第二疏水加热级15、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进出口位置均设置有测温计(图中未示出),空气入口11和空气出口12处均设置有测温计(图中未示出),以便于监测、控制预热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申请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在使用时,空气从换热装置1的空气入口11进入到空气通道内依次经过温度由低到高的第一疏水加热级14、第二疏水加热级15、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实现空气的梯级加热,空气经过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时,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内的蒸汽放热冷凝并进入到相应的疏水加热级内继续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进一步冷却的冷凝水输送至除氧器4回收利用。空气经第二蒸汽加热级17加热达到要求的温度后经空气出口12流出换热装置1。
本申请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利用高、低压两种参数的蒸汽对空气进行预热,充分发挥高压蒸汽的高温优势,既能够把空气加热到要求的温度,又能够充分利用低压蒸汽的热量,节约能源。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蒸汽加热级产生的疏水中的热能,实现空气的梯级加热,提高预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包括蒸汽源和换热装置(1),换热装置(1)具有空气入口(11)和空气出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包括壳体(13)、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壳体(13)内形成有空气通道,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位于空气通道内,疏水加热级和蒸汽加热级沿空气流动方向且温度由低到高设置,一个蒸汽加热级对应一个疏水加热级,蒸汽源与蒸汽加热级的入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蒸汽加热级的疏水口与相对应的疏水加热级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源包括第一蒸汽源(2)和第二蒸汽源(3),所述疏水加热级包括第一疏水加热级(14)和第二疏水加热级(15),所述蒸汽加热级包括第一蒸汽加热级(16)和第二蒸汽加热级(17);第一蒸汽源(2)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入口通过第一蒸汽管路(18)连通,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14)的入口连通;第二蒸汽源(3)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入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路(31)连通,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15)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14)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19)连通,且第一管路(19)上还设置有第一凝水液位罐(21),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入口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出口与第一疏水加热级(14)的入口连通,第一凝水液位罐(21)与第一蒸汽管路(18)之间还通过第一气相平衡管(22)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15)的入口通过第二管路(32)连通,且第二管路(32)上还设置有第二凝水液位罐(33),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入口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出口与第二疏水加热级(15)的入口连通,第二凝水液位罐(33)与第二蒸汽管路(31)之间还通过第二气相平衡管(3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且第一蒸汽加热级(16)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一凝水液位罐(21)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所述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控制液位标高低于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且第二蒸汽加热级(17)的疏水口的高度与第二凝水液位罐(33)的控制液位标高之差大于等于1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源(2)的气体压强低于第二蒸汽源(3)的气体压强,第一蒸汽源(2)的蒸汽温度低于第二蒸汽源(3)的蒸汽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源(2)为过热蒸汽源,所述第二蒸汽源(3)为饱和蒸汽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氧器(4),所述疏水加热级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41)与除氧器(4)连通,出水管路(41)上还连通有无压放水管(42),无压放水管(42)上设置有常闭截止阀(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修所述换热装置(1)的检修段(5)。
CN202011489681.4A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Pending CN112628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681.4A CN112628790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681.4A CN112628790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8790A true CN112628790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9681.4A Pending CN112628790A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87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2541A (zh) * 2023-04-28 2023-05-30 山东奥诺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蒸汽热源干燥系统热能梯级利用及余热回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45660U (zh) * 2016-10-27 2017-05-03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热网加热器疏水水位调节系统
CN209909961U (zh) * 2019-05-21 2020-01-07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空气预热器控制系统
CN110805923A (zh) * 2019-12-07 2020-02-18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蒸汽空气预热器系统
CN112050248A (zh) * 2020-09-10 2020-12-08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的蒸汽空气预热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45660U (zh) * 2016-10-27 2017-05-03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热网加热器疏水水位调节系统
CN209909961U (zh) * 2019-05-21 2020-01-07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空气预热器控制系统
CN110805923A (zh) * 2019-12-07 2020-02-18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蒸汽空气预热器系统
CN112050248A (zh) * 2020-09-10 2020-12-08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的蒸汽空气预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2541A (zh) * 2023-04-28 2023-05-30 山东奥诺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蒸汽热源干燥系统热能梯级利用及余热回收装置
CN116182541B (zh) * 2023-04-28 2023-06-27 山东奥诺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蒸汽热源干燥系统热能梯级利用及余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4073B (zh)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行业的蒸汽空气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US20130305554A1 (en) Non-contact Sludge Drying System With Flue Gas Heat
CN104048161A (zh) 一种液态天然气(lng)的联合气化装置
CN103398369A (zh) 锅炉尾部热量综合利用方法及系统
TW201245055A (en) System for drying sludge by steam extracted from boiler set with thermal compensation
CN102242647A (zh) 多台玻璃窑炉余热发电系统
CN104963735A (zh) 利用凝汽器冷却水回水废热加热气体燃料的方法及装置
CN205332246U (zh) 一种直流炉稳压吹管系统
CN101191699B (zh) 水泥余热回收系统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CN107990348A (zh) 一种两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
CN112628790A (zh) 一种垃圾炉燃烧用空气的预热系统
CN203413967U (zh) 带富余蒸汽的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CN209876971U (zh) 蒸汽空气预热装置和系统
CN107345656A (zh) 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03907210U (zh) 一种新型液态天然气(lng)的气化器
CN212390339U (zh) 一种锅炉对空排汽综合回收装置
CN203744223U (zh) 一种临机加热系统
CN209726896U (zh) 一种全季节烟气消白及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206755129U (zh) 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07815377U (zh) 一种两段式蒸汽空气预热器
CN202403257U (zh) 闭循环式省煤器
CN218914996U (zh) 一种蒸汽空气预热器凝结水平衡罐
CN206709053U (zh) 一种电站循环水‑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6037002U (zh) 冷凝蒸汽锅炉
CN205535743U (zh) 围绕一次风的燃煤电站能级匹配热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