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8313B - 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8313B
CN112628313B CN202011437805.4A CN202011437805A CN112628313B CN 112628313 B CN112628313 B CN 112628313B CN 202011437805 A CN202011437805 A CN 202011437805A CN 112628313 B CN112628313 B CN 112628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oil
friction plate
brake
ann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78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8313A (zh
Inventor
丁平芳
王明燕
杨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XCMG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XCMG filed Critical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XCMG
Priority to CN2020114378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8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8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8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8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8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55/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out self-tightening action
    • F16D55/36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rotating discs all lying side by side
    • F16D55/40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rotating discs all lying side by side actuated by a fluid-pressure device arranged in or one the b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16D2121/06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器,其包括:壳体;主轴,穿设于壳体;摩擦片组件,设于壳体内,且连接主轴和壳体;第一活塞,设于壳体内;第二活塞,分别与第一活塞和摩擦片组件抵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和第一弹性件,连接轴穿设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沿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壳体的端部抵接,第二端与第一活塞抵接;第一油路,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第一活塞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向远离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解除对摩擦片组件的抵压;以及第二油路,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第二活塞向靠近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且抵压摩擦片组件。本发明结构紧凑,可提供更多的空间给摩擦片组件,提高制动力。

Description

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项目越来越追求快速高效,工程机械产品处于长期频繁制动状态;为了保证行驶安全,要求在结构紧凑车辆内,提供一种可长寿命、高可靠性制动器,同时需满足紧凑、耐尘、油品相同的制动油与润滑油等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制动器。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其包括:
壳体;
主轴,穿设于所述壳体;
摩擦片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主轴和所述壳体;
第一活塞,设于所述壳体内;
第二活塞,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摩擦片组件抵接;
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穿设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连接轴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抵接;
第一油路,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向远离所述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解除对所述摩擦片组件的抵压,进而使所述摩擦片组件解除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制动;以及
第二油路,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所述第二活塞向靠近所述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且抵压所述摩擦片组件,使所述摩擦片组件实现所述主轴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制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活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内,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设有销,所述销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连接轴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还包括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腔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还包括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腔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包括:
第一环形部;以及
第二环形部,其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径;
所述壳体的轴向孔包括:
第一孔;以及
第二孔,其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其中,整个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的部分部位设于所述第一孔内,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抵接,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另一部分部位设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二环形部抵接;
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腔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和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三环形部,所述第三环形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径,所述第三环形部设于所述第二孔内;
所述第二活塞设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四环形部和第五环形部,所述第四环形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环形部的外径;所述第四环形部套设在所述第三环形部的外周,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与所述第四环形部抵接,所述第五环形部与所述摩擦片组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还包括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腔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三环形部、所述第四环形部和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还包括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三油路被配置为从所述摩擦片组件的顶部向所述摩擦片组件提供用于润滑和冷却的液压油,所述第四油路被配置为从所述摩擦片组件的中部或底部将润滑和冷却所述摩擦片组件的液压油引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内的液压油为相同油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
动摩擦片,与所述主轴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以及
静摩擦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所述静摩擦片与所述动摩擦片间隔交替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器的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通过连接轴同轴装配在一起,结构紧凑,缩小了安装空间,可提供更多的空间给摩擦片组件,可在同等的空间中,满足更大制动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动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动器的壳体设置的油路的油口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壳体;11-环形壳;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
2-主轴;21-轴承;
3-摩擦片组件;31-动摩擦片;32-静摩擦片;
4-第一活塞;41-第一环形部;42-第二环形部;43-第三环形部;
5-第二活塞;51-第四环形部;52-第五环形部;
6-连接组件;61-第一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3-连接轴;64-销;
71-第一油路;72-第二油路;73-第三油路;74-第四油路;
81-第一油腔;82-第二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其包括壳体1、主轴2、摩擦片组件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连接组件6、第一油路71和第二油路72。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环形壳11、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第一端盖12设于环形壳11的第一端,第二端盖13设于环形壳11的第二端。
主轴2穿设于壳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2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2之间设有轴承21,主轴2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13之间也设有轴承。主轴2通过轴承支撑,能够相对于壳体1转动。
摩擦片组件3设于壳体1内,且连接主轴2和壳体1。
第一活塞4设于壳体1内。第二活塞5设于壳体1内,位于第一活塞4与摩擦片组件3之间,且第二活塞5分别与第一活塞4和摩擦片组件3抵接。
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轴63和第一弹性件61,连接轴63设于壳体1内,且穿设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沿连接轴63可移动地设置;第一弹性件61的第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抵接,第一弹性件61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塞4抵接。
第一油路71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第一活塞4克服第一弹性件61的弹性力向远离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解除对摩擦片组件3的抵压,进而使摩擦片组件3解除主轴2与壳体1之间的制动。
第二油路72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第二活塞5向靠近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且抵压摩擦片组件3,使摩擦片组件3实现主轴2与壳体1之间的制动。
制动器的第二活塞5与第一活塞4通过连接轴63同轴装配在一起,结构紧凑,缩小了安装空间,可提供更多的空间给摩擦片组件3,可在同等的空间中,满足更大制动力的需求。制动器为独立集成式制动器,安装位置灵活,可在整车前端或者后端进行独立安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环境适应性强。
驻车制动为常闭装置。当第一油路71不通压力油时,第一活塞4因第一弹性件61的预紧力产生的压紧力传递到第二活塞5的端面,第二活塞5压紧摩擦片组件3,制动器处于驻车制动状态。当第一油路71通压力油时,第一活塞4克服第一弹性件61的压紧力向远离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驻车制动解除。
行车制动为常开装置。当第二油路72通压力油时,压力油产生的油压推动第二活塞5向摩擦片组件3移动,且抵压摩擦片组件3,使其处于压紧状态,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当第二油路72的压力油断开时,第二活塞5向远离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摩擦片组件3松开,制动力解除。需要注意的是,当行车制动作用时,驻车制动已处于解除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63的第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连接,连接轴6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
连接组件6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2的第一端与连接轴6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62的第二端穿过第一活塞4连接第二活塞5。
第二弹性件62具有设定的预紧力,第二弹性件62的预紧力小于第一弹性件61的预紧力。当第二油路72不通压力油时,第二弹性件62提供拉力使第二活塞5复位。当进行行车制动,第二油路72通压力油时,第二活塞5首先克服第二弹性件62的预紧力,再对摩擦片组件3进行压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均为弹簧,第一弹性件6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弹性件62的径向尺寸,第二弹性件62设于第一弹性件61内,连接轴63位于第二弹性件62内。
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均呈环形结构,第一弹性件61设于第一端盖12与第一活塞4形成的空间内,第一弹性件6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2连接,第一弹性件61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塞4连接。第一弹性件61的预紧力大小根据整机的驻车制动力矩来确定。第二弹性件62设于第一弹性件61内,连接轴63位于第二弹性件62内。第二弹性件62的第一端与连接轴6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62的第二端穿过第一活塞4连接第二活塞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63的第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连接,连接轴6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连接轴63的第二端设有销64,销64被配置为限制第二活塞5与连接轴63脱离。
壳体1的内腔为阶梯式内孔形式,通过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的活塞面与壳体1的阶梯面分别形成封闭的用于驻车制动的第一油腔81和用于行车制动的第二油腔8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腔81与第一油路71连通,第一油腔81形成于第一活塞4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腔82与第二油路72连通,第二油腔82形成于第一活塞4的外壁、第二活塞5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活塞4包括第一环形部41和第二环形部42。第二环形部42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部41的外径。
壳体1的轴向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二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孔的孔径。
其中,整个第一环形部41和第二环形部42的部分部位设于第一孔内,第一孔的孔壁与第一环形部41抵接,第一孔的孔壁与第二环形部42之间具有间隙,第二环形部42的另一部分部位设于第二孔内,第二孔的孔壁与第二环形部42抵接;
第一油腔81形成于第一环形部41、第二环形部42和第一孔的孔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塞4还包括第三环形部43,第三环形部43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部42的外径,第三环形部43设于第二孔内,第三环形部43与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第二活塞5设于第二孔内,第二活塞5包括第四环形部51和第五环形部52,第四环形部51的外径大于第五环形部52的外径;第四环形部51套设在第三环形部43的外周,第二孔的孔壁与第四环形部51抵接,第五环形部52与摩擦片组件3抵接。
第二活塞5的第四环形部51套设在第一活塞4的第三环形部43的外周,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同轴、叠套串行安装,结构紧凑,可提供更多的空间给摩擦片组件3,可在同等的空间中,满足更大制动力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腔82形成于第二环形部42、第三环形部43、第四环形部51和第二孔的孔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制动器还包括第三油路73和第四油路74,第三油路73被配置为从摩擦片组件3的顶部向摩擦片组件3提供用于润滑和冷却的液压油,第四油路74被配置为从摩擦片组件3的中部或底部将用于润滑和冷却摩擦片组件3的液压油引出。
第三油路73与第四油路74连通通入液压油,通过液压油对摩擦片组件3强制冷却,避免制动器长期制动时,性能衰减甚至失效等,满足频繁制动或长期连续制动的需求,提高了摩擦片组件3的使用寿命和显著提高了制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路71、第二油路72、第三油路73和第四油路74内的液压油为相同油液。
如图3所示,制动器的壳体1上设有多个油道,分别为第一油路71、第二油路72、第三油路73和第四油路74。第二油路72用于为行车制动提供压力油,第一油路71用于为解除驻车制动提供所需的压力油,第三油路73作为冲洗油路设置在摩擦片组件3的孔腔中,第三油路73提供的冲洗油主要为了带走摩擦片组件3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对湿式摩擦片进行润滑。
制动器的润滑油与制动用油采用相同油液,当有泄漏但能建立制动压力时,不影响整车及油品的正常使用;且因采用同种油液,避免出现因油品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性能下降及成本增加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摩擦片组件3包括动摩擦片31和静摩擦片32。
动摩擦片31与主轴2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静摩擦片32与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静摩擦片32与动摩擦片31间隔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组动摩擦片和多组静摩擦片相间并行排列,多组动摩擦片通过花键齿与主轴2连接,多组静摩擦片通过花键齿与壳体1连接,静摩擦片或者动摩擦片端面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5的端面连接。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制动器的一具体实施例。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制动器整体成圆柱形,环形壳11呈圆环形,环形壳1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盖12,环形壳1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端盖13;主轴2为动力输入端,主轴2沿轴向穿设在环形壳11内,且主轴2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端盖12,位于环形壳11的外部,主轴2与第一端盖12之间设置轴承21。主轴2的第二端穿过第二端盖13,位于环形壳11的外部。主轴2与第二端盖13之间设有轴承。
主轴2位于环形壳11内的部分部位设有外花键齿,外花键齿与动摩擦片31的内齿相连接,环形壳11的内壁设有内花键齿,内花键齿与静摩擦片32的外花键相连接,动摩擦片31与静摩擦片32相间隔并行排布组成摩擦片组件3,摩擦片组件3的第一侧与环形壳11的内壁连接,摩擦片组件3的第二侧与第二活塞5连接。
环形壳11内还分别安装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5位于第一活塞4与摩擦片组件3之间。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的外壁面分别对应与环形壳11的内阶梯孔接触,第二活塞5通过连接组件6与第一活塞4连接。
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弹性件61、第二弹性件62、连接轴63和销64。连接轴63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2连接,连接轴6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连接轴63的第二端设置销64,通过销64限制连接轴63与第二活塞5脱离,且限制连接轴63沿活塞轴向移动。
第一弹性件61套设在连接轴63的外部,第一弹性件6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12连接,第一弹性件61的第二端与第一活塞4连接。第二弹性件62设于第一弹性件61的内部,且套设在连接轴63的外部,第二弹性件62的第一端与连接轴63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62的第二端穿过第一活塞4连接第二活塞5,第二弹性件62被压紧安装。
环形壳11上设有第一油路71、第二油路72、第三油路73和第四油路74,分别为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及摩擦片冷却液压油提供通道。环形壳11内设有第一油腔81和第二油腔82。
第一油路71与第一油腔81连通,为解除驻车制动提供所需液压油。
第二油路72与第二油腔82连通,为行车制动开启提供所需液压油。
第三油路73的油口设置在摩擦片组件3内腔顶端,第四油路74的油口设置在摩擦片组件3内腔的中心轴以下位置。第三油路73与第四油路74连通,通过液压油带走摩擦片组件3制动时产生的热量,同时对摩擦片组件3进行充分润滑。
第一油腔81为环形壳11的阶梯内孔的环形端面、阶梯轴肩面和第一活塞4的端面及第一活塞4的外圆面形成的封闭的油腔。当第一油腔81通油时,对第一活塞4产生的轴向压力克服第一弹性件61的预紧力,使第一活塞4向第一端盖12方向移动,第二活塞5同时向第一端盖12方向移动,解除对摩擦片组件3的抵压,动摩擦片31与静摩擦片32之间产生间隙,驻车制动解除。
第二油腔82为环形壳11的阶梯内孔的环形端面、阶梯轴肩面和第二活塞5的端面及第二活塞5的外圆面形成的封闭的油腔,当第二油腔82通油时,对第二活塞5产生轴向压力,使第二活塞5向第二端盖13方向移动,第二活塞5端面压紧摩擦片组件3,动摩擦片31与静摩擦片32挤压产生制动。
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均为环形,主轴2依次穿过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沿环形壳1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连接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
本公开提供的制动器包括驻车制动状态、行车制动状态和行车状态。
驻车制动状态,驻车制动装置为常闭装置,第一油路71与第二油路72均不通压力油,第一活塞4在第一弹性件61的预紧力下压紧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5压紧摩擦片组件3,车辆处于停车状态。
行车制动状态,行车制动前需要提前解除驻车制动,驻车制动解除过程:第一油路71通压力油,压力油进入第一油腔81,第一活塞4在油压的作用力下沿轴向向远离摩擦片组件3的一侧移动,动摩擦片31与静摩擦片32之间产生间隙,驻车制动处于解除状态。第二油路72通压力油,压力油进入第二油腔82,第二活塞5在油压的作用力下沿轴向向摩擦片组件3一侧移动,摩擦片组件3的动摩擦片31与静摩擦片32之间的间隙减小,实现行车制动。
行车状态,正常行车不需要制动时,第一油路71一直处于通油状态。第二油路72处于断油状态。
通过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制动器为集成湿式制动器,带有强制冷却且集行车和驻车状态于一体,能够满足工程机械长期频繁制动的需求。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主轴(2),穿设于所述壳体(1);
摩擦片组件(3),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连接所述主轴(2)和所述壳体(1);
第一活塞(4),设于所述壳体(1)内;
第二活塞(5),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4)和所述摩擦片组件(3)抵接;
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轴(63)和第一弹性件(61),所述连接轴(63)穿设所述第一活塞(4)和所述第二活塞(5),所述第一活塞(4)和所述第二活塞(5)沿所述连接轴(63)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61)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6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塞(4)抵接;
第一油路(71),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塞(4)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61)的弹性力向远离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解除对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抵压,进而使所述摩擦片组件(3)解除所述主轴(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制动;以及
第二油路(72),被配置为提供液压油,以驱动所述第二活塞(5)向靠近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方向移动,且抵压所述摩擦片组件(3),使所述摩擦片组件(3)实现所述主轴(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63)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轴(6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活塞(4)和所述第二活塞(5);
所述连接组件(6)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2),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6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活塞(4)连接所述第二活塞(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均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6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弹性件(62)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1)内,所述连接轴(63)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6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3)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轴(6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活塞(4)和所述第二活塞(5),所述连接轴(63)的第二端设有销(64),所述销(64)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二活塞(5)与所述连接轴(63)脱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腔(81),所述第一油腔(81)与所述第一油路(71)连通,所述第一油腔(81)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4)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油腔(82),所述第二油腔(82)与所述第二油路(72)连通,所述第二油腔(82)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4)的外壁、所述第二活塞(5)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4)包括:
第一环形部(41);以及
第二环形部(42),其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部(41)的外径;
所述壳体(1)的轴向孔包括:
第一孔;以及
第二孔,其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其中,整个所述第一环形部(41)和所述第二环形部(42)的部分部位设于所述第一孔内,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环形部(41)抵接,所述第二环形部(42)的另一部分部位设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二环形部(42)抵接;
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第一油腔(81),所述第一油腔(81)与所述第一油路(71)连通;所述第一油腔(81)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部(41)、所述第二环形部(42)和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4)包括第三环形部(43),所述第三环形部(4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径,所述第三环形部(43)设于所述第二孔内;
所述第二活塞(5)设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第二活塞(5)包括第四环形部(51)和第五环形部(52),所述第四环形部(5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环形部(52)的外径;所述第四环形部(51)套设在所述第三环形部(43)的外周,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与所述第四环形部(51)抵接,所述第五环形部(52)与所述摩擦片组件(3)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油腔(82),所述第二油腔(82)与所述第二油路(72)连通,所述第二油腔(82)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形部(42)、所述第三环形部(43)、所述第四环形部(51)和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油路(73)和第四油路(74),所述第三油路(73)被配置为从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顶部向所述摩擦片组件(3)提供用于润滑和冷却的液压油,所述第四油路(74)被配置为从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中部或底部将润滑和冷却所述摩擦片组件(3)的液压油引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71)、所述第二油路(72)、所述第三油路(73)和所述第四油路(74)内的液压油为相同油液。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件(3)包括:
动摩擦片(31),与所述主轴(2)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以及
静摩擦片(3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的花键齿连接;所述静摩擦片(32)与所述动摩擦片(31)间隔交替设置。
CN202011437805.4A 2020-12-10 2020-12-10 制动器 Active CN112628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805.4A CN11262831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805.4A CN11262831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制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8313A CN112628313A (zh) 2021-04-09
CN112628313B true CN112628313B (zh) 2022-05-10

Family

ID=75309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7805.4A Active CN11262831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8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462B (zh) * 2021-04-29 2023-07-28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动力单元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5643A (ja) * 1990-08-10 1992-03-27 Mazda Motor Corp 油圧作動式複合ブレーキ装置
CN201412463Y (zh) * 2009-06-19 2010-02-24 一拖(洛阳)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湿式多盘制动器
CN201526626U (zh) * 2009-11-05 2010-07-14 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摩擦式液压制动器
CN107299946A (zh) * 2017-08-23 2017-10-27 龙岩文伍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多盘制动器
CN111609050A (zh) * 2020-06-24 2020-09-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起步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5643A (ja) * 1990-08-10 1992-03-27 Mazda Motor Corp 油圧作動式複合ブレーキ装置
CN201412463Y (zh) * 2009-06-19 2010-02-24 一拖(洛阳)开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湿式多盘制动器
CN201526626U (zh) * 2009-11-05 2010-07-14 昆山金发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摩擦式液压制动器
CN107299946A (zh) * 2017-08-23 2017-10-27 龙岩文伍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多盘制动器
CN111609050A (zh) * 2020-06-24 2020-09-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起步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8313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296549A (en) Wet clutch assembly
CN201062643Y (zh) 装载机驱动桥用湿式多片式制动器
EP2875237B1 (en) Freewheel hydraulic motor
CN112628313B (zh) 制动器
KR20150038041A (ko) 회전하는 브레이크-해방 피스톤을 갖는 결합된 모터 및 브레이크
US7140481B2 (en) Clutch piston amplifier assembly
CN114576289B (zh) 一种行驻一体制动器
JP4719165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12637458U (zh) 一种制动器及车辆
KR100520575B1 (ko) 자동 변속기의 다판 클러치
CN217421931U (zh) 一种摩擦片式取力器
CN207313042U (zh) 一种叉车行车驻车集成湿式制动驱动桥
US6170616B1 (en) Brake reaction pin
CN114370464B (zh)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N216407544U (zh) 一种中小马力拖拉机用新型湿式离合器
CN211924775U (zh) 一种双锁紧高压制动器机构
KR102117308B1 (ko) 동력 전달 장치
CN214424957U (zh) 一种多盘式制动器
CN113898676A (zh) 一种压力机湿式离合器结构
CN117489726B (zh) 一种叉车用离合与驻车复合分动箱
CN216478554U (zh) 一种集成式机械驱动离合器总成
CN114542627A (zh) 一种具有双摩擦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
CN218408235U (zh) 一种湿式pto离合器总成
CN217271541U (zh) 一种具有双摩擦副的常闭式湿式制动器
CN220060494U (zh) 行驻一体式湿式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