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4121B -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24121B CN112624121B CN202011521983.5A CN202011521983A CN112624121B CN 112624121 B CN112624121 B CN 112624121B CN 202011521983 A CN202011521983 A CN 202011521983A CN 112624121 B CN112624121 B CN 112624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duction furnace
- voltage
- delta
- production control
-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195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ZDHXKXAHOVTTAH-UHFFFAOYSA-N trichloro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Cl[SiH](Cl)Cl ZDHXKXAHOVTTA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5052 trichlorosil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02—Silicon
- C01B33/021—Preparation
- C01B33/027—Prepara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duction of gaseous or vaporised silicon compounds other than silica or silica-containing material
- C01B33/035—Prepara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duction of gaseous or vaporised silicon compounds other than silica or silica-containing material by decomposition or reduction of gaseous or vaporised silicon compounds in the presence of heated filaments of silicon, carbon or a refractory metal, e.g. tantalum or tungsten, or in the presence of heated silicon rods on which the formed silicon is deposited, a silicon rod being obtained, e.g. Siemens proc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包括与还原炉配合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模块、逻辑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还原炉的电压参数,并将所述电压参数发送至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至少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参数是否发生波动或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压参数被判定为发生波动或异常的情况下,调整还原炉的进料配比。本发明提供的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还原炉内是否有异常情况,进料配比是否合适,并能及时加以调整,大大减少硅棒生长异常,出现鱼鳞状、夹层、无定形硅等异常料的产出,提升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还原炉整个运行周期,硅芯温度主要是电流控制,供电方式为恒流变压控制为主。目前,随着多晶硅生产技术越加成熟,电流工艺参数基本稳定,成一稳定曲线。在运行过程中,当还原炉进料组分发生变化时会影响进料的配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还原炉内的反应和气场温度变化,导致硅棒阻值变化。硅棒阻值变化时会第一时间反映在电压的波动,即偏离原有曲线。为了保证硅在硅芯表面的沉积速率,进而提高多晶硅单炉产量,如何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精细化控制进入还原炉原料H2和TCS(三氯氢硅) 的配比变化十分关键。
目前一般通过人工调整物料配比,同时通过人工观察还原炉内情况是否合适,这种方式不能发现还原炉内物料组分发生的变化情况,DCS操作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还原炉内生长情况,只能依靠现场巡检人员观察还原炉内配比是否合适。因此,当前缺少对还原炉内生长情况监控手段及更合理的控制方式,为了进一步控制多晶硅棒生长出现异常,如出现鱼鳞状、夹层、无定形硅等等异常料,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精准的生产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包括与还原炉配合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模块、逻辑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还原炉的电压参数,并将所述电压参数发送至所述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至少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参数是否发生波动或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压参数被判定为发生波动或异常的情况下,调整还原炉的进料配比。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调节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上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以及
根据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的变化控制进入还原炉的物料的配比,即进料配比。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还原炉电压发生波动或者异常变化时,通过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来调整进料的配比。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
将还原炉在稳定工作时的电压曲线设定为稳定曲线;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高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降低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低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则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提高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控还原炉内硅棒温度T1与还原炉尾气温度T2的差值ΔT=(T1-T2);
监测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并依据所述稳定曲线获得相应的理想电压Vref,再计算出实际工作电压Vr与理想电压Vref的两者的差值ΔV=(Vr-Vref);
依据所述ΔT和ΔV,实时升高或降低所述进料配比,直至使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与所述稳定曲线上的相应理想电压Vref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依据所述还原炉在长时间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数据,设定ΔV/ΔT的理想取值范围,当ΔV/ΔT为负数且小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下限值或者ΔV/ΔT为正数且大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上限值时,则迅速升高所述进料配比,而当ΔV/ΔT在所述理想取值范围内时,则缓慢调整所述进料配比。
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还原炉而言,这个理想取值范围是不同的,且利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还原炉内是否有异常情况,进料配比是否合适;并能及时加以调整,能够大大减少硅棒生长异常,出现鱼鳞状、夹层、无定形硅等等异常料的产出,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还原炉,2、电压检测模块,3、调节阀,4、进料管道,41、三氯氢硅进料管道,42、氢气进料管道,43、混合管道,5、尾气管道,6、还原炉温度变送器,7、尾气温度变送器,8、流量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应连同所附图式一起阅读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本文中揭示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揭示的实施例仅具本发明的示范性,本发明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制性,而是仅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且解释为用于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事实上任何适当详细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主要是根据电压的变化控制进入还原炉物料的配比,即当物料组分发生变化时能第一时间反馈至电压的变化,当检测到电压发生波动或者异常变化时,电压控制进料的配比实现及时的调整。
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包括与还原炉配合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模块、逻辑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还原炉的电压参数,并将所述电压参数发送至所述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至少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参数是否发生波动或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压参数被判定为发生波动或异常的情况下,调整还原炉的进料配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调节阀。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还原炉上分别设有与还原炉连通设置的原料进料管道和尾气管道,所述电压检测模块通过还原炉温度变送器与还原炉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通过尾气温度变送器与尾气管道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还通过调节阀与原料进料管道电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调节阀之间还并联设置有流量变送器。
在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进料管道包括三氯氢硅进料管道、氢气进料管道和混合管道,所述三氯氢硅进料管道和氢气进料管道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混合管道连通设置;其中,所述三氯氢硅进料管道和氢气进料管道上均串联有调节阀。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上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以及
根据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的变化控制进入还原炉的物料的配比,即进料配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还原炉电压发生波动或者异常变化时,通过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来调整进料的配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包括:
将还原炉在稳定工作时的电压曲线设定为稳定曲线;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高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降低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低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则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提高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控还原炉内硅棒温度T1与还原炉尾气温度T2的差值ΔT=(T1-T2);
监测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并依据所述稳定曲线获得相应的理想电压Vref,再计算出实际工作电压Vr与理想电压Vref的两者的差值ΔV=(Vr-Vref);
依据所述ΔT和ΔV,实时升高或降低所述进料配比,直至使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与所述稳定曲线上的相应理想电压Vref相等。
在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依据所述还原炉在长时间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数据,设定ΔV/ΔT的理想取值范围,当ΔV/ΔT为负数且小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下限值或者ΔV/ΔT为正数且大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上限值时,则迅速升高所述进料配比,而当ΔV/ΔT在所述理想取值范围内时,则缓慢调整所述进料配比。
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还原炉而言,这个理想取值范围是不同的,且利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还原炉内是否有异常情况,进料配比是否合适;并能及时加以调整,能够大大减少硅棒生长异常,出现鱼鳞状、夹层、无定形硅等等异常料的产出,提升产品质量。
实施例
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包括与还原炉1配合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模块2、逻辑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电压检测模块2,至少用于检测还原炉1的电压参数,并将电压参数发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至少用于判断电压参数是否发生波动或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至少用于在电压参数被判定为发生波动或异常的情况下,调整还原炉1的进料配比。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模块包括调节阀3;还原炉1上分别设有与还原炉1连通设置的原料进料管道4和尾气管道5,原料进料管道4包括三氯氢硅进料管道41、氢气进料管道42和混合管道43,三氯氢硅进料管道41和氢气进料管道42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混合管道43连通设置;其中,三氯氢硅进料管道41和氢气进料管道42上均串联有调节阀3,电压检测模块2通过还原炉温度变送器6与还原炉1电连接,电压检测模块2通过尾气温度变送器7与尾气管道5电连接,电压检测模块2还通过调节阀3分别与三氯氢硅进料管道41和氢气进料管道42电连接,且电压检测模块2与调节阀3之间还并联设置有流量变送器8。
基于本实施例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将还原炉在稳定工作时的电压曲线设定为稳定曲线;
监控还原炉1内硅棒温度T1与还原炉尾气温度T2的差值ΔT=(T1-T2);
通过电压检测模块2监测还原炉1实际工作电压Vr,并将实际工作电压Vr发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判断Vr高于对应的稳定曲线时,向调节阀3发布指令,逐步降低进料配比,即根据当前三氯氢硅或H2量,适当逐步分次少量调整期中一个或同时调整多个参数,直至电压与设定曲线重合;逻辑模块判断Vr低于对应的稳定曲线时,向调节阀3发布指令,逐步提高进料配比,即根据当前三氯氢硅或H2量,适当逐步分次少量调整期中一个或同时调整多个参数,直至电压与设定曲线重合;
依据稳定曲线获得相应的理想电压Vref,再计算出实际工作电压Vr与理想电压Vref的两者的差值ΔV=(Vr-Vref);
依据还原炉在长时间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数据,设定ΔV/ΔT的理想取值范围,当ΔV/ΔT 为负数且小于理想取值范围的下限值或者ΔV/ΔT为正数且大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上限值时,则迅速升高进料配比,而当ΔV/ΔT在所述理想取值范围内时,则缓慢调整进料配比。
本发明的各方面、实施例、特征及实例应视为在所有方面为说明性的且不打算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界定。在不背离所主张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了其它实施例、修改及使用。
在本发明(本发明)案中标题及章节的使用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每一章节可应用于本发明的任何方面、实施例或特征。
在本发明(本发明)案通篇中,在将组合物描述为具有、包含或包括特定组份之处或者在将过程描述为具有、包含或包括特定过程步骤之处,预期本发明教示的组合物也基本上由所叙述组份组成或由所叙述组份组成,且本发明教示的过程也基本上由所叙述过程步骤组成或由所叙述过程步骤组组成。
除非另外具体陈述,否则术语“包含(include、includes、including)”、“具有(have、 has或having)”的使用通常应理解为开放式的且不具限制性。
应理解,各步骤的次序或执行特定动作的次序并非十分重要,只要本发明教示保持可操作即可。此外,可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步骤或动作。
此外,本案发明人还参照前述实施例,以本说明书述及的其它原料、工艺操作、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并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尽管已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其它改变、省略及/或添加且可用实质等效物替代所述实施例的元件。另外,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示。因此,本文并不打算将本发明限制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所揭示特定实施例,而是打算使本发明将包含归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此外,除非具体陈述,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任何使用不表示任何次序或重要性,而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
Claims (5)
1.一种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所述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包括与还原炉配合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模块、逻辑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还原炉的电压参数,并将所述电压参数发送至所述逻辑模块,所述逻辑模块至少用于判断所述电压参数是否发生波动或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至少用于在所述电压参数被判定为发生波动或异常的情况下,调整还原炉的进料配比;
(2)在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还原炉电压发生波动或者异常变化时,通过控制所述执行模块来调整进入还原炉的物料的配比即进料配比;
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包括:
将还原炉在稳定工作时的电压曲线设定为稳定曲线;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高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降低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当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低于所述稳定曲线时,则向调节阀发布指令,逐步提高进料配比,直至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与所述稳定曲线重合;
监控还原炉内硅棒温度T1与还原炉尾气温度T2的差值ΔT=(T1-T2);
监测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并依据所述稳定曲线获得相应的理想电压Vref,再计算出实际工作电压Vr与理想电压Vref的两者的差值ΔV=(Vr-Vref);
依据所述ΔT和ΔV,实时升高或降低所述进料配比,直至使还原炉实际工作电压Vr与所述稳定曲线上的相应理想电压Vref相等;
以及,依据所述还原炉在长时间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数据,设定ΔV/ΔT的理想取值范围,当ΔV/ΔT为负数且小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下限值或者ΔV/ΔT为正数且大于所述理想取值范围的上限值时,则迅速升高所述进料配比,而当ΔV/ΔT在所述理想取值范围内时,则缓慢调整所述进料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上分别设有与还原炉连通设置的原料进料管道和尾气管道,所述电压检测模块通过还原炉温度变送器与还原炉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通过尾气温度变送器与尾气管道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还通过调节阀与原料进料管道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调节阀之间还并联设置有流量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硅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进料管道包括三氯氢硅进料管道、氢气进料管道和混合管道,所述三氯氢硅进料管道和氢气进料管道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混合管道连通设置;其中,所述三氯氢硅进料管道和氢气进料管道上均串联有调节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21983.5A CN112624121B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21983.5A CN112624121B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4121A CN112624121A (zh) | 2021-04-09 |
CN112624121B true CN112624121B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5320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21983.5A Active CN112624121B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241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7304B (zh) * | 2022-09-27 | 2023-08-22 |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还原炉调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7873A (zh) * | 2011-04-06 | 2011-06-29 | 连云港中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晶硅还原生产新工艺 |
CN103958406A (zh) * | 2011-11-29 | 2014-07-30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多晶硅的制造方法和多晶硅制造用反应炉 |
CN106933119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多晶硅还原炉调功柜控制系统 |
CN110596194A (zh) * | 2019-08-09 | 2019-12-20 | 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晶硅硅棒裂纹检测方法 |
CN111596636A (zh) * | 2020-06-19 | 2020-08-28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多晶硅还原炉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20233797A1 (de) * | 2019-05-21 | 2020-11-26 | Wacker Chemie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kristallinem siliciu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3220B (zh) * | 2008-11-17 | 2011-04-06 | 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多温区硅材料提纯与铸锭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8932766B1 (en) * | 2012-01-10 | 2015-01-13 | Mainstream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Nanostructured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other ultra-high aspect ratio structures and hierarchical template methods for growth thereof |
CN109542003B (zh) * | 2018-11-23 | 2021-07-13 | 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自动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2-21 CN CN202011521983.5A patent/CN112624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7873A (zh) * | 2011-04-06 | 2011-06-29 | 连云港中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晶硅还原生产新工艺 |
CN103958406A (zh) * | 2011-11-29 | 2014-07-30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多晶硅的制造方法和多晶硅制造用反应炉 |
CN106933119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多晶硅还原炉调功柜控制系统 |
WO2020233797A1 (de) * | 2019-05-21 | 2020-11-26 | Wacker Chemie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kristallinem silicium |
CN110596194A (zh) * | 2019-08-09 | 2019-12-20 | 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晶硅硅棒裂纹检测方法 |
CN111596636A (zh) * | 2020-06-19 | 2020-08-28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多晶硅还原炉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On-product particle measurements for polysilicon process control;Chain, EE, et al;《8th Annual IEEE/SEMI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 and Workshop》;19971231;全文 * |
多晶硅硅棒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办法;周文韬等;《材料开发与应用》;20150615;第30卷(第3期);章节3.5第2-3段、章节4结论部分 * |
多晶硅还原炉控制系统分析和研究;陈强等;《硅谷》;20090831(第16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24121A (zh) | 2021-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71507C (zh) | 晶体等径生长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2624121B (zh) | 多晶硅生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473229B (zh) | 一种多晶硅生产中还原炉全自动闭环进料及供电的控制方法 | |
CN105955373B (zh) |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混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658797B (zh) |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 |
CN111408289B (zh) | 一种工业化连续高精度混合气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865215B (zh) | 水泥窑炉温度多参量控制系统 | |
CN112064109A (zh) | 一种对半导体硅材料晶体长晶放肩形状的控制方法 | |
CN110976060A (zh) | 一种基于飞灰在线监测装置的动态分离器调整方法 | |
CN113304867A (zh) | 一种砂石加工厂粗碎车间智能高效破碎整形调级pid逻辑控制方法 | |
CN110595153A (zh) | 一种空分装置自动变负荷过程中空气进料量的控制方法 | |
CN215982011U (zh) | 一种合成氨反应用氢氮比调节装置 | |
CN215067903U (zh) | 一种漏板控温系统 | |
CN215560056U (zh) | 一种炉组自动化控制系统 | |
CN114436748B (zh) | 液相选择加氢反应中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反应系统 | |
CN113735194B (zh) | 一种三元前驱体反应釜pH控制方法 | |
CN113816588A (zh) | 玻璃液铂金通道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WO2021098071A1 (zh) | 一种浆料调配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21319339U (zh) | 一种用纯二氯二氢硅生产多晶硅的设备 | |
CN203299626U (zh) | 智能组合式加氢气自动配比装置 | |
CN114545865A (zh) | 一种多晶硅生长控制方法 | |
CN107526377A (zh) | 1,4丁烯二醇加氢反应恒温控制系统 | |
CN205474036U (zh) | 一种滞后性pH控制装置 | |
WO2022267492A1 (zh) | 外延掺杂气体的稀释装置 | |
CN205362592U (zh) | 一种炼钢结晶器水流量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Address after: 810000 No.1 Jinsi Road,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hai Asia Silicon Polysilicon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000 No.1, Jinsi Road, Xi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sia silicon (Qinghai)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ASIA SILICON SILICON MATER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