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2093B -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2093B
CN112612093B CN202011383309.5A CN202011383309A CN112612093B CN 112612093 B CN112612093 B CN 112612093B CN 202011383309 A CN202011383309 A CN 202011383309A CN 112612093 B CN112612093 B CN 112612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imiting
transition
baffle
sepa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33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2093A (zh
Inventor
王乃宽
许影
姜哲
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 MING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ming Chuangmi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ming Chuangmi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ming Chuangmi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33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有两个且结构完全对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沿光缆走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板边缘之间设置有导向槽,两个所述凹槽相结合形成一个圆柱形槽,所述光缆的外轮廓半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同;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度槽、第二过度槽以及第三过度槽;所述第三过度槽为四分之一圆弧槽,所述第三过度槽的一端垂直于压板的边缘;在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引下光单元的位置安装有本装置,分离的光单元能够沿着平滑的导线槽引出,不会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另外调节导向管可根据引出的方向调节,光纤不会接触到装置的棱边上,使光单元能够完整的引出。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通信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Insulated Optical-unit Phase Conductor,IOPPC)是光纤复合相线OPPC的子集,通过将原先包覆光纤束的不锈钢管换成绝缘材料,使光电分离变得简单容易,可以在地面接续及任意位置引下,拓展了光纤复合相线的应用范围,是将光纤单元复合在相线中的光缆,具有相线和通信的双重功能,主要用于110kV以下电压等级,城郊配电网、农村电网。但是将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进行光电分离时,引出的光单元内的光纤弯折后极易断裂,影响通信功能。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进行光电分离时,引出的光单元内的光纤弯折后极易断裂,影响通信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有两个且结构完全对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沿光缆走向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板边缘之间设置有导向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凹槽相结合形成一个圆柱形槽,所述光缆的外轮廓半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度槽、第二过度槽以及第三过度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过度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凹槽的轴线相切,所述第二过度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度槽相切连接,所述第二过度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过度槽相切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过度槽为四分之一圆弧槽,所述第三过度槽的一端垂直于压板的边缘。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过度槽内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走向为四分之一圆形。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过度槽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三过度槽走向的限位槽,所述导向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过度槽位于压板边缘的一端内设置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为圆柱形,所述转向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压板的侧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板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布在所述凹槽两侧,两个所述压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过通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板的材料为金属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引下光单元的位置安装有本装置,分离的光单元能够沿着平滑的导线槽引出,不会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另外调节导向管可根据引出的方向调节,光纤不会接触到装置的棱边上,使光单元能够完整的引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中压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中第三过度槽与导向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安装时光单元引下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中转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中导向管转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连接螺栓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连接螺栓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连接螺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中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Insulated Optical-unit Phase Conductor,IOPPC)是光纤复合相线OPPC的子集,通过将原先包覆光纤束的不锈钢管换成绝缘材料,使光电分离变得简单容易,可以在地面接续及任意位置引下,拓展了光纤复合相线的应用范围;本发明则是为IOPPC引下位提供一种光电分离装置。
具体的,包括压板100,压板100设置有两个且结构完全对称,使用时,需要两个压板100组合安装,其中,压板100上设置有沿光缆A走向的凹槽101,光缆A能够放置在凹槽101内,两个压板100组合将光缆A压在凹槽101内,应说明的是,光缆A内部包括光单元和铝股,光电分离时,在铝股线全部完好的情况下,通过绕让一个节距的空间,将光单元分离引导出复合线缆之外,电流沿导体而光纤走新路,简单直接地实现光电分离。
进一步的,凹槽101与压板100边缘之间设置有导向槽102,从复合线缆分离出的光单元沿着导向槽102引出,光单元在导向槽102内不会发生折断的问题,其中,压板100的材料为金属制成。
优选的,两个凹槽101相结合形成一个圆柱形槽,光缆A的外轮廓半径与凹槽101的直径相同,便于光缆A放置在凹槽101内。
实施例2
参照图1~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且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为了能够让光单元平滑的引出,导向槽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度槽102a、第二过度槽102b以及第三过度槽102c,且导向槽102的走向为平滑过度的。
较佳的,第一过度槽102a的中心线与凹槽101的轴线相切,第二过度槽102b的一端与第一过度槽102a相切连接,第二过度槽102b的另一端与第三过度槽102c相切连接,这样当光单元由导向槽102引出时,不会发生弯折,光单元内的光纤就不会发生断裂。
进一步的,第三过度槽102c为四分之一圆弧槽,第三过度槽102c的一端垂直于压板100的边缘。其中,第三过度槽102c内设置有导向管103,导向管103走向为四分之一圆形,导向管103为中空管道,光单元能够穿过导向管103。
优选的,第三过度槽102c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三过度槽102c走向的限位槽102d,导向管10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03a,限位块103a位于限位槽102d内,于是,导向管103能够在第三过度槽102c内沿着第三过度槽102c的走向活动,即导向管103能够完全嵌入第三过度槽102c内,又能以第三过度槽102c为导向转动,而导向管103从第三过度槽102c内出来的程度不同,光单元引出的角度也不同,主要根据光单元所要引出的方向所定,其中,光单元从IOPPC垂直引下时,导向管103完全收缩在第三过度槽102c,光单元水平引出时,导向管103则伸出第三过度槽102c。
优选的,第三过度槽102c位于压板100边缘的一端内设置有转向槽102e,转向槽102e为圆柱形,转向槽102e的轴线垂直于压板100的侧面,这样当导向管103的限位块103a移动至限位槽102d的末端即转向槽102e内时,光单元水平引出角度是水平的,此时能够以转向槽102e为圆心转动导向管103,调节光单元水平引出朝向。
应说明的是,压板100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104,通孔104分布在凹槽101两侧,两个压板100通过连接螺栓105连接,连接螺栓105穿过通孔104,安装时,首先将IOPPC的光单元剥离出来,将压板100放置在IOPPC一侧,光单元置于导向槽102内并由导向管103引出,然后将另一个压板100与先前的压板100配合连接并固定,此时,IOPPC放置在两个压板100之间的凹槽101内。
实施例3
参照图1~10,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且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
连接螺栓105采用如下结构:连接螺栓105包括限位帽501、与限位帽501连接的连接筒502,限位帽501的直径大于连接筒502的直径,连接筒502为中空圆柱,连接筒502末端连接有封盖503,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筒502沿轴向开设有长槽502a,长槽对称设置有两个,贯穿连接筒502,其中,连接筒502内设置有第一挡板504、卡块505、以及第二挡板506,第一挡板504的直径与连接筒502内径一致,第一挡板504与封盖5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07,第一弹簧507为压力弹簧,即第一弹簧507的弹力将第一挡板504推至靠近限位帽501处,具体的,第一挡板504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条504a,第一导向条504a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504b,第二挡板506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条506a,第二导向条506a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槽506b,第一导向条504a与第二导向条506a均为位于所属挡板的直径上且为长方体形,且第二限位槽506b为贯穿第二挡板506的槽,进一步的,卡块505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位于长槽502a内,即两个长槽502a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卡块,其中卡块505在长槽502a内能够沿着连接筒502的径向和轴向移动,卡块505两面设置有卡槽505a,第一导向条504a与第二导向条506a分别嵌入两个卡槽505a内,用于确定卡块505的移动方向,卡块505与第一导向条504a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505b,第一限位凸台505b嵌入第一限位槽504b内,卡块505与第二导向条506a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505c,第二限位凸台505c穿过第二限位槽506b,防止卡块505从长槽502a内脱离。
应当说明的是,两个卡块50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08;第二弹簧508为压力弹簧,将两个卡块505推出长槽502a外。且卡块505能够伸出长槽502a一端为楔形,其中卡块505的一面与限位帽501端面平行,于是卡块505与限位帽501之间能够起到夹持作用,卡块505与第一挡板504以及第二挡板506接触的部分为矩形,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条504a和第二导向条506a滑动,且第一限位槽504b与第二限位槽506b限制卡块505脱离出连接螺栓105。
优选的,连接筒502内还设置有与第二挡板506连接的转动盘509,转动盘509上设置有复位槽509a,其中复位槽509a区分为第一端509a-1和第二端509a-2,其中第一端509a-1较第二端509a-2更靠近转动盘509的圆心位置,应当说明的是复位槽509a的中心线不与转动盘509的径向重合,即复位槽509a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也不通过转动盘509的圆心;第二限位凸台505c穿过第二限位槽506b后嵌入到复位槽509a内;较佳的,转动盘509靠近限位帽501的一侧设置有内六角螺孔便于操作。
较佳的,长槽502a的远离限位帽501的末端处,连接筒502设置有与卡块505斜面向对应的倒角面502b,卡块505接触到倒角面502b时能够收缩至连接筒502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和原理为:当安装好第一夹板100与第二夹板200,需要将第一夹板100与第二夹板200固定,然后使用连接螺栓105进行连接,初始状态下,在第一弹簧507的作用下,卡块505位于靠近限位帽501的位置,然后将连接螺栓105的连接筒502插入到通孔103a,卡块505被通孔103a压缩至连接筒502内,当连接筒502的末端穿过整个第一夹板100与第二夹板200后,使用螺丝刀的一端穿过限位帽501伸入至连接筒502内并推动转动盘509,至卡块505越过第一夹板100和第二夹板200后,在第二弹簧508的作用下,两个卡块505沿着第一导向条504a与第二导向条506a露出长槽502a,此时在第一弹簧507的作用下,两个卡块505被挤压至贴合线夹单元与限位帽501组合并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可使用六角扳手伸入至连接筒502操作转动盘509转动,此时第二限位凸台505c从复位槽509a的第二端509a-2移动至第一端509a-1,即两个卡块505向连接筒502圆心靠拢,于是卡块505收缩至连接筒502内,在第一弹簧507的作用下卡块505被弹至线夹单元的通孔内,此时即可取出连接螺栓;本实施例替代传统的螺栓连接,防止使用螺栓连接时发生锈蚀而不能取下,使用本连接螺栓安装和拆卸时操作简便,不会出现锈蚀的情况。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板(100),所述压板(100)设置有两个且结构完全对称,所述压板(100)上设置有沿光缆(A)走向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与压板(100)边缘之间设置有导向槽(102);
所述压板(100)上分布有若干个通孔(104),所述通孔(104)分布在所述凹槽(101)两侧,两个所述压板(100)通过连接螺栓(105)连接,所述连接螺栓(105)穿过通孔(104);
所述连接螺栓(105)包括限位帽(501)、与限位帽(501)连接的连接筒(502),限位帽(501)的直径大于连接筒(502)的直径,连接筒(502)为中空圆柱,连接筒(502)末端连接有封盖(503);
连接筒(502)沿轴向开设有长槽(502a),长槽对称设置有两个,贯穿连接筒(502),其中,连接筒(502)内设置有第一挡板(504)、卡块(505)、以及第二挡板(506),第一挡板(504)的直径与连接筒(502)内径一致,第一挡板(504)与封盖(5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07),第一挡板(504)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条(504a),第一导向条(504a)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504b),第二挡板(506)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条(506a),第二导向条(506a)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槽(506b),第一导向条(504a)与第二导向条(506a)均为位于所述挡板的直径上且为长方体形,且第二限位槽(506b)为贯穿第二挡板(506)的槽;
卡块(505)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位于长槽(502a)内,即两个长槽(502a)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卡块,卡块(505)两面设置有卡槽(505a),第一导向条(504a)与第二导向条(506a)分别嵌入两个卡槽(505a)内,卡块(505)与第一导向条(504a)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505b),第一限位凸台(505b)嵌入第一限位槽(504b)内,卡块(505)与第二导向条(506a)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505c),第二限位凸台(505c)穿过第二限位槽(506b);
两个所述卡块(50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08);卡块(505)伸出长槽(502a)一端为楔形,其中卡块(505)的一面与限位帽(501)端面平行,卡块(505)与第一挡板(504)以及第二挡板(506)接触的部分为矩形;
所述连接筒(502)内还设置有与第二挡板(506)连接的转动盘(509),转动盘(509)上设置有复位槽(509a),其中复位槽(509a)区分为第一端(509a-1)和第二端(509a-2),其中第一端(509a-1)较第二端(509a-2)更靠近转动盘(509)的圆心位置,复位槽(509a)的中心线不与转动盘(509)的径向重合;第二限位凸台(505c)穿过第二限位槽(506b)后嵌入到复位槽(509a)内;
所述连接筒(502)设置有与卡块(505)斜面向对应的倒角面(502b),卡块(505)接触到倒角面(502b)时能够收缩至连接筒(5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凹槽(101)相结合形成一个圆柱形槽,所述光缆(A)的外轮廓半径与所述凹槽(101)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度槽(102a)、第二过度槽(102b)以及第三过度槽(102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度槽(102a)的中心线与所述凹槽(101)的轴线相切,所述第二过度槽(102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度槽(102a)相切连接,所述第二过度槽(102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相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为四分之一圆弧槽,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的一端垂直于压板(100)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内设置有导向管(103),所述导向管(103)走向为四分之一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的两侧设置有沿第三过度槽(102c)走向的限位槽(102d),所述导向管(10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03a),所述限位块(103a)位于所述限位槽(102d)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度槽(102c)位于压板(100)边缘的一端内设置有转向槽(102e),所述转向槽(102e)为圆柱形,所述转向槽(102e)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压板(100)的侧面;当导向管(103)的限位块(103a)移动至限位槽(102d)的末端即转向槽(102e)内时,能够以转向槽(102e)为圆心转动导向管(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00)的材料为金属制成。
CN202011383309.5A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Active CN11261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309.5A CN11261209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309.5A CN11261209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093A CN112612093A (zh) 2021-04-06
CN112612093B true CN112612093B (zh) 2021-11-30

Family

ID=7522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3309.5A Active CN11261209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20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0831A (ja) * 1997-11-20 1999-06-02 Yazaki Corp 光ファイバ分岐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2004088991A (ja) * 2002-07-03 2004-03-18 Sekisui Chem Co Ltd 通信ケーブル引き出し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分岐用管継手
US7676132B1 (en) * 2002-08-06 2010-03-09 Cisco Technology, Inc. Bend radius control
CN106602492B (zh) * 2017-02-21 2018-01-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碳纤维复合芯光纤导线耐张线夹
CN209014782U (zh) * 2018-11-29 2019-06-21 苏州乾华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槽道出纤口波纹管安装结构
CN210926373U (zh) * 2019-11-07 2020-07-03 厦门超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
CN211183303U (zh) * 2019-11-28 2020-08-04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ppc配套的金具
CN210924069U (zh) * 2019-12-26 2020-07-03 江苏威尔诺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缆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093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4162B (zh) 一种瓷瓶线缆固定装置
CN112612093B (zh) 一种应用于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系统
CN201478457U (zh) 输电线路导线连接装置
CN113113785B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便于拆卸及检测的电缆接线装置
CN112421318A (zh) 一种同轴射频连接器
CN112630918B (zh) 一种全绝缘光单元复合相线光缆的光纤引下装置
CN216413913U (zh) 光伏连接器系统及光伏组件
CN105990809A (zh) 一种楔形线夹
CN105990708A (zh) 一种楔形线夹
CN112122407B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接续管矫正装置
CN213845557U (zh) 一种绝缘导线接续装置
CN111884163B (zh) 一种手铐式瓷瓶线缆固定器
CN105990810A (zh) 一种楔形电力线夹
CN106058767A (zh) 一种高压楔形电力线夹
CN106099806A (zh) 一种新型楔形电力线夹
CN2562424Y (zh) 一种连接器
CN113824049A (zh) 一种绝缘套管快捷安装装置
CN220421307U (zh) 一种军工加工电力引入施工辅助装置
CN106099427A (zh) 改进型楔形电力线夹
CN201708381U (zh) 绝缘试验线间连接用防脱落插接头
CN212571593U (zh) 一种同轴电缆转接器
CN106099435A (zh) 楔形电力线夹
CN220107442U (zh) 一种紧固效果好的电缆终端紧线器
CN220856979U (zh) 一种同轴双通连接器
CN106099426A (zh) 一种楔形电力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525000 room 3, floor 8, property building, No. 198, Renmin South Road,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dependent declaration of residence information)

Applicant after: Maoming Chuangmi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106 room 1101-1, building 34, headquarters base, No. 70, Phoenix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Weichua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2

Address after: 519000 area a, 6 / F, building 1, No. 13, xiangzhoushan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UE MING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5000 room 3, floor 8, property building, No. 198, Renmin South Road,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dependent declaration of residence information)

Patentee before: Maoming Chuangmi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