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7030B -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7030B
CN112607030B CN202011612690.8A CN202011612690A CN112607030B CN 112607030 B CN112607030 B CN 112607030B CN 202011612690 A CN202011612690 A CN 202011612690A CN 112607030 B CN112607030 B CN 112607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mission
carrier
landing
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26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7030A (zh
Inventor
周正光
王启
李悦立
李宇峰
李焦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First Aircraf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6126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7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7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7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00Aircraft adaptations to facilitate towing or being tow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任务飞行器(1)、拉索(2)和运载飞行器(3),其中,起飞和降落阶段,拉索(2)上端与运载飞行器(3)的机身(301)下的吊挂点连接,拉索(2)下端与任务飞行器(1)的吊挂点(111)连接,通过运载飞行器(3)带动任务飞行器(1)起飞和降落。能够在没有跑道的情况下,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飞、水平高速飞行和垂直降落;兼具直升机飞行器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器高速飞行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垂直起降飞行器如直升机、倾转旋翼飞机。直升机由旋翼产生升力起飞,飞行后通过控制旋翼小幅度倾斜,产生向前飞行的拉力,实现直升机前飞,但受旋翼气动效率的影响,所能达到的前飞速度低。倾转旋翼飞机,其旋翼可在竖直和水平方向范围内倾转;起飞时,旋翼处于竖直状态产生向上的升力,实现飞机垂直起飞;起飞后,旋翼倾转至水平状态产生向前的拉力,实现飞机的前飞;这种飞机的倾转机构非常复杂且重量大,所以有效任务载重的重量效率低;且由于旋翼需要兼顾垂直起飞和前飞两种工况,故其旋翼效率很低;还有起飞时的动力远大于前飞所需的动力,给发动机的设计和寿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以在没有跑道的情况下实现任务飞行器的高速飞行。
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任务飞行器1、拉索2和运载飞行器3,其中,起飞和降落阶段,拉索2上端与运载飞行器3的机身301下的吊挂点连接,拉索2下端与任务飞行器1的吊挂点111连接,通过运载飞行器3带动任务飞行器1起飞和降落。
进一步地,运载飞行器3为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301、至少四个旋翼302以及至少四个悬臂303,其中,至少四个旋翼302分散布置在机身301的周围,并且分别通过悬臂303与机身301连接。
进一步地,任务飞行器1上方设置有吊挂装置110,其中,吊挂装置110包括拉杆101、后拉索102、左拉索103、右拉锁104以及吊挂点111,拉杆101、后拉索102、左拉索103、右拉锁104汇于吊挂点111。
进一步地,拉杆101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前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拉杆101可绕该起吊点转动;后拉索102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后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后拉索102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左拉索103、右拉锁104的下部交点分别对称安装在两侧机翼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的航向位置位于飞行器重心附近,左拉索103、右拉锁104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
进一步地,拉索2为能自由弯曲的绳索,拉索2的拉伸载荷大于任务飞行器1重量的1.5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飞方法,包括:
将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通过拉索2连接在一起;
使运载飞行器3起飞,在运载飞行器3飞行至任务飞行器1上方时,通过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吊离地面进入悬停状态;
任务飞行器1吊离地面进入悬停状态之后,使运载飞行器3前倾,拖曳任务飞行器1加速前飞;
在任务飞行器1达到飞行器的最小前飞速度时,使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
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后,使任务飞行器1与拉索2断开;
进一步地,还包括:任务飞行器1与拉索2断开之后,运载飞行器3返回地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降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载飞行器3以任务飞行器1的最小前飞速度维持前飞状态;
任务飞行器1从运载飞行器3正后方接近运载飞行器3,并将吊挂点111与拉索2连接;
在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连接后,运载飞行器3加大马力前飞,同时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关机,由运载飞行器3拖曳任务飞行器1减速前飞;
任务飞行器1减速至悬停状态后,使运载飞行器3垂直下降直到任务飞行器1降落至地面时。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再没有跑道的情况下,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飞、水平高速飞行和垂直降落;兼具直升机飞行器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器高速飞行的优点;运载飞行器和任务飞行器分离后,由任务飞行器单独执行任务,相对传统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垂直起降模块分离,可以将任务飞行器设计的更加精巧,降低空机重量,提高任务飞行器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任务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初始起飞阶段示意图。
图4为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垂直上升准备阶段的示意图。
图5为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垂直上升的示意图。
图6为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前飞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任务飞行器前飞状态下吊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任务飞行器与运载飞行器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任务飞行器接近运载飞行器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任务飞行器1、拉索2、运载飞行器3、拉杆101、后拉索102和左拉索103、右拉锁104、机翼121和动力装置131、吊挂点111、吊挂装置110、机身301、旋翼302、悬臂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在没有跑道的情况下实现任务飞行器的高速飞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在本发明可能的实施例中,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由任务飞行器1、拉索2和运载飞行器3组成。任务飞行器1为固定翼飞行器,运载飞行器3为多旋翼飞行器。起飞时,运载飞行器和任务飞行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组合式飞行器,由运载飞行器的旋翼提供垂直起飞所需的升力;起飞后组合式飞行器前倾至前飞状态,该过程任务飞行器的发动机开机,由两者同时提供向上的升力和向前飞行的动力;当组合飞行器达到固定翼最小飞行速度时,进入分离阶段,运载飞行器和组合飞行器之间断离,形成两个独立的飞行器,运载飞行器可返回机场,由任务飞行器单独执行任务;当任务飞行器返回时,运载飞行器进入倾斜前飞状态并达到固定翼最小飞行速度,任务飞行器保持同速并进行空中对接;对接后,组合飞行器后倾至垂直状态,任务飞行器关机,由运载飞行器的旋翼提供升力实施垂直降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由任务飞行器1、拉索2和运载飞行器3组成。如图2,任务飞行器1为固定翼飞行器,其基本组成与常规固定翼飞行器相同,包含机翼121、吊挂装置110和动力装置131,吊挂装置110包含拉杆101、后拉索102和左拉索103、右拉锁104。拉杆101、后拉索102和左拉索103、右拉锁104汇于吊挂点111。拉杆101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前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拉杆101可绕该起吊点转动。后拉索102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后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后拉索102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左拉索103、右拉锁104的下部交点分别对称安装在两侧机翼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的航向位置位于飞行器重心附近,左拉索103、右拉锁104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
运载飞行器3为多旋翼飞行器,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由机身301、8个旋翼302和8个悬臂303组成。8个旋翼302分散布置在机身301的周围,通过悬臂303与机身301连接。8个旋翼302产生升力,实现运载飞行器3垂直上升、悬停和前飞。拉索2为柔性高强度的钢丝绳,拉索2的拉伸载荷大于任务飞行器1重量的1.5倍;拉索2上端与运载飞行器3的机身301下的吊挂点连接,拉索2下端与任务飞行器1的吊挂点111连接。
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起飞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起飞阶段1:地面状态下,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通过拉索2连接在一起,如图3;
起飞阶段2:运载飞行器3起飞后,飞行至任务飞行器1上方,如图4,通过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吊离地面进入悬停状态,如图5;
起飞阶段3:运载飞行器3前倾,拖曳任务飞行器1加速前飞,如图6和7,该阶段任务飞行器1的前飞速度低,机翼121产生升力不足,无法全部克服飞行器的重力,拉索2提供的拉力克服飞行器的重力和前飞受到的阻力;
起飞阶段4:当任务飞行器1达到飞行器的最小前飞速度时,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产生向前的拉力,以克服飞行器前飞受到的阻力;
起飞阶段5: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后,拉索2与吊挂点111分离,任务飞行器1继续前飞执行飞行任务,运载飞行器3返回地面,如图8。
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降落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降落阶段1:任务飞行器1执行完飞行任务返航时,运载飞行器3起飞待命,以任务飞行器1的最小前飞速度维持前飞状态;
降落阶段2:任务飞行器1从运载飞行器3正后方以最小前飞速度接近运载飞行器3,如图9,并将吊挂点111与拉索2连接;
降落阶段3: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连接后,运载飞行器3加大马力前飞,同时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关机,由运载飞行器3拖曳任务飞行器1减速前飞;
降落阶段4:任务飞行器1减速前飞时,任务飞行器1的前飞速度低,机翼121产生升力不足,无法全部克服飞行器的重力,拉索2提供的拉力克服飞行器的重力和前飞受到的阻力;
降落阶段5:任务飞行器1减速至悬停状态后,运载飞行器3缓慢垂直下降,将任务飞行器1降落至地面,随后运载飞行器3降落至任务飞行器1附近的地面。
本发明提出的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再没有跑道的情况下,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飞、水平高速飞行和垂直降落;兼具直升机飞行器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器高速飞行的优点;运载飞行器和任务飞行器分离后,由任务飞行器单独执行任务,相对传统垂直起降飞行器,将垂直起降模块分离,可以将任务飞行器设计的更加精巧,降低空机重量,提高任务飞行器的使用效率。

Claims (1)

1.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任务飞行器(1)、拉索(2)和运载飞行器(3),其中,任务飞行器(1)为固定翼飞行器,起飞和降落阶段,拉索(2)上端与运载飞行器(3)的机身(301)下的吊挂点连接,拉索(2)下端与任务飞行器(1)的吊挂点(111)连接,通过运载飞行器(3)带动任务飞行器(1)起飞和降落,运载飞行器(3)为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301)、至少四个旋翼(302)以及至少四个悬臂(303),其中,至少四个旋翼(302)分散布置在机身(301)的周围,并且分别通过悬臂(303)与机身(301)连接,旋翼(302)产生升力,实现运载飞行器(3)的垂直上升、悬停和前飞,任务飞行器(1)上方设置有吊挂装置(110),其中,吊挂装置(110)包括拉杆(101)、后拉索(102)、左拉索(103)、右拉锁(104)以及吊挂点(111),拉杆(101)、后拉索(102)、左拉索(103)、右拉锁(104)汇于吊挂点(111),拉杆(101)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前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拉杆(101)可绕该起吊点转动;后拉索(102)的下部交点安装在机身上方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位于飞行器重心后方,且在飞行器对称面上,后拉索(102)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左拉索(103)、右拉锁(104)的下部交点分别对称安装在两侧机翼的起吊点上,该起吊点的航向位置位于飞行器重心附近,左拉索(103)、右拉锁(104)可绕该起吊点伸长缩短,拉索(2)为能自由弯曲的绳索,拉索(2)的拉伸载荷大于任务飞行器(1)重量的1.5倍,拉索(2)为钢丝绳,
所述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飞方法包括:
将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通过拉索(2)连接在一起;
使运载飞行器(3)起飞,在运载飞行器(3)飞行至任务飞行器(1)上方时,通过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吊离地面进入悬停状态;
任务飞行器(1)吊离地面进入悬停状态之后,使运载飞行器(3)前倾,拖曳任务飞行器(1)加速前飞;
在任务飞行器(1)达到飞行器的最小前飞速度时,使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
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开机后,使任务飞行器(1)与拉索(2)断开,任务飞行器(1)与拉索(2)断开之后,运载飞行器(3)返回地面;
所述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降落方法包括:
运载飞行器(3)以任务飞行器(1)的最小前飞速度维持前飞状态;
任务飞行器(1)从运载飞行器(3)正后方接近运载飞行器(3),并将吊挂点(111)与拉索(2)连接;
在拉索(2)将任务飞行器(1)和运载飞行器(3)连接后,运载飞行器(3)加大马力前飞,同时任务飞行器(1)的动力装置(131)关机,由运载飞行器(3)拖曳任务飞行器(1)减速前飞;
任务飞行器(1)减速至悬停状态后,使运载飞行器(3)垂直下降直到任务飞行器(1)降落至地面时。
CN202011612690.8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Active CN112607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690.8A CN11260703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690.8A CN11260703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030A CN112607030A (zh) 2021-04-06
CN112607030B true CN112607030B (zh) 2024-01-12

Family

ID=7524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2690.8A Active CN11260703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703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57A (zh) * 1994-11-21 1998-02-11 凯利太空及技术公司 形状像滑翔机并由普通飞机拖航到发射高度的航天器运载工具
CN1285046A (zh) * 1997-12-19 2001-02-21 南非美国安格罗有限公司 航空电磁装置
CN104670516A (zh) * 2015-02-15 2015-06-03 南京理工大学 飞行器快速起降装置
CN105083578A (zh) * 2014-05-09 2015-11-25 赖羿宇 飞行机场
CN106741958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飞行器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CN106882388A (zh) * 2017-03-10 2017-06-23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起降方式及其装置
CN106915463A (zh) * 2017-03-10 2017-07-04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起飞方式及装置
JP2020011726A (ja) * 2019-09-10 2020-01-23 株式会社エアロネクスト 連結可能な複数の飛行体を備える飛行体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1680B2 (en) * 2003-05-22 2007-10-16 Attila Melkuti VTOL/STOL ducted propeller aircraft
US8371525B2 (en) * 2010-04-15 2013-02-12 Hunter Defense Technologies, Inc. Aerodynamically controlled grappl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57A (zh) * 1994-11-21 1998-02-11 凯利太空及技术公司 形状像滑翔机并由普通飞机拖航到发射高度的航天器运载工具
CN1285046A (zh) * 1997-12-19 2001-02-21 南非美国安格罗有限公司 航空电磁装置
CN105083578A (zh) * 2014-05-09 2015-11-25 赖羿宇 飞行机场
CN104670516A (zh) * 2015-02-15 2015-06-03 南京理工大学 飞行器快速起降装置
CN106741958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飞行器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CN106882388A (zh) * 2017-03-10 2017-06-23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起降方式及其装置
CN106915463A (zh) * 2017-03-10 2017-07-04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起飞方式及装置
JP2020011726A (ja) * 2019-09-10 2020-01-23 株式会社エアロネクスト 連結可能な複数の飛行体を備える飛行体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7030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68077A1 (en) Aerial trans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1808877U (zh) 半分体式飞行汽车
CN113562168B (zh) 一种二维矢量推进式三轴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35509A (zh) 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协调吊装运输装置
CN110588969A (zh) 一种三维可变推进飞碟
CN208377055U (zh) 一种固定翼飞行器
CN110723284A (zh) 一种可倾转涵道风扇的垂直升降固定翼飞行器
US11767115B2 (en)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N112607030B (zh) 一种组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起降方法
CN112829959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移动发射回收一体化平台
CN110182377B (zh) 小翼载荷大型无人机牵引起飞系统和方法
CN110963029A (zh) 一种倾转旋翼动力拖拉大翼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7284658B (zh) 一种复合型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
CN113665803B (zh) 一种飞行器
CN110282126B (zh) 固定翼飞机的垂直起降机架结构和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01870355A (zh) 共轴双旋翼偏转翼飞机
US3089667A (en) Jet aircraft for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distances
EP3901029A1 (en) Low-energy consumption high-speed flight method and wing ring aircraft using same
CN201220750Y (zh) 垂直起降飞机
CN115042974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空中起降方法及其装置
CN217754097U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11969740U (zh) 一种具有分裂式升降副翼和单涵道旋翼的飞行器
CN212501018U (zh) 一种具有分裂式升降副翼和四涵道旋翼的飞行器
CN109263951B (zh) 一种新型垂直升降的飞机
CN212099332U (zh) 一种能垂直升降的特种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