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7374B -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7374B
CN112597374B CN202110004951.6A CN202110004951A CN112597374B CN 112597374 B CN112597374 B CN 112597374B CN 202110004951 A CN202110004951 A CN 202110004951A CN 112597374 B CN112597374 B CN 112597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value
value
user
specified attribute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49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7374A (zh
Inventor
王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49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7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7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2Query for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05Parsing
    • G06F40/216Parsing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30Semantic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方法包括: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CN201610350396.1,申请日为2016年05月2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互联网信息资源(比如网络存储资源、安全监控资源等,简称资源)也不断出现。
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期望可以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例如,某些拥有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可能会期望调配出一些互联网信息资源,并将这些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给其他的对象,或者某些对象可能会期望可以接收其他对象所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
而如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现有技术并未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第一对象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为服务器通过对所述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出的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值。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第二对象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包括:
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资源。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执行下述操作:
通过对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
请求依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
请求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为服务器通过对所述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出的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值。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
基准值设置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包括:
请求依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指定属性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红包金额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包括:
请求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资源。
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包括:
红包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可以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了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联红包的界面效果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联红包的界面效果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联红包的界面效果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联红包的界面效果图;
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以及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中的至少一种。此外,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服务器,例如,网络存储资源的服务器、安全监控资源的服务器、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等等。
为便于描述,下文以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为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可以理解,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只是一种示例性的说明,并不应理解为对该方法的限定。
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1,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值(后文称第一值);
所述第一对象,可以是指期望被分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比如,所述第一对象可以是期望得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用户,也可以是指期望被分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其他服务器;等等。
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比如可以包括:网络存储资源、安全监控资源、文档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电子货币资源,等等。
所述语义识别,可以是指计算机利用分词算法对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文字(比如,字序列以及词序列,等等)进行分词处理,并通过与语言模型相结合,分析自然语言的语序、语法结构,以达到计算机自动识别语言含义的效果。
特别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语义识别的范畴,还可以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字数统计以及发音识别在内。
一般地,语法分析的分析对象可以是词序列(如作为所述请求依据的词序列),通过对词序列进行语法分析,可以确定词序列的语句结构等。完成语法分析任务的程序称为语法分析器,或语法分析程序。
词法分析的分析对象,可以是字序列(如作为所述请求依据的字序列),通过对字序列进行词法分析,可以确定字序列构成的词组的词性等。完成词法分析任务的程序可以称为并可以称词法分析程序或者词法分析器。
字数统计的对象,可以是字序列或者词序列(如作为所述请求依据的字序列或者词序列)。通过对字序列或者词序列进行字数统计,可以确定组成字序列或者词序列的文字字数。完成字数统计任务的程序可以称为字数统计器。
发音识别的对象,可以是字序列或者词序列(如作为所述请求依据的字序列或者词序列)。通过预先设置的、保存有文字发音的发音词库,可以确定组成字序列或者词序列的文字的发音。
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可以是字序列,或者词序列,或者音素序列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可以包括:组成自然语言的文字的属性(比如词性、字数、发音、声调,等等)以及所述自然语言的语句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着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汉语、英语、德语、日语,等都是自然语言。
所述自然语言的语句结构,可以是指按照特定的分词方式,将一个词序列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该些词语在所述自然语句中的字数比例,即为所述自然语句的语句结构。例如,按照中文分词的方式,可以将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切分成“两只”、“黄鹂”、“鸣”、“翠柳”这四个词,则该诗句的语句结构可以为:2/2/1/2。具体的,上文所提到的分词方式,以已经是较成熟的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还比如,以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该诗句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可以包括组成该诗句的文字字数,组成该诗句的文字的词性,组成该诗句的词语的词性以及该诗句的语句结构,且所述诗句所具备的该些属性的值,具体为:组成该诗句的文字字数:6个;组成该诗句的词语的词性:名词;该诗句的语句结构:“2/2/2”。
需要说明的是,当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保存有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时,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向接入该服务器的、除该互联网信息资源提供方以外的其他对象发送通知消息,以使得其他对象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可以通过指定操作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
例如,当用户A从自己拥有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中调配出一部分资源,发送至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作为待分配的资源时,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会向与用户A同属于一个聊天群中的其他用户的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待分配的资源标识的通知消息,其他用户终端在其他用户的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对终端展示界面上所展示的通知消息的点击,以触发终端展示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输入界面,并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输入的请求依据将携带有所述待分配的资源标识,进而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请求获取的互联网信息资源。
所述请求依据是指第一对象为了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而向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续服务器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请求依据为第一对象分配互联网信息资源。所述请求依据可以是一个词语或者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个词语的组合;所述请求依据也可以是一个句子,比如一句诗或者一副对联中的上联(或下联),等等。
为了可以使第一对象可以较为灵活的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请求依据进行获取,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互联网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获取的请求依据,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至少一种:
类型1:字序列;
所述字序列,可以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文字。例如,汉字为例,则“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均可以称为字序列。而当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排列时,可以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以第一对象为期望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用户为例,假设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为字序列“一三四”,则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比如,手机、平板、个人电脑,等)的键入装置(如,键盘),手动的输入“一三四”,并通过智能终端向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发送字序列“一三四”,以达到向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目的。
类型2:词序列;
所述词序列,可以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词语。例如,汉字为例,“一位老师”、“一车苹果”、“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功课”,等均可以称为词序列。而当词序列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排列时,可以组成句子。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类型3:音素序列;
其中,音素是指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例如,“普通话”可以分析成“p”、“u”、“t”、“o”、“ng”、“h”、“u”、“a”八个音素。而音素序列,可以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音素。当特定的音素按照一定的发音规范排列成音素序列时,可以组成音节,如“h”、“u”、“a”、“ng”这四个音素,按照一定规范组成的音素序列“h、u、a、ng”即为一个音节“huang”。
所述音素序列一般是通过语音方式输入的。
例如,以第一对象为期望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用户为例,假设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比如,手机、平板、个人电脑,等)的语音输入装置(如,麦克风或者话筒),语音输入“杭州”,并通过智能终端向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发送该句语音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则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将语音“杭州”分析成音素序列“h、a、ng、z、h、o、u”,并将音素序列“h、a、ng、z、h、o、u”作为该用户的请求依据。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声调可以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在中国的古诗中,又一般把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即对应着“一声”,而除“一声”外的其他三个声调均为“仄声”。
步骤12,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可以是指来自第二对象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1: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字数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词性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情况2: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字数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词性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语句结构与所述语句结构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情况3: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声调与所述声调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发音与所述发音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可供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往往是由第二对象(比如可以包括:用户或者其他服务器)提供的。而作为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提供方的第二对象,可能会对该些信息资源的分配方式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并期望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对象的该些特定要求,对所述信息资源进行分配。例如,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照片为例,第二对象期望能够分配到所述照片的其他对象,均为能够对上第二对象所出的对联的其他对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设置基准值的主动权交给第二对象的方式,以达到上述需求,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来自第二对象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由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能会对通过执行步骤11获取到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对由第二对象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即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情况是根据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与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的匹配结果而确定的。而如何确定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匹配结果,因而通过将设置基准值的主动权交给第二对象的方式,可以使得到的匹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第二对象的要求,进而根据该匹配结果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第二对象的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服务器可能同时接收到、来自不同资源提供方所上传的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当接收到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时,为了使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所请求获取的资源是由哪个资源提供方所上传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对象所发送的请求依据与第二对象的所发送的基准值设置依据均可以映射于指定标识,以使得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对象的请求依据所映射的指定标识,确定与所述指定标识相映射的第二对象,从而确定所述第一对象所请求获取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提供方。
例如,假设用户A为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第一对象,用户B为提供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第二对象,且用户A与用户B均为聊天群的群成员,当用户A和用户B同属一个聊天群时,可以将该聊天群的唯一标识(比如,聊天群群号“123”)作为该用户A与用户B共同映射的指定标识,当用户B从自己拥有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中调配出一部分资源,发送至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作为待分配的资源时,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B映射的聊天群号“123”,向与用户A同属该聊天群中的其他用户的终端发送通知消息,其在其他用户的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对终端展示界面上所展示的通知消息的点击,以触发终端显示请求依据的输入界面,进而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用于请求获取用户B上传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
步骤13,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上保存有针对不同属性的匹配规则,以使得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结果。
例如,针对指定属性“字数”,可以设置匹配规则为:当请求依据的字数的值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完全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完美匹配”;当请求依据的字数的值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不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一般匹配”。
针对指定属性“词性”,可以设置匹配规则为:当请求依据的词性的值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完全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完美匹配”;当请求依据的词性的值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部分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一般匹配”;当请求依据的词性的值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完全不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不匹配”。
针对指定属性“语句结构”,可以设置匹配规则为:当请求依据的语句结构的值与所述语句结构的基准值完全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完美匹配”;当请求依据的语句结构的值与所述语句结构的基准值部分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一般匹配”;当请求依据的语句结构的值与所述语句结构的基准值完全不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不匹配”。
针对指定属性“声调”,可以设置匹配规则为:当请求依据的声调与所述声调的基准值完全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完美匹配”;当请求依据的声调与所述声调的基准值部分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一般匹配”;当请求依据的声调与所述声调的基准值完全不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不匹配”。
针对指定属性“发音”,可以设置匹配规则为:当请求依据的发音与所述发音的基准值完全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完美匹配”;当请求依据的发音与所述发音的基准值部分相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一般匹配”;当请求依据的发音与所述发音的基准值完全不同时,得到的匹配结果为“不匹配”。
在实际使用中,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在以下两种场景下,对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具体可以包括:
场景1:当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接收到资源分配方上传的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后,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向其他对象发送通知消息,并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设定时间可以是由资源分配方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由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默认设置),获取来着其他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当超出设定时间后,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不再获取来自其他对象的请求依据,进而后续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请求依据的数量以及其他对象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为所述其他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当根据第二对象提供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属性包括多个时,此时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也就为多个,则服务器可以针对不同属性设置不同权重(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称属性权重),并设置针对不同属性的匹配结果的权重(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称结果权重),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对象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对象的结果权重,并通过属性权重与该属性对应的结果权重的乘积,确定第一对象的最终权重,并根据第一对象的最终权重以及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请求依据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具体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所有其他对象的最终权值的比值,为所述其他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例如,假设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字数和声调,服务器可以设置“词性”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语句结构”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声调”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字数”的属性权重为“0.1”。并为不同属性的匹配结果设置不同的结果权重,假设针对不同属性、可以得到的匹配结果分别为“一般匹配”、“完全匹配”、“完美匹配”,可以设置“一般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1”,设置“完全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3”,设置“完美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6”。
仍延续上例,假设,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图片,且该资源的资源量为900张,在设定时间内,服务器接收到用户A以及用户B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图片资源的请求依据,假设通过执行步骤12,得到的用户A的各指定属性的值的匹配结果均为“完全匹配”,而用户B的各指定属性的值的匹配结果均为“完美匹配”,则用户A的最终权值为:0.3×0.3+0.3×0.3+0.3×0.3+0.3×0.1=0.3,而用户B的最终权值为:0.3×0.6+0.3×0.6+0.3×0.6+0.1×0.6=0.6,此时,用户A的最终权值与用户B的最终权值的比例为1:2,因此,根据匹配结果,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向用户A分配300张图片,向用户B分配600张图片。
场景2:当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接收到资源分配方上传的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后,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向其他对象发送通知消息,并获取来着其他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后续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其他用户发送的请求依据的顺序(即,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以及其他对象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为所述其他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例如,假设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字数和声调,服务器可以设置“词性”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语句结构”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声调”的属性权重为“0.3”、设置“字数”的属性权重为“0.1”。并为不同属性的匹配结果设置不同的结果权重,假设针对不同属性、可以得到的匹配结果分别为“一般匹配”、“完全匹配”、“完美匹配”,可以设置“一般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1”,设置“完全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3”,设置“完美匹配”的结果权重为“0.6”。
仍延续上例,假设,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待分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图片,且该资源的资源量为1000张,服务器接收到用户A、用户B以及用户C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图片资源的请求依据,且假设通过执行步骤12,得到的用户A的各指定属性的值的匹配结果均为“完全匹配”,用户B的各指定属性的值的匹配结果均为“完美匹配”,而用户C的各指定属性的值的匹配结果均为“完全匹配”,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则,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将先向用户A分配资源,用户A的最终权值为:0.3×0.3+0.3×0.3+0.3×0.3+0.3×0.1=0.3,则用户A可分到的资源为:0.3×1000=300张,此时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还保存700张图片资源未分配,后续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向用户B分配剩余的700张图片,用户B的最终权值为:0.3×0.6+0.3×0.6+0.3×0.6+0.1×0.6=0.6,则用户B可以分配到的资源为:700×0.6=420张,此时,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中还保存有280张未分配的图片,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向用户C分配剩余的280张图片,用户C的最终权值为:0.3×0.3+0.3×0.3+0.3×0.3+0.3×0.1=0.3,则用户C可分到的资源为:0.3×280=84张。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监测第二对象所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是否在指定时间内全部分配完毕,若在指定时间内未全部分配时,则还可将剩余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也即未分配的资源)返还给该第二对象。其中,上述的指定时间可以由第二对象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由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默认设置。
另外,在上述过程中,服务器在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第一对象分配资源时,除了考虑上述的属性权重以及结果权重以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分配,如,可考虑第一用户发送的请求依据的顺序,即,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为资源获取方分配资源。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直接对第一对象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与第二对象发送的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匹配,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则此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其中,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比如可以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比如,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为“雪花”,与该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含义相近的词,可以包括“雨滴”、“雨水”、“雪粒”、“露珠”、“雨点”等等。可以将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保存至数据库中,后续当匹配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时,则可以将该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作为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或者,将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保存至数据库中后,还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对应的含义与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并保存在数据库中,作为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
为了可以使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更准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匹配时,可以使用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数据库中的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可以是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自行设置并保存的,或者所述预定条件也可以是第二对象设置并发送至互联网信息服务器保存的。
以上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相应地,下文以执行主体为第一对象为例,说明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提供的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具体地,该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字序列;词序列;音素序列。
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为服务器通过对所述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的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值。
具体的,服务器如何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请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文以执行主体为第二对象为例,说明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提供的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二对象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执行下述操作:
通过对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具体的,服务器如何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请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由于可以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了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11和步骤1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1,步骤1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2;又比如,步骤1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1,步骤12和步骤1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2;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先后顺序进行限制。比如,步骤11可以与步骤12同步执行,或者,步骤11可以在步骤12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各步骤设置编号,是为了有条理地描述各步骤,并不是对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制,即,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各步骤设置的编号并不能视为限制步骤执行顺序的特征。
实施例2
基于前述实施例1详细叙述了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手段和效果,下面将以红包金额作为互联网信息资源对本申请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进一步说明,从而形成了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1,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当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中保存有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时,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向接入该服务器的、除该红包金额提供方以外的其他用户发送通知消息,以使得其他用户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可以通过指定操作触发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
例如,当用户A从自己拥有的红包金额中调配出一部分金额,发送至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作为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时,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会向与用户A同属于一个聊天群中的其他用户的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标识的通知消息,其他用户终端在其他用户的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对终端展示界面上所展示的通知消息的点击,以触发终端展示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输入界面,并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用于请求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输入的请求依据将携带有所述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标识,进而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请求获取的红包金额。
为了可以使第一用户可以较为灵活的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请求依据进行获取,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获取的请求依据,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词序列以及音素序列。
步骤22,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为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1: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字数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词性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情况2: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字数与所述字数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词性与所述词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以及对所述请求依据的语句结构与所述语句结构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情况3: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声调与所述声调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对所述请求依据的发音与所述发音的基准值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中,可供分配的红包金额往往是由第二用户(或者其他服务器)提供的。而作为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提供方的第二用户,可能会对该些红包金额的分配方式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并期望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用户的该些特定要求,对所述红包金额进行分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设置基准值的主动权交给第二用户的方式,以达到上述需求,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来自第二用户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由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能会对通过执行步骤21获取到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对由第二用户提供的红包金额进行分配,即对红包金额的分配情况是根据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与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的匹配结果而确定的。而如何确定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匹配结果,因而通过将设置基准值的主动权交给第二用户的方式,可以使得到的匹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第二用户的要求,进而根据该匹配结果对红包金额进行分配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第二用户的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红包金额服务器可能同时接收到、来自不同资源提供方所上传的待分配的红包金额。在这种情况下,当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时,为了使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请求获取的资源是由哪个资源提供方所上传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用户所发送的请求依据与第二用户的所发送的基准值设置依据共同映射于指定标识,以使得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的请求依据所映射的指定标识,确定与所述指定标识相映射的第二用户,进而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请求获取的红包金额的提供方。
例如,假设用户A为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第一用户,用户B为提供红包金额的第二用户,且用户A与用户B均为聊天群的群成员,当用户A和用户B同属一个聊天群时,可以将该聊天群的唯一标识(比如,聊天群群号“123”)作为该用户A与用户B共同映射的指定标识,当用户B从自己拥有的红包金额中调配出一部分红包金额,发送至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作为待分配的红包金额时,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B映射的聊天群号“123”,向与用户A同属该聊天群中的其他用户的终端发送通知消息,其在其他用户的终端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对终端展示界面上所展示的通知消息的点击,以触发终端显示请求依据的输入界面,进而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用于请求获取用户B上传的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
步骤23,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需要说明的是,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上保存有针对不同属性的匹配规则,以使得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结果。
在实际使用中,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在以下两种场景下,对待分配的红包金额进行分配,具体可以包括:
场景1:当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接收到红包金额分配方上传的待分配的红包金额后,所述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向其他用户发送通知消息,并在设定时间内(所述设定时间可以是由资源分配方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由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默认设置),获取来着其他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当超出设定时间后,所述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不再获取来自其他用户的请求依据,进而后续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请求依据的数量以及其他用户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为所述其他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当根据第二用户提供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属性包括多个时,此时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也就为多个,则服务器可以针对不同属性设置不同权重(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称属性权重),并设置针对不同属性的匹配结果的权重(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称结果权重),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用户的结果权重,并通过属性权重与该属性对应的结果权重的乘积,确定第一用户的最终权重,并根据第一用户的最终权重以及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请求依据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红包金额。具体的,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所有其他用户的最终权值的比值,为所述其他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场景2:当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接收到红包金额分配方上传的待分配的红包金额后,所述互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向其他用户发送通知消息,并获取来着其他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后续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其他用户发送的请求依据的顺序(即,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以及其他对象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分别与基准值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为所述其他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监测第二用户所提供的红包金额是否在指定时间内全部分配完毕,若在指定时间内未全部分配时,则还可将剩余的红包金额返还给该第二用户。其中,上述的指定时间可以由第二用户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由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默认设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直接对第一用户发送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与第二用户发送的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匹配,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则此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其中,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比如可以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比如,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为“雪花”,与该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含义相近的词,可以包括“雨滴”、“雨水”、“雪粒”、“露珠”、“雨点”等等。可以将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保存至数据库中,后续当匹配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时,则可以将该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作为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或者,将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保存至数据库中后,还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对应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并保存在数据库中,作为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
为了可以使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更准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的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匹配时,可以使用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数据库中的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可以是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自行设置并保存的,或者所述预定条件也可以是第二对象设置并发送至互联网信息服务器保存的。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监测第二用户所提供的红包金额是否在指定时间内全部分配完毕,若在指定时间内未全部分配时,则还可将剩余的红包金额(也即未分配的资源)返还给该第二用户。其中,上述的指定时间可以由第二用户自定义设置,也可以由互联网信息资源分配服务器默认设置。
以上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红包金额分配服务器,相应地,下文以执行主体为第一用户为例,说明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提供的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具体地,该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其中,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字序列;词序列;音素序列。
具体的,服务器如何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请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文以执行主体为第二用户为例,说明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提供的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二用户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用户。
具体的,服务器如何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请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由于可以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从而达到了对红包金额进行分配的目的。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介绍一种实施例2提供的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方式。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31,用户A在如图4所示的界面输入作为基准值设置依据的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并在选择红包金额后,通过点击“发红包”,向服务器发送输入的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
用户A可以在聊天群中,向该聊天群中的所有人发送该“对联红包”,或者用户A也可以向聊天群中的指定用户发送所述“对联红包”,假设用户A向用户B发送该“对联红包”,则当用户A设置完作为基准设置依据的上联,选择红包金额,并点击“发红包”时,户A设置的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将会展示在如图5所示对话框中。
步骤32,接收用户B输入的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例如,用户B可以在如图6所示的区域中,输入下联;
用户B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或者文字输入的方式,输入上述对联。
步骤33,系统通过字数统计器,分别确定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字数以及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字数,并判断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字数与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字数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流程;
步骤34,系统判断用户B输入的对联内容与用户A输入的对联内容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5,当判断结果为否是,结束流程;
其中,所述对联内容,具体可以是指构成对联的词组的词性以及构成对联的词序列的语句结构。
则步骤34具体可以包括:系统对用户A输入的对联进行词法分析以及语法分析,并对用户B输入的对联进行词法分析以及语法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到的构成对联的词组的词性以及构成对联的词序列的语句结构,确定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内容与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内容是否匹配。
步骤35,系统判断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发音与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发音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结束流程;
具体的,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发音词库,分别确定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发音以及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发音,进而判断用户B输入的对联的发音与用户A输入的对联的发音是否匹配。
步骤36,根据匹配结果,为用户B分配所述“对联红包”的红包金额。
比如,用户B输入的对联与A输入的对联的字数均为7个字,且,上联中“曲溪”与下联中“陇埔”相对,这两个词的词性均为名词;上联中“曲”与下联中“陇”相对均为形容词,“曲龙”与“陇凤”相对均为名词;“戏水”与“簪花”相对均为动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水”的声调为仄调,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花”的声调为平调,发音声调符合平仄规律;下联与上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进而确定用户B输入的下联与用户的上联匹配,并向用户B展示如图7所示的界面,同时用户B可以获得用户A发送的“对联红包”的红包金额。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由于可以获取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红包金额,从而达到了对红包金额进行分配的目的。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请求依据获取单元41、匹配单元42以及分配单元43。
其中,请求依据获取单元41,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匹配单元42,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分配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字序列;词序列;音素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匹配单元42,用于:获取来自第二对象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均为聊天群的群成员,且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同属同一聊天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和/或字序列时,匹配单元42,用于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分配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配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由于可以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了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目的。
实施例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分配的问题。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请求依据获取单元51、指定属性匹配单元52以及红包金额分配单元53。
其中,红包金额请求依据获取单元51,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指定属性匹配单元52,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红包金额分配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字序列;词序列;音素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指定属性匹配单元52,用于:获取来自第二用户的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用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和/或字序列时,指定属性匹配单元52,用于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红包金额分配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红包金额分配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由于可以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从而达到了对红包金额进行分配的目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对象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
词序列;
音素序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和/或字序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
7.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第一对象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对象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为服务器通过对所述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出的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
词序列;
音素序列。
9.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第二对象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11.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用户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对象,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
词序列;
音素序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用户。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和/或字序列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包括:
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
17.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第一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红包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用户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对象,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18.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第二用户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执行下述操作:
通过对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用户。
20.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请求依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对象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
词序列;
音素序列。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字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词性、语句结构和字数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音素序列时,所述指定属性,包括声调和发音中的至少一种。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请求依据包括词序列和/或字序列时,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请求依据和数据库中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进行匹配;所述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对应的数据,包括:对应的自然语言的含义与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数据;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以及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配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请求依据和所述数据的匹配结果满足预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请求依据,更新所述数据库。
26.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请求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对象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为服务器通过对所述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出的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值,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依据,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字序列;
词序列;
音素序列。
28.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基准值设置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执行下述操作:
通过对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对象的、用于请求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对象分配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对象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象为提供所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对象。
30.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请求依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对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请求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
指定属性匹配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用户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对象;
红包金额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31.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请求依据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以及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第一用户分配红包资源;
其中,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由第二用户确定,所述第二用户为提供所述红包金额的对象,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32.一种红包金额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即时通信中,包括:
红包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基准值设置依据,以使得服务器通过对基准值设置依据进行语义识别,确定所述基准值设置依据所具备的自然语言属性的值,将确定的所述自然语言属性的值作为指定属性的基准值,并对所述指定属性的基准值以及来自第一用户的、用于请求获取红包金额的请求依据的指定属性的第一值进行匹配,根据所述基准值和所述指定属性的第一值的匹配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所述红包金额;
其中,所述红包发送单元属于第二用户,所述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用户为参与即时通信的两方。
CN202110004951.6A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97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4951.6A CN112597374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4951.6A CN112597374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201610350396.1A CN107423307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0396.1A Division CN107423307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7374A CN112597374A (zh) 2021-04-02
CN112597374B true CN112597374B (zh) 2024-03-22

Family

ID=6042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4951.6A Active CN112597374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201610350396.1A Active CN107423307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0396.1A Active CN107423307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5973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9939B (zh) * 2017-12-29 2023-09-2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电子红包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22261B (zh) * 2018-03-30 2022-10-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监控资源获取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4242A (zh) * 2020-09-28 2021-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包资源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852A (zh) * 2005-12-21 2007-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依据消息内容确定通信对象属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93071A (zh) * 2007-03-28 2008-06-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客服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273607A (zh) * 2005-08-26 2008-09-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媒体适配的媒体会话的建立
KR20100118357A (ko) * 2009-04-28 2010-11-05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분산 처리를 위한 시멘틱 컴퓨팅 기반의 동적 작업 스케줄링 시스템
CN103501467A (zh) * 2013-09-06 2014-01-08 上海骋娱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资源访问控制的方法与设备
CN104038513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8994A1 (en) * 2001-05-15 2002-12-26 Charles Patt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nd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document flow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N102880720B (zh) * 2012-10-15 2015-09-23 刘超 信息资源管理及语义检索方法
CN103106282B (zh) * 2013-02-27 2016-01-13 王义东 一种网页搜索与展示的方法
CN103268542B (zh) * 2013-05-08 2016-04-13 重庆大学 一种面向云制造的机械加工设备资源信息化方法
US9122745B2 (en) * 2013-05-09 2015-09-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acquisition of remote services
CN103761285A (zh) * 2014-01-14 2014-04-3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服务资源检索方法
US20160041986A1 (en) * 2014-08-08 2016-02-11 Cuong Duc Nguyen Smart Search Engine
US9760626B2 (en) * 2014-09-05 2017-09-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ing parsing outcomes of documents
CN105118518B (zh) * 2015-07-15 2019-05-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的语义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5447091B (zh) * 2015-11-06 2018-11-0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语义位置获取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607A (zh) * 2005-08-26 2008-09-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媒体适配的媒体会话的建立
CN1987852A (zh) * 2005-12-21 2007-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依据消息内容确定通信对象属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93071A (zh) * 2007-03-28 2008-06-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客服方法、系统及设备
KR20100118357A (ko) * 2009-04-28 2010-11-05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분산 처리를 위한 시멘틱 컴퓨팅 기반의 동적 작업 스케줄링 시스템
CN104038513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501467A (zh) * 2013-09-06 2014-01-08 上海骋娱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资源访问控制的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3307A (zh) 2017-12-01
CN112597374A (zh) 2021-04-02
CN107423307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70891A (ko) 번역품질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US10331768B2 (en) Tagging text snippets
CA2929018C (en) Natural expr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and respons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90377797A1 (en) Mathematical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text probl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0339923B2 (en) Ranking based on speech pattern detection
US9460082B2 (en) Management of language usage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O2022178969A1 (zh) 语音对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150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argeted advertising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analytics
US20220215827A1 (en) Audio synthesis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77782A (zh) 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133709B (zh) 一种客户服务的质量检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59220B (zh) 用于输出结构化查询语句的方法和装置
US10909986B2 (en) Assessment of speech consumability by text analysis
CN112597374B (zh) 一种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7493830A (zh) 训练数据质量的评估、评估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03973A (zh) 一种云任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3466B (zh) 庭审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047362A (zh) 智能音箱使用活跃度的统计管理方法和系统
KR20210107473A (ko) 창작자 및 다중참여자에게 수익을 분배하는 이야기 콘텐츠 플랫폼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3657118B (zh) 基于通话文本的语义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089601A (zh) 对话摘要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30169272A1 (en)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content generation and adaptive delivery
CN111966803B (zh) 对话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386056B2 (en) Duplicate multimedia entity ident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CN112632241A (zh) 智能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