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7358B -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7358B
CN112597358B CN202011410590.7A CN202011410590A CN112597358B CN 112597358 B CN112597358 B CN 112597358B CN 202011410590 A CN202011410590 A CN 202011410590A CN 112597358 B CN112597358 B CN 112597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dex
calculation result
indexes
cal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05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7358A (zh
Inventor
井方
张学亮
周晓阳
万可
鲍青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05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7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7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7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指标,且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建立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基于Flink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在界面层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公开能够较好地保证数据可视实时性的同时,确保数据更新的同步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各样的复杂数据和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产生相关结果,供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指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将数据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的过程,以此增强数据呈现的效果。基于此,用户可以以更加直观的交互方式进行数据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但如何保证数据可视实时性的同时,确保数据更新的同步性,是目前数据可视化的一大难题。数据如若不能及时的展示到界面,信息就不能及时的被决策者获取,也就不能及时的做出决策。或者,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展示,但若数据更新不同步,就会形成无效信息甚至错误信息,同样不能够很好的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指标,且所述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所述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基于Flink对所述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所述基于Flink对所述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包括:设置所述数据指标的计算参数;其中,所述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基于Flink和所述计算参数计算所述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包括:根据预设的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其中,所述同步检测策略是:当基于所述计算参数,检测到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各数据指标均完成数据计算时,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所述界面层;所述指标超时策略是,当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正确计算时,生成报错信息,并将所述报错信息和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其他数据指标同步推送至所述界面层。
进一步,所述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包括: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相关联的数据指标;对选择的相关联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建立关联关系;将具有所述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确定为指标关联组。
进一步,所述界面层包括数据解析层、图表展示层;所述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通过所述数据解析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填充至第一图表中;通过所述图表展示层对所述第一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所述界面层还包括图表通知层;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通过所述图表通知层生成更新通知,以对所述第一图表关联的第二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二图表与所述第一图表之间预先建立有关联关系。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指标,且所述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所述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计算模块,用于基于Flink对所述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推送模块,用于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针对获取的数据指标,通过建立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基于Flink对所述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实时展示、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和同步更新,使用户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准确、可信的数据,保证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一致且同步更新,减少用户因数据不一致而无法决策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指标展示的逻辑架构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图表通知层逻辑结构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基于平台架构的数据展示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数据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现有的数据可视化方案中,很难保证数据可视的实时性和数据更新的同步性。目前的一些方案即使能够实现数据实时展示,但无法同时保证数据更新的同步性;即使一个页面设置一个全局定时器,也会出现由于查询接口不同、查询数据量不同导致接口响应不同时的情况,最终呈现到界面上,相关联的图表数据更新不同步。还有一些方案,无法实现数据实时展示的同时,还会实现某一维度的数据上卷;在这些方案中,查询相同维度、不同粒度的数据,均是开启一个新的查询,再次从原始数据中计算结果数据;这种方案不仅增加了额外开销,还会由于原始数据更新、计算周期不同等原因导致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改善以上问题至少之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2,获取数据指标,且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指标是与实际应用场景中,原始数据的展示需求有关的指标,比如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中的售罄率指标、平均销售折扣指标,还比如计算机的病毒感染数据中的病毒类型分布指标、受感染机构分布指标等等。
步骤S104,建立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
建立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为了确保相关联的数据指标能够同步更新,保证数据一致性。
步骤S106,基于Flink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本实施例采用Flink技术对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借助Flink流处理特性,保证数据指标计算的实时性。通过技术分析将同类型数据指标放入同一模型任务中进行计算,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同步性。
步骤S108,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本实施例基于websocket的长连接特性,保证各个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能够实时展示到界面层。
步骤S110,在界面层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针对获取的数据指标,通过建立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基于Flink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在界面层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能够较好地实现数据实时展示、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和同步更新,使用户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准确、可信的数据,保证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一致且同步更新,减少用户因数据不一致而无法决策的状况发生。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计算机的病毒感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上述数据展示方法展开描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病毒感染仅为一种应用场景的示例,不应理解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指标可以是基于病毒感染态势中计划展示需求而预先设置的指标。通常,在病毒感染场景中,病毒感染态势中计划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病毒感染的总体情况、病毒类型的分布、受病毒感染的机构分布、已处置病毒的机构排行、病毒感染趋势等。基于以上展示需求,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如下数据指标:病毒类型分布指标、受感染机构分布指标、已处置机构排行指标、病毒感染趋势指标;其中,病毒类型分布指标可以用于表示病毒感染数据中的发现病毒数,受感染机构分布指标可以用于表示病毒感染数据中的查杀病毒数,已处置机构排行指标可以用于表示病毒感染数据中的已处置病毒数,病毒感染趋势指标可以用于表示病毒感染数据中的待处置病毒数。
对于上述数据指标,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建立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发现病毒数可作为毒感染趋势指标的基础数据,从而可以在病毒类型分布指标和毒感染趋势指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关联关系的建立方式可以为: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相关联的数据指标,对选择的相关联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建立关联关系,将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确定为指标关联组。为便于描述,指标关联组内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可称为关联指标。其中,指标关联组内各数据指标对应的计算结果为实时同步检测,以保证指标关联组内各数据指标能够同步更新计算数据。
考虑到在建立指标关联组的过程中,可能无法适应多种多样的业务需求,也就是说,在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建立有关联关系的数据指标之间可能关联性并不强;为了改善该问题,本实施例在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时,可参考多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可参照如下所示。
参照图2所示的指标展示的逻辑架构图,示出了指标计算、指标推送和指标展示三层架构。
在指标计算层中,针对上述每个数据指标,均基于Flink对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可参照如下步骤实现:
首先设置各数据指标的计算参数;其中,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然后基于Flink和计算参数计算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具体的,关于数据来源,是指根据安全数据标准,选择数据模型,确定每个数据指标的数据来源,从数据来源中获取数据指标对应的业务数据。
关于筛选条件,是指通过设置枚举值、时间等参数作为筛选条件,限定数据指标的数据统计范围,如已处置病毒数,对应的需要统计字段标记有已被处置的病毒数据。
关于维度,是由于安全数据标准的字段较多,故还可以选择数据指标的维度,该维度可通过不同的字段表示,比如受感染机构分布这一数据指标,统计维度可分为先统计各机构的病毒数量,再统计各机构的分布列表。
关于计算方式,是指数据指标的计算方式,比如选择如下计算公式:计数、求和、TopN等,利用上述计算公式对数据指标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初始的计算结果。
关于统计周期:每一个统计周期结束,均会存储数据指标对应的计算结果,作为后续数据上卷的原子数据。统计周期可以设置多个,比如设置如下几种统计周日:一小时、一天、7天、30天。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别统计以上几种统计周期内的计算数据并分别展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考虑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等计算参数,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能够提高数据指标的计算的准确性以及数据指标的更新的同步性。
在得到具有关联关系的数据指标对应的计算结果后,对该计算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将该计算结果同步到kafka。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存储和同步到kafka,不仅能够满足时间上卷的展示需求,同时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如统计近一小时的发现病毒数,则其可以作为当天发现病毒数的基础数据,当天的又可以作为近七天的和近三十天的基础数据,以此类推;进而避免了每次由原始数据统计导致结果不一致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计算结果同步到kafka后,再经由指标服务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设的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其中,同步检测策略是:当基于计算参数,检测到指标关联组内的各数据指标均完成数据计算时,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指标超时策略是,当指标关联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正确计算时,生成报错信息,并将报错信息和指标关联组内的其他数据指标同步推送至界面层。
在具体实现时,对于需要同步展示的数据指标,根据同步检测策略,对关联指标进行实时检测,以数据指标的时间戳、统计周期等计算参数为依据,当检测到关联指标都已经完成数据计算时,才会将各数据指标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到界面层。
根据指标超时策略,当关联指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能正确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时,将生成报错信息,并将该报错信息和其他数据指标对应的计算结果同步推送到界面层,并在界面层展示提示信息;该其他数据指标,是指关联指标中,除了未能正确计算的数据指标之外的数据指标。上述根据数据指标的统计周期定义指标超时策略,能够保证相关联的数据指标能够同步更新计算结果。
本实施例利用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能够更好地确保指标关联组内每个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能够同时推送至界面层。
当界面层接收到推送的计算结果后,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界面层包括:数据解析层、图表展示层和图表通知层。基于此,在界面层对数据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可以包括:
通过数据解析层对计算结果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填充至第一图表中。具体的,当推送的计算结果数据量过大、推送频率过高时,由数据解析层对计算结果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呈现到界面层的计算结果是最新的,且是最直观的。
通过图表展示层对第一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的,图表展示层仅对计算结果进行图表的绘制渲染,并不需要做过多的业务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可视化效率。
当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通过图表通知层生成更新通知,以对第一图表关联的第二图表进行更新;该第二图表与第一图表之间预先建立有关联关系。参照图3所示的图表通知层逻辑结构图,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指标更新模块(也称为图表更新模块)、广播模块和关联图表模块,关联图表模块中包括多个关联图表。
在通知更新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指标更新模块格局更新的计算结果对第一图表进行更新,并向广播模块发出更新通知,更新通知中携带更新后的新计算结果。广播模块中预先存储有各个图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图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更新通知发送给与第一图表关联的第二图表,第二图表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二图表接收到更新通知后,解析其携带的新计算结果,以基于新计算结果进行图表更新。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4所示的基于平台架构的数据展示过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展示方法的平台,该平台包括指标定义与计算模块、指标推送检测模块、图表展示与通知模块。
指标定义与计算模块的输入为数据源的数据流,在指标定义与计算模块中预设有多种数据指标,基于输入的数据流对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该计算结果也是数据流。将数据流形式的计算结果输入至指标推送检测模块;指标推送检测模块根据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计算结果推送至图表展示与通知模块。图表展示与通知模块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及当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基于图表通知策略,通知与第一图表相关联的第二图表进行更新。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通过预设数据指标、关联数据指标、计算数据指标、利用图表展示计算结果、可视化展示计算结果等过程,能够有效改善数据实时展示、数据同步更新、数据一致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基于时间维度的数据上卷,让决策者能够更及时、更直观、更有效的观察和分析数据。同时由于提供了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存储服务,提高了数据指标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在界面层,通过数据解析层提供的数据解析服务,保证了图表的高性能渲染。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所示的数据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数据指标,且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
关联模块504,用于建立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
计算模块506,用于基于Flink对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推送模块508,用于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
展示模块510,用于在界面层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块506具体用于:设置数据指标的计算参数;其中,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基于Flink和计算参数计算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送模块508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其中,同步检测策略是:当基于计算参数,检测到指标关联组内的各数据指标均完成数据计算时,将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指标超时策略是,当指标关联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正确计算时,生成报错信息,并将报错信息和指标关联组内的其他数据指标同步推送至界面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关联模块504具体用于: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相关联的数据指标;对选择的相关联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建立关联关系;将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确定为指标关联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界面层包括数据解析层、图表展示层;展示模块510具体用于:通过数据解析层对计算结果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填充至第一图表中;通过图表展示层对第一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界面层还包括图表通知层;展示模块510还用于:当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通过图表通知层生成更新通知,以对第一图表关联的第二图表进行更新;其中,第二图表与第一图表之间预先建立有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一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对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一的数据展示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设备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指标,且所述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
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所述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
基于Flink对所述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
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所述基于Flink对所述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包括:
设置所述数据指标的计算参数;其中,所述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
基于Flink和所述计算参数计算所述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所述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包括:
根据预设的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其中,
所述同步检测策略是:当基于所述计算参数,检测到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各数据指标均完成数据计算时,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所述界面层;
所述指标超时策略是,当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正确计算时,生成报错信息,并将所述报错信息和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其他数据指标同步推送至所述界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包括:
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相关联的数据指标;
对选择的相关联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建立关联关系;
将具有所述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确定为指标关联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包括数据解析层、图表展示层;所述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解析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填充至第一图表中;
通过所述图表展示层对所述第一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还包括图表通知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图表对应的数据指标的计算结果更新时,通过所述图表通知层生成更新通知,以对所述第一图表关联的第二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二图表与所述第一图表之间预先建立有关联关系。
5.一种数据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指标,且所述数据指标是基于展示需求预先设置的指标;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数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指标关联组;其中,所述指标关联组内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至少两个数据指标;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Flink对所述指标关联组中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推送模块,用于采用websocket技术,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
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界面层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设置所述数据指标的计算参数;其中,所述计算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来源、筛选条件、维度、计算方式和统计周期;基于Flink和所述计算参数计算所述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计算结果;
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同步检测策略和指标超时策略,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界面层;其中,所述同步检测策略是:当基于所述计算参数,检测到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各数据指标均完成数据计算时,将所述指标关联组对应的计算结果推送至所述界面层;所述指标超时策略是,当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数据指标未正确计算时,生成报错信息,并将所述报错信息和所述指标关联组内的其他数据指标同步推送至所述界面层。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
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10590.7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597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0590.7A CN112597358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0590.7A CN112597358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7358A CN112597358A (zh) 2021-04-02
CN112597358B true CN112597358B (zh) 2023-12-08

Family

ID=7518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0590.7A Active CN112597358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7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5401B (zh) * 2022-08-26 2023-07-11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基于可视化指标模型配置的城市体检评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8087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中多指标数据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155352A1 (ja) * 2017-02-21 2018-08-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71412A (zh) * 2018-09-28 2019-01-25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的实时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40185A (zh) * 2019-01-11 2019-06-04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关联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8087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中多指标数据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155352A1 (ja) * 2017-02-21 2018-08-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71412A (zh) * 2018-09-28 2019-01-25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的实时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40185A (zh) * 2019-01-11 2019-06-04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关联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7358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1538B (zh) 点击数据采集、处理和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77058B2 (en) Generation of bots based on observed behavior
US10452625B2 (en) Data lineage analysis
US864533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data refinement actions based on visualized search of information
CN105989076B (zh)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以及装置
EP3343411A1 (en) Sql audi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storage device
CN106933906B (zh) 数据多维度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US20180285184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logs
CN110647512A (zh) 一种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597358B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81715A (zh) 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0051A (zh) 一种文本数据中错误字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994251B (zh) 靶弹遥测数据解析装置及解析系统
CN112579691B (zh) 一种支持大屏展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93504B2 (en) Server-side cross-model measure-based filtering
CN116468011A (zh) 一种报表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00900A (zh) 生成指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46707B (zh)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
CN110765158A (zh) 分页查询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152523B2 (en) Copying data view portions relevant for analysis and/or collaboration
CN109101544A (zh)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45791A (zh) 一种客群画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2171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同步设备
CN112667738B (zh) 一种兼容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US20200167838A1 (en) Plausibility-based validation of product costing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