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5163A -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5163A
CN112595163A CN202110011040.6A CN202110011040A CN112595163A CN 112595163 A CN112595163 A CN 112595163A CN 202110011040 A CN202110011040 A CN 202110011040A CN 112595163 A CN112595163 A CN 112595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hinge
piece
connecting piec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10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5163B (zh
Inventor
苏桂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Jixi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Jixi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Jixi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10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5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5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5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5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075Supports for plates or plate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支撑顶板之间通过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支撑底板另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通过连接箱传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操作第一传动组件或第二传动组件即可通过带动铰接组件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支撑顶板上升或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主要可以分为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和风冷式冷却器。冷却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
耐高压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其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然而现有的支撑装置大多为固定设置,少数支撑装置底部通过液压缸或气缸带动其升降,而液压缸和气缸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长期充气,长期使用,影响液压缸或气缸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大多为固定设置,少数支撑装置底部通过液压缸或气缸带动其升降,而液压缸和气缸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长期充气,长期使用,影响液压缸或气缸的使用寿命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支撑顶板之间通过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支撑底板另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通过连接箱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分为三组,从第二传动组件到第一传动组件的方向上,所述铰接组件依次包括第一铰接单元、第二铰接单元和第三铰接单元,所述第一铰接单元、第二铰接单元和第三铰接单元均分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和所述支撑顶板之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第三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和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和第五连接件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五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单元包括第五铰接件,所述第五铰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六铰接件。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呈同轴心设置,且所述铰接组件的外侧,所述支撑底板上对称设有四组第一滑杆。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外部一侧设有摇杆,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螺纹端和第二螺纹端,所述第一螺纹端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螺纹端穿过连接箱并延伸到连接箱另一侧。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顶面一端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件以及第四连接件外侧,所述第三连接部底面一端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五铰接件以及第六连接件的外侧。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同步设置的限位座。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外侧设有T型杆,所述第二安装座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螺纹端和第四螺纹端,所述第三螺纹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三螺纹端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螺纹端穿过所述连接箱并延伸到连接箱另一侧。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同侧方向上,所述支撑底板一侧设有平衡座,所述平衡座上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内。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箱内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外部齿轮咬合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齿轮比为1:1,所述第三齿轮内部与所述第二螺纹端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内部与所述第四螺纹端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上均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轴承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固定在所述连接箱内壁上。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适配的滑动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操作第一传动组件或第二传动组件即可通过带动铰接组件同步移动,从而带动支撑顶板上升或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铰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底板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底板;2-支撑顶板;3-铰接组件;31-第一铰接单元;311-第一铰接件;312-第一连接件;313-第一转轴;314-第二连接件;315-第三连接件;316-第二铰接件;32-第二铰接单元;321-第三铰接件;322-第四连接件;323-第二转轴;324-第五连接件;325-第四铰接件;33-第三铰接单元;331-第五铰接件;332-第六连接件;333-第三转轴;334-第七连接件;335-第六铰接件;4-第一传动组件;41-第一安装座;42-摇杆;43-第一连接杆;431-第一螺纹端;432-第二螺纹端;44-第一连接板;441-第一连接部;442-第二连接部;442a-第一齿条;443-第三连接部;443a-第二齿条;45-第一齿轮;46-第二齿轮;47-限位座;5-第二传动组件;51-第二安装座;52-T型杆;53-第二连接杆;531-第三螺纹端;532-第四螺纹端;54-第二连接板;541-第四连接部;542-第五连接部;55-平衡座;56-第二滑杆;6-连接箱;61-第三齿轮;62-第四齿轮;63-圆形槽;64-空心杆;7-第一滑杆;8-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5,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支撑顶板1表面设有安装孔,便于安装耐高压冷却器,所述支撑底板1与所述支撑顶板2之间通过铰接组件3相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3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4,所述支撑底板1另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3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5,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二传动组件5通过连接箱6传动连接。
所述铰接组件3分为三组,从第二传动组件5到第一传动组件4的方向上,所述铰接组件3依次包括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所述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均分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和所述支撑顶板2之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31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的第一铰接件311,所述第一铰接件3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312,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13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14和第三连接件315,所述第二连接件31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和第三连接件315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件31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件316,所述第二铰接单元3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上的第三铰接件321,所述第三铰接件32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件322,所述第四连接件322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23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12和第五连接件324,所述第二连接件312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322和第五连接件324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312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五连接件32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铰接件325,所述第三铰接单元33包括第五铰接件331,所述第五铰接件331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件332,所述第六连接件332通过第三转轴333转动连接有第七连接件334,所述第七连接件33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六铰接件33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件316、所述第四铰接件325和所述第六铰接件335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顶板2的底部。
所述第一转轴313、第二转轴323和第三转轴333呈同轴心设置,且所述铰接组件3的外侧,所述支撑底板1上对称设有四组第一滑杆7,起到多点同步支撑作用。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安装座41,所述第一安装座41外部一侧设有摇杆42,所述第一安装座41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43,所述第一连接杆43上设有第一螺纹端431和第二螺纹端432,所述第一螺纹端43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4,所述第二螺纹端432穿过连接箱6并延伸到连接箱6另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44包括第一连接部441、第二连接部442和第三连接部443,所述第二连接部44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441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44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442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41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443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端4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441,所述第二连接部442顶面一端设有第一齿条442a,所述第一齿条442a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齿轮45,所述第一齿轮4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件321以及第四连接件322外侧,所述第三连接部443底面一端设有第二齿条443a,所述第二齿条443a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齿轮4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五铰接件331以及第六连接件332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个螺纹端的螺纹咬合距离一致,且与各个齿条与齿轮的咬合距离相等,故各自滑动的距离是一致的,且螺纹咬合距离即为移动距离,无需设置限位装置。
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42同步设置的限位座47,为了减少摩擦阻力,限位座47最好与第二连接部442不接触,仅仅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51,所述第二安装座51的外侧设有T型杆52,所述第二安装座51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53,所述第二连接杆53上设有第三螺纹端531和第四螺纹端532,所述第三螺纹端531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4,所述第二连接板54包括第四连接部541和第五连接部542,所述第五连接部542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541的两端,所述第三螺纹端531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541,所述第四螺纹端532穿过所述连接箱6并延伸到连接箱6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442与所述第五连接部542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也可将所述第二连接部442与所述第五连接部542设置呈一体。
与所述第二安装座51同侧方向上,所述支撑底板1一侧设有平衡座55,所述平衡座55上设有第二滑杆56,所述第二滑杆56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541内,由于第一安装座51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一端中部,在连接箱6传动过程中,第二安装座51的位置有所偏移,为了保证第二传动组件5的传动稳定性,设置平衡座55连接第二滑杆56,起到平衡限位作用。
所述连接箱6内设有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所述第三齿轮61外部齿轮咬合第四齿轮62,所述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的齿轮比为1:1,即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为相同齿轮,从而不管操作摇杆42还是操作T型杆52,传动比是一致的,铰接组件3上升的距离是一致的,从而确保调节支撑顶板2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三齿轮61内部与所述第二螺纹端432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62内部与所述第四螺纹端532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61和所述第四齿轮62上均设有圆形槽63,所述圆形槽63内轴承连接有空心杆64,所述空心杆64固定在所述连接箱6内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当转动摇杆42时,第二螺纹端432带动第三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62转动,又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通过空心杆64固定在连接箱6上,连接箱6固定在支撑底板1上,此时第一连接杆43和第二连接杆53相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同向移动,从而带动支撑顶板2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相适配的滑动槽8,且所述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8内,为了减小摩擦,可在第一连接部441和第四连接部541底部设有若干个滚珠,采用滚珠滑动模式。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摇杆42,由于第一连接杆43中的第一螺纹端431与第一连接板44中的第一连接部441螺纹连接,从而第一连接板44在滑动槽8内滑动,第一连接板44滑动同时,第二连接部442顶面的第一齿条45和第三连接部443底面的第二齿轮46分别带动第四连接件322和第二连接件314转动,由于第四连接件322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314和第五连接件324,第二连接件314呈平行设置,且第二连接件3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312和第三连接件315,由于第一齿条45和第二齿条46所走的行程相同,因此,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的升降距离一致,实现同步升降;
且第二螺纹端432带动第三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62转动,又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通过空心杆64固定在连接箱6上,连接箱6固定在支撑底板1上,此时第一连接杆43和第二连接杆53相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同向同速移动,最终带动支撑顶板2上升或者下降;
当操作人员转动T型杆52时,由于第二连接杆上53的第三螺纹端531与第二连接板54上的第四连接部541螺纹连接,且平衡座55设有第二滑杆5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541,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54移动,第二连接杆53上的第四螺纹端532通过第四齿轮62带动第三齿轮61转动,间接带动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同向同速移动,第一连接板44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的升降,最终带动支撑顶板2上升或者下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与所述支撑顶板(2)之间通过铰接组件相(3)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3)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4),所述支撑底板(1)另一侧顶端设有与所述铰接组件(3)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5),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二传动组件(5)通过连接箱(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3)分为三组,从第二传动组件(5)到第一传动组件(4)的方向上,所述铰接组件(3)依次包括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所述第一铰接单元(31)、第二铰接单元(32)和第三铰接单元(33)均分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和所述支撑顶板(2)之间,所述第一铰接单元(31)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的第一铰接件(311),所述第一铰接件(3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312),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313)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14)和第三连接件(315),所述第二连接件(31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312)和第三连接件(315)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件(31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件(316),所述第二铰接单元(3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1)上的第三铰接件(321),所述第三铰接件(32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件(322),所述第四连接件(322)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23)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14)和第五连接件(324),所述第二连接件(314)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件(322)和第五连接件(324)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314)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五连接件(32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铰接件(325),所述第三铰接单元(33)包括第五铰接件(331),所述第五铰接件(331)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件(332),所述第六连接件(332)通过第三转轴(333)转动连接有第七连接件(334),所述第七连接件(33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六铰接件(3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13)、第二转轴(323)和第三转轴(333)呈同轴心设置,且所述铰接组件的外侧,所述支撑底板上对称设有四组第一滑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安装座(41),所述第一安装座(41)外部一侧设有摇杆(42),所述第一安装座(41)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43),所述第一连接杆(43)上设有第一螺纹端(431)和第二螺纹端(432),所述第一螺纹端(43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4),所述第二螺纹端(432)穿过连接箱(6)并延伸到连接箱(6)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4)包括第一连接部(441)、第二连接部(442)和第三连接部(443),所述第二连接部(44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441)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443)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442)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41)的顶端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443)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端(4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441),所述第二连接部(442)顶面一端设有第一齿条(442a),所述第一齿条(442a)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齿轮(45),所述第一齿轮(4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铰接件(321)以及第四连接件(322)外侧,所述第三连接部(443)底面一端设有第二齿条(443a),所述第二齿条(443a)齿轮连接有与其适配的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齿轮(1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五铰接件(331)以及第六连接件(33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42)同步设置的限位座(4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5)包括第二安装座(51),所述第二安装座(51)的外侧设有T型杆(52),所述第二安装座(51)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53),所述第二连接杆(53)上设有第三螺纹端(531)和第四螺纹端(532),所述第三螺纹端(531)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板(54),所述第二连接板(54)包括第四连接部(541)和第五连接部(542),所述第五连接部(542)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541)的两端,所述第三螺纹端(531)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541),所述第四螺纹端(532)穿过所述连接箱(6)并延伸到连接箱(6)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座(51)同侧方向上,所述支撑底板(1)一侧设有平衡座(55),所述平衡座(55)上设有第二滑杆(56),所述第二滑杆(56)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54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6)内设有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所述第三齿轮(61)外部齿轮咬合第四齿轮(62),所述第三齿轮(61)和第四齿轮(62)的齿轮比为1:1,所述第三齿轮(61)内部与所述第二螺纹端(432)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62)内部与所述第四螺纹端(532)相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61)和所述第四齿轮(62)上均设有圆形槽(63),所述圆形槽(63)内轴承连接有空心杆(64),所述空心杆(64)固定在所述连接箱(6)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相适配的滑动槽(8),且所述第一连接板(44)和第二连接板(54)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8)内。
CN202110011040.6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Active CN112595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040.6A CN11259516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040.6A CN11259516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5163A true CN112595163A (zh) 2021-04-02
CN112595163B CN112595163B (zh) 2022-05-10

Family

ID=75207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1040.6A Active CN112595163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51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90967U (zh) * 2019-07-12 2020-04-10 华柔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支撑装置
CN111390470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焊接夹紧装置
CN212012087U (zh) * 2020-05-21 2020-11-24 上海大洋智能车库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车库用线缆定位装置
CN212069976U (zh) * 2020-04-21 2020-12-04 安徽远信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异径管成型制造设备
CN112171145A (zh) * 2020-09-01 2021-01-05 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焊接加工的平衡悬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90967U (zh) * 2019-07-12 2020-04-10 华柔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支撑装置
CN111390470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焊接夹紧装置
CN212069976U (zh) * 2020-04-21 2020-12-04 安徽远信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异径管成型制造设备
CN212012087U (zh) * 2020-05-21 2020-11-24 上海大洋智能车库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车库用线缆定位装置
CN112171145A (zh) * 2020-09-01 2021-01-05 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焊接加工的平衡悬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5163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8392B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支撑机器人及方法
CN105666471B (zh) 一种sps+upu+(2rps+r)型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CN101244558A (zh) 空间三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2654278B (zh) 一种升降杆及照明装置
CN112454336B (zh) 一种分体式五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1394835Y (zh) 曲柄滑块式机械臂
CN108637637A (zh) 一种过盈装配用渐进敲击装置
CN102009413A (zh) 一种适用于球电机的具有姿态检测的三自由度被动球关节
CN112595163B (zh) 一种耐高压冷却器支撑装置
CN20957374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桌
CN209665314U (zh) 一种倒挂直线滑台六自由度平台结构
CN102922507A (zh) 二自由度调平装置
CN209357565U (zh) 一种减震型干式变压器
CN210266633U (zh) 一种仰躺观看式电视机升降吊架系统
CN208880656U (zh) 一种汽车线束装配检测设备
CN211278320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平移式升降装置
CN218064265U (zh) 一种高铁空心轴超声波检测用升降悬臂装置
CN214870569U (zh) 一种八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装置
JP2005118792A (ja) プレス装置
CN205183344U (zh) 一种用于热轧钢管或型钢生产线上的齿条式冷床
CN109807840A (zh) 一种倒挂直线滑台六自由度平台结构
CN214650599U (zh) 一种自动控制仪表装置
CN220886866U (zh) 一种螺杆螺母举升机
CN219212378U (zh) 一种阀门加工固定装置
CN219255525U (zh) 一种多自由度液压站装配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246000 Workshop 10 (axis 2-17), Yingdeli Industrial Park, Yixiu District, Anqing,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6000 No.17 factory building, development enterprise Industrial Park, Lingbei stree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qing Jixiang metal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