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6418A -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6418A
CN112586418A CN202011576166.XA CN202011576166A CN112586418A CN 112586418 A CN112586418 A CN 112586418A CN 202011576166 A CN202011576166 A CN 202011576166A CN 112586418 A CN112586418 A CN 112586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yfish
area
pond
breeding
inhab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61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思
金诗语
王朝宇
罗妍
何小燕
李相前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5761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6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6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属于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池塘,所述池塘内周壁为斜坡;所述池塘内设有水草繁衍区,该区域种植水草;栖息隐匿区,该区域栖息藏匿小龙虾;摄食捕捞区,该区域投放饵料及进行小龙虾捕捞;所述池塘内按序重复分布有水草繁衍区、栖息隐匿区、水草繁衍区和摄食捕捞区;所述斜坡处为休憩区,斜坡上种植沉水植物,小龙虾于该区域休憩。本发明的养殖结构,根据小龙虾的习性进行结构设计,不同的结构区域相互配合,能有效增加小龙虾的养殖密度,降低小龙虾自相残杀的情况发生,且方便后期捕捞,同时,本发明的养殖结构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重复养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养殖产量最高的淡水虾类,2018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达163.87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产业总产值高达3690亿元。小龙虾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流通、餐饮和节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异常火爆的消费市场也使得小龙虾养殖业成为了许多地区的支柱型特色农业。
由于小龙虾是一种具有较强格斗习性的底栖动物,领域行为明显,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过大容易引发自相残杀现象,以至于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效益反而不高,这使得实际养殖过程中小龙虾的养殖密度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且,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域资源、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养殖实践过程中通常采取与其他作物(如水稻、茭白)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如河蟹、鳜、黄颡鱼、鲢、鳙)共作(或混养)、连作的方式开展生产活动,这些养殖方法或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域面积的养殖效益,但并没有真正提高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小龙虾的消费需求,我国小龙虾养殖规模逐年扩张,养殖面积过度的扩张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甚至对耕地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这种多元经济生物的连作与共作模式往往需要较高的种养技术,这也使得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有学者对江汉平原地区266户稻虾综合种养单位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调查的种养单位中6.19%处于亏损状态,48.10%盈利低于整体平均值,只有9.05%的盈利高出平均值1倍以上,而对于新入行的养殖户而言,近30%的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包括池塘,所述池塘内周壁为斜坡;
所述池塘内设有:
水草繁衍区,该区域种植水草;
栖息隐匿区,该区域栖息藏匿小龙虾;
摄食捕捞区,该区域投放饵料及进行小龙虾捕捞;
所述池塘内按序重复分布有水草繁衍区、栖息隐匿区、水草繁衍区和摄食捕捞区;
所述斜坡处为休憩区,斜坡上种植沉水植物,小龙虾于该区域休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斜坡上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斜坡总面积的30%~4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斜坡的坡度为1∶(1~1.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休憩区种植有黑叶轮藻和菹草;所述水草繁衍区种植有苦草和黑叶轮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栖息隐匿区中布置有栖息隐匿构筑体,其包括:
竖杆,其有若干根,竖置设置,底端插入池塘底部,顶端露出水面,竖杆沿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有多排;
横杆,其有若干根,水平设置,与竖杆固定连接,每根横杆与同一排的竖杆固定连接;
栖息隐匿管,其有若干根,均为两端开口壁面镂空的中空管件,栖息隐匿管平行于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栖息隐匿管水平布置,搭在处于相同高度的横杆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栖息隐匿管顶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顶孔,顶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两侧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侧孔,侧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底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底孔,底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可选地,所述栖息隐匿构筑体不同高度位置处自上而下,栖息隐匿管的内径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一、池塘改造:在池塘内周壁设置斜坡,并控制斜坡坡度为1∶(1~1.5);
二、栖息隐匿构筑体布置:在池塘内对应栖息隐匿区位置处布置栖息隐匿构筑体,将竖杆底端竖直插入池塘底部的泥土中,每根横杆固定连接在两根以上的竖杆上,不同排竖杆的相同高度的横杆上搭有栖息隐匿管;
三、水草种植:向池塘内逐步注入10~20cm深度的养殖用水,在水位为池塘深度的1/10~1/5时在休憩区和水草繁衍区进行水草种植,水草实际种植盖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水草定植完成后,逐步提升池塘水位;
四、小龙虾投放:水草定植完成后开始投放虾苗,将虾苗均匀投放在栖息隐匿管内,虾苗投放密度为6000~8000尾/亩;
五、饲养:虾苗投放完成2~3天后开始投喂饵料,饵料蛋白含量为24~30%,投喂区域以摄食捕捞区为主,以栖息隐匿区为辅,每天投喂1~3次;
六、捕捞: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摄食捕捞区投放虾笼,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摄食捕捞区,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
七、捕捞后维护:虾笼捕捞结束后,逐步降低池塘水位并对栖息隐匿管进行清洗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0~15d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方法,可选地,步骤二中,最下层的栖息隐匿管池底高度不小于10cm,最上层的栖息隐匿管距满水水面高度不小于15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方法,可选地,步骤五中,饵料每次投喂时,摄食捕捞区和栖息隐匿区的饵料投放质量之比为7:3。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根据小龙虾的习性进行结构设计,不同的结构区域相互配合,能有效增加小龙虾的养殖密度,降低小龙虾自相残杀的情况发生,且方便后期捕捞,同时,本发明的养殖结构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重复养殖利用;
(2)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每处栖息隐匿区两侧均设置水草繁衍区,水草除了增加溶氧、提供栖息环境、提供食物、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外,还如同楼梯一样,为小龙虾提供着通向栖息隐匿区的栖息隐匿构筑体的道路,辅助小龙虾进入不同高度的栖息隐匿构筑体中栖息;
(3)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栖息隐匿构筑体使不同体型的小龙虾分类栖息,小内径的栖息隐匿管还能有效防止大体型小龙虾对小体型小龙虾的捕食杀害,由此能有效降低小龙虾的死亡率,同时,竖直布置的多个栖息隐匿管有效的增加了小龙虾的养殖密度,使得养殖产量大大提升;
(4)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摄食捕捞区两侧均设置有水草繁衍区,促使小龙虾就近捕食,以便于位置池塘中小龙虾分布的稳定,同时,摄食捕捞区中不种植水草,在收获时候,捕捞小龙虾更加方便,使该处区域的水面上能供小型船只行驶,方便虾笼的设置取放;
(5)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小龙虾的养殖密度大大增加,且养殖过程中小龙虾死亡率低,养殖后捕捞方便,首轮养殖完成后,后续养殖可省去大部分布置池塘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栖息隐匿构筑体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栖息隐匿构筑体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栖息隐匿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休憩区;10、斜坡;11、塘堤;
2、水草繁衍区;
3、栖息隐匿区;30、栖息隐匿构筑体;300、竖杆;310、横杆;320、栖息隐匿管;321、顶孔;322、侧孔;323、底孔;
4、摄食捕捞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包括池塘;
所述池塘内周壁为斜坡10;
所述池塘内设有:
水草繁衍区2,该区域种植水草;
栖息隐匿区3,该区域栖息藏匿小龙虾;
摄食捕捞区4,该区域投放饵料及进行小龙虾捕捞;
所述池塘内按序重复分布有水草繁衍区2、栖息隐匿区3、水草繁衍区2和摄食捕捞区4;
所述斜坡10处为休憩区1,斜坡10上种植沉水植物,小龙虾于该区域休憩。
由于小龙虾底栖、好斗等特点,在现有的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无法对小龙虾进行大密度的养殖,本实施例中,池塘选取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水质清新、无污染、四季水位恒定、无洪涝灾害的地址建设,池塘开口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在池塘四周竖直形成有宽度不小于一米的塘堤11,防止小龙虾外逃,池塘内共有四种功能区域,池塘内周壁的斜坡10处构成了休憩区1,池塘内其他区域则有水草繁衍区2、栖息隐匿区3及摄食捕捞区4按规则分布。
本实施例的池塘中,除休憩区1区域外,其余区域按南北向依次分布有水草繁衍区2-栖息隐匿区3-水草繁衍区2-摄食捕捞区4-水草繁衍区2-栖息隐匿区3-水草繁衍区2-摄食捕捞区4等,以“水草繁衍区2-栖息隐匿区3-水草繁衍区2-摄食捕捞区4”的顺序规律重复分布,布满池塘中处休憩区1区域外的剩余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
水草繁衍区2沿东西走向布满其所处位置的池塘中,水草繁衍区2为水草种植与生长区域,该区域内可种植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菹草等,可以根据季节选种水草。
栖息隐匿区3沿东西走向布满其所处位置的池塘中,在该区域布置有栖息隐匿构筑体30,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与其两侧水草繁衍区2中的水草紧密相连,小龙虾主要在栖息隐匿区3中栖息和隐匿。
摄食捕捞区4沿东西走向布满其所处位置的池塘中,该区域不设水草不设栖息隐匿构筑体30,该区域主要为饲养期间饵料的投放区域以及收获季节虾笼的投放区域。
池塘的四周内壁均为斜坡10,为小龙虾的休憩区1,在斜坡10上种植有沉水植物,供小规格的小龙虾在此休憩及捕食浮游动植物。
进一步地,池塘中还布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分别执行向池塘中注水及排水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池塘面积为2~50亩,池塘水深为1.0~1.6m,其中,每侧的休憩区1宽度为1.5~3.0m,每个水草繁衍区2的宽度为1.5~2.0m,每个栖息隐匿区3的宽度为1.2~1.5m,每个摄食捕捞区4的宽度为1.5~2.0m。
水草作为小龙虾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着增加溶氧、提供栖息环境、提供食物、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本申请在每个栖息隐匿区3的两侧均设有水草繁衍区2,此区域的水草除了起着上述的作用,还如同楼梯一样,为小龙虾提供着通向栖息隐匿区3的栖息隐匿构筑体30的道路,由于小龙虾以爬行为主,游泳能力弱,仅依靠游行,小龙虾并不能到达高处的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中,因此,可以通过水草繁衍区2来辅助爬向更高的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中。
本实施例设置“水草繁衍区2-摄食捕捞区4-水草繁衍区2”的目的是促使小龙虾就近捕食,以便于位置池塘中小龙虾分布的稳定,同时,摄食捕捞区4中不种植水草,在收获时候,捕捞小龙虾更加方便,使该处区域的水面上能供小型船只行驶,方便虾笼的设置取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坡10上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斜坡10总面积的30%~40%。
由于沉水植物即水草对水体有一定净化作用,种植过多水草会对浮游动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浮游动植物也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因此,沉水植物不宜种植过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斜坡10上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斜坡10总面积的30%~40%,以及池塘中水草繁衍区2的宽度为1.5~2.0m,是根据本申请小龙虾的养殖量来设计,使沉水植物即水草的生长速度与小龙虾的摄食消耗速度维持在较为平衡的状态,若水草种植面积过多,随着养殖过程进行,水草生长过快,会破坏养殖结构的稳定,若种植面积过少,水草会在养殖过程中消耗完,同样不利于后期养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坡10的坡度为1∶(1~1.5)。
申请人研究发现,较小的龙虾习惯在潜水区域摄食,当斜坡10坡度过大时,造成浅水区域太小,不利于幼小龙虾的捕食、吸氧,若斜坡10坡度过小,会导致池塘养殖空间太小,不利于养殖密度的提升,因此,本实施例控制斜坡10坡度为1∶(1~1.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休憩区1种植有黑叶轮藻和菹草;所述水草繁衍区2种植有苦草和黑叶轮藻。
黑叶轮藻为小龙虾喜食的食物,而菹草和苦草是耐寒的水草,通过本实施例的水草种植,可以使池塘中四季均有可供小龙虾设置活动的水草,使得本申请的养殖结构在四季均能有效发挥其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结构,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栖息隐匿区3中布置有栖息隐匿构筑体30,其包括:
竖杆300,其有若干根,竖置设置,底端插入池塘底部,顶端露出水面,竖杆300沿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有多排;
横杆310,其有若干根,水平设置,与竖杆300固定连接,每根横杆310与同一排的竖杆300固定连接;
栖息隐匿管320,其有若干根,均为两端开口壁面镂空的中空管件,栖息隐匿管320平行于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栖息隐匿管320水平布置,搭在处于相同高度的横杆310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通过横杆310和竖杆300形成框架固定在栖息隐匿区3的池塘底部,栖息隐匿管320搭在相同高度的横杆310上,小龙虾可于栖息隐匿管320中栖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栖息隐匿管320顶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顶孔321,顶孔321短径为栖息隐匿管320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320两侧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侧孔322,侧孔322短径为栖息隐匿管320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320底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底孔323,底孔323短径为栖息隐匿管320内径的1/5。
栖息隐匿管320的顶孔321和侧孔322供小龙虾出入游走,底孔323可供残饵及粪便排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不同高度位置处自上而下,栖息隐匿管320的内径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设有多层不同高度的栖息隐匿管320,且内径均不相同,体型较小的小龙虾喜欢浅水环境,体型较大的小龙虾喜欢深水环境,小体型的小龙虾可通过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两侧水草繁衍区2的水草爬升至高处的栖息隐匿管320中,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不同管径的栖息隐匿管320的设置,能有效的使不同体型的小龙虾分类栖息,小内径还能有效防止大体型小龙虾对小体型小龙虾的捕食杀害,由此能有效降低小龙虾的死亡率,同时,竖直布置的多个栖息隐匿管320有效的增加了小龙虾的养殖密度,使得养殖产量大大提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一、池塘改造:在池塘内周壁设置斜坡10,并控制斜坡10坡度为1∶1~1.5;
二、栖息隐匿构筑体布置:在池塘内对应栖息隐匿区3位置处布置栖息隐匿构筑体30,将竖杆300底端竖直插入池塘底部的泥土中,每根横杆310固定连接在两根以上的竖杆300上,不同排竖杆300的相同高度的横杆310上搭有栖息隐匿管320;
三、水草种植:向池塘内逐步注入10~20cm深度的养殖用水,在水位为池塘深度的1/10~1/5时在休憩区1和水草繁衍区2进行水草种植,水草实际种植盖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水草定植完成后,逐步提升池塘水位;
四、小龙虾投放:水草定植完成后开始投放虾苗,将虾苗均匀投放在栖息隐匿管320内,虾苗投放密度为6000~8000尾/亩;
五、饲养:虾苗投放完成2~3天后开始投喂饵料,饵料蛋白含量为24~30%,投喂区域以摄食捕捞区4为主,以栖息隐匿区3为辅,每天投喂1~3次;
六、捕捞: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摄食捕捞区4投放虾笼,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摄食捕捞区4,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
七、捕捞后维护:虾笼捕捞结束后,逐步降低池塘水位并对栖息隐匿管320进行清洗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0~15d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本方法首先对池塘进行改造,将池塘内周壁的斜坡10改造成特定的坡度,然后在池塘内对应栖息隐匿区3的位置处布置好栖息隐匿构筑体30,设置好栖息隐匿构筑体30后进行水草的种植,先向池塘中注水,本实施例的注水是每次注入10~20cm,多次注满池塘,当注满池塘深度的1/10~1/5时,开始种植水草,水深为池塘深度的1/10~1/5时为水草的最佳种植深度,若水深大于池塘深度的1/5,会导致水体中藻类等一些浮游植物生成的密度较大,使得水体透明度降低,不利于水草存活,若水深过浅,不便于水草种植;当水草定植成功后,可逐步提升水位至注满池塘,同时,在水草定植成功后,将虾苗均匀投放在栖息隐匿管320内,本申请的养殖结构可有效进行6000~8000尾/亩的密度的养殖,投放完成后2~3天,即可按照常规的饲养方法投喂饲料,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饲料主要投食在摄食捕捞区4,供就近的小龙虾捕食,另一小部分投放在栖息隐匿区3,供滞留在栖息隐匿构筑体30中的小龙虾捕食,小龙虾成长至商品规格时,即可在摄食捕捞区4投放虾笼进行捕捞,本申请摄食捕捞区4宽度为1.5~2.0m,且摄食捕捞区4两侧区域为水草繁衍区2,因此,此区域可供小船行驶,方便对小龙虾的捕捞;捕捞完成后,逐步降低水位,每次排水深度为10~20cm,并在此过程中对栖息隐匿管320进行清洗和维修,排完水后将残留的商品虾收集,用暴晒和撒生石灰的方式消毒清塘10~15天后,即可进行下一轮的饲养,下一轮饲养时,省去了布置栖息隐匿构筑体30的步骤。
本实施例的养殖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小龙虾的养殖密度大大增加,且养殖过程中小龙虾死亡率低,养殖后捕捞方便,首轮养殖完成后,后续养殖可省去大部分布置池塘的时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方法,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步骤二中,最下层的栖息隐匿管320池底高度不小于10cm,最上层的栖息隐匿管320距满水水面高度不小于15cm。
本实施例控制最下层的栖息隐匿管320池底高度不小于10cm,确保位于最下层栖息隐匿管320内的小龙虾有足够的氧含量生存环境,控制最上层的栖息隐匿管320距满水水面高度不小于15cm,避免最上层小龙虾生存环境的水温过高或过低。
进一步地,步骤五中,饵料每次投喂时,摄食捕捞区4和栖息隐匿区3的饵料投放质量之比为7:3。
向摄食捕捞区4每次投喂70%的饵料,使小龙虾能集中在该区域摄食,培养小龙虾在摄食捕捞区4摄食的习惯,向栖息隐匿区3投放30%的饵料,向停留在栖息隐匿区3的少数小龙虾提供必要的食物。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2亩的池塘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池塘水深为1m,斜坡10的坡度为1:1,斜坡10宽度为1.5m,每个水草繁衍区2的宽度为1.5m,每个栖息隐匿区3的宽度为1.2m,每个摄食捕捞区4的宽度为1.5m,斜坡10上种植总面积占斜坡10总面积30%的黑叶轮藻和菹草,水草繁衍区2种植苦草和黑叶轮藻,栖息隐匿构筑体30包含两层栖息隐匿管320,每层有两排栖息隐匿管320组成,栖息隐匿构筑体30安装完成后,向池塘逐步注入10cm深的养殖用水,在水深10cm深时,开始种植水草,水草种植按照养殖池塘划定的种植区域进行,在休憩区1和水草繁衍区2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种草,其中,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水草定植成功后开始投放虾苗,将小龙虾虾苗均匀的投放在栖息隐匿管320内,使其沿栖息隐匿构筑体30及其两侧的水草四处扩散,虾苗为4~6g/尾,投放密度为6000尾/亩,虾苗投放2天后开始投喂饲料,饲料投喂区域以划定的小龙虾摄食捕捞区4为主,以小龙虾栖息隐匿区3为辅,每天投喂1~3次,每天根据饵料残留情况适量增减饲料投喂量,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每个摄食捕捞区4投放1条虾笼,虾笼沿东西向布置,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池塘之中,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虾笼捕捞结束后,通过逐步降低池塘的水位对栖息隐匿管320进行清洗和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0天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经统计,通过本实施例的养殖结构,养殖的小龙虾产量可达420~450kg,比同规格池塘采用现有养殖结构及方法养殖的小龙虾最大产量增加了50%~6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5亩的池塘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池塘水深为1.5m,斜坡10的坡度为1:1.2,斜坡10宽度为1.8m,每个水草繁衍区2的宽度为1.5m,每个栖息隐匿区3的宽度为1.2m,每个摄食捕捞区4的宽度为1.8m,斜坡10上种植总面积占斜坡10总面积35%的黑叶轮藻和菹草,水草繁衍区2种植苦草和黑叶轮藻,栖息隐匿构筑体30包含两层栖息隐匿管320,每层有三排栖息隐匿管320组成,栖息隐匿构筑体30安装完成后,向池塘逐步注入15cm深的养殖用水,在水深15cm深时,开始种植水草,水草种植按照养殖池塘划定的种植区域进行,在休憩区1和水草繁衍区2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种草,其中,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水草定植成功后开始投放虾苗,将小龙虾虾苗均匀的投放在栖息隐匿管320内,使其沿栖息隐匿构筑体30及其两侧的水草四处扩散,虾苗为4~6g/尾,投放密度为7000尾/亩,虾苗投放2天后开始投喂饲料,饲料投喂区域以划定的小龙虾摄食捕捞区4为主,以小龙虾栖息隐匿区3为辅,每天投喂1~3次,每天根据饵料残留情况适量增减饲料投喂量,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每个摄食捕捞区4投放1条虾笼,虾笼沿东西向布置,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池塘之中,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虾笼捕捞结束后,通过逐步降低池塘的水位对栖息隐匿管320进行清洗和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1天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经统计,通过本实施例的养殖结构,养殖的小龙虾产量可达1200~1250kg,比同规格池塘采用现有养殖结构及方法养殖的小龙虾最大产量增加了50%~56%。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50亩的池塘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池塘水深为1.6m,斜坡10的坡度为1:1.5,斜坡10宽度为3m,每个水草繁衍区2的宽度为2m,每个栖息隐匿区3的宽度为1.5m,每个摄食捕捞区4的宽度为2m,斜坡10上种植总面积占斜坡10总面积40%的黑叶轮藻和菹草,水草繁衍区2种植苦草和黑叶轮藻,栖息隐匿构筑体30包含三层栖息隐匿管320,每层有四排栖息隐匿管320组成,栖息隐匿构筑体30安装完成后,向池塘逐步注入20cm深的养殖用水,在水深30cm深时,开始种植水草,水草种植按照养殖池塘划定的种植区域进行,在休憩区1和水草繁衍区2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种草,其中,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或种植宽度,水草定植成功后开始投放虾苗,将小龙虾虾苗均匀的投放在栖息隐匿管320内,使其沿栖息隐匿构筑体30及其两侧的水草四处扩散,虾苗为4~6g/尾,投放密度为8000尾/亩,虾苗投放3天后开始投喂饲料,饲料投喂区域以划定的小龙虾摄食捕捞区4为主,以小龙虾栖息隐匿区3为辅,每天投喂1~3次,每天根据饵料残留情况适量增减饲料投喂量,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每个摄食捕捞区4投放两条虾笼,虾笼沿东西向布置,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池塘之中,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虾笼捕捞结束后,通过逐步降低池塘的水位对栖息隐匿管320进行清洗和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5天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经统计,通过本实施例的养殖结构,养殖的小龙虾产量可达11500~12500kg,比同规格池塘采用现有养殖结构及方法养殖的小龙虾最大产量增加了53%~66%。
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包括池塘,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塘内周壁为斜坡;
所述池塘内设有:
水草繁衍区,该区域种植水草;
栖息隐匿区,该区域栖息藏匿小龙虾;
摄食捕捞区,该区域投放饵料及进行小龙虾捕捞;
所述池塘内按序重复分布有水草繁衍区、栖息隐匿区、水草繁衍区和摄食捕捞区;
所述斜坡处为休憩区,斜坡上种植沉水植物,小龙虾于该区域休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上沉水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斜坡总面积的3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的坡度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憩区种植有黑叶轮藻和菹草;所述水草繁衍区种植有苦草和黑叶轮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隐匿区中布置有栖息隐匿构筑体,其包括:
竖杆,其有若干根,竖置设置,底端插入池塘底部,顶端露出水面,竖杆沿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有多排;
横杆,其有若干根,水平设置,与竖杆固定连接,每根横杆与同一排的竖杆固定连接;
栖息隐匿管,其有若干根,均为两端开口壁面镂空的中空管件,栖息隐匿管平行于池塘长度方向布置,栖息隐匿管水平布置,搭在处于相同高度的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栖息隐匿管顶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顶孔,顶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两侧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侧孔,侧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2;
所述栖息隐匿管底部壁面贯穿开设有呈椭圆形的底孔,底孔短径为栖息隐匿管内径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隐匿构筑体不同高度位置处自上而下,栖息隐匿管的内径逐渐增大。
8.一种小龙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7的小龙虾养殖结构,步骤如下:
一、池塘改造:在池塘内周壁设置斜坡,并控制斜坡坡度为1∶(1~1.5);
二、栖息隐匿构筑体布置:在池塘内对应栖息隐匿区位置处布置栖息隐匿构筑体,将竖杆底端竖直插入池塘底部的泥土中,每根横杆固定连接在两根以上的竖杆上,不同排竖杆的相同高度的横杆上搭有栖息隐匿管;
三、水草种植:向池塘内逐步注入10~20cm深度的养殖用水,在水位为池塘深度的1/10~1/5时在休憩区和水草繁衍区进行水草种植,水草实际种植盖度小于既定水草种植盖度,水草定植完成后,逐步提升池塘水位;
四、小龙虾投放:水草定植完成后开始投放虾苗,将虾苗均匀投放在栖息隐匿管内,虾苗投放密度为6000~8000尾/亩;
五、饲养:虾苗投放完成2~3天后开始投喂饵料,饵料蛋白含量为24~30%,投喂区域以摄食捕捞区为主,以栖息隐匿区为辅,每天投喂1~3次;
六、捕捞:小龙虾长至商品规格时,在摄食捕捞区投放虾笼,每日下午16:00-18:00投放虾笼,次日早上06:00~08:00收起虾笼,收集后将虾笼清洗、晾干,继续投放摄食捕捞区,当虾笼捕获量少于捕捞峰值的10%时,停止使用虾笼捕捞;
七、捕捞后维护:虾笼捕捞结束后,逐步降低池塘水位并对栖息隐匿管进行清洗维修,当池塘水体全部排空时,收集残留的商品虾,并通过暴晒和抛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除害处理,清塘10~15d后,逐步提升池塘的水位,开展下一轮小龙虾饲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最下层的栖息隐匿管池底高度不小于10cm,最上层的栖息隐匿管距满水水面高度不小于15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饵料每次投喂时,摄食捕捞区和栖息隐匿区的饵料投放质量之比为7:3。
CN202011576166.X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Pending CN112586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166.XA CN11258641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166.XA CN11258641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6418A true CN112586418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6166.XA Pending CN11258641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64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4082A (zh) * 2021-11-30 2022-04-1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3440A (ja) * 1997-10-13 1999-04-27 Doboku Kenkyu Center 鋼管魚巣
CN101011040A (zh) * 2007-01-29 2007-08-08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4206329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5165669A (zh) * 2015-07-27 2015-12-23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青虾的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204888358U (zh) * 2015-07-28 2015-12-23 杨书戈 一种小龙虾附着基
WO2017107032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唐金贵 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方法
CN106973836A (zh) * 2017-04-24 2017-07-2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栖息隐蔽装置
CN107691316A (zh) * 2017-10-12 2018-02-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9169450A (zh) * 2018-09-18 2019-01-11 刘冬高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11990304A (zh) * 2020-09-29 2020-11-2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3440A (ja) * 1997-10-13 1999-04-27 Doboku Kenkyu Center 鋼管魚巣
CN101011040A (zh) * 2007-01-29 2007-08-08 江苏宝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4206329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5165669A (zh) * 2015-07-27 2015-12-23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青虾的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204888358U (zh) * 2015-07-28 2015-12-23 杨书戈 一种小龙虾附着基
WO2017107032A1 (zh) * 2015-12-22 2017-06-29 唐金贵 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方法
CN106973836A (zh) * 2017-04-24 2017-07-2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栖息隐蔽装置
CN107691316A (zh) * 2017-10-12 2018-02-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9169450A (zh) * 2018-09-18 2019-01-11 刘冬高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11990304A (zh) * 2020-09-29 2020-11-2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4082A (zh) * 2021-11-30 2022-04-1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uton The breeding biology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Clarias gariepinus (Pisces: Clariidae) in Lake Sibaya, South Africa, with a review of breeding in species of the subgenus Clarias (Clarias)
Alikunhi Fish culture in India
USRE30038E (en) Aquaculture system
CN112586418A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结构及养殖方法
Jones The biology and aquaculture potential of Cherax quadricarinatus
JPH0775497B2 (ja) ドジョウの産卵育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Okwodu Aquacultu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igeria
Lunz Pond cultivation of shrimp in South Carolina
Hiner Propagation of northern pike
Nabhitabhata et al. Performance of simple large-scale cephalopod culture system in Thailand
Barki et al.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nd aquaculture of decapod crustaceans: needs,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Ignatius Cage aquaculture
Johnston et al. Mud crab culture in the Minh Hai Province, south Vietnam
Sink Species profile: Atlantic croaker.
Jamieson et al. Invertebrate and marine plant fishery resources of British Columbia
CN111084136B (zh) 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
Cassiano et al. Eastern mosquitofish, Gambusia holbrooki, for control of mosquito larvae
Ludwig Fertilizing sunshine bass production ponds
Horváth et al. Common Carp: Mass production of advanced fry and fingerlings in ponds
CN109924164A (zh) 一种大鲵雌雄自然配对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
CN108834947B (zh) 一种刀鱼和河蟹、青虾的混养方法
Gopakumar Overview of mariculture
Baliao et al. Mudcrab, Scylla spp, production in brackishwater ponds
Ignatiou et al. Package of Aquaculture practices
Dewi et al.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rice-freshwater prawn culture in different stocking density of praw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