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440A -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3440A CN112583440A CN202011362334.5A CN202011362334A CN112583440A CN 112583440 A CN112583440 A CN 112583440A CN 202011362334 A CN202011362334 A CN 202011362334A CN 112583440 A CN112583440 A CN 1125834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receiver
- digital
- analog
- represe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claims 27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5G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通过对估计的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模拟收发机;对模拟收发机构造出等效的传输信道,通过等效的传输信道估计部分初始化数字发射机;通过更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基于更新后的数字发射机、模拟发射机和模拟接收机构造出自干扰等效信道;将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的零空间作为SIC接收机;计算模拟接收机、数字接收机和SIC接收机的乘积以及所述模拟发射机与数字发射机的乘积,设计得到混合收发机。本发明首先不考虑自干扰,设计出系统混合发射机,设计自干扰消除矩阵加入接收机中,完成混合收发机的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5G通信领域,涉及点对点毫米波鲁棒收发机的设计以及通过零空间对系统的自干扰消除,具体是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业务需求,通信技术的研究朝着更高的频段迈进。近年来,毫米波因其丰富的频谱资源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重点。它能够达到数十倍于4G的通信速率。此外,Z.Zhang,K.Long,A.V.Vasilakos and L.Hanzo,"Full-DuplexWireless Communications:Challenges,Solutions,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vol.104,no.7,pp.1369-1409,July 2016,doi:10.1109/JPROC.2015.2497203.表明,在理想情况下,全双工系统能够达到两倍于半双工系统的频谱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毫米波系统的通信速率。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处理器(预编码器/接收机)都采用全数字结构时,需对每一根收发天线配备一条射频链路,这会导致极高的功率消耗以及硬件成本,显然在实际系统中是难以实现的。于是,采用数字处理器与模拟处理器混合的形式,用少量的射频链路去驱动大量收发天线,在牺牲少量性能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功耗与硬件成本,成为了毫米波系统处理器设计的主流方向。
毫米波收发机的设计建立在发送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简称CSI)的基础之上。由于估计误差等因素,导致了人们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准确的获取CSI。所以基于不完美CSI的收发机设计更具有现实意义。
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导致了全双工系统的通信速率远远达不到半双工系统的两倍,因此,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以设计出能够有效消除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的混合收发机。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的设计方法,所述混合收发机的设计方法包括:
通过对估计的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模拟收发机;
对所述模拟收发机构造出等效的传输信道,通过所述等效的传输信道初始化数字发射机;
通过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
基于更新后的数字发射机、模拟发射机以及模拟接收机,构造出自干扰等效信道;
所述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的零空间作为SIC接收机;
计算所述模拟接收机、数字接收机以及SIC接收机的乘积以及所述模拟发射机与数字发射机的乘积,设计得到混合收发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考虑了通信过程中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获取的问题,采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设计,其次,本发明考虑到了全数字收发机的功耗及成本问题,采用混合结构,最后本发明在不考虑自干扰的基础上,设计出包括模拟收发机和数字收发机的鲁棒收发机,在所述鲁棒收发机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自干扰消除方法,将等效信道为0的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一个自干扰消除矩阵,并将其加入没有功率约束的接收机,使其作为接收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消除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信道的容量,且保证了发送信号的维度,最后将模拟接收机、数字接收机和SIC接收机组成一个新的接收机,即为本发明的混合接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收发机的设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发射机和数字接收机的更新方法流程图;
图3为在不同天线配置下,本发明的鲁棒混合收发机、鲁棒混合半双工收发机、没有做SIC的鲁棒混合收发机与完美消除SI的全数字收发机在不同SNR下的容量对比图;
图4为不同干噪比(INR)下,本发明的鲁棒混合收发机、鲁棒混合半双工收发机与完美消除SI的全数字收发机在不同SNR下的容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S1、通过对估计的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模拟收发机;
其中,Fi,rf表示节点i的模拟发射机,Wj,rf表示节点j的模拟接收机,phase[·]表示取相位;(·)m×k位于矩阵第m行第k列的元素,表示估计信道的奇异值分解的右酉矩阵的前NRF列,Hij表示由节点i向节点j发送数据时的信道,且i,j∈{a,b},i≠j。
S2、对所述模拟收发机构造出等效的传输信道,通过所述等效的传输信道初始化数字发射机;
基于上述模拟收发机,本发明可以构造出等效的传输信道,表示为:
其中,ΣijΔijΨij表示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信道的估计误差,Σij表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接收端节点j信道估计误差的自相关、Ψij表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发送方节点i信道估计误差的自相关,表示信道估计误差的大小,表示估计信道的估计误差的方差,I表示单位阵;表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等效信道估计部分;表示等效信道的误差部分,表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发送方i等效信道估计误差的自相关;表示节点i向节点j发数据时接收方j等效信道估计误差的自相关。
S3、通过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
在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之前,对所述数字接收机进行分析,首先由节点j接收机未解码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已知最小均方误差(MMSE)收发机后,信号的MMSE矩阵可以写为:
根据互信息下界与信号均方误差(MSE)矩阵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优化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图2给出了数字发射机和数字接收机的更新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的流程包括:
步骤e)重复上述步骤c)、d),直到λmax-λmin<ε1
步骤f)重复上述步骤a)、b)、c)、d)、e),直到tr(AijMij)的变化量小于ε2,输出更新后的数字接收机Wj,bb和数字发射机Fi,bb。
其中,λmin表示第一阈值;λmax表示第二阈值;ε1表示第一迭代阈值;ε2表示第二迭代阈值;表示估计信道的估计误差的方差,表示信道Hij中的噪声的方差,I表示单位阵;tr(AijMij)表示矩阵Aij和矩阵Mij的迹。
S4、基于更新后的数字发射机、模拟发射机以及模拟接收机构造出自干扰等效信道;
在以上收发机设计基础上,我们进行自干扰消除(SIC)的设计。接收机收到的自干扰等效信道可以表示为:
其中,Hj,si表示节点j的自干扰信道,自干扰信道由直射路径与反射路径构成:
其中,Hj,los表示直射路径信道,Hj,nlos表示反射路径信道。
S5、对所述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SIC接收机;
对上述等效自干扰信道Hj,eq做奇异值分解:
其中,Uj,eq1表示Λj中1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Uj,eq0表示Λj中0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且Uj,eq0维度满足NRF×(NRF-Ns);有:
选择Uj,eq0中的列向量构成SIC接收机Wj,sic。
S6、计算所述模拟接收机、数字接收机以及SIC接收机的乘积以及所述模拟发射机、数字发射机以及SIC发射机的乘积,设计得到混合收发机。
所述混合收发机包括混合发射机和混合接收机,一方面,所述混合发射机表示为Fi=Fi,rfFi,bb。
另一方面,选择Uj,eq0中的列向量构成SIC矩阵Wj,sic,与原有的接收机组成新的接收机
Wj=Wj,rfWj,sicWj,bb
其中,Wj,rf表示节点j的模拟接收机,Wj,sic表示为节点j的SIC收发机,Wj,bb表示为节点j的数字收发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交换i、j并重复上述鲁棒混合收发机求解步骤便能够得到节点j发送数据,节点i接收数据的模拟接收机Wi,rf、模拟发射机Fj,rf、数字接收机Wi,bb和数字发射机Fj,bb,通过本实施例的交换方式,可以求出每个节点作为发射机和作为接收机时的相关参数。
图3是不同天线配置下,本发明的鲁棒混合收发机、鲁棒混合半双工收发机、没有做SIC的鲁棒混合收发机与完美消除SI的全数字收发机在不同SNR下的容量对比。实线表示节点a的收发天线数为64,节点b的收发天线数为32,节点a、b的收发天线数均为6,数据流数目均为3,散射路径数目为5,信道估计误差为1,INR=20dB。虚线表示节点a的收发天线数为32,节点b的收发天线数为16,节点a、b的收发天线数均为4,数据流数目均为2,散射路径数目、信道估计误差、INR与实线相同。
图4是不同干噪比(INR)下,本发明的鲁棒混合收发机、鲁棒混合半双工收发机与完美消除SI的全数字收发机在不同SNR下的容量对比图。实线表示INR=10dB,双划线表示INR=20,虚线表示INR=30dB。其中的天线配置为:节点a收发天线数均为32,节点b的收发天线数均为16;节点a、b收发机的RF链数目均为4,数据流数目均为2;散射路径数为5,信道估计误差为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外”、“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转”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收发机的设计方法包括:
通过对估计的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模拟收发机;
对所述模拟收发机构造出等效的传输信道,通过所述等效的传输信道初始化数字发射机;
通过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
基于更新后的数字发射机、模拟发射机以及模拟接收机构造出自干扰等效信道;
对所述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SIC接收机;
计算所述模拟接收机、数字接收机以及SIC接收机的乘积以及所述模拟发射机与数字发射机的乘积,设计得到混合收发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更新所述数字发射机,计算得到数字接收机包括:
步骤e)重复上述步骤c)、d),直到λmax-λmin<ε1
步骤f)重复上述步骤a)、b)、c)、d)、e),直到tr(AijMij)的变化量小于ε2,输出更新后的数字接收机Wj,bb和数字发射机Fi,b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a)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等效的传输信道初始化数字发射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SIC接收机包括对自干扰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分解得到选择Uj,eq0中的列向量构成SIC接收机Wj,sic,使所述SIC接收机Wj,sic满足维度NRF×NRF;其中,Uj,eq1表示Λj中1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Uj,eq0表示Λj中0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且Uj,eq0维度满足NRF×(NRF-Ns),且NRF≥2Ns;有Λj表示包含自干扰信道Hj,eq的奇异值;表示自干扰信道Hj,eq的奇异值分解的右酉矩阵;NRF表示RF链的数目;Ns表示数据流的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收发机包括混合发射机和混合接收机,所述混合发射机表示为Fi=Fi,rfFi,bb;所述混合接收机表示为Wj=Wj,rfWj,sicWj,bb,其中,Fi,rf表示节点i的模拟接收机,Fi,sic表示节点i的SIC接收机,Fi,bb表示节点i的数字收发机;Wj,rf表示节点j的模拟接收机,Wj,sic表示为节点j的SIC收发机,Wj,bb表示为节点j的数字收发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交换节点i、节点j重复所述数字接收机的更新过程,求解出节点j发送数据,节点i接收数据时的模拟接收机Wi,rf、模拟预编码器Fj,rf、数字接收机Wi,bb和数字预编码器Fj,bb。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2334.5A CN112583440B (zh) | 2020-11-28 | 2020-11-28 |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2334.5A CN112583440B (zh) | 2020-11-28 | 2020-11-28 |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3440A true CN112583440A (zh) | 2021-03-30 |
CN112583440B CN112583440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512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62334.5A Active CN112583440B (zh) | 2020-11-28 | 2020-11-28 |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8344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8000A (zh) * | 2021-06-22 | 2021-09-2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应对合作式窃听者的毫米波安全传输方法 |
CN114598368A (zh) * | 2022-03-14 | 2022-06-07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毫米波宽带通信的全双工鲁棒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3620A (zh) * | 2017-11-28 | 2018-05-1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应用于毫米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方法 |
CN108449121A (zh) * | 2018-02-13 | 2018-08-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方法 |
CN110535507A (zh) * | 2019-06-17 | 2019-12-03 | 南京邮电大学 | 毫米波mimo基于最大等效信道增益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
-
2020
- 2020-11-28 CN CN202011362334.5A patent/CN1125834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3620A (zh) * | 2017-11-28 | 2018-05-1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应用于毫米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方法 |
CN108449121A (zh) * | 2018-02-13 | 2018-08-2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方法 |
CN110535507A (zh) * | 2019-06-17 | 2019-12-03 | 南京邮电大学 | 毫米波mimo基于最大等效信道增益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苏敏华: "《毫米波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8000A (zh) * | 2021-06-22 | 2021-09-2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应对合作式窃听者的毫米波安全传输方法 |
CN114598368A (zh) * | 2022-03-14 | 2022-06-07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毫米波宽带通信的全双工鲁棒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3440B (zh) | 202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assan et al. |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iques for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 |
CN111313951B (zh) | 基于非理想csi的irs辅助安全通信无线传输方法 | |
US8606175B2 (en) | RF relay of full-duplex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interference of EM level thereof | |
US11005540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in millimeter wave networks | |
CN112583440B (zh) | 点对点毫米波全双工系统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
López-Valcarce et al. | Analog beamforming for full-duplex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 |
CN114070365B (zh) | 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低射频复杂度多用户mimo上行频谱效率优化方法 | |
CN104868947A (zh) | 一种实现波束成型的方法及基站 | |
Balti et al. | Zero-forcing max-power beamforming for hybrid mmwave full-duplex mimo systems | |
CN114726687A (zh) |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 |
CN113824478A (zh) | 离散透镜天线阵列辅助的宽带毫米波多用户大规模mimo上行频谱效率优化方法 | |
CN108123741B (zh) | 基于重叠子阵列(osa)的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 |
CN109361434B (zh) | 基站协作传输的毫米波mimo混合预编码方法 | |
CN112332882B (zh) | 一种基于毫米波全双工中继通信的鲁棒混合收发机设计方法 | |
US20170170997A1 (en) | System for resolving channel sparsity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ing (re)configurable antenna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13824477A (zh) | 离散透镜天线阵列辅助的多用户大规模mimo优化方法 | |
Song et al. | Efficient hybrid beamforming for relay assisted millimeter-wave multi-user massive MIMO | |
Ertuğrul et al. | Revisiting energy-efficient hybrid and digital beamforming architectures above 100 GHz | |
CN114039638B (zh) | 一种混合波束成形器与模数转换器联合设计方法 | |
CN112636800B (zh) | 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用户场景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 |
Le-Ngoc et al. | Full-Duplex in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
CN112910524A (zh) | 基于概率模型的毫米波波束跟踪方法 | |
Migliore et al. | An investigation on UWB-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based on an experimental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 |
CN107231178B (zh) | 一种提高紧耦合mimo天线系统信道容量的方法 | |
CN114598368B (zh) | 一种基于毫米波宽带通信的全双工鲁棒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