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8857A -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 Google Patents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8857A
CN112578857A CN202011517620.4A CN202011517620A CN112578857A CN 112578857 A CN112578857 A CN 112578857A CN 202011517620 A CN202011517620 A CN 202011517620A CN 112578857 A CN112578857 A CN 112578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mputer
base
charging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7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15176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8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8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8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脑底座及具有其的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电脑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充电插头;底座主体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通过导电机构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轨道和接驳头,导电轨道沿底座主体的周向设置,导电轨道设于底座主体的外沿;接驳头设于导电轨道上且与导电轨道滑动连接,接驳头上设有充电接口。使用时,把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容置槽上,使充电插头插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即能进行充电;通过设置导电机构,充电接口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便于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电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背景技术
在出差时乘坐交通工具有时间会用到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不能满足长途出差所需,人们常需要在交通工具上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然而,不同的交通工具、或不同的乘坐位置,其充电接头可能会在不同的位置,常出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的位置与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的位置不适配的情况,例如充电口在笔记本电脑的左侧、充电接头却在座位的右侧,不便于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脑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呈横向设置的板状,所述底座主体的顶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底座主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电机构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轨道和接驳头,所述导电轨道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以竖向为所述底座主体的轴向,所述导电轨道沿所述底座主体的周向设置,所述导电轨道设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外沿;所述接驳头设于所述导电轨道上且与所述导电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接驳头上设有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接驳头与所述导电轨道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脑底座,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把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容置槽上,使充电插头插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即能进行充电;通过设置导电机构,充电接口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便于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轨道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呈T形槽状,所述滑槽内设有两个导电条,两个所述导电条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均沿所述底座主体的周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均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接驳头包括主体部和T形滑块,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滑槽的外侧,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T形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T形滑块上设有两个触片,两个所述触片均与所述充电接口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触片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条触接。通过设置呈T形槽状的滑槽和T形滑块,接驳头能顺畅地在导电轨道上移动,而且接驳头不易从导电轨道上脱落;通过设置导电条和触片,接驳头在导电轨道上移动时导电条和触片能保持触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轨道首尾相接成环状。充电接口的移动范围更大,通用性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条为铜条,所述触片为铜弹片。通过设置触片为铜弹片,触片能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与导电条抵接,触片与导电条的电性连接更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杆、抵接块和第一弹性构件,所述滑杆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抵接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抵接块套于所述滑杆的外侧,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导电轨道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主体部连接。第一弹性构件对抵接块施力,使抵接块抵住导电导轨,抵接块与导电导轨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防止接驳头自发地在导电导轨上滑动,达到锁紧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和所述抵接块均设于所述T形滑块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T形滑块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主体部连接。这样接驳头的受力平衡,接驳头的结构更稳定、不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滑杆的外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主体部之间。这样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包括电脑主体以及上述的电脑底座,所述电脑主体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脑主体具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插头插装于所述充电口。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脑底座,使用时,把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容置槽上,使充电插头插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即能进行充电;充电接口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便于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脑主体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主体为一体成型构件。底座主体与电脑的连接更紧凑,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携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脑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脑底座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脑底座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底座主体;110-容置槽;120-滑槽;121-导电条;200-接驳头;210-主体部;211-充电接口;220-滑杆;230-T形滑块;240-触片;250-抵接块;251-第一弹性构件;300-充电插头;400-电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述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脑底座及热水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脑底座,包括底座主体100,所述底座主体100呈横向设置的板状,所述底座主体100的顶部设有容置槽110,所述容置槽110内设有充电插头300;所述底座主体100上设有充电接口211,所述充电接口211通过导电机构与所述充电插头300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轨道和接驳头200,所述导电轨道与所述充电插头300电性连接,以竖向为所述底座主体100的轴向,所述导电轨道沿所述底座主体100的周向设置,所述导电轨道设于所述底座主体100的外沿;所述接驳头200设于所述导电轨道上且与所述导电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接驳头200上设有所述充电接口211,所述充电接口211通过所述接驳头200与所述导电轨道电性连接。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主体100可呈矩形板状,导电轨道设于底座主体100的外周,底座主体100的四角为圆角过渡,使得导电轨道能平滑地在底座主体100的左侧面、前侧面、右侧面、后侧面之间过渡,则接驳头200能移动至底座主体100的左侧面、前侧面、右侧面或后侧面;充电插头300设置于容置槽110的左后侧,当然,为了适配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充电插头300也可设置到容置槽110的后侧、右后侧或其他位置,与相应的笔记本电脑相适配;充电插头300可固定设置在容置槽110的内壁上,也可通过一段软导线设置在容置槽110的内壁上;此外,导电轨道还可设置在底座主体100的上侧面、环绕容置槽110。
使用时,把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容置槽110上,使充电插头300插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211,即能进行充电;通过设置导电机构,充电接口211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便于进行充电;底座主体100呈板状,适应笔记本电脑的形状,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携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轨道可从底座主体100的左侧延伸至前侧、再延伸至右侧,则充电接口211可移动至笔记本电脑的左侧、前侧或右侧,当然,所述导电轨道还可首尾相接成环状,参照图2,则充电接口211可移动至笔记本电脑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充电接口211的移动范围更大,通用性更好;需要充电时充电接口211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例如,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在座位的右侧时充电接口211移动至右侧,充电接头在座位的左侧时充电接头移动至左侧,便于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轨道具有滑槽120,所述滑槽120呈T形槽状,所述滑槽120内设有两个导电条121,两个所述导电条121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121均沿所述底座主体100的周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121均与所述充电插头300电性连接;所述接驳头200包括主体部210和T形滑块230,所述主体部210设于所述滑槽120的外侧,所述充电接口211设于所述主体部210上,所述T形滑块230设于所述滑槽120内,所述T形滑块230上设有两个触片240,两个所述触片240均与所述充电接口211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触片240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条121触接。参照图3,以导电导轨的位于底座主体100左侧的部分为例,此段导电导轨前后延伸,滑槽120具有内腔以及联通内腔和外界的槽口,槽口位于内腔的左方,T形滑块230设于内腔内,T形滑块230与主体部210在槽口处连接,T形滑块230与主体部210可为一体成型构件,T形滑块230设于内腔的左侧,两个导电条121分别设于内腔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触片240设于导电条121与T形滑块230之间,触片240与充电接口211可通过导线连接,两个触片240分别连接至充电接口211的两个电极,导电条121与充电插头300可通过导线连接,两个导电条121分别连接至充电插头300的两个电极。通过设置呈T形槽状的滑槽120和T形滑块230,接驳头200能顺畅地在导电轨道上移动,而且接驳头200不易从导电轨道上脱落;通过设置导电条121和触片240,接驳头200在导电轨道上移动时导电条121和触片240能保持触接,则充电插头300和充电接口211能保持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条121为铜条,所述触片240为铜弹片。铜材质的摩擦阻力较小,则接驳头200的移动阻力较小、便于移动,而且导电条121和出片的磨损也较缓;通过设置触片240为铜弹片,触片240能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与导电条121抵接,触片240与导电条121的电性连接更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0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杆220、抵接块250和第一弹性构件251,所述滑杆220与所述主体部210连接,所述抵接块250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抵接块250套于所述滑杆220的外侧,所述抵接块250与所述导电轨道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2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接块250和所述主体部210连接。参照图3,主体部210设于滑槽120的外侧,滑杆220可设于主体部210与T形滑块230之间,也可位于主体部210的旁侧,以接驳头200移动至底座主体100的左侧为例,滑杆220横向设置,第一弹性构件251对抵接块250施力,使抵接块250从左至右抵住导电导轨,抵接块250与导电导轨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防止接驳头200自发地在导电导轨上滑动,达到锁紧的目的;需要调整接驳头200的位置时,拉动抵接块250使抵接块250与导电导轨分离,然后即可移动接驳头2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杆220和所述抵接块250均设于所述T形滑块230与所述主体部210之间,所述T形滑块230通过所述滑杆220与所述主体部210连接。这样接驳头200的受力平衡,防止主体部210与T形滑块230的连接处产生弯矩,接驳头200的结构更稳定、不易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251为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滑杆220的外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抵接块250和所述主体部210之间。这样结构简单,无需设置额外的构件即可固定弹簧的位置,便于设置;当然,第一弹性构件251还可为弹片或其他合适的构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包括电脑主体400以及上述的电脑底座,所述电脑主体400设于所述容置槽110内,所述电脑主体400具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插头300插装于所述充电口。
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充电插头300固定设置于容置槽110的左侧,充电插头300横向设置,电脑主体400对应充电插头300处设有充电口,容置槽110的宽度大于电脑主体400的宽度,电脑主体400可从上至下放入容置槽110、然后在容置槽110内向左移动,使充电插头300插入到充电口,这样电脑主体400与底座主体100是可拆的,当然,底座主体100也可固定安装底座主体100上。
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脑底座,使用时,把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容置槽110上,使充电插头300插入到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口,交通工具上的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211,即能进行充电;通过设置导电机构,充电接口211可沿导电轨道移动至接近充电接头的位置,便于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脑主体400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主体100为一体成型构件。底座主体100可为电脑本身的结构,无需设置额外的连结构件,也无需设置容置槽110的宽度大于电脑主体400的宽度,底座主体100与电脑的连接更紧凑,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携带。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呈横向设置的板状,所述底座主体的顶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充电插头;所述底座主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电机构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包括:
导电轨道,其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以竖向为所述底座主体的轴向,所述导电轨道沿所述底座主体的周向设置,所述导电轨道设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外沿;
接驳头,其设于所述导电轨道上且与所述导电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接驳头上设有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接驳头与所述导电轨道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轨道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呈T形槽状,所述滑槽内设有两个导电条,两个所述导电条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均沿所述底座主体的周向设置,两个所述导电条均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接驳头包括主体部和T形滑块,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滑槽的外侧,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T形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T形滑块上设有两个触片,两个所述触片均与所述充电接口电性连接,两个所述触片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条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轨道首尾相接成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为铜条,所述触片为铜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杆、抵接块和第一弹性构件,所述滑杆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抵接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抵接块套于所述滑杆的外侧,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导电轨道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主体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和所述抵接块均设于所述T形滑块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T形滑块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滑杆的外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8.一种可移动充电接口的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脑底座,所述电脑主体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电脑主体具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插头插装于所述充电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充电接口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主体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主体为一体成型构件。
CN202011517620.4A 2020-12-21 2020-12-21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Pending CN112578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620.4A CN112578857A (zh) 2020-12-21 2020-12-21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620.4A CN112578857A (zh) 2020-12-21 2020-12-21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8857A true CN112578857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7620.4A Pending CN112578857A (zh) 2020-12-21 2020-12-21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88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9830A (en) Connection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components
US11764588B2 (en) Charger case for wearable electronics
US7567058B2 (en) Power tool having a main body and a battery pack detachably attached to the main body
US7688030B2 (en) Charger uni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system for protective storage of an adapter plug
US5440448A (en) Electronic system with compact card ejector
EP1359493A2 (en) Portable computer equipped with add-on battery
TWM311179U (en) Mini dual-purpose charger
WO2018028710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US202200831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215119290U (zh) 一种集成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罩及其电子卡连接器
CN110521068A (zh) 连接器
CN214376094U (zh)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CN112578857A (zh) 电脑底座及可移动充电口的电脑
US8242391B2 (en) Switch equipped with driving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adapted to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13212546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接头
CN213184701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16672001U (zh) 电源适配器
EP1162702A2 (en) Pivotal power supply plug device
CN214706304U (zh) 一种插头装置
CN210040634U (zh) 一种卡座和终端设备
CN212012270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18898387U (zh) 一种充电端子、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6527005U (zh) 工控机
CN113644382B (zh) 电池组件及包含其之电子装置
CN202616525U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