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9815B -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9815B
CN112569815B CN201910952390.5A CN201910952390A CN112569815B CN 112569815 B CN112569815 B CN 112569815B CN 201910952390 A CN201910952390 A CN 201910952390A CN 112569815 B CN112569815 B CN 112569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micro
nano 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2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9815A (zh
Inventor
吴金水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2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9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9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9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9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1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by bubb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1Measuring
    • B01F35/211Measuring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 B01F35/2111Flow 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1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e.g. level of material in the mixer,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B01F35/2214Speed during the operation
    • B01F35/22141Speed of feeding of at least one component to be mix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起泡器、增溶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文丘里管、连通管路、进气单向阀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增溶罐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水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起泡器连通;所述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吸入端连通,另一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中;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增溶罐之间的管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提高连通管路输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使得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浓度较高且气泡均匀细密。

Description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通常是指直径在10nm至30μm之间的以下的微小气泡,微纳米气泡水水中均匀溶入数千万个微纳米气泡(水温、使用条件不同,数量有差异)而形成。由于气泡尺寸小,气泡在水中上升速度慢、停留时间长、溶解效率高,并具备自增氧、带负电荷和富含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等特性,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产生的超强氧化还原作用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分解的水体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
目前,传统中的微纳米气泡水的产生过程中,主要通过分别吸入气体与液体进行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气液进行处理生成微纳米气泡水。但是,在气体与液体进行混合时,若通过简单的气液混合,则难以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造成生成的气泡水的气泡尺寸较大、气泡浓度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微纳米气泡水的产生过程难以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而造成生成的气泡水的气泡尺寸较大、气泡浓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
起泡器;
增溶罐;
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增溶罐连通;
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水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起泡器连通;
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吸入端连通,另一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中;
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增溶罐之间的管路;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检测进水管路的水流量的第一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文丘里管与所述起泡器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上的第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中的一端,靠近所述增溶罐的底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实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之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之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管路的第二水流量;
若所述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替换为: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累计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进水量或者所述起泡器的第二进水量;
若所述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水通过增溶罐的顶部进入增溶罐,通过连通管路输出的增溶罐内混合气体的水,然后通过起泡器的作用下溶于水中的气体再次释放出来形成微纳米气泡,进而生成微纳米气泡水,水通过增溶罐的顶部进入而与增溶罐内的空气充分接触,而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并且由于增溶罐内空气的压力增大,使得增溶罐内的水与增溶罐内空气充分相溶形成饱和水,进而提高连通管路输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使得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浓度较高且气泡均匀细密,有效提高微纳米气泡水的对于清洁、疗养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用户可直接用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用于沐浴、洗漱、清洗瓜果蔬菜和衣物等,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且由于气泡水的清洁力较强,还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在增溶罐的及时补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2365823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起泡器110、增溶罐120、第一电磁阀130、第二电磁阀140、文丘里管150、连通管路160、进气单向阀 170、进水管路180以及控制模块190。
第一电磁阀130的一端与进水管路180连通,另一端与增溶罐120连通;
第二电磁阀140与进水管路180连通。如图1所示,进水管路180形成分叉的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第一电磁阀130连通,第二管路与第二电磁阀140连通。其中,第一电磁阀130与增溶罐120之间的增容管路中,连通增溶罐120的一端位于增溶罐120的顶部,以使通过该增容管路进入增溶罐120的水与增溶罐120内的气体充分接触,实现水和气体的充分、均匀混合。进一步地,该增容管路连通增溶罐120的连通端位于增溶罐120的内部且靠近增溶罐120的顶部,该连通端的端面为花洒盘,即该连通端的端面设有若干孔,或者,该连通端的端面的面积大于增容管路的横截面积,使得进入增溶罐120的水通过连通端的端面形成若干细小的水流,以与增溶罐120 内的气体充分接触,实现水和气体的充分、均匀混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130可以为常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40可以为常闭电磁阀,在第一电磁阀130与第二电磁阀140均未上电时,第一电磁阀130打开,第二电磁阀140关闭,在第一电磁阀130与第二电磁阀140均上电时,第一电磁阀130关闭,第二电磁阀140打开。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电磁阀130为常闭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40为常开电磁阀,或者,第一电磁阀130与第二电磁阀140均为常闭电磁阀或均为常开电磁阀,仅需确保在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工作时,第一电磁阀130与第二电磁阀140中仅存在一个处于打开状态的电磁阀。
文丘里管150的进水端与第二电磁阀140连通,文丘里管150的出水端与起泡器110连通;且文丘里管150的负压吸入端与连通管路160连通,该连通管路160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120中。其中,增溶罐120密封设置。优选地,参照图1至图4,连通管路160容置于增溶罐120中的一端,靠近增溶罐120的底部,以便于流入增溶罐120内的水顺利通过该连通管路160 流向文丘里管150的负压吸入端。
进气单向阀170设置于第一电磁阀130与增溶罐120之间的管路。在第一电磁阀130关闭,第二电磁阀140打开时,由于文丘里管150负压吸入端所形成的负压,增溶罐120内剩余的水通过连通管路160流向文丘里管150 的负压吸入端,以使增溶罐120内的压强降低,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130 关闭,增溶罐120内的压强降低使得进气单向阀170打开向增溶罐120内进气,以平衡增溶罐120的压力,实现对增溶罐120的补气。
控制模块190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30以及第二电磁阀140电连接,该控制模块190控制第一电磁阀130以及第二电磁阀140的运行状态,以实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与补气状态的切换。
以第一电磁阀130为常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140为常闭电磁阀为例,阐述本实施例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工作时,进水管路180的水流量大于一定的水流量或者起泡器110 的水流量大于一定的水流量,控制模块190保持当前第一电磁阀130以及第二电磁阀140的断电状态,以使第一电磁阀130维持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 140维持关闭状态,水从进水管路180进入通过第一电磁阀130后进入增溶罐 120,由于增溶罐120内增加了水,使得增溶罐120内气体的体积减少,进而增溶罐120内的压强增大,在一定压力下水与增溶罐120内空气充分相溶形成饱和水,饱和水通过连通管路160流至负压吸入端,并进入文丘里管150,而后流至起泡器110,并通过起泡器110压力瞬间释放形成高浓度微纳米气泡水。
而后,随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持续正常工作,增溶罐120内的空气减少,需控制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进入补气状态,实现对增溶罐120补气,此时,控制模块190控制第一电磁阀130以及第二电磁阀140上电,以使第一电磁阀130关闭,第二电磁阀140打开,水从进水管路180进入第二电磁阀140,流至文丘里管150的进水端进入文丘里管150,基于文丘里效应,文丘里管150的负压吸入端形成真空,通过负压吸入储存在增溶罐120中的水 (增溶罐120内剩余的水),增溶罐120内剩余的水通过连通管路160流向文丘里管150的负压吸入端,增溶罐120内的压强降低,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130关闭,增溶罐120内的压强降低使得进气单向阀170打开向增溶罐120 内进气,以平衡增溶罐120的压力,实现对增溶罐120的补气。
一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还包括用以检测进水管路180的水流量的第一水流量传感器210,第一水流量传感器210与所述控制模块190电连接。
具体地,该第一水流量传感器210设置于进水管路180中,如图1至图4 所示,进水管路180形成分叉的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该第一水流量传感器210设置于进水管路180中,该分叉后之前的管路。控制模块190能够根据第一水流量传感器210的检测结果确定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是否处于工作中(用户用水)。
又一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流量传感器220,第二水流量传感器220设置于所述文丘里管150与所述起泡器110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水流量传感器220与所述控制模块190电连接。
控制模块190能够根据第二水流量传感器220的检测结果确定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是否处于工作中(用户用水)。
再一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160 上的第三水流量传感器230,第三水流量传感器230与所述控制模块190电连接。
在随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处于补气状态时,控制模块190可根据第三水流量传感器230判断对增溶罐120的补气操作是否完成,并在完成补气时,控制随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水通过增溶罐120的顶部进入增溶罐120,通过连通管路160输出的增溶罐120内混合气体的水,然后通过起泡器110的作用下溶于水中的气体再次释放出来形成微纳米气泡,进而生成微纳米气泡水,水通过增溶罐120的顶部进入而与增溶罐120内的空气充分接触,而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并且由于增溶罐120内空气的压力增大,使得增溶罐120内的水与增溶罐120内空气充分相溶形成饱和水,进而提高连通管路160输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使得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浓度较高且气泡均匀细密,有效提高微纳米气泡水的对于清洁、疗养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用户可直接用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用于沐浴、洗漱、清洗瓜果蔬菜和衣物等,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且由于气泡水的清洁力较强,还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130与第二电磁阀140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在增溶罐120的及时补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
本实施例中,该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实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
本实施例中,在启动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时,启动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进入工作状态,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若第一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则维持当前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的断电状态,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以根据该第一水流量确定当前用户是否用水。
其中,可通过设置在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传感器检测第一水流量。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则判定当前用户正在用水,此时,累计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在该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判定当前增溶罐内的空气含量不足,此时打开第二电磁阀,并关闭第一电磁阀,以实现对增溶罐的补气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累计该持续时长的过程中,若监测到第一水流量小于第一预设流量,即用户停止用水,则暂停持续时长的累计,并在再次监测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继续累计该持续时长。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根据增溶罐的容量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增溶罐流出的水中的气体含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该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表明当前增溶罐已完成补气操作,此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以使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正常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即用户处于一直用水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增溶罐内与外界之间压力不平衡时,气体的流动性较强,进而能够快速实现增溶罐的补气操作,也即是说,第二预设时长远小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内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泡浓度低的微纳米气泡水的水量非常少,甚至可忽略,不会对用户的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提出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接着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根据生成微纳米气泡水的持续时间准确对增溶罐进行补气,进而保证增溶罐的及时补气,进一步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使得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浓度较高且气泡均匀细密,有效提高微纳米气泡水的对于清洁、疗养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该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实时检测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管路的第二水流量;
步骤S40,若所述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在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的连通管路的第三流量传感器监测第二水流量,在对增溶罐进行补气时,由于增溶罐内仍存在剩余的水,增溶罐内剩余的水通过连通管路流向文丘里管的负压吸入端,增溶罐内的压强降低,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阀关闭,增溶罐内的压强降低使得进气单向阀打开向增溶罐内进气,以平衡增溶罐的压力,实现对增溶罐的补气。
在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时,当前不存在水通过连通管路流至文丘里管的负压吸入端,增溶罐内已达到压力平衡,即增溶罐已完成补气,此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以使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正常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其中,第二预设流量可进行合理设置,以便于根据该第二预设水流量确定连通管路中不存在水流过。
本实施例提出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管路的第二水流量,接着若所述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根据第二水流量准确判断增溶罐是否完成补气,并在完成补气时使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正常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替换为:
步骤S30,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累计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进水量或者所述起泡器的第二进水量;
步骤S40,若所述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可实时监测进水管路的水流量以及起泡器的水流量,具体通过设置在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传感器检测进水管路的水流量,以及通过设置在文丘里管与所述起泡器之间的管路的第二水流量传感器检测起泡器的水流量,并根据进水管路的水流量、起泡器的水流量以及水流量对应的持续时间计算第一进水量或者第二进水量。
而后,判断第一进水量是否大于预设进水量,或第二进水量是否大于预设进水量,若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表明当前增溶罐需要补气,进而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本实施例提出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累计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进水量或者所述起泡器的第二进水量,接着若所述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能够根据第一进水量或第二进水量准确对增溶罐进行补气,进而保证增溶罐的及时补气,进一步实现水和气体充分、均匀混合,使得生成的微纳米气泡水浓度较高且气泡均匀细密,有效提高微纳米气泡水的对于清洁、疗养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实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实时检测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管路的第二水流量;
若所述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累计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进水量或者所述起泡器的第二进水量;
若所述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
起泡器;
增溶罐,进水管路形成分叉的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
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增溶罐连通;
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水端与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起泡器连通;
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吸入端连通,另一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中;
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增溶罐之间的管路;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实时检测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
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检测进水管路的水流量的第一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文丘里管与所述起泡器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上的第三水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水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容置于所述增溶罐中的一端,靠近所述增溶罐的底部。
6.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实时检测进水管路的第一水流量;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之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之后,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文丘里管与增溶罐之间管路的第二水流量;
若所述第二水流量小于第二预设流量,则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若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步骤替换为:
在所述第一水流量大于第一预设流量时,累计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进水量或者所述起泡器的第二进水量;
若所述第一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量大于预设进水量,则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52390.5A 2019-09-30 2019-09-30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69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390.5A CN112569815B (zh) 2019-09-30 2019-09-30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390.5A CN112569815B (zh) 2019-09-30 2019-09-30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9815A CN112569815A (zh) 2021-03-30
CN112569815B true CN112569815B (zh) 2022-09-09

Family

ID=7511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2390.5A Active CN112569815B (zh) 2019-09-30 2019-09-30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9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3846B (zh) * 2023-09-27 2024-01-12 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8076A (ja) * 2009-10-22 2011-05-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気液混合液の生成方法及び気液混合液生成装置
KR101080708B1 (ko) * 2010-11-02 2011-11-07 해표산업 주식회사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CN105339311A (zh) * 2013-06-28 2016-02-17 运水高有限公司 水处理系统
CN106038228A (zh) * 2016-07-13 2016-10-26 陈春利 洁肤仪
CN107621087A (zh) * 2016-07-14 2018-01-23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79692A (zh) * 2018-09-27 2019-01-29 王志华 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0410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北京化工大学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方法及在染料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8076A (ja) * 2009-10-22 2011-05-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気液混合液の生成方法及び気液混合液生成装置
KR101080708B1 (ko) * 2010-11-02 2011-11-07 해표산업 주식회사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CN105339311A (zh) * 2013-06-28 2016-02-17 运水高有限公司 水处理系统
CN106038228A (zh) * 2016-07-13 2016-10-26 陈春利 洁肤仪
CN107621087A (zh) * 2016-07-14 2018-01-23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0410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北京化工大学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方法及在染料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CN109279692A (zh) * 2018-09-27 2019-01-29 王志华 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9815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9815B (zh)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204000327U (zh) 一种洗衣机用自动投放洗涤剂装置
CN203602916U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溶剂自动添加装置
CN111286921A (zh) 一种应用电解水的清洁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JP2017522913A (ja) 洗濯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洗濯機
JP2018515283A (ja) 凝集洗濯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9307662U (zh) 衣物洗涤设备
CN203174370U (zh) 节水洗衣机
CN208857907U (zh) 一种新型智能马桶泡沫产生装置
CN204570266U (zh) 一种洗涤设备控制系统
CN111036131A (zh) 纳米氢气水制备系统及洗浴装置
WO2019001289A1 (zh) 一种洗涤剂用量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201588097U (zh) 隧道式洗涤装置
CN211921981U (zh) 一种应用电解水的清洁装置及应用该清洁装置的洗衣机
CN211754546U (zh) 纳米氢气水制备系统及洗浴装置
CN204000283U (zh) 一种带水循环功能的水槽
CN107720900A (zh) 一种洗衣机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方法
CN204570270U (zh) 一种联网洗衣机控制系统
CN207003531U (zh) 一种水资源回收装置
CN205934464U (zh) 一种带自动注入洗衣液功能的自助洗衣机控制装置
CN103088610B (zh) 一种节水洗衣机
CN207645872U (zh) 一种洗衣用水处理装置
CN214287543U (zh) 一种烟气碱洗塔的水循环系统
CN203200543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循环节水的膜处理模块
CN204576289U (zh) 一种智能清洗设备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