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3846B -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3846B
CN116983846B CN202311253357.6A CN202311253357A CN116983846B CN 116983846 B CN116983846 B CN 116983846B CN 202311253357 A CN202311253357 A CN 202311253357A CN 116983846 B CN116983846 B CN 116983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ter outlet
micro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33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3846A (zh
Inventor
田松
庞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eqia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eqia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eqia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eqia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33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3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3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3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3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3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7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ases or vapours introduced in the liquid media
    • B01F23/237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ases or vapours introduced in the liquid media for obtaining fine bubbles, i.e. bubbles with a size below 100 µ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70Mix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at sub-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e.g. combined with de-foaming
    • B01F33/71Mix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at sub-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e.g. combined with de-foaming working at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e.g. in pressurised 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应用于微纳米气泡技术领域,包括输水管和加压罐,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加压罐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压力供水设备连接,所述加压罐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输水管连接有副管,所述副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当加压罐需要补充微纳米气泡时,所述加压罐中的水排出至少一部分,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进入到加压罐中,所述加压罐对水流和空气进行加压混合,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副管流入至出水管中;当加压罐需要释放微纳米气泡时,所述加压罐中的微纳米气泡通过出水管流出。通过设置副管,输水管中的水流通过副管进入到出水管中,由于出水管含有微纳米气泡,可连续输出微纳米气泡。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纳米气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微纳米气泡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零件清洗、硅片剥离、废水处理、污水脱色除臭、农作物提质保鲜、渔业养殖增氧消毒、食品消杀和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等。
目前专利号为“CN1160598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有加压罐,所述加压罐通过管道与用水设备连接,进水管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吸泵,自吸泵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连通;供水管连接有进气部,进气部为单向进气结构,气体从外部通过进气部进入到供水管中,供水管连接有调节阀,调节阀用于调节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进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
在产生微纳米气泡的过程中,微纳米气泡加压设备自吸泵的启动而产生,自吸泵关闭则无法连续产生微纳米气泡,省去加压泵或自吸泵后,由于设备失去加压来源,加压泵中的气体难以及时进行补充,当加压泵中的空气耗尽后,则难以连续输出含微纳米气泡的水流。
基于此,需要一种新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可实现自动进气,并且在补充气体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出水。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包括输水管和加压罐,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加压罐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压力供水设备连接,所述加压罐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输水管连接有副管,所述副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
当加压罐需要补充微纳米气泡时,所述加压罐中的水排出至少一部分,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进入到加压罐中,所述加压罐对水流和空气进行加压混合,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副管流入至出水管中,所述出水管含有微纳米气泡水,所述出水管通过副管的输水和压力输出微纳米气泡水,所述出水管中的水无法回流至加压罐中;
当加压罐需要释放微纳米气泡时,所述加压罐中的微纳米气泡通过出水管流出。
可选地,所述副管设置有副水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副管设置有副水控制开关。
可选地,所述加压罐连接有进气部和排水部,当设备处于补充微纳米气泡的状态时,所述加压罐中的水通过排水部流出,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部进入至加压罐中,当所述加压罐进行加压混合时,空气和水无法通过进气部和排水部溢出。
可选地,还包括水流时长或水流流量传感器,当所述出水管流出的水流超过设定的时长或者流量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
可选地,所述加压罐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当所述加压罐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上限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当所述加压罐内的液位低于设定值下限时,设备进入释放微纳米气泡状态。
可选地,所述出水管连接有用水开关、出水单向阀和出水开关,所述用水开关设置于靠近出水管出水端一侧,所述出水单向阀和出水开关设置于出水管靠近进水端一侧,所述出水单向阀设置于出水开关和用水开关之间,所述副管设置于用水开关与出水单向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输水管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气部为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水部连接有排水电子阀。
可选地,所述进气部设置于加压罐的顶端,所述排水部置于加压罐的底端,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加压罐靠近底壁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出水开关晚于进水阀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省去了加压泵和进气泵,通过加压罐自动排水进气,压力供水设备(市政管路)自动供水供压,在加压罐补充气体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副管,输水管中的水流通过副管进入到出水管中,由于出水管本身具有一定容量,含有微纳米气泡水,因此通过副管的输水和压力,可输出微纳米气泡,当加压罐补充气体结束后,加压罐释放微纳米气泡水,从而实现连续输出微纳米气泡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水管;2、加压罐;3、出水管;4、副管;5、副水单向阀;6、副水控制开关;7、进气部;8、排水部;9、用水开关;10、出水单向阀;11、出水开关;12、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微纳米气泡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零件清洗、硅片剥离、废水处理、污水脱色除臭、农作物提质保鲜、渔业养殖增氧消毒、食品消杀和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等。
目前专利号为“CN1160598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有加压罐,所述加压罐通过管道与用水设备连接,进水管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吸泵,自吸泵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连通;供水管连接有进气部,进气部为单向进气结构,气体从外部通过进气部进入到供水管中,供水管连接有调节阀,调节阀用于调节供水管中水流的流速,进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
在产生微纳米气泡的过程中,微纳米气泡加压设备自吸泵的启动而产生,自吸泵关闭则无法连续产生微纳米气泡,省去加压泵或自吸泵后,由于设备失去加压来源,加压泵中的气体难以及时进行补充,当加压泵中的空气耗尽后,则难以连续输出含微纳米气泡的水流。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输水管1和加压罐2,输水管1的一端与加压罐2连接,输水管1的另一端与压力供水设备连接(压力供水设备为市政供水管路或其他可提供水压的设备),加压罐2连接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与用水设备连接。
输水管1连接有副管4,副管4远离输水管1的一端与出水管3连接。
当加压罐需要补充微纳米气泡时,加压罐2中的水排出至少一部分,水流通过输水管1进入到加压罐2中,加压罐2对水流和空气进行加压混合,水流通过输水管1、副管4流入至出水管3中,所述出水管含有微纳米气泡水,所述出水管通过副管的输水和压力输出微纳米气泡水,出水管3中的水无法回流至加压罐2中。
当加压罐2需要释放微纳米气泡时,副管4关闭,加压罐2中的微纳米气泡通过出水管3流出。
本申请省去了加压泵和进气泵,通过加压罐2自动进气,压力供水设备(市政管路)自动供水供压,在加压罐2补充气体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副管4,输水管1中的水流通过副管4进入到出水管3中,由于出水管3本身具有一定容量,含有微纳米气泡水,因此通过副管4的输水和压力,可输出微纳米气泡,当加压罐2补充气体结束后,加压罐2释放微纳米气泡水,从而实现连续输出微纳米气泡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加压罐2的开关和排水进气,利用市政供水设备自有的压力对加压罐2中的空气和水进行加压,产生微纳米气泡,当加压罐中的空气排出时,市政供水管路中的水通过副管4流入至出水管3中,由于出水管3中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流,市政供水管路中的水与出水管3中的水混合,仍可输出微纳米气泡水流,在此期间,加压罐2自动排水进气,然后市政管路中的水通过输水管1进入至加压罐2中并进行加压,产生微纳米气泡水,整个过程可实现持续输出微纳米气泡水。
加压罐2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的压力,普通的家用微纳米设备上的加压罐2排水进气的过程中仅需要3-10秒,大型加压罐2可设置吸水设备,换气时间可保持3-60秒内。副管4进行供水期间,由于出水管3内具有微纳米气泡水,副管4对出水管3供水供压,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仍可持续供应微纳米气泡水1-3分钟,如果在出水管3处设置蓄水蓄压设备,则供应微纳米气泡水的时间可以更长。
如图1所示,副管4设置有副水单向阀5。副水单向阀5避免水流出现回流,导致压力降低,同时保持副管4与出水管3管路内水流的压力。副管4设置有副水控制开关6,通过副水控制开关6,控制副管4的通水状态。副水控制开关6设置于副水单向阀5与输水管1之间。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加压罐2需要释放微纳米气泡时,副管4保持打开,加压罐2中的微纳米气泡通过出水管3流出,输水管1中部分的水通过副管4流出。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出水管3连接有蓄水蓄压罐(图中未示出),蓄水蓄压罐设置于副管4与出水管3出口之间,蓄水蓄压罐对微纳米气泡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出水管3的管径大于输水管1(图中未示出),可存储更多的微纳米气泡。
如图1所示,加压罐2连接有进气部7和排水部8,当设备处于补充微纳米气泡的状态时,加压罐2中的水通过排水部8流出,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部7进入至加压罐2中,当加压罐2进行加压混合时,空气和水无法通过进气部7和排水部8溢出。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还包括水流时长或水流流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水流时长或水流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出水管3上,当出水管3流出的水流超过设定的时长或者流量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通过水流时长或流量控制加压罐2气体的补充,可得到浓度均匀的微纳米气泡水。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加压罐2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当加压罐2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上限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当加压罐2内的液位低于设定值下限时,设备进入释放微纳米气泡状态。
出水管3连接有用水开关9、出水单向阀10和出水开关11,用水开关9设置于靠近出水管3出水端一侧,出水单向阀10和出水开关11设置于出水管3靠近进水端一侧,出水单向阀10设置于出水开关11和用水开关9之间,副管4设置于用水开关9与出水单向阀10之间,副管4中的水流入至出水单向阀10和用水开关9之间的管路中,出水单向阀10对管路中的水压进行保持。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出水开关11可设置于加压罐2中,出水开关11能控制加压罐2中水流的流出即可。
输水管1连接有进水阀12,进水阀12设置于副管4与加压罐2之间。进气部7为进气单向阀,排水部8连接有排水电子阀。进气单向阀避免加压罐2中的空气溢出加压罐2。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进水阀12可设置于加压罐2中,进水阀12能控制水流进入至加压罐2中即可。
出水开关11晚于进水阀12开启,出水开关11晚于进水阀12开启的时间为3-5秒,用于对加压罐2进行充压,使得水与微纳米气泡充分混合。
进气部7设置于加压罐2的顶端,排水部8置于加压罐2的底端,出水管3的进水端设置于加压罐2靠近底壁的位置,可及时将加压罐2中的水排出。
液位传感器或者水流时长或水流流量传感器控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进水阀12关闭,输水管1停止向加压罐2供水,出水开关11关闭,进气部7和排水部8打开,气体进入至加压罐2中,同时,副水控制开关6打开,输水管1中的水通过副管4进入到出水管3中,由于出水单向阀10和用水开关9之间的空间具有空气,因此可在加压罐2补气期间连续输出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流;
本申请省去了加压泵和进气泵,通过加压罐自动排水进气,压力供水设备(市政管路)自动供水供压,当加压罐2中的气体补充后,设备进入释放微纳米气泡状态,进气部7和排水部8关闭,副水控制开关6关闭,进水阀12和出水开关11打开,出水开关11晚于进水阀12打开,出水管3流出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流,从而实现连续输出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后面说明的实施例而言,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前述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和加压罐,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加压罐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压力供水设备连接,所述加压罐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输水管连接有副管,所述副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连接有用水开关和出水开关,所述用水开关设置于靠近出水管出水端一侧,所述出水开关设置于出水管靠近进水端一侧,所述副管设置于用水开关与出水开关之间,所述副管设置有副水控制开关;
所述加压罐连接有进气部和排水部,所述排水部与出水管设置于加压罐的不同位置,当加压罐需要补充微纳米气泡时,所述输水管关闭,所述输水管停止向加压罐供水,所述进气部和排水部打开,所述加压罐中的水通过排水部流出,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部进入至加压罐中,所述加压罐中的水排出至少一部分,省去了加压泵和进气泵,通过所述加压罐自动排水进气;
空气进入至所述加压罐中后,所述进气部和排水部关闭,所述输水管打开,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进入到加压罐中,所述加压罐对水流和空气进行加压混合,空气和水无法通过进气部和排水部溢出,所述副管打开,水流通过所述输水管和副管流入至出水管中,所述出水管含有微纳米气泡水,所述出水管通过副管的输水和压力输出微纳米气泡水,所述出水管中的水无法回流至加压罐中;
当加压罐需要释放微纳米气泡时,所述副管关闭,所述加压罐中的微纳米气泡通过出水管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设置有副水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时长传感器或水流流量传感器,当所述出水管流出的水流超过设定的时长或者流量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罐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当所述加压罐内的液位高于设定值上限时,设备进入补充微纳米气泡状态,当所述加压罐内的液位低于设定值下限时,设备进入释放微纳米气泡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连接出水单向阀,所述出水单向阀设置于出水管靠近进水端一侧,所述出水单向阀设置于出水开关和用水开关之间,所述副管设置于用水开关与出水单向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气部为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水部连接有排水电子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设置于加压罐的顶端,所述排水部置于加压罐的底端,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加压罐靠近底壁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开关晚于进水阀开启。
CN202311253357.6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Active CN116983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3357.6A CN116983846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3357.6A CN116983846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3846A CN116983846A (zh) 2023-11-03
CN116983846B true CN116983846B (zh) 2024-01-12

Family

ID=8852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3357.6A Active CN116983846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38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4302A (ja) * 2005-11-28 2007-06-14 Nagaoka International Corp 汚水処理装置
CN209039178U (zh) * 2018-09-26 2019-06-28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水龙头控制的微气泡机
CN11256981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304186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热水器
CN215166240U (zh) * 2021-05-31 2021-12-14 天津农学院 一种带有微纳米气泡的便器清洁装置
CN115672073A (zh) * 2022-11-18 2023-02-03 合肥恒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16059859A (zh) * 2022-11-20 2023-05-05 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4302A (ja) * 2005-11-28 2007-06-14 Nagaoka International Corp 汚水処理装置
CN209039178U (zh) * 2018-09-26 2019-06-28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水龙头控制的微气泡机
CN11256981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304186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发生装置和热水器
CN215166240U (zh) * 2021-05-31 2021-12-14 天津农学院 一种带有微纳米气泡的便器清洁装置
CN115672073A (zh) * 2022-11-18 2023-02-03 合肥恒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16059859A (zh) * 2022-11-20 2023-05-05 上海捷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3846A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534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issolved amount of gas
US7434792B2 (en) Carbonic water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carbonic water production method
CN113265845B (zh) 微气泡发生器、微气泡的发生方法及衣物处理装置
KR101170089B1 (ko) 수도관의 직수를 이용하는 미세 기포 발생장치
JP4426596B2 (ja) 散気装置
CN116983846B (zh) 一种连续输出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US201300820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of a gas or chemical
CN107899442A (zh) 微纳米起泡器及其气泡产生方法
JP6527370B2 (ja) ガス溶解液製造装置及びガス溶解液供給装置
JP2006136862A (ja) オゾン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WO201208402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gas to a liquid within a receptacle and use of such an apparatus
CN116966765B (zh) 一种无泵微纳米气泡发生设备
JP2010155213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11005445A (ja) 水処理装置
JP2021084079A (ja) バッチ式マイクロバブル液生成装置および生成方法
JP3396686B2 (ja) 排液殺菌装置及び植物栽培用給液システム
CN20794392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0078196A (zh) 水力空化和臭氧联合处理含硫污水的系统
KR101844955B1 (ko) 오존수 제조장치를 이용한 용수공급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폐수처리 방법
JP2018174841A (ja) 高設栽培装置
KR200337130Y1 (ko) 목욕탕 욕조수 정화장치
JP2012187576A (ja) 液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液体処理方法
JP7432875B2 (ja) 薬液噴霧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19663385U (zh) 一种新型微气泡发生器
JPS62191032A (ja) 泡沫水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