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8578A -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8578A
CN112568578A CN202011205300.5A CN202011205300A CN112568578A CN 112568578 A CN112568578 A CN 112568578A CN 202011205300 A CN202011205300 A CN 202011205300A CN 112568578 A CN112568578 A CN 112568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blowing
compone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53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灵智
谢红伟
王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53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8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45D20/122Diffusers, e.g. for variable air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吹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吹风设备的吹风范围小且吹风区域单一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出风装置的进风构件内设置有可自动复位的风门,出风构件出风时能够相对于进风构件转动,以便实现脉冲式循环转动出风的效果,基于脉冲出风方式能够增大气流吹向被吹对象时的扰动性,围绕被吹对象形成乱流效果,提升吹干效率和气流穿透效果,同时还可借助风门由闭合至逐渐打开的变径出风方式提升气流流速,进一步优化乱流吹风效果。另外,还能够基于转动吹风方式在吹风过程中不断变换吹风区域,有效提升出风范围,针对多个吹风部位形成覆盖面广无死角的良好吹风效果。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吹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吹风设备通常将出风结构设置成直吹式出风,吹风范围小且吹风区域单一。例如,就吹风机而言,当用户手持吹风机吹干头发时,用户如果在吹干一个吹风位置的过程中不抖动吹风机变换吹风角度,吹风机吹出的气流柱就会直吹至对应区域的头发上,并在未变换至下一吹风位置前持续对该区域的头发吹风,极易导致该区域的发丝被过度吹干、头皮被灼伤。对于具有吹风需求的干衣设备、空气洗设备或衣物护理设备等衣物处理设备来说,如果向洗涤筒吹风时出风范围小且出风区域始终不变,则会导致设备内的衣物的局部位置始终未被气流直接穿透,衣物的一部分位置烘干或空气洗效果较好、另一部分位置烘干或空气洗效果较差,衣物的整体处理效率和整体处理效果不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吹风设备的吹风范围小且吹风区域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包括进风构件、风门、出风构件和转动构件,所述进风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进风腔道,所述进风腔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进风腔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腔道的内壁枢转连接,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腔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构件,所述弹性复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在进风情形下允许气流冲开所述风门以及在气流冲开所述风门后促使所述风门复位至闭合状态,以便使气流以脉冲方式流入所述出风构件,所述出风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旋出风腔道,所述出风构件通过所述转动构件连接至所述进风构件,所述螺旋出风腔道设置为能够在气流进入时促使所述出风构件相对于所述进风构件转动。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腔道的内壁的中心位置向内延伸有安装结构,所述风门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安装结构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安装结构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安装结构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性复位构件。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以设定角度朝外倾斜。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螺旋出风腔道以互相缠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出风构件内。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构件包括滚珠和限位圈,所述进风构件的下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沿,所述出风构件的上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沿,所述第一安装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滚珠槽和第三滚珠槽,所述限位圈的下侧设置有第四滚珠槽,所述第一安装沿卡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下侧,所述限位圈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进风构件上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上侧,所述第一滚珠槽和所述第二滚珠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滚珠槽和所述第四滚珠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滚珠,以便所述第二安装沿能够借助所述滚珠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沿和所述限位圈转动。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滚珠并随所述滚珠一同转动的保持架,所述第一安装沿和所述第二安装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沿和所述限位圈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保持架。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构件包括本体和连接头,所述进风腔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连接头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沿设置于所述圆筒结构的下游端,所述圆筒结构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圈的内侧壁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本体的下游端。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圈靠近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出风构件容纳于所述防护结构内,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开口内侧。
在上述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结构的开口内设置有防护格栅,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防护格栅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吹风设备,所述吹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出风装置,所述吹风设备为吹风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空气洗机或衣物护理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包括进风构件、风门、出风构件和转动构件。其中,风门设置于进风构件的进风腔道内并位于风机的下游,其与进风腔道的内壁枢转连接,并且其与进风腔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构件,以便风门能够在气流将其冲开后自动闭合,从而实现脉冲式出风。出风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旋出风腔道,出风构件通过转动构件连接至进风构件,螺旋出风腔道能够在气流进入时促使出风构件相对于进风构件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同一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能够在转动时变换吹风位置,实现脉冲式循环转动出风的效果,通过脉冲出风方式增大气流吹向被吹对象时的扰动性,围绕被吹对象形成乱流效果,提升了吹干效率和气流穿透效果,同时,与直接通过进风腔道出风的方式相比,通过风门由闭合至打开的变径出风方式能够提升气流流速,进一步优化乱流吹风效果,提升气流流入螺旋出风腔道时的冲击力度,从而使得出风构件的转动效果更好。另外,还能够通过转动吹风的方式在吹风过程中不断变换吹风区域,有效提升出风范围,针对多个吹风部位形成覆盖面广无死角的良好吹风效果,即使较长时间停留同一位置,头发、头皮或衣物被灼伤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进一步地,上述风门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使得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成两股后脉冲式流出。一方面,通过分流方式进一步变径出风,提升气流流速,优化风力强度。另一方面,双门板设计能够减小风门与进风腔道的干涉程度,优化风门翻转时的占用空间,保证气流的流动顺畅性,从而防止气流流经门板时出现尖啸噪音。同时双门板设计还能够降低气流冲开门板时的难度,保证每次脉冲出风时能够具有足够的风量流出。
进一步地,上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以设定角度朝外倾斜,以便气流能够以外扩方式转动出风,进一步提升气流的吹动范围,扩大风流面积。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吹风设备,该吹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出风装置,该吹风设备可以是吹风机或具有吹风需求的衣物处理设备。对于设置有上述出风装置的吹风机而言,吹风机可通过脉冲式转动出风的方式自动变换吹风区域,避免气流对同一位置的头皮和发丝持续直吹,通过大范围出风乱流吹干发丝,优化了发根位置的气流流动性和气流对发丝的穿透范围和穿透效果,在避免头皮被灼伤以及发丝被过度吹干的同时提升了头发的吹干效率和吹干效果,弱化了吹风机吹发时对毛鳞片的损伤作用。对于设置有上述出风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而言,可基于上述出风装置增大气流吹向衣物时的直接穿透范围,使每件衣物以及每件衣物的各部位都能够被气流均匀吹透,干衣/空气洗效率和干衣/空气洗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吹风设备为吹风机的情形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1、机体;2、进风构件;21、本体;211、进风腔道;212、卡槽;22、连接头;221、外螺纹;222、卡扣;23、第一安装沿;231、第一滚珠槽;3、风门;31、第一门板;32、第二门板;33、弹性复位构件;4、出风构件;41、螺旋出风腔道;42、第二安装沿;421、第二滚珠槽;422、第三滚珠槽;5、限位圈;51、第四滚珠槽;52、内螺纹;53、防护结构;6、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发明是结合吹风机对出风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可以应用于任意具有相同的大范围出风需求的设备,如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空气洗机、衣物护理机或具有吹风需求的晾衣设备等。当本发明的吹风设备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空气洗机或衣物护理机等家电设备时,上述出风装置设置于设备内部并能够向衣物容纳空间(如内桶)内吹风,在此情形下出风装置可根据实际的气流温度需求选择性设置气流加热装置,以便向容纳空间内的衣物进行大范围的脉冲式转动吹风,从而实现均匀而快速地烘干/空气洗衣物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吹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吹风机包括机体1和连接至机体1上的出风装置。机体1包括手柄和连接至手柄顶端的容纳部。容纳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风机以及能够将气流加热的加热装置,如电热丝。容纳部的后侧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进风孔。容纳部的出风端与出风装置相连,以便风机将气流抽入容纳部后能够将气流引导至出风装置内吹出。出风装置包括进风构件2、风门3、出风构件4和转动构件。进风构件2与上述容纳部的出风端相连,进风构件2的内部设置有进风腔道211,该进风腔道211与容纳部的容纳腔连通成一整条供气流流动的风道。风门3设置于容纳部和/或进风腔道211的内部并位于风机的下游,风门3与容纳部和/或进风腔道211的内壁枢转连接,以便风门3能够在容纳部和/或进风腔道211内部转动打开及闭合。在风门3闭合的情形下,风门3截断进风腔道211。风门3与进风腔道211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构件33,该弹性复位构件33设置为能够在进风情形下允许气流冲开风门3以及在气流冲开风门3后促使风门3复位至闭合状态,以便使气流以脉冲方式流入出风构件4。出风构件4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旋出风腔道41,出风构件4通过转动构件连接至进风构件2,以便出风构件4能够相对于进风构件2转动。上述螺旋出风腔道41设置为能够在气流进入时促使出风构件4相对于进风构件2转动。
继续参阅图1,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向,当吹风机工作时,风机将气流抽入容纳部内并加热成干热气流后引导至进风构件2内;气流沿进风腔道211流动,流动至关闭的风门3的迎风面(即图1中的风门3的上侧面)时在风门3位置聚集,冲压风门3。当风门3的迎风面位置聚集的气流量较多、气压较大时,气流向外流动的趋势促使风门3向外转动打开,弹性复位构件33受压变形,气流冲出风门3流向出风构件4。当气流冲开风门3后,风门3位置的气压减小,风门3受到的气流推压作用减弱,风门3在弹性复位构件33的回弹作用下复位至关闭状态,从而继续截断进风腔道211以形成下一股脉冲气流;当气流流入出风构件4时,气流沿螺旋出风腔道41螺旋流动,气流的冲击作用促使螺旋出风腔道41气流流动时发生转动移位,从而促使出风构件4相对于进风构件2转动,使得螺旋出风腔道41的出风口边转动边吹风。在吹风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其中的干热气流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吹风机即使处于同一吹风位置不动也能够具有脉冲式的转动出风效果,吹风范围广且吹风区域具有循环均匀的变动性,同时脉冲加转动的出风方式提升了吹风部位的乱流效果,使得被气流吹动的发丝不断重复倒伏、弹回动作,发根位置气流流通效果更佳,更易带走湿气,且同一位置的发丝不会因持续吹风而被过度吹干,吹发效率和吹发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述风门3包括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作为示例,进风构件2为圆筒状结构,进风腔道2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分别为半圆板结构,两个半圆板结构以对称方式相对拼合时恰好大致截断整个进风腔道211。上述进风腔道211的内壁的中心位置向腔道内部延伸有安装结构,两个半圆板结构彼此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安装结构枢转连接,例如,上述安装结构包括上下两对分别向腔道内部凸出的转轴柱,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侧部靠近直边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允许转轴柱插入的插孔,以便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能够分别通过一对相对的转轴柱枢转安装于进风腔道211内,第一门板31与安装结构之间以及第二门板32与安装结构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复位构件33,如扭簧,以便通过扭簧促使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在无风以及风力较小的情形下保持关闭状态。通过分块化设置风门3的方式,能够减小气流推门的难度,协调气流流经风门3时的气流阻力及弹性复位构件33对风门3产生的复位作用力,防止前后两股脉冲气流之间的间断过长。
更具体地,进风腔道211内还可以设置两个门档结构,两个门档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的迎风面的内侧,使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关闭时能够分别抵靠至一个门档结构上,从而对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在向内转动关闭时进行限位,避免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复位时转动过度超过关闭位置。示例性地,为了避免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不断打开、复位时碰撞门挡结构发出明显噪音,可将门档设置成耐高温的柔性橡胶阻挡结构。
关于上述,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风门3是结合两块分体设置的门板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脉冲气流的形成需求将风门3设置成一块门板或多于两块门板。上述弹性复位构件33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也不局限于每块门板和安装结构之间分别设置扭簧,例如,上述弹性复位构件33还可以是设置于第一门板31或第二门板32的迎风面的拉簧,或者,如图1示例,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彼此靠近的一侧还可以分别与同一个扭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相连,只要弹性复位构件33的设置方式及结构能够满足风门3的复位需求即可。
再参阅图2,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优选地,上述螺旋出风腔道41的数量为两条,两条螺旋出风腔道41以互相缠绕的方式设置于出风构件4内,使得以便使出风构件4转动时能够有两个出风口边转动边出风,提升了吹风机的整体出风均匀性以及单股脉冲气流吹出时的风流覆盖面积。
更优选地,螺旋出风腔道41的出风口以设定角度朝外倾斜,以便螺旋出风腔道4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以向外扩散的方式出风,进一步增大吹风面积,避免干热气流直吹发丝,能够更好地防止头皮灼伤和发丝吹干过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构件4的转动装配方式具体为:转动构件包括限位圈5和滚珠6。进风构件2包括与容纳部的出风端相连的本体21和与本体21相连的连接头22,本体21和连接头22均为圆筒结构,本体21的内部形成有上述进风腔道211,连接头22连接至本体21的出风端和出风构件4的进风端之间,将进风腔道211和螺旋出风腔道41连通。按照图1中的气流流动方向,连接头22的下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沿23,出风构件4的上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沿42,第一安装沿23的上侧(即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珠槽231,第二安装沿4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滚珠槽421和第三滚珠槽422,限位圈5的下侧设置有第四滚珠槽51。在装配好的情形下,第一安装沿23卡置于第二安装沿42的下侧,限位圈5套设于连接头22的外壁上并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连接头22,从而固定于第二安装沿42的上侧,使第一滚珠槽231和第二滚珠槽421之间以及第三滚珠槽422和第四滚珠槽51之间能够分别容纳滚珠6,将滚珠6可转动地限制在两组滚珠槽中,使得第二安装沿42能够借助滚珠6相对于第一安装沿23和限位圈5转动。
进一步地,限位圈5和连接头22通过螺接方式连接,限位圈5的内圈上设置有内螺纹52,连接头22的外壁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外螺纹221,以便限位圈5能够在第一滚珠槽231和第二滚珠槽421之间以及第三滚珠槽422内均安装有滚珠6的情形下通过旋转方式靠近并限制两层滚珠6和出风构件4沿轴向向上移位。连接头22与本体21通过卡接方式相连,连接头22的上游端设置有齿状的卡扣222,本体21的出风口内壁设置有与该齿状的卡扣222相匹配的卡槽212,以便连接头22能够在组装好出风构件4、限位圈5和滚珠6后直接卡接至本体21上完成装配。其中,鉴于出风构件4的内部设置有异形的螺旋出风腔道41、不能与连接头22直接套装,因此示例性地,出风构件4可沿轴线所在面从中部分体成两半,从而使出风构件4的两个分体部分能够在第一安装沿23在卡接于第二安装沿42的下方后合体固定进而完成第一安装沿23和第二安装沿42的卡接。当然,还可以根据情形在螺旋出风腔道41的上方沿横向分体设置出风构件4,以便将出风构件4可套装至第一安装沿23上的部分与设置有螺旋出风腔道41的部分分体设置并在卡接好后合体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转动构件还包括能够包裹滚珠6并随滚珠6一同转动的保持架(图中未示出)。该保持架与轴承保持架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环形本体以及设置于环形本体上的容纳槽,每个滚珠6与容纳槽两两对应安装,使得滚珠6的珠体中部被保持架限制包裹,保持架容纳于第一安装沿23和第二安装沿42之间以及第二安装沿42和限位圈5之间并随滚珠6转动,以便提升滚珠6的安装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上述限位圈5的外壁为由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提升出风装置外部的流线顺畅度。限位圈5靠近螺旋出风腔道41的出风口的一端向下延伸有筒状的防护结构53,该防护结构53的内筒径向尺寸大于出风构件4的外侧径向尺寸,以便出风构件4能够被防护结构53包裹容纳,避免外部异物干扰出风构件4转动,提升吹风机的使用安全系数
此外,防护结构53的开口边缘沿出风方向相对于螺旋出风腔道41的出风口外突,并且防护结构53的开口内设置有防护格栅,螺旋出风腔道41的出风口位于防护格栅的内侧,从而杜绝异物从防护结构53的开口干涉出风构件4转动,防止用户手持吹风机时手指和发丝进入出风构件4内发生意外,进一步提升吹风机的安全使用系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包括进风构件、风门、出风构件和转动构件,
所述进风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进风腔道,所述进风腔道内设置有风机,
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进风腔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腔道的内壁枢转连接,所述风门与所述进风腔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构件,
所述弹性复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在进风情形下允许气流冲开所述风门以及在气流冲开所述风门后促使所述风门复位至闭合状态,以便使气流以脉冲方式流入所述出风构件,
所述出风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螺旋出风腔道,所述出风构件通过所述转动构件连接至所述进风构件,所述螺旋出风腔道设置为能够在气流进入时促使所述出风构件相对于所述进风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道的内壁的中心位置向内延伸有安装结构,所述风门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安装结构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安装结构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安装结构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性复位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以设定角度朝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螺旋出风腔道以互相缠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出风构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包括滚珠和限位圈,所述进风构件的下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沿,所述出风构件的上游端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沿,所述第一安装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滚珠槽和第三滚珠槽,所述限位圈的下侧设置有第四滚珠槽,所述第一安装沿卡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下侧,所述限位圈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进风构件上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沿的上侧,所述第一滚珠槽和所述第二滚珠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滚珠槽和所述第四滚珠槽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滚珠,以便所述第二安装沿能够借助所述滚珠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沿和所述限位圈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滚珠并随所述滚珠一同转动的保持架,所述第一安装沿和所述第二安装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沿和所述限位圈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保持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构件包括本体和连接头,所述进风腔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连接头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沿设置于所述圆筒结构的下游端,所述圆筒结构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圈的内侧壁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本体的下游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靠近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出风构件容纳于所述防护结构内,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开口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开口内设置有防护格栅,所述螺旋出风腔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防护格栅的内侧。
10.一种吹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所述吹风设备为吹风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空气洗机或衣物护理机。
CN202011205300.5A 2020-11-02 2020-11-02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Pending CN112568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5300.5A CN112568578A (zh) 2020-11-02 2020-11-02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5300.5A CN112568578A (zh) 2020-11-02 2020-11-02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578A true CN112568578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5300.5A Pending CN112568578A (zh) 2020-11-02 2020-11-02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85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003B (zh) * 2022-11-04 2023-1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吹風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003B (zh) * 2022-11-04 2023-1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吹風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1790B1 (ko) 헤어 드라이어
CN110831458B (zh) 风速变换装置及吹风机
JP2013162830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用のマルチノズル
CN10862686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7439176B2 (ja) ヘアカール用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するヘアスタイリング装置
CN112568578A (zh) 出风装置以及包括该出风装置的吹风设备
EP2661190B1 (de) Diffusor eines haartrockners
CN211298730U (zh)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CN10862679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AU2015250502B2 (en) Dryer for clothes
CN108135342A (zh) 头发护理装置
KR101477739B1 (ko) 헤어드라이어
CN116940263A (zh) 吹风机附件
CN113598507A (zh) 吹风机
CN113384057A (zh) 调节组件及吹风机
CN217407421U (zh) 烘干机
TWI642887B (zh) Quilt dryer and blowing unit
US8578623B1 (en) Hair dryer attachment
CN106263451B (zh) 一种头发定型装置
CN219593935U (zh) 一种斜向双向出风可调的风吸式电吹风用风嘴
CN111213992A (zh) 一种电吹风的进风口结构及电吹风
CN107012671B (zh) 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干衣机、洗干一体机
CN212465227U (zh) 一种电吹风的进风口结构及电吹风
CN219593932U (zh) 一种风吸式卷发风嘴的挡风结构
CN219803453U (zh) 一种内置导风结构的电吹风用风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