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6118A -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6118A
CN112566118A CN202011239746.XA CN202011239746A CN112566118A CN 112566118 A CN112566118 A CN 112566118A CN 202011239746 A CN202011239746 A CN 202011239746A CN 112566118 A CN112566118 A CN 112566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eceiving
sending
infrared signal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97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6118B (zh
Inventor
陶海金
李阳阳
孙平川
郭运秋
胡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97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6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6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6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将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收发距离校验红外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且未经过反射,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领域通过红外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业务逻辑判断。而光信号存在被反射物无限次反射而衰弱较小的属性,容易造成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延迟或错误,影响信号传输或业务逻辑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能够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且是未经过反射的信号,保证红外信号收发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上述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的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通过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获取所述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包括: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所述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所述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所述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所述红外发送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所述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包括:采用与所述私钥对应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第一散列值,并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所述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该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包括:签名模块,用于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通过所述红外发送端将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通过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获取所述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所述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所述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所述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签名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所述红外发送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所述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采用与所述私钥对应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第一散列值,并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所述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说明: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100;红外发送端200;红外接收端300;
签名模块10;获取模块20;验证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将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
步骤S2: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
步骤S3: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收发距离校验红外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通过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可以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即判断是否为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相对应的红外发送端)发送的红外信号,防止红外接收端接收到其他红外发送端发出的红外信号而造成信号传输错误或者业务逻辑判断错误。也防止红外信号被其他红外接收端接收而导致信息泄漏,使用更安全。
此外,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可以包括:计算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并将时间差与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的传输速度相乘得到收发距离,或者将时间差与预存的时间-距离对比表进行对比直接得到收发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收发距离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为未经反射的红外信号,即判断目标发送端发送的红外信号是直接传输至红外接收端,还是经过其他反射物质反射后再传输至红外接收端。防止红外接收端接收经过反射或者经过多次反射后衰弱的红外信号造成信号传输错误或者业务逻辑判断错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通过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获取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换言之,在确定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之后,再获取发送时间以及计算收发距离,不仅简化校验方法,也防止红外接收端接收并解析错误的红外信号而导致运行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3中根据验证结果和收发距离校验红外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包括:根据验证结果确定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红外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这里,预设距离可以等于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或者接近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且经过验证确定所接收的红外信号为目标发送端发送的信号时,将收发距离与预先存储的预设距离对比,当收发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认为该红外信号是目标发送端所发出的未经反射的信号,是安全信号,能够用于进行后续业务触发判断等过程;否则认为该红外信号是经过反射的信号,是非安全信号,不能用于进行后续业务触发判断等过程。由此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可以包括:根据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红外发送端的私钥对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
步骤S3中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包括:采用与私钥对应的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一散列值,并根据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若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对比成功,例如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相等,则确定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若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对比不成功,例如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不相等,则确定红外发送端为非目标发送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该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由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通过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处理器执行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由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100包括:签名模块10、获取模块20和验证模块30。
其中,签名模块10用于对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通过红外发送端200将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获取模块20用于通过红外接收端300接收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验证模块30用于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收发距离校验红外发送端200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通过验证模块30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可以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为目标信号,即判断是否为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300相对应的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红外信号,防止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到其他红外发送端200发出的红外信号而造成信号传输错误或者业务逻辑判断错误。也防止红外信号被其他红外接收端300接收而导致信息泄漏,使用更安全。
此外,验证模块30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可以包括:计算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并将时间差与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的传输速度相乘得到收发距离,或者将时间差与预存的时间-距离对比表进行对比直接得到收发距离。验证模块30根据计算得到的收发距离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是否为未经反射的红外信号,即判断目标发送端发送的红外信号是直接传输至红外接收端300,还是经过其他反射物质反射后再传输至红外接收端300。防止红外接收端300接收经过反射或者经过多次反射后衰弱的红外信号造成信号传输错误或者业务逻辑判断错误。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100,通过对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对红外接收端300接收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保证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通过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并对收发距离进行校验,保证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到是未反射的红外信号,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防止发生信号传输错误、业务逻辑误判等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验证模块30还用于,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获取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换言之,验证模块30在确定红外接收端300接收的红外信号为目标信号之后,再获取发送时间以及计算收发距离,不仅简化校验方法,也防止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并解析错误的红外信号而导致运行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验证模块30还用于根据验证结果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红外发送端200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这里,预设距离可以等于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直线距离,或者接近目标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对签名信息进行验证,且经过验证确定所接收的红外信号为目标发送端发送的信号时,将收发距离与预先存储的预设距离对比,当收发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认为该红外信号是目标发送端所发出的未经反射的信号,是安全信号,能够用于进行后续业务触发判断等过程;否则认为该红外信号是经过反射的信号,是非安全信号,不能用于进行后续业务触发判断等过程。由此提高了红外信号传输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签名模块10进一步用于,根据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红外发送端200的私钥对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验证模块30进一步用于,采用与私钥对应的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一散列值,并根据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
若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对比成功,例如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相等,则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为目标发送端,若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对比不成功,例如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不相等,则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为非目标发送端。
下面结合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100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步骤S11:签名模块10根据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key1,并采用红外发送端200的私钥对第一散列值key1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
步骤S12:红外发送端200将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t1;
步骤S13:红外接收端300接收签名信息和红外发送端200发送的信息,获取模块20获取接收时间t2;
步骤S14:验证模块30采用与私钥对应的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第一散列值key1,并根据红外接收端300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key2;
步骤S15:验证模块30将第二散列值key2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key1进行对比,判断第二散列值key2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key1是否相等,若第二散列值key2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key1相等,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为目标发送端并执行步骤S16,若第二散列值key2与解密得到的第一散列值key1不相等则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不安全;
步骤S16:验证模块30根据接收时间t2和发送时间t1计算收发距离,确定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若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则确定红外发送端200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若收发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外发送端与红外接收端300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不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
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
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获取所述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包括:
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所述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所述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所述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所述红外发送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
所述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采用与所述私钥对应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第一散列值,并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所述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该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红外信号收发校验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
7.一种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签名模块,用于对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签名信息,并通过所述红外发送端将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其中,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包括发送时间;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接收端接收所述签名信息和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获取接收时间;
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以及根据验证结果和所述收发距离校验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是否安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获取所述发送时间,以便根据所述接收时间和所述发送时间计算收发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所述红外发送端为目标发送端时,确定所述收发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并在确定所述收发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判断所述红外发送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端之间的红外信号传输安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信号收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名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生成第一散列值,并采用所述红外发送端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签名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采用与所述私钥对应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第一散列值,并根据所述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信息生成第二散列值,以及将所述第二散列值与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散列值进行对比,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
CN202011239746.XA 2020-11-09 2020-11-09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2566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746.XA CN112566118B (zh) 2020-11-09 2020-11-09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746.XA CN112566118B (zh) 2020-11-09 2020-11-09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6118A true CN112566118A (zh) 2021-03-26
CN112566118B CN112566118B (zh) 2022-08-26

Family

ID=75041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9746.XA Active CN112566118B (zh) 2020-11-09 2020-11-09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61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752A (zh) * 2021-10-27 2022-02-1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信息传输方法、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主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800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距离的方法及实现距离测量的电子设备
CN105007158A (zh) * 2015-07-09 2015-10-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量子数字签名方法及系统
CN105190347A (zh) * 2013-03-15 2015-12-23 耐克斯特纳威公司 用于提供传送分集以对抗位置估算中的多路径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23376A (zh) * 2014-06-30 2016-0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使用该移动终端来控制外部装置的方法
US20180224528A1 (en) * 2015-06-15 2018-08-09 Riegl Laser Measurement Systems Gmbh Method For Measuring A Distance
WO2019007179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光源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0289947A (zh) * 2019-04-29 2019-09-27 北京开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一致性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347A (zh) * 2013-03-15 2015-12-23 耐克斯特纳威公司 用于提供传送分集以对抗位置估算中的多路径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75800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距离的方法及实现距离测量的电子设备
CN105323376A (zh) * 2014-06-30 2016-0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使用该移动终端来控制外部装置的方法
US20180224528A1 (en) * 2015-06-15 2018-08-09 Riegl Laser Measurement Systems Gmbh Method For Measuring A Distance
CN105007158A (zh) * 2015-07-09 2015-10-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量子数字签名方法及系统
WO2019007179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光源组件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0289947A (zh) * 2019-04-29 2019-09-27 北京开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一致性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752A (zh) * 2021-10-27 2022-02-1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信息传输方法、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主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6118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3197B (zh) 一种登录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090013181A1 (en) Method and attestation system for preventing attestation replay attack
KR102219617B1 (ko) 디지털 방식으로 서명되는 위성 무선 항법 신호
US10348694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security for controller using encryption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1224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proximity between devices using hash chain
EP338462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mper-resistant device usage metering
EP2590109A2 (en) Proximity assurance for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20180356529A1 (en) Protected positioning, navigation, or timing signals resistant to spoofing
CN104980393A (zh) 校验方法、系统、服务器和终端
CN101965573A (zh) 用于检测对计算装置的未授权接入和安全传送关于所述未授权接入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02379A (zh) 车载电器的认证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US20060190798A1 (en) Verifier for remotely verifying integrity of memory and method thereof
US6925566B1 (en) Remote system integrity verification
US20090031137A1 (en) Blind signature method and its system
CN112566118B (zh) 红外信号收发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JP201602562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235711B1 (ko) 부정동작 감지 성능을 개선한 차량간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8924144B (zh) 数据获取方法、数据获取系统、终端及诊断工具
CN114692095A (zh) 车载软件授权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车辆
EP2528368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traffic service by portable device
CN115499199A (zh) 车辆的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KR101780280B1 (ko) 비밀키 교체 방식을 적용한 주행기록 보안 기법 및 및 그 장치
CA2713103C (en) Secure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7707831B (zh) 一种前端接口错误的报警方法和装置
US20220252705A1 (en) Lidar Authent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