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549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5490A
CN112565490A CN202011439016.4A CN202011439016A CN112565490A CN 112565490 A CN112565490 A CN 112565490A CN 202011439016 A CN202011439016 A CN 202011439016A CN 112565490 A CN112565490 A CN 11256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light
state
photosensitiv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9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5490B (zh
Inventor
童宇衡
朱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90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5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5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5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5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能够在相对伸展状态和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三屏幕,第三屏幕能够在展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第三屏幕处于隐藏状态,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三屏幕处于展示状态;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通过第一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光敏传感器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三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本申请的光敏传感器能够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展开时和折叠时分别对环境光线进行感测,以达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工艺的不断成熟,例如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可折叠电子设备得到了用户的喜爱。屏幕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增大显示面积、减小设备体积和调整设备形态等多种功能。因此其大大提升了电子设备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其中一项不足是,屏幕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无法在屏幕折叠状态下实现环境光线的感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能够在相对伸展状态和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三屏幕,第三屏幕能够在展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第三屏幕处于隐藏状态,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三屏幕处于展示状态;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通过第一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光敏传感器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三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可相对折叠或相对伸展。第三屏幕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伸展时被隐藏,并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折叠时被展示。光敏传感器不仅能够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伸展时通过第一屏幕感测采集光线,亦能够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折叠时通过第三屏幕感测采集光线。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光敏传感器对环境光线的感测结果对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和第三屏幕中的至少一者的亮度进行调节。尤其,在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被折叠时,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仍然能够感测采集第三屏幕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以便电子设备对第三屏幕的亮度进行合理调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折叠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面向驱动组件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背向驱动组件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面向驱动组件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切换组件和光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主视方向);
图7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啮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和光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一(侧视方向);
图9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和光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二(主视方向);
图10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和光敏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三(侧视方向);
图11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啮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三;
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四;
图1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五;
图1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子设备,300’:主屏幕,400’:副屏幕。
其中,图2至图11和图1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子设备,310:第一屏幕,320:第二屏幕,400:第三屏幕,410:柔性玻璃,420:屏幕本体,430:屏幕支架,500:光敏传感器,610:壳体,612:第一壳体,614:第二壳体,616:缝隙,620:控制装置,622:处理器,624:存储器,700:驱动组件,710:第一铰链,712:第一齿轮,714:第一合页,716:第一弹簧,720:第二铰链,722:第二齿轮,724:第二合页,726:第二弹簧,800:导光部件,810:第一导光介质,820:第二导光介质,822:第一光柱,824:第二光柱,826:第三光柱,830:临界面,840:反射层,900:切换组件,910:转轴,920:第三齿轮,930: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2至图1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620和可读存储介质。
相关技术中常见的折叠屏方案主要包括主屏外折方案(如:华为Mate X手机)和主屏内折方案(如:三星Z Flip手机)。主屏外折方案的屏幕始终处于外侧,折叠状态下,设备仍具备交互能力。主屏内折方案的屏幕折叠后内缩,需借助额外的小屏进行交互。
比如,图1为相关技术中折叠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屏内折方案的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0’可设有折叠显示屏,折叠显示屏包括主屏幕300’和副屏幕400’。电子设备100’折叠后,主屏幕300’内折。副屏幕400’作为额外的小屏,供用户与电子设备100’进行交互。
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主屏幕300’内折后,电子设备100’无法进行环境光检测,这一问题导致电子设备100’无法在以上状态下调节副屏幕400’的背景光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了一些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设有用于显示图文或播放影音的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能够相互折叠。
为实现屏幕折叠功能,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屏幕310、第二屏幕320、第三屏幕400和光敏传感器500。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能够在相对伸展状态和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三屏幕400能够在展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第三屏幕400处于隐藏状态。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三屏幕400处于展示状态。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通过第一屏幕310感测环境光线,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三屏幕400感测环境光线。
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不仅包括能够相互拼合展开或相互折叠收缩的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还包括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相互折叠时进行辅助显示的第三屏幕400。第三屏幕400为柔性屏幕,并设置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相同,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电子设备100操作界面的展示或视频影音的播放。在具有两块或两块以上可折叠屏幕的电子设备100中,光敏传感器500可通过任一块可折叠屏幕感测光线。图2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面向驱动组件700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背向驱动组件700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当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相对伸展,则第三屏幕400被隐藏于壳体610之内。在此状态下,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拼合为整块屏幕,用户可触摸、点击或滑动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以控制电子设备100。
图4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面向驱动组件700一侧视角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相互折叠,则第三屏幕400露出于壳体610之外。在此状态下,第三屏幕400作为实现辅助显示功能的小屏幕。
第三屏幕400包括屏幕本体420、用于支撑屏幕本体420的屏幕支架430,以及覆盖屏幕本体420的柔性玻璃410。用户可通过第三屏幕400显示的信息获知电子设备100的工作状态,亦可通过第三屏幕400操作控制电子设备100。
相互配合的第一屏幕310、第二屏幕320、第三屏幕400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折叠屏功能,并保证用户在电子设备100被进行屏幕折叠后,仍可对电子设备100进行便捷地操作控制。
光敏传感器500的作用在于感测环境光线,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装置620(例如:控制电路板)与光敏传感器500通信连接。光敏传感器500根据其视角场(英文全称:Fieldof View,英文简称:FOV)之内的光照情况,感测采集到环境光线,并据此向控制装置620输出感光信号。控制装置620根据来自光敏传感器500的感光信号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子设备100进行相应地操作。比如,控制装置620根据感光信号调节显示屏的亮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光敏传感器500设置在第一屏幕310之下。光敏传感器500可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感测透过第一屏幕310的光线,以感测第一屏幕310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的强度。光敏传感器500还可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通过第三屏幕400感测电子设备100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强度(比如:透过第三屏幕400之下的光线强度,或第三屏幕400附近周围的光线强度)。由此,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和相对折叠状态时,均能够对环境光线进行采集感测,并使得控制装置620据此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操控。尤其,当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相对折叠,第三屏幕400作为辅助显示的小屏幕时,本申请实施例仍然可通过对第三屏幕400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的感测,使得第三屏幕400的背景光亮度能够被合理地调节。由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提高当采用第三屏幕400进行辅助显示时的用户操作舒适程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导光部件800,导光部件800用于将第一屏幕310和第三屏幕400的环境光线分别传递至光敏传感器500。
导光部件800能够实现外界环境光线向光敏传感器500的传导。通过导光部件800的设置,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电子设备100中的设置位置可被灵活调节,以提高电子设备100中的空间利用率和空间布置合理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导光部件800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和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均能实现对环境光线的采集。并且导光部件80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
图5为导光部件8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光部件800包括:第一导光介质810和第二导光介质820。第一导光介质810用于传递通过第一屏幕310的环境光线。第二导光介质820用于传递第三屏幕400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
第一导光介质810和第二导光介质820可分别采用玻璃材料或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第一导光介质810和第二导光介质820相互拼接。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外部的环境光线镜经由第一导光介质传递至光敏传感器500。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外部的环境光线镜经由第二导光介质820传递至光敏传感器500。
第一导光介质81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导光介质820的折射率。换言之,第一导光介质810为光疏介质,第二导光介质820为光密介质,二者之间因折射率的差异,形成临界面830。
如图3所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经由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进入第一导光介质810的环境光线透射进入第二导光介质820,并经由第二导光介质820进入光敏传感器500。
如图4所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经由第三屏幕400进入第二导光介质820的环境光线透射在第二导光介质820被一次或多次地反射,并最终经由临界面830的反射,进入光敏传感器500。
由于折射率的差异,来自第二导光介质820的环境光线在临界面830被反射进入光敏传感器500,而来自第一导光介质810的环境光线在临界面830则可透射进入第二导光介质820,进而进入光敏传感器500。
第一导光介质810和第二导光介质820的形状、反射率和反射率差异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调节。举例而言,第一导光介质810可为直角三角形的全反射棱镜。第二导光介质820具有线形或条形或柱状的结构。为了实现环境光线在第二导光介质820中的反射,第二导光介质820的外部周缘包覆有反射层840。第一导光介质810与第二导光介质820为一体结构,以便于第一导光介质810与第二导光介质820的安装装配。
第二导光介质820具有弯折结构。如图5所示,第二导光介质820包括第一光柱822、第二光柱824、第三光柱826。第二光柱824相对于第一光柱822呈90°直角弯折,第三光柱826相对于第二光柱824呈90°直角弯折。上述结构使得第二导光介质820延伸至第三屏幕400之处,并使得第二导光介质820能够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传递来自第三屏幕400附近的环境光线。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光介质810的一端与第一屏幕310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对透光第一屏幕310的环境光线进行感测。第一导光介质810的另一端与光敏传感器500相对设置,以使得环境光线透射进入光敏传感器500。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导光介质820的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以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对第三屏幕400周围的环境光线进行感测。第二导光介质820的另一端与光敏传感器500相对设置。将来自第三屏幕400附近的环境光线传递至光敏传感器500。
如图3和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壳体610,导光部件800和光敏传感器500设于壳体610中。壳体610设有缝隙616,第二导光介质820通过缝隙616与外部环境连通。通过在壳体610之上设置缝隙616,可便于第二导光介质820对外部空间中环境光线的采集。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610包括:第一壳体612和第二壳体614。第一壳体612用于容纳第一屏幕310。第二壳体614用于容纳第二屏幕312。第二壳体614和第一壳体612能够相对伸展或相对折叠,第三屏幕400设于第一壳体612和第二壳体614之间,导光部件800和光敏传感器500设于第一壳体612中,缝隙616设于第一壳体612和第三屏幕400之间。
第二导光介质820通过设于第一壳体612和第三屏幕400之间的缝隙616与外部环境连通,因此当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二导光介质820可采集第三屏幕400附近的环境光线,以便于控制装置620根据第三屏幕400所处的实际光照情况,对第三屏幕400的亮度进行准确调节。此外,当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缝隙616位于第一壳体612和第二壳体614拼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之内,避免外界的环境光线经由第二导光介质820进入光敏传感器500,并由此保证光敏传感器500仅对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之处的环境光线进行感测,以便于控制装置620根据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所处的实际光照情况,对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的亮度进行准确调节。
图6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切换组件900和光敏传感器500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切换组件900,切换组件900用于使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其中,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姿态时与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相对设置,并在第二姿态时与第三屏幕400相对设置。
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切换组件900控制或改变光敏传感器500的姿态,以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能够感测第三屏幕400周围的环境光线,并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能够感测第一屏幕310或第二屏幕320之处的环境光线。
切换组件900可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和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均能实现对环境光线的采集。需要说明的是,切换组件900能够控制光敏传感器500稳定地移动,以保证光敏传感器500的姿态切换灵活程度,并使得光敏传感器500进行光线感测时保持稳定。
举例而言,切换组件900驱动光敏传感器500执行以下动作的至少之一或其组合,以使光敏传感器50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翻转、旋转、移位。
切换组件900包括:第三齿轮920、转轴910和支撑部件930。第三齿轮920围绕转轴910转动。支撑部件930用于支撑转轴910。具体而言,支撑部件930被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100中,转轴910由支撑部件930之上向外延伸凸起。第三齿轮920环绕转轴910的外部周缘设置。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驱动组件700,驱动组件700用于驱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在相对伸展状态和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切换组件900将驱动组件700和光敏传感器500连接,以使光敏传感器500跟随驱动组件700运动。
通过将光敏传感器500设置为跟随驱动组件700运动,本申请实施例可在驱动组件700驱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进行状态切换时,通过驱动组件700带动光敏传感器500进行相应地姿态切换。
图8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900和光敏传感器500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一。图9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900和光敏传感器500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二。如图8和图9所示,驱动组件700包括:第一铰链710和第二铰链720。第一铰链710与第一屏幕310连接,并包括第一齿轮712。第二铰链720与第二屏幕320连接,并包括第二齿轮722。其中,第一铰链710和第二铰链720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12和第二齿轮722转动连接。
图7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712和第三齿轮920的啮合关系示意图。如图7所示,切换组件900包括第三齿轮920,第一齿轮712和第二齿轮722中的至少之一与第三齿轮920啮合,光敏传感器500跟随第三齿轮920转动。
具体而言,第一铰链710包括第一齿轮712和第一合页714。第二铰链720包括第二齿轮722和第二合页724。第一铰链710通过第一合页714与第一屏幕310连接,第二铰链720通过第二合页724与第二屏幕320连接。第一铰链710之上设有第一弹簧716,第二铰链720之上设有第二弹簧726。电子设备100在使用时,用户将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进行旋转展开或旋转折叠。第一合页714和第二合页724相对转动,并且第一合页714和第二合页724之间的角度跟随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之间的角度改变而变化。第一合页714和第二合页724的相对转动使得第一齿轮712和第二齿轮722相对转动。其中,由于第三齿轮920与第一齿轮712啮合或与第二齿轮722啮合,因此第三齿轮920能够随着用户的操作而同步转动。光敏传感器500跟随第三齿轮920转动,以实现姿态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可将第三齿轮920设置为与第一齿轮712啮合,并将第三齿轮920和第一齿轮712之间的传动比设为2:1。由此,第一齿轮712旋转90°,第三齿轮920可以带动光敏传感器500旋转180°,进而实现在光敏传感器500的姿态切换。
图10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切换组件900和光敏传感器500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之三。图11为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第一齿轮712和第三齿轮920的啮合关系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时,光敏传感器500的视角场朝向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并背向第三屏幕400。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时,光敏传感器500的视角场朝向第三屏幕400,并背向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2,判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展收状态;
步骤S104,根据显示屏展收状态,控制电子设备的光敏传感器感测环境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具体为手机、电脑或POS机。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屏幕310、第二屏幕320和第三屏幕400。显示屏展收状态包括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折叠状态,以及第一屏幕310和第二屏幕320处于相对伸展状态。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根据显示屏展收状态,控制光敏传感器500感测环境光线,以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显示屏200折叠或展开时分别对环境光线进行感测,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提高当采用第三屏幕400进行辅助显示时的用户操作舒适程度。
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2,判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展收状态;
步骤S204,当显示屏展收状态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伸展时,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一屏幕或第二屏幕感测环境光线;
步骤S206,当显示屏展收状态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相对折叠时,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三屏幕感测环境光线。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三。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2,判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展收状态;
步骤S304,当显示屏展收状态为第三屏幕隐藏时,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一屏幕或第二屏幕感测环境光线;
步骤S306,当显示屏展收状态为第三屏幕展示时,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三屏幕感测环境光线。
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可对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展收情况进行检测,并据此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三屏幕感测环境光线,本申请实施例亦可对第三屏幕的隐藏或展示情况进行检测,并据此控制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三屏幕感测环境光线。
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四。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2,手机处于直板状态;
步骤S404,环境光检测采用屏幕下方光敏方案;
步骤S406,导光柱副屏侧在手机壳内,环境光暗;
步骤S408,主屏侧环境光由光疏介质直接投射到光密介质;
步骤S410,主屏背光调节;
步骤S412,副屏是否启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16,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414;
步骤S414,手机是否变成直板;
如果是,则重复执行步骤S40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16,环境光检测采用微缝光敏方案;
步骤S418,导光柱主屏侧内折,环境光暗;
步骤S420,副屏侧环境光由微缝传入光密介质,在临介面发生反射进入光敏传感器;
步骤S422,副屏背光调节。
图1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五。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02,手机处于直板状态;
步骤S504,环境光检测采用屏幕下光敏参数1;
步骤S506,光敏传感器视角场正对主屏;
步骤S508,主屏背光调节;
步骤S510,折叠手机铰链旋转,光敏传感器视角场随之旋转至正对副屏;
步骤S512,副屏是否启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8,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514;
步骤S514,手机是否变成直板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18;
步骤S516,展开手机铰链旋转,光敏传感器视角场随之旋转至正对主屏;
步骤S518,环境光检测采用屏幕下光敏参数2;
步骤S520,副屏背光调节。
图1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620的结构示意框图。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620,包括处理器622,存储器624及存储在存储器624上并可在处理器622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22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620和可读存储介质可根据显示屏展收状态,控制光敏传感器500感测环境光线,以使得光敏传感器500在显示屏200折叠或展开时分别对环境光线进行感测,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提高当采用第三屏幕400进行辅助显示时的用户操作舒适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屏幕;
第二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能够在相对伸展状态和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第三屏幕,所述第三屏幕能够在展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处于所述相对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三屏幕处于所述隐藏状态,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处于所述相对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屏幕处于所述展示状态;
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处于所述相对伸展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处于所述相对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三屏幕接收并感测环境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三屏幕的环境光线分别传递至所述光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包括:
第一导光介质,所述第一导光介质用于传递通过所述第一屏幕的环境光线;
第二导光介质,所述第二导光介质用于传递所述第三屏幕所处位置的环境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介质与所述第二导光介质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介质具有弯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介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屏幕相对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导光部件和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壳体设有缝隙,所述第二导光介质通过所述缝隙与接收外部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屏幕;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屏幕;
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伸展或相对折叠,所述第三屏幕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导光部件和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缝隙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屏幕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使所述光敏传感器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光敏传感器在所述第一姿态时与所述第一屏幕或所述第二屏幕相对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姿态时与所述第三屏幕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在所述相对伸展状态和所述相对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光敏传感器连接,以使所述光敏传感器跟随所述驱动组件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第一屏幕连接,并包括第一齿轮;
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屏幕连接,并包括第二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通过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光敏传感器跟随所述第三齿轮转动。
CN202011439016.4A 2020-12-10 2020-12-1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565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9016.4A CN112565490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9016.4A CN112565490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5490A true CN112565490A (zh) 2021-03-26
CN112565490B CN112565490B (zh) 2022-08-19

Family

ID=7506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9016.4A Active CN112565490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54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0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06963A (zh) * 2021-10-19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N114244938A (zh) * 2021-12-31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661097A (zh) * 2022-03-28 2022-06-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902A (zh) * 2014-07-25 2016-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8424468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046678U (zh) * 2018-07-12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9981839A (zh) * 2019-02-02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92189A (zh) * 2019-02-22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86865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89802A (zh) * 2019-06-05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77035A1 (zh) * 2019-03-01 2020-09-1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装置、弯折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6895A (zh) * 2020-06-01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902A (zh) * 2014-07-25 2016-0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9046678U (zh) * 2018-07-12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208424468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981839A (zh) * 2019-02-02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92189A (zh) * 2019-02-22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77035A1 (zh) * 2019-03-01 2020-09-1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装置、弯折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89802A (zh) * 2019-06-05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86865A (zh) * 2019-06-20 2019-09-27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56895A (zh) * 2020-06-01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0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06963A (zh) * 2021-10-19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N114244938A (zh) * 2021-12-31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25892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44938B (zh) * 2021-12-31 2024-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661097A (zh) * 2022-03-28 2022-06-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5490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5490B (zh) 电子设备
CN111708403B (zh) 显示装置
US74892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0003935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pera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moveable displays and related devices
US5734513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foldable display
KR20220140546A (ko) 콘텐츠를 표시하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00182265A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foldable display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KR20150060278A (ko) 다단 절첩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기능 제어방법
CN102150126A (zh) 用于指示图形用户接口元件的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CN102150096A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面板装置
CN102187296A (zh) 将基于多面板电子装置的屏幕大小或屏幕分辨率的参数发送到服务器
CN102150099A (zh) 多面板电子装置
CN102150097A (zh) 具有倾斜计的移动装置
CN102150095A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重折叠式移动装置
CN102150120A (zh) 通过拖曳跨越多个屏幕而在图标与应用程序窗口之间切换
CN102150094A (zh) 具有可配置接口的多面板装置
KR101728845B1 (ko) 표시 장치, 포장 박스 및 포장 장치
CN102150098A (zh) 多面板电子装置
CN113119849B (zh)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2291A (zh) 电子设备
US10462338B2 (en) Floating camera module
CN117311869A (zh) 多应用下进行分屏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27608A (zh) 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器
KR20230117456A (ko) 휴대용 표시장치
CN111857368B (zh) 一种显示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