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4851B -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4851B
CN112564851B CN201910852695.9A CN201910852695A CN112564851B CN 112564851 B CN112564851 B CN 112564851B CN 201910852695 A CN201910852695 A CN 201910852695A CN 112564851 B CN112564851 B CN 112564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parame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pam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26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4851A (zh
Inventor
柳剑飞
孙艳宾
张晓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26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4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4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将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确定的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从而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Description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是一种脉冲载波信号的幅度随模拟信号(也可以称为原始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在采用PAM调制的以太网通信系统或者光传输系统中,当链路两端的通信设备需要对数据的传输速率进行改变时,需要调整传输速率。
现有技术中,在链路两端的传输速率需要改变时,通过调整PAM符号速率或PAM 波特率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但是,由于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与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相关,因此,现有技术中调整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需要重新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会带来较大的速率切换延时。
因此,如何减少以太网链路的速率切换延时成为当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从而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2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2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2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PAM的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速率调整,从而避免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重新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提供的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可以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3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3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3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提供的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AM的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速率调整,从而避免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重新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所述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是芯片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存储器可以是处理器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可选地,该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提供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 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 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5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5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05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所述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芯片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存储器可以是处理器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可选地,该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第二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第一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第二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能的PAM调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商传输速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是一种脉冲载波信号的幅度随模拟信号(也可以称为原始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例如,参见图1,(1)用于表示原始信号,(2)用于表示脉冲载波信号,原始信号(1)承载于脉冲载波信号(2)之上。图1所示的横坐标(b)用于表示时间,脉冲载波信号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该时间间隔也可以称为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图1所示纵坐标(a)用于表示信号的幅度,脉冲载波信号(2)上数值的大小则依据原始信号的幅度而确定的。例如,将一连串的原始信号用脉冲载波信号取样调制,从而截取原始信号的幅度。应理解,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用于表示原始信号上承载的脉冲载波信号的调制速率,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波特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
脉冲载波信号上的幅度电平阶数决定了PAM的调制阶数,一般记为PAM N(N为 PAM调制的阶数)。作为一个示例,PAM的调制阶数为2,PAM 2可以理解为采用2 个不同的信号电平来进行信号传输。例如,不归零码(non-return to zero,NRZ)调制技术是一种可能的通过PAM 2进行调制的方式。NRZ采用高、低两种信号电平来表示要传输的数字逻辑信号的1/0信息,每个信号符号周期可以传输1bit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 PAM的调制阶数为4,PAM 4可以理解为采用4个不同的信号电平来进行信号传输,每个符号周期可以表示2个bit的逻辑信息(0,1,2,3),也就是一个单位时间内是4个电平。与NRZ相比,PAM4具有4种数字电平幅度,每个电平代表2个信息比特,在相同的PAM波特率下,吞吐量是NRZ的两倍。
目前,传统的以太网通信标准采用PAM技术进行调制,例如,100BASE-TX采用三电平脉冲幅度调制(3-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3)。应理解,100标识以太网链路上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00Mbit/s,基带(baseband,BASE)标识采用基带传输,T 表示传输介质为双绞线(包括5类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或1类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cted pair,STP)),X标识同一传输速率下的不同标准(例如 100BASE-T下有X或4两个标准),TX标识传输介质为2对高质量的双绞线,1对用于发送数据,另1对用于接收数据。车内网通信中的车内以太网通信标准也可以采用PAM 调制方式。例如,2.5G/5G/10GBASE-T1采用PAM4调制,其中,2.5G、5G、10G分别用于标识太网链路上数据的传输速率分别为2.5G bit/s、5G bit/s、10G bit/s。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传输速率表示通信过程中每秒钟传送的数据代码的比特数。
在采用PAM调制的以太网通信系统或者光传输系统中,在上电之后,链路会启动自协商或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接口链路同步功能来协商该链路两端的传输速率。具体的,链路两端的通信设备会交互双方的能力,交互的能力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链路两端的通信设备各自支持的传输速率、各自支持的复用方式(例如,双工模式)等信息。之后链路会进入训练模式,包括对链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完成链路信道的训练之后,得到双方将采用的传输速率,此后便可进入数据传输模式,并通过该采用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当链路两端的通信设备需要对数据的传输速率进行改变时,需要调整传输速率。例如,对于车内以太网通信,对系统通信的鲁棒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随着线路使用年限的增加,线路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屏蔽性能下降,线路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IL)和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增加。此时,系统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降低,且易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导致误码率提高。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适当降低线路的传输速率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在链路两端的传输速率需要改变时,通过调整PAM符号速率或PAM 波特率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但是,由于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与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相关,因此,现有技术中调整PAM符号速率或PAM波特率,需要重新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会带来较大的速率切换延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重新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应理解,FEC是一种差错控制方式,指信号在被送入传输信道之前预先按一定的算法进行编码处理,加入带有信号本身特征的冗码,在接收端按照相应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找出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码并将其纠正的技术。FEC技术可以降低比特误码率,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210-240,下面分别对步骤210-240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210: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在采用PAM调制的以太网通信系统或者光传输系统中,在上电之后,链路会启动自协商或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接口链路同步功能来协商该链路两端的传输速率。例如,链路两端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交互的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为第一速率。之后链路进入训练模式,包括对链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完成链路信道的训练之后,便可进入的数据传输模式,此时,链路两端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220: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参数,该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通信设备需要或想要将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时,可以确定目标参数,该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来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调整FEC编码的参数来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同时对PAM的调制阶数以及FEC编码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前向纠错FEC编码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 codes,RS codes)编码、卷积码、低密度奇偶校验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polar码等。
以通过调整FEC编码的参数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为例,例如,调整RS编码。RS编码的参数为(n,k,2m),其中参数n表示编码输出的RS符号数,参数k表示编码输入的RS符号数,参数m表示一个RS符号代表的比特数量,例如, m=10,可以理解为一个RS符号代表10个bit。一般每个RS码字中包括若干个OAM符号(比如Q个),每个OAM符号长度和m值一致。
例如,第一速率小于第二速率,可以理解为链路的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提高到第二速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减小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从而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提高到第二速率的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改变输出的RS符号数n,增大输入的RS符号数k,从而减小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提高到第二速率的目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改变输入的RS符号数k,减小输出的RS符号数n,从而减小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提高到第二速率的目的。
又如,第一速率大于第二速率,可以理解为链路的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下降到第二速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增大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从而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下降到第二速率的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改变输出的RS符号数n,减小输入的RS符号数k,从而增大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下降到第二速率的目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不改变输入的RS符号数k,增大输出的RS符号数n,从而增大输出的RS符号数n和输入的RS符号数k之间的差值,实现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下降到第二速率的目的。下面会结合具体的公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30: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在链路进入训练状态之后,将在步骤220中确定的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hysicalmedia of additional sublayers,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向链路对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确定的目标参数。以便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并在链路进入数据传输模式之后,通过第二速率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240: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并在链路进入数据传输模式之后,通过第二速率与链路对端的第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下面以将数据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速率切换的方法进行描述。
假设第一速率为TX1,TX1为不包括PHY线路编码开销,FEC编码开销和每个RS码字中OAM符号开销的净荷速率,TX1对应的包括PHY线路编码开销,FEC编码开销和每个RS码字中OAM符号开销的速率为TX_MAC1,TX1对应的RS编码的参数为(n1,k1, 2m),线路编码为B1/B2块(block,B)编码,每个PAM符号(电平)承载的比特数量为BPAM1,对应的PAM的调制阶数为M1
假设第二速率为TX2,TX2为不包括PHY线路编码开销,FEC编码开销和每个RS码字中OAM符号开销的净荷速率,TX1对应的包括PHY线路编码开销,FEC编码开销和每个RS码字中OAM符号开销的速率为TX_MAC2,TX2对应的RS编码的参数为(n2,k2, 2m),线路编码为B1/B2块(block,B)编码,每个PAM符号(电平)承载的比特数量为BPAM2,对应的PAM的调制阶数为M2
应理解,B1表示编码前输入的码块的大小,其单位为比特(bit),B2表示编码后输出的码块的大小,其单位为bit,一般而言,B2>B1
PAM的调制阶数M与TX_MAC之间满足如下公式(1)所示的关联关系:
TX_MAC=Ba×log2M (1)
其中,Ba表示PAM调制信号的PAM波特率。
PAM的调制阶数M一般和电平有一定关系,PAM的调制阶数M和每个PAM符号 (电平)承载的比特数量BPAM关联。例如,PAM4代表调制的电平数量为4,对应的每个电平(PAM符号)可以代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为2,即BPAM=2。又如,PAM2代表调制的电平数量为2,对应的每个电平(PAM符号)可以代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为2,即BPAM=1。又如,PAM3用连续两个PAM符号的电平来确定承载的比特,连续两个PAM3 符号可用3比特二进制表示,两个PAM符号代表3比特的信息,每个PAM符号(电平) 承载的比特数量为1.5,即BPAM=1.5。
每个PAM符号(电平)承载的比特数量BPAM与TX_MAC之间满足如下公式(2)所示的关联关系:
TX_MAC=Ba×BPAM (2)
净荷速率TX和包括PHY线路编码开销,FEC编码开销和每个RS码字中OAM符号开销的速率TX_MAC之间满足如下公式(3)所示的关联关系: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01
其中,Q表示OAM符号的数量。
将公式(2)带入公式(3),得到公式(4):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02
第一速率和第二速率分别对应的TX1,TX2如公式(5),(6)所示: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03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04
结合公式(5)和公式(6),得到公式(7):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05
参见公式(7),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仅通过调整每个PAM符号承载的比特数量BPAM(BPAM对应于 PAM的调制阶数M)。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得到公式(8),并根据公式(8)将每个PAM符号承载的比特数量由BPAM1调整为BPAM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 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11
作为另一个示例,还可以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n进行调整,即n2=n1,仅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k。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得到公式(9),并根据公式(9)将RS 编码中的参数k由k1调整为k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12
可选地,为了保证RS编码中的参数k2的有效性,参数k2需要是编码后输出的码块的大小的整数倍。因此,参数k2还需要满足公式(10)。
(k2-Q)×m=B2×k0 (10)
其中,k0为正整数。
作为另一个示例,还可以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k进行调整,即k1=k2,仅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n。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得到公式(11),并根据公式(11)将 RS编码中的参数n由n1调整为n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 TX2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13
可选地,为了减少n2的指示开销,将n2的取值需要满足为B0的整数倍。因此,参数n2还需要满足公式(12)。
n2=B0×k0 (12)
其中,B0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开销,例如,不考虑线路编码的开销,且PAM调制阶数不变时。在上述公式(7)中,B2=B1,BPAM2=BPAM1,可以将公式(7)简化为公式(7-1)。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14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n进行调整,即n2=n1,仅通过调整RS 编码中的参数k。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1)得到公式(8-1),并根据公式(8-1)将 RS编码中的参数k由k1调整为k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 TX2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15
可选地,为了保证RS编码中的参数k2的有效性,参数k2需要是编码后输出的码块的大小的整数倍。因此,参数k2还需要满足上述公式(10)。
作为另一个示例,作为另一个示例,还可以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k进行调整,即 k1=k2,仅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n。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1)得到公式(9-1),并根据公式(9-)将RS编码中的参数n由n1调整为n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 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2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设备需要将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PAM的调制阶数或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并将确定的 PAM的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以便于链路对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PAM的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将数据传输速率从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并在链路进入数据传输模式之后,通过第二速率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便于描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确定的PAM的调制阶数或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的具体实现过程,下面先结合图3,对以太网中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协商传输速率的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商传输速率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流程中可以包括步骤310-380,下面分别对步骤310-380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310: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机进入失效状态。
当需要进行速率切换时,链路需要进入自协商或PHY链路同步状态,进行传输速率协商。此时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机需要进入失效状态。应理解,该发射机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链路对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具体的,以链路需要进入自协商状态为例。需要将链路控制(link_control)设置为 disable,将auto_neg_imp设置为true,将mr_autoneg_enable设置为true。此时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机进入禁用发射机(disable transmitter)状态,即失效状态。
应理解,link_control可以配置为两个值,当link_control=disable可以理解为使用自协商功能,去使能PHY链路同步功能,当link_control=enble可以理解为使用自协商功能,同时使能PHY链路同步功能。mr_autoneg_enable用于指示可选的自协商子层关联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hysical media of additional sublayers,PMA),可配置为两个值,当 mr_autoneg_enable=true可以理解为自协商子层和PMA关联,mr_autoneg_enable=false可以理解为自协商子层和PMA不关联。
以链路需要进入PHY链路同步状态为例。需要将sync_link_control设置为disable,将auto_neg_imp设置为false,将mr_autoneg_enable设置为false。
应理解,sync_link_control用于指示PMA传输功能的数据源,可配置为两个值,当sync_link_control=disable可以理解为数据源是PHY链路同步功能,当 sync_link_control=enble可以理解为数据源是PMA单元数据(unit data)。
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发射机进入失效状态时,可以将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coding sublayer,PCS)数据模式(PCS_data_mode)设置为false。应理解,PCS_data_mode用于指示PHY是否从初始化状态转变为PCS数据模式,可配置为两个值。当 PCS_data_mode=false可以理解为PHY保持初始化状态,当PCS_data_mode=ture可以理解为PHY从初始化状态转变为PCS数据模式。
步骤320:链路进入初始化最大等待定时器(init_maxwait_timer)状态和静默(silent) 状态。
以链路进入自协商状态为例,当将link_control设置为enble,链路进入 init_maxwait_timer状态和silent状态。或者以进入PHY链路同步状态为例,当将 sync_link_control设置为enble,链路进入init_maxwait_timer状态和silent状态。
具体的,当将link_control设置为enble,或者将sync_link_control设置为enble,链路进入init_maxwait_timer状态,启动最大等待定时器(maxwait timer),进入silent状态后,将Tx_mode设置为SEND_Z。应理解,Tx_mode指示链路上数据传输的模式,可配置为3个值:SEND_N、SEND_T、SEND_Z。其中,SEND_N表示链路进入发送数据模式,SEND_T表示链路进入训练模式,SEND_Z表示发送0模式(发送信号能量为0),此时链路发送数据为0,即链路进入静默模式。在链路进入silent模式后,启动最小等待定时器(minwait timer)。
步骤330:链路进入训练(training)模式。
将config设置为主设备(master),loc_SNR_margin设置为OK,将en_slave_tx设置为1,此时,即将进入对主设备端的链路进行训练的状态,当步骤220中启动的minwaittimer超时后,链路正式进入训练(training)模式。
应理解,config可配置为两个值,一个是主设备(master),另一个是从设备(slave)。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设备可以对应于上文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从设备可以对应于上文中的第二通信设备。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主设备代表第一通信设备,以从设备代表第二通信设备进行描述。
其中,将config设置为主设备(master)表示对主设备进行训练,将config设置为从设备(slave)表示对从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对端)进行训练。loc_SNR_margin用于表示主设备的硬件是否有足够的SNR margin继续进入下一个状态,可配置为两个值。当 loc_SNR_margin=OK可以理解为主设备的硬件有足够的SNR margin继续进入下一个状态,当loc_SNR_margin=NOT_OK可以理解为主设备的硬件没有足够的SNR margin继续进入下一个状态。en_slave_tx可配置为两个值,当en_slave_tx=0可以理解为主设备 (master)没有准备好向从设备(slave)发送数据,当en_slave_tx=1可以理解为主设备 (master)已经准备好向从设备(slave)发送数据。
当链路进入training模式,可以启动minwait timer,此时可以将Tx_mode设置为SEND_T,将PMA_state设置为00。应理解,PMA_state可配置为两个值,当PMA_state=00 表示训练状态,当PMA_state=01表示计数状态。此时,开始发送训练符号,训练主设备(master)端的信道参数。
链路在进入training模式后,主设备可以向从设备发送PMA训练帧中的信息(infofield)字段,该infofield字段可以用于向从设备交互主设确定的FEC编码参数或PAM调制阶数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有关infofield字段的格式请参见下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40:链路进入倒计时(count down)状态。
当步骤230中启动的minwait timer超时,可以将loc_rcvr_status的状态和 rem_rcvr_status状态设置为OK,并且主设备(master)向主设备(master)发送的PMA 训练帧中的信息(infofield)字段发送成功(infofield_complete)之后,链路进入倒计时 (countdown)状态。应理解,loc_rcvr_status表示主设备接收链路正确或错误运行,可以配置为两个值,当loc_rcvr_status=OK可以理解为主设备PHY接收链路可靠运行,当 loc_rcvr_status=NOT_OK可以理解主设备PHY接收链路运行不可靠。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loc_rcvr_status=NOT_OK,可以理解主设备PHY接收链路运行不可靠,此时需要重新执行步骤220。
当链路进count down状态,将PMA_state设置为01,等待倒计数完成。
步骤350:链路进入传输速率交换(Tx_switch)状态。
当主设备(master)倒计数完成(loc_countdown_done),且PMA训练帧中的信息(infofield)字段发送成功(infofield_complete)之后,链路进入Tx_switch状态。此时,链路进入Tx_switch状态,可以将Tx_mode设置为SEND_NX,接下来链路进入正常 (normal)模式,发送PAMX信号。
应理解,将Tx_mode设置为SEND_NX,即进入normal模式,且PAM调制阶数为 X,X取值范围为1~32。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设备可以确定PAM调制阶数,并向从设备交互确定的PAM调制阶数。本申请中Tx_mode可以支持多种需要传递的PAM调制阶数,实现较灵活。
步骤360:链路进入PCS测试(PCS_test)状态。
当倒计数器完成(rem_countdown_done),链路进入PCS_test状态,此时可以启动minwait timer。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loc_rcvr_status=NOT_OK,可以理解主设备PHY接收链路运行不可靠,此时需要重新执行步骤220。
步骤370:链路进入PCS数据(PCS_data)状态。
当步骤260中启动的minwait timer超时,将loc_rcvr_status设置为OK,可以理解主设备PHY接收链路运行可靠,此时链路进入PCS_data状态,并进入normal模式,可以向从设备发送PAMX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minwait timer用于决定PHY控制链路处于silent状态、training状态、 PCS_test状态以及PCS_data状态所持续的最小时间量。minwait timer定时器开始后,会在一定时间后终止。maxwait timer用于接收机在处于静默(silent)状态和训练(training) 状态下对时间的限制。maxwait timer定时器开始后,会在一定时间后终止。
下面对链路进入training模式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的PMA训练帧中的信息(infofield)字段的格式进行描述。
作为示例,infofield字段格式如表1所示,其中,octet 8/9/10用于表示PHY的功能部分。现有技术中octet 8/9/10的格式如表2所示,其中,表2中的octet 8和octet 9的部分比特为保留字段。
表1 infofield字段格式
octet 1 octet 2 octet 3 octet 4/5/6 octet 7 octet 8/9/10 octet 11/12
0xBB 0xA7 0x00 PFC24 message MSG24 CRC16
表2现有技术中PHY的功能部分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5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主设备通过infofield字段中的octet 8和octet 9的预留字段向链路对端的从设备交互FEC编码参数或PAM调制阶数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见表3,octet 8的0~7比特用于交互主设备确定的RS编码参数,octet 9的0~4 比特用于交互主设备确定的PAM调制阶数。
表3本申请PHY的功能部分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52
具体的,以向链路对端的从设备交互RS编码参数为例。octet 8中的0比特用于表示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n或参数k。作为一个示例,该字段为1表示调整RS编码中参数n 的大小,该字段为0表示调整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1~7比特用于表示参数n或参数k 增加或减少的数量。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octet 8中的1~7比特代表增加/减少的B1/B2块的数量或B0的数量。
具体的,确定增加/减少的B1/B2块的数量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3)所示。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53
其中,S1表示增加或减小的B1/B2块的数量。
确定增加/减少的B0的数量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4)所示。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54
其中,S2表示增加或减小的B0的数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通信设备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并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确定的RS编码中的参数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应注意,下面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假设正常数据传输时的传输速率为10Gbps,采用PAM4调制,需要将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9.5Gbps,线路编码采用64B/65B,传输速率10Gbps对应的RS编码参数为(360,326,210)。
例如,仅通过将RS编码中的参数k由k1调整为k2,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n进行调整,即n2=n1,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对应于上述公式(9)和公式(10),其中,TX1=10,TX2=9.5,B1=64,B2=65,n1=360,k1=326,m=10, BPAM1=BPAM2=2,Q=1。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9),得到k2≥299.8。搜索满足k2≥299.8 的整数,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10),得到k0=48,k2=313。
因此,将RS编码参数由(360,326,210)调整为(360,313,210),可以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9.5Gbps。此时,参数k由326下降到313,减少了13个 RS符号。根据公式(13),得到S=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调整RS编码参数,即将输入减少2个64/65B块,即可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9.5Gbps。此时,不需要对PAM调制阶数进行调整。
第一通信设备在链路处于train状态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以及RS编码参数。具体的,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一方面,由于正常数据传输时采用PAM4调制,不需要对PAM调制阶数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将步骤250 中的Tx_mode设置为SEND_N4。另一方面,参见表3,由于不需要对PAM调制阶数进行调整,因此,表3中octet 9的0~4比特取值全为0。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RS编码参数,由于需要将输入的参数k减少2个64/65B块,2对应的二进制为0100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此,参见表3,将octet8的0比特取值为0表示减小RS编码中的参数k的大小。octet 8的1~7比特对应的二进制为0100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表示参数k减少2个64/65B块。
具体的表示请参见表4-表5。
表4 octet 8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61
表5 octet 9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62
又如,仅通过将RS编码中的参数n由n1调整为n2,不对RS编码中的参数k进行调整,即k1=k2,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对应于上述公式(11)和公式(12),其中,TX1=10,TX2=9.5,B1=64,B2=65,n1=360,k1=326,k2=326,m=10,BPAM1=BPAM2=2,Q=1。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11),得到n2≤379.3。搜索满足n2≤379.3的整数,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12),假设公式(12)中的B0取值为 5,得到k0=75,n2=375。
因此,将RS编码参数由(360,326,210)调整为(375,326,210),可以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9.5Gbps。此时,参数n由360增加到375,增加了15个 RS符号。根据公式(14),得到S=3。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调整RS编码参数,即将输入增加了3个B0大小,即可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9.5Gbps。
由于需要将输入的参数n增加了3个B0大小,3对应的二进制为1100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此,参见表3,将octet 8的0比特取值为1表示增大RS编码中的参数n 的大小。octet 8的1~7比特对应的二进制为1100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表示参数n 增加了3个B0大小。具体的请参见表6。
表6 octet 8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71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整RS编码参数来实现传输速率的切换,减少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在从高传输速率向低传输速率切换时,减少k值,还可以提高RS编码纠错能力,降低系统通信的误码率。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通信设备通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并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确定的PAM的调制阶数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应注意,下面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假设正常数据传输时的传输速率为10Gbps,采用PAM4调制,需要将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5Gbps,线路编码采用64B/65B,传输速率10Gbps对应的RS编码参数为(360,326,21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调整RS编码的参数,即n2=n1,k1=k2,将每个PAM符号(电平)承载的比特数量由BPAM1调整为BPAM2。对应于上述公式(7),其中,TX1=10,TX2=5, B1=64,B2=65,n2=n1=360,k1=k2=326,BPAM1=2,Q=1。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7),得到BPAM2=1。
因此,可以将每个PAM符号从承载2个比特信息降为每个PAM符号只承载1个比特信息,即将PAM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从而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向5Gbps切换。
第一通信设备在链路处于train状态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以及RS编码参数。具体的,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一方面,由于PAM 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因此,可以将步骤250中的Tx_mode设置为SEND_N2。另一方面,参见表3,PAM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2对应的二进制为0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此,参见表3,将octet 9的0~4比特取值为0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RS编码参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对RS编码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将octet 8的0~7比特取值全为0。具体的表示请参见表7-表8。
表7 octet 8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81
表8 octet 9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82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对RS编码中的参数以及PAM的调制阶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将传输速率由第一速率TX1调整至第二速率TX2,并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确定的RS编码中的参数以及PAM的调制阶数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应注意,下面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假设正常数据传输时的传输速率为10Gbps,采用PAM4调制,需要将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2.5Gbps,线路编码采用64B/65B,传输速率10Gbps对应的RS编码参数为(360,326,210)。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可以通过对PAM的调制阶数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5Gbps,其次,在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将传输速率从5Gbps无缝切换到 2.5Gbps。
对于通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可以将PAM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从而可以实现传输速率从10Gbps无缝切换到5Gbps。具体的,可以参考上文中对PAM的调制阶数进行调整的实施例,此次不再赘述。
对于通过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将传输速率从5Gbps无缝切换到2.5Gbps。为了便于描述,以调整RS编码中的参数k作为示例。
对应于上述公式(9)和公式(10),其中,TX1=5,TX2=2.5,B1=64,B2=65,n1=360,k1=326,m=10,BPAM1=BPAM2=1,Q=1。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9),得到k2≥157.9。搜索满足k2≥157.9的整数,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10),得到k0=26,k2=170。因此,将RS编码参数由(360,326,210)调整为(360,170,210),可以实现传输速率从5Gbps 无缝切换到2.5Gbps。此时,参数k由326下降到170,减少了156个RS符号。根据公式(13),得到S=24。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调整RS编码参数,即将输入减少 24个64/65B块,即可实现传输速率从5Gbps无缝切换到2.5Gbps。
第一通信设备在链路处于train状态时,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以及RS编码参数。具体的,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PAM调制阶数,一方面,由于PAM 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因此,可以将步骤250中的Tx_mode设置为SEND_N2。另一方面,参见表3,PAM的调制阶数由4调整为2,2对应的二进制为0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此,参见表3,将octet 9的0~4比特取值为0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对于向第二通信设备交互RS编码参数,由于需要将输入的参数k减少24个64/65B块, 24对应的二进制为001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因此,参见表3,将octet 8的0 比特取值为0表示减小RS编码中的参数k的大小。octet 8的1~7比特对应的二进制为 0011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表示参数k减少24个64/65B块。
具体的表示请参见表9-表10。
表9 octet 8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91
表10 octet 9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19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调整RS编码参数以及PAM调制阶数来实现传输速率的切换,减少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在从高传输速率向低传输速率切换时,减少k值,还可以提高RS编码纠错能力,降低系统通信的误码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 A和C、B和C、或A和B和C。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上文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6,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该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400可以包括:
传输模块410,用于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430,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调整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提供的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可以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0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0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0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430具体用于: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500可以包括:
传输模块510,用于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模块5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 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520具体用于: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上述提供的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AM的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速率调整,从而避免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重新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设备80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
所述通信设备8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所述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设备8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所述通信设备8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通信设备80可以为芯片,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所述芯片可以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比如基站)。
所述通信设备8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801,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可实现上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设备80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其他通信设备的调度信息的部件(means),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发送侧行数据的部件(means)。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接收所述调度信息或发送所述侧行数据。所述调度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一种设计中,处理器801也可以包括指令8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设备8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设备80也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设备8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2,其上存有指令8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设备8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例如,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有效区域,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的参数或表格等。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设备8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5以及天线806,或者,包括通信接口。所述收发单元8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806实现通信设备80的收发功能。所述通信接口(图中未示出),可以用于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可选的,该通信接口可以为有线通信的接口,比如光纤通信的接口。
所述处理器8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设备80进行控制。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收发单元805进行的发送或接收是在处理单元(处理器801)的控制之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送或接收的动作描述为处理单元(处理器801)执行的,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方案的理解。
当该通信设备80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用于从其他芯片或者通信设备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通信设备80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例如,当该通信设备80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他芯片或者通信设备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为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 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 (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80为第一通信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执行的步骤。
具体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一些相关的物理层参数,例如,调整PAM调制阶数或前向纠错FEC编码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或改变。由于PAM波特率不变,信道均衡系数不变,因此,不需要对线路信道的均衡系数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减少速率切换延时,实现线路传输速率的无缝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3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3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RE-GDA000228718451000023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80为第二通信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第二通信设备执行的步骤。
具体的,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该可读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中,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负责所述芯片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上述各个方面的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系列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以进行上述各个方面的所述的方法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1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1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21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10.一种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12.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和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里德-所罗门RS编码中参数n或参数k的大小,其中,参数k表示RS编码中输入的RS符号的数量,参数n表示RS编码中输出的RS符号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
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减小所述RS编码中参数n的大小,或者
增大所述RS编码中参数k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调整参数k的大小,使得参数k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31
其中,TX1表示所述第一速率;
TX2表示所述第二速率;
k1表示参数k调整之前的大小;
k2表示参数k调整之后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调整参数n的大小,使得参数n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32
其中,n1表示参数n调整之前的大小;
n2表示参数n调整之后的大小;
Q表示每个RS码字中操作管理维护OAM符号的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之间的比值,调整所述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调整PAM的调制阶数的大小,使得PAM的调制阶数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374613390000033
其中,M1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前的大小;
M2表示PAM的调制阶数调整之后的大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21.一种以太网速率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和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以太网链路以第一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脉冲幅度调制PAM的调制阶数或目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将数据传输速率由所述第一速率调整至第二速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物理媒质附加子层PMA训练帧中的信息字段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目标参数。
23.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第一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第二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52695.9A 2019-09-10 2019-09-10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64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695.9A CN11256485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2695.9A CN11256485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851A CN112564851A (zh) 2021-03-26
CN112564851B true CN112564851B (zh) 2022-03-08

Family

ID=7502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2695.9A Active CN11256485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4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944A (zh) * 2021-10-30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22924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有线数据传输装置
CN116707709B (zh) * 2023-06-19 2024-02-09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859A (zh) * 2002-04-25 2005-06-08 帕萨夫有限公司 以太网中的前向纠错编码
CN101053165A (zh) * 2004-11-03 2007-10-10 索尼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无线数字多媒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88286A (zh) * 2003-10-24 2007-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媒体流之间无缝切换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88338A (zh) * 2014-03-19 2014-06-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以太网微波传输链路聚合的流量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3929209A (zh) * 2014-04-09 2014-07-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高性能组合rs处理器
WO2015172375A1 (zh) * 2014-05-16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4296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744B (zh) * 2008-02-04 2013-09-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網路信號處理裝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859A (zh) * 2002-04-25 2005-06-08 帕萨夫有限公司 以太网中的前向纠错编码
CN101088286A (zh) * 2003-10-24 2007-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媒体流之间无缝切换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3165A (zh) * 2004-11-03 2007-10-10 索尼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无线数字多媒体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88338A (zh) * 2014-03-19 2014-06-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以太网微波传输链路聚合的流量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3929209A (zh) * 2014-04-09 2014-07-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高性能组合rs处理器
WO2015172375A1 (zh) * 2014-05-16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4296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851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5395B2 (en) Flexible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adaptive to communication channel quality
CN112564851B (zh) 以太网链路速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23280B2 (en) Dynamic power control in a transmission link
US7823041B2 (en) Techniques for decoding information from signals received over multiple channels
US9281916B2 (en) Flexible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adaptive to communication channel quality
EP37549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non-uniform probability modulated data
CN104081797A (zh) 被配置为用于在数据模式期间对前向纠错进行解析的网络系统
US20140254649A1 (en)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using raw bit error rate
WO2021057461A1 (zh) 一种极化码分段编码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KR20160039651A (ko) 버스 시스템용 가입자국, 그리고 버스 시스템의 가입자국의 오류 허용범위 개선 방법
US20080022181A1 (e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Joint Operation for a Data Link Layer
US20150296057A1 (en) PHY/MAC interface (PMI)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53769B1 (en) High-speed Ethernet coding
BR112020002753A2 (pt) método e aparelho
CN111181684B (zh) 解码方法以及解码装置
US20160226751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700810B2 (en) Physical lay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hysical layer oper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220149988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Rate, Processor, Network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US7426235B1 (en) Method of adaptive equalization for high-speed NRZ and multi-level signal data communications
US8225161B2 (en) Retransmissions of data using increased data rate
US10439761B1 (en) Physical lay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hysical layer oper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485335B1 (en) Sub-rate codes within the 10GBASE-T frame structure
US2024018713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7222458B2 (ja) Polar Polar符号を利用して符号化および復号化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EP437633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system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