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4024A -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 Google Patents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4024A
CN112564024A CN202011401037.7A CN202011401037A CN112564024A CN 112564024 A CN112564024 A CN 112564024A CN 202011401037 A CN202011401037 A CN 202011401037A CN 112564024 A CN112564024 A CN 112564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s
cylinder
contact
insula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10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4024B (zh
Inventor
李忠富
闫亚刚
孙鹏
王大伟
吴军辉
杨卫国
陈富国
赵献臣
蔡杰
李中旗
王光磊
张自华
张娟
张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gao Group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4010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4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4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4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6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358Connections to in or out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65Means for detecting or reacting to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fe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 H02G15/043Cable-end sealings with end caps, e.g. sleeve closed at one e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6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 H02G15/064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with devices for relieving electrical stress
    • H02G15/068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with devices for relieving electrical stress connected to the cable shield onl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静触头,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端帽,固设在第二筒口上,用于封堵第二筒口,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除;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用于与GIS本体导电连接;第二绝缘子,其边缘固设在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触头座;动触头,铰接在触头座上,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均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导通。

Description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背景技术
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是连接电力电缆和GIS本体的必要装置,由于GIS本体和电力电缆的现场耐压试验参数不一致,因此需要分别对两者独立进行耐压试验。
目前,现有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2,筒体12内设有电缆终端13,电缆终端13的下端连接电力电缆,电缆终端13的上端固设有电缆终端触头14,电缆终端触头14通过第一连接导体15、第二连接导体16与GIS本体11导电连接。当对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如图2所示,需要将第一连接导体15和第二连接导体16拆除,使耐压套管17通过相对较长的导电杆18与电缆终端触头14连接,以对电缆终端13单独进行耐压试验;当对GIS本体进行耐压试验时,如图3所示,需要将第一连接导体15拆除,使耐压套管17通过相对较短的导电杆18与第二连接导体16连接,以对GIS本体单独进行耐压试验。
在上述的耐压试验过程中,需要反复拆装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以及更换不同长度的导电杆,不仅无法保证安装质量,而且也增加了劳动强度。此外,需要向筒体内反复充放SF6气体,由于耐压试验对SF6气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回收的SF6气体不能重复使用,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SF6气体充放时的泄露对大气污染也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分别对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需要向筒体内反复充放SF6气体,而造成SF6气体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GIS。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
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静触头,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第一筒口用于与GIS本体对接,第二筒口朝上用于与耐压套管对接;
端帽,固设在第二筒口上,用于封堵第二筒口,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除;
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用于与GIS本体导电连接;
第二绝缘子,其边缘固设在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触头座;
动触头,铰接在触头座上,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均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导通。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GIS在进行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时,无需对筒体反复充放绝缘气体,避免了SF6气体的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此外,不仅不需要反复拆装筒体内的连接导体,而且也不需要更换耐压套管内的导电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包括筒本体和过渡筒,过渡筒的一端筒口连接在筒本体上,过渡筒的另一端筒口构成所述的第二筒口。
有益效果是:直接在筒本体上设置过渡筒,减少了耐压试验时过渡筒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试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第二绝缘子的凸部朝向筒体内部。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可以减少触头座的长度,使得触头座不容易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嵌件外侧固设有屏蔽罩。
有益效果是:屏蔽罩用于均匀电场,避免放电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端帽为筒形结构,端帽远离第二筒口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端帽靠近第二筒口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端帽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二筒口上。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端帽与屏蔽罩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包括摆动杆段和弧形杆段,摆动杆段的一端铰接在触头座上,弧形杆段连接在摆动杆段的另一端,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杆段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导通。
有益效果是:弧形杆段能够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充分接触,保证导电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段的中间位置与摆动杆段连接。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保证动触头的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座为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检修筒口,检修筒口处密封连接有封板。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筒体内部零件的检修,而且也便于安装充放气阀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GIS的技术方案是:
GIS,包括GIS本体和电缆终端连接装置,所述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
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静触头,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第一筒口用于与GIS本体对接,第二筒口朝上用于与耐压套管对接;
端帽,固设在第二筒口上,用于封堵第二筒口,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除;
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用于与GIS本体导电连接;
第二绝缘子,其边缘固设在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触头座;
动触头,铰接在触头座上,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均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导通。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GIS在进行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时,无需对筒体反复充放绝缘气体,避免了SF6气体的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此外,不仅不需要反复拆装筒体内的连接导体,而且也不需要更换耐压套管内的导电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包括筒本体和过渡筒,过渡筒的一端筒口连接在筒本体上,过渡筒的另一端筒口构成所述的第二筒口。
有益效果是:直接在筒本体上设置过渡筒,减少了耐压试验时过渡筒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试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第二绝缘子的凸部朝向筒体内部。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可以减少触头座的长度,使得触头座不容易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嵌件外侧固设有屏蔽罩。
有益效果是:屏蔽罩用于均匀电场,避免放电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端帽为筒形结构,端帽远离第二筒口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端帽靠近第二筒口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端帽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二筒口上。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端帽与屏蔽罩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包括摆动杆段和弧形杆段,摆动杆段的一端铰接在触头座上,弧形杆段连接在摆动杆段的另一端,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杆段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导通。
有益效果是:弧形杆段能够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充分接触,保证导电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段的中间位置与摆动杆段连接。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保证动触头的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座为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检修筒口,检修筒口处密封连接有封板。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筒体内部零件的检修,而且也便于安装充放气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GIS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力电缆耐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GIS本体耐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GIS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电力电缆耐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GIS本体耐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1-GIS本体;12-筒体;13-电缆终端;14-电缆终端触头;15-第一连接导体;16-第二连接导体;17-耐压套管;18-导电杆;
图4至图8中:21-GIS本体;22-筒体;23-电缆终端;24-第一静触头;25-动触头;251-摆动杆段;252-弧形杆段;26-触头座;27-第二绝缘子;28-端帽;29-第二静触头;30-第一绝缘子;31-过渡筒;32-检修筒口;33-封板;34-屏蔽罩;35-绝缘杆;36-传动轴;37-耐压套管;38-第三静触头;39-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术语“上”、“下”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GIS的实施例1:
如图4所示,GIS包括GIS本体21和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力电缆和GIS本体21。其中,GIS本体为现有成熟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和图5所示,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筒体22,筒体22沿竖直方向延伸,筒体22内设有电缆终端23,电缆终端23的下端用于连接电力电缆,电缆终端23的上端固设有第一静触头24。
本实施例中,筒体22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第一筒口朝右设置,第一筒口与GIS本体21对接,第一筒口和GIS本体21之间固设有第一绝缘子30,第一绝缘子30上的嵌件内侧固设第二静触头29,第二静触头29通过嵌件与GIS本体21内的导电杆导电连接。其中,第一绝缘子30为盆式绝缘子。
本实施例中,第二筒口朝上设置,第二筒口朝上用于与耐压套管对接,第二筒口上固设有端帽28,端帽28用于封堵第二筒口,以提高安全性能;其中,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28拆除,以实现第二筒口与耐压套管的对接。
本实施例中,端帽28为筒形结构,端帽28远离的上端为封闭结构,端帽28的下端设有连接法兰,端帽28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二筒口上,这样使得端帽28与屏蔽罩34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本实施例中,筒体22包括筒本体和过渡筒31,过渡筒31的一端筒口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在筒本体上,过渡筒31的另一端筒口构成第二筒口,端帽28固定连接在过渡筒31上;其中,过渡筒31上端的法兰径向尺寸小于过渡筒31下端的法兰径向尺寸,过渡筒31上端的法兰孔与耐压套管的法兰孔对应,过渡筒31下端的法兰孔与筒本体的法兰孔对应,以起到过渡连接作用。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过渡筒31和端帽28之间固设有第二绝缘子27,第二绝缘子27的嵌件内侧固设有触头座26,第二绝缘子27的嵌件外侧固设有屏蔽罩34,屏蔽罩34用于均匀电场,避免放电现象的产生。其中,第二绝缘子27为盆式绝缘子,第二绝缘子27的凸部朝向筒体22内部,这样设计,可以减少触头座26的长度,使得触头座26不容易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触头座26为L型结构,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水平段处于竖直段的上端,触头座26通过水平段固定第二绝缘子27的嵌件内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头座为叉臂结构。
本实施例中,竖直段的下端铰接有动触头25,动触头25由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36、绝缘杆35带动摆动,动触头25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如图7所示,动触头25与第一静触头24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如图5所示,动触头25与第一静触头24和第二静触头29均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时,如图8所述,动触头25与第二静触头29导通。其中,动触头25与竖直段通过滑动触指连接,以实现电气可靠接触。
如图5和图6所示,动触头25包括摆动杆段251和弧形杆段252,摆动杆段251的一端铰接在触头座26上,弧形杆段252连接在摆动杆段251的另一端,动触头25在摆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杆段252与第一静触头24和第二静触头29导通。
本实施例中,弧形杆段252的中间位置与摆动杆段251连接,以保证动触头的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杆段的其中一端与摆动杆段连接。
如图5所示,筒体22上还设有检修筒口32,检修筒口32朝左设置,检修筒口32上密封连接有封板33,以便于筒体内部零件的检修;其中,封板33上设置有充放气阀门(未画出),以实现绝缘气体的充放气。
对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使动触头25顺时针摆动,如图7所示,使得弧形杆段252的右端与第二静触头29分离、并与第一静触头24导电接触,此时动触头2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将端帽28和屏蔽罩34拆下,之后先将第三静触头38安装在第二绝缘子27的嵌件外侧,再将耐压套管37安装在筒体22上,其中,耐压套管37内的导电杆39与第三静触头38导电连接;然后对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即可。电力电缆耐压试验完成后,对GIS本体21进行耐压试验时,使动触头25逆时针摆动,如图8所示,使得弧形杆段252的左端与第一静触头24分离、并与第二静触头29导电接触,此时动触头25处于第三工作位置;然后直接对GIS本体21进行耐压实现即可。
在两种耐压试验完成后,使动触头25顺时针摆动,如图5所示,使得弧形杆段252的左端与第一静触头24接触,弧形杆段252的右端与第二静触头29导电接触,此时动触头2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实现电力电缆和GIS本体的导通;之后,拆下耐压套管37和第三静触头38,并装上屏蔽罩34和端帽28;最后进行正常送电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GIS在进行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时,无需对筒体反复充放绝缘气体,避免了SF6气体的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此外,不仅不需要反复拆装筒体内的连接导体,而且也不需要更换耐压套管内的导电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本发明GIS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筒体22包括筒本体和过渡筒31,过渡筒31的一端筒口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在筒本体上,过渡筒31的另一端筒口构成第二筒口,端帽28固定连接在过渡筒31上。本实施例中,筒体不设置过渡筒,端帽直接固定连接在筒本体上,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下后,先在筒本体上安装过渡筒,再安装耐压套管。
本发明GIS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绝缘子27为盆式绝缘子。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子为平板式绝缘子。
本发明GIS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端帽28为筒形结构,端帽28远离的上端为封闭结构,端帽28的下端设有连接法兰,端帽28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二筒口上。本实施例中,端帽为平板结构,此时,该GIS适用电压等级较低情形。
本发明GIS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动触头25包括摆动杆段251和弧形杆段252,摆动杆段251的一端铰接在触头座26上,弧形杆段252连接在摆动杆段251的另一端,动触头25在摆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杆段252与第一静触头24和第二静触头29导通。本实施例中,动触头包括摆动杆段和V型杆段,V型杆段的尖端与摆动杆段连接,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通过V型杆段的两端部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导通。
本发明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与上述GIS的实施例1至5中任一个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静触头,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第一筒口用于与GIS本体对接,第二筒口朝上用于与耐压套管对接;
端帽,固设在第二筒口上,用于封堵第二筒口,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除;
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用于与GIS本体导电连接;
第二绝缘子,其边缘固设在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触头座;
动触头,铰接在触头座上,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均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时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本体和过渡筒,过渡筒的一端筒口连接在筒本体上,过渡筒的另一端筒口构成所述的第二筒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第二绝缘子的凸部朝向筒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嵌件外侧固设有屏蔽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为筒形结构,端帽远离第二筒口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端帽靠近第二筒口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端帽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二筒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摆动杆段和弧形杆段,摆动杆段的一端铰接在触头座上,弧形杆段连接在摆动杆段的另一端,动触头在摆动过程中通过弧形杆段与第一、第二静触头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段的中间位置与摆动杆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座为L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检修筒口,检修筒口处密封连接有封板。
10.GIS,包括GIS本体和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终端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
CN202011401037.7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Active CN112564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1037.7A CN112564024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1037.7A CN112564024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024A true CN112564024A (zh) 2021-03-26
CN112564024B CN112564024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048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1037.7A Active CN112564024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40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1981A (zh) * 2021-06-29 2021-09-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端头密封防护结构
CN113504444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gis用多功能耐压试验工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4050A (ja) * 1991-12-27 1993-07-23 Toshiba Corp 機器接続用ケーブルヘッド
JPH07241023A (ja) * 1994-02-25 1995-09-12 Toshiba Corp ケーブル端末装置
CN103560428A (zh) * 2013-10-18 2014-02-05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罐及gis设备
CN106410657A (zh) * 2016-06-28 2017-02-15 湖南长高电气有限公司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电缆出线的绝缘试验工装
CN108828415A (zh) * 2018-05-29 2018-11-16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Gis设备、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其耐压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4050A (ja) * 1991-12-27 1993-07-23 Toshiba Corp 機器接続用ケーブルヘッド
JPH07241023A (ja) * 1994-02-25 1995-09-12 Toshiba Corp ケーブル端末装置
CN103560428A (zh) * 2013-10-18 2014-02-05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缆罐及gis设备
CN106410657A (zh) * 2016-06-28 2017-02-15 湖南长高电气有限公司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电缆出线的绝缘试验工装
CN108828415A (zh) * 2018-05-29 2018-11-16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Gis设备、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其耐压试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1981A (zh) * 2021-06-29 2021-09-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端头密封防护结构
CN113451981B (zh) * 2021-06-29 2023-08-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端头密封防护结构
CN113504444A (zh) * 2021-09-13 2021-10-15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gis用多功能耐压试验工装
CN113504444B (zh) * 2021-09-13 2021-12-31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gis用多功能耐压试验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024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4024B (zh) 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CN203519770U (zh) 一种高压电力电缆gis终端交接试验用装置
CN101383488B (zh) 固体绝缘全密封开关绝缘罩
CN204614584U (zh) 一种用于油式套管的末屏接地装置
CN205724746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气体绝缘式穿墙套管
CN106093723B (zh) 直流绝缘子绝缘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5067976A (zh) 电缆gis终端整体预制式交流耐压试验装置
CN101882527A (zh) 采用浮动结构及自适应导电接触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
CN214176869U (zh) 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及gis
CN201868314U (zh) 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系列高压开关组合电器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CN203536135U (zh) 防雷型高压支柱绝缘子
CN104134502A (zh)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106025959A (zh) 一种550kV GIS用进出线瓷套管及其装配方法
CN110994432A (zh) 一种三通模块
CN112383019B (zh) 一种gis及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
CN112269109B (zh)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198675A (zh) 一种劣化可示、可带电更换芯体的避雷器及其检修方法
CN211294758U (zh) 一种过压保护防雷支柱绝缘子
CN103559962A (zh) 利用避雷器作为支柱绝缘子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30150A (zh) Gis及其绝缘子
CN201717541U (zh) 带屏蔽装置的高压触头盒
CN111508762A (zh) 一种共箱gis电缆间隔新型耐压装置
CN215526003U (zh) 电力电缆附件用电试装置
CN214227805U (zh) 一种gis套管的连接结构
CN208539390U (zh) 一种开关柜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