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0262B -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0262B
CN112560262B CN202011468885.XA CN202011468885A CN112560262B CN 112560262 B CN112560262 B CN 112560262B CN 202011468885 A CN202011468885 A CN 202011468885A CN 112560262 B CN112560262 B CN 112560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constraint
smart
model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88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0262A (zh
Inventor
惠记庄
来港
赵睿英
丁凯
张红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4688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0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0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0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0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0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复杂机械系统;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解决了灵巧手与抓取物体之间保持接触的动力学问题及接触力模型的精确建模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指灵巧手作为机器人的一种拟人化末端执行机构,具有灵活性高、操作方式多样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以代替人手在医疗康复、航空航天、灾害救援等高精尖和高危领域中完成精细作业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灵巧手由多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组成的机构,具有关节多、运动链复杂的结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导致其动力学建模过程复杂繁琐。具体地:灵巧手的结构优化与传感器在结构设计中的高集成度极大地提高了灵巧手的灵巧性与感知能力,并使得灵巧手运动的灵活度和操作精度得到提升,但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使得灵巧手动力学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为日趋复杂化的灵巧手系统寻求一种高效、简洁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灵巧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拉格朗日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每个手指和抓取物体的能量项对运动参数和时间进行微分,得到手指和抓取物体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拉格朗日乘子引入手指与抓取物体之间的约束,虽然避免了复杂的受力分析,建立的模型比较简洁并且便于动力学模型向控制模块转化,但由于作为辅助变量的拉格朗日乘子很难确定,其接触约束力的解析模型很难给出,随着灵巧手自由度数的增加、约束方程的复杂化,牛顿-欧拉方法中运动方程建立的数目也将增多,导致推导过程的计算量较大;拉格朗日法建模过程简单,得到的模型较为简洁,但针对具有约束的灵巧手系统,其动力学模型建立时需要引入辅助变量,无法清晰地获得约束力解析模型。无法快速、高效地建立灵巧手的动力学解析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灵巧手与抓取物体之间保持接触的动力学问题及接触力模型的精确建模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步骤二,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
步骤三,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四,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步骤五,通过每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
步骤六,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七,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和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步骤八,根据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和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优选的,步骤三中,手指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fi(qfi,t)为手指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手指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抓取物体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o(qo,t)为抓取物体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抓取物体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优选的,步骤四中,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为:Xfi+Rficfi=Xo+Rocoi;其中:cfi和coi分别表示接触点在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的位置向量,Xfi和Xo分别为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在手掌坐标系的位置向量,Rfi和Ro分别表示第i手指指尖和抓取物体的旋转矩阵。
优选的,步骤五中,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为:
其中q:整个系统的关节变量;τf为控制力矩;Ac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bc为约束向量;B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整个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优选的,步骤六中,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q:整个系统的关节变量;τf为控制力矩;Ac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bc为约束向量;B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整个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优选的,步骤七中,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为:
其中q:整个系统的关节变量;τf为控制力矩;/>该系统关节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该系统工作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
优选的,步骤八中,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为
其中q:整个系统的关节变量;τf为控制力矩;Ac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bc为约束向量;B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整个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系统,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
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每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
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
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和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和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空间三指灵巧手的结构特点以及与抓取物体的约束关系,U-K方程的层级堆聚建模方法能够不引入辅助变量的情况下快速地建立受约束系统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建模过程首先采用U-K方程的层级属性将灵巧手系统分割为四个独立的子系统:三个具有相同结构的手指子系统和一个抓取物体子系统,并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四个子系统间的接触约束条件,将子系统堆聚起来建立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动力学解析模型。进而借助U-K方程建立该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并得到灵巧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推导出灵巧手工作空间的接触力解析表达式。最终解决了灵巧手与抓取物体之间保持接触的动力学问题及接触力模型的精确建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指灵巧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指子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抓取物体子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1根手指关节空间约束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2根手指关节空间约束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3根手指关节空间约束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1根手指接触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2根手指接触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3根手指接触力的数值仿真结果图。
其中:1-近指节;2-中指节;3-远指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是三指灵巧手系统示意图,其中Oo-XoYoZo、OB-XBYBZB分别为固连在手掌平面和抓取物体上的坐标系,B1、B2、B3分别为三个手指的基座,C1、C2、C3分别为三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接触点。每个手指包括三个指节,由远离抓取物体到靠近抓取物体分别为近指节1、中指节2和远指节3。
图2所示的是单指子系统示意图,其中i=1,2,3表示第i个手指,OBi-XBiYBiZBi为固连在第i个手指基座的坐标系,qi1、qi2、qi3、qi4表示手指四个关节的转角,li1、li2、li3为三个指节的长度,lci1、lci2、lci3为每个指节质心位置与前一个关节的距离。
图3为抓取物体子系统,其质心与坐标系Oo-XoYoZo的原点重合,(xo,yo,zo)为抓取物体质心在坐标系OB-XBYBZB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解析模型、接触力解析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三指灵巧手系统视作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步骤2,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子系统:三个单指子系统、一个抓取物体子系统;
步骤3,选取qfi=[qi1 qi2 qi3 qi4]T和τfi=[τi1 τi2 τi3 τi4]T分别为手指子系统的总坐标和关节力矩;
步骤4,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第i个手指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fi(qfi,t)为手指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手指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其值分别为:
这里,Mi12=Mi13=Mi14=Mi21=Mi31=Mi41=0,Mi32=Mi23,Mi42=Mi24
Mi43=Mi34,并规定si223=sin(2qi2+qi3),si2234=sin(2qi2+qi3+qi4),si23234=sin(2qi2+2qi3+qi4),si34=sin(qi3+qi4),则有:
步骤5,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抓取物体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o(qo,t)为抓取物体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抓取物体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其值分别为:
Qo=[Qoi1 Qoi2 Qoi3 Qoi4 Qoi5 Qoi6]T, (10)
这里,Mo11=Mo22=Mo33=mo,Mo12=Mo13=Mo14=Mo15=Mo16=Mo21=Mo23=Mo24=Mo25=Mo26=Mo31=Mo32=Mo34=Mo35=Mo36=Mo41=Mo42=Mo43=Mo46=Mo51=Mo52=Mo53=Mo56=Mo61=Mo62=Mo63=Mo64=Mo65=0,Mo45=Mo54,并规定s=sin(2θ),s=sin(2ψ),则有:
Qoi1=Qoi2=Qoi6=0,Qoi3=-mog, (11)
步骤6,结合三个手指子系统和抓取物体子系统,建立灵巧手系统无约束条件下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
步骤7,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Xfi+Rficfi=Xo+Rocoi, (5)
其中,cfifi)∈R3、coioi)∈R3分别表示接触点在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的位置向量,其中ξfi∈R2,ξoi∈R2,Xfi∈R3、Xo∈R3分别为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在手掌坐标系的位置向量,Rfi∈R3×3、Ro∈R3×3分别表示第i手指指尖和抓取物体的旋转矩阵,则具体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xfi,yfi,zfi)为指尖坐标系在手掌坐标系的位置,其值分别为:
这里,[xbi ybi zbi]T为手掌坐标系原点到第i个手指基座的位置向量。
求解接触约束方程关于时间t的二阶导,并将结果改写为二阶矩阵形式为:
每个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子系统的接触约束可以被堆聚为:
步骤8,基于三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建立灵巧手系统在约束条件下的动力学解析模型为:
其中,灵巧手所受的理想接触约束力为:
由此可得灵巧手动力学解析模型为:
其中q:整个系统的关节变量;τf为控制力矩;Ac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bc为约束向量;B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整个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步骤9,基于U-K(Udwadia-Kalaba)方程建立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
选取三指灵巧手系统工作空间下的位置坐标向量qx∈Rn、速度向量加速度向量/>其位置坐标是关于关节变量q的函数式,即:
qx=f(q,t), (30)
由微分运动学可得:
δqx=J(q,t)δq。 (32)
对式(1)进行关于时间t的一阶求导,建立关节空间的加速度与工作空间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
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方法得到无约束条件下该系统在工作空间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Mx为系统的质量矩阵,Qx包括离心力/科式力与重力。
假设该系统受到的接触约束为:
h(qx,t)=0, (35)
通过对式(31)进行二阶微分,并将结果改写成矩阵形式为:
其中,
将式(30)代入式(36)中,并对结果进行二阶微分可得:
结合与式(8)可得:
则受约束条件下该系统在工作空间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因而有:
达朗贝尔原理在拉格朗日力学中的表达为理想约束力在虚位移δqx上所做的虚功等于0,即:
将式(33)和式(40)代入式(41)中可得:
因而有:
通过比较与式(43)可得:
M(q,t)=JT(q,t)Mx(qx,t)J(q,t), (44)
基于U-K方程可得该系统工作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为:
步骤10,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根据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定义W+=WT(WWT)+可得:
将式(38)、式(39)、式(44)、式(45)与式(47)代入式(43)中可以得到该系统关节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为:
将式(48)代入式(46)中可以得到该系统工作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为:
通过比较式(49)与式(50)可得关节空间与工作空间约束力间的关系为:
基于上述关系式,定义为工作空间中由抓取物体施加在第i个手指的接触力,则每个手指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雅克比矩阵是接触点速度与关节速度的映射关系,其值为:
抓取物体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每个手指施加在抓取物体的接触力,G为抓取矩阵,是抓取物体质心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到指尖接触点速度的映射。
结合式(52)与式(54)可以得到灵巧手与抓取物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
结合式(29)、式(55)及关系式(51),可以得到:
步骤11,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根据式(28)与式(57),建立工作空间接触力的解析模型为:
图4、图5和图6为该系统在给定力矩的驱动下,每个手指各关节和抓取物体欧拉角的角位移变化仿真结果,手指各关节在控制输入力矩的作用下,其关节角度与抓取物体的欧拉角变化连续、平稳、收敛,灵巧手与抓取物运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手指关节和抓取物体欧拉角度突变的现象。
图7、图8和图9为该系统在给定力矩的作用下每个手指各关节、抓取物体质心的角速度及其欧拉角速度变化曲线,每个手指各关节和抓取物体质心的角速度及其欧拉角速度变化连续,无不规则变化的情况,说明灵巧手与抓取物的运动过程是稳定的。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系统,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
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每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
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
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和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和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步骤二,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
步骤三,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手指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为手指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手指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抓取物体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为抓取物体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抓取物体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步骤四,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步骤五,通过每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为:
,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步骤六,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
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步骤七,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和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步骤八,根据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和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为
,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接触点在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的位置向量,/>和/>分别为指尖坐标系和抓取物体坐标系在手掌坐标系的位置向量,/>和/>分别表示第/>手指指尖和抓取物体的旋转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为:,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三指灵巧手系统工作空间的理想接触约束力。
4.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三指灵巧手系统作为由三个具有相似结构的开放式运动链通过末端与抓取物的接触约束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灵巧手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情况,将三指灵巧手与抓取物体分割为三个开放式运动链结构的手指子模型和一个抓取物体子模型,并将四个独立的子模型作为四个子系统;
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每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手指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为手指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手指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抓取物体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为抓取物体子系统的质量惯性矩阵,/>为抓取物体子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手指子系统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每个手指与抓取物体的约束方程将四个子系统堆聚起来,得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
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为:
,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U-K方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
三指灵巧手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为:,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和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建立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
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三指灵巧手动力学模型的解析模型和工作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接触约束力关系,建立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
工作空间下灵巧手接触力解析模型为
,其中/>:三指灵巧手系统的关节变量;/>控制力矩;/>为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为约束向量;/>为控制力矩系数矩阵;Q为三指灵巧手系统所受的离心力/科式力和重力。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68885.X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60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885.XA CN112560262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8885.XA CN112560262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0262A CN112560262A (zh) 2021-03-26
CN112560262B true CN112560262B (zh) 2024-03-15

Family

ID=7506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8885.XA Active CN112560262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0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1935B (zh) * 2021-09-30 2024-02-02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对称约束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0754A (ja) * 1991-04-26 1994-07-12 Toshiba Corp ロボットアームの動的モデルの同定方法
CN104809276A (zh) * 2015-04-14 2015-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多手指机器人动力学解析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CN105773617A (zh) * 2016-04-15 2016-07-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机器人的三指式抓持器碰撞预测方法
CN107030694A (zh) * 2017-04-20 2017-08-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腱驱动机械手腱张力约束末端力位操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20421A (zh) * 2017-05-18 2017-09-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间复杂柔性结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
CN108466289A (zh) * 2018-03-07 2018-08-31 长安大学 一种考虑关节摩擦的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AU2020100495A4 (en) * 2019-04-01 2020-05-21 Jilin University Fully-driven five-finger dexterous hand structure and control system
JP2020075329A (ja) * 2018-11-08 2020-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417A2 (en) * 2004-04-12 2005-10-27 Strider 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grasps for a robotic hand with a palm
US9095978B2 (en) * 2012-12-07 2015-08-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lanning a grasp approach, position, and pre-grasp pose for a robotic grasper based on object, grasper,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dat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0754A (ja) * 1991-04-26 1994-07-12 Toshiba Corp ロボットアームの動的モデルの同定方法
CN104809276A (zh) * 2015-04-14 2015-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多手指机器人动力学解析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CN105773617A (zh) * 2016-04-15 2016-07-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空间机器人的三指式抓持器碰撞预测方法
CN107030694A (zh) * 2017-04-20 2017-08-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腱驱动机械手腱张力约束末端力位操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20421A (zh) * 2017-05-18 2017-09-2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间复杂柔性结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方法
CN108466289A (zh) * 2018-03-07 2018-08-31 长安大学 一种考虑关节摩擦的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JP2020075329A (ja) * 2018-11-08 2020-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AU2020100495A4 (en) * 2019-04-01 2020-05-21 Jilin University Fully-driven five-finger dexterous hand structure and control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4自由度三指灵巧手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研究;李正祥;钱瑞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06);全文 *
三指灵巧手结构设计及接触力规划;蔡博;高宏力;宋兴国;王奉晨;;机械设计与制造(01);全文 *
三指灵巧手静力学分析与抓取仿真研究;陈玉;夏发银;;湖北工程学院学报(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0262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nati et al. Anthropomorphic robotics: I. representing mechanical complexity
Wimboeck et al. Passivity-based object-level impedance control for a multifingered hand
CN104573255B (zh) 一种基于改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机械臂建模与求解方法
Doulgeri et al. Feedback control for object manipulation by a pair of soft tip fingers
Wang et al. Recursive computations of kinematic and dynamic equations for mechanical manipulators
Yuan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roller grasper v2 for in-hand manipulation
CN107169196B (zh) 空间机器人由末端执行器向基座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Fang et al. Skill learning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using wearable device
Ruggiero et al. Nonprehensile manipulation of deformable objects: 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s from the robotic dynamic manipulation project
CN112560262B (zh) 一种三指灵巧手动力学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alker et al. Dynamic task distribution for multiple cooperating robot manipulators
Fukusho et al. Control of a straight line motion for a two-link robot arm using coordinate transform of bi-articular simultaneous drive
CN113467501B (zh) 作业飞行机器人动态滑翔抓取与力位混合控制方法
Staicu Inverse dynamics of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robotics
Zaidi et al. Interaction modeling in the grasping and manipulation of 3D deformable objects
Reis et al.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multifingered robot hand for object grasping and manipulation tasks
Chen et al. A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dual-arm object manipulation using fused force/position errors and iterative learning
Ramadorai et al. Task-driven control of multi-arm systems
Bahani et al. Intelligent controlling the gripping force of an object by two computer-controlled cooperative robots
Khurpade et al. A Virtual Model of 2D Planar Manipulator Dynamics
Nagurka Newton-Euler dynamics of robots
Huang et al. Underactuated hand dynamic modeling, its real-time simulation, and control
García-Rodríguez et al. Grasping and dynamic manipulation by soft finger-tips without object information
Amar et al.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Tree-Type Manipulator Systems using Exponential Coordinates
Reis et al. Kinematic modeling and control design of a multifingered robot h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