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8259B -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8259B
CN112558259B CN201910848907.6A CN201910848907A CN112558259B CN 112558259 B CN112558259 B CN 112558259B CN 201910848907 A CN201910848907 A CN 201910848907A CN 112558259 B CN112558259 B CN 112558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ssembl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89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8259A (zh
Inventor
潘民杰
王晓锋
戚杨迪
方泽
陈飞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89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8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8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8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该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将已连接的光分束元件和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将镜头组装在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一体式镜筒;以及,对于已组装的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一体式镜筒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这样,使得激光投射模组的调整难度低、准确度高、耗费时间短,并且提高了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的准确率和效率。

Description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投射模组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领域的逐渐升级,三维(3D)成像技术应用于消费领域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通过3D成像技术,可以得到目标物体的3D图像,即立体图像,其主要包括双目立体视觉法、结构光3D成像法、飞行时间法、全息投影法等。
此外,3D成像技术除了对目标物体进行成像外,还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深度信息,并且,根据深度信息可以进一步实现3D人脸识别、虚拟场景建模、人机交互等功能。
同时,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希望3D成像设备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从而使得3D成像设备需要满足低功率、高性能、小型化的要求。
因为在结构光3D成像法中,3D成像设备主要包括激光投射模组,因此,期望通过改进激光投射模组来满足3D成像设备的以上要求。
因而,期望提供改进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通过先组装一体式镜筒和镜头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再组装一体式镜筒与光源组件和基板组件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可以使得激光投射模组的调整难度低、准确度高、耗费时间短,并且提高了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的准确率和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将已连接的所述光分束元件和所述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将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以及,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包括:将所述光分束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光转向模块按照预定角度组装连接,所述预定角度配置为使得从所述光转向模块出射的光到达所述光分束元件的表面。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将已连接的所述光分束元件和所述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包括以下的其中之一:首先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进行组装连接;首先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然后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以及,在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的同时,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将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包括:将所述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以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照射所述光分束元件与所述镜头的相对侧;以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从所述镜头出射的光;以及,通过基于所述用于接收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来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以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包括:首先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或者,首先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包括:使得所述光源组件发光,以使得发出的光经由所述光转向模块和所述光分束元件到达所述镜头并从所述镜头出射;以用于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所述镜头的出射光;以及,基于所述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调整所述出射光的亮度,以调整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主动对准组装。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在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之后,进一步包括:将连接件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进行组装连接。
在上述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在将所述连接件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进行组装连接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光源组件的保护盖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和,将所述保护盖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进行组装密封。
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可以首先组装一体式镜筒和镜头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然后组装一体式镜筒与光源组件和基板组件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从而使得激光投射模组的调整难度低、准确度高、耗费时间短,并且提高了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的准确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的示意图。
图2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转向组件的顶视图
图2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转向组件的底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件组件的示意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调整出射光清晰度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调整出射光亮度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如上所述,在目前比较成熟的结构光3D成像方案中,结构光投射器中的光源多采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阵列,VCSEL阵列发出的光束经过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之后能够形成激光图案以用于检测深度。但是一方面,VCSEL的制作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量较低,不能满足手机市场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VCSEL阵列的温飘较大。
边发射激光器(Edge-Emitting LaSer,EEL)的制造工艺简单且成熟,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量较大。另外,EEL作为光源的温漂较小,能够减小光源温漂对激光投射模组测量精度的影响。
例如,现有的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包括作为光源的边发射激光器、棱镜及衍射光学元件。边发射激光器包括发光面。棱镜设置在光源的光路上,棱镜包括弧形的反射面,边发射激光器的发光面朝向反射面。衍射光学元件与棱镜对应,棱镜的反射面将光源发出的激光反射并准直至衍射元件,衍射光学元件用于衍射经过棱镜后的激光以形成激光图案。
这里,采用衍射光学元件(DOE)作为激光图案的生成元件,会导致在激光成像中零级衍射问题严重,图案噪声严重。因此,可以利用扩散器向外投射随机点阵,即用扩散器代替衍射光学元件,解决目前激光投射器零级衍射问题以及模组小型化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对于激光投射模组来说,为了保证形成清晰、亮度均匀的激光图案,激光投射模组的各个组件的相对位置是关键,因此,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过程中的组装工艺和精度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方案提出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利用光分束元件对光源出射经准直后的激光进行调制以形成激光图案,从而实现激光投射模组的低成本、高精度的组装,并使得组装后的激光投射模组获得形成清晰、均匀的激光图案。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首先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再将已连接的光分束元件和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然后将镜头组装在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再组装光源组件与基板组件,最后,将已组装的光源组件和基板组件与一体式镜筒组装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先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后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可以降低调整难度,保证了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和亮度,提高了组装激光投射模组的准确率和效率,并节约了组装时间。
并且,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由于降低了调整难度,易于形成清晰、亮度均匀的激光图案,从而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量大、温漂更小的EEL作为红外激光光源,从而可以降低激光投射模组的整体的成本,并简化了激光投射模组的制造工艺。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例性激光投射模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为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该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采用分体的组装方式,从而可以模块化地进行组装。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100包括镜头110、光转向组件120、基板组件130、光源组件140和连接件组件150,且镜头110、光转向组件120、基板组件130、光源组件140和连接件组件150各自构成独立模块,通过组装得到分体式激光投射模组100,减少了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影响。
图2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转向组件的顶视图,且图2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转向组件的底视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光转向组件120包括一体式镜筒121,且一体式镜筒121包括一个螺纹孔1211、镜筒垫高件1212、一开口区1213、一凹槽区1214、光转向模块1215和光分束元件1216。
镜头110安装在螺纹孔1211中,并且,为了保证镜头110在螺纹孔1211中的扭力稳定,螺纹孔1211的螺纹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2-4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一体式镜筒121也可以不包括螺纹孔1211,而是包括用于将镜头110安装在一体式镜筒121中的其它结构,例如卡扣结构等,或者通过胶水粘接将镜头110固定在一体式镜筒121中。
镜筒垫高件1212位于一体式镜筒121的内部,螺纹孔1211附近。镜头垫高件1212的一个作用是防止光分束元件1216直接与基板组件130接触,另一个作用是把光分束元件1216的一端固定住,例如,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卡扣等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光分束元件1216。
开口区1213位于离螺纹孔1211较远的一端,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体式镜筒121的右端,从而可使得位于开口区1213的光转向模块1215的入光孔不被遮挡。
凹槽区1214用于安装光转向模块1215。
光转向模块1215安装于一体式镜筒121的内部,且光转向模块1215的顶部与一体式镜筒121的内部固定,例如,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卡扣等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光转向模块1215包括入光孔12151,入光孔位于远离光分束元件1216的一端,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体式镜筒121的右端。
光分束元件1216的位置位于镜头110的下方,光分束元件1216的一端与光转向模块1215固定,另一端与镜筒垫高件1212固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水粘接,卡扣连接或者通过其它固定结构的连接。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板组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板组件130的边缘是支撑部分131,且基板组件130的内部部分的高度低于支撑部分131的高度,从而可以降低激光投射模组的整体高度。另外,基板组件130的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位于镜头110下方的第一区域132,位于光转向模块1215下方的第二区域133,以及用于贴附光源组件140的第三区域134。相应地,支撑部分131包括对应于第一区域132的第一子支撑部1311,对应于第二区域133的第二子支撑部1312和对应于第三区域134的第三子支撑部1313。
第一子支撑部1311和第二子支撑部1312是一体连通的,且第二子支撑部1312和第三子支撑部1313由凹槽隔开,目的是方便安装光源组件140的保护盖。第一区域132两边的第一子支撑部1311的外侧有凸出的圆弧形状的额外支撑部分。第二区域133的中间部分1331是镂空设计的,且基板边缘朝内部有延伸出来的垫板1332,垫板1332的高度低于第二子支撑部1312的高度,目的是降低光转向模块1215的高度,从而降低激光投射模组的整体高度。另外,第二区域133具有在镂空的中间部分1331以外的额外支撑部分1333。
光转向组件120与基板组件130的第一区域132、第二区域133进行主动对准(Active Aligning,AA)组装,并且保证足够的空间进行AA调整。具体地,一体式镜筒121和基板组件130的第一区域132、第二区域133的第一子支撑部1311和第二子支撑部1312之间组装连接,例如,通过画胶。另外,一体式镜筒121和第二区域133的额外支撑部分1333之间组装连接,例如,通过画胶。光转向组件120和第二区域133的垫板1332之间组装连接,例如,通过画胶。并且,在通过画胶组装连接的情况下,整个胶水贴附过程在AA组装下整体完成,保证了AA调焦精度。
基板组件130的第三区域134包括凹槽1341和贴附部分1342。并且,第三子支撑部1313包括固定部分13131。固定部分13131可以实现为有规则的柱体,从而与连接件组件150的固定孔连接,起到连接基板组件130与连接件组件150的作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板组件130的整体材料可以都是由导热材料制作,如导热金属、陶瓷或塑料等,便于散热。并且,基板组件130的材料不必须导电。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源组件140包括光源垫高件141,光源垫高件141安装在基板组件130的第三区域134的贴附部分1342,且光源垫高件141与贴附部分1342之间例如通过胶水固定。光源组件140还包括光源142,光源142可以为EEL,且EEL发射出的激光朝向光转向模块1215的入光孔。光源142例如通过胶水贴附在光源垫高件141上。光源垫高件141的上下两表面平整,既可以保证贴附在光源垫高件141上面的光源142达到一定高度,从而使得光源142发射出的激光进入入光孔,又可以保证光源142的高度保持在稳定范围,可实现重复性操作。光源组件140还包括保护盖143,保护盖143的底部例如通过胶水贴附在基板组件130的第三子支撑部1313,且保护盖143的一端与一体式镜筒121例如通过胶水贴附密封。这里,光源垫高件141的材料可为铜块或陶瓷,从而使得光源142的导热效果更好。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件组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连接件组件150包括固定孔151,如上所述,固定孔151与基板组件130的第三子支撑部1313的固定部分13131连接,并例如通过胶水加固。此外,连接件组件150包括导电孔152,导电孔152与光源组件140的光源142通过焊锡或者银胶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也可以不包括上述连接件组件,而是通过其它线路连接方式与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光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光源142发射出的激光从入光孔进入光转向模块1215,光转向模块1215将激光方向进行转向,从光转向模块1215转向出射的激光到达光分束元件1216,光分束元件1216可以将激光的单光源波前分束成上万个光束,上万个光束从光分束元件1216反射至镜头110,然后光束从镜头110出射。
示例性组装方法
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具体地,将光分束元件一端与光转向模块按照一定角度组装连接在一起,使得入射激光经过光转向模块出射后能够到达光分束元件表面。
步骤S220,将已连接的光分束元件和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已连接的光分束元件和光转向模块安装在一体式镜筒中。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首先将光转向模块与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光分束元件未与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进行组装连接,例如,通过胶水粘接。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先将光分束元件未与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然后将光转向模块与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
或者,在又一示例中,可以在将光转向模块与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的同时,将光分束元件未与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
步骤S230,将镜头组装在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这里,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首先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然后再在另一组装步骤中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从而使得激光投射模组的调整难度低、准确度高、耗费时间短,并且提高了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的准确率和效率。
具体地,在将光分束元件和光转向模块整体地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之后,将镜头组装在一体式镜筒中,例如,通过一体式镜筒的螺纹孔进行组装。然后,以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照射光分束元件与镜头的相对侧,例如,基于如图6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从光分束元件的下方进行照射。接下来,从镜头出射的光照射到标板或者其它用于接收非可见光的相机视觉接收装置上,这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标板也可以替换为其它用于接收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最后,通过基于标板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相机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非可见光来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从而调整镜头的组装连接,也就是,调整镜头相对于一体式镜筒的位置。
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调整出射光清晰度的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30包括:S231,将镜头组装在一体式镜筒中;S232,以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照射光分束元件与镜头的相对侧;S233,以用于接收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从镜头出射的光;S234,通过基于用于接收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来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以调整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相对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调整完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相对位置之后,也可能进一步固定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位置,比如当镜头与一体式镜筒通过卡扣结构安装时,可以通过紧固卡扣结构来固定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位置,或者,当镜头与一体式镜筒通过胶水粘接时,可以通过固化胶水来固定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位置。当然,如果镜头与一体式镜筒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则在调整完镜头与一体式镜筒之后,并不一定需要单独的固定镜头与一体式镜筒的步骤。
继续参考图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40,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具体地,可以首先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或者,也可以首先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
在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时,可以首先将光源垫高件与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组装连接,再将光源与光源垫高件组装连接。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在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之后,还需要通过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来调整一体式镜筒与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AA组装,因此步骤S240中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组装连接实际上是初步的组装连接,而并不表示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已经完成组装并固定位置。
步骤S250,对于已组装的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也就是,当按照如上所述的步骤S230,将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调整好后,再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
具体地,由于已经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一体式镜筒(已组装连接了光分束元件、光转向模块和镜头)与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了组装连接,这时,如图6的光路图所示,光源组件发射的激光通过光转向模块的入光孔进入,激光再从光转向模块出来到达光分束元件表面,光分束元件再将激光波前分束成多束激光反射至镜头,多束激光从镜头出射后由用于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基于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可以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从而调整一体式镜筒与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AA组装。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调整出射光亮度的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50包括:S251使得光源组件发光,以使得发出的光经由所述光转向模块和所述光分束元件到达所述镜头并从所述镜头出射;S252,以用于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镜头的出射光;以及,S253,基于所述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调整所述出射光的亮度,以调整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主动对准组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将一体式镜筒(已组装连接光分束元件、光转向模块和镜头)与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AA组装时,基于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同时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和亮度,则调整难度高、准确度低,且耗费时间长。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如上所述,先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再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使得调整难度低、准确度高、耗费时间短,并且提高组装激光投射模组的准确率和效率。
此外,当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需要与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时,如上所述,在激光投射模组上安装连接件组件,也就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连接件组件与基板组件进行组装连接。
具体地,将连接件组件的连接孔与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的固定部分进行组装连接,例如,将柱状的固定部分组装到连接孔中。并且,将连接件组件的导电孔与光源组件的光源进行导电连接。在安装了连接件组件之后,可以将光源组件的保护盖的底部与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并将保护盖的一端与一体式镜筒进行组装密封,从而保护光源组件。
通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先调整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后调整镜头出射光的亮度,可以降低调整难度,保证了镜头出射光的清晰度和亮度,提高了组装激光投射模组的准确率和效率,并节约了组装时间。
并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由于降低了调整难度,易于形成清晰、亮度均匀的激光图案,从而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量大、温漂更小的EEL作为红外激光光源,从而可以降低激光投射模组的整体的成本,并简化了激光投射模组的制造工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8)

1.一种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
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
将已连接的所述光分束元件和所述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
将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
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与所述一体式镜筒,其中,所述基板组件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相对应,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光源组件相对应;以及
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连接光分束元件与光转向模块包括:
将所述光分束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光转向模块按照预定角度组装连接,所述预定角度配置为使得从所述光转向模块出射的光到达所述光分束元件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将已连接的所述光分束元件和所述光转向模块组装在一体式镜筒内部包括以下的其中之一:
首先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进行组装连接;
首先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然后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以及
在将所述光转向模块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凹槽区进行组装连接的同时,将所述光分束元件未与所述光转向模块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镜筒垫高件组装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将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并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包括:
将所述镜头组装在所述一体式镜筒中;
以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照射所述光分束元件与所述镜头的相对侧;
以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从所述镜头出射的光;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用于接收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来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清晰度,以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一体式镜筒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组装光源组件、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包括:
首先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或者
首先将已调整好清晰度的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光源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包括:
使得所述光源组件发光,以使得发出的光经由所述光转向模块和所述光分束元件到达所述镜头并从所述镜头出射;
以用于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的视觉接收装置接收所述镜头的出射光;以及
基于所述视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可见光或者非可见光,调整所述出射光的亮度,以调整所述一体式镜筒与所述基板组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主动对准组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在对于已组装的所述光源组件、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一体式镜筒调整所述镜头的出射光的亮度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连接件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进行组装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在将所述连接件组件与所述基板组件进行组装连接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光源组件的保护盖的底部与所述基板组件的第三区域进行组装连接;和
将所述保护盖的一端与所述一体式镜筒进行组装密封。
CN201910848907.6A 2019-09-09 2019-09-09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12558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8907.6A CN112558259B (zh) 2019-09-09 2019-09-09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8907.6A CN112558259B (zh) 2019-09-09 2019-09-09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259A CN112558259A (zh) 2021-03-26
CN112558259B true CN112558259B (zh) 2022-11-15

Family

ID=7502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8907.6A Active CN112558259B (zh) 2019-09-09 2019-09-09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82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10223U (zh) * 2018-02-27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
CN208351232U (zh) * 2018-03-18 2019-01-0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以及深度信息装置
CN208569285U (zh) * 2018-08-02 2019-03-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模组、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78426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深度信息摄像模组及其基座组件、电子设备和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9220A1 (zh) * 2014-05-06 2015-11-1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转光三维成像装置和投射装置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10223U (zh) * 2018-02-27 2018-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
CN208351232U (zh) * 2018-03-18 2019-01-0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以及深度信息装置
CN110278426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深度信息摄像模组及其基座组件、电子设备和制备方法
CN208569285U (zh) * 2018-08-02 2019-03-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模组、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259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5365B2 (en) Wide-angle illuminator module
US5130531A (en) Reflective photosensor a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each using micro Fresnel lens
US10838217B2 (en) Laser diode collimator and a pattern projecting device using same
CN108490631B (zh) 结构光投射器、图像获取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4360571A (zh) 光学设备和成像系统
US11525669B2 (en) Laser projection module,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99611B (zh) 鐳射投射器、相機模組和電子裝置
US10663744B2 (en) Optical projector device
CN208795953U (zh) 投影模组、结构光三维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432844U (zh) 投影模组、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923959U (zh) 飞行时间投射器、飞行时间深度模组和电子设备
JPH1017217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40765A (zh) 深度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拍摄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558259B (zh) 激光投射模组的组装方法
US20160123561A1 (en) Surface mount device type laser module
CN209895097U (zh) 一种投影器和深度相机
US20220113130A1 (en) Laser Projection Unit,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67419B2 (en) Projection module, structured ligh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908131A (zh) 投影模组、结构光三维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06092A (zh) 飞行时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拍摄组件和终端
CN110471192B (zh) 投射装置和衍射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带有投射装置的电子设备
EP3567426B1 (en) Laser projection module,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94449B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US20160124240A1 (en) Surface mount device type laser module
CN217820854U (zh) 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及深度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