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7171B -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7171B
CN112557171B CN202011398398.0A CN202011398398A CN112557171B CN 112557171 B CN112557171 B CN 112557171B CN 202011398398 A CN202011398398 A CN 202011398398A CN 112557171 B CN112557171 B CN 112557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layer
mounting plate
test box
piston rod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83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7171A (zh
Inventor
徐龙军
杨绪剑
赵国堂
答治华
陶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0113983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7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7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待测模型(3),试验箱的内部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待测模型(3)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其特征在于:试验箱的顶部设有安装板(102);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还包括有多个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表面的压板(4)以及多个相互独立的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的第一驱动装置(5),每一第一驱动装置(5)与压板(4)一一对应,且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能精确模拟不同地形和不同受力环境导致的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顶部受力非均匀状态。

Description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断层土木工程结构与设施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模拟不同压力埋设环境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型土木、交通、水利和海洋工程等的建设日益普遍,工程结构的地震地质安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安全性尤为突出。调查表明,当隧道、桥梁、铁路、管线、建筑等大型工程穿、跨越活动断裂带时,断层运动时将会对工程结构产生张拉、挤压或者剪切作用,将导致结构和设施系统产生变形直至破坏,一旦发生,其社会和经济损失都将难以估量。因此,对穿、跨越断层带的土木工程结构和设施,不仅其本身应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抗挫断能力。
目前针对大型土木、交通、水利和海洋工程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安全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尤其针对穿、跨越地震断层的工程结构和设施的实验研究还远远不足。现有技术中,以隧道为例,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的模型试验方法所采用的模拟实验平台往往只能模拟断层错动的剪切作用对隧道的影响,但是对于现实环境的隧道来说,地形或人类的动态活动等会在埋设有隧道的土层的不同位置施加不同大小的压力,因此,隧道顶部的受力状态是非均匀的,目前的实验平台忽略了这方面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精确模拟不同地形和不同受力环境导致的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顶部受力非均匀状态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待测模型,所述试验箱的内部形成有供土层容置的容置腔,所述待测模型根据应用场景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的顶部设有安装板;
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还包括有
多个压板,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的表面;以及
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相对于所述的安装板固定,每一第一驱动装置与压板一一对应,且能驱动对应的压板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施加不同的压力。
为了方便对压板进行施压,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有
第一缸体,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板上;以及
第一活塞杆,能相对于第一缸体沿竖直方向伸缩,端部与对应的压板相连接。
为了保证压板的平稳移动和施压,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有
导向套,穿设在安装板上并相对于安装板固定;以及
导向杆,安装在对应压板的顶部,与所述的导向套导向配合。
为了方便将泥土放入容置腔中,所述试验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的安装板通过第二驱动装置能拆卸地覆盖在试验箱的顶部。
为了保证安装板能够紧贴在试验箱的顶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有
第一基座,安装在所述试验箱的外侧壁上;
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外缘,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穿孔;
第二缸体,铰接在所述的第一基座上;以及
第二活塞杆,能相对于第二缸体沿竖直方向伸缩,穿设在所述的穿孔中,端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限位凸起;
在第二活塞杆内缩的状态下,所述的限位凸起向下作用于所述的限位板,以使所述的安装板压紧在所述试验箱侧壁的顶部。
为了方便安装板的装卸,所述的限位板的外缘开设有与所述的穿孔相贯通的缺口,用于供所述的第二活塞杆通过并穿设在所述的穿孔中。
为了保证安装板和试验箱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所述试验箱的周向间隔布置。
为了保证压板施加压力的范围覆盖整个土层,相连两个所述压板的相邻侧缘相抵,以使各所述压板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覆盖在土层表面的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土层的表面设置呈矩阵状布置的压板,测试时,将待测模型埋设在土层中,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推动压板下压对不同位置的土层施加不同的压力,各第一驱动装置还可独立控制对应的每个压板的压力,从而精确模拟不同地形和不同受力环境导致的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顶部受力非均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的实施例安装在基坑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压板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左箱体和右箱体(省略了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左箱体和右箱体(省略了安装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图6中左箱体和右箱体(省略了安装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2中左箱体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右箱体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有左箱体1、右箱体2、待测模型3、压板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第三驱动装置7、第四驱动装置8和第五驱动装置9。实际安装时,一般在将上述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安装在基坑a内部。上述左箱体1和右箱体2组成有试验箱,该试验箱和上述、压板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组成有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其中,如图6至图8所示,左箱体1的右侧具有开口,左箱体1包括有第一侧边箱体11以及左侧缘与第一侧边箱体11拆卸式连接的第一中间箱体12,第一侧边箱体1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中间箱体12的右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环形凸沿121;右箱体2的左侧具有开口,右箱体2包括有第二侧边箱体21以及右侧缘与第二侧边箱体21的左侧缘拆卸式连接的第二中间箱体22,第二侧边箱体21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1,第二中间箱体22的左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能相对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移动并始终紧贴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的第二环形凸沿221。左箱体1和右箱体2相连通并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9和图10所示,左箱体1和右箱体2的顶部均具有开口,并各设置有一安装板102,该安装板102能拆卸地连接在左箱体1或右箱体2侧壁的顶部。
将第一环形凸沿121和第二环形凸沿221之间的接触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记为α,α值取值范围[45°,90°],本实施例中,α的值为90°。
如图3所示,待测模型3根据应用场景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本实施例中,待测模型3为隧道模型,该隧道模型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211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压板4的数量为多个,并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相连两个压板4的相邻侧缘相抵,以使各压板4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覆盖在土层101表面的平台。本实施例中,压板4呈长方体状。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装置5的数量与压板4一一对应,且各第一驱动装置5相互独立,第一驱动装置5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有第一缸体51、第一活塞杆52、导向套53和导向杆54。第一缸体51安装在安装板102上;第一活塞杆52能相对于第一缸体51沿竖直方向伸缩,端部与对应的压板4相连接;导向套53穿设在安装板102上并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导向杆54安装在对应压板4的顶部,并与导向套53导向配合。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驱动装置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左箱体1和右箱体2的周向间隔布置,用于连接安装板102和对应左箱体1或右箱体2的侧壁。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有第一基座61、限位板62、第二缸体63和第二活塞杆64。第一基座61安装在第一侧边箱体11或第二侧边箱体21的外侧壁上;限位板62固定在安装板102的外缘,限位板62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穿孔621,限位板62的外缘开设有与穿孔621相贯通的缺口622;第二缸体63铰接在第一基座61上;第二活塞杆64能相对于第二缸体63沿竖直方向伸缩,能够通过缺口622穿设在穿孔621中,第二活塞杆64端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限位凸起641。在第二活塞杆64内缩的状态下,限位凸起641向下作用于限位板62,以使安装板102压紧在对应左箱体1或右箱体2的侧壁的顶部。
如图2和图9所示,第三驱动装置7与第一侧边箱体1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左箱体1前后移动。具体地,第三驱动装置7包括有第二基座71、第三基座72、第三缸体73、第三活塞杆74和第一导轨75,第三基座72、第三缸体73和第三活塞杆74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第二基座71呈水平布置的平板状;第三基座72安装在第一侧边箱体11的底部;第三缸体73安装在第二基座71上;第三活塞杆74能相对于第三缸体73沿前后方向伸缩,第三活塞杆74的端部与第三基座72相铰接;第一导轨75沿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二基座71的顶部,第一导轨75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对应地,第一侧边箱体11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导轨75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件112。
如图2和图9所示,第四驱动装置8与左箱体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左箱体1左右移动。具体地,第四驱动装置8包括有第四基座81、第四缸体82、第四活塞杆83和第二导轨84,第四基座81、第四缸体82和第四活塞杆83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第四基座81安装在第二基座71的左端;第四缸体82安装在基坑a的墙面上;第四活塞杆83能相对于第四缸体82沿左右方向伸缩,第四活塞杆83的端部与第四基座81相铰接;第二导轨84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基坑a的地面上,第二导轨84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对应地,第二基座71的底部安装有与第二导轨84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件711。
如图2和图10所示,第五驱动装置9与第二侧边箱体2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右箱体2上下移动。具体地,第五驱动装置9包括有第五基座91、第五缸体92、第五活塞杆93和第三导轨94,第五基座91、第五缸体92和第五活塞杆93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第五基座91安装在第二侧边箱体21的底部;第五缸体92安装在基坑a的地面上;第五活塞杆93能相对于第五缸体92沿竖直方向伸缩,第五活塞杆93的端部与第五基座91相铰接;第三导轨94沿竖直方向布置在基坑a的墙体上,对应地,第二侧边箱体21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三导轨94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件212。
上述实施例中的待测模型3可以是针对如隧道、桥梁、铁路、管线、建筑等大型工程穿、跨越活动断裂带时的各类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模型,适用于大型土木、交通、水利和海洋工程等多种建设领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测试时,
(1)先将第一中间箱体12和第二中间箱体22安装在对应的第一侧边箱体11和第二侧边箱体21上;
(2)在待测模型3上安装传感器,如本实施例将隧道模型的两端穿设在左箱体1的第一通孔111和右箱体2的第二通孔211中,然后在容置腔10中灌入泥土形成土层101,使得隧道模型埋入土层101中;
(3)将两块安装板102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分别安装在左箱体1和右箱体2侧壁的顶部;
(4)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推动各压板4下压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覆盖在土层101表面的平台;
(5)控制第三驱动装置7和第四驱动装置8驱动左箱体1水平移动,通过第五驱动装置9驱动右箱体2竖直移动,最终达到需要模拟的地震断层带来的土层101位移量,同时,各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7通过压板4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各第一驱动装置7,用于精确模拟现实环境的埋设有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土层不同位置处所受的不同大小压力;
(6)通过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分析断层在不同地面活动状态下对待测模型3的影响。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待测模型(3),所述试验箱的内部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所述待测模型(3)根据应用场景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的顶部设有安装板(102);
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还包括有
多个压板(4),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的表面;以及
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驱动装置(5),相对于所述的安装板(102)固定,每一第一驱动装置(5)与压板(4)一一对应,且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
所述试验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的安装板(102)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能拆卸地覆盖在试验箱的顶部;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有
第一基座(61),安装在所述试验箱的外侧壁上;
限位板(6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02)的外缘,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穿孔(621);
第二缸体(63),铰接在所述的第一基座(61)上;以及
第二活塞杆(64),能相对于第二缸体(63)沿竖直方向伸缩,穿设在所述的穿孔(621)中,端部的外周壁上凸设有限位凸起(641);
在第二活塞杆(64)内缩的状态下,所述的限位凸起(641)向下作用于所述的限位板(62),以使所述的安装板(102)压紧在所述试验箱侧壁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有
第一缸体(51),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板(102)上;以及
第一活塞杆(52),能相对于第一缸体(51)沿竖直方向伸缩,端部与对应的压板(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5)还包括有
导向套(53),穿设在安装板(102)上并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以及
导向杆(54),安装在对应压板(4)的顶部,与所述的导向套(53)导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62)的外缘开设有与所述的穿孔(621)相贯通的缺口(622),用于供所述的第二活塞杆(64)通过并穿设在所述的穿孔(6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沿所述试验箱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两个所述压板(4)的相邻侧缘相抵,以使各所述压板(4)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覆盖在土层(101)表面的平台。
CN202011398398.0A 2020-12-02 2020-12-02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Active CN112557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8398.0A CN112557171B (zh) 2020-12-02 2020-12-02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8398.0A CN112557171B (zh) 2020-12-02 2020-12-02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7171A CN112557171A (zh) 2021-03-26
CN112557171B true CN112557171B (zh) 2023-05-02

Family

ID=75047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8398.0A Active CN112557171B (zh) 2020-12-02 2020-12-02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7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200B (zh) * 2022-04-06 2023-05-09 江汉大学 模拟断层运动配合式箱体结构以及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3081A (zh) * 2015-10-16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应力效应下活动断裂带错动位移分布模型试验装置
CN111929149A (zh) * 2020-08-04 2020-11-13 防灾科技学院 一种走滑断裂局部应力场演化的物理模拟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447B (zh) * 2016-05-05 2018-07-03 安徽理工大学 承压断层采动活化与突水通道形成过程相似试验装置及可视化方法
CN106181920A (zh) * 2016-08-11 2016-12-07 成都航天万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箱体零件测试架
CN107421818A (zh) * 2017-09-25 2017-12-01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爆破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8693327A (zh) * 2018-04-11 2018-10-23 天津大学 一种模拟断层下管土相互作用的实验测试平台
JP7032759B2 (ja) * 2018-04-26 2022-03-0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建築研究所 アンカー用引張試験機及びその方法
CN111081110A (zh) * 2020-01-10 2020-04-28 四川大学 不同埋深、不同构造应力下跨断层隧巷道的力学行为特征模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3081A (zh) * 2015-10-16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应力效应下活动断裂带错动位移分布模型试验装置
CN111929149A (zh) * 2020-08-04 2020-11-13 防灾科技学院 一种走滑断裂局部应力场演化的物理模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7171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3561B (zh) 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
US11333590B1 (e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simulating creep and stick-slip dislocations of fault in tunnel structure
CN112435527B (zh) 用于模拟断层运动的配合式箱体结构
CN108593454B (zh) 一种冲击扰动下充填承压溶洞突泥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106936A (zh) 基于电磁作用模拟岩层断裂与离层的锚杆索工作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2557171B (zh) 土层顶部加压装置
CN107831009A (zh) 煤矿巷道帮部锚杆或锚索锚固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8844871B (zh) 多场红外辐射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08414347B (zh) 可模拟深部断层形成及裂隙发育的多功能试验系统
LU500662B1 (en) Intelligent test apparatus for loading-type plane model frame considering action of confined water
CN110534008B (zh) 一种模拟填海造陆中珊瑚砂压密挤实过程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CN115615821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9060512B (zh) 一种装配叠合式管廊拟静力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US11776430B1 (en) Assembled structure container and plateform of seismic fault simulation test
CN108007760B (zh) 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力学特型试验装置
CN115855695A (zh) 一种断层破碎带围岩真三轴冲击压缩模拟装置
CN207779618U (zh) 一种模拟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系统
CN217358824U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摩阻力测试系统
CN110749495A (zh) 一种锚索与内锚头的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8398853U (zh) 锚杆测试中模拟岩面不平整度的试验装置
CN220794849U (zh) 一种岩溶区桩-锚结构稳定性测试用模拟装置
CN205558913U (zh) 一种盾构施工中地层变形的监控系统
CN109785730A (zh) 一种模型试验模拟巷道台阶法开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31839A (zh) 一种模拟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CN219675996U (zh) 一种联络通道防突涌水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