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0998A - 垃圾投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垃圾投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0998A
CN112550998A CN202011289768.7A CN202011289768A CN112550998A CN 112550998 A CN112550998 A CN 112550998A CN 202011289768 A CN202011289768 A CN 202011289768A CN 112550998 A CN112550998 A CN 112550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rod
pressure
shell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97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0998B (zh
Inventor
李宪坤
曹瑜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97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0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0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05Compressing 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recepta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投放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存储垃圾的内胆管;投放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内胆管连通;螺旋压缩装置,包括压板、驱动机构、螺旋杆、运动杆,其中,驱动机构与螺旋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运动杆的一端与螺旋杆连接,运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内胆管的管壁与所述压板连接,以使得螺旋杆旋转时,带动运动杆和压板上下运动,以压缩内胆管中的垃圾;排放承压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管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垃圾进行前端压缩处理,使得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储存更多的垃圾,并可减少后续对垃圾处理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垃圾投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投放系统。
背景技术
沉降式垃圾智能分类收集系统是一套集分类、收集、压缩、暂存等模块于一体的完整系统,由分类投放单元、地下压缩箱、升降器、控制单元等组成,最大承载容量可达到24立方米,可收集压缩高达8种类型的垃圾。其配备的分类投放单元通常为简单的投放口,用于投放垃圾,而未对垃圾进行前端处理,使得后续使用地下压缩箱处理垃圾的工作量较大,增加压缩箱、升降器等部件的负担;或者,设置的分类投放单元占用大量的空间,体积大型,笨重,不灵活,耗能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投放系统,以对垃圾进行前端处理,降低地下压缩箱等部件的工作量,且占用空间小、耗能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垃圾投放系统,与垃圾收集系统连接,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存储垃圾的内胆管;
投放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内胆管连通,以将垃圾投放至所述内胆管中;
螺旋压缩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中的压板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管之间的驱动机构、螺旋杆、运动杆,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运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连接,所述运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胆管的管壁与所述压板连接,以使得所述螺旋杆旋转时,带动所述运动杆和所述压板上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内胆管中的垃圾;
排放承压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管连接,以接收经所述螺旋压缩装置压缩的垃圾并排出至所述垃圾收集系统。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运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套在所述螺旋杆上,与所述螺旋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加强筋板。
优选地,所述螺旋压缩装置还包括行程开关,上下间隔固定在所述内胆管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内胆管上还安装有可伸缩的密封挡板,且所述密封挡板相对于所述内胆管可滑动,以使所述密封挡板的其中一端随所述运动杆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排放承压装置包括:排放承压腔体和安装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内的承压板、弹性构件、液压缸、曲柄连杆机构,其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内的弹性构件连接,所述承压板位于所述内胆管出口的下方,且所述承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承压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转动闭合;所述活塞杆缩回,带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转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投放装置包括:面板、框架、翻斗和缓冲装置,所述框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翻斗与所述面板连接,且所述翻斗随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可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和所述框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内胆管的顶部,以监测所述内胆管中的垃圾量和垃圾温度。
优选地,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顶部的喷淋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投放装置的启闭。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垃圾投放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投放系统通过设置的螺旋压缩装置对垃圾进行前端压缩处理,压缩比可达到2:1以上,使得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储存更多的垃圾,并可减少后续对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并且,所述螺旋压缩装置占用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由于垃圾压缩处理在封密空间内进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不会产生渗漏,节能环保;且一个垃圾收集桶可盛装2倍以上的垃圾量,极大地降低了环卫工人更换垃圾收集桶的频率,减少其工作量。
本发明的垃圾投放系统采用分体式、模块化组合,将垃圾投放系统拆分为多个组成部分,有利于方便安装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视图;
图6是图5的C-C向视图;
图7是图5的D-D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投放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投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投放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螺旋压缩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螺旋压缩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排放承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排放承压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排放承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0、外壳;11、内胆管;111、排污口;12、凸台;13、进气棚;131、进气口;132、导流板;14、盖板;15、连接管;151、连接法兰;16、密封挡板;
20、投放装置;21、面板;22、框架;23、翻斗;231、配重块;24、拉扣锁;25、防火层;26、铰链合页;27、阻尼器;28、阻尼器座;
30、螺旋压缩装置;31、液压马达座;32、液压马达;33、联轴法兰;34、螺旋杆;35、轴承座;36、运动杆;361、套筒;37、压板;371、加强筋板;38、行程开关;
40、排放承压装置;41、排放承压腔体;42、液压缸;421、活塞杆;43、曲柄连杆机构;431、旋转轴;44、弹性构件;45、承压板;
51、喷淋装置;52、探测装置;53、监控摄像头;54、避雷针;55、喇叭口;56、显示屏;5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垃圾投放系统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设备,用作室外生活垃圾收集投放装置,与垃圾收集系统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系统优选为沉降式垃圾智能分类收集系统,也可以是其他垃圾收集系统,以对垃圾做进一步处理或者资源回收等。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垃圾投放系统,包括:外壳10、投放装置20、螺旋压缩装置30和排放承压装置40,其中,所述外壳10中设置有用于存储垃圾的内胆管11;投放装置2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且与所述内胆管11连通,以将垃圾投放至所述内胆管11中;所述螺旋压缩装置30的一部分安装在外壳10与内胆管11之间,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内胆管11中,用于对投放至内胆管11中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所述排放承压装置40安装在所述外壳10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管11连接,用于接收经所述螺旋压缩装置30压缩的垃圾并将其排出至垃圾收集系统。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螺旋压缩装置30对垃圾进行前端压缩处理,压缩比可达到2:1以上,使得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储存更多的垃圾,并可减少后续对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同时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外壳10与内胆管11同轴布置,其中,外壳10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外壳1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等,本发明对其形状不做限定。外壳10具有一定的厚度,作为系统各部件的主要承重体,在承载部件重量的同时,可以将内部部件与外界隔离,起到保护作用。内胆管11采用低碳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与投放装置20以及排放承压装置40均连通,以便于存储垃圾,并将垃圾传输至排放承压装置40以供排放。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外壳10上还安装有凸台12,以方便投放垃圾者临时放置物品。凸台12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或者采用槽钢与外壳10焊接而成。可选地,凸台12可与外壳10一体成型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凸台12的形状和尺寸等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壳10的两侧还设置有进气口131,以向外壳10的内部通气,所述进气口131可直接在外壳10的壁面开槽或者通孔等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0上还安装有进气棚13,进气棚13包括多个导流板132,相邻的导流板132之间的外壳10壁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气口131,两个导流板132之间形成一个进气通道,通过两个导流板132之间的进气口131向外壳10的内部通气。导流板132设置为向下倾斜,以避免雨水等进入外壳10内部。进气棚13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与外壳10一体成型。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由外壳10上开设的通孔形成,以便于对外壳10内部的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所述检修口上设置有盖板14和侧板,其中,侧板设置于检修口的周边,侧板与外壳10可焊接固定,也可螺栓固定,盖板14与侧板螺栓连接,且盖板14覆盖住检修口。盖板14和侧板均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如图5所示,内胆管11的底部侧壁设置有排污口111,所述排污口111与外壳10连通,以便于当内胆管11中的垃圾泄漏或者外界雨水渗入外壳10与内胆管11之间时,通过底部的排污口111将泄漏的物质排回内胆管11中,且保证外壳10及内胆管11中的物质均不会泄漏于外界,保证整个系统的密封性。
如图5所示,内胆管11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一端连接内胆管11,另一端连接排放承压装置40。进一步地,在连接管15的两端均设置连接法兰151,以便于连接管15的连接与拆卸。连接法兰151优选为标准法兰。连接管15与连接法兰151均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连接管15的长度并无具体限制。
如图8-图10所示,所述投放装置20包括:面板21、框架22、翻斗23和缓冲装置,框架22安装在外壳10上,所述面板21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22转动连接,面板21与框架22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通过面板21相对于框架22的转动以开启或关闭垃圾投放口;所述翻斗23与所述面板21连接,且所述翻斗23随所述面板21相对于所述框架22可转动,通过翻斗23的转动将其中的垃圾输送至内胆管11中;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23和所述框架22之间,以缓冲面板21的闭合速度。
可选地,面板21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与框架22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即可。面板21具有一定厚度,优选地,面板21内部设置有防火层25,由防火材料组成,以便于将翻斗23中的垃圾与外界隔离,并可防止里外窜火,阻燃并隔热。所述框架22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作为垃圾投放口的主要受力框架;所述面板21与框架22可采用铰链合页26连接,铰链合页26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一部分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面板21的下侧,另一部分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22上,使得面板21可相对于框架22转动。
可选地,所述翻斗23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挡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面板21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三侧呈圆弧状,圆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2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以使得面板21关闭后,翻斗23中的垃圾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底板向下滑动至内胆管11中。通过设置圆弧状的侧边,使得其可以与翻斗23的转动轨迹相匹配,最大限度的利用翻斗空间,密封性好,又可以避免翻斗撞击框架22。两个挡板之间的间隔小于框架22的宽度,以使得翻斗23可以随面板21相对于框架22转动。所述翻斗23可选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翻斗23的底部还设置有配重块231,且所述配重块231与所述面板21分别位于所述翻斗23的两端,即配重块231设置于翻斗23的尾部,可与翻斗23焊接固定。所述配重块231可以增加翻斗23尾部的重量,使得使用者投放垃圾完毕松开面板21后,翻斗23在尾部配重块231的带动下回弹,不需要用力推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27和两个阻尼器座28,所述阻尼器2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阻尼器座28中,两个所述阻尼器座28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22和所述翻斗23上,阻尼器座28优选安装在翻斗23一侧的挡板上,即在挡板的外表面。所述阻尼器27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其内部充满了液体或气体,通过阻尼器27可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当面板21及其连接的翻斗23开启或关闭时,避免因使用者动作过猛,导致面板21过快关闭而撞击框架22,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内胆管11的内部着火时,阻尼器27可以自动关闭垃圾投放口,防止火势蔓延。所述阻尼器座28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用于固定阻尼器27,避免其移位或脱落。
可选地,面板21上还设置有拉扣锁24,以锁紧面板21与框架22,使得面板21不能随便开闭。进一步地,拉扣锁24包括面板锁和锁盒,所述面板锁安装在所述面板21上,优选嵌入面板21的外表面中,所述锁盒安装在所述框架22上,所述面板锁的锁头进入所述锁盒以锁紧所述面板21。
如图11-12所示,螺旋压缩装置30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11中的压板37和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与所述内胆管11之间的驱动机构、螺旋杆34、运动杆36,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杆34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杆34旋转;所述运动杆36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34连接,所述运动杆3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胆管11的管壁与所述压板37连接,以使得所述螺旋杆34旋转时,带动所述运动杆36和所述压板37上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内胆管11中的垃圾。
本发明将螺旋压缩装置30设置在内胆管11与外壳10之间,结构简单小巧,减少占用空间,且预先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便于后续对垃圾的进一步处理,并便于垃圾的转运。
如图1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执行系统,包括液压马达32以及液压马达座31,其中,液压马达32提供螺旋杆34旋转的动力,液压马达座31安装在外壳10与内胆管11之间,以支撑并固定液压马达32。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3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运动杆36的一端设置有套筒361,所述套筒361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361套在所述螺旋杆34上,与螺旋杆34同轴布置,且与所述螺旋杆34螺纹连接。螺旋杆34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螺旋杆34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套筒361旋转,套筒361旋转的同时相对于螺旋杆34做上下运动,同时带动运动杆36以及压板37做上下运动,从而通过压板37压缩内胆管11中的垃圾。
可选地,螺旋杆34的端面和液压马达32上均连接有联轴法兰33,两个联轴法兰3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螺旋杆34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35,通过安装的轴承固定螺旋杆34,限制螺旋杆34的上下运动,使得螺杆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仅做旋转运动,而不做上下运动。
如图11所示,运动杆36呈7字型,即包括长杆与短杆,其中,短杆的端部与套筒361固定,长杆的端部与压板37固定,且长杆与螺旋杆34平行。长杆可设置于外壳10与内胆管11之间,也可设置于内胆管11中。运动杆36还可以呈Z字型,即包括长杆和两根平行的短杆,其中一根短杆的端部与套筒361固定,另一根短杆的端部与压板37固定,中间的长杆与螺旋杆34平行,可设置于外壳10与内胆管11之间,也可设置于内胆管11中。
如图12所示,所述压板3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压板37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加强筋板371,图12中仅显示出三个加强筋板37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压板37上通孔的数量并无限定,对通孔的大小也无限定,并且,在压板37上的多个通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多个通孔可均匀分布,也可不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螺旋压缩装置30还包括行程开关38,上下间隔固定在所述内胆管11的外壁面。通过设置的两个行程开关38限定运动杆36的上下行程,从而限定压板37的上下行程,使得压板37在该行程范围内往返上下。
由于运动杆36及压板37在做上下运动时,内胆管11上会预留一条竖槽,以供运动杆36通过。为了使整个内胆管11达到密封状态,优选地,所述内胆管11上还安装有可伸缩的密封挡板16,且所述密封挡板16相对于所述内胆管11可滑动,以使所述密封挡板16的其中一端随所述运动杆36上下运动,并且,无论运动杆36与压板37如何移动,密封挡板16都紧贴在内胆管11的壁面,并随运动杆36压缩或伸展,保证在储存垃圾及压缩垃圾时,内胆管11内部的物质不会泄漏出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液压马达座31、联轴法兰33、螺旋杆34、轴承座35、密封挡板16、运动杆36以及压板37均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
如图13-图15所示,所述排放承压装置40包括:排放承压腔体41和安装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41内的承压板45、弹性构件44、液压缸42、曲柄连杆机构43,其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3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42的活塞杆421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3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41内的弹性构件44连接,所述承压板45位于所述内胆管11出口的下方,且所述承压板45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3连接,所述承压板4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塞杆421伸出推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3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45转动闭合;所述活塞杆421缩回,带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43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45转动打开。当内胆管11中存储有垃圾时,承压板45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承压板45承受内胆管11中的垃圾重量以及压板压缩垃圾时向下施加的压力,当内胆管11中的垃圾需要排出时,承压板45处于打开状态,将垃圾排出至垃圾收集系统中。承压板45为金属材质。
所述弹性构件44优选为弹簧,利用弹簧拉伸后的回弹力工作。
可选地,所述排放承压腔体41采用金属材质,呈方形或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用于固定其内部构件。
优选地,液压缸42、曲柄连杆机构43以及弹性构件44均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排放承压腔体41的两侧,以实现平衡同步工作,从而共同支撑并驱动承压板45开启或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液压缸42可采用现有产品,其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等部件,关于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制动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做详细赘述。
可选地,曲柄连杆机构43呈7字型,一端与液压缸42的活塞杆421联接,中间为旋转轴431,固定在排放承压腔体41上作为支点,并与承压板45连接或者与承压板45一体,另一端与弹性构件44连接。当液压缸42的活塞杆421伸出时,弹簧压缩,在支点的作下,使承压板45向上旋转,起到关闭内胆管出口的作用,当液压缸42的活塞杆421缩回时,弹簧复位,使承压板45向下旋转,打开内胆管出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探测装置52,安装在所述内胆管11的顶部,以监测所述内胆管11中的垃圾量和垃圾温度,从而便于根据内胆管11中的垃圾量判断垃圾是否需要压缩,根据内胆管11中的垃圾温度判断是否存在火灾风险,以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顶部的喷淋装置51,以便于当内胆管11里面的垃圾温度过高或者发生火灾时,进行喷水灭火。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57和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57安装在所述外壳10的外表面,所述控制面板57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投放装置20的启闭。其中,控制面板57上设置有IC卡感应区、各功能指示灯、各功能按键、数字按键、对话孔等,以便于投放者通过刷卡或刷脸打开垃圾投放口,实现垃圾投放系统的智能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不仅与控制面板57电连接,还用于控制驱动机构以及液压缸42等的启闭。
可选地,在外壳10的外壁面还安装有显示屏56,用于投放广告或者关于投放垃圾的提示内容等。
可选地,所述外壳10的顶部还设置有避雷针54,采用镀铸圆钢或钢管制成,例如,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镀铸钢绞线制作而成。
可选地,所述外壳10的顶部侧边设置有监控摄像头53,以监控外壳10周边区域。
可选地,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喇叭口55,以便于里面喇叭发出声音时可以传播出来及外面投放人在对话时,声音可通过喇叭口55传到里面麦克风。例如,当维修人员在外壳10中对内部构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便可通过喇叭口55与外界对话。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关于避雷针54、显示屏56、监控摄像头53等部件的工作模式均是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做详细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当使用者需要投放垃圾时,拉动面板21或者通过刷卡、刷脸的方式,打开投放装置20中的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翻斗23中;投放完毕,关闭垃圾投放口,翻斗23在面板21的带动下转动,使得其中的垃圾进入内胆管11中存储。其中,当投放垃圾之前,承压板45处于开启状态时,则预先控制液压缸42启动,使得活塞杆421伸出,弹簧压缩,使承压板45向上旋转,关闭内胆管出口,之后,再打开垃圾投放口投放垃圾。
当探测装置52探测到内胆管11中的垃圾存储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则控制液压马达32工作,驱动螺旋杆34旋转,带动运动杆36以及压板37上下运动,通过压板37对投放在内胆管11中的垃圾进行压缩;压缩完成之后,通过探测装置52对内胆管11中的垃圾存储量进行再次检测,判断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垃圾存储量超过预设的排放量),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则等待再次的垃圾投放;若达到排放标准,则启动液压缸42,使得活塞杆421缩回,弹簧复位,使承压板45向下旋转,打开内胆管出口,将内胆管11中的垃圾排出。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投放系统,其通过设置的螺旋压缩装置30对垃圾进行前端压缩处理,压缩比可达到2:1以上,使得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储存更多的垃圾,并可减少后续对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并且,所述螺旋压缩装置30占用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由于垃圾压缩处理在封密空间内进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不会产生渗漏,节能环保;且一个垃圾收集桶可盛装2倍以上的垃圾量,极大地降低了环卫工人更换垃圾收集桶的频率,减少其工作量。
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刷卡投放、刷脸投放,提高垃圾投放系统的智能化;还可以利用探测装置52判断内胆管11内部的垃圾状况,必要时,可通过喷淋装置51进行喷淋灭火,提高垃圾投放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利用监控摄像头53监控周围环境,在保护投放者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护投放系统的安全,也使控制中心对该垃圾投放系统可实施全天侯24小时监控;并且,利用设置的显示屏56等显示信息,增加人机互动,增强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垃圾投放装置20不仅可以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设备,用作室外生活垃圾收集投放装置,还可以用于管道垃圾的压缩回收,垃圾投放站的垃圾压缩回收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垃圾收集系统连接,所述垃圾投放系统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存储垃圾的内胆管;
投放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内胆管连通,以将垃圾投放至所述内胆管中;
螺旋压缩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中的压板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管之间的驱动机构、螺旋杆、运动杆,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运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杆连接,所述运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胆管的管壁与所述压板连接,以使得所述螺旋杆旋转时,带动所述运动杆和所述压板上下运动,以压缩所述内胆管中的垃圾;
排放承压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管连接,以接收经所述螺旋压缩装置压缩的垃圾并排出至所述垃圾收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运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套在所述螺旋杆上,与所述螺旋杆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压缩装置还包括行程开关,上下间隔固定在所述内胆管的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管上还安装有可伸缩的密封挡板,且所述密封挡板相对于所述内胆管可滑动,以使所述密封挡板的其中一端随所述运动杆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承压装置包括:排放承压腔体和安装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内的承压板、弹性构件、液压缸、曲柄连杆机构,其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排放承压腔体内的弹性构件连接,所述承压板位于所述内胆管出口的下方,且所述承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承压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转动闭合;所述活塞杆缩回,带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工作,使得所述承压板转动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包括:面板、框架、翻斗和缓冲装置,所述框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翻斗与所述面板连接,且所述翻斗随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可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和所述框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内胆管的顶部,以监测所述内胆管中的垃圾量和垃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内胆管顶部的喷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投放装置的启闭。
CN202011289768.7A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系统 Active CN112550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768.7A CN1125509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768.7A CN1125509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998A true CN112550998A (zh) 2021-03-26
CN112550998B CN112550998B (zh) 2022-08-30

Family

ID=7504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9768.7A Active CN1125509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09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6391A1 (en) * 2012-05-24 2015-04-09 Jianwei Liu Lifting Gear and Its Matched Retractable Container
EP3020544A1 (en) * 2014-11-14 2016-05-18 Beco Beheer B.V. Method for compacting and sealing of garbage
CN107472753A (zh) * 2017-07-17 2017-12-15 芜湖泰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原地处理垃圾的垃圾桶
US20180022543A1 (en) * 2015-01-30 2018-01-25 Molok Oy Underground collection container
CN107867511A (zh) * 2016-09-28 2018-04-03 广西大学 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
CN207932416U (zh) * 2018-03-01 2018-10-02 合肥学院 一种餐厨垃圾专用垃圾箱
CN109250338A (zh) * 2018-09-14 2019-01-22 郴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提升作用的电动垃圾翻斗窗
CN110282284A (zh) * 2019-07-02 2019-09-27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防火型垃圾桶
CN210417812U (zh) * 2019-07-31 2020-04-28 安徽联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资源回收箱及其投递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6391A1 (en) * 2012-05-24 2015-04-09 Jianwei Liu Lifting Gear and Its Matched Retractable Container
EP3020544A1 (en) * 2014-11-14 2016-05-18 Beco Beheer B.V. Method for compacting and sealing of garbage
US20180022543A1 (en) * 2015-01-30 2018-01-25 Molok Oy Underground collection container
CN107867511A (zh) * 2016-09-28 2018-04-03 广西大学 一种家用垃圾处理器
CN107472753A (zh) * 2017-07-17 2017-12-15 芜湖泰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原地处理垃圾的垃圾桶
CN207932416U (zh) * 2018-03-01 2018-10-02 合肥学院 一种餐厨垃圾专用垃圾箱
CN109250338A (zh) * 2018-09-14 2019-01-22 郴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提升作用的电动垃圾翻斗窗
CN110282284A (zh) * 2019-07-02 2019-09-27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防火型垃圾桶
CN210417812U (zh) * 2019-07-31 2020-04-28 安徽联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资源回收箱及其投递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998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3084B (zh)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KR102242806B1 (ko) 폐기물을 공급 및 취급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US201201559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onnection with a refuse chute
CN109573417A (zh) 一种带污水处理功能的分类垃圾车车厢
WO2012088883A1 (zh) 垃圾压缩机
CN109530389A (zh) 一种环保厨房食物压缩机
CN208603129U (zh) 自动化垃圾压缩站
CN112550998B (zh) 垃圾投放系统
SG1922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an air flow in a refuse chute
CN210357317U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KR101041046B1 (ko) 쓰레기 자동집하시설의 안정적 운전을 위한 보호 시스템
CN2647801Y (zh) 垃圾收集、破碎、消毒、压缩打包机
CN209522123U (zh) 一种地埋式垃圾箱
CN105015988B (zh) 垃圾箱
CN109821861B (zh) 一种环保用垃圾治理设备
CN209177331U (zh) 一种举升式垃圾箱
CN207267102U (zh) 抽风吸尘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05173466A (zh) 垃圾箱
CN116943825B (zh) 一种太阳能垃圾粉碎分选设备
CN219525037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CN111169873A (zh) 一种智慧环卫清理车
CN204979926U (zh) 垃圾箱
CN211358964U (zh) 一种冶炼用矿石破碎装置
CN215760224U (zh) 一种悬挂式建筑施工垃圾通道
CN201313719Y (zh) 密闭式生活垃圾压缩存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