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9579A -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9579A CN112549579A CN202011621183.0A CN202011621183A CN112549579A CN 112549579 A CN112549579 A CN 112549579A CN 202011621183 A CN202011621183 A CN 202011621183A CN 112549579 A CN112549579 A CN 1125495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aying
- flow guide
- vacuum bag
- compos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2—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hort length, e.g. in the form of a m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6—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and impregnating by casting, e.g. vacuum cas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5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e.g. feeding or storage of prepregs or SMC after impregnation or during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模具表面喷涂胶衣后,于模具表面依照机舱罩体各个部件的位置铺设纤维铺层;于纤维铺层上设置预埋件;于纤维铺层上铺设脱模布,于脱模布上通过热熔胶固定导流网;将导流管缝制于导流网表面;将真空袋铺设于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纤维铺层之间进行抽真空;向抽真空后的真空袋内注入树脂;树脂固化3‑4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树脂完全固化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修整、组装后得到机舱罩。本申请解决了树脂导入时分布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舱罩生产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舱罩作为风力发电机组保护壳体,其可靠性决定了风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风力发电机舱罩将机舱内的所有部件罩在其中,与外部隔绝。
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078914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金属件制作;零部件制作;模具制作;利用真空泵将模具主体型腔内部进行吸真空处理,使模具主体内部呈现负压状态;真空导入;电机舱罩精加工。机舱罩加工过程中,需要向真空袋膜内导入树脂,由于模具表面积较大,导入树脂时,树脂无法快速分散至整个模具表面,模具表面死角处会存在树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机舱罩成型后的具体形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由于模具表面积较大,导入树脂时,树脂无法快速分散至整个模具表面,模具表面死角处会存在树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机舱罩成型后的具体形状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树脂导入时分布不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模具表面喷涂胶衣后,于模具表面依照机舱罩体各个部件的位置铺设纤维铺层;于纤维铺层上设置预埋件;
于纤维铺层上铺设脱模布,于脱模布上通过热熔胶固定导流网;将导流管缝制于导流网表面;将真空袋铺设于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纤维铺层之间进行抽真空;向抽真空后的真空袋内注入树脂;树脂固化3-4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
树脂完全固化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修整、组装后得到机舱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网表面的网状结构可以起到导流树脂的作用,导流管作为树脂的流动通道,便于为树脂的流动进行导向,从而使树脂可以流动至模具表面的死角位置,解决注入树脂过程中,树脂分布不均的问题。
可选的,抽真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2MPa~-0.03MPa时,关闭抽气阀;向上提拉导流管与导流网的缝织段;继续打开抽气阀,当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85~-0.095MPa时关闭抽气阀,保压10-15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阀抽气过程中,真空袋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向上提拉导流管可以使真空袋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包裹导流管,降低铺层表面出现管痕的可能性。
可选的,纤维铺层包括短切毡层、复合毡层以及双轴向布层;分别于模具表面左右下片体、上片体、小顶盖表面、塔筒内周面、吊物孔内周面、进风孔内周面、后窗孔、净空安装座以及加强筋内周面的对应位置铺设纤维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毡层作为铺层的主要成分,配合双轴向布层可以提高纤维铺层的产品结构强度;加入短切毡层可以提高产品表面的树脂含量,提高产品的抗老化能力。
可选的,于纤维铺层内铺设PVC泡沫板;于PVC泡沫板上固定防雷接线预埋块;通过防雷接线预埋块固定防雷接线间,以防雷接线间为端点铺设避雷线;两根避雷线相交位置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雷接线预埋块用于与防雷接线间连接,预先在PVC泡沫板上铺设防雷接线预埋块,便于对防雷接线间进行安装,进而便于对避雷线进行铺设。
可选的,预埋件的设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纤维铺层内铺设导流网,并于导流网表面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连接座和中部联接板;围绕预埋件铺设复合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件用于连接工装架,机舱罩各部件脱模组装时,工装架可以为机舱罩各部件提供定位作用,降低机舱罩各部件组装时出现错位情况的可能性。
可选的,纤维铺层表面继续铺设踏步,踏步的铺设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于踏步表面喷涂胶衣,并用导流网包裹踏步;将包裹后的踏步通过热熔胶固定于纤维铺层表面;于踏步表面铺设复合毡,复合毡层于踏步的阶梯面开设剪口;将压板的防滑面刷涂胶衣后固定于踏步表面,于两个踏步相对内侧的顶部架设支承架,并通过热熔胶将支承架与踏步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步表面通过导流网包裹,便于注入树脂时,树脂可以均匀的铺覆于踏步表面;踏步表面铺设具有防滑面的压板,可以为踏步提供防滑效果。
可选的,于聚氨酯泡沫表面开设三排通孔,通过螺栓将聚氨酯泡沫固定于纤维铺层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铺层表面设置聚氨酯,便于为纤维铺层增加硬度,从而提高机舱罩主体在树脂固化后的强度。
可选的,机舱罩主体的修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的泡痕进行铲平,用胶衣腻子填平铲平区域形成胶接面,胶衣腻子固化前用聚酯膜对胶衣腻子外表面进行涂抹。使用丙酮对胶接面进行清洗;对机舱罩主体的胶衣脱胶区域进行磨平处理,并用气干胶衣重新喷涂胶衣脱胶区域;喷涂结束后对喷涂区域涂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膜可以为胶衣腻子提供表面遮盖,降低胶衣腻子涂抹后被遭到外界环境破坏的可能性,提高泡痕的填平效率;在脱胶部位涂蜡可以降低水分渗入脱胶区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导流网表面的网状结构可以起到导流树脂的作用,导流管作为树脂的流动通道,便于为树脂的流动进行导向,从而使树脂可以流动至模具表面的死角位置,解决注入树脂过程中,树脂分布不均的问题;
2.抽气阀抽气过程中,真空袋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向上提拉导流管可以使真空袋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包裹导流管,降低铺层表面出现管痕的可能性;
3.复合毡层作为铺层的主要成分,配合双轴向布层可以提高纤维铺层的产品结构强度;加入短切毡层可以提高产品表面的树脂含量,提高产品的抗老化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机舱罩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中,胶衣为色号RAL9016胶衣与水的混合溶液,胶衣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凝胶时间为15min。
胶衣腻子包括质量比为20:3:0.6的胶衣、白炭黑和胶衣固化剂;胶衣固化剂型号为M110。
S1.模具预处理:
对模具表面不平、气泡、划痕、龟裂的现象进行检查。用刮刀清理模具和活块法兰表面的树脂,并对残留的真空胶带、真空膜、吸胶毡、残余胶渣进行清理;刮刀可以选用锋钢刀,清理过程中锋钢刀平放,降低锋钢刀清理时损坏模具表面的可能性。
通过固定夹具将活块法兰固定于模具主体上;固定过程中,通过对正定位销、紧固法兰夹具以及紧固连接螺栓的方式提高活块法兰的固定效果。活块法兰安装前,预先检查活块法兰安装面的平整度,使得活块法兰与主体模具配合紧密,合模缝间隙≤1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石蜡,并对模具表面的灰尘和杂物进行清理。
S2.对模具喷涂胶衣,喷涂时喷枪口距离模具50cm,以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喷涂,相邻的两个喷涂面重叠面积为50mm;湿膜厚度为0.45mm,干膜厚度为0.4mm。喷涂后检查喷涂面是否存在缺漏、流淌的现象,并对胶衣面是否连续进行检查。喷涂结束后用丙酮清洗喷枪,降低喷枪的喷口堵塞的可能性。
S3.模具左右下片体铺设纤维铺层:
S3-1.待胶衣固化后,于模具表面铺覆面密度为450g/m2的短切毡,短切毡铺设至距离活块法兰10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胶衣腻子;于活块法兰周侧的模具表面涂覆面密度为1050g/m2复合毡。
S3-2.于短切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两层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复合毡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
S3-3.于复合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1200g/㎡双轴向布后,于双轴向布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m2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双轴向布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
S3-4.于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50mm。
S3-5.预先制备用于为PVC泡沫板定位的样板工装,并通过样板工装在S3-4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绘制铺设框。将PVC泡沫板铺设于铺设框内,PVC泡沫板与复合毡层之间的拼接缝宽度≤2mm;除铺设框外的其余位置铺设两层1050g/㎡复合毡。
对铺设于模具圆角处的PVC泡沫板进行裁剪,使得相应位置的PVC泡沫板的形状与模具的圆角处形状相同。
S3-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上固定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于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100mm。
通过防雷接线预埋块固定防雷接线间,以防雷接线间为端点铺设避雷线;两根避雷线相交位置通过不锈钢铆钉进行固定;防雷接线间、避雷线与防雷接线预埋块均由铜线制成。
S3-7.继续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
S3-8.于S3-7的复合毡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
S3-9.于S3-8的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用木楔将所有法兰转角处及预埋件转角处砸实,避免转角处出现积胶的情况。
S3-10.检查各铺层是否铺放平顺,并对铺层中存在的皱褶、悬空的现象进行排除。
S4.于塔筒内周面、吊物孔内周面、进风孔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4-1.塔筒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相邻两层铺层的剪开缝之间的距离≥200mm;塔筒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模具本体与塔筒的邻接位置铺设玻纤布,玻纤布与塔筒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100mm。
S4-2.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增设两层复合毡;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后窗孔和净空安装座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5-1.后窗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于增设聚氨酯泡沫层;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2.净空安装座法兰边缘处的铺层采用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50mm。
S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表面铺设导流网,并于导流网表面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连接座和中部联接板;导流网面积小于等于预埋件底面面积;预制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的复合毡片,围绕预埋件铺设六层上述复合毡片,复合毡片面密度为1050g/㎡;相邻的复合毡片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8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铺设踏步:
S7-1.通过样板工装在S3-9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标记踏步铺设标记线;于踏步表面喷涂胶衣,并用导流网包裹踏步;将包裹后的踏步与标记线对齐后,通过热熔胶将踏步固定于铺层表面。
S7-2.于踏步表面铺设三层1500g/㎡或四层1050g/㎡复合毡,复合毡层于踏步的阶梯面开设剪口,铺设完毕后,将铺层压平整。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3.将压板的防滑面刷涂胶衣后安装在踏步表面,轻敲压板使压板的防滑面与踏步逐渐贴实。
S7-4.于两个踏步相对内侧的顶部架设支承架,并通过热熔胶将支承架与踏步固定连接。
S8.参照步骤S3于上片体表面铺设纤维铺层,参照步骤S6,于上片体表面铺设预埋件。
S9.小顶盖表面按照短切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第一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500g/㎡,第二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法兰边缘处的铺层按照短切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
S10.于S3-S9的铺层表面标记聚氨酯铺设标记线;于面密度为55kg/m³的聚氨酯泡沫表面用M8-10钻头开设三排通孔,相邻两排通孔之间的间距为95mm;通过螺栓将聚氨酯泡沫固定于标记线处。
S11.加强筋上依次铺设有3层1050g/㎡复合毡,三层复合毡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为600mm、600mm、800mm。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12.铺设真空辅材:
S12-1.于S10的铺层表面铺设脱模布,脱模布的幅宽为300mm,脱模布与铺层贴实;脱模布上分别于加强筋交接处、结构件突出部位、拐角处开设剪口。
S12-2.于S12-1的脱模布表面铺设幅宽为200mm的导流网,并通过热熔胶使导流网与脱模布连接。并于加强筋、塔筒根部、加强筋与预埋件交接位置在导流网上开设剪口。
S12-3.将导流管缝制于S12-2的导流网表面;相邻的导流管之间的间距为350mm。沿导流管的铺设方向固定导流管座,相邻的两个导流管座之间沿导流管轴向的距离为2000mm;导流管座与导流网通过热熔胶固定连接。并将导流管安装于导流管座内。
S12-4.将15000*10000mm真空袋铺设于S12-3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
S13.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铺层之间,打开抽气阀进行抽真空;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2MPa时,关闭抽气阀。向上提拉导流管与导流网的缝织段,从而使真空袋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包裹导流管,降低铺层表面出现管痕的可能性。继续打开抽气阀,当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85MPa时关闭抽气阀,保压10min。
S14.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倒入树脂,树脂选用聚氨酯树脂,型号为2866P;并分别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加入树脂质量0.5%的固化剂V388,用搅拌器匀速同方向搅拌10min,静置5min得到树脂。将四根7000mm、两根3500mm的注料管用胶带捆绑,并使注料管端部对齐。注料管捆绑端插入树脂中,并将注料管另一端伸入真空袋内进行注料。对真空袋内注入树脂的位置进行砸实,并整理真空袋表面出现皱褶的位置。
S15.真空袋内的树脂于常温固化3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继续于常温下固化树脂4h,形成机舱罩主体。将吊车的吊线与机舱罩主体固定连接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
S16.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
S16-1.预先于模具表面绘制切割线,并将切割线拓印至机舱罩表面;沿切割线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成形;切割完成后,采用角向磨光机或砂布对切割边缘不平整的位置进行修平。于机舱罩表面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开设配装孔。
S16-2.于机舱罩的塔筒和后窗孔位置绘制切割线,使用电动切割机沿切割线外缘进行切割,形成塔筒和后窗孔。切割后通过角磨机对切割断面进行修平,并对毛边进行清理,同时对边缘厚度进行校正磨抛。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于成形密封固定环和后窗孔处开设装配孔。
S17.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表面的毛边、分型面杂物和积胶进行清除;并对法兰厚度进行校正抛磨。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进行填平。
S18.对机舱罩主体进行修整:
S18-1.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的泡痕进行铲平,用胶衣腻子填平铲平区域形成胶接面,胶衣腻子固化前用聚酯膜对胶衣腻子外表面进行涂抹。使用丙酮对胶接面进行清洗。
S18-2.用角磨机对机舱罩外表面的擦伤、划痕位置进行打磨;打磨平整后用相对应的纤维进行修补,并于纤维铺层表面用胶衣腻子进行填补。
S18-3.对瑕疵点如微孔、起皱、橘皮、色差、离膜以及收缩印的位置进行收集;用胶衣腻子对瑕疵点进行填充,填充面高于机舱罩表面。用角磨机对胶衣腻子填充面进行磨平,并于磨平后的填充面上刷涂胶衣。
18-4.使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表面切割过度的部位进行修补。
18-5.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内表面的积胶和褶皱位置进行打磨。
18-6.用角磨机清理机舱罩主体的胶衣脱胶区域,并用气干胶衣重新喷涂胶衣脱胶区域。喷涂结束后对喷涂区域涂蜡,用于降低水分渗入破坏修复部位的可能性。
S19.机舱罩主体的组装:
S19-1.于机舱罩塔筒内周面开设直径为5mm的钻孔,并通过铆钉将密封固定环固定于塔筒内周面。
S19-2.分别于机舱罩左右下片体的连接面钻设直径为12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左右下片体。于左右下片体内设置工装架,并将工装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分别于左右下片体和上片体的连接面开设12mm的钻孔,通过螺栓连接上片体和左右下片体;连接过程中使左右下片体的胶衣面和上片体的胶衣面位于同一平面。
S19-3.于进风孔内周面开设直径为10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于进风孔内安装进风口网格板。
S19-4.于机舱罩内表面预设扶手安装位置,于扶手安装位置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扶手,扶手与机舱罩内表面间设置直径为10mm的垫圈。
S19-5.于后窗孔处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尾部防护网;于尾部防护网与后窗孔的连接位置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19-7.将通风过滤器放置于后窗孔内,通过M10*55螺栓将通风过滤器的四个顶角分别与后窗孔内周面固定连接;旋拧通风过滤器与后窗孔之间的其他螺栓。于通风过滤器和后窗孔的接触面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20.使用对机舱罩外表面的外露金属件刷涂冷刷锌,金属件与机舱罩的密封处刷涂密封胶,密封胶为STP1921。
S21.于机舱罩外表面安装铭牌、喷标后,清理机舱罩外表面的污渍和灰尘,并将机舱罩包装后入库。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中,胶衣为色号RAL9016胶衣与水的混合溶液,胶衣与水的质量比为1:18,凝胶时间为30min。
胶衣腻子包括质量比为22:5:0.6的胶衣、白炭黑和胶衣固化剂;胶衣固化剂型号为M110。
S1.模具预处理:
对模具表面不平、气泡、划痕、龟裂的现象进行检查。用刮刀清理模具和活块法兰表面的树脂,并对残留的真空胶带、真空膜、吸胶毡、残余胶渣进行清理;刮刀可以选用锋钢刀,清理过程中锋钢刀平放,降低锋钢刀清理时损坏模具表面的可能性。
通过固定夹具将活块法兰固定于模具主体上;固定过程中,通过对正定位销、紧固法兰夹具以及紧固连接螺栓的方式提高活块法兰的固定效果。活块法兰安装前,预先检查活块法兰安装面的平整度,使得活块法兰与主体模具配合紧密,合模缝间隙≤1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石蜡,并对模具表面的灰尘和杂物进行清理。
S2.对模具喷涂胶衣,喷涂时喷枪口距离模具80cm,以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喷涂,相邻的两个喷涂面重叠面积为100mm;湿膜厚度为0.6mm,干膜厚度为0.6mm。喷涂后检查喷涂面是否存在缺漏、流淌的现象,并对胶衣面是否连续进行检查。喷涂结束后用丙酮清洗喷枪,降低喷枪的喷口堵塞的可能性。
S3.模具左右下片体铺设纤维铺层:
S3-1.待胶衣固化后,于模具表面铺覆面密度为450g/m2的短切毡,短切毡铺设至距离活块法兰20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胶衣腻子;于活块法兰周侧的模具表面涂覆面密度为1050g/m2复合毡。
S3-2.于短切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两层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复合毡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
S3-3.于复合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1200g/㎡双轴向布后,于双轴向布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m2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双轴向布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
S3-4.于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70mm。
S3-5.预先制备用于为PVC泡沫板定位的样板工装,并通过样板工装在S3-4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绘制铺设框。将PVC泡沫板铺设于铺设框内,PVC泡沫板与复合毡层之间的拼接缝宽度≤2mm;除铺设框外的其余位置铺设两层1050g/㎡复合毡。
对铺设于模具圆角处的PVC泡沫板进行裁剪,使得相应位置的PVC泡沫板的形状与模具的圆角处形状相同。
S3-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上固定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于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100mm。
通过防雷接线预埋块固定防雷接线间,以防雷接线间为端点铺设避雷线;两根避雷线相交位置通过不锈钢铆钉进行固定;防雷接线间、避雷线与防雷接线预埋块均由铜线制成。
S3-7.继续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
S3-8.于S3-7的复合毡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
S3-9.于S3-8的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用木楔将所有法兰转角处及预埋件转角处砸实,避免转角处出现积胶的情况。
S3-10.检查各铺层是否铺放平顺,并对铺层中存在的皱褶、悬空的现象进行排除。
S4.于塔筒内周面、吊物孔内周面、进风孔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4-1.塔筒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相邻两层铺层的剪开缝之间的距离≥200mm;塔筒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模具本体与塔筒的邻接位置铺设玻纤布,玻纤布与塔筒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100mm。
S4-2.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增设两层复合毡;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后窗孔和净空安装座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5-1.后窗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7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于增设聚氨酯泡沫层;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2.净空安装座法兰边缘处的铺层采用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70mm。
S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表面铺设导流网,并于导流网表面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连接座和中部联接板;导流网面积小于等于预埋件底面面积;预制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的复合毡片,围绕预埋件铺设六层上述复合毡片,复合毡片面密度为1050g/㎡;相邻的复合毡片之间的搭接宽度为8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铺设踏步:
S7-1.通过样板工装在S3-9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标记踏步铺设标记线;于踏步表面喷涂胶衣,并用导流网包裹踏步;将包裹后的踏步与标记线对齐后,通过热熔胶将踏步固定于铺层表面。
S7-2.于踏步表面铺设三层1500g/㎡或四层1050g/㎡复合毡,复合毡层于踏步的阶梯面开设剪口,铺设完毕后,将铺层压平整。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8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3.将压板的防滑面刷涂胶衣后安装在踏步表面,轻敲压板使压板的防滑面与踏步逐渐贴实。
S7-4.于两个踏步相对内侧的顶部架设支承架,并通过热熔胶将支承架与踏步固定连接。
S8.参照步骤S3于上片体表面铺设纤维铺层,参照步骤S6,于上片体表面铺设预埋件。
S9.小顶盖表面按照短切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第一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500g/㎡,第二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法兰边缘处的铺层按照短切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
S10.于S3-S9的铺层表面标记聚氨酯铺设标记线;于面密度为55-65kg/m³的聚氨酯泡沫表面用M8-10钻头开设三排通孔,相邻两排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5mm;通过螺栓将聚氨酯泡沫固定于标记线处。
S11.加强筋上依次铺设有3层1050g/㎡复合毡,三层复合毡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为600mm、600mm、800mm。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8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12.铺设真空辅材:
S12-1.于S10的铺层表面铺设脱模布,脱模布的幅宽为300mm,脱模布与铺层贴实;脱模布上分别于加强筋交接处、结构件突出部位、拐角处开设剪口。
S12-2.于S12-1的脱模布表面铺设幅宽为200mm的导流网,并通过热熔胶使导流网与脱模布连接。并于加强筋、塔筒根部、加强筋与预埋件交接位置在导流网上开设剪口。
S12-3.将导流管缝制于S12-2的导流网表面;相邻的导流管之间的间距为450mm。沿导流管的铺设方向固定导流管座,相邻的两个导流管座之间沿导流管轴向的距离为2500mm;导流管座与导流网通过热熔胶固定连接。并将导流管安装于导流管座内。
S12-4.将15000*10000mm真空袋铺设于S12-3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
S13.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铺层之间,打开抽气阀进行抽真空;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3MPa时,关闭抽气阀。向上提拉导流管与导流网的缝织段,从而使真空袋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包裹导流管,降低铺层表面出现管痕的可能性。继续打开抽气阀,当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95MPa时关闭抽气阀,保压15min。
S14.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倒入树脂,树脂选用聚氨酯树脂,型号为2866P;并分别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加入树脂质量3%的固化剂V388,用搅拌器匀速同方向搅拌20min,静置5min得到树脂。将四根7000mm、两根3500mm的注料管用胶带捆绑,并使注料管端部对齐。注料管捆绑端插入树脂中,并将注料管另一端伸入真空袋内进行注料。对真空袋内注入树脂的位置进行砸实,并整理真空袋表面出现皱褶的位置。
S15.真空袋内的树脂于常温固化4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继续于常温下固化树脂8h,形成机舱罩主体。将吊车的吊线与机舱罩主体固定连接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
S16.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
S16-1.预先于模具表面绘制切割线,并将切割线拓印至机舱罩表面;沿切割线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成形;切割完成后,采用角向磨光机或砂布对切割边缘不平整的位置进行修平。于机舱罩表面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开设配装孔。
S16-2.于机舱罩的塔筒和后窗孔位置绘制切割线,使用电动切割机沿切割线外缘进行切割,形成塔筒和后窗孔。切割后通过角磨机对切割断面进行修平,并对毛边进行清理,同时对边缘厚度进行校正磨抛。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于成形密封固定环和后窗孔处开设装配孔。
S17.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表面的毛边、分型面杂物和积胶进行清除;并对法兰厚度进行校正抛磨。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进行填平。
S18.对机舱罩主体进行修整:
S18-1.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的泡痕进行铲平,用胶衣腻子填平铲平区域形成胶接面,胶衣腻子固化前用聚酯膜对胶衣腻子外表面进行涂抹。使用丙酮对胶接面进行清洗。
S18-2.用角磨机对机舱罩外表面的擦伤、划痕位置进行打磨;打磨平整后用相对应的纤维进行修补,并于纤维铺层表面用胶衣腻子进行填补。
S18-3.对瑕疵点如微孔、起皱、橘皮、色差、离膜以及收缩印的位置进行收集;用胶衣腻子对瑕疵点进行填充,填充面高于机舱罩表面。用角磨机对胶衣腻子填充面进行磨平,并于磨平后的填充面上刷涂胶衣。
18-4.使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表面切割过度的部位进行修补。
18-5.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内表面的积胶和褶皱位置进行打磨。
18-6.用角磨机清理机舱罩主体的胶衣脱胶区域,并用气干胶衣重新喷涂胶衣脱胶区域。喷涂结束后对喷涂区域涂蜡,用于降低水分渗入破坏修复部位的可能性。
S19.机舱罩主体的组装:
S19-1.于机舱罩塔筒内周面开设直径为5mm的钻孔,并通过铆钉将密封固定环固定于塔筒内周面。
S19-2.分别于机舱罩左右下片体的连接面钻设直径为12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左右下片体。于左右下片体内设置工装架,并将工装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分别于左右下片体和上片体的连接面开设12mm的钻孔,通过螺栓连接上片体和左右下片体;连接过程中使左右下片体的胶衣面和上片体的胶衣面位于同一平面。
S19-3.于进风孔内周面开设直径为10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于进风孔内安装进风口网格板。
S19-4.于机舱罩内表面预设扶手安装位置,于扶手安装位置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扶手,扶手与机舱罩内表面间设置直径为10mm的垫圈。
S19-5.于后窗孔处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尾部防护网;于尾部防护网与后窗孔的连接位置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19-7.将通风过滤器放置于后窗孔内,通过M10*55螺栓将通风过滤器的四个顶角分别与后窗孔内周面固定连接;旋拧通风过滤器与后窗孔之间的其他螺栓。于通风过滤器和后窗孔的接触面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20.使用对机舱罩外表面的外露金属件刷涂冷刷锌,金属件与机舱罩的密封处刷涂密封胶,密封胶为STP1921。
S21.于机舱罩外表面安装铭牌、喷标后,清理机舱罩外表面的污渍和灰尘,并将机舱罩包装后入库。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3中,胶衣为色号RAL9016胶衣与水的混合溶液,胶衣与水的质量比为1:16,凝胶时间为20min。
胶衣腻子包括质量比为21:4:0.6的胶衣、白炭黑和胶衣固化剂;胶衣固化剂型号为M110。
S1.模具预处理:
对模具表面不平、气泡、划痕、龟裂的现象进行检查。用刮刀清理模具和活块法兰表面的树脂,并对残留的真空胶带、真空膜、吸胶毡、残余胶渣进行清理;刮刀可以选用锋钢刀,清理过程中锋钢刀平放,降低锋钢刀清理时损坏模具表面的可能性。
通过固定夹具将活块法兰固定于模具主体上;固定过程中,通过对正定位销、紧固法兰夹具以及紧固连接螺栓的方式提高活块法兰的固定效果。活块法兰安装前,预先检查活块法兰安装面的平整度,使得活块法兰与主体模具配合紧密,合模缝间隙≤1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石蜡,并对模具表面的灰尘和杂物进行清理。
S2.对模具喷涂胶衣,喷涂时喷枪口距离模具70cm,以水平移动的方式进行喷涂,相邻的两个喷涂面重叠面积为80mm;湿膜厚度为0.5mm,干膜厚度为0.5mm。喷涂后检查喷涂面是否存在缺漏、流淌的现象,并对胶衣面是否连续进行检查。喷涂结束后用丙酮清洗喷枪,降低喷枪的喷口堵塞的可能性。
S3.模具左右下片体铺设纤维铺层:
S3-1.待胶衣固化后,于模具表面铺覆面密度为450g/m2的短切毡,短切毡铺设至距离活块法兰15mm;于活块法兰接缝处涂抹胶衣腻子;于活块法兰周侧的模具表面涂覆面密度为1050g/m2复合毡。
S3-2.于短切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两层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复合毡层的搭接宽度为60mm。
S3-3.于复合毡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于活块法兰周侧铺设1200g/㎡双轴向布后,于双轴向布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m2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双轴向布层的搭接宽度为60mm。
S3-4.于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60mm。
S3-5.预先制备用于为PVC泡沫板定位的样板工装,并通过样板工装在S3-4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绘制铺设框。将PVC泡沫板铺设于铺设框内,PVC泡沫板与复合毡层之间的拼接缝宽度≤2mm;除铺设框外的其余位置铺设两层1050g/㎡复合毡。
对铺设于模具圆角处的PVC泡沫板进行裁剪,使得相应位置的PVC泡沫板的形状与模具的圆角处形状相同。
S3-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上固定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于防雷接线预埋块和电缆桥架预埋件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铺设于模具相邻内壁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100mm。
通过防雷接线预埋块固定防雷接线间,以防雷接线间为端点铺设避雷线;两根避雷线相交位置通过不锈钢铆钉进行固定;防雷接线间、避雷线与防雷接线预埋块均由铜线制成。
S3-7.继续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朝向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60mm。
S3-8.于S3-7的复合毡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200g/㎡的双轴向布,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50-70mm。
S3-9.于S3-8的双轴向布层表面铺设面密度为1050g/㎡的复合毡,毡面远离胶衣面,相邻铺层的搭接宽度为60mm。用木楔将所有法兰转角处及预埋件转角处砸实,避免转角处出现积胶的情况。
S3-10.检查各铺层是否铺放平顺,并对铺层中存在的皱褶、悬空的现象进行排除。
S4.于塔筒内周面、吊物孔内周面、进风孔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4-1.塔筒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相邻两层铺层的剪开缝之间的距离≥200mm;塔筒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模具本体与塔筒的邻接位置铺设玻纤布,玻纤布与塔筒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100mm。
S4-2.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吊物孔或进风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20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增设两层复合毡;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后窗孔和净空安装座内周面铺设纤维铺层:
S5-1.后窗孔内周面按照短切毡、复合毡、双轴向布、五层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60mm;法兰边缘相比上述铺层于增设聚氨酯泡沫层;法兰边缘的铺层与其余铺层的剪开缝错开设置。
S5-2.净空安装座法兰边缘处的铺层采用复合毡、双轴向布、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双轴向布的面密度为1200g/㎡;后窗孔内周面的铺层与模具表面的铺层的搭接宽度为60mm。
S6.于S3-5铺设的PVC泡沫板表面铺设导流网,并于导流网表面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连接座和中部联接板;导流网面积小于等于预埋件底面面积;预制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的复合毡片,围绕预埋件铺设六层上述复合毡片,复合毡片面密度为1050g/㎡;相邻的复合毡片之间的搭接宽度为7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铺设踏步:
S7-1.通过样板工装在S3-9中铺设的复合毡层表面标记踏步铺设标记线;于踏步表面喷涂胶衣,并用导流网包裹踏步;将包裹后的踏步与标记线对齐后,通过热熔胶将踏步固定于铺层表面。
S7-2.于踏步表面铺设三层1500g/㎡或四层1050g/㎡复合毡,复合毡层于踏步的阶梯面开设剪口,铺设完毕后,将铺层压平整。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7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7-3.将压板的防滑面刷涂胶衣后安装在踏步表面,轻敲压板使压板的防滑面与踏步逐渐贴实。
S7-4.于两个踏步相对内侧的顶部架设支承架,并通过热熔胶将支承架与踏步固定连接。
S8.参照步骤S3于上片体表面铺设纤维铺层,参照步骤S6,于上片体表面铺设预埋件。
S9.小顶盖表面按照短切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短切毡的面密度为450g/m2,第一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500g/㎡,第二复合毡的面密度为1050g/㎡。法兰边缘处的铺层按照短切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第二复合毡、第一复合毡、两层第二复合毡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铺设。
S10.于S3-S9的铺层表面标记聚氨酯铺设标记线;于面密度为60kg/m³的聚氨酯泡沫表面用M8-10钻头开设三排通孔,相邻两排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0mm;通过螺栓将聚氨酯泡沫固定于标记线处。
S11.加强筋上依次铺设有3层1050g/㎡复合毡,三层复合毡的宽度由下至上依次为600mm、600mm、800mm。相邻的复合毡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80mm;上下两层复合毡层的接缝位置之间的距离≥200mm。
S12.铺设真空辅材:
S12-1.于S10的铺层表面铺设脱模布,脱模布的幅宽为300mm,脱模布与铺层贴实;脱模布上分别于加强筋交接处、结构件突出部位、拐角处开设剪口。
S12-2.于S12-1的脱模布表面铺设幅宽为200mm的导流网,并通过热熔胶使导流网与脱模布连接。并于加强筋、塔筒根部、加强筋与预埋件交接位置在导流网上开设剪口。
S12-3.将导流管缝制于S12-2的导流网表面;相邻的导流管之间的间距为400mm。沿导流管的铺设方向固定导流管座,相邻的两个导流管座之间沿导流管轴向的距离为2200mm;导流管座与导流网通过热熔胶固定连接。并将导流管安装于导流管座内。
S12-4.将15000*10000mm真空袋铺设于S12-3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
S13.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铺层之间,打开抽气阀进行抽真空;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25MPa时,关闭抽气阀。向上提拉导流管与导流网的缝织段,从而使真空袋在气压的压力作用下包裹导流管,降低铺层表面出现管痕的可能性。继续打开抽气阀,当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9MPa时关闭抽气阀,保压12min。
S14.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倒入树脂,树脂选用聚氨酯树脂,型号为2866P;并分别于两个树脂料筒中加入树脂质量2%的固化剂V388,用搅拌器匀速同方向搅拌15min,静置5min得到树脂。将四根7000mm、两根3500mm的注料管用胶带捆绑,并使注料管端部对齐。注料管捆绑端插入树脂中,并将注料管另一端伸入真空袋内进行注料。对真空袋内注入树脂的位置进行砸实,并整理真空袋表面出现皱褶的位置。
S15.真空袋内的树脂于常温固化3.5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继续于常温下固化树脂6h,形成机舱罩主体。将吊车的吊线与机舱罩主体固定连接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
S16.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
S16-1.预先于模具表面绘制切割线,并将切割线拓印至机舱罩表面;沿切割线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成形;切割完成后,采用角向磨光机或砂布对切割边缘不平整的位置进行修平。于机舱罩表面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开设配装孔。
S16-2.于机舱罩的塔筒和后窗孔位置绘制切割线,使用电动切割机沿切割线外缘进行切割,形成塔筒和后窗孔。切割后通过角磨机对切割断面进行修平,并对毛边进行清理,同时对边缘厚度进行校正磨抛。按照工装的装配位置于成形密封固定环和后窗孔处开设装配孔。
S17.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表面的毛边、分型面杂物和积胶进行清除;并对法兰厚度进行校正抛磨。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进行填平。
S18.对机舱罩主体进行修整:
S18-1.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的泡痕进行铲平,用胶衣腻子填平铲平区域形成胶接面,胶衣腻子固化前用聚酯膜对胶衣腻子外表面进行涂抹。使用丙酮对胶接面进行清洗。
S18-2.用角磨机对机舱罩外表面的擦伤、划痕位置进行打磨;打磨平整后用相对应的纤维进行修补,并于纤维铺层表面用胶衣腻子进行填补。
S18-3.对瑕疵点如微孔、起皱、橘皮、色差、离膜以及收缩印的位置进行收集;用胶衣腻子对瑕疵点进行填充,填充面高于机舱罩表面。用角磨机对胶衣腻子填充面进行磨平,并于磨平后的填充面上刷涂胶衣。
18-4.使用胶衣腻子对机舱罩主体表面切割过度的部位进行修补。
18-5.使用角磨机对机舱罩主体内表面的积胶和褶皱位置进行打磨。
18-6.用角磨机清理机舱罩主体的胶衣脱胶区域,并用气干胶衣重新喷涂胶衣脱胶区域。喷涂结束后对喷涂区域涂蜡,用于降低水分渗入破坏修复部位的可能性。
S19.机舱罩主体的组装:
S19-1.于机舱罩塔筒内周面开设直径为5mm的钻孔,并通过铆钉将密封固定环固定于塔筒内周面。
S19-2.分别于机舱罩左右下片体的连接面钻设直径为12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连接左右下片体。于左右下片体内设置工装架,并将工装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分别于左右下片体和上片体的连接面开设12mm的钻孔,通过螺栓连接上片体和左右下片体;连接过程中使左右下片体的胶衣面和上片体的胶衣面位于同一平面。
S19-3.于进风孔内周面开设直径为10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于进风孔内安装进风口网格板。
S19-4.于机舱罩内表面预设扶手安装位置,于扶手安装位置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扶手,扶手与机舱罩内表面间设置直径为10mm的垫圈。
S19-5.于后窗孔处开设直径为8.5mm的钻孔,并通过螺栓安装尾部防护网;于尾部防护网与后窗孔的连接位置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19-7.将通风过滤器放置于后窗孔内,通过M10*55螺栓将通风过滤器的四个顶角分别与后窗孔内周面固定连接;旋拧通风过滤器与后窗孔之间的其他螺栓。于通风过滤器和后窗孔的接触面黏贴三元乙丙密封条。
S20.使用对机舱罩外表面的外露金属件刷涂冷刷锌,金属件与机舱罩的密封处刷涂密封胶,密封胶为STP1921。
S21.于机舱罩外表面安装铭牌、喷标后,清理机舱罩外表面的污渍和灰尘,并将机舱罩包装后入库。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模具表面喷涂胶衣后,于模具表面依照机舱罩体各个部件的位置铺设纤维铺层;于纤维铺层上设置预埋件;
于纤维铺层上铺设脱模布,于脱模布上通过热熔胶固定导流网;将导流管缝制于导流网表面;将真空袋铺设于已铺设导流管的铺层上,并通过真空胶带沿真空袋周向对真空袋进行密封固定;将抽气管伸入真空袋与纤维铺层之间进行抽真空;向抽真空后的真空袋内注入树脂;树脂固化3-4h后,按照真空袋、导流管、导流网、脱模布的顺序拆卸辅材;
树脂完全固化后,分离机舱罩主体和模具;对机舱罩主体进行切割、修整、组装后得到机舱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抽真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2MPa~-0.03MPa时,关闭抽气阀;向上提拉导流管与导流网的缝织段;继续打开抽气阀,当真空袋内的气压达到-0.085~-0.095MPa时关闭抽气阀,保压10-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纤维铺层包括短切毡层、复合毡层以及双轴向布层;分别于模具表面左右下片体、上片体、小顶盖表面、塔筒内周面、吊物孔内周面、进风孔内周面、后窗孔、净空安装座以及加强筋内周面的对应位置铺设纤维铺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于纤维铺层内铺设PVC泡沫板;于PVC泡沫板上固定防雷接线预埋块;通过防雷接线预埋块固定防雷接线间,以防雷接线间为端点铺设避雷线;两根避雷线相交位置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埋件的设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纤维铺层内铺设导流网,并于导流网表面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连接座和中部联接板;围绕预埋件铺设复合毡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纤维铺层表面继续铺设踏步,踏步的铺设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于踏步表面喷涂胶衣,并用导流网包裹踏步;将包裹后的踏步通过热熔胶固定于纤维铺层表面;于踏步表面铺设复合毡,复合毡层于踏步的阶梯面开设剪口;将压板的防滑面刷涂胶衣后固定于踏步表面,于两个踏步相对内侧的顶部架设支承架,并通过热熔胶将支承架与踏步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于聚氨酯泡沫表面开设三排通孔,通过螺栓将聚氨酯泡沫固定于纤维铺层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机舱罩主体的修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机舱罩主体外表面的泡痕进行铲平,用胶衣腻子填平铲平区域形成胶接面,胶衣腻子固化前用聚酯膜对胶衣腻子外表面进行涂抹。
9.使用丙酮对胶接面进行清洗;对机舱罩主体的胶衣脱胶区域进行磨平处理,并用气干胶衣重新喷涂胶衣脱胶区域;喷涂结束后对喷涂区域涂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21183.0A CN112549579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21183.0A CN112549579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579A true CN112549579A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3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21183.0A Pending CN112549579A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9579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49362A (zh) * | 2014-07-25 | 2014-11-19 | 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 | 兆瓦级风电机舱罩壳灌注一体成型制作方法 |
CN104589665A (zh) * | 2014-12-19 | 2015-05-06 | 镇赉新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玻璃钢件机舱罩一次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
CN106827594A (zh) * | 2015-12-03 | 2017-06-13 |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 风电叶片的腹板的避雷孔加工方法及预埋孔加工工装 |
CN107696524A (zh) * | 2017-09-11 | 2018-02-16 | 沁阳市扬普实业有限公司 | 玻璃钢机舱罩生产工艺 |
CN109822936A (zh) * | 2019-01-28 | 2019-05-31 | 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导入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消除导流管压痕的方法 |
EP3543002A1 (en) * | 2018-03-09 | 2019-09-25 | Rolls-Royce plc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n blade and a fan blade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21183.0A patent/CN1125495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49362A (zh) * | 2014-07-25 | 2014-11-19 | 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 | 兆瓦级风电机舱罩壳灌注一体成型制作方法 |
CN104589665A (zh) * | 2014-12-19 | 2015-05-06 | 镇赉新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玻璃钢件机舱罩一次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
CN106827594A (zh) * | 2015-12-03 | 2017-06-13 |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 风电叶片的腹板的避雷孔加工方法及预埋孔加工工装 |
CN107696524A (zh) * | 2017-09-11 | 2018-02-16 | 沁阳市扬普实业有限公司 | 玻璃钢机舱罩生产工艺 |
EP3543002A1 (en) * | 2018-03-09 | 2019-09-25 | Rolls-Royce plc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n blade and a fan blade |
CN109822936A (zh) * | 2019-01-28 | 2019-05-31 | 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导入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消除导流管压痕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97462A (zh) | 一种火箭发动机全复合材料壳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4385628B (zh) | 一种制备新型碳纤维气垫船的真空导流方法 | |
CN109203512A (zh) | 一种上贮存箱箱体成型工艺 | |
CN1286704C (zh) | 架装式frp运输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549579A (zh) | 一种机舱罩制作工艺 | |
US4496304A (en) | Mould for shaping synthetic material and mould for renovating a carrying board | |
CN112571821B (zh) | 玻璃钢管的生产方法 | |
JP3656011B2 (ja) | 低温タンク壁面の断熱層施工法及びその施工装置 | |
CN114030205A (zh) | 一种包装箱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4021660U (zh) |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胶粘剂涂覆装置 | |
CN215978025U (zh) | 一种uhpc预制构件及装饰外墙 | |
CN115027076A (zh) | 一种风电叶片粘接角模具的制作方法 | |
CN213349494U (zh) | 一种纸面石膏板的上胶装置 | |
CN113653257A (zh) | 一种uhpc预制构件、装饰外墙及装饰外墙制作方法 | |
CN112459390A (zh) | 高精度卫浴框架装置及工艺 | |
CN111300843A (zh) | 复合电杆gfrp管层的成型设备和成型工艺 | |
CN112477193A (zh) | 一种复合材料管成型工装系统 | |
CN205853389U (zh) | 一种挤压成型光面等厚玻璃钢测试平板的制备装置 | |
CN1179841C (zh) | 一种用于大尺寸制件的真空渗透成形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 |
CN211967889U (zh) | 一种预制飘窗模具 | |
CN112318892B (zh) | 玻璃钢编织拉挤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404763B (zh) | 一种高立面环形板格的真空辅助成型方法 | |
AU2009200912B2 (en) | Method of Securing Components Together | |
CN212046064U (zh) | 复合电杆gfrp管层的成型设备 | |
CN110271207B (zh) | Smc模压风筒两次模压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