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6391B -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6391B
CN112546391B CN202011406774.6A CN202011406774A CN112546391B CN 112546391 B CN112546391 B CN 112546391B CN 202011406774 A CN202011406774 A CN 202011406774A CN 112546391 B CN112546391 B CN 112546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otional
graph
stimulus
coordinate point
absciss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67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6391A (zh
Inventor
胡立平
黄艳
唐红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4067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6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6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6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6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6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44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ight sense
    • A61M2021/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ight sense images, e.g. vide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8Other bio-electrical signals
    • A61M2230/10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ign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和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呈现包括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的刺激;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所述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所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所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生成表征所述第一电压差的变化过程的第一曲线图和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差的变化过程的第二曲线图;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通过特定的刺激范式与脑电技术相结合,能较为准确的确定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

Description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脑科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多种多样刺激。其中,引发恐惧、愤怒等情绪的刺激称为负性情绪刺激;引发愉悦、舒适等情绪的刺激称为正性情绪刺激;未对个体造成情绪波动的刺激称为中性情绪刺激。不同个体对不同情绪色彩的刺激的加工倾向性存在差异,例如,有的个体可能更敏感于(优先或更强烈地或更频繁地)加工负性情绪刺激,而另一些个体可能更敏感于正性情绪刺激。
口头报告是获知个体情绪加工倾向性的方法之一,其通过口头询问个体在不同情绪色彩的刺激中对哪种刺激的感觉更为明显,来获知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性;然而,口头报告的方法受个体的主观性影响,所得结果的准确度不高。另一种通过对比呈现的检测方法通过将中性情绪刺激分别与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对比呈现,比较个体对两种对比呈现的反应时的差异,以此得出个体对中性情绪刺激同正性情绪刺激以及中性情绪刺激同负性情绪刺激之间反应时的差异,从而获知个体的情绪加工偏向;但通过对比呈现的检测方法在每次试验中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不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需要研究更为客观、更为准确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和相关产品,通过将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范式与脑电技术相结合,能较为准确的确定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呈现视觉刺激,该视觉刺激为包括将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该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该第一曲线图为表征上述第一电压差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上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该第二曲线图为表征上述第二电压差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上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根据该第一曲线图与该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上述视觉刺激为同时包含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图像,该正性情绪刺激可以是人的笑脸或温暖舒适的场景等一系列能够引发人舒适、愉悦等正性情绪的图像,而该负性情绪刺激可以是人生气的脸或流血的场景等一系列能够引发人恐惧、难过等负性情绪的图像。此外,上述视觉刺激还包括中性情绪刺激,该中性情绪刺激可以是无特别表情的人脸或者普通的场景等不会造成人的情绪波动的图像。应理解,虽然视觉刺激所包含的情绪刺激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在同一测试中,其整体的表现形式应为同样的。也就是说,当上述视觉刺激中的图像中有一张图像中的情绪刺激为人脸图像,则在该测试中所有的视觉刺激都应采用人脸图像作为情绪刺激。此外,对同一视觉刺激而言,其包含的多个不同情绪色彩(正性、负性和中性)的情绪刺激需能被较为明显的分辨为属于三种情绪色彩(正性、负性和中性)中的哪一种情绪色彩。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上述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可利用脑电仪探测该测试目标左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电压差以及左右脑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电压差,通过比较两个电压差的特征,来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清楚加工倾向。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给测试目标呈现同时包含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刺激范式,并结合脑电技术,以脑电指标量化其对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能较为准确的确定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曲线图与上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包括:将上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上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大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第二阈值,且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小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观测上述测试目标的左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脑电的电压差的潜伏期长短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脑电的电压差的潜伏期长短来量化其对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在两个潜伏期的时间差达到某个预设的阈值时,则表示该测试目标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和上述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是存在明显区别的,由此可确定该测试目标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倾向为潜伏期短的曲线图所对应的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曲线图与上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包括:将上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上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二阈值,且上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上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上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上述第二阈值,且上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上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该实现方式中,先观测上述测试目标的左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脑电的电压差的潜伏期长短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脑电的电压差的潜伏期长短是否达到某个预设的阈值。当两个潜伏期的时长之差不大于该阈值,则进一步分析两个曲线图中最高点对应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大小。该绝对值的大小同样可以量化其对正性情绪刺激或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且绝对值越大,敏感程度越高。因此,可通过比较两个绝对值之间的大小,来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上述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包括:获取上述测试目标的上述左脑与上述右脑对第一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三电压差以及对第二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四电压差,上述第一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一区域内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上述第二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二区域内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上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为呈现上述视觉刺激的区域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获取上述测试目标的上述左脑与上述右脑对第三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五电压差以及对第四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六电压差,上述第三情绪刺激为呈现于上述第一区域内的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上述第四情绪刺激为呈现于上述第二区域内的上述负性情绪刺激;对上述第三电压差和上述第四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上述第一电压差;对上述第五电压差和上述第六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上述第二电压差。
在该实现方式中,先将所有上述视觉刺激包含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以及上述负性情绪刺激分类。应理解,由于其左右脑对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电压差是由于其刺激出现在对侧视野的目标在单侧脑后区域所引起的脑电反应要比同侧视野目标所引起的脑电反应更负。举例说明,假设某个刺激呈现于上述测试目标的视野范围的偏左方向,则该测试目标的右脑对该刺激产生的脑电压比左脑对该刺激产生的脑电压更负,也就造成了左右脑的脑电之间的电压差。因此,我们将上述情绪刺激中的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按照其出现在上述测试目标的视野位置分类,分别获取上述测试目标的左右脑对不同类别的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的电压差,为确保脑电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对得到的电压查进行叠加平均,得到该测试目标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以及上述负性情绪刺激的整体平均的电压差,该整体平均的电压差可更为准确地量化上述测试目标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以及上述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装置,所述确定装置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呈现视觉刺激,所述视觉刺激为包括将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所述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所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所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所述第一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所述第二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测试目标的所述左脑与所述右脑对第一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三电压差以及对第二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四电压差,所述第一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二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为呈现所述视觉刺激的区域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获取所述测试目标的所述左脑与所述右脑对第三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五电压差以及对第四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六电压差,所述第三情绪刺激为呈现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所述第四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所述二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对所述第三电压差和所述第四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电压差;对所述第五电压差和所述第六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电压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2pc成分曲线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方案,下面先介绍一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所涉及的知识。
脑电: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人的大脑是由数以万计的神经元组成的,脑电波就是这些神经元之间的活动产生的电信号,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的是兴奋的,有的是抑制的;思维活动就是反应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当这些信号的能量积累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会产生脑电波,为了检测到脑电波,人们通常将电极放置在人的头皮上来检测脑电波信号,再应用相关的设备进行脑波的收集与处理。
脑电仪:脑电仪是指记录自发脑电图的专用仪器。主要包括放大、记录、显示器与闪光灯,并含电极或电极帽、导电膏、清洁剂等消耗品。有些具有脑电分析功能。一般可同时接收8~128导脑电信号。其放大部分除具有放大脑电信号的功能外,还具有滤波功能,时间常数与灵敏度可以调节。
N2pc:N2pc是一种与空间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脑诱发电位成分,反映了对当前任务相关刺激所进行的空间选择加工。其中,“N”代表负波(negative),“2”是指该成分大约出现在刺激呈现后的200ms至300ms之间,而“pc”是指它的头皮分布位置目标刺激的对侧脑后区域N2pc是一种较大的单侧脑后负波,其波幅常被用作对目标刺激注意分配量的指标,而其潜伏期则反映了对目标刺激注意分配的时间点。
情绪信息加工倾向:不同个体对不同情绪色彩的刺激的加工倾向性存在差异,例如,有的个体可能更敏感于(优先或更强烈地或更频繁地)加工负性情绪刺激(引发愤怒、悲伤等情绪的刺激),而另一些个体可能更敏感于正性情绪刺激(引发舒适、愉悦情绪的刺激)。情绪信息加工倾向可反映个体更敏感与负性情绪刺激还是正性情绪刺激。
接下来先介绍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系统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该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系统由终端设备101以及脑电设备103组成。该终端设备101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或其他具备可视化功能的设备。该脑电设备可以是脑电信号采集器、脑电仪等脑电设备。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该终端101设备负责呈现视觉刺激,在测试目标102接受该视觉刺激后,该脑电设备103通过其附着于该测试目标102的大脑皮层上的电极获取该测试目标102的大脑所产生的脑电的相关数据,并将该相关数据传输给所述终端设备101保存,该终端设备101可对上述相关数据进项分析处理,得出该测试目标102的情绪加工倾向。应理解,由于人脑的后部脑区主管视觉加工,对位于单侧视野中的刺激所产生的的脑电差异也由后脑产生,因此,上述脑电仪中的用于采集脑电信号的电极在使用时需使用覆盖人脑后部脑区。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可以包含多个与终端设备101类似的设备。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单个终端设备可以只负责呈现视觉刺激,后续对脑电的数据分析工作可由另一终端设备完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脑电设备103可具备一定的对脑电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在其获取到上述测试目标102的大脑所产生的脑电的相关数据后,该脑电设备可以对该相关数据进行如放大、滤波等预处理操作,将预处理后得到的脑电数据传送至上述终端设备101。
接下来介绍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该情绪刺激范式可结合如图1中所包含的终端设备101对上述测试目标进行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请参阅图2。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试次20和试次21均为包括多个人脸图像的刺激,其中人脸201为愤怒的人脸面孔,人脸211为开心的人脸面孔,人脸202和人脸212为没有明显表情的人脸面孔,“+”为中央注视点。心理学上将如人脸201所示的情绪刺激称为负性情绪刺激,将如人脸211所示的情绪刺激称为正性情绪刺激,将如人脸202或212所示的情绪刺激称为中性情绪刺激。如图2所示,试次20只包含一个负性情绪刺激的面孔,其余的均为如202一样的中性情绪刺激面孔,我们将其称为负性刺激;同理,试次21只包含一个正性情绪刺激的面孔,其余的均为如212一样的中性情绪刺激面孔,我们将其称为正性刺激。
利用上述情绪刺激范式对目标进行测试,并结合具备可视化功能的终端设备(可参考图1中终端设备101)可粗略的获知该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测试之前,为测试目标设置测试任务,要求该测试目标找出正性刺激(请参考试次21)所包含的人脸中表现为开心的人脸面孔(请参考211),或找出负性刺激(请参考试次20)所包含的人脸中表现为愤怒的人脸面孔(请参考201)。测试开始后,上述终端设备将一定数量的负性刺激的试次(请参考试次20)和正性刺激的试次(请参考试次21)随机呈现给该目标,每次只呈现一张试次且呈现试次的时间有限制,上述测试目标需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出试次中的正性情绪刺激的人脸面孔或者负性情绪刺激的人脸面孔。对任一试次,上述终端设备均记录该测试目标完成任务的时长和完成情况,在该测试目标对所有的试次均完成作答后,该终端设备将分别统计该测试目标查找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平均时长、正确率以及该测试目标查找负性刺激中负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平均时长和正确率,根据二者时长的大小以及正确率的高低来判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举例说明,若该测试目标对100张试次(其中50张试次为正性刺激,另50张试次为负性刺激)完成了搜索任务,上述终端设备记录其对每张试次的搜索时长和搜索情况,并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得出该测试目标查找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平均时长为2.5秒,且其找出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正确率为99%;但其查找负性刺激中负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平均时长为2.65秒,且其找出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的面孔的正确率为96%,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该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
应理解,图2中的试次20和试次21只是正性刺激或负性刺激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其还可以有其他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图中的人脸可以替换为其他图像,只要图像引起的人的情绪可明显区分为正性、负性和中性即可;此外,试次中每个图像的排列方式可以是不同的,只需试次中所有的图像均匀地分布在呈现上述刺激的区域中。虽然正性刺激和负性刺激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但在同一测试中,其形式应该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在呈现给上述测试目标的100张试次中,任一张试次包含的图像都是只能是人脸,且一张试次中的图像的排列方式都为圈状排列。
利用上述刺激范式对个体进行测验,通过比较个体对正性刺激和负性刺激相关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差异,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对同一个体的进行多次测试后,每次得出的结果并不具备一致性。究其原因,可能是测试目标进行视觉刺激之前已被告知之后的试次中会存在正性情绪刺激以及负性情绪刺激,并且刺激范式中只包含将中性情绪刺激和正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以及将中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并不包括将负性情绪刺激和正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此外,将测试目标查找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的面孔的平均时长、正确率以及该测试目标查找负性刺激中负性情绪的面孔的平均时长和正确率作为指标而获取的推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客观性。因此,需研究更为准确和客观的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
针对上述方法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创新的刺激范式,对测试任务进行了创新(不再为从多个中性情绪刺激中找出正性情绪刺激或负性情绪刺激),并结合脑电指标来量化个体对不同情绪刺激的加工偏向,通过观测个体在接受竞争性刺激(即负性情绪面孔和正性情绪面孔同时呈现的刺激)下,对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时的脑电反应,观测的主要的脑电指标为N2pc成分(即左右脑之间的电压差),通过分析N2pc成分的特征信息来量化个体对不同情绪刺激的加工偏向程度,准确判断个体的情绪加工倾向。接下来上述方法所使用的刺激范式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该情绪刺激范式可以作为上述对图1的说明中的视觉刺激,并结合如图1所示的系统较为准确地获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如图3所示,该刺激范式选择人脸作为情绪刺激的载体,每一个竞争性刺激中都包含一个正性情绪刺激(开心的人脸,如人脸3011)和一个负性情绪刺激(愤怒的人脸,如人脸3012)以及多个中性情绪刺激(没有特殊表情的人脸,如301中用圆形虚线框框选的人脸)。图中“+”为向测试目标呈现该刺激该测试时目标的中央注视点,为方便读者理解,图3中用竖直的虚线将呈现该竞争性刺激的呈现区域均分为左半区域以及右半区域;应理解,该虚线只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该虚线是不存在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我们将上述竞争性刺激按其正性情绪刺激以及负性情绪刺激在呈现区域中的位置情况分为六种,包括:
1.正性情绪刺激以及负性情绪刺激均位于在上述呈现区域左半区域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1,其开心的人脸3011以及愤怒的人脸3012均位于虚线左侧;
2.正性情绪刺激以及负性情绪刺激均位于上述呈现区域右半区域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2,其开心的人脸3021以及愤怒的人脸3022均位于虚线右侧;
3.正性情绪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正中间,负性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右侧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3,其开心的人脸3031位于虚线上,愤怒的人脸3032位于虚线右侧;
4.正性情绪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正中间,负性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左侧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4,其开心的人脸3041位于虚线上,愤怒的人脸3042位于虚线左侧;
5.负性情绪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正中间,正性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左侧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5,其愤怒的人脸3052位于虚线上,开心的人脸3051位于虚线左侧;
6.负性情绪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正中间,正性刺激位于上述呈现区域右侧的竞争性刺激;例如图3中刺激306,其愤怒的人脸3062位于虚线上,开心的人脸3061位于虚线右侧;
应理解,图3中的301至306只是上述6个竞争性刺激类别的具体形式,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目标将接受上百个甚至更多的与301至306所示的刺激种类类似的刺激,且均可按照其包含的正性情绪刺激(即开心的人脸)以及负性情绪刺激(即愤怒的人脸)的呈现位置将其归于上述6类竞争性刺激中的某一类。
在呈现图3中的刺激之前,将如图1中所示的脑电仪的电极覆盖测试目标的后部脑区,而后测试目标将被告知接受图3中的刺激时需要完成的测试任务,即在图2中刺激所呈现的人脸中找出性别或年龄不同于其余人脸的人脸;以图3中刺激301为例说明,在向测试目标呈现刺激301时,测试目标需要在规定的时长内观察刺激301中的人脸,并找出其中六个人脸中性别或者年龄不同于其余五人的人脸,在该测试目标观察刺激301中的人脸时,同时利用脑电仪获取该测试目标的脑电信息。如图3的刺激301所示,刺激301中用圆形虚线框选中的人脸即为目标人脸,其性别或者年龄不同于其余五个人脸。应理解,如图3中刺激301至306中的圆形虚线框只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其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是不存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刺激范式的组合还可以包括不包含目标人脸的竞争性刺激。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竞争性刺激同样可以分为上述6类,其中每一类还可以包括存在目标人脸(即性别或年龄不同于其余人脸的人脸)的刺激以及不包含目标人脸的刺激,测试任务也可以设置为判断刺激中是否存在目标人脸。
下面介绍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利用如图3所示的刺激范式组合,并结合如图1所示的系统较为准确的获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获知的结果客观可靠。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401、倾向确定装置呈现视觉刺激,该视觉刺激为包括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的刺激。
上述倾向确定装置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等具备可视化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功能的终端设备(可参考图1中终端设备101)。上述视觉刺激为同时包含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图像,该视觉刺激可以呈现在上述倾向确定装置的显示屏上。为排除色彩以及清晰度对测试目标的判断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呈现该视觉刺激之前,可对该视觉刺激所使用的图像进行预处理,使其呈现时为清晰且黑白的图像。该视觉刺激按其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的呈现位置可分为6种(具体可参考对图3的说明中的分类)。
402、上述倾向确定装置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
上述第一电压差以及上述第二电压差在心理学上称为N2pc。N2pc是一种人脑脑电的对侧波形减去同侧波形得到的差异波,具体来说就是出现在对侧视野的刺激在单侧脑后区域所引起的脑电反应要比同侧视野目标所引起的脑电反应更负。相对于人脑的左半球而言,左侧视野的目标即为同侧目标,而右侧视野的目标即为对侧目标;同理,相对于人脑的右半球而言,右侧视野的目标即为同侧目标,而左侧视野的目标即为对侧目标。因此,当刺激出现在上述测试目标的左侧视野时,其右脑产生的脑电反应相比左脑的脑电反应更负,此时N2pc为右脑脑电减去左脑脑电;同理,当刺激出现在上述测试目标的右侧视野时,其左脑产生的脑电反应相比右脑的脑电反应更负,此时N2pc为左脑脑电减去右脑脑电。
上述获取脑电的电压差可通过脑电设备(可参考图1中的脑电设备101)完成。以图3中的刺激范式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当正性情绪刺激或负性情绪刺激出现在测试目标视野的居中位置,例如图3所示的刺激的虚线上时,大脑对其不会产生N2pc成分或者说产生的N2pc成分可忽略不计。因此,上述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实际只获取上述测试目标对正性情绪刺激不在虚线位置上的刺激产生的脑电。具体来说,即为获取测试目标对图3中刺激301、刺激302、刺激305以及刺激306所述类别的竞争性刺激产生的脑电,此外由于在刺激301以及刺激305所属的类别中,正性情绪刺激位于虚线左侧(即呈现时位于目标的视野左侧);而在刺激302以及刺激306所属的类别中,正性情绪刺激位于虚线右侧(即呈现时位于目标的视野右侧),因此在上述脑电设备获取上述测试目标的脑电信息之后,上述倾向确定装置先获取由该脑电设备提取的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1以及刺激305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数据,然后用右脑的脑电减去左脑的脑电得到一个电压差,之后获取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2以及刺激306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数据,然后用左脑的脑电减去右脑的脑电得到另一个电压差,将上述两个电压差叠加平均,得到上述第一电压差,即大脑整体对正性情绪刺激N2pc成分。同理,对于上述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上述倾向确定装置将先提取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1以及刺激304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然后用右脑的脑电减去左脑的脑电得到一个电压差,之后提取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2以及刺激303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然后用左脑的脑电减去右脑的脑电得到另一个电压差,将上述两个电压差叠加平均,得到上述第二电压差,即大脑整体对负性情绪刺激N2pc成分。
403、上述倾向确定装置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该第一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压差变化过程的曲线图,该第二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差变化过程的曲线图;
同样以图3中的刺激范式以及对步骤402中的说明来进行解释。步骤402中得到的第一电压差以及第二电压差可以理解为某一时刻左右脑的电压差,而事实上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刺激后,左右脑产生的N2pc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算法将上述两个电压差自测试目标接受刺激开始所产生的N2pc成分的变化过程生成曲线图,即上述第一曲线图以及第二曲线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402中,该倾向确定装置可以先生成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1以及刺激305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随时间变化的第一正性曲线图,以及对刺激302以及刺激306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的N2pc随时间变化的第二正性曲线图;同理,上述倾向确定装置可以先生成上述测试目标的左脑以及右脑对刺激301以及刺激304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负曲性线图,以及对刺激302以及刺激303所属类别的刺激中的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的N2pc随时间变化的第二负性曲线图;在步骤403中,只需对上述第一正性曲线图以及第二正性曲线图叠加平均,即可得到上述第一曲线图;同理对上述第一负性曲线图以及第二负性曲线图叠加平均,即可得到上述第二曲线图。
404、上述倾向确定装置根据上述第一曲线图与上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得到上述第一曲线图以及上述第二曲线图之后,上述倾向确定装置将分析两个曲线图中首个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某个阈值的点。应理解,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刺激开始的0-150ms的内,N2pc的数值较小,此时即可认为N2pc处于潜伏期。一般在接受刺激后150s-300ms的时间内,N2pc的值会急剧稳定上升达到峰值后再下降。因此,在对上述两条曲线图的分析过程中,先通过找寻两个曲线图中首个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某个阈值的点,该坐标点的横坐标可以认为是N2pc开始出现的时刻。若该两个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某个阈值,比如第一曲线中的点的横坐标减去大于第二曲线中的点的横坐标,所得的值为的绝对值大于10,比如为-11,即上述测试目标对正性情绪刺激的N2pc的时间比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N2pc的时间要早11ms,则可以认为其对正性情绪更为敏感,则判定其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同理,若为差值为11,即上述测试目标对负性情绪刺激的N2pc的时间比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N2pc的时间要早11ms,则可以认为其对负性情绪更为敏感,则判定其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然而,当上述两个坐标点的横坐标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上述阈值时,则认为上述测试目标对正性情绪刺激的N2pc的时间和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N2pc的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将接着通过比较两条曲线中的上述峰值的绝对值的大小来获知其情绪信息的加工偏向,若上述第一曲线的峰值的绝对值大于上述第二曲线的峰值的绝对值,则判定其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反之,则判定其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分别利用上述竞争性刺激的刺激范式与上述图2中的正性刺激以及负性刺激的刺激范式组合为新的刺激范式(请参阅图5),并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分别测试上述新的刺激范式中的两个范式对测试目标的刺激效果,来对比两个范式之间的优良性。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情绪刺激范式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
如图5所示,刺激501和刺激504可类比图3所示的竞争性刺激,刺激502和刺激505可类比图2中的负性刺激,刺激503和刺激506可类比图2所示的正性刺激。其中矩形虚线框框选的为正性情绪刺激(开心的人脸)或者负性情绪刺激(愤怒的人脸),椭圆形虚线框框选的为测试任务的目标人脸(刺激中不同性别的人脸),“+”为测试目标的中心注视点。应理解,上述矩形虚线框以及椭圆形虚线框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并不存在。
利用图4所述的方法提取上述测试目标的大脑对刺激501和刺激505所示的竞争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请参阅图6中实曲线601)以及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请参阅图6中实曲线602),和对刺激502和刺激505中的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请参阅图6中虚曲线603),和对刺激503和刺激506中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请参阅图6中虚曲线604),对上述四条曲线进行比对分析,可得出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偏向以及上述竞争性刺激范式和正性刺激以及负性刺激范式之间的优良性。
接下来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2pc成分曲线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实曲线601为测试目标对图5中竞争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实曲线602为上述测试目标对图5中竞争性刺激中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虚曲线603为上述测试目标对图5中负性刺激中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虚曲线604为上述测试目标对图5中正性刺激中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曲线图;其中矩形虚线框框选的曲线段为N2pc成分显现最明显的时段。通过对比实曲线601和实曲线602可知,上述测试目标对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的时间明显早于对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的时间,并且对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成分的峰值明显大于对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N2pc的峰值,因此,可以获知该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但是,单纯比较虚曲线603和虚曲线604,并不能看出两条虚曲线之间的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其使用的正性刺激以及负性刺激范式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也不能用来获知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信息加工倾向。因此,对于图4所示的方法而言,竞争性刺激范式的优良性显然高于正性刺激以及负性刺激范式。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呈现视觉刺激,该视觉刺激为包括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的刺激;
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该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该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该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该第一曲线图为表征该第一电压差在该测试目标接受该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该第二曲线图为表征该第二电压差在该测试目标接受该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曲线图与该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该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该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大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该第二阈值,且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小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该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该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该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该第二阈值,且该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该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该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该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该第二阈值,且该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该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该测试目标的左脑与右脑对第一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三电压差以及对第二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四电压差,该第一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一区域内的该正性情绪刺激;该第二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二区域内的该正性情绪刺激;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分别为呈现该视觉刺激的区域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获取该测试目标的左脑与右脑对第三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五电压差以及对第四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六电压差,该第三情绪刺激为呈现于该第一区域内的该负性情绪刺激;该第四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该二区域内的该负性情绪刺激;对该第三电压差和该第四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第一电压差;对该第五电压差和该第六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该第二电压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显示器803和通信接口804;该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显示器803和通信接口804通过总线805相互连接。图8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倾向确定装置。
存储器802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802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通信接口804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801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该显示器803可以为电脑的显示器或者手机或平板的显示屏。上述实施例中由倾向确定装置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具体的,处理器801可实现图7中各单元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呈现视觉刺激,该视觉刺激为包括将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分别获取测试目标在接受该视觉刺激的过程中左脑与右脑对上述正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一电压差以及对上述负性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二电压差;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该第一曲线图为表征上述第一电压差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上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该第二曲线图为表征上述第二电压差在上述测试目标接受上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根据该第一曲线图与该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上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现视觉刺激,所述视觉刺激为包括将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
获取测试目标的左脑与右脑对第一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三电压差以及对第二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四电压差,所述第一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二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为呈现所述视觉刺激的区域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获取所述测试目标的所述左脑与所述右脑对第三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五电压差以及对第四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六电压差,所述第三情绪刺激为呈现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所述第四情绪刺激为呈现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对所述第三电压差和所述第四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第一电压差;对所述第五电压差和所述第六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第二电压差;
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所述第一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所述第二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
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包括:
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
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
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包括:
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
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
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4.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呈现视觉刺激,所述视觉刺激为包括将正性情绪刺激与负性情绪刺激同时呈现的刺激;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测试目标的左脑与右脑对第一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三电压差以及对第二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四电压差,所述第一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二情绪刺激为呈现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正性情绪刺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为呈现所述视觉刺激的区域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获取所述测试目标的所述左脑与所述右脑对第三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五电压差以及对第四情绪刺激产生的脑电之间的第六电压差,所述第三情绪刺激为呈现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所述第四情绪刺激为呈现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负性情绪刺激;对所述第三电压差和所述第四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第一电压差;对所述第五电压差和所述第六电压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第二电压差;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曲线图与第二曲线图,所述第一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一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所述第二曲线图为表征所述第二电压差在所述测试目标接受所述视觉刺激后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图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波幅的差异,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大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小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一坐标点,将所述第二曲线图中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点中横坐标最小的坐标点确定为第二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正性情绪;在所述第一坐标点的横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所述第二曲线图中最高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测试目标的情绪加工倾向为负性情绪。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06774.6A 2020-12-04 2020-12-04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2546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6774.6A CN112546391B (zh) 2020-12-04 2020-12-04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6774.6A CN112546391B (zh) 2020-12-04 2020-12-04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6391A CN112546391A (zh) 2021-03-26
CN112546391B true CN112546391B (zh) 2022-11-11

Family

ID=7504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6774.6A Active CN112546391B (zh) 2020-12-04 2020-12-04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639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799A (zh) * 2015-04-30 2016-12-07 深圳市前海览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脑电波评估人体情绪和疲劳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57231B (zh) * 2018-10-24 2021-04-16 阿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情绪刺激任务的便携式多通道抑郁倾向评估系统
CN110353705B (zh) * 2019-08-01 2022-10-25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情绪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47075A (zh) * 2019-11-27 2020-04-03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脑波音乐的个性化精神状态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0946576A (zh) * 2019-12-31 2020-04-0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宽度学习的视觉诱发电位识别情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6391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 et al. Real-time sensing of trust i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s
Yang et al. On the usability of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ignals for biometric recognition: A survey
Bulagang et al. A review of recent approaches for emotion classification using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dermography signals
Kamp et al. ERP and pupil responses to deviance in an oddball paradigm
Ito et al. Race and gender on the brain: electrocortical measures of attention to the race and gender of multiply categorizable individuals.
Desjardins et al. Deconstructing the early visual electrocortical responses to face and house stimuli
US112886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marketability of a product
US1108339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mental load
Tarnowski et al. Combined analysis of GSR and EEG signals for emotion recognition
US20200205712A1 (en) Assessment of risk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from huma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using machine learned model
KR20140029332A (ko) 생체신호를 이용한 보안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034797A1 (en)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biological data measurement system, classifier generation apparatus, data generation method, classifier gener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2535479A (zh) 一种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Ohmann et al. Immediate relativity: EEG reveals early engagement of comparison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lzon et al. EEG-based biometry using 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Yedukondalu et al. Cognitive load detection using Binary salp swarm algorithm for feature selection
CN112546391B (zh)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700458B (zh) 一种eeg脑功能网络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55577A (zh) 一种社会压力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aiswal et al.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load from bio-potentials measured using wearable endosomatic device
Arnau-González et al. Image-evoked affect and its impact on eeg-based biometrics
WO2022116155A1 (zh) 情绪加工倾向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He et al. Facial Temperature Markers for Mental Stress Assessment i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 Control System.
EP3925520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features from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Murata et al. Evaluation of mental fatigue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nalysis using feature parameters extracted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