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3033B -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3033B
CN112543033B CN202011270073.4A CN202011270073A CN112543033B CN 112543033 B CN112543033 B CN 112543033B CN 202011270073 A CN202011270073 A CN 202011270073A CN 112543033 B CN112543033 B CN 112543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istor
module
reflected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00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3033A (zh
Inventor
魏泽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00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3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避免反射信号干扰时,与接收器串联的阻尼电阻对信号干扰后,导致接收器无法基于发射器的信号正常运行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滤波模块、接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所述滤波模块与反射信号所在的线路及发射器的发射信号所在线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反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滤波模块滤波后的信号后触发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还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器主板由一个个复杂且精密的电路组成,芯片间的互联电路搭建对一个服务器主板的设计尤为重要,好的互联电路要考虑信号功能,电平是否符合要求。目前随着芯片工艺进步及芯片间互联拓扑复杂度提高,信号完整性也成为服务器主板线路设计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在信号发送的过程中,往往由一个发射器同时连接多个接收器,而多个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后都会产生反射信号,这会导致接收端很可能在接收发射器发送的信号的同时还会接收到其他接收器的反射信号的干扰。譬如,如图1-a所示,在发射器Master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器1(Slave1)后与到达接收器2(Slave2)的反射信号叠加,导致接收器1的信号边沿出现非单调现象。
为了解决反射信号的干扰,目前常常通过在接收器1(Slave1)之前添加阻尼电阻(Rs),这样阻尼电阻与接收器1(Slave1)的等效电容会形成一个小型的RC网络,由于阻尼电阻能够减小等效电容的充电电流,使信号上升沿变缓,从而减小反射信号的干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射信号的大小往往与反射该信号的线路长度有关,即受图1-a中L2的长度所影响,因此在L2较长的情况下,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增大阻尼电阻的方式来减少反射信号的影响,但过大的阻尼电阻同样会影响发射器Master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器1时的信号上升沿的时间,尤其上当接收器1为边沿式触发时,较长的上升时间会影响接收器1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在确保减少接收器收到反射信号干扰的同时,保障接收器能够正常接收发射器的信号,避免信号上升沿时间过程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设备,包括:
滤波模块、接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其中,所述滤波模块与反射信号所在的线路及发射器的发射信号所在线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反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确保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
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滤波模块滤波后的信号后触发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控制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的时间以确保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外界的接收器的正常运行的信号需求。
可选的,所述滤波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及寄生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寄生电容连接,所述寄生电容为所述接收模块在电路中的等效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用于当检测到反射信号后基于所述电阻性质减少所述反射信号向所述寄生电容输入的电流。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反向器;
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向器在基于滤波模块滤波后的反射信号触发后,根据所述滤波后的反射信号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的信号;
所述场效应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及控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场效应管的又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及所述控制电容用于控制所述输出信号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与电路的信号走线特性阻抗相同,以避免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输出的信号出现过冲或振铃现象。
可选的,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场效应管;
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与NMOS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NMOS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NMOS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上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控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
可选的,所述反向器为电平式触发。
可选的,所述上拉电阻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成正相关;所述控制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成正相关。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单调程度成正相关。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包括:
通过示波器检测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输出信号是否满足单调性需求;
若否,则增加所述滤波模块的阻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单调性需求;
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所述信号变化时间包括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
当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不满足外界接收器的触发时间需求,则调整所述控制电容的电容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的下降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下降沿时间需求后,调整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直至所述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上升沿时间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中包括滤波模块、接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所述滤波模块与反射信号所在的线路及发射器的发射信号所在线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反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确保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滤波模块滤波后的信号后触发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还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控制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的时间以确保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外界的接收器的正常运行的信号需求。这样,通过滤波模块能够确保经过本发明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后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同时通过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能够确保经过调整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后的输出信号可以时该信号无论是上升沿时间还是下降沿时间都能满足外界的接收器对于信号正常运行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设置阻尼电阻时,过大的阻尼电阻影响信号的上升沿时间、下降沿时间的问题,从而满足了外界的接收器免于外界反射信号的干扰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对发射器发送的正常信号影响。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解决反射信号干扰的电路拓扑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中各个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具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具体的,如图1-b所示,包括:
滤波模块11、接收模块12以及发送模块13;
其中,所述滤波模块11与反射信号所在的线路及发射器的发射信号所在线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11用于对反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确保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
所述接收模块12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11连接,所述接收模块12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13连接,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在接收到滤波模块11滤波后的信号后触发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13;
所述发送模块13还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所述发送模块13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控制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的时间以确保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外界的接收器的正常运行的信号需求。
由此,通过滤波模块能够确保经过本发明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后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同时通过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能够确保经过调整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后的输出信号可以时该信号无论是上升沿时间还是下降沿时间都能满足外界的接收器对于信号正常运行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设置阻尼电阻时,过大的阻尼电阻影响信号的上升沿时间、下降沿时间的问题,从而满足了外界的接收器免于外界反射信号的干扰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对发射器发送的正常信号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所述滤波模块11包括:
第一电阻111及寄生电容112;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111与所述寄生电容112连接,所述寄生电容112为所述接收模块12在电路中的等效电容,所述第一电阻111用于当检测到反射信号后基于所述电阻性质减少所述反射信号向所述寄生电容112输入的电流。
这样,基于第一电阻及寄生电容之间的组合,能够实现小型的RC网络,第一电阻与反向器的输入寄生电容构成一阶低通滤波,当检测反射信号时,增大的该第一电阻的阻值可有效滤除干扰,使信号边沿更平滑,从而实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的单调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所述接收模块12包括:反向器121;
所述反向器121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向器121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向器121在基于滤波模块11滤波后的反射信号触发后,根据所述滤波后的反射信号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器121的特点是:第一、其信号触发方式为电平触发而不是边沿触发,即当输入端信号上升下降时间较大时,不影响该反向器的信号触发功能;第二、对电平反转所需驱动电流较小,即当第一电阻的阻值较大时,流过第一电子的电流即便较小也足够将触发该反向器以实现将接收的信号反向输出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所述发送模块13包括场效应管131、上拉电阻132及控制电容133;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131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12的输出的信号;
所述场效应管131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上拉电阻132的一端及控制电容133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13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13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场效应管131的又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132及所述控制电容133用于控制所述输出信号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的时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所述发送模块13还包括:第二电阻134;
所述第二电阻134与所述场效应管13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134的阻值与电路的信号走线特性阻抗相同,以避免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输出的信号出现过冲或振铃现象。
通过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可见,通过场效应管与上拉电阻、控制电容的组合能够实现基于上拉电阻和控制电容对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下降沿时间的控制功能,从而确保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能够在对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控制后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上升沿、下降沿时间的需求。另外本实施例所设置的第二电阻,该电阻可以理解为信号内阻,其阻值与信号走线特性阻抗相同,这样可以实现信号的源端匹配,避免传输线阻抗适配造成接收器处出现过冲现象和振铃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该图中示出了上述多个模块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以及内部的设置的具体器件,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场效应管131为NMOS场效应管1311;具体的该NMOS场效应管1311连接方式可以如下:
所述反向器121的输出端与NMOS场效应管1311的栅极相连接,NMOS场效应管1311的源极接地,NMOS场效应管1311的漏极分别与上拉电阻132的一端、第二电阻134的一端、控制电容133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132的另一端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13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134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拉电阻132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成正相关。所述控制电容133的电容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成正相关。所述第一电阻111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单调程度成正相关。
在上述实施例中NMOS场效应管的特点是:1)较低的输入电容;2)较快的翻转性能,即当信号触发时,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很小;3)较低的导通阻抗。因此,当信号经反向器输出后到达NMOS场效应管后,因其较小的输入电容,可信号幅值可以更快的到达NMOS场效应管的导通阈值,使其实现信号触发。同时,V1为信号的输出电压,与接收器所需的信号电平相同。第二电阻为信号内阻,其值与信号走线特性阻抗相同,实现信号的源端匹配,避免传输线阻抗适配造成接收器处出现过冲和振铃。同时,上拉电阻和控制电容两者作用为调整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由NMOS场效应管的特性可知,其输出的信号上升下降时间很小,因此上拉电阻和控制电容主要作用为减缓上升下降时间,以应对部分接收器有最小上升下降时间要求,当然,也可以通过减缓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抑制该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本方法适用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控制过程,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201、通过示波器检测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输出信号是否满足单调性需求;
202、若否,则增加所述滤波模块的阻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单调性需求。
203、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
其中,所述信号变化时间包括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
204、当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不满足外界接收器的触发时间需求时,则调整所述控制电容的电容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的下降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下降沿时间需求后,调整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直至所述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上升沿时间需求。
在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检测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不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触发时间需求时,也就是说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时间不满足触发接收器的要求。这时,可以通过调整上拉电阻和控制电容进行,在检测接收器端的信号下降沿时间后,若不满足要求调整控制电容的电容值使其满足要求,减小控制电容以减小下降沿时间,增大控制电容以增加上升沿时间。在信号下降沿时间满足要求后,测量信号的上升沿时间,若不满足要求,调整上拉电阻的阻值使其满足要求。减小上拉电阻以减小上升沿时间,增大上拉电阻以增大上升沿时间。上述控制方式是由于控制电容的电容值大小会同时增大或减小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而上拉电阻的阻值只影响上升沿时间,故需要先调整下降沿时间,在下降沿时间满足要求后再通过上拉电阻调整上升沿时间。
通过上述方法可知,通过调整第一电阻、上拉电阻、控制电容使信号非单调问题得到改善,并且输出信号也满足接收器的上升沿、下降沿时间的需求,从而确保了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满足在避免反射信号带来的信号非单调问题的同时还能满足外界的接收器从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接收到输出信号后,该信号能够满足接收器正常工作的需求。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又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再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波模块、接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其中,所述滤波模块与反射信号所在的线路及发射器的发射信号所在线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反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确保所述装置的输出信号满足外界的接收器的信号单调性需求;
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滤波模块滤波后的信号后触发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控制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的时间以确保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外界的接收器的正常运行的信号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及寄生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寄生电容连接,所述寄生电容为所述接收模块在电路中的等效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用于当检测到反射信号后基于电阻性质减少所述反射信号向所述寄生电容输入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反向器;
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反向器在基于滤波模块滤波后的反射信号触发后,根据所述滤波后的反射信号生成反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发送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场效应管、上拉电阻及控制电容;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的信号;
所述场效应管的另一端还分别与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及控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场效应管的又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及所述控制电容用于控制所述输出信号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与电路的信号走线特性阻抗相同,以避免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输出的信号出现过冲或振铃现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场效应管;
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与NMOS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NMOS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NMOS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上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控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外接电压端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接收器连接,用以向外界输出经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处理后的输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器为电平式触发。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成正相关,所述上拉电阻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成正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输出信号的单调程度成正相关。
10.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包括:
通过示波器检测所述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的输出信号是否满足单调性需求;
若否,则增加所述滤波模块的阻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满足所述单调性需求;
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所述信号变化时间包括上升沿时间及下降沿时间;
当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变化时间不满足外界接收器的触发时间需求时,则调整所述控制电容的电容值直至所述输出信号的下降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下降沿时间需求后,调整所述发送模块中第二电阻的阻值直至所述信号的上升沿时间满足所述触发时间需求中的上升沿时间需求。
CN202011270073.4A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4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073.4A CN112543033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073.4A CN112543033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033A CN112543033A (zh) 2021-03-23
CN112543033B true CN112543033B (zh) 2022-12-16

Family

ID=75015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0073.4A Active CN112543033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303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99019U (zh) * 2016-03-21 2017-01-18 广州德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测距系统
CN108539869A (zh) * 2018-04-25 2018-09-14 柏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367334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地检发射控制电路及扫地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99019U (zh) * 2016-03-21 2017-01-18 广州德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测距系统
CN108539869A (zh) * 2018-04-25 2018-09-14 柏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1367334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地检发射控制电路及扫地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033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2987B1 (ko) 고속 아날로그 인벨롭 디텍터
US11546188B2 (en) Transceiver device for a bus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JP5394318B2 (ja) 差動通信装置
JP2007097176A (ja) 信号検出回路
EP3691198A1 (e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ca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8322211B (zh) 一种i/o接口电路输出状态的检测电路和电子系统
US8861621B2 (en) Receiver circuit
US8476941B2 (en) Buffer circuit for a capacitive load of high value
WO2018020783A1 (ja) リンギング抑制回路
US20130335867A1 (en) Charge injection and drain-based electrical overstress (eos)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164620B1 (en) Ringing suppression circuit
KR100266902B1 (ko) 수신 장치 및 통신 장치의 전송 라인 종단 회로
CN112543033B (zh) 一种反射信号的抗干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20782A1 (ja) リンギング抑制回路
KR20040068719A (ko) 전력 소비를 감소시키는 종단 회로.
US20090067616A1 (en) CAN echo cancellation level shifter
US11469919B2 (en)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US6940340B2 (en) Noise-proof bus circuit
US1025025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US812529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ifferential two-wire type of communication line
US20050238119A1 (en) Adaptive hysteresis receiver for a high speed digital signal
US20200287579A1 (en) Ringing suppression circuit
US5057706A (en) One-shot pulse generator
KR100199096B1 (ko) 메모리의 어드레스 천이 검출회로
Mori et al. Novel receiver circuit to achieve higher data rates in a linear passive star C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